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保守治疗
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进展

的临床疗 效 ,更 主要的是可以防止手术邻近节段的退变发生。
2 退 变 性 腰 椎 滑脱 症 与 椎 管 狭 窄 随着 年 龄 的增 长 ,当腰 椎 不 稳 进一 步 加 重 时 ,患 者 的 腰腿 痛 症 状 也 随 之加 重 ,此 时 的腰 椎 不 稳 可能 已经 变 为 了退 变 性腰 椎 滑 脱 。 至 于腰 椎 管 狭 窄 症 ,顾 名 思 义 就 是 腰 椎 管 宽 度 变 窄 ,
肢 疼 痛 症 状 。所 以保 守 治 疗 并不 是 腰 椎 退 变性 滑脱 与椎 管 狭 窄
对于所 有保守治疗无效 的患者 ,可 以考虑通过手术途径来 缓解腰腿痛症状 。手术 的 目的不难想到 ,就是恢复腰 椎的稳定 性。而稳定性 的重建 主要通 过 以下两 种方式来完成 : ( )植 1 骨融合术 ;( )腰 椎 内固定材料 的应用 。植骨融合手术包括 : 2
进 行 手 术 治疗 。 对 于 腰椎 退 变 性 滑 脱及 腰 椎 管 狭 窄 患者 而 言 ,保 守 治 疗基
状 ;( ) 药物治疗 ,包括 非 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 的应 用及腰 2 背部局部应 用利 多卡 凶封 闭止疼 的治疗 ,该方法可以有效 的缓
解 急 性 腰痛 症状 ,对 腰 腿 痛 急 性 期 患 者 疗 效 确 切 ; ( ) 物 理 3
骨科学者的关注。本文就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分类 ,对该疾病的
治疗作一综述。 1 腰 椎 不 稳
Wht 等 、Fy oe 等 、P nai ] i e rm yr 】 aj 等 ,不 同学者给腰 b 椎不稳下了不同的定义 ,其 中以 W i 等 的腰椎不稳定义使用 h t e
最 为 广 泛 ,最有 影 响力 :在 正 常生 理 负 荷下 ,腰 椎不 能维 持 正
腰椎滑脱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表现
18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治疗
保守治疗: 适用于滑脱程度较轻,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脱。症状、体征
不明显者。年龄大、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包括卧床、牵引、理疗、支具或腰围、药物、手法、腰部
肌肉锻炼等达到消炎止痛、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循环、 调整小关节位置; 手术治疗:矫正畸形、解除神经根压迫、加强腰椎稳定、 提供骨融合、解除疼痛。
22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腰椎滑脱症的保守治疗
Ⅵ型 外科治疗后:多见广泛椎板及小关节 切除减压术后。
7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峡部崩裂后引起滑脱的过程
正常
峡部骨折
峡部不连
脊柱滑脱
8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狗颈征图示狗嘴表示同侧横突, 狗眼表示椎弓根,狗耳为上关 节突,狗颈为峡部,狗体为椎 板,前后狗腿表示同侧与对侧 之上下关节突,狗尾为对侧横 突
比较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手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滑脱的疗效

97陈小刚:比较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手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滑脱的疗效*临床研究*比较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手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滑脱的疗效陈小刚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骨伤科,江苏如东226400摘要目的比较Wiltse入路手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一2020年10月收治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病例105例。
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正中入路TLIF治疗,给予治疗组Wiltse入路TUF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DI评分)。
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125.66±10.36)min、术中出血量(218.35±23.22)mL、术后引流量(146.99±25.66)mL、住院时间(6.55±1.05)d,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56.34+10.52)min、术中出血量(398.55±12.11)mL、术后引流量(264.67±22.36)mL、住院时间(9.33±1.28)d,组间手术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5.056、49.717、25.034、12.177,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CPK水平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患者VAS 及0DI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Wiltse入路TLIF术式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显著,各项指标良好,治疗意义重大。
关健词Wiltse入路;传统后正中入路;TUF手术;单节段腰椎退变;滑脱;手术效果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志码A doilO.11966/j,issn.2095-994X.2021.07.10.25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Wiltse Approach and Traditional Posterior Median Approach TLIF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ingle-segment Lumba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CHEN Xiaogang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Rudo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udong,Jiangsu Province, 2264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Wiltse approach and traditional posterior median approach TLIF in the treatment of single segment lumba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Methods A total of105cases of single-segment 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7to October2020were selected.Divided the patients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53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52cas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treatment methods.The study gave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he median approach TLIF treatment,and the treatment group gave the Wiltse approach TLIF treatment.The surgical indexes, 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level,visual analog scale(VAS score)and 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 score)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the operative time was(125.66±10.36)min,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218.35±23.22)mL,the postoperative drainage volume was(146.99±25.66)mL,the hospital stay was(6.55±1.05)d,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156.34±10.52)mi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398.55±12.11)mL,postoperative drainage flow(264.67±22.36)mL,hospital stay 收稿日期:2021-09-04;修回日期=2021-09-25作者简介:陈小刚(1982-),男,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创伤骨科和脊柱外科。
Ⅰ~Ⅲ°退变性腰椎滑脱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附82例病例分析)

术 后 1年 C g 组 优 良率 7 % ,2年 后 有 3例 效 果 较 差 , ae 5
主要 为不 融 合 ,未 见 骨 桥 或 骨 痂 形 成 ;椎 间 植 骨 组 1年 内优
椎 滑脱 患 者 。其 中 伴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1 4例 ;双 侧 椎 弓根 峡 部 裂4 9例 ,单 侧 1 2例 ;骨质 疏 松 1 8例 ;腰 椎 管 狭 窄 2 6例 。 12 手术 方 法 气 管 插 管 全 身 麻 醉 ,取 俯 卧 位 ,背 部 正 中 .
3 讨 论
3 1 椎 间植 骨 .
椎 间 植 骨 融 合 是 治疗 腰 椎 滑 脱 的 一 种方 法 ,
固定 ,完 全切 除 椎 体 上 的 软 骨 板 至 骨 质 。 放 人 C g ae或 椎 间
植骨 ,解 锁 回缩 加 压 。 此 时必 须 检 查 神 经 根 是 否受 压 ,彻 底
能力 不 足 ,硬 度 小 ,植 人 椎 间 隙 后 支 撑 作 用 差 ,高 度 丢 失 , 易 吸 收 。椎 间植 骨 融 合 手 术 存 在 有 假 关 节 形成 、植 骨 硬 化 吸 收 及过 度 生 长 压 迫 脊 髓 等 风 险 ,短 时 间 内椎 间 植 骨 不 能 支 撑
及创 伤 反应 ;翻 身 时平 托平 放 ,严 禁 扭 转 屈 曲 腰 部 活 动 。无 骨 质疏 松 者 建 议 术 后 1 2周 戴 腰 围 下 床 活 动 ;骨 质 疏 松 者 建 议 术后 延 长 下 床 活 动 时 间 ,最 好 1 4周 以后 ,但 应 积 极 床 上
功 能 锻炼 ;同 时 用 治疗 骨 质疏 松 类 药 物 。
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滑脱症(ICD-10:M43.006)行椎管减压、加用内固定、椎间融合(ICD-10:81.0801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主要症状包括腰腿痛、可能伴马尾神经症状,无血管源性跛行。
2.体征:可出现下肢感觉、运动、反射改变;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阴性;无下肢缺血的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有相应节段的退变、神经压迫的表现。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腰椎滑脱症诊断明确。
2.手术治疗指征:腰椎滑脱症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
3.无手术禁忌证。
4.手术治疗:手术方案主要为椎管减压,根据情况可加用内固定、椎间融合。
(1)椎管减压包括有限减压及全椎板切除减压;(2)内固定、植骨融合包括后外侧固定植骨融合或椎体间融合。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3.006腰椎滑脱症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ABO血型+Rh因子)、尿常规;(2)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影像学检查:卧位或站立位腰椎正侧位、动力位像;腰椎CT和MRI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脊髓造影、造影后腰椎CT、腰椎斜位X线片、心肺功能检查、肌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后外侧植骨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应用论文

2012年第9期后外侧植骨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应用李卫国*王红建*李灏*姜星明*中图分类号:R681.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9-0005-02摘要:目的:探讨后腰椎外侧植骨融合并椎弓根内固定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原则。
方法:采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复位、内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患者32例,其中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20例。
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32例全部骨性融合,骨性融合率为100%,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2%。
结论: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后外侧植骨融合(关节突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操作简便,融合率高,疗效确切。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455004)2012年3月20日收稿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多见,病程一般较长并且症状逐渐加重。
临床所见多为Ⅱ度以内滑脱。
一般症状较轻,可经保守治疗。
但相当一部分病例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仍需手术治疗。
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植骨融合的方式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科于2006年9月-2011年5月对3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后外侧植骨融合(关节突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但解除了患者腰腿痛症状,而且使滑脱椎体与相邻椎体融合、固定,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4.5岁,均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临床表现为下腰痛29例,占90.6%;下肢痛24例,占75.0%;间歇性跛行27例,占84.3%。
体检:下肢感觉障碍20例,占62.5%;下肢肌张力增高2例,占6.2%。
1.2影像学检查:X 线片示32例全为单节段滑脱。
其中腰3椎体:2例;腰4椎体:18例;腰5椎体:12例。
根据Meyerding 分类法,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20例。
(医学课件)腰椎滑脱及术后护理、健康指导

2019/9/6
10
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法
• 手术方式、步骤: ①椎管减压; ②滑脱复位; ③内固定术; ④植骨融合。
2019/9/6
11
腰椎滑脱的护理
• 术前护理: 做好各项检查: 1、患者入院后即行常规术前检查 2、协助医生做好神经系统的检查,如双下肢
肌力测定,有无麻木等,掌握双下肢感觉 、运动情况,以利术后及时发现患者有无 神经系统症状及迟发性截瘫。
菜水果,预防便秘。 6.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
20
谢 谢!
2019/9/6
21
12
术前护理
• 功能训练 1、对肺功能不全患者,指导练习深呼吸及 吹气球,3次/d,每次20下,连续7天,肺功能 恢复正常. 2、患者入院即指导其练习床上大小便。
• 术前准备 术前1天遵医嘱静脉输入抗生素,备血。
13
心理护理
• 腰椎滑脱患者均乐于接受手术治疗,但因 对手术不了解,担心效果不佳和害怕手术 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对此,应主动热 情地与他们交谈。做好生活、饮食方面的 护理。根据其文化程度、接受能力进行针 对性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手术后注意 事项及手术效果,使之充分了解术后能象 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消除恐惧心理, 主动配合手术。
5、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禁热敷,防烫 伤),观察手术效果,防止血肿压迫神经, 导致瘫痪。
17
术后护理
6、术后3天,开始指导直腿抬高运动,防 止神经根粘连。
7、排气后可给予少量多次流质饮食,逐步 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8、拆线后,进行“三点式”“五点式”功 能锻炼。
9、指导病人佩戴好腰围起床的方法。
又以峡部裂性及退变性多见。
3
腰椎滑脱的病因
腰椎滑脱课件2.ppt_【PPT课件】

留关节突以维持腰椎稳定。
(2)滑脱复位
❖目前,对复位意见仍不统一,同意者认 为重建脊柱序列,减轻椎管狭窄,不同 意者认为复位易牵拉神经根;
❖一般主张部分复位,切除瘢痕、骨赘, 先撑开后复位,可以恢复脊柱正常力线, 增加接触面积,促进植骨融合。
(三)腰椎MRI片
❖椎弓峡部崩裂面粗糙的低信号带;
❖双关节征、双边征和椎间盘夹心征
五、腰椎滑脱症的治疗
❖保守治疗:卧床、牵引、理疗、支具或 腰围、药物、手法、腰部肌肉锻炼等达 到消炎止痛、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 循环、调整小关节位置;
❖手术治疗:矫正畸形、解除神经根压迫、 加强腰椎稳定、提供骨融合、解除疼痛。
歇性跛行、马尾综合征; ❖病程长,逐渐加剧,影像学证实滑脱进
展; ❖Ⅲ度以上严重腰椎滑脱。
(二)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步骤: ❖椎管减压; ❖滑脱复位; ❖内固定术; ❖植骨融合。
(1)有无椎管、神经根管狭窄; ❖减压要求彻底,完全松解神经根; ❖退变性滑脱除骨性结构切除外,肥厚钙
❖近年,后入路途径椎体间融合装置(简称 cage)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cage的优点是可有效地撑开或保持受累 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提供术后即刻稳 定性,并可固定移植骨,有利于骨融合 。
1、正位片(不易显示峡部病变) : ❖椎板外测端呈断肩样改变; ❖椎板外侧上下缘显示边缘硬化的新月状
凹陷; ❖椎弓根区密度不均,结构紊乱或有破碎; ❖或见椎体旋转。
(一)腰椎X线片
2、侧位片: ❖椎弓根后下方细长或见透明裂隙,关节突
间常见硬化征象; ❖上位病变椎体出现滑移; ❖椎间隙狭窄,椎间隙前后比例异常。 ❖可对滑脱程度进行具体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Feb 24(2) ・323・ [12 3郝静宇,武海亮,刘雅娟,等.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 相关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4):302—304. [13]Hara K,Boutin P,Moil Y,et a1.Genetic variation in山e gene en. coding adioponoctin is associated with all increase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Japanese population[J].Diabetes,2002,5(2):536—540. [14]Qi I,Li T,Rimm E,et a1.The+276 polymorphism of the APM1 gene.plasma.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an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ic men[J].Diabetes,2oo5,54(5):l607—1610. [15]Yoshioka K,Yoshida T,Umekawa T,et a1.Adiponectin gene poly— morphism(G276T)is not associated with incipient diabetic nephropa- thy in Japanes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Metabolism,2004,53 (9):1223—1226. [16]夏晖,莫永珍,卞茸文,等.中国人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3): 236—237. [17]徐明彤,陈筱潮,金莉子,等.中国人脂联索基因45T/G与276G/ 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J].中华流行病 学杂志,2008,29(II):1132—1136. [18]Menzaghi C,Ercolino T,Dipaola R,et a1.A hplotype at the adiponeetin locus i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and other features of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J].Diabetes,2002,51(7):2306—2312. [191朱晓巍,吴文君, 瑞芳,等.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基因多态性 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49):10—12.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保守治疗 [201汝颖,马猛,马腾,等.中国汉族人脂联素基因rs 2241766 及rs1501299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代谢指标的关系[J].中国 I临床保健杂志,2012,22(6):698—701. [21]Hara K,Boutin P,Moil Y,et a1.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gene encoding adiponectin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the Japanese population[J].Diabetes,2002,51(2):536— 540. [22]Gonz61ez—S6nchez J L,Zabena CA,Martinez-Lurrad M T,et a1.An SNP in the adiponectn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and risk for impaired gluc0se tolerance[J].Obe— sity,2005,13(5):807—812. [23]Berthier M T,Houde A.Impact of adiponectin gene polymorphisms on plasma lipoprotein and 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s of viscerally obese men[J].J Lipid Res,2005,46(2):237—244. [24 ̄Menzaghi C,Ercolino T,Di PaoIa R,et a1.A haptotype at the adipon—eetin locus i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and other features of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J].Diabetes,2002,51仍:2306-2312. [25]Menzaghi C,Tfischitta V.Genetics of serum resistin:a paradigm of population specific regulation[J]_Diabetologia,2010,53(2):226— 228. 收稿日期:2012—12—15
作者简介:郑利平(1966一),女,湖南邵东人,医学学士,副主任技 师。研究方向: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吴罗根,潘 丹(株洲市一医院脊柱外科,湖南株洲412000)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WU Luo—gen,PAN Dan(Department of spine Surgery,Zhuzhou No.J Hospital,Zhuzhou 412000,Chi— ha)
Abstract: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neurological symptoms in 76%of patients with degener— 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and the disease had no progress.These patients can be given conserva— tive therapy.Conservative therapy methods of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0listhesis;Therapy;Lumbar
摘要:研究表明,76%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无神经症状,且病情一直没有进展,这类病人即可给予保守治疗。本 文就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治疗,腰椎 中图分类号:R68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74(2013)02—0323—03
腰椎滑脱症是指一个椎体与其相邻的下一个椎体相对向 前滑移。退变性脊柱滑脱(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是 最常见的类型,可并发椎管狭窄、节段不稳定等,临床症状各 不相同…。滑脱的程度通常较轻微.一项2O例病人的研究结 果显示平均滑脱程度为14%t 。由于椎弓根是完整的。所以滑 脱稍进展即可压迫神经。本文主要综述DS的保守治疗方法. ・324・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Feb 24(2) 其他类型的腰椎滑脱症和手术治疗方法不在本文综述范围 之内。 1 治疗程序 自然病史研究表明l3_.仅有34%的病例出现滑脱持续进 展。76%的病人起病时没有神经症状.且病情一直没有进展. 这类病人即可给予保守治疗。相反,83%的病人有神经源性间 歇性跛行或膀胱直肠症状,病情持续进展,预后不佳,这类病 人则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Weinstein等[4]通过对DS合并椎 管狭窄的病人随访2年发现.在缓解疼痛和功能恢复上.手 术治疗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Herkowitz等 对手术指针综述 归纳如下:(1)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腰痛伴有(不伴有)下肢疼 痛或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经过合理的 保守治疗无效(最少3个月);(2)神经症状持续进展;(3)膀 胱或直肠症状 大量文献对手术治疗进行报道.本文主要讨论非手术治 疗方法。非手术治疗主要着眼于下腰痛的治疗.不管是否合 并神经症状.非手术治疗都应是DS病人首选的治疗方法_12]. 但没有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确立最佳保守治疗方案 Vibert 等 6J建议.先让病人休息l~2d.如果没有胃肠道疾病.再给予 短期的抗炎药物。症状持续超过12w,可给予物理治疗。固定 式自行车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工具.游泳和行走也是比较好的 治疗方法。10多年前,Frymoyer[1]就提出了类似的治疗方案: (1)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fNSAIDs1,老年人注意观察胃肠道 反应;(2)有氧运动,前提是能改善马尾神经的血液供应(由 于行走常加重症状.所以建议选择固定式自行车.特别是手 柄和座椅都调整好,摆出身体前屈的姿势);(3)减肥,但这种 方式通常对缓解神经症状作用很小;(4)治疗骨质疏松。 NSAIDs存在胃肠道副作用.COX一2存在心血管副作用. 且DS大部分病人都是老年人.扑热息痛或其他非NASID类 镇痛药应该是初诊病人的首选用药 NSAIDs可以成为部分 初诊病人的首选用药。但疗效与扑热息痛相仿.后者只能缓 解疼痛[7 3。NSAIDs较低剂量时能减轻肌肉骨骼疼痛。较高剂 量时能减轻神经根炎症和关节刺激症状 遗憾的是.大多数 老年人不能耐受其胃肠道及肾脏的副作用 没有证据证明某 一非类固醇类药物在缓解下腰痛方面较另一种药物更有效. 但是由于COX一2选择性药物胃肠道副作用较低.推荐在老 年人中应用 也可选择肠溶阿司匹林.疗效与非类固醇类药 物相当,但花费更低,胃肠道副作用更少。病人服用上述任一 药物期间.均应监测肝肾功能 如果服用扑热息痛或NSAIDs仍不能很好地缓解疼痛. 通常应用阿片类药物或肌松剂.即使没有报道证实它们比扑 热息痛和NSAIDs更有效[7] 由于DS的主要症状是腰椎管狭 窄和关节突关节退变引起.应用肌松剂可减少本体感觉.但 没有证据表明肌松剂的风险和疗效优于其他药物 Vilbert等E6 J建议.如果病人通过4~6w的合理治疗失败. 可向硬膜外注射类固醇(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s.ESI)。ESI 是指将诸如甲泼尼龙等皮质类固醇制剂注射到硬膜囊和神 经根周围.从而缓解下腰痛、下肢根性疼痛和间歇性跛行症 状。至于ESI治疗单纯DS病人的有效性。目前还没有评价. 但学者们通过对退行性腰椎间盘疾患、椎间盘突出、腰椎间 盘源性放射痛或椎管狭窄患者ESI治疗后进行长期的随访 研究,并未发现治疗有持续的疗效(>3年)[8-11]。但两项椎管狭 窄的病例研究『l2,n]显示.ESI治疗后短期疗效显著(疼痛减 轻,功能改善,手术几率降低)。在一项仅针对有症状的腰椎管 狭窄症的病例研究中.Hoogmartens和Morelle[4]发现48%的病 人ESI治疗后约2年.功能较注射前明显改善.但研究为回顾 性研究.没有设立对照组.而且作者承认改善率与安慰剂治 疗相近。尽管如此,他们仍认为。对于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 老年病人.ESI是替代手术治疗的好方法 2物理治疗 2.1物理治疗简称理疗.是非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方法.包 括支具保护、功能锻炼、超声、电刺激等[15-17]。理疗有效性仅通 过部分病例报告证实。不用广泛用于其他人群[14,16]。理疗可以 缓解疼痛[17]、恢复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稳定脊柱[18,19]。 2.2支具保护没有任何文献证明支具治疗DS的有效性。 Prateepavanich等[列对21例(平均年龄62.5岁)有症状的退 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对比研究发现.进行腰骶部束缚带保 护的病人.在步行距离延长和疼痛评分降低方面.明显优于 未进行保护的病人 大部分有症状的DS病人均有神经源性间 歇性跛行,因此支具治疗DS仍需进一步对比研究。Bell等… 发现I型和Ⅱ型峡部不连性青少年腰椎滑脱病人佩戴支具 25个月后.疼痛完全缓解,滑脱无明显加重。此外,侧隐窝狭 窄的病人还可以通过佩戴支具防止脊柱旋转、加重症状。 2.3 屈曲/伸直锻炼Sinaki等 将48例由于滑脱导致下腰 痛病人分成2组:屈曲锻炼组和伸直锻炼组。3个月后,屈曲 锻炼组仅有27%的病人仍有中到重度疼痛.仅32%病人不能 重新返回工作岗位或不能胜任工作要求 伸直组有67%的病 人仍有中到重度疼痛.61%病人不能重新返回工作岗位或不 能胜任工作要求。随访3年,屈曲锻炼组仅有19%的病人仍 有中到重度疼痛.仅24%病人不能重新返回工作岗位或不能 胜任工作要求.而伸直锻炼组以上两个数字仍为67%和 61%。3个月的总体康复率,屈曲组58%。伸直组6%。3年的 总体康复率,屈曲组61%,伸直组0%。基于以上结果,Sinaki 等 建议如果进行保守治疗.应该考虑背部屈曲或等长收缩 锻炼 Gramse等 指导47例有下腰痛症状的滑脱保守治疗 病人进行屈曲、伸直或屈曲一伸直锻炼,屈曲锻炼组疗效明显 优于其他两组 以上这些结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从Penning 和Wilmink E241的研究中找到理由.他们发现脊柱椎管在伸直 时变窄。屈曲时椎管变宽,神经根更松弛。特定肌肉和生物力 学功能的损害已在椎管狭窄病人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包括椎 旁肌去神经支配 .躯干伸肌功能受损[3j等。这些结果提示保 守治疗时应特别注意脊柱伸肌的锻炼.但根据Sinaki等 的 研究.功能锻炼应特别谨慎。不能进行伸直锻炼 目前为止没 有任何针对椎管狭窄病人制定伸肌锻炼方法的文献报道 2.4脊柱推拿术脊柱推拿是很多病人愿意接受的治疗方 法 没有随机临床试验证明推拿的有效性 我们只找到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