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合集下载

酵母分离培养

酵母分离培养

YPD培养基YPD 或YPED,:Y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1L),又叫酵母浸出粉胨配方:1% Yeast Extract(酵母膏),2% Peptone(蛋白胨),2% Dextrose (glucose)(葡萄糖),若制固体培养基,加入2%琼脂粉配制方法:1 .溶解10gYeast Extract(酵母膏), 20gPeptone(蛋白胨),20g琼脂粉于900ml水中2 .高压 115度 20min3.加入100ml 10×Dextrose (glucose)(葡萄糖),(葡糖糖溶液灭菌后加入) ,注:葡萄糖,yeast extract ,peptone溶液混合后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培养基成分变化,所以要分别灭菌后再混合。

酵母的分离与纯化1、接种:取酵母0.5克,加入到5ml的YPD培养液中,在30℃摇床中过夜培养,可见培养液变浑浊。

2、计数:将酵母菌液稀释到合适的倍数(约102-103倍)以每小格的菌数可数为度,涂于血球计数板上,在高倍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

3、涂皿:将培养基溶化后制成平板,用无菌吸管取0.1ml稀释合适倍数的菌液到平板中,用涂棒涂匀后培养24h。

做平行样。

4、分离纯化:用接种环挑取单个酵母菌菌落,在平板上三区划线,培养后分离得到单个菌落。

5、镜检:挑取单菌落,制片观察其形态。

6、菌种保藏:接种酵母菌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上,长出菌苔后冰箱保藏。

血球计数板使用1.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区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将菌悬液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缘摘入一小滴(不宜过多),让菌悬液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区,勿使气泡产生,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悬液,然后加盖盖玻片(勿使产生气泡)。

2.静置片刻,使细胞沉降到计数板上,不再随液体漂移。

将血球计数板放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夹稳,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

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分离鉴定及优良葡萄酒酵母筛选

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分离鉴定及优良葡萄酒酵母筛选

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分离鉴定及优良葡萄酒酵母筛选葡萄酒是一种以葡萄为原料经过发酵工艺制成的酒类,其口感和品质与所用酵母菌种密切相关。

在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附着在葡萄皮上,并参与发酵过程。

本文旨在分离鉴定这些酵母菌,并筛选出优良的葡萄酒酵母。

材料与方法1. 材料(1)原料:葡萄(品种为赤霞珠)、酵母粉、发酵桶、过滤器、实验室用显微镜等。

(2)试剂:麦芽汁、琼脂糖、葡萄糖、蛋白胨、氯化钠、孟加拉红、美蓝等。

2. 方法(1)葡萄皮上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将葡萄皮放入麦芽汁培养基中,于30℃培养3-5天。

每天观察并记录菌落形态和数量。

将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纯化,直至获得单一菌株。

(2)酵母菌的鉴定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酵母菌进行鉴定。

形态学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扩增、序列分析等。

(3)优良葡萄酒酵母的筛选将分离纯化得到的酵母菌株分别接种到葡萄汁培养基中,于适宜温度下培养。

观察并记录不同菌株的生长情况、产酒精度等指标。

筛选出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

结果与讨论1. 结果经过分离鉴定,我们共得到10种不同的酵母菌株。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它们分别属于酿酒酵母属、毕赤酵母属等不同种类。

在葡萄酒发酵性能测试中,发现某些菌株具有较高的发酵活性和酒精产量。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2. 讨论本研究从葡萄皮上分离得到了10种不同的酵母菌株,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和发酵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在葡萄酒发酵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活性。

其中,S3、S7和S10菌株的发酵活性和酒精产量较高,具有作为优良葡萄酒酵母的潜力。

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菌株在不同酿造条件下的表现和遗传特性,为实际生产中的酵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对于筛选出的优良菌株进行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代谢机制和生物学特性,为葡萄酒品质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苹果皮、葡萄皮、沙果皮表面酵母菌分离纯化

苹果皮、葡萄皮、沙果皮表面酵母菌分离纯化

苹果⽪、葡萄⽪、沙果⽪表⾯酵母菌分离纯化苹果⽪、葡萄⽪、沙果⽪表⾯酵母菌分离纯化王建福(沈阳农业⼤学⼟地与环境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摘要本⽂通过对酵母菌的细胞形态、结构、繁殖⽅式、孢⼦的形成、菌落的⼤⼩形态、质地、颜⾊、⽓味的观察,对从苹果⽪,葡萄⽪,沙果⽪上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进⾏分类鉴定。

结果显⽰,有酿酒酵母、克勒克酵母属酵母菌、红酵母属酵母菌。

关键词:苹果⽪;葡萄⽪;沙果⽪;酵母菌;分离;鉴定Isolation and o purification of yeasts from the surface of apple skin ,grape skinand Chinese pear-leaved crabapple skinwangjianfu(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d and Environment Institute,Liaoning Shenyang 110161)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d on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yeasts from apple skin ,grape skin and Chinese pear-leaved crabapple skin。

The following assays was done ,including observation of siz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stain, types of asexual reproduction on sexual reproduction and ascus,colony,size ,quality, colour, transparency and smell of colony. to identify the yeasts from apple skin ,grape skin and Chinese pear-leaved crabapple skin。

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目标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目标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判断正误
(1)采用划线的方法接种时,每划一条线前都要用接种环蘸取菌液( × ) (2)多次连续平行划线时,接种环已灭菌,整个划线过程中不再灭菌( × ) (3)用浸泡在75%酒精中的涂布器直接涂布( × ) (4)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更容易得到单菌落( √ )
核心探讨
突破重难 强化素养
D.图乙中连续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除第一次划线外)
解析 平板划线法中多次划线的目的是降低菌种浓度,经过连续划线才 有可能得到由单一的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这种菌落才符合要求,C错 误。
二、活动:接种、培养并分离酵母菌
教材梳理
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
1.目的要求
(1)用 平板划线 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酵母菌。
③多次连续平行划线:划线分 3~4 次进行。将培养皿旋转一定角度后, 不需再次蘸取菌种,只需在上一次划线的 末端区域 直接开始划线即可。 (2)培养结果 经过培养,在划线的 尾部 就能得到单菌落。 3.稀释涂布平板法 (1)涂布方法 先将菌液进行 梯度稀释,并在培养皿侧面或底面做好标记后,将稀释度 不同菌液各取 0.1 mL ,加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然后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 地涂布在培养基平面上进行培养。 (2)涂布结果 在稀释度适当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能得到单菌落。
第1课时 目标微生物的分离 和纯化
学习目标 1.概述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的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尝试分离和纯化酵母菌。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认识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分离 和纯化微生物的重要方法。
2.科学探究:学会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内容索引
一、采用划线或涂布的接种方法能够实现对目标微生物的 分离和纯化
4.判断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酵母菌成功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 和对照组相比,培养基变浑浊。 5.平板倒置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防止水分过快挥发,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酵母的提取实验报告(3篇)

酵母的提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酵母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酵母提取过程中所涉及的实验技术。

3. 了解酵母提取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酵母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单细胞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

酵母提取是指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通过酵母细胞破碎、离心分离、洗涤、干燥等步骤,提取酵母细胞中的活性物质。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新鲜酵母细胞、蒸馏水、无水乙醇、丙酮、硫酸铵、NaCl、CaCl2、MgCl2、FeCl3、K2HPO4、KH2PO4等。

2. 实验试剂:0.2mol/L NaOH、0.5mol/L HCl、0.1mol/L Tris-HCl、1mol/L NaCl、1mol/L MgCl2、1mol/L CaCl2、1mol/L FeCl3、1mol/L K2HPO4、1mol/L KH2PO4等。

四、实验步骤1. 酵母细胞破碎:取一定量的新鲜酵母细胞,用无菌蒸馏水洗涤2-3次,去除杂质。

然后,将酵母细胞转移到无菌研钵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和丙酮,研磨至细胞破碎。

2. 离心分离:将破碎后的酵母细胞悬浮液转移到离心管中,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出上清液和沉淀物。

3. 洗涤:取沉淀物,用0.2mol/L NaOH溶液洗涤2-3次,去除杂质。

然后,用0.5mol/L HCl溶液中和至pH值为7.0。

4. 蛋白质沉淀:向中和后的酵母细胞悬浮液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使蛋白质沉淀。

然后,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出沉淀物。

5. 洗涤:取沉淀物,用1mol/L NaCl溶液洗涤2-3次,去除杂质。

6. 干燥:将洗涤后的沉淀物转移到干燥器中,于40℃下干燥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酵母细胞破碎:通过研磨,酵母细胞被破碎,释放出细胞内的活性物质。

2. 离心分离:离心分离出上清液和沉淀物,上清液中含有蛋白质、核酸等活性物质,沉淀物中含有酵母细胞壁等杂质。

天然酵素酵母菌分离及理化特性鉴定

天然酵素酵母菌分离及理化特性鉴定

天然酵素酵母菌分离及理化特性鉴定作者:彭禹铭刘巳齐李婧婧纪可欣李岑刘艳霞来源:《吉林蔬菜》2021年第01期摘要:从复合水果酵素中分离酵母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出的A1、A2、A3为水果酵素中的优势酵母,其具有耐高糖,耐低pH、耐高渗、耐一定酒精浓度特性,其可在初始糖量400g/L以下,pH为2以上,酒精浓度12%以下的环境中生长。

关键词:酵素;酵母;分离;生理生化特性;1 前言酵素食品是指新鲜果蔬、谷物、菌菇或其它食用植物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形成的,富含维生素、酶、多酚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产品[1]。

其在维持机体代谢,促消化、修复组织,抗氧化、减肥,净化血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功效[2-4]。

酵素生产主要是自然发酵过程,在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酶类、短链脂肪酸、醇、酯等代谢产物。

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原料本身和加工环境,其中部分微生物会快速生长并成为优势菌,例如乳杆菌、等细菌和毕赤酵母、少见的伊萨酵母和酿酒酵母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2.1 材料复合水果酵素原液:发酵3个月,还原糖含量620g/L,pH3.25,硫酸铵、磷酸二氢钾、七水硫酸镁、二水氯化钙、氯化钠、酵母膏、酵母粉、蛋白胨、葡萄糖;PDA培养基、YEPD 培养基、碳源基础培养基、氮源基础培养基、无维生素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2.2.1 工藝流程果肉→破碎→调配混合→发酵→成品→酵母培养→酵母分离纯化。

2.2.2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用梯度稀释法,将样品涂布于PDA培养基上进行分离纯化,纯化后转接于斜面保存待用。

2.2.3 形态特征鉴定菌落形态观察:将纯化好的单菌落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和PDA液体培养基,于28℃恒温培养72h,记录菌落大小、形状、颜色、质地是否有凹凸。

显微观察:挑取少许单菌落于载玻片上,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形态、菌体大小、形状、繁殖方式。

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报告单班级: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有: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可以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采用平板画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将单个微生物分散在菌体培养基上,之后经培养得到的单菌落一般是由单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纯培养物。

目的要求1.学会配制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并倒平板。

2.学会进行无菌操作。

3.尝试通过平板划线操作来获得纯化的酵母菌菌落。

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蒸馏水、天平、小刀、纱布、烧杯、锥形瓶、棉塞、牛皮纸(或报纸)、皮筋、培养皿、接种环、酒精灯、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干热灭菌箱和恒温培养箱等。

方法步骤1.制备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称取去皮的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L,加热煮沸至马铃薯软烂,用纱布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20g葡萄糖(也可用蔗糖代替)、15~20g琼脂,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转移到锥形瓶中,加棉塞,包上牛皮纸,并用皮筋勒紧,再让如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灭菌15~30min。

将5 ~8套培养皿包成一包,用几层牛皮纸包紧,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160 ~170℃灭菌2h。

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倒平板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接种和分离酵母菌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经过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得到单菌落。

平板划线的具体操作见下面的流程图。

3.培养酵母菌完成平板划线后,待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将接种后的平板和一个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28℃左右(培养温度因酵母菌种类的不同而稍有差异)的培养箱中培养24 ~48h。

酵母菌培养操作

酵母菌培养操作

酵母菌培养操作一、引言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

酵母菌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如发酵工业、食品工业和生物医学研究等。

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开发应用,科学家们需要进行酵母菌的培养操作。

本文将介绍酵母菌培养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酵母菌培养操作步骤1. 选择培养基:选择适合酵母菌生长的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包括YPAD培养基、YPD培养基和SD培养基等。

培养基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需求进行。

2. 预处理培养基:按照配方将培养基加入蒸馏水中,加热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

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3. 接种酵母菌:将酵母菌从冰冻保存的培养物中取出,用一次性接种环或一次性吸管接种酵母菌到培养基中。

注意避免杂菌的污染。

4. 培养酵母菌: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恒温摇床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摇动速度,促进酵母菌的生长。

培养时间根据实验需求而定,通常为24小时。

5. 酵母菌的分离和传代:将培养好的酵母菌涂布在含有琼脂的培养基上,通过酵母菌的单个菌落分离得到纯化的酵母菌株。

然后,将纯化的酵母菌株传代至新的培养基中,以维持酵母菌的生长。

6. 储存酵母菌:将酵母菌株保存在低温下,通常为-80℃的冰箱或液氮罐中,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

三、酵母菌培养操作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培养酵母菌过程中,必须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杂菌的污染。

使用消毒柜、酒精灯和一次性试验用具等设备进行消毒和无菌操作。

2. 注意培养条件:酵母菌对培养条件较为敏感,温度、pH值和氧气含量等因素都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

因此,在培养酵母菌时,应根据不同酵母菌株的生长特性进行优化培养条件。

3. 避免过度培养:过度培养会导致酵母菌的老化和死亡,影响实验结果。

因此,在培养酵母菌时,应根据实验需要确定合适的培养时间。

4. 酵母菌的纯化:为了获得纯化的酵母菌株,必须进行酵母菌的分离和传代。

在分离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不同菌株之间的杂交和杂交菌株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课程设计
专业:生物技术
姓名:***
学号:**********
从土样中分离纯化酵母菌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
玉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图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二、实验原理

1、基本思想:
酵母菌常见于含糖份比较高的环境中,
如果园土、菜园土及果皮等的表面。多数酵
母菌喜欢偏酸条件,最适pH为4.5-6.0.酵
母菌生长迅速,容易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
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快,利用酸性条件
则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常用酸性液体
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加富培养,然后在固体
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纯化。
2、基本路线:
采样→稀释→接种→鉴定→纯化→保藏
菌种

三、器材和用品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培养皿、载玻片、
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
水纸、无菌水试管、烧杯、三角瓶、电炉、
玻璃棒、接种环、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
移液枪(枪头)、天平、滤纸、pH试纸等。
无菌吸管3支/组、无菌培养皿、100ml无菌
水1瓶/组、涂棒、显微镜、接种环等。
2、试剂:
a、美兰染液。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g
(煮开10min后过滤取汁),葡萄糖20g,琼
脂20g,水1000ml,pH自然。分装三角瓶;
试管斜面1支/组。
c、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配方同上,
不加琼脂加乳酸,按1000ml培养基加入5ml
乳酸,pH为5.5左右,再分装试管9ml2支/组。

四、实验方法

1、采集土样 带上小铁铲和无菌袋到果
园土、菜园土等地采集较细碎土壤。
2、样品稀释 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5g,
放入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摇10分
钟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无菌吸管吸
取0.5mL注入4.5mL无菌水试管中稀释。
3、分离 在上述样品稀释液中,吸取
lmL,接种灭菌了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
基上,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
4、加富培养:用无菌吸管取上述培养液
1ml,注入另装有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
中,在28-30℃培养箱中培养24h。
5、镜检: 用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取少量
菌液置于载玻片上,中央滴一滴美兰染液,
混和均匀后制成水浸片,在高倍镜下观察酵
母菌的形态及出芽方式,并可根据菌体是否
染色来区分酵母菌的死活细胞,因活细胞使
美兰染液还原,故菌体不着色。
6、涂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
化后制成平板,用无菌吸管取0.1ml加富培
养液到平板中,用涂棒涂匀后培养24h。
7、分离纯化:用接种环挑取单个酵母菌
菌落,在平板上四区划线,培养后分离得到
单个菌落。
8、镜检:挑取单菌落,制片观察其形态。
9、菌种保藏:接种酵母菌到马铃薯葡萄
糖琼脂斜面培养基上,长出菌苔后冰箱保
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