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特点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新生儿;黄疸;临床特点;护理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发生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巩膜、皮肤、黏膜和组织被黄染的症状。
若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I成人超过2mg/dI),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1]1 新生儿黄疸分类1.1 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5-7天最重,10-14天消退,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5umoL/L(12mg/dI),未成熟儿出现较晚,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56.5umoL/L(15mg/dI),可延迟至3-4周消退。
患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
1.2 病理性黄疸1.2.1 黄疸出现过早(24h内)1.2.2黄疸程度重,巨清胆红素迅速增高,血清胆红素205umoL/L(12mg/dI),早产儿超过256.5umoL/L(15mg/dI),或发展快,每日上升85umoL/L(5mg/dI)。
1.2.3 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
1.2.4 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1.5mg/dI)。
2 黄疸的临床表现2.1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全身皮肤发黄,头面部、颈部、躯干部、口腔黏膜、四肢近端比较明显,一般不超过肘膝,5-7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消退。
黄疸色泽轻者呈浅黄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新生儿一般情况好,小儿的体温,体重、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2.2 病理性黄疸患儿出生后24h内即可出现,黄疸可出现在四肢,会过膝,手足心黄染,持续时间较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黄疸色泽呈橘黄色或者金黄色。
患儿精神状态、食欲不好,苍白,多汗,大便颜色发白,有贫血,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当血清胆红素342umoL/L(20mg/dI)易引起核黄疸,患儿出现精神反应差,食欲不振,拒乳,以后出现尖叫,凝视,角弓反张,甚至抽搐等症状。
小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症状的介绍(专业文档)

小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症状的介绍(专业文档)小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症状的介绍引起黄疸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病理性黄疸不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黄疸在新生儿较其他任何年龄都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既有生理性黄疸,又有病理性黄疸,还有母乳性黄疸。
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加以处理。
病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3)、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4)、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5)、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
病理性黄疸系由于某些病理因素所引起的黄疸(高胆红素血症)。
其特点是:(1)、黄疸出现时间较早或太晚:生后24小时或36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或于生后1周或数周出现,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复出现黄疸。
(2)、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3~4周。
(3)、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血清胆红素【译】:血清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而产生的,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
)峰值足月儿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15mg/dl)。
结合胆红素超过34μmol/L(2mg/dl)。
(4)、黄疸进展快:总胆红素每日升高超过85μmol/L(5mg/dl)。
怎么判断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如何治疗

怎么判断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如何治疗新生儿的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我们知道宝宝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就医治疗,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消退,但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就医治疗,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快速分辨宝宝是生理性的黄疸还是病理性的黄疸呢?一、根据黄疸出现和消退的时间判断1、生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的第2—3天出现,在4—6天会达到一个黄疸最高值,之后无需医治黄疸便会慢慢下降,7—10天明显消退,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2周左右黄疸便会完全消退,早产儿不会超过3周。
2、病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之内或一到两周出现,之后2—3周持久不退,甚至加重或治疗后反复发作。
一般足月的宝宝如果黄疸2周后不见消退,即可立即就医诊治,可能就是病理性黄疸。
二、根据宝宝出现黄的部位判断1、生理性黄疸黄疸发黄的部位在宝宝的脸部、眼睛和前胸比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属于生理性黄疸,家长可先观察,多喂宝宝喝水,促进排便,加快胆红素的排出。
2、病理性黄疸黄疸发黄的部位除了眼睛、脸部发黄,宝宝的身体其他部位也很黄,家长们可通过按压宝宝身体的任何部位,若皮肤呈现是黄色的,那可能就是病理性黄疸了,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三、根据宝宝的大小便判断1、生理性黄疸如果宝宝是生理性黄疸的,其大小便颜色和拉便次数都正常,颜色是黄色的大便或黑绿色的胎便,每天拉大便次数8次左右,小便颜色淡黄。
2、病理性黄疸如果宝宝是病理性黄疸,可能因为先天性胆道畸形,肝胆出现问题,导致大便颜色突然变白,而且颜色越来越淡,拉便次数也相对减少,小便颜色深黄。
四、根据宝宝的病情判断1、生理性黄疸宝宝除了面部、眼睛较黄以外,其他各方面都表现正常,如吃奶、睡眠、大小便、体温等都不会出现异常的情况,少数宝宝会有轻微的食欲不振现象。
2、病理性黄疸宝宝精神状态没有生理性黄疸的宝宝好,有时宝宝会出现无故哭闹,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呕吐、拒绝喝奶的症状,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或惊叫或身体抽搐的反应等。
新生儿黄疸有哪些危害,你一定要知道

新生儿黄疸有哪些危害,你一定要知道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常由于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
尽管在许多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高胆红素水平可能带来一系列潜在危害,这些危害对婴儿的发育和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现象,但也不应忽视它的潜在影响。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黄疸,其区分主要基于引起黄疸的原因、出现的时间和伴随的症状等方面。
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是新生儿早期,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到一定范围内的新生儿黄疸。
出现时间:足月儿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可能持续7-10天消退,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可延迟到2-4周才消退。
其他特征:黄疸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限于面颈部,重者可延及躯干、四肢和巩膜,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一般无症状,可有轻度嗜睡或纳差。
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或胆红素增高性质改变。
出现时间:病理性黄疸可能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可能退而复现,也可能进行性加重。
常见病因: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溶血;红细胞增多症;窒息;缺氧;酸中毒;先天遗传代谢病;胆道闭锁等。
临床表现:皮肤、巩膜发黄,粪便色黄,尿色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皮肤明显黄染,甚至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如嗜睡、反应差、拒绝吃奶,甚至肢体抖动、抽搐、尖叫等。
病理性黄疸的危害之一是精神状况除了肤色的变化外,黄疸还可能导致一系列潜在的危害,其中之一是影响新生儿的精神状况。
影响睡眠质量:黄疸可能导致新生儿的睡眠质量下降。
黄疸会引起不适感,使婴儿更难以入睡和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这可能对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影响情绪和活动水平:高胆红素水平可能对新生儿的情绪和活动水平产生影响。
什么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 什么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导语:母乳性黄疸:大约1%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母乳性黄疸,宝宝一般状态良好,黄疸在4-12周后下降,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
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即可确定诊断。
什么是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较早,出生后不到24小时即可出现,而且黄疸一旦出现之后,短期内宝宝皮肤的颜色会迅速加深,且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宝宝会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嗜睡、吸奶无力、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不吃奶甚至出现呻吟、尖声哭叫。
这说明黄疸可能已经侵犯到脑神经中枢。
有些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反而过迟(生后5天以后),或者久延不退,或减退后又复加重,碰到这些情况,都要尽早到医院诊治。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1、感染性 (1
)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宝宝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
中药泡浴法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分析

中药泡浴法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分析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黄疸的出现在出生后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水平达到或超过正常范围。
中药泡浴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药泡浴法在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中药泡浴法是指将中草药配制成汤液,用于给患儿浸泡,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成分的方式达到治疗效果。
中药中广泛使用的草药有黄连、黄柏、苦参等,这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对黄疸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临床上使用中药泡浴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是肯定的。
中药泡浴法能够通过让患儿浸泡药物汤液,使药物成分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达到治疗的效果。
与口服药物相比,中药泡浴法给药直接,不经过肠道和肝脏的代谢和消化,能够减少药物的损失和不良反应。
中药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泡浴法能够增加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降解速度,缩短黄疸持续时间,达到治愈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泡浴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中药泡浴法对于黄疸的治疗效果与黄疸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有关,不同病因所致的黄疸对中药泡浴法的疗效可能不尽相同。
中药泡浴法的治疗效果与药物浴汤的配方和剂量有关,不同的药方和剂量可能对黄疸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同影响。
中药泡浴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前的相关研究仍较为有限,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中药泡浴法是一种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其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配方和治疗方案。
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中药泡浴法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疗效,以提供更准确的临床指导。
2020护士资格考试辅导试题及答案解析第六节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2020年第六节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一、A11、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主要是因为A、新生儿胆道狭窄B、新生儿胆汁黏稠C、新生儿胆囊较小D、生后过多的红细胞破坏E、肝脏形成胆红素能力强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每日黄疸上升超过A、1.5mg/dl(26μmol/L)B、2.5mg/dl(43μmol/L)C、3.5mg/dl(60μmol/L)D、5mg/dl(85μmol/L)E、12mg/dl(205.2μmol/L)3、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蓝光疗法B、换血疗法C、观察大小便颜色D、延迟喂养E、观察黄疸发生的时间及进展程度4、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者应首先考虑A、新生儿生理性黄疸B、新生儿溶血症C、新牛儿肝炎D、新生儿败血症E、胆道闭锁5、对黄疸患儿采用蓝光疗法,不良反应有A、腹泻B、食欲减退C、嗜睡D、抽搐E、低钾6、新生儿黄疸最主要的护理问题A、营养失调B、胆红素脑病C、持续性高热D、活动无耐力E、发热7、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黄疸的特点为A、程度重,持续时间短B、程度重,持续时间长C、病情比较轻,持续时间短D、病情比较轻,持续时间长E、基本相同8、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几日黄疸最为严重A、2~3日B、4~6日C、6~9日D、4~5日E、5~8日9、蓝光疗法的适应证为A、新生儿硬肿症B、新生儿破伤风C、新生儿颅内出血D、新生儿败血症E、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错误的是A、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B、4~5天最重C、5~7天消退D、患儿食欲正常E、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11、红细胞G6PD患儿,应忌食A、红豆B、绿豆C、蚕豆D、黑豆E、叶酸二、A21、患儿女,生后7天,近日来,皮肤发黄明显,来医院就诊。
查体:T36.8℃、P132次/分、R24次/分,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
诊断生理性黄疸。
正确指导是A、给予白蛋白注射液B、给予光照疗法C、多晒太阳,减轻黄疸D、注意保暖,多穿衣服E、增加喂养次数,促进胎便排出2、患儿女,生后7天,诊断为新生儿黄疸收入院行蓝光照射治疗。
新生儿黄疸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健康教育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许丽艳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情况之一,大部分健康新生儿出生后可有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称为“生理性黄疸”,但也只有在新生儿期因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增高特别是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直接威胁新生儿的生命,或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需要对新生儿黄疸引起足够重视。
一、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足月儿和80%以上早产儿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足月儿在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在生后3-4周消退。
血清胆红素峰值足月儿不超过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
在黄疸出现期间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
二、病理性黄疸:1.病理性黄疸有以下特点:(1)黄疸于出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
(2)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值,足月儿>12.9 mg/dl ,早产儿>15mg/dl。
(3)血清胆红素值上升速度快,超过5 mg/dl。
(4)直接胆红素>2 mg/dl。
(5)黄疸持续时间延长:足月儿>3周,早产儿>4周。
(6)黄疸退而复现,即黄疸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
2.引起病理性黄疸病因很多,常见病因有:(1)胆红素产生增加,多见于同族免疫性溶血(ABO和Rh血型不和溶血病):在新疆地区因少数名族人群中Rh阴性血型者较多,因此发生Rh血型不合的溶血病较多,此类患儿黄疸出现早,程度重,进展快,伴随有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如不及时换血可导致死亡,即使存活易发生胆红素脑病而导致严重后遗症。
(2)肠-肝循环增加,如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胎粪排出延迟等原因导致胆红素在肠道内吸收过多。
(3)母乳性黄疸、窒息、缺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非溶血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等。
同时还有因遗传代谢病、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粘稠综合征引起的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4)宫内感染,如弓形体、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肝炎综合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容易患上生理性黄疸,特别是在出生后的4到6天呢,是此类黄疸病症的高峰
期,不过生理性黄疸病不严重,对婴儿的影响不大。而另一方面,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则是又
许多原因形成的疾病。值得各位父母注意的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危害严重,应该好好地护
理患儿,以免病情加重。那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特别有哪些呢?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特点有哪些? (注:有以下特点的为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很大)
黄疸出现的早,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皮肤血管丰富,易掩盖黄染,我们
肉眼看出的轻度黄染,胆红素是5mg/dl以上。)
足月儿总胆红素>/dl,早产儿>15mg/dl。
黄疸消退的慢,足月儿超过二周,早产儿超过四周。
血清总胆红素,每天升高>5mg/dl。
以上就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特点,如果您的宝宝有以上两种以上症状,就应该怀疑是否
罹患上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该采取措施及早治疗。
拓展阅读:
无论病理性黄疸的起因是什么,当新生病理性黄疸严重的时候,都有可能引起“核黄疸”,
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
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
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爸爸妈妈们要密切观察新生儿黄疸特点变化,
如果发现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特点的迹象,就应该尽早送往医院接受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