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3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话的神奇,体会王葆的形象。

3.从奶奶讲的故事中选一个,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 第一课时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奇妙童话的陪伴,请大家谈一谈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或童话人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美人鱼、白雪公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是——宝葫芦的秘密。有人知道这个故事吗?(看过动画片、看过书。)主人公是谁呢?(王葆)是的,这是著名作家张天翼写的童话故事,2007年被拍成彩色动画电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接触这个王葆,看看宝葫芦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吧!(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自学成果展示。

1.检查生字词。识记生字词,互相指读,提醒同学注意哪个生字。

说说自己预习中的疑惑,组内初步解惑,解答不出的标注问号,留作集体交流探讨。

2.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生字词识记;课文朗读;解疑释难,提出未解答的问题。

3.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规矩(jǔ) 撵(niǎn) 拽(zhuài) 舔(tiǎn)

4.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乖、溜、葵、瘦”,并且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乖”注意和“乘”区分,第三笔是悬针竖。“溜”是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留”的“丶”不要漏写。“葵”是上下结构,下面“癸”注意最后一笔是“丶”。“瘦”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叟”注意笔顺,“丨”要出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

2.通读课文,说说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

3.读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王葆,并且了解了他和宝葫芦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童话世界的奇妙。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王葆和宝葫芦结下“情缘”。

1.读课文,想一想,王葆是怎样知道了关于宝葫芦的故事的?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说一说。

王葆与奶奶的规矩:每逢奶奶要求王葆干什么,都得给他讲一个故事。就这样,王葆听到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2.理解“规矩”:这里的“规矩”是什么意思?(约定、承诺……)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规矩吗?

3.总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我和奶奶守住了彼此的“规矩”,我才听到了那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我们也要做守规矩的人。

4.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奶奶和王葆的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5.王葆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一直听到十来岁,而且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读课文,找出文中都列举了哪些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张三——

李四——

王五——

赵六——

6.通过读课文,我们发现奶奶故事中这些人得到宝葫芦的方法都不同。那得到宝葫芦的结果

呢?(都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7.哇!原来宝葫芦这么神奇啊,那让我们来还原一下这几个宝葫芦的故事吧。

小组合作:发挥想象,任选一个故事,进行交流合作,创编故事。(注意:根据已有内容进行创编。)交流、评价。(注意:是否根据已有内容;想象力是否丰富等。)

8.总结、过渡:看来啊,同学们都掌握了王葆奶奶讲故事的独门秘籍,想象力都很丰富。整天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顺理成章地,王葆对宝葫芦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向往——他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二)王葆对宝葫芦的向往。

1.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让生活中一切的不顺利都变顺利,没有烦恼,省心了。)

的确,每当面对困难,这种想法就更加强烈。王葆都遇到过哪些困难?(不会做题、种向日葵比赛输了、与同学闹翻。)

如果有了宝葫芦,这一切会是什么样子?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的渴望。

2.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有没有需要宝葫芦的时候?如果你有了它,你会让它做什么?学生交流。教师过渡:看来,成长的烦恼我们每个人都有啊!想一想,当王葆真的拥有了一个宝葫芦,他的想法都能实现了,但他的问题就真的都能得到解决吗?

不会做的数学题——仍不会做

不会种的向日葵——还不会种

不会和同学们友好相处——还是不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没有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培育,用自己的真情去投入,因为他什么都没有做。

总结:没有付出的收获,就是不劳而获。不劳而获的幸福是真的幸福吗?不是。

三、延伸拓展。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学生读。

当王葆真的得到一个宝葫芦,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笔记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笔记 第一篇:《宝葫芦的秘密》读书日记 3月9日星期天晴 星期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我们最喜欢的读书课,我们都期待着老师来给我们上。老师终于走进了教室。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的什么课呢?”老师说。 “读书课。”我们齐声回答,然后大家欢呼进来。 今天我们读的是《宝葫芦的秘密》第三十章,我们翻开书认认真真地读起来,老师也看着自己的书仔细地听着我们的朗读。当我们读到有一个大东西挡住王葆的去路,上面写着“五灯交流收音播唱片两用机”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们读得有点儿怪,是两个字两个字一读的,“五灯”停一下,“交流”停一下,“收音”停一下,就这样一直读到“两用机”的时候才停下来的那种奇怪的读法。我笑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 我们读到最后一段了,这一段可真令人伤心啊!宝葫芦给王葆变出来的自行车被他的爸爸和奶奶知道了,于是爸爸问了他很多问题,比如这辆车是不是你偷来的?是不是打同学那儿来的……王葆就随口说了句:“是郑小登托我给他保管的。”爸爸说:“你没骗我吧?”奶奶又说:“我们家王葆是不会撒谎的。”王葆可再也忍不住了,就哇哇地大哭起来。文章读完了,教室里静得出奇。同学们都沉默不语,我仿佛只能听得见同学们的呼吸声,他们个个都低着头,似乎都在为王葆感到伤心。老师好像也被这种气氛给感染了似的一言不发。此时的我都快跟着王葆一起哭起来了。 “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老师终于打破了沉默。我们回过神来, 感觉没那么伤心了,大家都说:“好!”老师说:“我先出一个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问题,然后你们就说出答案。”先是第一组答题。 “王葆是在什么地方找到宝葫芦的?” “河边,河边!”汤天皓飞快地说了出来。 “对了。” 原来这个游戏这么好玩啊!同学们激动地跳起来,迫不及待地想回答老师出的问题。 “王葆的书包里有什么书让王葆不敢让同学们发现?” “科学画报。”罗兴抢着说。 到了我这组了,我激动不已,我一定要答对老师提的问题。“宝葫芦给王葆 吃的是什么棋?” “是马。”黄菠抢在了我的前面,我本来也要说的,可是晚了一步。不过没关系,开心又写在了我们的脸上。

《宝葫芦的秘密》导读课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导读设计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梗概来激发孩子阅读整本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静静阅读精彩片段来感受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生活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和他自己心理不断在发生变化的过程。 2.从书中每一个细节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阅读故事梗概,精彩片段赏析,激发阅读的兴趣。 2.在精彩片段赏析中,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录音导入,激发兴趣。 1、收听《民间传说——宝葫芦的故事》朗读录音。激发兴趣。 2、师:这个宝葫芦是不是很有趣?今天李老师邀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一本有趣的童话书。这本书叫做——《宝葫芦的秘密》 二、导读封面,了解作者及故事主人翁 1.师: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了什么?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是由我国作家张天翼写的,图画由丁午绘制。张天翼(1906~1985)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发表了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等。作者想象丰富,能寓教育意义于生动活泼的故事讲述之中,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小读者的喜爱。 2、正如封面告诉我们的,这本书讲了小学生王葆和宝葫芦的故事,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出示王葆和宝葫芦的简要介绍。) 王葆:大家好!我姓王,叫王葆,现在上二年级了。从小,奶奶就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哎~在学校老师总批评我,同学总笑话我,我多么希望能够出人头

地,但最好连一点脚趾头的力气都不用。 宝葫芦:大家好!我是宝葫芦,别看我小,我呀,什么都能变出来。吃的,玩的,用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飞上天空、潜入海底,甚至可以帮你实现奥运冠军的梦想,更不用说学习了。有了我,你一定会高枕无忧。 3、师小结:是呀,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要看封面,了解一下这本书作者等内容。这也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那我们就一起去探索宝葫芦的秘密吧! 三、片段赏析,感知情节——吃棋子片段。 (1)自由阅读作业纸1。 (2)交流,说说宝葫芦帮王葆做了一件什么事?(王葆在下象棋的时候,想着要吃掉姚俊的马,马果然跑到了王葆的嘴里。) (3)宝葫芦真聪明呀,王葆脑筋刚一转,宝葫芦马上就给办好了,可是结果可不太妙。 四、留下悬念,推荐阅读 想一想,王葆能一辈子依赖宝葫芦实现自己的愿望吗?没有了宝葫芦他又该怎么办呢?只要你们翻开《宝葫芦的秘密》宝葫芦一定没有秘密了。《宝葫芦的秘密》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放进书架,珍藏一生。像这样有趣的童话还有很多。课后,我们可以再去读读他的其他作品,领略这位童话大师的风采。让我们用童话大王郑渊洁对张爷爷的评价作为结束吧。——你才是真正的童话大王!附作业纸: 同学们和我这么耗着,究竟有多久,我也闹不明白。我只觉得过了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有一个时候——我不知道这是几点几分钟——我感觉得书包仿佛动弹了一下,好像要从我手里挣开去似的,我吓得出了一身汗,捂得更紧了一些。书包可又那么一弹。 又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我才感觉到手里的书包似乎有了点儿变化,和刚才不同了。我定一定神,腾出一只手来悄悄地探了一探——

《宝葫芦的秘密》试题带答案

《宝葫芦的秘密》试题 1、《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是做什么的?( C ) 2、 A.幼儿园的小朋友 B.画家 C.少先队员D.科学家 2、宝葫芦是在哪儿出现的? ( C ) A.森林里 B.山洞里 C.河里 D.路上 3、《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第一个愿望是( B ) A.变出房子 B.变出鱼 C.变出熏鱼 D.变出卤蛋 4、《宝葫芦的秘密》中,郑小登是谁?( A ) A.王葆的好朋友 B.班级的组长 C.班级的班长 D.王葆的邻居 5、《宝葫芦的秘密》中,我们的生物学老师是( B ) A.王老师 B.李老师 C.张老师 D.顾老师 6、王葆参加了什么小组?( D ) A.美术小组 B.舞蹈小组 C.书法小组 D.科学小组 7、王葆对什么很感兴趣?( B ) A.植物 B.鱼类 C.画画 D.音乐 8、什么鱼和王葆说话了?( C ) A.鲫鱼 B.鲤鱼 C.金鱼 D.鲨鱼 9、王葆有哪些亲人?( A ) A.奶奶爸爸妈妈 B.爷爷爸爸妈妈 C.姐姐爸爸妈妈 D.弟弟爸爸妈妈 10、王葆去找图书馆小组的同学借《科学画报》时,《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 B ) 11、 A.苏鸣凤 B.萧泯生 C.姚俊 D.郑小基 11、即使《科学画报》还回来,也轮不到王葆,因为已经有5个人预约了,第一个预约的是谁?( A ) A.苏鸣凤 B.萧泯生 C.姚俊 D.郑小基

12、《宝葫芦的秘密》中,《科学画报》是谁捐给班级图书馆的?( B ) A.苏鸣凤 B.王葆 C.姚俊 D.郑小基 13、借书人把《科学画报》还回来了,可是同学 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到哪儿去了?( C ) A.窗台上 B.校医室 C.王葆的书包里 D.郑小基的书包里 14、姚俊和王葆下棋,姚俊的“马”突然不见了,怎么回事?( B ) 15、 A.掉到地上了 B.跑到王葆嘴里了 C.在 姚俊的口袋里 D.变没有了 15、王葆在路上撞见杨栓儿,杨栓儿认为王葆的各种好东西是怎么来的?( D ) A.宝葫芦变出来的 B.王葆买的 C.别人送的D.王葆偷的 16、王葆在电影院时播放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C ) A.黑猫警长 B.葫芦兄弟 C.花果山 D.机器猫 17、王葆从电影院回到家时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 A ) A.自行车 B.凳子 C.绳子 D.玩具 18、王葆在电影院里落下了什么东西?( D ) A.游戏机 B.书包 C.铅笔盒 D.望远镜和两本新书 19、王葆在电影院里碰到了那个人?( A ) A.老大姐 B.老师 C.爸爸 D.妈妈 20、在数学考试时宝葫芦把谁的卷子变到了王葆手里?( A ) A.苏鸣风 B.郑小凳 C.杨拴 D.萧泯生 21、刘先生是教王葆的什么老师?( D ) A.语文老师 B.英语老师 C.美术老师D.数学老师 22、王葆的班级和学校的哪个班级结成了友谊班?( C ) A.初三一班 B.高一二班 C.高二一班

《宝葫芦的秘密》导读课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张天翼的长篇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来感受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生活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和他自己心理不断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从而来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一道理。从书中每一个细节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设计理念: 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梗概来激发孩子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让孩子自己静静阅读精彩片段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心理变化,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阅读故事梗概,精彩片段赏析,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精彩片段赏析中,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一段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师:其实这部动画片是由一部长篇童话故事改编而成。 2.出示书本封面,自己试着读读书名。 3.介绍书的作者等要素。(大屏幕出示) 师:《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是由我国作家张天翼写的,图画由丁午绘制。张天翼(1906~1985)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发表了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等。作者想象丰富,能寓教育意义于生动活泼的故事讲述之中,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小读者的喜爱。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在封面上找到了老师介绍的几个名字? 师:是呀,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要看封面,了解一下这本书作者等内容。 二、初读梗概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故事梗概。(作业纸1) 师:从故事梗概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更为详细的信息?我们来做个抢答游戏吧! (1)王葆最好的朋友,班上的钓鱼大王。谜底:郑小登 (2)传达室杨叔叔的侄儿,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谜底:杨拴儿 (3)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谜底:科学画报 (4)下棋时,宝葫芦给王葆吃了颗什么棋?(马) 师:从故事的梗概中我们就了解了这么多的信息。看来读故事梗概对我们阅读整本书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片段赏析 师:这本书的精彩片断非常多,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1. 巧得宝葫芦 师:在机缘巧合之下,王葆真的得到了宝葫芦,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轻轻读读这段话,看你能读出什么。(大屏幕出示) 可是我不能对任何人泄露一个字。我得保密。可是我又有满肚子的高兴,关

宝葫芦的秘密课外阅读

《宝葫芦的秘密》试题1、《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是做什么的(C)A.幼儿园的小朋友B.画家C.少先队员D.科学家2、宝葫芦是在哪儿出现的(C)A.森林里B.山洞里C.河里D.路上3、《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第一个愿望是(B)A.变出房子B.变出鱼C.变出熏鱼D.变出卤蛋4、《宝葫芦的秘密》中,郑小登是谁(A)A.王葆的好朋友B.班级的组长C.班级的班长D.王葆的邻居5、《宝葫芦的秘密》中,我们的生物学老师是(B)A.王老师B.李老师C.张老师D.顾老师6、王葆参加了什么小组(D)A.美术小组B.舞蹈小组C.书法小组D.科学小组7、王葆对什么很感兴趣(B)A.植物B.鱼类C.画画D.音乐8、什么鱼和王葆说话了(C)A.鲫鱼B.鲤鱼C.金鱼D.鲨鱼9、王葆有哪些亲人(A)A.奶奶爸爸妈妈B.爷爷爸爸妈妈C.姐姐爸爸妈妈D.弟弟爸爸妈妈10、王葆去找图书馆小组的同学借《科学画报》时,《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B)A.苏鸣凤B.萧泯生C.姚俊D.郑小基11、即使《科学画报》还回来,也轮不到王葆,因为已经有5个人预约了,第一个预约的是谁(A)A.苏鸣凤B.萧泯生C.姚俊D.郑小基12、《宝葫芦的秘密》中,《科学画报》是谁捐给班级图书馆的(B)A.苏鸣凤B.王葆C.姚俊D.郑小基13、借书人把《科学画报》还回来了,可是同学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到哪儿去了(C)A.窗台上B.校医室C.王葆的书包里D.郑小基的书包里14、姚俊和王葆下棋,姚俊的“马”突然不见了,怎么回事(B)A.掉到地上了B.跑到王葆嘴里了C.在姚俊的口袋里D.变没有了15、王葆在路上撞见杨栓儿,杨栓儿认为王葆的各种好东西是怎么来的(D)A.宝葫芦变出来的B.王葆买的C.别人送的D.王葆偷的16、王葆在电影院时播放的电影叫什么名字(C)A.黑猫警长B.葫芦兄弟C.花果山D.机器猫17、王葆从电影院回到家时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A)A.自行车B.凳子C.绳子D.玩具18、王葆在电影院里落下了什么东西(D)A.游戏机B.书包C.铅笔盒D.望远镜和两本新书19、王葆在电影院里碰到了那个人(A)A.老大姐B.老师C.爸爸D.妈妈 20、在数学考试时宝葫芦把谁的卷子变到了王葆手里(A)A.苏鸣风B.郑小凳C.杨拴D.萧泯生 21、刘先生是教王葆的什么老师(D)A.语文老师B.英语老师C.美术老师D.数学老师22、王葆的班级和学校的哪个班级结成了友谊班(C)A.初三一班B.高一二班C.高二一班D.初二二班23、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哪里来的(D)A.变出来的B.买回来的C.和别人换的D.拿别人的24、王葆对郑小登他们朗读的报告是谁写的(A)A.别人写的B.王葆写的C.老师写的D.爸爸写的25、王葆知道了宝葫芦变的东西是从哪来的时候很生气,他把宝葫芦摔哪去了(D)A.树上B.石头上C.地上D.河里26、宝葫芦一直呆在王葆身上的什么地方(A)A.兜儿里(口袋里)B.肚子里C.头发里D.背上27、王葆把宝葫芦劈开后里面有什么(B)A.一滩水B.什么也没有C葫芦种子D.一股烟雾28、宝葫芦被劈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D)A.地震了B.起火了C.打雷了D.恢复原状了29、宝葫芦被王葆用火烧了以后怎么了(D)A.烧坏了B.烧跑了C.烧黑了D.什么事情也没发生30、宝葫芦想用什么方法让王葆出名(D)A.电视B.报纸C.钱D.一大堆奖状、锦标和奖章31、宝葫芦想让王葆离开谁(D)A.同学B.老师C.爸妈D.所有认识的人32、王葆打算今年暑假组织一个锻炼小组,一块去学什么(D)A.学画画B.学外语C.学唱歌D.学游泳33、王葆在河边经历了一些事,想跑回家时被谁拽住了(C)A.宝葫芦B.老师C.杨拴儿D.郑小凳34、王葆回到学校的教导处时谁也在哪里(A)A.爸爸和刘先生B.妈妈和爸爸C.杨拴儿和郑小凳D.奶奶和爸爸35、在教导处刘先生让王葆坐下给王葆倒了一杯什么(D)A.一杯雪碧B.一杯可乐C.一杯果汁D.一杯开水36、宝葫芦变的那些东西最后多被搬到哪里去了(C)A.商店B.家里C.学校D.仓库37、《宝葫芦的秘密》作者是谁(A)A.张天翼B.苏鸣凤C.姚俊D.郑小凳38、同学们想逗金鱼说话,金鱼说了什么(CA.说了你好B.叫了大家的名字C.没有说话D.说了大家好39、王葆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什么地方(C)A.草地上B.沙发上C.自己家的床上D.学校的桌子上40、宝葫芦的故事是怎么回事(B)A.王葆的一次经历B.王葆的一场梦C.王葆的一次旅游D.王葆的一次实验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测试题

1、《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是做什么的(C ) A.幼儿园的小朋友B.画家C.少先队员D.科学家 2、宝葫芦是在哪儿出现的(C ) A.森林里B.山洞里C.河里D.路上 3、《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第一个愿望是(B ) A.变出房子B.变出鱼C.变出熏鱼D.变出卤蛋 4、《宝葫芦的秘密》中,郑小登是谁(A ) A.王葆的好朋友B.班级的组长C.班级的班长D.王葆的邻居 5、《宝葫芦的秘密》中,我们的生物学老师是(B ) A.王老师B.李老师C.张老师D.顾老师 6、王葆参加了什么小组(D ) A.美术小组B.舞蹈小组C.书法小组D.科学小组 7、王葆对什么很感兴趣(B ) A.植物B.鱼类C.画画D.音乐 8、什么鱼和王葆说话了(C ) A.鲫鱼B.鲤鱼C.金鱼D.鲨鱼 9、王葆有哪些亲人(A ) A.奶奶爸爸妈妈B.爷爷爸爸妈妈C.姐姐爸爸妈妈D.弟弟爸爸妈妈 10、王葆去找图书馆小组的同学借《科学画报》时,《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B ) A.苏鸣凤B.萧泯生C.姚俊D.郑小基 11、即使《科学画报》还回来,也轮不到王葆,因为已经有5个人预约了,第一个预约的是谁(A )A.苏鸣凤B.萧泯生C.姚俊D.郑小基 12、《宝葫芦的秘密》中,《科学画报》是谁捐给班级图书馆的(B ) A.苏鸣凤B.王葆C.姚俊D.郑小基 13、借书人把《科学画报》还回来了,可是同学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到哪儿去了(C )A.窗台上B.校医室C.王葆的书包里D.郑小基的书包里 14、姚俊和王葆下棋,姚俊的“马”突然不见了,怎么回事(B ) A.掉到地上了B.跑到王葆嘴里了C.在姚俊的口袋里D.变没有了 15、王葆在路上撞见杨栓儿,杨栓儿认为王葆的各种好东西是怎么来的(D ) A.宝葫芦变出来的B.王葆买的C.别人送的D.王葆偷的 16、王葆在电影院时播放的电影叫什么名字(C ) A.黑猫警长B.葫芦兄弟C.花果山D.机器猫 17、王葆从电影院回到家时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A ) A.自行车B.凳子C.绳子D.玩 18、王葆在电影院里落下了什么东西(D ) A.游戏机B.书包C.铅笔盒D.望远镜和两本新书 19、王葆在电影院里碰到了那个人(A ) A.老大姐B.老师C.爸爸D.妈妈 20、在数学考试时宝葫芦把谁的卷子变到了王葆手里(A ) A.苏鸣风B.郑小凳C.杨拴D.萧泯生 21、刘先生是教王葆的什么老师(D ) A.语文老师B.英语老师C.美术老师D.数学老师 22、王葆的班级和学校的哪个班级结成了友谊班(C ) A.初三一班B.高一二班C.高二一班D.初二二班 23、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哪里来的(D ) A.变出来的B.买回来的C.和别人换的D.拿别人的 24、王葆对郑小登他们朗读的报告是谁写的(A ) A.别人写的B.王葆写的C.老师写的 D.爸爸写的25、王葆知道了宝葫芦变的东西是从哪来的时候很生气,他把宝葫芦摔哪去了(D )A.树上B.石头上C.地上D.河里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 一、设计理念 儿童阅读被有声影像排挤。学生过分地依赖诸如电视、电脑游戏等声像材料获得感官的刺激,纸质阅读的时间无从得到保证。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一小部分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阅读兴趣。他们愿意看2个小时的电视,却不愿读20分钟的书。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的中高年级学生,大有人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阅读能力,这个学段,正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实现语言积累的好时机。因此,在这一学段中,指导孩子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朗读,往往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此时,作为我们老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开展同一本书朗读,则效果会尤为突出。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整本书的阅读在于一个整体,不同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阅读了一本书,留下些什么印象,感受到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事先推荐书目,利用阅读课,进行读书交流。交流时,教师把握的是一个整体,不必关注每一个细节,强调整体的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精彩的内容逐步深入的再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阅读指导课,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种课型。即学生阅读前的“导读课”,阅读中期的“推进课”,读完书后的“主题读书课”或称为“讨论交流课”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读整本书书的基本方法:看书名、看封面、猜情节等,学会独立读整本书的基本步骤。 2、通过对书中图文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二次阅读、深入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3.乐于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及人物的理解,初步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一道理。 三、教学过程: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测试试题(带答案)

《宝葫芦的秘密》考级试题 1、《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是做什么的?(C ) A.幼儿园的小朋友B.画家C.少先队员D.科学家 2、宝葫芦是在哪儿出现的? (C ) A.森林里B.山洞里 C.河里 D.路上 3、《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第一个愿望是(B ) A.变出房子 B.变出鱼 C.变出熏鱼D.变出卤蛋 4、《宝葫芦的秘密》中,郑小登是谁?(A ) A.王葆的好朋友B.班级的组长C.班级的班长 D.王葆的邻居 5、《宝葫芦的秘密》中,我们的生物学老师是(B ) A.王老师 B.李老师C.张老师 D.顾老师 6、王葆参加了什么小组?(D ) A.美术小组 B.舞蹈小组 C.书法小组 D.科学小组 7、王葆对什么很感兴趣?(B ) A.植物 B.鱼类 C.画画D.音乐 8、什么鱼和王葆说话了?(C ) A.鲫鱼B.鲤鱼C.金鱼 D.鲨鱼 9、王葆有哪些亲人?(A ) A.奶奶爸爸妈妈B.爷爷爸爸妈妈 C.姐姐爸爸妈妈D.弟弟爸爸妈妈 10、王葆去找图书馆小组的同学借《科学画报》时,《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B )A.苏鸣凤 B.萧泯生 C.姚俊D.郑小基 11、即使《科学画报》还回来,也轮不到王葆,因为已经有5个人预约了,第一个预约的是谁?(A ) A.苏鸣凤 B.萧泯生 C.姚俊D.郑小基 12、《宝葫芦的秘密》中,《科学画报》是谁捐给班级图书馆的?(B ) A.苏鸣凤 B.王葆 C.姚俊D.郑小基 13、借书人把《科学画报》还回来了,可是同学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到哪儿去了?(C )A.窗台上B.校医室C.王葆的书包里 D.郑小基的书包里 14、姚俊和王葆下棋,姚俊的“马”突然不见了,怎么回事?(B ) A.掉到地上了B.跑到王葆嘴里了C.在姚俊的口袋里D.变没有了 15、王葆在路上撞见杨栓儿,杨栓儿认为王葆的各种好东西是怎么来的?(D ) A.宝葫芦变出来的 B.王葆买的 C.别人送的 D.王葆偷的 16、王葆在电影院时播放的电影叫什么名字?(C ) A.黑猫警长 B.葫芦兄弟 C.花果山 D.机器猫 17、王葆从电影院回到家时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A ) A.自行车 B.凳子C.绳子 D.玩具 18、王葆在电影院里落下了什么东西?(D ) A.游戏机 B.书包 C.铅笔盒D.望远镜和两本新书 19、王葆在电影院里碰到了那个人?(A ) A.老大姐 B.老师 C.爸爸 D.妈妈 20、在数学考试时宝葫芦把谁的卷子变到了王葆手里?(A ) A.苏鸣风 B.郑小凳C.杨拴D.萧泯生 21、刘先生是教王葆的什么老师?(D )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孟昭娟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 课孟昭娟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 主备教师: 复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书中内容的略读,设置悬念,提供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 2、教给学生几种读书的方法:看书名、看封面、猜情节等,学会读一本书。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张天翼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在 精读读童话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童话的内容。 2.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 1.让学生了解《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理解故事说明的道理。 2.使学生学会更多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宝葫芦的秘密》故事书。 学生准备:故事片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你发现今天的课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一谈) 2、师:瞧!今天老师带了这么多书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吧!(展示几本课外书)哦!原来除了我们的课本,还有这 么多有趣的书,它们能帮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今天,老 师邀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一本有趣的童话书。这本书叫做— — 生:齐读书名。 师:你们看!(出示书的封面) 二、导读封面,了解作者及故事主人翁 1、师: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了生么? 生1:我看到一个小男孩。 师:哦!他是故事里的小主人,叫王葆。孩子,你观察到了封面的主要内容,但还不够仔细。仔细的孩子能知道得更多,比如王葆穿着什么,戴着生么,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生2:王葆戴着红领巾。(师:这说明他是一个……)小学生。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堂教学实录)

《宝葫芦的秘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默读课文,知道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2.教给学生几种读书的方法:读封面、读插图、猜情节、读正文等,学会读一整本书。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认识作者张天翼。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宝葫芦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看,这是谁?(出示宝葫芦的图片) 生1:葫芦 生2:宝葫芦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葫芦,它可是一只神奇的宝葫芦。来,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播放宝葫芦自我介绍的录音) 宝葫芦:大家好!我是宝葫芦,别看我小,我呀,什么都能变出来。吃的,玩的,用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飞上天空、潜入海底,甚至可以帮你实现奥运冠军的梦想,更不用说学习了。有了我,你一定会高枕无忧。 师:有了这只宝葫芦,就会让你高枕无忧呢。大家知道什么叫“高

枕无忧”吗? 生1:无忧无虑 生2:没有烦恼 师:听了宝葫芦的介绍,你觉得它神奇在哪儿呢? 生1:神通广大 生2:能变出很多东西 生3:有点像哆啦A梦。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一本书,就和这只宝葫芦有关。我们一起把它请上大屏幕吧。请看—— (出示书的封面) 二、导读封面,了解作者及故事主人公 师:这是书的封面,我们读书都是从读封面开始的。大家看,从封面上,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1:书的名字是《宝葫芦的秘密》。 生2:张天翼著。 生3: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生4:上面画着一个小男孩和一只宝葫芦。 师:同学们看的可真仔细。大家知道张天翼吗?来看看他的介绍吧。(出示张天翼简介)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 师:张天翼爷爷一生中写过很多部童话,其中以《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测试题

1、《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是做什么的?( C ) A.幼儿园的小朋友 B.画家 C.少先队员 D.科学家 2、宝葫芦是在哪儿出现的? ( C ) A.森林里 B.山洞里 C.河里 D.路上 3、《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第一个愿望是( B ) A.变出房子 B.变出鱼 C.变出熏鱼 D.变出卤蛋 4、《宝葫芦的秘密》中,郑小登是谁?( A ) A.王葆的好朋友 B.班级的组长 C.班级的班长 D.王葆的邻居 5、《宝葫芦的秘密》中,我们的生物学老师是( B ) A.王老师 B.李老师 C.张老师 D.顾老师 6、王葆参加了什么小组?( D ) A.美术小组 B.舞蹈小组 C.书法小组 D.科学小组 7、王葆对什么很感兴趣?( B ) A.植物 B.鱼类 C.画画 D.音乐 8、什么鱼和王葆说话了?( C ) A.鲫鱼 B.鲤鱼 C.金鱼 D.鲨鱼 9、王葆有哪些亲人?( A ) A.奶奶爸爸妈妈 B.爷爷爸爸妈妈 C.姐姐爸爸妈妈 D.弟弟爸爸妈妈 10、王葆去找图书馆小组的同学借《科学画报》时,《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 B ) A.苏鸣凤 B.萧泯生 C.姚俊 D.郑小基 11、即使《科学画报》还回来,也轮不到王葆,因为已经有5个人预约了,第一个预约的是谁?( A )A.苏鸣凤 B.萧泯生 C.姚俊 D.郑小基 12、《宝葫芦的秘密》中,《科学画报》是谁捐给班级图书馆的?( B ) A.苏鸣凤 B.王葆 C.姚俊 D.郑小基 13、借书人把《科学画报》还回来了,可是同学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到哪儿去了?( C )A.窗台上 B.校医室 C.王葆的书包里 D.郑小基的书包里 14、姚俊和王葆下棋,姚俊的“马”突然不见了,怎么回事?( B ) A.掉到地上了 B.跑到王葆嘴里了 C.在姚俊的口袋里 D.变没有了 15、王葆在路上撞见杨栓儿,杨栓儿认为王葆的各种好东西是怎么来的?( D ) A.宝葫芦变出来的 B.王葆买的 C.别人送的 D.王葆偷的 16、王葆在电影院时播放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C ) A.黑猫警长 B.葫芦兄弟 C.花果山 D.机器猫 17、王葆从电影院回到家时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 A ) A.自行车 B.凳子 C.绳子 D.玩 18、王葆在电影院里落下了什么东西?( D ) A.游戏机 B.书包 C.铅笔盒 D.望远镜和两本新书 19、王葆在电影院里碰到了那个人?( A ) A.老大姐 B.老师 C.爸爸 D.妈妈 20、在数学考试时宝葫芦把谁的卷子变到了王葆手里?( A ) A.苏鸣风 B.郑小凳C.杨拴 D.萧泯生 21、刘先生是教王葆的什么老师?( D ) A.语文老师 B.英语老师C.美术老师 D.数学老师 22、王葆的班级和学校的哪个班级结成了友谊班?( C ) A.初三一班 B.高一二班C.高二一班 D.初二二班 23、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哪里来的?( D ) A.变出来的 B.买回来的C.和别人换的 D.拿别人的 24、王葆对郑小登他们朗读的报告是谁写的?( A ) A.别人写的 B.王葆写的C.老师写的 D.爸爸写的25、王葆知道了宝葫芦变的东西是从哪来的时候很生气,他把宝葫芦摔哪去了?( D )A.树上 B.石头上C.地上 D.河里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2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 孙咪咪 板块一:前阶段读书交流 一、激趣导入 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就告诉我们要想取得进步,就要多读书。孙老师告诉你,读书还要讲究方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到底怎样来读好书? 1.出示书本封面,自己试着读读书名。(幻灯一) 师:《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是由我国作家张天翼写的,图画由丁武绘制。张天翼(1906~1985)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他还发表了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等。作者想象丰富,故事内容精彩,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小读者的喜爱。(幻灯二) 2.你还从封面上了解到一些什么信息?(生自由发言) 师:是呀,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要看封面,了解一下这本书作者等内容。 二、抢答游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孙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谁懂得多。(幻灯三) (1)王葆最好的朋友,班上的钓鱼大王。(郑小登) (2)王葆得到宝葫芦那天到学校去想干啥?(看宝葫芦是否帮学校建了大楼) (3)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科学画报) (4)王葆的小组长是谁?(苏鸣凤) 师:(评价表扬)开学才短短的两周时间,大家就读了那么多,收获真大。 三、汇报交流、方法总结 师:除了孙老师刚才问的,同学们一定还有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段,你能讲出来跟大家分享分享吗?(指名说) 相机出示(巧得宝葫芦)章节,感受王葆的快乐,总结方法 师:在机缘巧合之下,王葆真的得到了宝葫芦,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轻轻读读这段话,看你能读出什么?(大屏幕出示) (103页:可是我不能对任何人泄露一个字。我得保密。可是我又有满肚子的高兴,关也关不住地要迸出来。我没有办法。我只好嘴里大声唱着——说也不好意思,我简直成了一个小娃娃了,不过好在没人瞧见——又打了两个滚。可还是感觉到不够劲。我于是把腰弯着,把头顶着地,叭哒翻了一个筋斗。)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或你读出了什么?)(高兴、开心、快乐、、、) 师: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边说,老师边做读书笔记和眉批,直观指导学生在内容旁边用简单的语句写下自己看书的感受。) 师:作者通过如此生动形象地描写,让一个高兴的不知该怎么好的王葆,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师:这就是文章的细节,读懂书就是要读懂细节。不动笔墨不读书。看书的时候可以手

宝葫芦的秘密试题带答案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宝葫芦的秘密》试题 1、《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是做什么的?( C ) A.幼儿园的小朋友 B.画家 C.少先队员 D.科学家 2、宝葫芦是在哪儿出现的? ( C ) A.森林里 B.山洞里 C.河里 D.路上 3、《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第一个愿望是( B )A.变出房子 B.变出鱼 C.变出熏鱼 D.变出卤蛋 4、《宝葫芦的秘密》中,郑小登是谁?( A ) A.王葆的好朋友 B.班级的组长 C.班级的班长 D.王葆的邻居 5、《宝葫芦的秘密》中,我们的生物学老师是( B ) A.王老师 B.李老师 C.张老师 D.顾老师 6、王葆参加了什么小组?( D ) A.美术小组 B.舞蹈小组 C.书法小组 D.科学小组 7、王葆对什么很感兴趣?( B ) A.植物 B.鱼类 C.画画 D.音乐 8、什么鱼和王葆说话了?( C ) A.鲫鱼 B.鲤鱼 C.金鱼 D.鲨鱼 9、王葆有哪些亲人?( A )

A.奶奶爸爸妈妈 B.爷爷爸爸妈妈 C.姐姐爸爸妈妈 D.弟弟爸爸妈妈 10、王葆去找图书馆小组的同学借《科学画报》时,《科学画报》被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谁借走了?( B ) A.苏鸣凤 B.萧泯生 C.姚俊 D.郑小基 11、即使《科学画报》还回来,也轮不到王葆,因为已经有5个人预约了,第一个预约的是谁?( A ) A.苏鸣凤 B.萧泯生 C.姚俊 D.郑小基 12、《宝葫芦的秘密》中,《科学画报》是谁捐给班级图书馆的?( B ) A.苏鸣凤 B.王葆 C.姚俊 D.郑小基 13、借书人把《科学画报》还回来了,可是同学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到哪儿去了?( C ) A.窗台上 B.校医室 C.王葆的书包里 D.郑小基的书包里 14、姚俊和王葆下棋,姚俊的“马”突然不见了,怎么回事?( B )A.掉到地上了 B.跑到王葆嘴里了 C.在姚俊的口袋里D.变没有了 15、王葆在路上撞见杨栓儿,杨栓儿认为王葆的各种好东西是怎么来的?( D )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 孟昭娟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 主备教师: 复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书中内容的略读,设置悬念,提供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 2、教给学生几种读书的方法:看书名、看封面、猜情节等,学会读一本书。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张天翼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在精读读童话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童话的内容。 2.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 1.让学生了解《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理解故事说明的道理。 2.使学生学会更多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宝葫芦的秘密》故事书。 学生准备:故事片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你发现今天的课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一谈) 2、师:瞧!今天老师带了这么多书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示几本课外书)哦!原来除了我们的课本,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书,它们能帮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一本有趣的童话书。这本书叫做—— 生:齐读书名。 师:你们看!(出示书的封面) 二、导读封面,了解作者及故事主人翁 1、师: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了生么? 生1:我看到一个小男孩。 师:哦!他是故事里的小主人,叫王葆。孩子,你观察到了封面的主要内容,但还不够仔细。仔细的孩子能知道得更多,比如王葆穿着什么,戴着生么,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生2:王葆戴着红领巾。(师:这说明他是一个……)小学生。(师:你观察得更加仔细了。) 生3:王葆戴着很多奖牌。(师:那他一定是一个很棒的孩子吧!)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交流课教学活动设计(统编本四学年下册)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四年 级下册) 相玉红 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和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感受作品的魅力。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用小故事讲述大智慧,让我们从故事中得到感悟,得到快乐。最近我们读了一本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一起来聊聊这本书。 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生说完后老师投影内容) 2.谁来说说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这本书主要讲一个叫王葆的小朋友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后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一天他在梦中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就能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开始他很高兴,但最后发现,宝葫芦原来只为他带来更多烦恼,最后把宝葫芦的秘密说了出来。

三、知识大比拼 1、老师明确比拼要求:全班分成AB两大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互相考书本的知识,每组出6道题,胜出的一队每人可获一颗星。 2. AB两大队知识比拼。 A组问: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B组答:科学画报B组问:下棋时,宝葫芦给王葆吃了颗什么棋?A组答:马…… 3.老师宣布比赛结果。 四、感受王葆的快乐 师:王葆得到宝葫芦,心里甭提有多高兴,究竟宝葫芦给王葆做了哪些快乐的事?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去说一说。 (为王葆钓鱼、给花草浇水、做弹射式飞机模型、做试卷等) 师:宝葫芦带给王葆高兴的事太多了,作者对这个高兴得不知该怎样好的王葆描写得可谓生动、精彩、老师最喜欢这个片段,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出示图片和片段) 1.全班齐读片段。“啊哈,真的来了! 桶里的半桶水也涨到了大半桶。…… 那个葫芦——那真是个道地的宝葫芦!——也舞蹈似地晃动了两下” 2.师问:这个片段是写宝葫芦为王葆做了什么事?(钓鱼)你看,那些鱼多可爱。(学生读出相应的句子)不费一点力气就得到活泼的小鲫鱼,名贵的金鱼,王葆怎能不高兴呢? 3.学生动手找文中精彩的片段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活动课指导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活动课指导教案 活动目标: 1 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感受作品的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 3 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交流感受 师:读书真是有意思。它用小故事讲述大智慧,带给我们一份感悟,一种心情,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班级读书会。读书会,其实是最轻松的,因为在读书会里,你发言、交流,没有对,也没有错,可以放心大胆地说。 我们今天读书会交流的是一篇长篇童话,题目叫——(宝葫芦的秘密) 师: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什么事呢? (王葆在钓鱼时偶遇传说中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想要甚么都能随手拈来,令他既惊且喜。有了这种新法力后,他在学校的表现从此突飞猛进,生活彷佛变得那么完美。但王葆逐渐发现宝葫芦原来只为他带来更多烦恼,令他哭笑不得之余,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你喜欢这本书吗?说明理由 借机插入:

宝葫芦究竟是个怎样的宝贝?(你要什么,它就能给你什么)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宝葫芦,你会要什么? 二、书本知识大比拼 看来这本书大家都读过了,是不是读得很细致呢?现在我们来个书本知识大比拼,看看谁更强,好吗? 咱们就分两大组,1、2为一组,3、4为一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宣布比赛规则:比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为每组必须回答的问题。抢答题当然是谁举手快谁答,每题10分。 必答题。 第一组 1王葆最好的朋友,钓鱼谁也赛不过他,他只要把钓竿一举,就准有一条,保你不落空。郑小登 2传达室杨叔叔的侄儿,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谜底:杨拴儿 3 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科学画报) 第2组 1班上的优等生,写的字有特点,一个个净爱把上身斜冲着西北方,而把脚跟拐到东南方去。谜底:苏鸣凤2神奇的小动物,居然会跟人讲话,还挺有哲理的。谜底:金鱼 3 下棋时,宝葫芦给王葆吃了颗什么棋?(马)

宝葫芦的秘密试题带答案30055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是做什么的?(C )《宝葫芦的秘密》试题1、 2、 A.幼儿园的小朋友B.画家C.少先队员 D.科学家 2、宝葫芦是在哪儿出现的? (C ) A.森林里B.山洞里C.河里D.路上 3、《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第一个愿望是(B )A.变出房子B.变出鱼C.变出熏鱼D.变出卤蛋 4、《宝葫芦的秘密》中,郑小登是谁?(A ) A.王葆的好朋友B.班级的组长C.班级的班长D.王葆的邻居 5、《宝葫芦的秘密》中,我们的生物学老师是(B ) A.王老师B.李老师C.张老师D.顾老师 6、王葆参加了什么小组?(D ) A.美术小组B.舞蹈小组C.书法小组D.科学小组

7、王葆对什么很感兴趣?(B ) A.植物B.鱼类C.画画D.音乐 8、什么鱼和王葆说话了?(C ) A.鲫鱼B.鲤鱼C.金鱼D.鲨鱼 9、王葆有哪些亲人?(A ) A.奶奶爸爸妈妈B.爷爷爸爸妈妈 C.姐姐爸爸妈妈D.弟弟爸爸妈妈 10、王葆去找图书馆小组的同学借《科学画报》时,《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B ) 11、 A.苏鸣凤B.萧泯生C.姚俊D.郑小基 11、即使《科学画报》还回来,也轮不到王葆,因为已经有5个人预约了,第一个预约的是谁?(A ) 郑小基.D姚俊.C萧泯生.B苏鸣凤.A.12、《宝葫芦的秘密》中,《科学画报》是谁捐给班级图书馆的?(B ) A.苏鸣凤B.王葆C.姚俊D.郑小基

宝葫芦的秘密 导读课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猜测阅读、读思结合阅读等读书方法,乐于讨论,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 2.通过对书中部分精彩片段的阅读,感受宝葫芦给王葆既带来快乐,又带来麻烦,从而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如果现在有一个宝贝能帮你实现愿望,你现在最想要什么东西呢? 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这样的宝贝,它就是—— (出示图片,认识宝葫芦) 二、宝葫芦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就是大名鼎鼎的宝葫芦,虽然外表和普通的葫芦一样绿里透黄,但我是一个可以让你幸福的葫芦,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看我多神奇呀!” 师:宝葫芦神奇在哪里? (学生回答) 师:现在这个神奇的宝葫芦想给自己寻找一个主人,你想做那个幸运的主人吗? 三、精彩片段 可是它选的主人是——(出示图片,介绍王葆)

王葆,也就是故事中的我,是一个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少先队员,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很爱听故事,从小就喜欢听奶奶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每次听完故事王葆总是想:我要是有一个这样的宝葫芦该多好啊! 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这不,宝葫芦就找上了王葆——(出示片段) 出示:我把宝葫芦拿到手里,觉得很轻,心里自问:“怎么,这就是那号大名鼎鼎的宝葫芦吗?这就是使人幸福的那号宝葫芦吗?那号神奇的宝葫芦就是这么一副样儿吗?” “这个宝葫芦答话了:“这你可不用怀疑。你别瞧表面——我跟别的葫芦一个样子,可是里面装的玩意儿,各个葫芦都不一样。我的确是一个可以使你幸福的葫芦,我这回好容易才找上了你。你该做我的主人。我愿意听你的使唤,如你的意。” 过渡:宝葫芦为什么选王葆当它的主人呢?想知道吗?一会到书中找答案。现在,王葆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想什么就会来什么,这不——(出示图片文字) 1、“我一瞧桶里的鱼——真奇怪,就忽然想起食品店里的熏鱼来了。一会儿又想到了卤蛋,还附带想起了葱油饼和核桃糖。这些个东西我向来就挺喜欢。 思路刚刚一展开,地下就冒出了一个纸包——油汪汪的。我打开一看:熏鱼!······一转眼又发现两三个纸包,就恰恰都是我喜欢的那几样。一眨眼功夫,忽然又有两个苹果滚到了我的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