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后整理阻燃面料技术和阻燃面料发展现状
阻燃面料的功能与测试标准

1.阻燃的定义:阻燃,英文译名flame retardance,指物质具有的或材料经处理后明显的推迟火焰蔓延的性质。
2.阻燃等级,即物质具有的或材料经处理后具有推迟火焰蔓延这种性能的高低,并以此划分的等级制度。
等级关键指标:燃烧速度,离火时间(离火后多久熄灭,国内叫续燃时间),阴燃时间,(根据可能的需要及未来的方向,我们还要考虑“烟浓度,毒性,融熔性,舒适性”)3.目前主要的阻燃面料:后整理阻燃面料,如纯棉、涤棉等;本质阻燃面料,如芳纶、腈棉、杜邦凯夫拉、诺梅克斯、澳大利亚PR97等4.评判依据评判织物的阻燃性能通常采用的依据:是从织物的燃烧速率来进行评判。
即经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间,然后移去火焰,测定面料继续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的时间,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
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5.测试方法纺织品燃烧测试方法因原理、设备和目的的不同而呈多样性。
各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之间难以相互比较,实验结果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试样燃烧性能的优劣。
燃烧实验方法主要用来测试试样的燃烧广度(炭化面积和损毁长度)、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
我国目前对于服装阻燃性能的测试主要采用GB/T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其原理是将一定尺寸的试样垂直置于规定的燃烧试验箱中,用规定的火源点燃12秒,除去火源后测定试样的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阴燃停止后,按规定的方法测出损毁长度。
该方法可用于服用织物、装饰织物、帐篷织物等的阻燃性能测定。
中国的纺织品阻燃性能评价方法是以织物的燃烧速率为主要依据的,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纺织产品才能被视为阻燃产品。
6.阻燃面料后整理阻燃面料的阻燃整理主要是在纺织品的后整理加工过程中对织物进行表面处理,从而使织物具有阻燃性能,织物阻燃整理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适合开发新产品,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其加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浸轧焙烘法该方法是阻燃整理方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工艺流程为,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它的浸轧液为阻燃剂溶液,适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的阻燃整理。
各国不同防火阻燃性纺织品的评价标准

各国不同的防火阻燃性纺织品的评价标准尽大局部的纺织材料是可燃的,即使通过阻燃技术处理也难以阻止纤维在火焰中燃烧。
但通过阻燃处理的纺织品会不同程度地落低燃烧速度或离开火源后能够迅速停止燃烧,因此阻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火险隐患无所不在。
为了减少由于纺织品易燃引起的火灾事故,减少由此造成的对人一辈子命和财产平安的危害,纺织品燃烧性能的测试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针对纺织品的不同用途,世界各国制定的阻燃法规也已由飞机内饰纺织材料、地毯和建筑装潢材料逐渐扩大到睡衣、家具沙发套、床垫和室内装饰物等。
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还以法律形式规定: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服装以及睡衣必须是具有阻燃功能的,且须在产品上标明。
中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和标准化工作也在不断加大力度。
评判标准评判织物的阻燃性能通常采纳两种标准:一是从织物的燃烧速率来进行评判。
即通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刻,然后移往火焰,测定面料接着有焰燃烧的时刻和无焰燃烧的时刻,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
有焰燃烧的时刻和无焰燃烧的时刻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那么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那么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另一种是通过测定样品的氧指数(也称极限氧指数)来进行评判。
面料燃烧都需要氧气,氧指数LOI是样品燃烧所需氧气量的表述,故通过测定氧指数即可判定面料的阻燃性能。
氧指数越高那么讲明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越高,即表示越难燃烧。
该指数可用样品在氮、氧混合气体中维持烛状燃烧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百分数来表示。
从理论上讲,纺织材料的氧指数只要大于21%(自然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浓度),其在空气中就有自熄性。
依据氧指数的大小,通常将纺织品分为易燃(LOI<20%)、可燃(LOI=20%~26%)、难燃(LOI=26%~34%)和不燃(LOI>35%)四个等级。
事实上,几乎所有常规纺织材料(纤维)都属易燃或可燃的范围。
阻燃面料知识汇总

阻燃面料知识汇总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阻燃面料知识汇总关键词:面料,阻燃,知识,汇总阻燃产品包括阻燃剂、阻燃涤纶切片、阻燃涤纶纤维和各种阻燃面料对织物阻燃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火险隐患无所不在。
为了减少由于纺织品易燃引起的火灾事故,减少由此造成的对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危害,纺织品燃烧性能的测试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我国在关于的立法和标准化工作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
一、评判依据:评判织物的阻燃性能通常采用两种依据:一是从织物的燃烧速率来进行评判。
即经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间,然后移去火焰,测定面料继续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的时间,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
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另一种是通过测定样品的极限氧指数来进行评判。
极限氧指数(LOI)是指样品燃烧所需氧气量的表述,故通过测定氧指数即可判定面料的阻燃性能。
氧指数越高则说明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越高,即表示越难燃烧。
该指数可用样品在氮、氧混合气体中保持烛状燃烧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百分数来表示。
从理论上讲,纺织材料的氧指数只要大于21%(自然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浓度),其在空气中就有自熄性。
根据氧指数的大小,通常将纺织品分为易燃(LOI<20%)、可燃(LOI=20%~26%)、难燃(LOI=26%~34%)和不燃(LOI>35%)四个等级。
对纺织品的可燃性表征,可用极限氧指数(LOI)表示,即维持已燃材料继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体积的百分率。
按极限氧指数(LOI)将纺织原料分为4类:不燃(LOI≥35%)纺织品,如多数金属纤维、碳纤维、石棉、硼纤维、玻璃纤维、PBO纤维、PBI(聚苯并咪唑)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难燃(LOI="26-34%)纺织品,如芳纶、氟纶、氯纶、改性腈纶、改性涤纶、改性丙纶、改性维纶、改性粘胶、PPS(聚苯硫醚)、海藻纤维等;" 可燃(LOI≥26%≤34%)纺织品,如涤纶、锦纶、维纶、羊毛、蚕丝、醋酯纤维等;易燃(LOI≤20)纺织品,如丙纶、腈纶、棉、麻、粘胶纤维、竹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等。
纤维织物阻燃测试方法和标准

4.2 纤维织物阻燃测试及评价标准
纤维织物燃烧测试标准(中国)
国别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中国
GB/T 5454-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纺织品(包括单组分或多组分),如机织 物、针织物、非织造布、涂层织物、层压织物、复合织物、 地毯类等(包括阻燃处理和未经处理的)
聚合物/切片 纤维
共聚:合成过程中,把含有磷、卤、硫等阻燃元素的化合物作为共聚单体引入 到大分子链中,然后再把这种阻燃性成纤高聚物用熔融纺或湿纺制成阻燃纤维
共混:纺丝时将阻燃剂加入到纺丝熔体中直接纺丝。阻燃剂熔融温度要 低于纤维的纺丝温度,且熔点之间相差不能太大;分解温度高于纺丝温 度而要低于所纺纤维的分解温度;与所纺纤维相容性好
• 目前纱线及织物还未测过氧指数或者其他燃烧测试,可以考虑送样检测
• 针对具体用途或场所选择接近真实环境的测试方法测定
聚合物的燃烧净热, 即聚合物燃烧热与 相邻聚合物加热到 燃烧状态所需的能 量之差≥0时,聚 合物持续燃烧
2.2 燃烧及阻燃机理
阻燃机理:是指降低材料在火焰中的可燃性,减缓火焰蔓延速度,当火焰移去后材料能 很快自熄,减少燃烧。从阻燃过程看,要达到阻燃目的,必须切断由可燃物、热和氧气 三要素构成的燃烧循环
3) 吸热作用: 某些热容量高的阻燃剂在高温下发生相变或脱水、脱卤化氢等吸热反应,降低了纤维材料面 和火焰区的温度,减慢热裂解反应的速度,抑制可燃性气体的生成;
2.3 燃烧及阻燃机理
4) 凝聚相阻燃: 通过阻燃剂的作用,在凝聚相改变纤维大分子链的热裂解历程,促进发生脱水、缩合、环化 交联等反应,增加炭化残渣,减少可燃性气体的产生;
阻燃 抗菌资料

织物阻燃整理阻燃织物是指经某些化学品处理后,遇有明火不易着火或能延缓燃烧,离火后立刻自熄的织物。
一阻燃整理方法:1 永久性阻燃将阻燃剂添加到纤维纺丝原液中使纤维产生阻燃效果。
选用性能优良的环保型阻燃整理剂,然后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将阻燃剂加入到纺丝纤维原料母粒中,保证均匀分布,通过共缩聚制得含阻燃成分的聚酯。
由于阻燃组份均匀地连接在纤维大分子链上,因此可以赋予该制品永久的阻燃性能,但该类阻燃纤维制品生产的面料价格要比经后整理生产的阻燃面料贵30%~60%。
高性能阻燃纤维主要有:凯夫拉(Kevlar):美国杜邦公司研制的一种芳纶纤维材料产品的名称。
诺梅克斯(Nomex):美国杜邦公司研制的一种耐高温阻燃纤维。
我国称芳纶1313克梅尔(Kermel):法国Kermel公司研发的芳香族聚酰胺氩胺纤维,具有不可燃性,极氧指数32,250℃下不发生炭化。
PBI(聚苯并咪唑):一种杂环高分子耐热纤维,具有杰出的阻燃性能。
芳砜纶(商品名Tanlon,简称PSA):是唯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耐高温纤维,生产企业是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
除强力稍低外,其他性能与芳纶相似,但它在抗燃和抗热氧老化上显著优于芳纶,在300℃热空气中加热100h,强力损失小于5%,极氧指数超过33;还有良好的染色性、电绝缘、抗化学腐蚀性、抗辐射等。
酚醛纤维:指线型酚醛树脂或热固性酚醛树脂所制成的交联纤维,经缩醛化或络合化而成的阻燃有机纤维。
是目前阻燃纤维中最廉价的。
它的出现打破了热固性树脂不能生产纤维的定论。
Toyobo Heim阻燃聚酯纤维:日本Toyobo公司纺织纤维部生产,在生产纤维的过程中,用共聚方法加入阻燃材料。
纤维本身带阻燃性,对比一般后处理加阻燃剂的纤维,其阻燃效果更稳定,具有长效性,可经受反复家庭水洗和/或干洗,具有优异的自熄灭性,遇火时也只会产生少量的低毒性气体和烟。
Everblaze阻燃纤维:江苏江阴长隆化纤公司阻燃维纶:通过在聚乙烯醇(PVA)大分子上接枝含有阻燃功能元素(卤素、磷、氮等)的化合物,或通过添加阻燃剂共混后,进行溶液纺丝、拉伸、热处理和缩甲醛化等工艺过程制得阻燃维纶。
后整理工艺

一后整理:在实践消费中,常将服装面料的练漂,染色,印花以外的加工过程称为整理,由于整理工序都安插在整个染整加工的后期,故常称为后整理.之相礼和热创作服装后整理工艺种类包含一下几种:(1)仿旧整理:就是赋予新织物以“自然旧”的风格,整新如旧,较多运用于自然面料.1.普洗:经常运用的一种柔软洗濯工艺.染色面在洗濯设备中经过肯定工夫的洗濯,为改善手感可添加过量柔软剂,使成品自然泛旧,不缩水,且手感柔软.如水洗纯棉布、涤棉布.2.石磨水洗: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需在洗濯设备中加入一种可漂泊于水面上较轻、多孔的紧张物质——浮石.染色织物经磨滚,染料局部被磨往,织物概况发生自然仿旧,偶然还会起磨毛起绒效果,颜色有深浅变更、手感柔软.如石磨牛仔服装.3.漂洗:也称漂色,在洗濯液中加一些染色脱色剂,服装颜色可得到褪色效果,经经常运用于平纹树皮布(用树皮纤维织制,如棉布、细帆布).漂洗一样平常用于深色服装.4.酵素洗:在洗濯液中加入酵素粉,使面料特性发生变更.织物概况发生仿旧感,立体效果较好;手感变柔软.5.喷砂:目的是获得一种局部的磨损效果.在服装正常洗濯之前,由空气紧缩机和喷砂安装发生的强气压射出氧化铝微粒完成喷砂工序.磨损仅限于局部,靛蓝染色的纤维在磨擦力的作用下剥离织物概况,这道工序成本斲丧较高,服从较低,且对工艺技术求较高,但它能获得惯例洗濯不克不及达到的特殊效果.6.套色洗:在原有面料的颜色上,套一种与之差别较大的颜色,使其二者颜色互相交融,颜色效果自然、特别.(2)磨毛整理:经磨毛整理的织物概况有一层短密精致、均匀的绒毛,手感柔软,效果更显高档.磨毛的方法有多种:用金刚砂纸摩擦布面;针布起毛再剪齐绒毛;利用化学助剂使纤维膨化,并对织物进行松式洗濯发生绒毛.如磨毛卡其,砂洗双绉、电力纺,仿麂皮等.(3)折皱整理:经折皱整理的织物概况具有自然折痕,耐洗而不必退.整理方法有:予以机械压力和热的作用,使布面发生不规则凹凸;手工起皱,可使织物获得任何外形的皱折,自然感强;绳状洗濯,使织物出现纵向皱纹,如树皮皱;揉搓加工,对合成纤维织物进行“力”与“热”的共同作用,皱纹永世耐劳.二服装面料整理的目的:1.使面料幅宽划一均一,尺寸和形状波动.2.改善服装面料的手感.3.增长服装面料表面,进步面料光泽,白度,增白等.4.进步服装面料耐用功能.5.赋予面料特殊功能.三整理的一样平常方法:1.物理机械整理:利用水分,热量,压力,拉力等物理机械作用.2.化学整理:加入某些化学物质,使之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3.物理机械与化学整理:即是历久性轧光整理,是指把树脂整理和轧光整理结合起来在一同,使面料既具有树脂整理的效果,又获得历久性的轧光效果.类似的有历久性轧纹和电光整理.四其他后整理后整理也包含包装和储运,按装箱单上的数量分配装箱.还有涂层,复合,PVC压延,tpv贴膜,三防,水洗,烫金,压皱,整烫等.涂层又有防水透湿,阻燃,防紫外线,皮膜,高耐水压等;还有免烫整理,抗菌整理,防静电整理,防红外线整理等.羽绒服后整理工艺1.涂层工艺应尽可能使涂层胶均匀地涂敷在织物的概况,成为连续的呵护膜,同时要兼顾手感等服用功能要求.假如织物不经防水预处理,涂层胶渗入到织物缝隙中,手感较硬,经防水预处理后,涂层胶在织物概况构成薄膜,手感较柔软.但需操纵预防水效果,防水效果太好,则影响粘结牢度,导致耐洗性下降.涂层就是将涂层胶粒溶解成流状再以一种刮刀的方式均匀的涂在布料上再经过烘箱内温度的固着使面料概况构成一层覆盖胶料,从而防水,防风,透气等功能,经过涂层的面料一样平常在裂纱方面会得到较高的提升.涂层工艺流程:预处理→直接涂层(利用浮刀式)→烘干在涂层工艺之前对布料进行预处理:浸轧防水剂→烘干→焙烘2. 防绒:防绒有两种,一种是高密,另一种是防羽加工.这种用来防止绒跑出来的布料,一样平常用涤纶面料加上涂层的比较多.处理后的效果就是整理后的布料做成衣服或者被子,羽绒不会跑出来.3. 后整理工艺后整理就是对涂层后的织物进行高级的防水防油处理,降低其概况能,达到拒酸拒碱效果.面料涂层后浸轧防水防油剂→烘干→焙烘.里布后整理工艺1.抗皱整理工艺:一样平常状况下都是用抗皱整理剂的也就是免烫整理,工艺上是配整理剂,染后浸轧整理剂,烘干后再焙烘,焙烘的一样平常温度是180-190度左右(根据颜色而定,白色温度不成高),大概3分钟吧!然后就是拉幅定型,预缩,接上去就是打卷成品了.2.防静电:里布也必要进行防静电处理,让里布具有抗静电性,否则会惹起穿着不适,发生服装走形.面料的防静电加工方法通常有:①织物用抗静电整理剂作后整理;②以进步织物吸湿性为目的的纤维接枝改性、亲水性纤维的混纺和交错;③混纺或嵌织导电纤维;(前二类方法的作用机理均属进步织物回潮率、降低尽缘性,加速静电走漏.假如在干燥环境中或经过多次洗濯后,加工效果或不历久、或不分明,通常在平凡服装用织物上运用.第三种方法则可持久、高效地处理纺织品的静电成绩,故现在被广泛运用于消费防静电工作服.织物用抗静电整理剂作后整理.)化纤面料是最容易起静电的,而纯棉面料不容易起静电.化纤面料是指由化学纤维加工成的纯纺、混纺或交错物,也就是说由纯化纤织成的织物,不包含与自然纤维间的混纺、交错物,化纤织物的特性由织成它的化学纤维本人的特性决定.纯棉面料是以棉花为质料,经过织机,由经纬纱纵横沉浮互相交错而成的纺织品.3.洗水处理:洗水是为了达到往污、防缩、加柔、往毛或某些特殊的视觉效果.洗水包含多种工艺,有洗缩水工艺(将服装放在温水40℃池内,浸泡半小时(中途不时用棍子压一压,使全部浸湿),取出脱水、烘干.洗后,服装的缩水率降至3%)、洗柔软(将服装放在温水40℃,加有2克/升柔软剂的池内,洗濯肯定工夫,脱水、烘干.一样平常安插在洗水的末了一道工序进行或者与其他的洗水步调同时进行)、免烫(在湿加工过程中加入树脂,进行免烫整理.可以在里料的定型加工或洗濯过程中分别进行,使里布平整、不容易起皱)等.染整工艺染整技术就是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染整同纺纱、机织或针织消费一同,构成纺织物消费的全过程.染整的消费过程包含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它对改善针织物表面,改善运用功能,进步产品格量,添加花色种类等有紧张作用.1.练漂棉针织物练漂的次要工序有:煮练、漂白、碱缩、上蜡等.其中煮练、漂白等加工原理、用剂与棉布相反,不再重述.但棉针织物是由线圈联合而成,纱线之间的空隙较大,易于变形,不克不及经受较大的张力,故加工时必须采取松式加工设备.上面简单引见碱缩和上蜡等工序.1)碱缩:棉针织物碱缩即棉针织物以松弛形状用浓碱处理的过程.棉纤维在浓烧碱液中膨化,织物紧缩,织物密度和弹性增大,对组织疏松的汗布等织物加工,碱缩包含三个步调,即浸轧碱液,堆置紧缩和洗濯往碱.2)上蜡:经练漂的棉针织物,棉纤维的油蜡物质往除后,纤维间的磨擦力增大.在缝纫时,因纤维不容易滑移,针头易把纤维扎断而使织物发生针洞,影响穿着牢度.为处理这一成绩,除严厉操纵工艺条件外,同时进行柔软处理,即上蜡,将脱水后的织物浸轧石蜡乳液,再经脱液烘干即可.2.染色、印花染色:把纤维浸入肯定温度下的染料水溶液中,染料就从水相向纤维中挪动,此时水中的染料量逐步减少,经过一段工夫当前,就达到均衡形状.水中减少的染料,就是向纤维上挪动的染料.在恣意工夫取出纤维,即便绞拧,染料也仍留在纤维中,其实不克不及简单地使染料完全脱离纤维,这种染料结合在纤维中的征象,就称为染色.印花:使染料或涂料在织物上构成图案的过程为织物印花.印花是局部染色,要求有肯定的染色牢度.棉针织物的染色、印花与棉布基底细同,染色时应采取绳状染色机等松式加工设备,印花采取手工印花或平版布动印花. 3.整理棉针织物整理次要有防缩整理和起绒整理.棉针织物在染整加工中,易遭到拉伸,积存形变,一经水洗,织物的积存形变就要回缩,惹起尺寸改变.防缩整理是织物在干冷松弛形状强迫回缩,使织物尺寸波动.对棉针织绒布需经起绒整理.起绒整理是将针织坯布浮线中的纤维拉出形也绒毛,使织物质地柔软.手感丰薄,保热性加强.棉针织物品种类分歧,染整工艺过程也各不相反.现在在染整加工行业较为广泛地采取树脂加工技术(利用合成树脂处理织物得到特种整理效果的加工过程,用分歧功能的树脂,可得分歧的整理效果,如防皱、防缩、防水、防火等)进行整理.附特殊织物的染整工艺一、竹纤维混纺织物竹纤维是一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强力好、耐磨性高、吸湿导湿性好、透气性佳和抗菌功能好等特点.竹纤维/细旦涤纶/棉混纺针织纱染整加工方法,其工艺流程为:坯布预备→碱减量→漂白→染色→柔软整理→后处理→成品.碱减量目的是为了进步织物服用功能,NaOH20-35g/L,125℃处理35~45min;染色用分散、活性染料;柔软整理用4%柔软剂SGS进行,35~45℃处理30-40min;后处理采取轧光定形,95—100℃,超喂13-15%,使竹纤维混纺针织物具有独特的滑、柔、糯、爽风格.二、丝光羊毛浮滑织物对25rex单经单纬丝光羊毛浮滑织物选用IA0生物酶退浆效果最佳,浆料退得净,有利于染整加工.合理选择染料与助剂,是克服丝光羊毛染色时吸色快、易染花的紧张措施.在氧漂工艺中,可选择羊毛呵护剂,对羊毛的损伤能起缓解作用,CibafluldC 的选择,能赋予羊毛织物丰满、弹性的手感.防皱整理1.含义:为了克服纯棉织物易起皱,洗后需熨烫的缺陷,无甲醛防皱整理成为首选工艺.防皱整理是进步纤维素纤维的回弹性,使织物在服用中不容易皱折而且易从皱折中复原的整理工艺.通常所讲的不皱(wrinkle free)、洗口穿(Wash and Wear)、形状安谧(form stability)、外形记忆(shape memory)、免烫(noiron)、历久压烫(DP)整理等术语含义基底细同,都是指全棉、CVC(涤棉,45/55)织物或服装经过了特定的整理达到了历久压烫(durable press,permanent press)程度的整理效果,具备洗濯后不皱或坚持褶缝的功能.2.折皱的缘故原由:纤维素纤维容易发生折皱的次要缘故原由是纤维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纤维素大分子链或纤维的结构单元间部分氢键遭到毁坏,在新的部位上构成新的氢键,使纤维难以从变形中回复原状.3.防皱整理的原理:一样平常以为,防皱整理剂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官能团,它们能与两个纤维素分子链段上的羟基生成共价键交链,于是就限定了纤维素中相邻分子链的绝对滑移,使纤维具有更好的回复性(从折皱中回复原状的才能).如纤维在变外形状下构成交链,就能在此形状下发生波动的定褶效果.4.防皱整理工艺:工作液(整理剂,催化剂,添加柔软剂,润湿剂)、浸轧(尽量降低织物带液率,可减少烘干负担,减少泳移)、预烘干燥(使初缩体充分扩散到纤维素外部,防止初缩体烘燥时发生泳移构成概况树脂影响手感,沾污设备.一样平常采取红外线或者热风烘干,干燥过程中,尽可能减小张力,通常在热拉幅时配合起喂,可获得预缩效果)、焙烘、后处理(往除反应残留物)5.整理后功能:棉织物经历久压烫整理后,织物从折皱中回复的才能得到了进步,表示为DP级和回复角目标的进步.但是织物的抗张强力相应公开降.这是由于整理剂在纤维素大分子间构成的交联和棉纤维的断裂机理所决定的.交联的构成进步了棉纤维从形变中的回复才能,但是却使棉纤维在承受外(应)力时应变才能减弱,形成应力不容易分散,从而导致承受外力的才能减弱,即抗张强力降低.6.鉴于安全成绩的考虑国家规定运用无甲醛免烫整理剂DPH,其次要成分为多羧酸化合物,表面白色固体,pH=1-2,易溶于温水,不含甲醛,不燃、不爆,为安全品.催化剂SHN为与无甲醛防皱整理剂DPH配套运用的催化剂,表面为白色固体,pH=12-13,不燃不爆,无毒,为安全品.无甲醛防皱整理剂DPH 适用于棉、麻、天然棉及其混纺织物的防皱和历久压烫整理.7.整理后效果:经其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和耐洗濯性,无游离甲醛,防缩防绉,表面挺括,手感丰满柔软,耐洗耐磨性好,高温下不泛黄,没有色变征象.弹性可进步70-90%,强力保存率70-80%,平挺度3.5级以上.织物穿着温馨,洗濯后不需再熨烫平整,压线长久坚持.8.防皱整理的优缺陷:优点:织物平整,尺寸波动,能发生历久褶缝,缝线处可能起皱,但极少.缺陷:服装焙烘成本高.打卷后的织物在运输、制衣前的放置过程中易发生早定形,导致布卷中已存在的皱纹难以往除以及压烫构成的褶缝坚持才能差.9.防皱整理的意义:过化学或者物理化学的方法,对纤维素进行进步弹性的加工处理,从而进步织物从折皱中恢复原状的才能.(1)可以进步织物免烫功能.(2)织物穿着寿命添加.(3)对还原dye染色的深色种类有助于进步搓洗牢度.(4)对某些dye的色光和日晒率牢度有影响.(5)织物的穿着温馨性有所↓,沾污性↑.10.其他整理方法(1)免烫整理1. 即高要求的防皱整理,整理品有较高的湿弹性,不单在穿着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防皱性,洗濯后,需熨烫就有良好的平挺表面(即洗可穿能).2.次要有四种加工方式(1)干态交联法:添加整理剂的用量.(2)湿态联法:织物在水溶胀形状下交联,浸轧→打卷处理.优点是湿防皱性好、手感柔软、耐洗性精良.但缺乏之处就是干防皱性下降(3)潮态交联:织物浸轧后烘至肯定含水率(棉织物为6~12%),然后打卷处理24h,末了再水洗.加工后的织物耐磨性好,手感柔软,湿弹性好,但干防皱性仍差.(4)和气焙烘法:浸轧工作液→低温烘燥(纤维充分溶胀、部分溶胀,及干瘪形状的变更中渐渐完成交联反应)(5)两次焙烘法:织物经干、湿态两次交联处理,从而获得较好干,湿防皱性.总之,虽然织物经分歧工艺整理后,防皱性在分歧湿度下纷歧致,但整理品的含湿若与交联时的含湿相当,防皱性最佳.以是实践穿着,潮态交联的织物具有最佳的防皱性.(2)历久压烫整理1、即高程度免烫整理,除具有良好的干、湿弹性外,能使服装上的折裥具有良好耐洗性.由于新棉布缝制的服装,其缝线部分部褶裥处经洗濯后,特别是经转筒式热风烘干机烘干后,仍难以与涤论服装相比.因此60年代中期,美国Koret公司开发了后焙烘或者耽误焙烘法,分明改善了缝线部分和褶裥处洗后的平挺程度.风俗上称PP整理(Permanent Press)或者DP整理,使纯棉服装的表面片面达到或者接近合纤程度,这是化学整理进展中又一个里程碑.2、三种工艺(1)耽误焙烘法:浸轧—烘干—成衣缝制—压烫、焙烘—成品由于织物在烘干后至压烫、焙烘间隔长,要求整理剂不会过早地与纤维反应(即敏化织物在贮藏时期功能波动)用于免烫整理.(2)预焙烘:浸轧整理液→预烘→成衣缝制→压烫→成品此法只适用于羊毛织物,且在折裥处需喷洒特殊药剂.此外涤/棉混纺织物藉涤论纤维部分的热塑性,也有类似效果.(3)高温高压法:织物→缝制→压烫→成品次要适用于合纤,偶然需些辅助性助剂处理. 棉布经DP整理后,其强力如耐磨功能损失很多(≥50%),只好由T/C DP整理产品取代.(注:红体字为次要的概括,与蓝体字的内容绝对应)。
浅谈阻燃纺织织品

机 率 大 大 降 低 , 从 而 减 少 危 及 人 们 生 命 的 情 况
发 生 , 降低 火 势 蔓 延 的 时 间 , 使 人 们 逃 逸 机 会 显 著 增 加 。 可 见 , 纺 织 品 的 阻 燃 对人 的生 命 、
原 丝 阻燃 改 性 包 括 共 聚 法 、 共 混 法 和 接 枝 改 性法 。共聚 法是在 成纤 高聚物 的 合成过程 中,
S HANG HA SL IK 上海丝绸 @
浅 谈 阻 燃 纺 织 品
宗 小 燕 ( 海天 祥质 量技 术服 务 有 限公 司 2 0 3 ) 上 0 2 3
提 要:阻燃纺织品可使发生火灾的机 率大大降低。本文主要介 绍了阻燃纤维的种 类,阻燃织物的
整理 方 法 ,最 后 介 绍 了垂 直 测 试 法 、4 。 钭 面 测 试 法 和 水 平 测 试 法等 三 种 阻燃 织物 性 能 的测 试 方 5
适性 。 4 Vii纤 维 . sl
别 适 合 没 有 极 性 基 团 的 聚 合 物 ; 接 枝 改 性 法 是
用 放 射 热 、 高 能 的 电 子 束 或 化 学 引 发 剂 使 纤 维 ( 织 物) 阻 燃 单 体 发 生 接 枝 共 聚 ,获 得 有 效 而 或 与
持 久 的 阻 燃 改 性 纤 维 。 接 枝 阻 燃 改 性 纤 维 的 阻
的 火 灾 , 产 生 大 量 烟 雾 及 有 毒 气 体 ,使 人 窒 息
一
、
阻 燃 纤 维
而 死 : 由 服 装 引 起 的 火 灾 还 会 烧 伤 皮 肤 , 造 成
伤 亡 。 纺 织 品 具 有 阻 燃 性 能 , 可 使 发 生 火 灾 的
阻 燃 纤 维 可 分 两 类 ,一 类是 该 纤 维 本 身 就具 有 阻 燃 性 能 ; 另 一 类 是 对 纤 维 通 过 改 性 的 方 法 制 取 阻燃 纤 维 ,即 原 丝 阻燃 改 性 。
纺织品的阻燃绝热

虽然 此类 纤 维 的耐热 阻燃 性 能很 高 ,但作 为 以上 介绍 的有 机 阻燃材 料而 言 ,它们 的 耐热
通 过 阻燃 改性 可 以使 一些 纤维 的极 限氧 系
阻燃 性 能在 火场 的恶 劣环 境下 只 能维 持很 短一
段 时 问,而 无机 耐热 阻燃 材料 则 因其本 身 刚性 太 大而 不宜 作 为服用 材料 ,因此 ,此方 面 的研
效果 。
关键词 : 阻燃 ;绝热 ;纤维材料 ;织物 结构 ;后 整理
现代 生活 中 ,纺 织 品的阻燃 绝热性 能显 得
尤为 重要 。阻燃 纺 织 品不 仅在 消防灭 火这些特
高聚物 分 子链 巾, 以提 高纤 维 的阻燃性 能 。共 聚 阻燃 改 性 的 纤 维 具 有相 对 比较 持久 的 阻燃 性, 通常使 用 的阻燃元 素有 卤素和磷 系两大类 ,
可 达 到 3 %~ 3 %。 3 5
是利用 纤维本 身 的分子 结构特 点而研 发 出固有
的阻燃 耐热纤维 , 如上世 纪 6 例 0年代 美 国杜邦
公司开 发的间位 芳纶 ( me ) No x 。
11 纤维 的阻燃耐热 改性 . 纤维 的阻燃 耐热 改性 。 。 般可 以通过 四种途
1 . 芯型复合 纺丝 . 3皮 1 此 种方法 是在 以 h两种 阻燃 改性 的基 础上 进 行 的 ,它 是在共 聚和 共混 改性后 制得 的具有
阻燃性 能 的纤维 为芯 ,以普通 纤维 为外层 包皮
径 获得 ,即共 聚法 、共混法 、皮 芯型 复合纺 丝 和接 枝共 聚法 ,这些 方法 的基本 原理是将 有 阻 燃作 用 的化学助 剂 以吸附 、粘 结作 用及 化学键 结合 等方法使 其 固着在 纤维 h形成阳燃 纤维 。 1 . 共聚 阻燃 改性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后整理阻燃面料技术和阻燃面料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纺织阻燃技术有了较快发展,一大批新型阻燃纤维及多功能阻燃面料问世,但与国外差距仍较大,特别是高端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公司所把持,而我国自主研制的技术尚有很多难点有待克服。
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室内装饰织物、床上用品、沙发、电热毯等都曾是火灾的源头,我国近年来对开发阻燃纺织品都有给予高度重视。
目前,阻燃面料分纤维阻燃和后整理阻燃两种,本文的介绍也从这两方面进行。
1、阻燃纤维的发展
纤维阻燃的途径是阻止或减少纤维热分解,隔绝或稀释氧气,快速降温使其终止燃烧。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般是将有阻燃功能的阻燃剂通过聚合物聚合、共混、共聚、复合纺丝、接技改性等加入到化纤中去或用后整理方法将阻燃剂涂层在纤维表面或渗入纤维内部。
国内外各大机构对阻燃纤维的研究和探索可谓如火如荼。
2、后整理阻燃面料的发展
纤维阻燃和后整理阻燃因成本问题,目前国内用后整理阻燃的较多。
阻燃面料的阻燃整理主要是在纺织品的后整理加工过程中对织物进行表面处理,从而使织物具有阻燃性能,织物阻燃整理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适合开发新产品,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因其纤维成分不同工艺有所不同。
(A)棉织物的阻燃整理
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发展很快,目前国内比较成熟,阻燃剂基本可以自给,可以工业化生产。
纯棉耐久性阻燃整理大体有下列三种方法: 1)纯棉暂时性、半耐久性阻燃整理。
电热毯、墙布、沙发布等织物的阻燃耐洗次数要求不是很高,这类产品做暂时性或半耐久性阻燃整理即可,能耐1-15次温和洗涤,但不耐皂洗。
主要有硼砂一硼酸工艺、磷酸氢二钱工艺、磷酞胺工艺、双氰胺工艺等。
2)Proban/氨熏工艺,Proban法是英国WIISon公司首先用于工业化生产,传统的Proban法是阻燃剂THPC(四轻甲基氯化仿)浸轧后烘焙工艺,改良的工艺流程为:浸轧阻燃整理一烘干一氨熏一氧化一水洗一烘干。
这是目前公认的阻燃效果好、织物降强小、手感影响少的工艺。
3)pyrovatexCP整理工艺。
产品的阻燃性能较好,耐久性好,可耐家庭洗涤20次甚至50次以上,手感良好,但强力降低稍大。
国内使用该类阻燃剂的厂家有二、三十家。
(B)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
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适宜的理想阻燃剂。
三(2,3一二嗅丙基)磷酸醋(TDBPP)对涤纶阻燃有一定效果,但有致癌作用。
美国莫倍尔公司(Mobilehemeo)推出一种Antiblaze19T阻燃剂,适于100%涤纶织物,效果较好,毒性不大。
国内常州化工研究所研制的FRC一1即属同类产品,原常州针织总厂、上海针织厂用该阻燃剂生产纯涤纶针织品。
此外对含澳、锑化合物的整理剂如十澳联苯醚、六嗅环十二烷、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等都进行了研究。
在工作液中添加粘合剂,将阻燃剂粘合于织物上。
总的来说,整理织物阻燃性尚可,但手感硬,有白霜、色变等现象,整理液的稳定性也不好。
主要原因是阻燃剂粒度大,易聚沉,且对纤维吸附性差。
据国外介绍,粒子大小在15nm-20nm,则阻燃效果可提高3倍,手感柔软,耐洗性也好。
(C)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
涤/棉混纺织物的用量很大,其阻燃产品的研究也就相当活跃。
涤纶和棉织品因是两种纤维,燃烧性能不同,同时混纺后使燃烧过程变得更为复杂。
棉纤维燃烧后炭化,而涤纶燃烧时熔融滴落,由于棉纤维成为支持体,能使熔融纤维集聚,并阻止它滴落,使熔融纤维燃烧更加剧烈,即所谓“支架效应”,故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更加困难。
(D)锦纶织物的阻燃整理
用于其它纤维的磷、卤阻燃剂作为尼龙阻燃剂,效果不理想。
河北大学用轻甲基脉树脂处理运输带用尼龙布,效果较好。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用含硫、澳、锑的化合物对尼龙塔夫绸进行阻燃涂层整理,获得较好效果。
(E)毛织物的阻燃整理
羊毛具有较高的回潮率和含氨量,故有较好的天然阻燃性,但若要求更高的标准,则需进行阻燃整理。
最早的羊毛阻燃整理是采用硼砂、硼酸溶液浸渍法,产品用于飞机上的装饰用布。
这种方法阻燃效果良好,但不耐水洗。
20世纪60年代后采用THPC处理,耐洗性较好,但工序繁复,手感粗糙,失去了毛织物的品格。
国际羊毛局研究的方法是采用钦、错和轻基酸的络合物对羊毛织物整理,获得满意的阻燃效果,且不影响羊毛的手感,故得到普遍采用。
主要有钦、错、钨等金属络合整理剂。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有几个单位研究开发毛用阻燃剂及整理工艺,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研制了复合型WFR-866系列阻燃剂,一种为WFR-866F(以氟的络合物为主要成分),一种为WFR-866B(以含嗅经基酸为主要成分)。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制了SFW系列毛用阻燃剂,产品阻燃性能达到和超过了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
目前,纯毛阻燃织物主要应用于飞机舱内、高级宾馆等地毯、窗帘、贴墙材料及军队校官以上军服。
(F)腈纶织物的阻燃整理
腈纶比涤纶、锦纶更易燃烧,氧指数仅为18-18.5,是一种易燃烧纤维。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开发了腈纶剪绒装饰织物用系列阻燃剂,对绒面织物背面阻燃涂层,产品的氧指数达29以上,基本无继燃、阴燃,所研制的腈纶剪绒装饰布可用于汽车、飞机、宾馆及家庭的沙发布、装饰布等。
今后阻燃纺织品的发展趋势将因近年的几场特大火灾而得到推动,方法不外是开发阻燃纤维及织物阻燃整理两个方面。
织物阻燃整理关键在于开发适用于涤/棉混纺,锦纶、腈纶织物的阻燃剂和加工方法,必
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