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表:校园植物

观察记录表:校园植物

观察记录表:校园植物

我们如何开发“自然笔记”课程

我们如何开发“自然笔记”课程 “自然笔记”课程是我校自主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该课程基于初中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培养目标,设置动物与植物、地质天文两个系列,每个系列又依据“主题+模块”的形式加以细分,旨在建设一门能够整合学校育人资源、彰显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自然笔记”课程开发背景 为了打造“美丽校园”。“自然笔记”课程开发力求打造“美丽校园”、“生态校园”,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植根于校园,植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 源于儿童群体的“自然缺失症”。“自然缺失症”是美国一位作家提出的,他认为儿童亲近大自然的时间少会导致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我校试图通过开发“自然笔记”课程,创造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 开发学生的“自然观察者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指的是人们辨别生物以及对自然世界的其他特征敏感的能力,能够认识到其他物种或类似物种的存在,能够把几种物种之间的关系罗列出来,等等。“自然笔记”课程希望鼓励

学生亲近大自然,通过观察和记录来发现问题,进而探究、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然观察者智力。 提升初中生的观察素养。“自然笔记”课程通过在自然知识上的专业性、情境创设上的趣味性、生态物种上的丰富性,为学生观察素养提升创造良好的契机、环境和动力。 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我校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关爱中体验成功”为办学理念,把“培养知书达理,自信自强,视野开阔,拥有一定艺术与创新素养的健康少年”作为育人目标。“自然笔记”课程可以很好地承载学校特色建设需要。 “自然笔记”课程的设计 课程理念与目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设计、实践操作和情感体验,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丰富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素养和实践精神。使学生通过对身边自然现象的观察,逐渐学得观察方法、培养较强的观察动机、正确的观察态度、浓厚的观察兴趣和良好的观察习惯,最终学会观察并乐于观察,在观察、记录、交流、讨论、思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想象力、感受力、领悟力。 课程内容。以主题加模式块的形式建构内容,设立四个模块,每一个模块下面都分设了任务主题。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篇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名刘伟 学号055656565 指导教师:xxxxxx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 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 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

校园常见植物图鉴

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 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 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

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 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 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

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 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 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

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 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 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植物学实验[系统与分类] 张家辉2010年4月29日4时37分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 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1.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 2.按植物系统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校园常见植物实验报告

实验十校园常见植物识别与分类 基础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识别校园植物中一些常见的种类,了解其主要形态特点、进化地位和经济利用价值。 2 学习观察和鉴定植物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不同植物的新鲜材料,了解其外部形态特点,比较不同类群间的差异。 2 解剖观察代表植物的花,了解其结构特点,分析其进化程度及其分类学意义。 3 识别校园植物。 三、实验原理 被子植物是日前地球上种类最多,分类最广的植物,也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植物类群。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被子植物分化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种类,它们形态各异,并有各自特定的分布区。因此在本实验中,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选择一些常见的代表进行观察,并尽可能考虑到被子植物中一些主要的科、属,如:木兰科、毛茛科、蔷薇科、豆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等。 四、实验步骤 1 取不同植物的标本或新鲜材料,对照检索表或植物志等工具书进行观察,了解不同植物的外部形态特点。 2 在实体显微镜下,运用解剖针,解剖刀等工具对代表植物花的结构进行解剖观察,了解其结构特点,分析其进化程度,并比较不同类群植物在花结构上的差异。 四.校园植物名录 序 中文名学名属名科名号 1 假连翘Duranta repens 假连翘属马鞭草科 Ligustrum quihoui 女贞属木犀科2 小叶女 贞 3 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九里香属芸香科 4 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榕属桑科 Phoenix roebelenii O’Brien 刺葵属棕榈科5 美丽针 葵 6 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鱼尾葵属棕榈科 7 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刺桐属蝶形花科 8 朱缨花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朱缨花属含羞草科 9 芒果Mangifera vndica linn 芒果属漆树科 10 红花檵Loropetalum chinense 檵木属金缕梅科

花的构造实验报告

花的构造实验报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三年级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下面是由X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有一个班。由于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课,一切对学生来说都非常新鲜,因此对学习具有较浓厚的兴趣。但也正是由于初次接触课,其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需要教师的悉心培养。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由、、、、和五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以观察活动为基本结构和呈现方式,重视构建良好的活动结构,而且贴近儿童生活,适应学习主体的发展需求。在科学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覆盖了三大领域:——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 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提出问题、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

在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教材在活动设计中,力图从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自己探究的问题。 2、能以亲身经历来理解科学,并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进一步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的满足感。 3、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知道生物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几个基本特征。 4、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分类,引导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了解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物作为有生命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生物实验报告

A卷 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水、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纸、纱布。 实验步骤: (一)制做临时装片。 (1)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2)用液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4)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经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4)在盖玻片的翼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安装临时装片: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实验图像: 200倍800倍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有明显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出现。 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教案 一、学习要求: 1.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材料用具: 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放在生理盐水中。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 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 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四、总结步骤:

A卷擦-→滴-→取-→盖-→染-→吸 五、绘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三.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 学科 生物 年级六年级班 实验 名称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间 实验器材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 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 管,碘液 实验人 实 验 步 骤 一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 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 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液 染成蓝色的胚乳,以用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 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佬特点 实验 结果 种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 同的,种子的表面是一层种皮,里面是胚包括胚芽胚 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备注

小学植物生长观察记录文本表

_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

我的观察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查到的关于该植物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颜色、形状 (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对植物的照顾(对应处打“√”) 第 ( ) 周 晒太阳( ) 施肥料( ) 一周天气情况 浇水( ) 一周平均气温 和植物聊天( )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

南方常见绿化植物图鉴

塘英生活营地植物图鉴 树木类 三药槟榔 棕榈科 槟榔属 拉丁名:Areca triandra Roxb. 常绿丛生灌木,高达2-3.5m 。干绿色光滑,环纹明显如竹。叶长1-1.7m,羽状全裂,条状披针形,端具齿或浅裂,光滑无毛,喜暖湿气候,耐阴。 国王椰子:学名Ravenea rivularis jum ,形状常绿乔木,单干,高可达30米,羽状复叶似羽毛,羽叶密而伸展,树干粗壮,极限温度不低于-2℃. 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 夹竹桃科 ,正确中名为糖胶树,原产中国及东南亚、大洋洲等地。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以上。叶轮生,倒披针形,全缘。秋季开花,绿白色。果实长线形。枝条开展呈水平状,层层有序,树冠优美,树叶常绿。 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原产地: 印度 特性: 属於蠂形花科落叶乔木, 羽状复叶, 叶序整齐,叶貌似杨桃叶, 枝 桠特长呈放射状伸展, 树冠伞形,冬季落叶后枝桠优美, 春季嫩叶 娇柔翠绿。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别名:扇叶葵、葵树,科:棕榈科 属:蒲葵属。 形态特征:为常绿乔木。株高约20m 。单干直立,干棕灰色,有环纹和纵裂纹。叶大,扇形,有折叠,裂片约27枚,先端下垂,端尖2裂。肉穗花序腋生,花小,黄绿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科名:桑科Moraceae ,原产地:中国、越南至印度。形态:常绿乔木。干直立,枝条稍下垂,树冠锥形。几乎全年均可开花结果。质感:中色泽:叶色深绿,果实由绿转黄绿色。生育适温:23~32℃生长特性:

丛生鱼尾葵也称单穗鱼尾葵,Caryota monostachya Becc. 科属:棕榈科,槟榔亚科,鱼尾葵属,形态特征:茎丛生,高3~8m。叶子外缘近平直,内缘有圆形啮蚀状齿;叶鞘有少量纤维。花序下垂,不分枝或偶有短的分枝。果球形,直径2~2.5cm,青紫色,含1~2粒种子 小叶榕别名:细叶 榕,科属:桑科、榕属、 抗污染。学名Ficus microcarpa 英文名称 Chinese Banyan 科 桑科Moraceae 属榕 属Ficus 可达高度15 米,树形及树皮常绿 乔木,扩展形树干气根 下垂后形成新树干 习性:常绿乔木、生长 快、耐荫、抗污染、 树冠丰满、枝叶繁茂。 羊蹄甲 Bauhinia variegata(红花紫荆、红 紫荆、弯叶树)形态特征:豆科羊蹄甲属乔木植 物,高5-8 米。叶形变化较大,圆形至阔卵形, 有时几为肾形,先端二裂,裂至叶片的1/2 至 1/4 ,基部圆形、截形或心形。短总状花序,花 少,粉红色或白色,具紫色线纹。荚果条形,长 15-25厘米,宽1.5-2 厘米,扁平,有种子10-15 粒。 佛肚竹别名: 佛竹,密节竹学名: Bambusa vulgaris 所属类别: 禾本科,箣竹属与龙头竹 不同处在于秆较矮,高仅2—5m,秆及大多数枝 条节间短缩肿胀呈佛肚状。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1.体验静电现象(P2)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1操作步骤:生。 、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2生。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实验名称2 ;不一样的电荷实验目的: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实验器材:气球、羊毛制品、木尺 1 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步骤: 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实验器材小灯泡实验步骤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实验结论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 4 让小灯泡发光(P5)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实验器材:导线 1 根、电池 1 节、小电珠 1 个。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2观察现象。 、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3观察现象。 、整理器材。4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P7)连接带灯座的电路5 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实验原理根。1 实验材料:小灯

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个、导线 2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1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6 连接串联电路p8实验目的:会使用串联方法连接电路实验原理;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 个、导线 4 根。操作步骤: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 4、整理器材。实验结论: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7 连接并联电路p8实验目的:会使用并联方式连

植物形态观察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基础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校园植物观察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龙船花全株侧枝向上挺直生长且平滑,叶子表面光滑革质对生,全缘而呈倒卵形状或是椭圆形。一般长度约9厘米-12厘米左右,宽约4 是深绿色,背面的颜色较浅。花属于顶生的伞房花序,每簇花丛大约有 小花由其冠筒上长出后分裂4-5片椭圆形花瓣,冠筒长约2.5 红砖色。20-30朵聚生的小花整体呈现一个大圆球状,花团锦簇。

对生的二回羽状复叶舌状花瓣

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单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或浅心形,全缘,叶片坚纸质,两面披淡褐色糙毛及短柔毛,长约4-12厘米,宽约3-8厘米;叶脉5-7条基出;叶柄长约 厘米。 花为聚伞花序,长于分枝顶端,近头状,由3-7朵花组成,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花梗密披鳞片状糙毛,长约3-20亳米;花萼 宽,内侧红色,外侧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先端渐尖,萼管壶形,长约 花瓣5片,倒卵形,先端圆形,粉红色或玫瑰红色,密披缘毛,离瓣花;雄蕊10枚,5长5短,较长的雄蕊基部黄色直立,上部呈关节状弯曲,状似镰刀,连接紫红色半圆形的花药,短的雄蕊黄色,并未分两节,连接黄色的花药;雌蕊柱状,墨绿色;花柱线形,紫红色。

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对。 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

观察桃花的结构65481

《观察桃花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 -------侯大艳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实验课教材设计的内容是观察桃花的结构。通过实验,掌握桃花各结构的名称。桃花的结构包括:花托、花萼、花被和花蕊。在教学桃花结构时,要让学生懂得桃花的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 二、学情状况分析 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已经了解绿色开花植物具备6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桃花各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设计意图】:绿色开花植物所具备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 子。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的才能结果,种子怎样才能形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桃花各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设计意图】:只有把花的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的结果 以及种子的形成。 2.难点 理解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结构。 【设计意图】: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防止把花被看成是花的最重要的

结构(一提到花,就容易想到美丽的花被,就会误认为没有美丽花被的花不是花)。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自然界中生长着多种多 样的植物,有很大一部分 是绿色开花植物,它们是 用种子来繁衍后代的,我 们把这类植物称为种子 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被 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在上 一节课中,我们一起学习 了被子植物的代表—— 桃树,出示桃树的挂图: 提问:桃树属于绿色开花 植物,那么它所具备的6 大器官是什么呢?知道 了桃树的 6 大器官,那 么这6大器官中哪些是 桃树的营养器官,哪些又 是桃树的繁殖器官呢? 总结:根、茎、叶是绿色 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植 物靠着这些器官逐渐地 生长起来,当植物体生长 到一定的时期就要开花 结果和产生种子,花、果 实、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 的生殖器官。 那么,为什么开花 后才能结果和产生种子 呢?这与花的结构联系 密切。本节课就和大家一 起来探索、研究桃树的生 殖器官中花的结构。学生观察,回答问题通过两个简 单的问题, 一可以帮助 复习被子植 物的6大器 官以及归纳 出其营养器 官是根、茎、 叶,繁殖器 官是花、果 实、种子。 二因为花、 果实、种子 是植物的繁 殖器官,只 有把花的结 构弄清楚 后,才能更 好地理解植 物开花后才 能结果,以 及种子怎样 才能形成。 设疑激发 学生探究 未知的兴 趣。

小学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我领养的植物是:_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查到的关于该植物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颜色、形状 (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对植物的照 顾(对应处打“√”) 第 ( ) 周 晒太阳( ) 施肥料( ) 一周天气情况 浇水( ) 一周平均气温 和植物聊天( )

小学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我领养的植物是:_________ 页脚内容

页脚内容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 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 比美妙的世界! 我的观察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颜色、形状 (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对植物的照顾(对应处打“√”) 第 ( ) 周 晒太阳( ) 施肥料( ) 一周天气情况 浇水( ) 一周平均气温 和植物聊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查到的关于该植物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脚内容

一页简历模板(应届生必备,按SMART方法实例教学)

XXXX (+86)136-****-**** xu.****@https://www.360docs.net/doc/f017512943.html, 武汉市XX区XX大学XXX栋XX室邮政编码430074 教育背景 2010.9-2014.6XXXXXXXX大学 XXXXXXX工程工学学士实习经历 2011.6-201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市场企划实习生武汉 ●使用SMART方法,超额20%完成市场部本校中国移动促销计划(持续3日,驻点50帐篷,临时员工100人) ●独立处理市场部物料转运工作,运用ERP方案使物料转运可靠、有序地进行 ●主动承担市场各类资料汇总、日常管理及归档工作,运用MS OFFICE工具使紊乱文件有序化 项目经历 2012.3-2013.5 XXXXXXXXXXXX楼顶绿化建设创业项目项目经理武汉 ●预测项目资金风险,分析项目组财务预算,并制作项目风险分流方案,达到风险分流及扩大宣传目的 ●用SWOT原则分析起草各项活动的策划方案并兼任团队对外官方宣传,树立了项目组良好的正面形象 ●在校园禁商情况下,成功组织花卉义卖贩售公益活动,日销售额均超过1000元 ●组织进度总结会议,协商分配15名成员工作内容,使项目组工作有条不紊 2012.5-2012.9 XXXXXXXX珍稀植物编目及生存现状调研项目队长 XXXX ●与政府相关部门搭线洽谈,得到当地植物原始资料和企业支持,解决了外地交通、住宿等多方面问题 ●承担主要采访工作(政府、企业、市民),挖掘出大量原始空白资料 ●独立审核招募调研队员,邀请指导老师,使调研队顺利结队 ●撰写17页利川官方及企业承认的第一份当地珍稀植物专业调研报告,在537支实践队中脱颖而出荣获校优 校园活动经历 2011.9-2013.6 XXXXXXXXXXXXXXXXXXX社团 XXXXXXXX 武汉 ●组织承办新浪与中央共青团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绿植领养活动”,超额100%完成任务 ●管理XXXXX官方宣传途径新浪微博及人人主页,树立了良好社团形象,争取到学工组辅导员对商业活动的支持 ●组织策划团队活动(植物分类教学、校园植物识别、校园植物图鉴编写、扦插教学、叶脉纪念书签) ● XXXXX社团会员达到75人,核心成员15人,校内关注达到800人,跻身“校十佳社团” 2011.9-2012.6 XXXXXX大学生发展与研究指导中心心理部部长武汉 ●新生入学,组织下属38个新生班级在本班开展心理活动(新生工作坊),使新生迅速融入班集体 ●协助校心理部开展校级心理讲座,负责心理部心理委员资格认证,使本院心理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策划面向全校师生的“校园联合心理文化节”,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孤岛求生、心有千千结活动 ●学生工作得到上级部门及同事认可,获颁发优秀部员荣誉证书 2010.9-2011.6 XXXXXX学生会外联部干事武汉 ●独立撰写XXXX院“双旦”晚会活动外联策划,成功吸引赞助商 ●小组协助外联,成功拉取晚会活动资金赞助 ●协助院属各晚会服装租赁以及后台服装借还管理,使晚会开展有序化 奖励及资质 奖励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3/122)/ 学习进步奖学金(5/122) 校优秀社会实践队(5%)/ 优秀共青团员(30/300)/ 学生发展研究指导中心优秀部员 资质全国计算机四级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全国英语四级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社团主席 / 团支书 / 学生会干事 / 院研指心理部部长熟练掌握MS Word、MS PowerPoint(3年使用经验)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实践报告 开课实验室: 年 月 日 一、实践目的 (1)通过校园附近植物的观察,认识40种热带、亚热带植物种 (2)通过观察常见植物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熟悉识别植物的形态术语,为认识各种植 物和进行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打下基础。 二、内容及要求 观察校园植物,主要观察对象为苏铁科、木兰科、樟科、大戟科、桃金娘科、 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桑科、禾本科植物。 区分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 学院 地理学院 年级、专业、班 地理161 姓名 学号 成绩 课程 名称 土壤与植物地理学 实践项目名称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 指导教师 签名

三、原理与基础知识 四、使用仪器、材料 放大镜、笔记本、笔、照相机。 五、报告内容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区别 1、茎的结构不同:木本植物的茎部含有大量的木质,比较坚硬;草本植物的茎部为“草质茎”,比较柔软,这是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本质区别。 2、生长周期不同:木本植物为多年生植物,草本植物则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 3、形态不同: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高大直立,其中乔木主干明显,分枝部位比较高,灌木主干不明显,分枝靠近茎的基部,半灌木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 4、生长习性不同:随着地理纬度及栽培习惯的改变,草本植物中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习性会发生变化,如小麦和大麦在秋播时为二年生草本,在春播时则成为一年生草本;又如棉花及蓖麻在江浙一带为一年生草本,而在低纬度的南方可长成多年生草本。 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 灌木: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 半灌木:植物多年生,但仅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如牡丹。

园林树木学 学习指南

园林树木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对园林树木有较全面的认知和理解,并能熟练的在园林中科学艺术地应用这些树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时数为36,实验时数为28,实习1周。 学好本课程的建议如下: 1、园林树种形态和习性方面:多描述不同树种的形态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干、刺毛等,其中重点是花和果,在属下的植物类群中叶形是重点,而且生长期最长的植物的叶片;善于总结植物的各种形态特征,例如叶对生的植物、有乳液的植物、复叶植物、有特殊气味的植物、有刺毛的植物、藤本植物、各个季节的开花植物、喜酸性土壤的植物、耐干旱瘠薄的植物等;经常比较中文名相似的树种或者叶形相似的不同种类等,例如三角枫和枫香、国槐和刺槐、悬铃木和梧桐、樱花和樱桃等,从而能够举一反三,逐步扩充识别的植物种类数量;掌握好一项基本技能——利用工具书独立鉴定树种,要利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中国树木志》、《中国高等植物》、《湖北植物志》等参考书来鉴定自己所采集的树种;经常浏览植物分类相关的网站和论坛,加入一些园林树木相关的QQ群,利用好网络资源提高识别水平。 2、园林树木观赏特性方面:由于本课程的学习受到时空的限制,所以要多观察不同时期各种树种的变化情况,并

利用差旅机会观察不同地域同属或同种植物的变化;善于勾画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树形图,树形图能增强学习者对某一物种的直观感受,可以实质的了解树高、树形、枝下高、冠幅、分枝角度和方向、叶形等形态特征。 3、园林树木的文化培养方面:多读一些古典园林方面的书籍、诗歌、散文或歌曲,并交流读后感,例如在古典园林中很多对联和题词等与园林中种植的园林树木有关系,在阅读这些文化素材的时候,勤于思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或者参观不同类型的绿地公园,写出观后感等。 4、园林树木的空间培养方面:多测量各种树木,学习应用简单的目测和准确的实测来掌握重要树种的空间特征,并绘制配植图等。 5、对容易忘记不熟悉的树种: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多观察树种的各种形态、感受树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空间中的美,反复认识和重新认识。最好能够准备一个精致的笔记本,将不熟悉,或不认识,或易忘记的树种的主要特征,在笔记本上简单勾画出来,平时多翻阅,日积月累之后机会牢记这些树种,并能举一反三。 6、实验课时,在室内时,学生应多观察新鲜标本,通过学生鉴定——教师指正——学生观察——教师总结的方式逐步掌握标本形态的识别要点,同时对于校园没有的树种,要勤于翻阅蜡叶标本,浸泡标本,这样可以增强对同属不同种的植物了解;在室外教学时,应从整体上去把握树木的外貌, 通过从远到近的方式了解树木的形、色、质及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