饮食营养与卫生教学大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学大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学大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饮食营养与卫生

总学时:30

开课专业:中餐烹饪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烹饪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有: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各类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平衡膳食与营养食谱设计,合理烹饪,食品卫生学基础知识,各类烹饪原料的卫生,食源性疾病及饮食卫生管理等基本知识。

(2)目的和培养目标

掌握营养学及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了解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卫生要求以及合理营养的原则。在烹饪的实际工作中,融营养卫生知识于烹饪技艺之中,按卫生、营养的要求,合理加工、烹制各种饮食品,提高饮食品的营养价值,为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做好饮食服务工作。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绪论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了食品、营养、营养素、营养学、食品

卫生学等相关概念

2、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烹饪、营养与卫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习,学生学会了不同时期我国烹饪、营养与卫生的发展

概况

教学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念

1、食物与食品

2、营养与营养素

3、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

4、亚健康

5、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

6、烹饪营养与卫生

二、烹饪、营养与卫生的关系

三、我国营养与卫生的发展状况

1、我国古代人民对烹饪营养与卫生的认识与贡献

2、我国近代营养与卫生的发展简介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通过教学,学生明白了各种营养素的组成、分类及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熟悉不同人群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以及在烹饪中的作用

2、通过本章学习,学生熟悉人体热能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懂得

热能的计算方法

3、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熟悉食物中的

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过程

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素

一、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组成

2、蛋白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3、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4、蛋白质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与推荐摄入量

二、脂类

1、脂类的分类

2、脂类的生理功能

3、脂类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脂肪的食物来源与推荐摄入量

三、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3、碳水化合物缺乏或摄入过多对健康的影响

4、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推荐摄入量

四、维生素

1、概念

2、维生素的命名

3、维生素的分类

4、维生素A

5、维生素D

6、维生素E

7、维生素K

8、维生素C

9、维生素B1

10、维生素B2

五、无机盐

1、无机盐的分类

2、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3、钙

4、铁

5、碘

六、水

1、水的生理功能

2、水的代谢与平衡

七、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关系

1、产能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微量营养素之间的关系

3、其他营养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热能及其计算

一、热能单位、系数与计算

1、热能单位

2、热能系数

3、热能的计算

二、人体热能的消耗

1、基础代谢率

2、体力活动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4、生长发育需要消耗热能

三、热能的食物来源与推荐摄入量

1、热能的食物来源

2、热能的推荐摄入量

四、热能对健康的影响

1、热能的摄入量达不到消耗的需求

2、热能的摄入量高于人体的消耗第三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基本概念

二、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消化系统的结构

2、消化系统的功能

三、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食物的消化

2、食物的吸收

四、烹饪与消化吸收的关系

1、帮助消化

2、促进食欲

第二章各类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学生懂得了各类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科学配膳

2、能够根据不同原料的营养特点采取不同的烹饪方法,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3、做到合理烹饪,从而实现合理营养的目的

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节食物营养价值概述

一、食物的营养价值

1、烹饪原料的分类

2、食物的营养价值

3、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4、食物中的非营养物质

二、食物营养价值的平定

1、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

2、营养素的质量

三、评定食物营养价值的意义

第二节植物性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一、谷类的营养价值

1、谷粒的结构

2、谷类的营养价值

二、豆类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

2、脂类

3、糖类

4、维生素

5、无机盐

三、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

1、维生素

2、无机盐

四、植物性干活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三节动物性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一、畜、禽肉类的营养价值

1、畜肉的营养价值

2、禽肉的营养价值

三、蛋类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

3、维生素

4、无机盐

四、奶类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

2、脂类

3、乳糖

4、无机盐

5、维生素

四、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1、鱼类的营养价值

2、虾、蟹、贝类的营养特点

五、动物性干货原料的营养价值

1、鱼翅

2、海参

3、干贝

4、淡菜

5、虾米

6、虾皮

第四节加工性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一、食用油脂和调味品的营养价值

1、食用油脂的营养价值

2、调味品的营养价值

二、其它加工性食品的营养价值

1、酒类的营养价值

2、应料的营养价值

第三章平衡膳食与营养食谱设计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3、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学会了营养食谱的设计、膳食营养核算的方法及营养干预的措施 教学主要内容:

一、 平衡膳食的概念及意义 二、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 1、膳食指南 2、平衡膳食宝塔 三、我国膳食结构的特点 1、我国的膳食结构 2、我国膳食结构的改进 第二节 营养食谱设计 一、 食谱编制的概念与目的 二、营养食谱设计的原则

1、 满足进餐者对能量、营养素的全面需要,保证营养平衡

2、 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口味

1、通过本章学习,学生懂得了平衡膳食的概念、意义及特殊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2、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学会了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

3、考虑季节和市场的供应情况

4、符合卫生要求

5、兼顾经济因素

三、营养食谱设计的方法

1、确定用餐对象全日能量供给量

2、计算宏量营养素全日应提供的能量

3、计算三种能量营养素每日需要量

4、计算三种能量营养素每餐需要量

5、主、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

四、食谱实例

第三节特殊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一、学龄前儿童与青少年的营养与膳食

1、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

2、青少年的营养和膳食

二、孕妇与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1、孕妇营养和膳食

2、乳母营养和膳食

三、老年人的营养和膳食

1、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2、老年人的膳食要求

四、运动员的营养与膳食

1、运动与营养

2、运动员的膳食

五、心血病人的营养与膳食

1、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患者的营养与膳食

2、高血压的营养与膳食

第四节营养干预

一、营养政策和教育

1、营养政策

2、营养教育

二、食品营养强化

1、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

2、常见营养强化食品

三、保健(功能)食品

第四章合理烹饪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学生懂得了合理烹饪的概念和意义

2、通过本章学习,学生懂得了食物中营养素与烹饪的关系,理解烹饪方法对食物中营养素含量的影响

3、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学会了合理的烹饪加工措施,熟悉基本的食

物搭配禁忌

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节合理烹饪的概念及意义

一、合理烹饪的概念

二、合理烹饪的意义

1、杀灭有害生物

2、除去或减少某些有害化学物质

3、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料中的营养素

4、改善食物的感官性质,使之易于消化吸收

第二节食物中的营养素在烹饪中的变化

一、蛋白质在烹饪中的变化

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2、蛋白质的分解

二、食用油脂在烹饪中的变化

1、油脂的水解

2、酯化反应

3、高温加热时油脂的变化

三、糖类在烹饪中的变化

1、淀粉在烹饪中的变化

2、蔗糖在烹饪中的变化

3、饴糖在烹饪中的变化

四、无机盐和维生素在烹饪中的变化

1、无机盐的变化

2、维生素的变化

第三节烹饪对营养素含量的影响

一、主食在制作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

二、副食在烹饪中营养素的损失

1、烹饪对蔬菜中营养素的影响

2、烹饪对动物性原料中营养素的影响

三、烹饪方法对营养素含量的影响

1、煮

2、蒸

3、炖

4、焖

5、卤

6、炸

7、烤

8、熘

9、爆

10、炒

11、熏

12、煎

四、合理的烹饪加工措施

1、适当洗涤

2、科学切配

3、计划备料

4、沸水料

5、上浆挂糊

6、旺火急炒

7、加醋忌碱

8、勾芡收汁

9、现做现吃

10、酵母发酵

第四节食物搭配禁忌

一、蔬菜的相克食物

二、水果的相克食物

三、肉类的相克食物

四、水产品的相克食物

五、五谷杂粮的相克食物

六、调料的相克食物

七、饮品的相克食物

第五章食品卫生学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微生物的分类,掌握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2)了解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3)掌握预防食品腐败变质和预防食品污染的措施

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的有关知识

一、微生物的概念

二、微生物的分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土壤中的微生物

2、水中的微生物

3、大气中的微生物

四、与人体关系密切的常见微生物

1、人体的正常菌群

2、食品细菌

五、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

1、温度

2、水分

3、辐射

4、氧气

5、化学物质

第二节食品的腐败变质

一、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

二、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1、微生物的作用

2、酶的作用

3、化学物质的作用

4环境因素的作用

三、常见的食品腐败变质现象

四、预防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

1、低温法

2、高温法

3、干燥法

4、高渗法

5、其他方法

食品营养与卫生习题与答案.docx

(一)名词解释 1. 功能性食品:指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宜特定人群食用,有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类食品。 2. 新资源食品:在一个国家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或仅在个别地区有食 用习惯,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食品,部分新资源食品经保健功能检测后,可申报批准为保健 食品。 3. 营养:指人体获得必须营养素并利用它们合成所需物质的过程,主要包括摄食、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等过程。 4. 营养素:人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生活和劳动需要,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入必要的物质,用以供给能量、构成机体组织、调节生理活动等,这种所摄取的必要物质被称为营养素。 5. 营养价值:食品中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7. 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如奶、蛋、鱼、肉中的蛋白质都属于完全蛋白质。 8.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9. 必需脂肪酸:指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食物中供给,并且能够预防和治疗脂肪酸缺乏 症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 10. 限制性氨基酸:体内蛋白质代谢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存在一个相对比值以适应人体蛋白质 合成的需要。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缺少或数量不足,就使食物蛋白质合成为机体蛋白质 的过程受到限制,即限制了此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一种或几种AA就被定为该蛋白质的 限制性氨基酸。 11. 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混合食用,其所含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 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12.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而引起的营养缺乏病。 (水肿型PEM( KWaShiorkor):由于蛋白质缺乏而引起的严重临床综合征被称为加西卡病,即热能摄入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不足的儿童营养性疾病。多见于断乳期的婴幼儿。 消瘦型PEM(maramus):指蛋白质和热能摄入均严重不足的营养性疾病。多见于母乳不足、喂养不当。) 13. 氨基酸模式指构成人体或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种类、数量及相互比值。 计算方法是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I ,分别计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 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氨基酸模式。 14. 氨基酸评分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与参考蛋白质或理想模式中相应的必需氨基酸的比值。 15. 节约蛋白质作用当肌体能量供给不足时,将动员身体内的蛋白质分解产生能量。当摄入 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时,可以防止体内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这就是所谓的节约蛋 白质作用。 16. 抗生酮作用如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在体内大量氧化代谢不完全而形成丙酮、β-羟丁 酸和乙酰乙酸,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即发生酮血症,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膳食中充足的碳 水化合物可防止以上现象发生,称为抗生酮作用。 17. 维生素维生素(Vitamin)又称维他命,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18. 矿物质人体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其中C、HON构成有机物质和水(约占体重的96%,

《营养与膳食》19专升本护理第一学期 作业【期末考试题库】(1)

大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营养与膳食》课程作业 第一章至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简答题 1.食疗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答:内容,中医饮食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基本包括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和饮食宜忌四个方面,前两者是指饮食在实际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范围;后二者是指饮食在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方式方法。 定义:营:经营,营造。荣:荣盛,繁荣。养:养护,补养。营养,系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近百年来,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其中一门与营养学性质相近的学科(nutrition)被译为“营养学 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1、构造人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 2、修补人体组织: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处... 3、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 3.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1、是全世界大部分人类从膳食中取得热能的最主要及最经济的来源,我国人民也是如此。2、碳水化合物参与人体细胞的多种代谢活动,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3、储存于肝脏及肌肉中的糖原除可分解供给热能外,还对进入机体的某些有害物质起解毒作用。 4、当碳水化合物供给充分时,可减少蛋白质作为热量来源的消耗,有利于发挥蛋白质的特有生理功能,即对蛋白质起保护作用。 5、不能消化的多糖虽然不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它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与肠道的蠕动,能吸收及保持水分,使粪便松软,易于排出。 4.膳食纤维的功能有哪些。 答:1.辅助消化:膳食纤维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低级的挥发酸及其分解产物,促进胃肠蠕动... 2.通便:膳食纤维通过肠腔,能吸附从体外进入的有害物质和体内制造出的有害物质; 3.防治憩室病:憩室是结肠壁薄弱处向外凸出形成的小囊,是病菌生殖繁衍的场所。 5.保健食品的最基本的特征。 答:安全营养卫生 6.孕期的生理特点有哪些。 答:(一)代谢改变 妊娠期在多种激素的影响下,母体的合成代谢增强,基础代谢率增高。基础代谢率于中期逐渐增高,到晚期可增高15%~20%,妊娠后半期每日增加约628 kJ (150 kcaD。 (二)血液系统的改变 从妊娠第六周开始血容量逐渐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到高峰,可出现牛理性贫血。在妊娠末期可出现血浆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倒置。 (三)消化系统的改变 孕早期孕妇常有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由于胃肠道平滑肌张力降低,胃酸分泌减少,肠蠕动减弱,常出现胃肠胀气和便秘。 (四)肾功能的改变 由于孕妇及胎儿代谢产物增多,肾脏负担增加。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在孕早期增加,

456至459班饮食营养与卫生期末试卷(2016-2017)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大理技师学院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饮食营养与卫生》试题 适用班级:456、457、458、45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食用油脂按其来源分为 和 。 2. 营养学是一门研究食物营养与 关系的学科。 3.水的摄入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为代谢水, 、 。 4.儿童缺钙易患 、成人缺钙易患 。 5.谷粒的纵切面从外到内是谷皮、 、胚乳和 。 6.根据酒精的含量,可将酒分为低度酒、 和、 。 7.视黄醇又名维生素A ,当机体长期缺乏时引起的疾病称为 。 8.食物中铁存在的形式有两种,分别是 和 。 9.在安排膳食时,酸性食物和 食物应保持一定的比列。 10.人体血糖的主要成份是 。 11、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主要是土壤中的微生物、 、 。 12、营养素包括糖类、蛋白质、 、水、 、维生素。 二、单项选泽题(每题2分,共30分) 1.果糖是最甜的天然糖,在( )中含量丰富。 A .葡萄 B .西瓜 C .苹果 D .蜂蜜 2.下列属于婴儿必需氨基酸的是( )。 A .谷氨酸 B .丝氨酸 C .甘氨酸 D .组氨酸 3.以下物质不属于膳食纤维的是( )。 A .纤维素 B .半纤维素 C .果胶 D .紫胶 4.正常成年人每天平均摄水量为 ( )ml 左右,摄入的水与排泄的水基本相等。 A .500 B .1200 C .2500 D .4000 5. ( )对微生物活动没有影响。 A .温度 B .辐射 C .化学物质 D .机械力 6.成人缺碘易患的疾病是( )。 A .甲亢 B .骨质疏松 C .坏血病 D .地方性甲状腺肿 E .佝偻病 7.营养素破坏最多的面食是 ( ) A .原汤面 B .烙饼 C .炸油条 D .蒸馒头 8.海带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铁 B .糖 C .碘 D .钙 9.油脂能溶解的维生素是( ) A 维生素B 1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M 10.获得维生素D 最经济的方法是( ) A 晒太阳 B 喝牛奶 C 口服浓缩鱼肝油 D 吃动物肝脏 11.常用的消毒方法不不包括( )。 A 、喷雾消毒 B .煮沸消毒 C .蒸汽消毒 D .消毒剂消毒 12.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 ) A 蔬菜,谷物,肉类 B 肉类,水果,豆类 C 肉类,豆类,蛋类 D 以上都对 13.我国居民传统膳食是以哪一类食物为主( ) A 动物性食物 B 薯类 C 植物性食物 D 蔬菜类 14.幼儿膳食构成中宜选择( ) A.去火凉茶 B.煎炸食品 C.时令蔬菜 D.餐前开胃汤 15.根据我国居民饮食习惯,人体能量来源最重要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维生素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常识,了解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的的内涵,建立民族自豪感,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手段: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力求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 教学方法:互动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作品启发、分析讲解、开发思维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的了解与掌握 教学内容: 一、中国饮食文化饮食一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饮食是一种文明:饮食和地理、历史、物产、种族、习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方面都有关联。 1、饮食文化一饮食文化就是人类在饮食品的生产、产品和产品消费中所创造的一切现象以及所有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总和。 2、一切现象: 物质形态的现象:炉灶、锅、铲、烹饪原料、饮食产品、餐具等 制度形态现象:一日三餐,各种宴会制度 行为形态现象:饮食的礼俗、民俗、风俗,技艺、刀工、调味、爆炒等 社会心理形态现象:要求、愿望、情趣、风尚等 二、饮食文化概念的外延: 1、饮食生产工具文化。烹饪原料、烹饪加工等需要使用的工具所体现的文化,属于物质形态文化范畴。 2、饮食原料文化。烹饪所采用的原料体现的文化,属于物质形态文化范畴。 3、饮食加工技艺文化。对烹饪原料的鉴定选择、原料加工的方式方法、烹调方法、调味和火候技巧等所体现的文化,属行为形态文化范畴。 4、饮食风尚、习俗、民俗文化。各地区、各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饮食民俗、风俗及由饮食风尚习俗而形成的各种风味流派等文化,属于行为形态文化范畴。 5、饮食制度文化。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民族、宗教等食制、食礼、与饮食有关的制度、规范等文化,属

最新中职烹饪专业饮食营养与卫生考试试题(一)

烹饪《饮食营养与卫生》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题 1、按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2、巴氏消毒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3、污染食品的有害物质,按其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根据微生物最适宜生长温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5、预防食物腐败变质的措施,主要是消除和减少_________的污染、抑制_________的生长繁殖及抑制_________的作用。 6、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很多,_________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 7、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及各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8、常见的提高渗透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9、生物性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10、控制食品腐败变质所用的高温法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1、污染粮谷、豆类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蛋类质量的鉴别可采用_________法和_________法。

13、巴氏消毒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 14、蔬菜、水果的卫生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污染。 15、_________是引起食物中毒最多的食品。 16、奶类的消毒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7、油脂的问题主要是_________和储存过程中的_________。 18、罐头食品的胖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 19、奶类的卫生问题主要是_________问题。 20、根据酒的制造方法不同,可把酒类食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配制酒三类。 二、判断题 1、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很多,酶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 2、食品行业一般使用紫外线杀菌灯照射对空气或食品表面进行消毒。() 3、腐败、霉变是常见的食品腐败现象,变色不属于食品腐败。() 4、低温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在一定时间内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5、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有催化作用,促使食品成熟,美化食品风味。() 6、巴氏消毒法可杀灭大部分微生物,达到完全灭菌。() 7、巴氏消毒法常用于牛奶、酱油、果汁、啤酒及其他饮料的消毒。()

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案设计

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编号

实用文档 营养学基础 一、组织教学(10’) 1.组织学生开始上课; 2.提出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容与重点难点; 3.简述上节课容 二、导入新课(5’) 任务:了解食品营养与卫生在邮轮乘务专业的重要性。 以食品为引,对营养进行简单的概述,讨论我国健康饮食的现状,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从而教师分析本节课要讲述的容,那些重难点,引出教学容。 三、讲授新课——教学主要环节 (50’) 1.讲解: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15分钟) (2)蛋白质的功能(5分钟) (3)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10分钟) (4)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10分钟) (5)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10分钟) 五、巩固与拓展 (10’) (1)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2)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六、课堂小结 (10’) 1.点评:对学生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2.知识:了解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3.技能:掌握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

实用文档 七、布置作业 (5’) 课后作业:《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材P3)。 2015版 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编号

膳食指南与合理营养 一、组织教学(10’) 1.组织学生开始上课; 2.提出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容与重点难点; 3.简述上节课容 二、导入新课(5’) 任务:膳食指南与合理营养。 提问,大家喜欢肥胖吗?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教学主要环节 (50’) 1.讲解: (1)膳食指南(15分钟) (2)合理膳食(10分钟) (3)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监测(5分钟) (4)膳食结构(20分钟)

《饮食营养与卫生》期末考试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饮食营养与卫生》期末理论试卷(开卷)姓名: 一、单选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人体能量来源最重要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 2.供给人体铁的最佳食物是( )。 A.肝脏B.鸡蛋C牛奶D.木耳 3.为防止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通常把碘加进当地居民的《》中。 A.食盐 B 大米C味精D.饮料 4.获得维生索D最经济的方法是( )。 A晒太阳 B 喝牛奶C口服浓缩鱼肝油D.吃动物肝脏 5.水占成年人体重的( )左右。 A.40% B.50% C 60% D.80% 6.人体的解毒器官主要是( )。 A.心脏 B 肝脏C肾脏D.脾脏 7.正常成年人每天平均摄水量为(’) mL左右,摄入的水与排出的水基本相等。 A. 500 B1000 C 2500 D.4000 8.长期食用精白面,会引起( )的缺乏。 A.维生索Bl B 维生索B2 C维生索C D.尼克酸 9.水果中,( )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 A.山楂B橘子C苹果D.鲜桃 10,绿色、橙黄色等较浅色蔬菜富含( )。 A 碳水化合物B胡萝卜素C蛋白质D.维生素11.每日三餐能量分配的比例是早餐( ),午餐( ),晚餐( )。A. 25% 50% 25% B 25% 40% 35% C 30% 40% 30% D 40% 40% 20% 12.用膳者一日三餐的能量供给量不是根据其( )来确定的。 A.劳动强度B.年龄C食欲D.性别 13.如果产妇授乳期的膳食安排为( ),食物供给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 A.榨菜肉丝汤B.骨头汤C鸡鸭汤D.鲫鱼汤14.当运动员缺钾,肌肉功能受到影响,运动成绩下降时,( )不能为机体补充钾。 A水果B蔬菜C牛肉D植物油 15.下列烹饪方法中,能使维生素损失较少的是( )。 A.炸B.炒C.烤D.熏 16.淀粉用于勾芡,主要是利用淀粉的( )作用。 A.水解R分解C糊化D.合成 17.烹制菜肴最好用( )。 A.铁锅B铜锅C.铝锅D不锈钢锅 18.烹饪中常用的葱、姜、蒜中都含有( ),该化合物对微生物番灭杀和抑制作用。 A.植物杀菌素B龙葵素C豆素D皂素 19.食物用明火烧烤的时间越长,表面所含有的( )就越多。 A.苯并芘R动物胶C二秋水仙碱 D 生物碱 20..淘米过度或煮稀饭加碱很容易使( )流失或破坏。 A.维生素E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 D维生素A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题,每题1分,共10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试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与卫生》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1*22) 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水、食物纤维为人体所需的七大类营养素。 2、SSOP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GMP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HACCP 指___________________。 3、食品污染中对人体的“三致”,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食品企业标示食品营养成分、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应首先标示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核心营养素及其含量。 5、食品卫生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卫生技术规范,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可分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三种类型。 6、河豚所含的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鱼体含毒量在不同部位有差异,以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部位最多;新鲜黄花菜中所含的有毒成分为___________ ;发芽马铃薯所含毒素为___________。 二、连线题(1*8)(请将下列营养素与对应的缺乏症连线) 1、维生素B1(硫胺素)新生儿神经管畸形 2、维生素B2(核黄素)坏血病 3、叶酸甲状腺肥大(大脖子病) 4、维生素C 佝偻病 5、维生素A 伤口难愈合、异食症、食欲不振 6、维生素D 脚气病 7、碘夜盲症 8、锌口角炎

饮食营养与卫生 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 1.根据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人体能量来源最重要的营养素是( C )。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 2.供给人体铁的最佳食物是(A )。 A.肝脏B.鸡蛋C牛奶D.木耳 3.为防止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通常把碘加进当地居民的《 A 》中。 A.食盐 B 大米C味精D.饮料 4.获得维生索D最经济的方法是( A )。 A晒太阳 B 喝牛奶C口服浓缩鱼肝油D.吃动物肝脏 5.水占成年人体重的( C )左右。 A.40% B.50% C 60% D.80% 6.人体的解毒器官主要是(B )。 A.心脏 B 肝脏C肾脏D.脾脏 7.正常成年人每天平均摄水量为(’ C ) mL左右,摄入的水与排出的水基本相等。 A. 500 B1 000 C 2 500 D.4 000 8.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最适合的菜肴是(A ) A.糖醋排骨B菠菜豆腐C有炸鸡腿D.炒青菜 9.酱油到夏季会“长醭”,是( A) A.微生物繁殖的结果B由于酱油中杂质浮起的结果 C 空气的氧化作用D.都不是 10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一组是( B ) A 梨和苹果B酸枣和山楂C豆芽和青菜D.西红柿和桃子 11.每日三餐能量分配的比例是早餐( C ),午餐( ),晚餐( )。 A. 25% 50% 25% B 25% 40% 35% C 30% 40% 30% D 40% 40% 20% 12(A )含有植物凝血素。 A.四季豆B.杏仁 C.鲜黄花菜D.发芽马铃薯 13.如果产妇授乳期的膳食安排为( A ),食物供给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A.榨菜肉丝汤B.骨头汤C鸡鸭汤D.鲫鱼汤 14.当运动员缺钾,肌肉功能受到影响,运动成绩下降时,( D )不能为机体补充钾。A水果B蔬菜C牛肉D植物油 15.下列烹饪方法中,能使维生素损失较少的是( B )。 A.炸B.炒C.烤D.熏 16.淀粉用于勾芡,主要是利用淀粉的( C )作用。 A.水解B分解C糊化D.合成 17.烹制菜肴最好用( A )。 A.铁锅 B 铜锅C.铝锅D不锈钢锅 18老年人对( D )的需要量较少。 A.蛋白质B维生素C矿物质D热量 19.食物用明火烧烤的时间越长,表面所含有的( A )就越多。 A.苯并芘R动物胶C二秋水仙碱 D 生物碱 20..淘米过度或煮稀饭加碱很容易使( C )流失或破坏。 A.维生素E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 D维生素A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方向) 课程学分:3.5 总学时:56 1 课程定位 餐饮业是一个巨大的行业,其从业人数一直位居各行业的前列。以广东省为例,2007年广东省住宿餐饮业从业人数已达到958992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东的餐饮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为其服务,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通过市场调查、企业调研和长期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确定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方向)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可从事旅游饭店业的中餐厅、西餐厅、宴会部、酒吧、咖啡厅、大堂吧等岗位,以及社会餐饮业厨房管理、楼面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与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我们和太古海港酒楼、天誉威思汀酒店、新珠江大酒店、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五星级)、富力·君悦酒店(五星级)等多家住宿餐饮企业就餐饮专业人才岗位技能要求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一致认为现代餐饮业一线实用型高级人才应掌握的核心技能是:餐饮服务技能、营养配餐能力、菜肴设计与创新能力、餐饮卫生管理能力、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厨房和餐厅管理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对培养餐饮业一线实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目前,我系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方向)的《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开设,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食品卫生问题具体分析及卫生监督管理的能力,以便为后续的工作实践和就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其后续课程有《粤菜制作工艺》、《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厨房设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考取的专业技能证书是助理营养师。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学生需掌握的技能和有关知识融入于各个工作项目当中,通过项目操作和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了解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等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防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的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并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2.1 能力目标 可以分为下列五个层次:

食品营养学模拟试题和答案2

食品营养学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5分) 1、营养:是指人体消化、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是人类从外界获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 2、蛋白质的功效比值:用幼小动物体重的增加与所摄食的蛋白质之比来表示将蛋白质用于生长的效率。蛋白质功效比值=动物增加体重(g)/摄入的食物蛋白质(g) 3、amino acid score :蛋白质质量的评价指标,氨基酸分=[1g受试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毫克数/需要量模式中氨基酸的毫克数]×100% 4、食品的成酸成碱作用:是指摄入的食物经过机体代谢成为体液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来源的过程。 5、膳食指南: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所有居民或特殊人群的总指导原则。是依据营养学理论,结合社区人群实际情况制定的,是教育社区人群采取平衡膳食,摄取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指导性意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为了指导居民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许多国家制订有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即:(B)。 A、DRIs B、RDAs C、RNI D、EAR 2、胃酸由(B)构成,由胃粘膜的壁细胞分泌。 A、硫酸 B、盐酸 C、醋酸 D、鞣质酸 3、胃粘液的主要成分为(D)。 A、胃蛋白酶原 B、胃蛋白酶 C、胃酸 D、糖蛋白 4、小肠液是由十二指肠和肠腺细胞分泌的一种(D)性液体。 A、酸性 B、弱酸性 C、碱性 D、弱碱性 5、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C)。 A、消化食物 B、吸收营养素 C、吸收水分 D、消化食物残渣 6、一般来说,机体所需要能量的(B)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 A、30% B、50% C、60% D、70% 7、据用“弹式热量计”测定,1g蛋白质在体外燃烧平均产生热量为(C)。 A、17.15 kJ B、39.54 kJ C、23.64 kJ D、18.61 kJ 8、食物中的营养素在消化道内并非100%吸收,一般混合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酒店管理及其他相关专业 学时数:1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饮食营养与健康》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课程主要介绍了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及营养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特殊功效、人群营养学基础、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等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各类人群的合理膳食与营养平衡,以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课程及课时分配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概述 要点:1、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掌握营养学的相关概念,了解食品营养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的饮食营养状况,熟悉我国居民的主要营养问题。通过对营

养学相关知识的探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章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素 第一节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要点:掌握人体的能量需要及能量平衡,掌握人体的能量消耗及能量来源,熟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第二节碳水化合物 要点:掌握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供给量,熟悉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及性质。 第三节蛋白质 要点:掌握食物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及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熟悉蛋白质的组成、分类及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熟悉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了解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措施 第四节脂肪 要点:掌握脂肪及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熟悉脂肪的分类及食物来源,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功能。 第五节矿物质 要点:掌握矿物质的概念、分类及生理意义;掌握钙、铁、锌等无机盐吸收和利用的影响因素以及缺乏与过量的危害;熟悉各种矿物质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第六节维生素 要点:掌握VA、VD、VE、VB1 、VB2 、VB6及VC 的主要功能及与其它营养素关系、供给量、食物来源;理解VC、VA 、VB1等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视黄醇当量(μ g-RE )的表示及营养意义;了解维生素在体内的吸收与代谢。 第七节水 要点:熟悉水的生理功能及人体对水的需要量与来源 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要点: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生理特点,熟悉各消化器官的功能,掌握各类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过程,了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及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第四章各类食物的营养 第一节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要点:掌握谷类及豆类的营养成分及特点,熟悉几种常见豆制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大豆

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点总结

氨基酸模式: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就越高,营养价值就越高。 必需氨基酸EAA: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 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 氨酸(婴幼儿)。 肽类的特殊生理功能: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促 进矿物质吸收;降血压;清除自由基。 蛋白质的功能:①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瘦组织); ②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酶、激素、 抗体、载体、多种介质、核蛋白);③供给能量(1g 蛋白质=16.7kJ能量)。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为了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 价值,人们往往将不同的食物混合食用,使各种 食物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互相补偿,可使混合膳食 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于人体要求的氨基酸模 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互补原则:膳食 中搭配食物种类越多越好;食物的种属越远越好; 最好是几种食物同时食用。食物蛋白质营养 学评价:1.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含量是食物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2.蛋白质消化率反映了 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还反映消化道 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3.蛋白质利用率:(1) 生物价:反映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被机体 利用程度的指标(2)蛋白质净利用率反映食物蛋 白质被利用的程度(3)蛋白质功效比值反映蛋白 质价值的指标。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①Kwashiorkor, 指能量摄入基本满足二蛋白质严重不足的儿童营 养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推腹部水肿、虚弱、表情 淡漠、生长滞缓、头发变色、变脆和易脱落、易 感染其他疾病等。②Marasmus,“消瘦”,指蛋白 质和能量摄入均严重不足的儿童营养性疾病,患 儿消瘦无力,因易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 氮平衡=摄入氮-(尿氮+粪氮+皮肤等氮损失) B=I-(U+F+S)。 蛋白质摄入过多的危害:①过多动物蛋白质的摄 入,常伴随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过多摄入。②人 体不贮存蛋白质,必须将过多蛋白质经氨分解, 氮由尿排出体外,加重肾脏负荷。③过多动物蛋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案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案 庆祖一中王艳蕊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自行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感受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一些饮食方面的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知道合理饮食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在生活中养成均衡饮食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感受营养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让学生用认识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营造轻松氛围,引入学习主题 你今天早晨吃饭了吗?吃的什么饭?(学生举例)同学们的早餐很丰富,吃了这么多不同种类的食物。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食物,它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今天我们就来探讨饮食营养与健康的问题。 二、探究发现,感受营养对人体的重要性 1.何为营养 营养---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包括吃什么?怎么 吃? 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哪些?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

各种营养成分分布在不同的食物中,所以我们各种食物都要吃. 2.这些饮食习惯你有吗? (1)、无肉不欢偏执型 (2)、超市当厨房方便型 (3)、夜宵补偿放纵型 (4)、早餐屏蔽型 (5)、向食物寻求安慰狂吃型 (6)、一心多用散漫型 (7)、暴饮暴食紧张型 3. 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1)营养不良的危害: 如:缺维生素A症状:口腔溃疡,经常感冒和感染、皮肤干燥。 缺钙症状:肌肉痉挛或颤搐、失眠或神经过敏、关节疼痛或关节炎、蛀牙以及高血压。 缺铁症状:贫血、面色苍白。 缺锌症状:手指甲上白色斑点、皮肤油脂分泌过多。 (2)营养过剩的危害: 如:蛋白质过量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反而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过多的蛋白质不能及时地被肠中酶的作用分解、吸收,结果被存在于肠中的细菌分解,产生出臭味和一定毒性的胺类、硫化物及二氧化碳等。它们被吸收到人体中,对人体也是不利的。 脂肪贮存得过多,人就发胖了。热能摄入量增加,营养过剩,就造成

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点

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点 绪论部分: 1.营养价值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2.DRIs是在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由4项指标组成: 平均需要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3. 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成人必需氨基酸共8种,婴儿必需氨基酸9种:+组氨酸。 2.必需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rn) :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计算方法:以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为1,分别计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 3.谷类蛋白质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多为赖氨酸;非谷类蛋白质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多为蛋氨酸。 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 of protein):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限制氨基酸含量不同的食物适当混合食用,使它们之间相对不足的限制氨基酸互相补偿,从而使混合后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更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提高了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5.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为小肠;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起始于口腔,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为小肠。 6.若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导致“蛋白质恶性营养不良症(Kwashiorkor)”,主要表现为水肿;若蛋白质和热能同时严重缺乏时,导致“干瘦型营养不良(Marasmus)”, 主要表现为消瘦。(四大营养素缺乏症:干瘦型营养不良(Marasmus),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goiter) (地克病);V A缺乏) 7.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优劣可从三方面评价: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消化率 ?蛋白质利用率 8.蛋白质利用率 ●反映蛋白质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 ●常用指标: 生物价 蛋白质净利用率 蛋白质功效比值 氨基酸评分 9.影响脂肪消化吸收的因素: 碳链的长短 饱和程度 年龄大小

最新中职餐旅专业饮食营养与卫生考试试卷二

《饮食营养与卫生》试题 一、填空题 1、按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2、巴氏消毒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3、污染食品的有害物质,按其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根据微生物最适宜生长温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5、预防食物腐败变质的措施,主要是消除和减少_________的污染、抑制_________的生长繁殖及抑制_________的作用。 6、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很多,_________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 7、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及各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8、常见的提高渗透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9、生物性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10、控制食品腐败变质所用的高温法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1、污染粮谷、豆类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蛋类质量的鉴别可采用_________法和_________法。 13、巴氏消毒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 14、蔬菜、水果的卫生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污染。 15、_________是引起食物中毒最多的食品。 16、奶类的消毒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7、油脂的问题主要是_________和储存过程中的_________。 18、罐头食品的胖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 19、奶类的卫生问题主要是_________问题。 20、根据酒的制造方法不同,可把酒类食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配制酒三类。 二、判断题 1、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很多,酶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根 本原 因。 ( )2、食品行业一般使用紫外线杀菌灯照射对空气或食品表面进行 消 毒。 ( )3、腐败、霉变是常见的食品腐败现象,变色不属于食品腐败。() 4、低温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在一定时间内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5、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有催化作用,促使食品成熟,美化食

食品营养与卫生业

食品营养与卫生业

————————————————————————————————作者:————————————————————————————————日期:

食品营养与卫生第一次作业 1、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有哪些?各是如何影响的? 人体的基础代谢不仅个体之间有差异,个体自身也常发生变化。 (1)体表面积与体型基础代谢高低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体型影响人体体表面积,体表面积越大,向外环境散热越大,基础代谢也越高。因此,同等体重情况下, 瘦高者基础代谢高于矮胖者。 (2)年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的BMR较高,而成年以后BMR逐渐下降,一般30岁以后每10年下降约2%,更年期后下降更多,能量消耗明显减少。 (3)性别一般女性的BMR低于男性,主要是女性的瘦体质所占比例低于男性,脂肪比例高于男性。另外,妇女孕期或哺乳期因需要合成新组织,基础代谢增 加。 (4)内分泌许多激素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当甲状腺、肾上腺等腺体分泌异常时可以影响基础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高可使基础代谢升高,肾上腺激素对甲 状腺激素分泌有一定的影响。 (5)其他环境温度、应激状态、精神紧张等均可影响基础代谢。与高温环境相比,低温环境下因人体散发更多的热量而使基础代谢增加。人体发烧时。体温每上 升0.56摄氏度,BMR约增加7%。肿瘤、心功能衰竭和呼吸系统疾病等也增加 BMR。 2、影响能量需要的因素有哪些?(人体能量消耗有哪几部分构成?) (1)基础代谢 (2)体力活动 (3)食物热效应 (4)生长发育 3、各种不同的食物热效应是如何确定的? 食物热效应又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或膳食生热作用,是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生理活动,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 食物热效应的高低与食物营养成分、进食量和进食频率有关。如蛋白质食物的热效应最高,为其本身所产能量的30%—40%;其次是碳水化合物,为本身所产能量的5%—6%;而脂肪最低,为其本身所产能量的4%—5%。 4、每1g蛋白质、脂肪、糖类实际在体内的产热值(能量系数或生热系数)是多少? 每日所需能量三者的合理比例? 蛋白质脂肪糖类 生热系数4kcal9kcal4kcal 即相当于16.7kj37.6kj16.7kj 5、试分别用: (1)计算体表面积(A)和查基础代谢率的方法 (2)WHO建议的按体重计算方法,求基础代谢能量.

营养与养生试题

1.秋季应少吃的蔬菜(C) A.菠菜 B.白萝卜 C.生姜 D.生菜 2.既可以作为蔬菜制作菜肴,又可以代替谷类做主食,被称为“第二面包”的是(A )A.马铃薯B.番茄C.地瓜D.山药 3.著名中医费开扬认为喝粥有利于养生,但是不同的季节,喝的粥也要随之变化,下列属于秋天应喝的粥是(C ) A.山药百合枸杞子粥 B.绿豆粥 C.小米白薯粥 D.红枣桂圆粥 (清理内热)(清暑解毒)(宽肠胃暖身子壮身体)(安神健脾) 4、秋季养生“三坚持”,其中不包括(D) A、坚持秋练 B、坚持秋防 C、坚持秋养 D、坚持秋睡 5.“浓茶解酒”,事实是这样的吗?(B ) A.是 B.不是 6、生活中有许多不当的食物搭配,而我们一直视它们为经典搭配,下列全属于不当搭配的是(A) A.豆腐与葱菠菜与豆腐B、鸡蛋与米汤土豆与猪排 C、鲤鱼与咸菜冬瓜与猪排 D、黄瓜与菠菜油条与豆浆 7. 被称为“活维生素C丸”的是(A ) A.红枣 B.苹果 C.香蕉 D.梨 8.临床营养第二次革命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是指( D ) A.临床营养引起全面的重视 B.推动了静脉高营养的发展 C.临床营养师加入治疗小组 D.尽量采取自然途摄取食物补充营养 1.误食有毒食物时,可以解毒的豆类是(C ) A.红豆 B.黄豆 C.绿豆 D.蚕豆 2. 由于学习,工作压力过大,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出现失眠的状况,下列哪种食疗能促进睡眠(B ) A.生番茄汁拌鸡蛋 B.酸枣仁 C.罗汉果,柿饼汤 D.莲子加鸡丁 3.以下穿衣方式,最适合初秋的是(D) A、尽量穿得多一些 B、与夏末无太大差别 C、尽量穿得少一些 D、注意增加衣服,但不应太多 4.随着韩剧《大长今》的热播,掀起一阵食疗风,剧中长今母亲因一种汤获救,而这种食物也是三豆饮的组成部分,三豆饮它是一种祛痘养颜品,其中三豆是哪三豆( D ) A.绿豆,黄豆,黑豆 B.黑豆,红豆,红小豆 C.绿豆,红豆,黑豆 D.绿豆,黑豆,红小豆 5、充足的睡眠很重要,在秋季尤其要注意睡眠。成人在秋季的睡眠时间应保证在(B) A、7小时以上 B、8小时以上 C、9小时以上 D、6小时以上 6.成年人每天喝多少水合适(B ) A.一升 B.两升 C.800毫升 D.1500毫升 7.、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D) A、合理膳食、讲究卫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B、注意保健、适量运动、合理膳食、讲究卫生 C、劳逸结合、心理平衡、合理膳食、戒烟限酒 D、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8.能促进人体胃肠吸收钙的重要物质是(D )

《饮食营养与卫生》期末考试试卷

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饮食营养与卫生》期末理论试卷(开卷)班别:姓名: 学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共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所在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内容。 一、单选题,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据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人体能量来源最重要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脂肪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2.供给人体铁的最佳食物是()。 A.肝脏B.鸡蛋C牛奶 D.木耳 3.为防止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通常把碘加进当地居民的《》中。 A.食盐 B 大米C味精D.饮料 4.获得维生索D最经济的方法是( )。 A晒太阳 B 喝牛奶C口服浓缩鱼肝油D.吃动物肝脏 5.水占成年人体重的( )左右。 A.40%B.50% C60% D.80% 6.人体的解毒器官主要是( )。 A.心脏 B 肝脏C肾脏D.脾脏 7.正常成年人每天平均摄水量为(’) mL左右,摄入的水与排出的水基本相等。 A.500 B1000 C 2500 D.4 000 8.长期食用精白面,会引起( )的缺乏。

A.维生索Bl B 维生索B2 C维生索CD.尼克酸9.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 A.山楂B橘子C苹果D.鲜桃 10,绿色、橙黄色等较浅色蔬菜富含( )。 A碳水化合物B胡萝卜素C蛋白质 D.维生素 11.每日三餐能量分配的比例是早餐( ),午餐( ),晚餐()。 A. 25%50%25% B 25% 40% 35% C 30% 40%30% D40%40%20% 12.用膳者一日三餐的能量供给量不是根据其( )来确定的。 A.劳动强度B.年龄C食欲D.性别 13.如果产妇授乳期的膳食安排为( ),食物供给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 A.榨菜肉丝汤B.骨头汤C鸡鸭汤D.鲫鱼汤14.当运动员缺钾,肌肉功能受到影响,运动成绩下降时,()不能为机体 补充钾。 A水果B蔬菜C牛肉D植物油 15.下列烹饪方法中,能使维生素损失较少的是( )。 A.炸B.炒 C.烤 D.熏 16.淀粉用于勾芡,主要是利用淀粉的()作用。 A.水解R分解C糊化D.合成 17.烹制菜肴最好用()。 A.铁锅&铜锅C.铝锅’D不锈钢锅 18.烹饪中常用的葱、姜、蒜中都含有( ),该化合物对微生物番灭杀和抑制作用。 A.植物杀菌素B龙葵素C豆素D皂素 19.食物用明火烧烤的时间越长,表面所含有的()就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