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第一章

城市意象第一章
城市意象第一章

环境的意象

凯文.林奇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给人带来欢乐。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很显然,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群,城市设计的规律有可能被倒置、打断、甚至是彻底废弃。

一个场景所包含的内容,无论如何总会比人们可见可闻的更多,但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体验自己,研究它们通常需要联系周围的环境、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以及先前的经验。位于农庄田野里的华盛顿大街的布景虽然可能看起来很像是在波士顿市中心,但它们将截然不同。每一个人都会与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某一部分联系密切,对城市的印象必然沉浸在记忆中,意味深长。

城市中移动的元素,尤其是人类及其活动,与静止的物质元素是同等重要的。在场景中我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察者,与其他的参与者一起,我们也成为场景的组成部分。通常我们对城市的理解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其它一些相关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部分的、片断的印象。在城市中每一个感官都会产生反应,综合之后就成为印象。

城市不但是成千上万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们在共同感知(或是享受)的事物,而且也是众多建造者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建设改造的产物。尽管在一段时间内城市的大致轮廓可能静止不变,但细节上的变化从不间断。城市发展始终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局部控制只能作用于它的发展和形态,并没有最终的结果。毫无疑问,勾勒城市使之能够给人们带来引起美感的享受,是一门完全不同于建筑,或是音乐、文学的艺术,它可能会从这些艺术中吸取灵感,但绝对不能去模仿它们。

美丽愉悦的城市环境非常稀少,有人甚至认为它不可能存在。没有一个比村庄大的美国城市拥有完整的精致景观,几个小镇也只是有一些漂亮的街区。可惜大多数的美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城市环境的重要意义。他们只是知道所处环境的丑陋,不断地抱怨城市的肮脏、烟尘、高温、拥挤、混乱和单调,但是并不清楚和谐城市环境的价值所在。这种环境可能只是在旅游度假中匆匆掠过,人们并没有去想过如果这一切能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偷悦,和居住的永久港湾,或是成为丰富多彩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

可读性

本书将通过研究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城市意象,分析美国城市的视觉品质,主要着眼于城市景观表面的清晰或是“可读性”,亦即容易认知城市各部分并形成一个凝聚形态的特性,好比这本书,它的可读是因为它由可认知的符号组成,是可以通过视觉领悟的相关连的形态。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本书首先认定“可读性”在城市布局中关系重大,进而通过具体分析,试图说明这一概念在当今城市重建中的作用。读者很快就会发现,这项研究作为一种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全新的概念,还将研究如何获取灵感,并给出发展和验证的策略。文中的语调多是推测性的,有时甚至可能有点不负责任,既是实验性质的,又很独断。本书第一章主要引出一些基本概念,随后的章节将利用这些概念分析美国的.几个城市,讨论城市设计的重要性。

尽管清晰或是可读性不是一个美丽城市的惟一重要特征,但在涉及城市尺度的环境规模、时间和复杂性时,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为此,我们不能将城市仅仅看成是自身存在的事物,而应该将其理解为由它的市民感受到的城市。

组织并辨认环境是所有运动生命的重要本领,它们借助了各种各样的线索,诸如对色彩、形状、动态或是光线变化的视觉感受,听觉、嗅觉、触觉、动觉,以及对重力场或是电场、磁场的感觉。从燕鸥的极地迁徙到帽贝在一块岩石的微观地形上探路,大量文献都重点描述了动物的这种辨向的技能。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心理学家也对人类的辨向本领做了大致的研究。尽管目前仍然还有一些谜团尚未解开,但一致认为这其中不太可能存在什么神秘的“本能”,而是由外部环境不断造成的感官刺激综合形成的。这种本领也是自由运动的生命能够生存的最根本有效的条件。

在现代城市中很少会有人完全迷路,因为我们有许多可以借助的工具,比如地图、街道编号、路标、公共汽车站牌等等。但是一旦迷失方向,随之而来的焦虑和恐惧说明它与我们的健康的联系是多么紧密!“迷失”在我们的词汇里不单单意味着简单的地理方位不确定,也暗示着更大的灾难。

在探路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意象。这种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为。自古以来,感知并构造我们的周围环境十分必要,这种意象对于个体来说,无论在实践上还是情感上都非常重要。

显然,一个清晰的意象可以使人方便迅速地迁移,比如很快找到朋友的家、警察局或是一家纽扣商店。但事实上一个有秩序的环境能够带来的益处更多,它提供了更宽广的参照系,是行为、信仰和知识的组织者。比方说,如果了解曼哈顿的组织结构,你一定能够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和惊喜。如同任何好的结构,有秩序的环境给人们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是获取更多信息的起点。总之,对环境的清晰意象是个体成长的一个必要基础。

一个整体生动的物质.环境能够形成清晰的意象,同时充当一类社会角色,组成群体交往活动记忆的符号和基本材料。许多原始部落有代表性的神话故事的场景都十分惊人,战争中孤独的士兵相互交流时,最初也最容易谈到的就是对“家乡”的回忆。

一处好的环境意象能够使拥有者在感情上产生十分重要的安全感,能由此在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建立协调的关系,它是一种与迷失方向之后的恐惧相反的感觉。这意味着,最甜美的感觉是家,不仅熟悉,而且与众不同。

事实上,一处独特、可读的环境不但能带来安全感,而且也扩展了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尽管在一个形象混乱的现代城市是可能的,但如果是在一个生动的环境中,同样的日常活动必定会有崭新的意义。从本质上来说,城市自身是复杂社会的强有力的象征,如果布置得当,它一定会更富表现力。

也许有人会对物质环境可读性的重要意义提出异议,既然人脑的适应性惊人,那么如果有一些经验,他一定能从最曲折、无特征的环境中找到出路。有大量的例证也说明即使是在荒凉无迹可寻的大海、沙漠、冰川中,或是在树枝交缠迷宫般的丛林里,人们都有可能清楚地辨向。

因为即使是大海也还有日月星光、海风、潮流、海鸟、海水颜色可以参照,如果没有这些,凭空导航是完全不可能的。只有经过大量训练的熟练专业水手才能在波利尼西亚群岛间航行,但有时即使准备最充分的探险家也会感到紧张焦虑,这都反映了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辨向困难。

可以说,每个人只要稍加小心,再花一些力气,经历一些波折,都能够学会在泽西城辨清方位。只是可读环境的积极意义,比如情感上的满足、交往或概念组织的框架、每天的新体验,这些都遗失了。尽管目前的城市还没有充满紧张感觉,混乱到让熟悉它的人无法容忍的地步,我们毕竟已经因此失去了一些快乐。

必须承认,环境中的神秘、离奇和惊喜有其一定的价值,我们中许多人喜欢波士顿的汉考可大厦,它周围那些曲曲弯弯的街道也有特别的魅力。不过这种情况必须有两个前提,首

先必须没有迷失、转向或是走不出来的危险,惊喜必须基于一个整体的框架,迷惑的只能是可见整体的一小部分;其次复杂神秘的部分应该具有可以探索或是花时间可以去理解的形式,没有任何相关联系的完全混乱是绝对不可能令人愉快的。后者必须满足一个重要的限定条件,即观察者在感知世界过程中应该充当能动的角色,在形成意象的过程中有创造性的成分,应该能够有能力依需要去改换意象。秩序明确,细枝末节都很详尽的环境可能会阻碍新活动形式的开展,一处每块石头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的景观很难再去创造新的故事。尽管在目前这种城市的混乱中,这似乎还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但它已充分说明我们追寻的并不是最终结果,而是一个开放的,能够不断发展的秩序。

营造意象

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环境存在着差异和联系,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赋予意义。尽管意象本身是在与筛选过的感性材料的互相作用过程中不断得到验证,但如此产生的意象仍局限并着重于所见的事物,因此对一个特定现实的意象在不同的观察者眼中会迥然不同。

意象的聚合可以有几种方式。真实的物体很少是有序或是显而易见的,但经过长期的接触熟悉之后,心中就会形成有个性和组织的印象,找寻某个物体可能对某个人十分简单,而对其他人如同大海捞针。另一方面,那些第一眼便能确认并形成联系的物体,并不是因为对它的熟悉,而是因为它符合观察者头脑中早已形成的模式。美国人通常都能认出街角的百货店,而对于澳大利亚的丛林居民可能很难辨别。另外,新鲜事物的结构和个性通常十分鲜明,因为它们具有体现和影响自身形式的惊人物质特征。因此,对于一个从内陆平原走来的人,即使他非常幼小或是闭塞到不知道所见景观的名字,大海和高山也一定会吸引他的注意力。

作为物质环境的操纵者,城市规划师首先感兴趣的是形成环境意象的外部动因,不同的环境能够阻碍或是促进这种形成过程。任何一种特定形式,一只精美的花瓶或是一块粘土,引起不同的观察者产生强烈意象的可能性也或高或低。如果以观察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情或熟悉程度进行分类,那么分组越细致,意象相似的可能性越大。每个人创造并形成自己的意象,但在同一组的人群中,成员之间的意象似乎能基本保持一致。城市规划师渴望创造一个供众多人使用的环境,因此他感兴趣的是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群体意象。

所以我们这项研究将忽略心理学家可能感兴趣的个体差异,在此首要阐明的就是“公众意象”的定义,它应该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即在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三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可能达成一致的领域。

世界上不同文明、不同景观所使用的定位系统之间的差别很大,附录A中列举了许多实例,比如抽象的和固定的系统,移动的系统,还有一些指向人、房屋或是大海的系统。环境可以围绕一系列的焦点组织起来,按一些被命名的区域分开,或是由记忆中的道路连接起来。因为方法多种多样,人们用来辨别自己世界的潜在线索似乎也无穷无尽,这些都为我们今天如何在城市中定位提供了有趣的启示。这些实例中绝大部分都惊人地重复着城市意象元素的形态类型,我们可以方便地将其分为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元素将在第三章进行定义和讨论。

结构与个性

环境意象经分析归纳,由三部分组成:个性、结构和意蕴,尽管在现实中他们通常同时出现,这里还是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抽象分析。一个可加工的意象首先必备的是事物的个性,

即其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惟一的意义。其次,这个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最后,这个物体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一个可以用作出口的意象因此需要识别三点内容,作为独立个体的门、与观察者的空间联系、以及作为一个出人洞口的意义。这.几点并不能完全分开,一个门的视觉可识别性与其作为门的意蕴总是交织在一起,但我们仍有可能假设它优先于门的意蕴,可以依照门的形式的特性或是位置的特点来进行分析。

这种分析的方法用来研究门可能毫无意义,但是对于一个城市环境则不然。在城市中,首先意蕴的问题十分复杂,比之对实体和关系的认知,有意蕴的群体意象在这一层次上不太联贯。此外,与另两者相比,意蕴不易受到物质操作的影响。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建造城市,供众多背景千差万别的人们享用,而且要适应将来的发展需求,那么明智的做法就是着重于意象的物质清晰性,允许意蕴能够自由发展。曼哈顿岛天际线的意象可能代表生机、权力、颓废、神秘、混乱、伟大,或是其它什么,但在任何情况下这些轮廓分明的图像都体现并加强了这种意蕴。即使城市的形态能够容易地互.相仿照,但其各自的意蕴也完全不同。含意与形态相脱离,至少在分析的最初阶段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的研究因此将主要集中于城市意象的个性与结构。

假如一个意象要在生活空间内充当导向作用,它必须具备几个特点,首先在实用性上,它应该充分而且真实,个体能够在一定范围的环境内工作。地图无论抽象与否,至少要能让人找到回家的路,它必须充分清晰、完整、易于查阅,即必须是可读的。其次,它应该具有安全性,拥有附加线索,让人们有可能采取别的措施,减少失败的几率。如果一盏闪烁的灯是一个急转弯的惟一标志,一次停电就有可能导致灾难的发生。开放的、适于变化的意象将更受欢迎,它使得个体可以不断调查和组织现实,有空间允许个体描绘自己的图像。最后,它应该还有一部分意象可以传授给别的个体。衡量一个“好”的意象,这些标准的重要性对于不同人、在不同条件下也不一样,有人赞美经济、有效的体系,而有人又喜欢开放、可借鉴的体系。

可意象性

由于研究重点是作为独立变量的物质环境,我们将探索与人们心中意象的个性和结构特点有关的物质特性。由此产生了“可意象性”的定义,即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形状、颜色或是布局都有助于创造个性生动、结构鲜明、高度实用的环境意象,这也可以称作“可读性”,或是更高意义上的“可见性”,物体不只是被看见,而且是清晰、强烈地被感知。

半个世纪以前,斯特恩曾讨论过艺术作品的这一特性,称其为“外显性”’74。他认为艺术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单一目的,艺术最基本的两个功能之一是“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满足生动、可懂的外形需要来创造意象”。在他看来,这是迈向内在意蕴表达的重要的第一步。

在这一特殊意义上,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外显的、可读或是可见的)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环境这种给人以美感的特点,不但应该简化,而且要持续深人。这种城市具有高度连续的形态,由许多各具特色的部分互相清晰连接,能够逐渐被了解。敏锐或熟悉的观察者可以排除最初意象的干扰,而获取新的引起美感的印象,每个新的部分都与许多先前的要素有关,观察者能够清楚了解周围的环境,辨明方向,毫不费.力地迁移。威尼斯可以说是这样一个拥有高度可意象环境的城市,在美国,

可以作为例证的有曼哈顿、旧金山、波士顿的一部分,还有芝加哥的湖前区。

这些特性都是由我们的定义引出的,可意象性的概念并不意味着固定、有限、具体.、整体或是有秩序,尽管它有可能有时具有这些特性;它也并不意味着清晰、显见、新奇或是平淡。整个环境的构成十分复杂,表面的意象很容易令人厌烦,而且只能够指向生活环境的少数几个特征。

城市形态的可意象性是我们下面研究的核心,一个美丽的环境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一些基本的特征,诸如意蕴或是表现力、愉悦感情、韵律、兴奋点、可选择性等等,我们虽然集中研究可意象性,但并不否认这些特征的重要性。我们的目的仅仅是研究可感知世界的个性和结构需求,举例说明它与复杂可变的城市环境的特殊关系。

由于意象的产生是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体之间一个双向的过程,通过象征性的图案、重新训练观察者或是改造周围环境都有可能加强意象。你可以提供给观察者一个环境如何组成的符号图解,比如一张地图或是一些书面的指示,一旦观察者能够把图解与现实对照起来,就说明他对事物的相关性有了了解。现实中你甚至可能像纽约最近一样,为了指向安装一个机器,这些装置提供了互相联系的简洁数据查询,非常实用。但它们也有不可靠之处,一旦装置坏了就无法找到方向,而且它需要不断地补充、更新以跟上现实的不断变化。附录A中大脑损伤的案例就说明如果完全依赖某一种方法,将会感到焦虑和辛苦。此外这样还丧失了互相联系的完整体验和完整的生动意象。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培训观察者。布朗指出,一个要求主体盲目移动的曲径最初看起来好像是一个连续的问题,但是主体会渐渐地熟悉其中部分形态,尤其是开头和结尾部分,并认定它是这个地方的特征。最终他们能够准确无误地走过来,这条曲径在他们眼中就成了一个地方。德席瓦尔描述了一个似乎有“自觉”导向能力的男孩,事实上他从幼年起就受训练,辨别“门廊的东边”或是“梳妆台的南端”,因为他的妈妈无法分辨左右。”

希普顿关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勘测报道是这项研究中最富戏剧性的一个案例。当从一个新的方向接近珠峰时,希普顿很快就认出了他从北侧已经认识的峰顶和山脊,但是陪同他的夏尔巴向导虽然对山的两侧早已熟悉,却从没有意识到它们是同一个事物,知道后他也感到非常惊讶和兴奋。

基尔帕特里克描述了将与先前意象不同的新刺激强加于观察者后的感知获取过程,先是形成一种能够概念地解释新刺激物的假想形态,先前形态的错觉也同时存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经验也证明,这种错觉即使在被证明不可能以后很久,也会存在很长时间。我们凝视丛林,只能看见阳光照在绿叶上,但一个警觉的响动告诉我们树后藏着一只动物,观察者会做出“离开”的反应,然后重新琢磨这个响动,这类伪装的动物可以通过它眼睛的反光辨认出来。经过反复的体验,感知的整个形态发生变化,观察者不必、再自觉地选择离开,或是在已有的感知框架中增添新的内容,他已经获得了在新的环境中能够自如运用的意象,看起来自然而且正确,他因此能够迅速地从树叶的背景中发现隐藏的动物。

同理,我们也应该学会在城市的大规模蔓延中看出其中隐藏的形态。目前我们并不习惯于对如此大尺度的人工环境进行组织并形成意象,但日常的活动要求我们做到这一点。柯特·萨夏列举了一个在特定条件下无法产生关联的案例。北美印地安人的歌声和鼓点的节奏完全不同,需要分别来理解。类似地他也提到,在我们自己的音乐中,比如教堂里唱诗班的歌声,没有人会认为它需要配合教堂屋顶的钟声。

在广大的都市地区,唱诗班和钟声没有被联系在一起,如同夏尔巴人,他们看到的只是珠峰的侧面而不是整个山峰。扩展和加深我们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将需要长期持续的生物学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这个过程已经从触觉发展到遥感,又从遥感发展到符号传输,现在我们有能力既借助外在物质形态的运用,又通过内在的认识过程来形成发展我们的环境意象,事实上目前环境的复杂性也在迫使我们这样做。第四章中将讨论这一内容。

对既定的景观,原始人是在感知逐渐适应之后,被迫去改善所处的环境意象,他们可能堆一些石头作界标,点燃烽火,或是在树皮上刻标志,从而对环境产生细微的改变,但是从视觉上的清晰和互相联系方面来讲,实质性的改造仍局限于房屋的选址和教区的划分。只有强大的文明社会才有可能从大尺度上操作整体环境,有意识地进行大规模物质环境的改造也只是在最近才成为可能,因此环境的可意象性属于一个新的课题。从技术上,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全新的地形景观,比如荷兰的围海造田,现在的设计师己经掌握如何去创造一个完整的景观,使观察者能够容易识别局部进而获得整体结构。

我们正在飞速地建造一种新的功能组织—大都市区,但我们同时还要明白,这种新的组织也.需要与其相应的意象。苏赞·兰格在她对建筑的简略定义中表明了这个问题,她认为建筑是“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

迷失在城市意象中读凯文_林奇的_城市意象_

迷失在城市意象中 读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 濮波 一 在《城市意象》一书里,凯文·林奇以宏大的视野,剖析了在城市的建设中,营造城市意象的重要性与可变性。而且,最为珍贵的是,林奇是在五十年前(1960年首版)提出这 些观点的。五十年后的人们,仿佛已经经过了时代建设的大潮流,在都市里享受着现成 的城市景观。在建筑师事务所里,各种规划软件层出不穷,似乎现代城市意象已经成了 随手拈来的事物。我们动辄说栖居在诗意里啦,在水边安家啦等等,那些重要的城市意 象和街道、边界、标志物一道扮演着角色……我们被亲近或者疏离。似乎我们是天生的 对城市意象敏感之人。但,对不起,这本书要告诉你,最早提出城市意象的是建筑学教授 凯文·林奇。 因此,无论时代怎样演变,有一点是共识: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四十年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新的评价城市形态的方法,首次提出了通过视觉感知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 是对大尺度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①这样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把可见、可忆、 可喜的城市区域意象化,赋予城市视觉形态以醒目与新颖,是一种前卫与慧眼独具。也 可以想见,有了城市意象的理论,等于为像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在60 年代开始的大刀阔斧建设时期,进行城市景观的再造和有序梳理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 的依据。 这是一本客观之书。处处呈现一种观察的细腻和角度的真切,如在“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这章的“意象特征”一小节中,林奇观察到:“对波士顿个体意象的研究表明,它们 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对一个元素,由于观察者相对‘度’的不同,也就是他们 对元素细节涉及程度的不同,意象也不尽相同。”这就像戏剧中谈论观演关系,就像彼 得·布鲁克在《空的空间》里谈论戏剧空间,可以被随时营造,而这又取决于舞台上的几 个关系。同样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的著作,一个戏剧家和一个建筑学教 授,不约而同谈到了度(程度、向度、角度)与动作的关系。在接受的美学家伽达默尔这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pdf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 凯文.林奇(Lynch.K)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 影响的著作。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林奇将对城市 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 参照物或认路。“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 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林奇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 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道路作为城市物化 环境的景观元素,使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是有连续性”。道路作为“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各有特色。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 空间体系。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 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人们对自己已经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条不断变 化的景观道路上行走,在相对意义上不觉得路很长,而且有预期感,所谓“移步异景”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 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桥梁、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 城市边界不仅在某些时候形成“心理界标”,而且有时还会使人形成良种不同的文化心理结 构。 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在人 们的经验中经常会获得这样的感知:你生活在城市的哪个区?城市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必然要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正因为有不同的功能,区域性的存在一项就是人们对城市感知的 重要源泉。当人们走进某一区域时,会感受到强烈的“场域效应”,形成不同的城市意象。 城市节点是城市结构空间及主要要素的联结点,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人们城市意象的 汇聚点、浓缩点,有的节点更有可能是城市与区域的中心及意义上的核心。节点往往成为城 市占主导地位的特征,林奇把节点视为不同结构的连接处于转换处,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 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的连接点和某些特征的集中点。比较其他城市意象要素而言,城市节点是一个相对较广泛的概念,节点可能是一个广场,也可能是一个城市中心区,城市节 点是作为城市结构与功能的转换处。 城市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照点,有可能是在尺度上变化多端的 简单无知元素”。它作为一种地标,在人们对城市意象的形成经常用作确定身份和结构的线 索,当一个城市的某一人工物体被公认为城市标志性建筑时,这个标志就已成为一个空间结 构系统,它与其他要素“在有规律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依赖中构成一个集合体”。另外城市标志物最重要的特点是“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在整个环境中“令人难忘”。

城市意象视角下城市符号探析

城市意象视角下城市符号探析 摘要:城市符号代表城市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可,城市符号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能够认识并了解这座城市,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从城市意象的角度进行城市符号的分析,分析了城市意象与城市符号的关系,并研究了边界、节点、标志物、道路和区域与城市符号的相关联,这些理论对城市符号构建有很强针对性和指导性。 关键词:城市;城市意象;城市符号 引言 在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现代社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之间竞争的缩影。一个旗帜性的城市符号,能反映出城市本身的个性,更能很好的带动城市的发展。以城市内涵为核心,以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为主体,所构成的城市符号往往是以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城市意象的五大要素为载体。 一、城市符号与城市意象的关系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对城市认知的研究具有启发性。书中分析了他对美国的三座城市所开展的意象方面的详细研究。在对城市意象分析的基础上,不但提出完整的城市意象调查方法,还建议人们从城市意象的五种要素进行意象感知,即:边界、节点、标志物、道路和区域,指出居民

主要以空间与路径的主导型两种方式构造他们脑海中的城 市意象地图[1]。 城市意象是城市符号的一种显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城市符号作为城市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为城市的稳定性奠定基础。 二、城市意象视角下的城市符号 在对构建城市符号的方式进行分析时,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城市符号是由什么要素构成的,必须清楚市民对什么样的城市符号元素感兴趣。在此基础上,分析出那些有代表性的要素最能提炼成城市符号。 总结起来,我们能够这样认为:有特色,又有空间结构性关系并且具有特殊意义三方面的特征,是构成城市意象的重要“因子”[2]。下面主要从林奇的《城市意象》中的五个要素从多层面多角度分析出要素的特色、关联与意义,从而从各要素中解读城市符号。 1. 城市街道与城市符号 有特色、有意蕴的道路是构成城市符号的元素之一。道路是一种空间关系,通过产生的空间构成新的视觉关系,进而丰富城市轮廓,增添城市特色,成为城市符号。 如北京的长安大街(图1.1),它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街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街道,它建设于明代,是营建北京紫禁城、皇城以及内外城时最重要的道路,到目前为止,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doc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浅析《城市意象》 1.书籍简介 《城市意象》是一部影响了世界各国城市设计的理论著作,它的作者凯文.林奇是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林奇的一生致力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他还因在MIT的出色教育成就被誉为一位杰出的城市设计教育家。 《城市意象》的研究始于对城市地理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质疑和批判。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内部模型的大量实证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理论模型的预测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开始对根据小样本建立的模型运用到达分为区域或把有限的地区性模型无条件推广到其他地区提出了疑问,并且人的行为多是处在一种假设状态的研究,真实生活中往往呈现出非理性状态。这种对量化研究的不满以及对规范模型可接受性的质疑,导致了60年代后期对个体行为的普遍关注,从而形成了风行于70年代的“行为革命”。凯文·林奇他便是把研究建立在行为研究的方法之上 ,强调对个体以及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知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和集体的心智图研究,借鉴了各项实验研究方法 ,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对个体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凯文·林奇在这本书中首次将环境心理学引入其中,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书中林奇通过以上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2.内容概述 书中所说的城市意象,可理解为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 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 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林奇对这种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感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这种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满足生动、可懂的外形需要来创造意象的功能,是城市迈向内在意蕴表达的重要的第一步,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基于这种观点,林奇进一步将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的提出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也是我们在目前城市设计中关注的基本要素。 林奇将五要素称之为充当城市设计的标准元件,在详细分析这五种元素时,他又引入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见性、渗透性、主导性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使每座城市都有其本身的可意象性。 3.城市意象及其元素 在城市意象中,林奇关注的是城市的视觉品质。在组成这些视觉品质的环境意象中,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五元素尤为重要。提高城市的可意象性就是使它在形象上更易于辨别和组织。城市区域组成,区域由节点组成,由边界限定范围,通过道路在其间穿行,并四处散布一些标志物,元素之间有规律地互相重叠穿插。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辽宁沈阳 文章摘要: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 关键字:建筑研究节点标志 一、城市意象概念 1、城市意象 二战以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所占的空间迅速扩大,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密切关注。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明显地对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以应用,作为城市规划获取相关社会信息的方法。 2、城市意象空间 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林奇的城市意象,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形象的研究,以别过去只是由客观的判定;评估性意象是对人这一认知主体对城市意象的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而城市意象空间则是对林奇结构性意象的延续,并融入了评估性意象的某些因素。因而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设计应在注重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形成有特色的意象空间创造条件。 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其周围环境有一个感应、观察和认知的过程。地理学在研究人们的这一认识过程、形成机制、相互关系的分支学科称为感应地理学[1]。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罗文索就提出了感知研究的方法[2]。此后,地理学家、规划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感知环境的研究迅速展开。城市意象空间(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

长春城市意象调研报告 长春城市印象

摘要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带来欢乐。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针对于城市居民对城市的印象,笔者做了调查,结合着调研报告,人们对长春的认知,分析了长春的公众意向。 关键词城市认知意向

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相关理论评述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长春是一座历史悠久、活力四射的城市,它处巍巍乎东北亚制高点长白山腹地,莽苍苍东北大平原中心,历史悠久的松花江支流伊通河自南而北,穿城而过。 “城市形象问题成为热门话题至今已有好几个年头了,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工作一直贯彻“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方针,注重城市形象美不够的一种“反弹”。”[1]构成城市的元素都有哪些呢?随处随时可见的人群,穿梭如流的大车小车,灯红酒绿的街道,琳琅满目的

广告牌,四通八达可以让人随时迷失的道路,便利快捷的交通,星罗棋布样式多样的店铺,丰富多彩的公园、游乐园、广场,千篇一律除了门牌号几乎难以区分的水泥建筑群,里面住着互相熟悉的陌生人,还有什么呢,红绿灯,时尚,工厂等等。感觉城市就是一大群忙碌终日的人所生活的用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的一个空间很大结构很复杂的场所,在这个地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而简单。结合城市五要素充分展示了城市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1.2相关理论评述 凯文?林奇(Kevin Lynch)是最早将知觉图式应用到城市空间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他的《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堪称城市意象理论的里程碑。“理想城市应被构造成可意象的景观,清晰、连贯且有条理,使它引人注目,成为城市生活的标志。”[2]标志,道路,边界,区域,结点是林奇对城市空间意象构成的五个要素。 但是,我们通过凯文?林奇的要素分析方法得到的是一个静态的物质空间意象。从这样的意象中,我们无法认知空间发展演进的过程与引发这演变的原因,而对于长春乃至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而言,悠久的历史带来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在进行元素分析时我们应带着这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来解读城市。 2 基础数据获取 2.1调查范围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范围指长春市区,包括朝阳区、二道区、经开区和高新区。本研究主要采取三种调查方法,即问卷调查,照片识别以及绘制认知地图。在调查问卷中,由笔者根据凯文?林奇的区域、通道、节点、标志物、边缘这五个基本要素设置相关的21个问题,要求受访者一一作答。 在照片识别法中,首先在长春市选择具有标志意义的10个点,分别对这些点进行实地考察,在每个点分别选取不同角度拍摄照片,由在长春居住的10人进行辨认,然后让受访者辨认,能说出照片景物的名称或所处大致位置即算回答正确。 认知地图是本次调查的主要依据,因为认知地图能最直观清晰的反映受访者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感知中的城市意象 [摘要]本文介绍了凯文.林奇的著作《城市意象》的背景和概要,对书中提及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做了简单的回顾,并指出了城市意象研究的局限性。 [关键词]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城市设计 -----王梆,《映城志》 1 概要 “至少在过去20多年中,林奇关于城市设计思想的影响力一如柯布西耶对现代建筑的影响。”[1]著名学者夏铸九如是评价凯文.林奇,由此林奇对城市设计理论的贡献可窥见一斑。凯文.林奇——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一生致力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他还因在MIT的出色教育成就被誉为一位杰出的城市设计教育家。凯文·林奇的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城市设计产生很大影响,他的著作被译成各种文字。他撰写过不少著作,如《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City)、《地段规划》(Site Planning)、《好的城市形态》(The Good City Form)等。此外他还有大量城市设计实践。 其中《城市意象》是林奇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该书也是后现代时期一部的传世名作。《城市意象》的研究始于对城市地理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质疑和批判。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内部模型的大量实证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理论模型的预测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开始对根据小样本建立的模型运用到达分为区域或把有限的地区性模型无条件推广到其他地区提出了疑问,并且人的行为多是处在一种假设状态的研究,真实生活中往往呈现出非理性状态。这种对量化研究的不满以及对规范模型可接受性的质疑,导致了60年代后期对个体行为的普遍关注,从而形成了风行于70年代的“行为革命”。凯文·林奇他便是把研究建立在行为研究的方法之上,强调对个体以及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知 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和集体的心智图研究,借鉴了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对个体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环境心理学引进城市设计。林奇通过多年细心观察和群众调查,对美国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3座城市作了分析,将城市景观归纳为道路(path)、边缘(edge)、地域(district)、节点(node)和标志(landmark)五大组成因素。他认为市民就是通过这五大景观因素去辨认城市的风貌特征,因此,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identity)。在分析这五大因素时,他又引入空间(space)、结构(structure )、连续性(continuity)、可见性(visibility)、渗透性(penetration)、主导性(dominance)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兰州主城区城市意象空间和意象元素分析研究

兰州主城区城市意象空间和意象元素分析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兰州城市特色,将林奇(Lynch,K)的5 类城市意象要素进行细分,并转换为地点场所意象元素,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照片辨别以及认知地图对兰州市民进行城市意象的调查,得出兰州市的公众意象图:以南北向天水路、皋兰路-金昌路-城关黄河大桥-大桥北路,东西向东岗路-庆阳路-西津路-西固路等道路及黄河为骨架形成的网格状城市空间意象图。功能分区、行政区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总体城市意象空间结构,黄河、白塔山和五泉山却起到了边缘要素的功能。总的来看兰州市存在着较为清晰的群体意象即“公众意象”。关键词:兰州主城区;城市意象;认知地图;意象因子;意向元素 1 理论基础 在城市意象研究中,美国凯文·林奇(Lynch,K)开创性的把意象拓展到城市研究领域当中,在城市规划人性化方面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1960 年林奇(Lynch,K)的《都市意象(The Im- age of the City)》一书是城市环境意象研究的里程碑。林奇认为,所谓城市意象,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 1 ]。他成功把环境心理学的观念运用到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中,提出城市具有可意象性,并存在一个公共的意象——“公众意象”,通过室内录音访谈、选择照片、绘制草图、室外验证等手段,探测出人们心目中的城市意象,通过分析、归纳、证明城市的可意象性及公众意象的存在,进而总结出城市意象的各个元素,归纳为区域(district)、道路(road)、边界(edge)、节点(node)、标志物(landmark)五种意象元素。并通过对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三个城市的调查研究,以及不同城市的居民对不同城市的意象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城市的居民关心共同的主题,进而说明城市意象五元素对居民意象的影响。 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在林奇之后,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1970 年Appleyard D 对城市居民意象地图类型进行实证研究,他将路径主导型地图分为段、链、支环和网 4 种子类型,将空间主导型地图分为散点、马赛克、连接和格局 4 种子类型[2];1978 年Golledge R G(1978)对城市居民感知阶段的研究,认为城市感知地图随时间变化分为3 个阶段,即联接发展阶段、邻里描绘阶段和等级秩序阶段[3]等。 目前国内对城市意象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大多是以凯文·林奇(Lynch,K)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依据进行研究。1993 年李郇、许学强对广州市意象空间分析研究提出了规划建议[4];2001 年,顾朝林,宋国臣对北京城市意象空间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5];2003 年徐苗提出了城市规划师在营造城市意象时,应从区域性的群体意象需求出发,创造出鲜明有活力的可读的现代城市意象[6];2006 年冯维波,黄光宇基于重庆主城区居民感知的城市意象元素进行了分析评价,解读并评估重庆市景观的优劣、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高低[7];2008 年费一鸣,叶梦对苏州城市意象解析研究,以时间的纵向轴解析苏州的意象元素[8]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56 份认知地图调查及396 份调查问卷,对兰州市城市意象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重点分析城市意象空间构成要素,并概括了兰州市城市意象的空间结构。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按:《城市意象》这本书的一个简单介绍,更多关于此书的介绍与读书笔记请使用本站的建筑专业搜索! 城市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者印象中始终是部分的、片断的,城市的发展也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的(我胡诌了一句“空间的时间过程”和“时间的空间记忆(录)”来描述这种过程)。 作者引用了苏赞·格兰对建筑的简略定义: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在作者讨论“环境意象”时,这个词语是指类似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东西,作者创造了“可意向性”这个概念来描述他们应该具备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的特点。作者认为环境意象具有可读性,城市是由一系列可认知的符号组成,是可以通过视觉领悟的相关联的形态,他这样描述“环境意象”:这种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为。环境意象被认为由三部分构成:个性、结构和意蕴:“一个可加工的意象首先必备的是事物的个性,即其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的意义。其次,这个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最后,这个物体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作者在第一章用来详细讨论“环境意象”这个概念时,为此书增加了一个附录“关于定位的参考献”,这里面主要是讨论人们依照什么方式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即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讨论方位感是通过什么参照物、参照系统来达成的,讨论景观的意义、意象的形成和形式的意义。这是非常有趣味的附录,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 第二章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强,但是仍有一些可以摘记,例如描述一个城市设计很劣质时可以用这样一句:“混乱、节点的不确定性、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分叉、缺乏特征与个性等等”,另外一个很嘲讽的句子是:“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元素自身,尽管(有时是因为)它们一遍遍地修饰,试图表现华丽,但在表面上它们常常缺乏特征。” 第三章标题为《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详细介绍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是怎样构成城市意象的。在介绍元素时候十分细致,给我触动的是在“标志物”里谈到它很容易被识别而且被当作重要事物,这涉及到作者谈过的意象性包含的“象征”意味,因此纽约世贸大厦双子座高楼的摧毁,不仅仅是建筑的消失,而且是象征的消失,人们对城市的认同从此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这一方面可以以“城市意象”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纽约以及美国人在911后产生的更为深层次 的失落,而且也可以为“重建世贸”增加理由——一个新的标志物的出现,不仅仅会相对摸平创伤,而且在填补空白的同时让建筑蕴涵很多的意味,坚韧?强大?或者其它。 作者在这章用了大量篇幅对各个元素进行分析,但是也始终没有忘记,做这种细节的分析是基于经验,同时为了给讨论带来助益,然后在城市设计中需要整体考虑,同样,“城市意象”也是落在人们心里的整体素描。“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第四章很认真的讨论城市设计中如何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因此专业性较强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但是更为精彩的还是他在第一节里面给我们的城市形态的分析,因为充满了人的存在。一开始就有吸引我的内容:“城市形态首先必须具有它应该表达的最根本功能,即

对凯文_林奇城市意象的分析

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分析 收稿日期:2009203211 作者简介:陈 倩(19832),男,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 麻广睿(19822),女,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 陈 倩 麻广睿 摘 要:指出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所倡导的思想原则早已广泛应用于实践中,就城市意象研究方法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及其在实践中能够引发的问题作了论述,并提出城市意象的社会文化差异,以使人们构造一种城市设计的新方法。关键词:城市意象,文化,意识形态,差异中图分类号:TU 286文献标识码:A 凯文?林奇教授《城市意象》一书清晰地构造了一种城市设计 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他在书中所倡导的思想原则早已在实践中广泛应用。要领会其中深藏的知识非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就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意象研究方法本身所存在的局限及其在实践中能够引发的问题。 1 城市意象研究的局限性 城市意象研究始于对城市地理学量化研究的质疑与批判。 在人类认识环境的过程中,环境记忆方式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人 对环境的心理意象即心智图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记忆方式的方法。当林奇将心智图运用于城市研究后,心智图研究才被逐渐了解并 得到广泛运用。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林奇所关注的是美国城市的视觉品 质。要在传统城市里不再使人产生疏离感,就必须着重对地域重 新做好具体而实际的把握,将一种可予以操作的信号系统重新组 织起来,让他们在人们的记忆中生根,使个体能够依据新的信号 系统在变动不定的环境中重新寻找到自我。这正如美国哲学家 詹明信所总结:“所谓疏离的城市就是当人处于诺大的空间中无 法在脑海中将自己定位,无法将自己在城市整体中的位置标示出来,从而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而迷失自我。”林奇对城市意象和城市识别性的研究也可看作是对早期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尽管这种研究激发了对人的行为模式和城市认知地图的广泛研究,对形态研究和设计标准的制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凯文?林奇将人对城市环境的理解仅仅看作是物质形态的知觉认识,这与分析动物在迷津中的行为极其相似,即觅路和适应环境。在对城市环境的创造和使用的过程中,城市人所扮演的角色显然比动物更积极和主动。有研究显示,人们对日常物质环境的记忆是从整体进行的,而不会局限于一些细小的设计因素。人对某一环境的回忆首先是在环境中做了什么,其次在哪里,最后才会回忆环境的外观。更进一步说,人们似乎更容易通过文字形式而不是建筑形态和细部的图解来记住环境中的物体。其次,由于林奇的五要素方法对于形成局部的区域概念特别有效,而且易于操作,因此被广泛的运用于城市设计当中。这实际上是在城市中契入各种想象的秩序形式,因此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同时这种方法还形成了对城市空间的进一步划分。这不仅与城市的整体性相悖,而且极易产生新的空间障碍,无法在居民与陌生人之间形成一种交流界面,从而滋生新的社会问题。林奇方法的局限从根本上反映了心智图在研究范围上的缺陷。心智图强调城市居民对其环境的感知,然而人对城市环境的概念是一种功能要素和符号要素的组合。环境的意义是一种社 会的建构,是一种以意识形态为特征的社会过程的表征。林奇将心智图的分析仅仅局限于城市客观世界的日常生活而已。虽然心智图使个体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掌握再现,但心智图显然忽略了意识形态的根本特性,并且拒绝承认其基本的研究数据本身以及对城市秩序形式的强行切入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再现。因此,林奇所研究的更像是生活于真空中人的行为活动,而忽视了人是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忽视了形成这种真实存在的环境约束和社会约束。2 城市意象的社会文化差异为了修正和深化林奇的研究,许多学者在不同的方向上作了 努力。在心智图基础上,后续研究更为侧重的是社会和文化差异对环境认知的影响。琼?兰曾对城市意象研究进行过总结,他指出:“可以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视觉组织规律来解释城市意象中的组成要素;区域 体现了良好完形的轮廓之内各个组成要素的接近性和类似性;标志物是周围环境背景中的图形,其组成元素与周围明显不同;至于节点,则难以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加以解释。实际上节点并不是单纯的视觉要素,它体现了社会、文化和物质等各种环境属性的总和,包含了特定的存在者、存在方式和精神意义,在形态上则体现为交汇和辐射并存,带有强烈的地方属性。”其实他只说对了一部分,就拿地标来说,林奇将它们的作用更多的局限于物理和生理上的识别,而忽略其社会文化意义,这显 The application of sculpture in urban environment YANG Sheng 2li Abstract :Based on some experiences of engaged in planning and building environmental design recently ,by referencing classical creative expe 2rience of predecessor artists ,how to design and apply sculpture well in practice work was discussed from several aspects ,and it pointed out that sculpture was applied in creative fields of urban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as a building language of showing urban culture. K ey w ords :sculpture ,art ,urban environment ,building environment

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一、城市意象概念 1、城市意象 二战以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所占的空间迅速扩大,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密切关注。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明显地对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以应用,作为城市规划获取相关社会信息的方法。 2、城市意象空间 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林奇的城市意象,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形象的研究,以别过去只是由客观的判定;评估性意象是对人这一认知主体对城市意象的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而城市意象空间则是对林奇结构性意象的延续,并融入了评估性意象的某些因素。因而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设计应在注重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形成有特色的意象空间创造条件。 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其周围环境有一个感应、观察和认知的过程。地理学在研究人们的这一认识过程、形成机制、相互关系的分支学科称为感应地理学[1]。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罗文索就提出了感知研究的方法[2]。此后,地理学家、规划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感知环境的研究迅速展开。城市意象空间(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也就成为人们研究感知环境的新切入点,是城市地理学,尤其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城市意象的应用 1、初步调查获知城市意象 意象调查一般是基于林奇的五要素分析研究来进行的,也即对某一具体城市的通道、边缘、区域、节点、标志一一划分,进而分析各要素在该城市中的作用及城市未来发展应加强的因素,可以为人们从总体上把握城市意象提供基础,作为城市设计的参考。 (1)通道(path)。是观察者习惯性地或偶然地沿着它移动的路线,如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等。 (2)边缘(edge)。是不作为通道或不视为通道的线性要素。如河岸线、铁路路基、围墙、开发区的边界等。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作者是凯文·林奇,美国人,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作为这学期的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的作业,我认真的拜读了林奇《城市意象》的第一、三章,现将我从本书中得到的一点见解感受和领会报告如下。 凯文·林奇及其《城市意象》偏重于对城市环境认知的经验研究。他把城市空间的“意象”看作由路径、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种元素构成,企图以此揭示城市空间的本质。在该书中,作者选取了美国的三个城市作为对比研究,分别是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在书中的第一部分,他提出了环境形象、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等概念以及如何建立环境形象等问题。在本书的第三部分则主要是介绍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个部分。 林奇认为城市中动的因素,尤其是人和人的活动,与静的因素同样重要。我们对于城市的感觉往往是断断续续的。零打碎敲的,还常与其他有兴趣的东西相混淆,几乎每一种感觉都在起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奇强调城市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及其对于城市中静的因素——建筑、公路、标志等的认识构成了人们心中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形象是留存在人的内心里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城市、同一地段的城市形象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属于同一群体,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的个体形成的城市形象才是部分相同的,有共通的一面。人们想要融入一个群体中,就必然需要与该群体有着相似的并且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形象,即“公众印象”。林奇认为构成形象的过程是在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之间的双向过程。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在观察城市,需找城市的特征和标志,以形成对城市的意象;同时被观察物形成的是易于被我们所掌握的城市的特征和标志,帮助我们建立有关于城市的形象。在这种双向的交流与互动中,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城市。 林奇认为环境形象可以分为三方面:识别、结构和意义。一个有效的形象首要的是目标的可识别性,这就称为“识别”。其次,形象必须包括目标与观察者,

城市意象论文

长丰县空间视觉形象分析 (翟华根 08111012 城市规划一班) 摘要: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的外在表现,城市视觉形象的形成往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指导,以城市的行为知识向公众直接、迅速地传达城市视觉形象特征。 关键词:城市视觉形象;景观;城市人文;城市色彩 长丰县是合肥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北部,东与定远县、肥东县接壤,北与淮南市交界,西与寿县、肥西县毗连,南与合肥市庐阳区、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为邻,建县于1964年。地处江淮丘陵北缘,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 一、城市造型视觉形象 1.1结构。多维结构与组合形态、平面与曲面、转折与平滑、起伏与平坦,满足于平视、侧视、俯瞰检测的要求。 1.2空间。由构成城市硬件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以及构成城市软件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组成的具有艺术美学价值的人居环境被称为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渗入城市科学、生态科学、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的挑战所选择一种积极对策。 长丰县辖9个镇、6个乡:水湖镇、庄墓镇、杨庙镇、吴山镇、岗集镇、双墩镇、下塘镇、朱巷镇、三十头镇、罗塘乡、义井乡、陶楼乡、造甲乡、杜集乡、左店乡,以及1个省级开发区(双凤开发区)和一个新区(合肥北城新区),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受要素供

给紧缺、综合成本上升和环境约束加剧等影响,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加速。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合淮同城化的深入实施,合淮工业走廊纳入省级规划,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强势推进,尤其是合肥“141”组团城市战略持续推进将给长丰县带来重大项目布局、促进产业升级、保障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机遇,为长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十一五”发展,长丰区域内产业基础日趋增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区位、交通、产业等综合比较优势更加凸显,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优越。尤其是在县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中,全县干群进一步增强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只争朝夕、奋力崛起的思想更加统一,加快发展、振兴长丰的愿望更加迫切,争先进位、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为长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二、城市色彩视觉形象 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的色彩视觉总体表现。城市色彩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承载着历史、文化、美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环境与人类感受 ——读《城市意象》有感 《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对现代规划最有影响力的著作。这部书是其花费了5年时间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究人们在穿梭于城市中时,如何对城市的空间信息进行解读和组织,写成于1959年,并于1960年出版。 凯文林奇是麻省理工的规划教授,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任教三十多年,在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1988年,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用以奖掖后进和资助建筑学院的图书馆。 20世纪的美国,他被称为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他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的一块新天地,影响了现代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于1990年被美国规划协会授予“国家规划先驱奖”。 《城市意象》结构清楚,主题明确。第一章给出新概念,强调环境的可意向性。第二章介绍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三座城市,进行比较。第三章介绍影响城市意象的五种元素及其元素的相互关系。第四章说明应如何设计这些元素,让城市呈现出一种连贯的强烈的意象。第五章指出大都市形态不会是分层的秩序,而是一种复杂的模式。在城市意象发展的过程中,观察方式的教育和重塑环境都非常重要。最后,附录中补充了具体的设计方法以供参考。整本书逻辑性强,易于阅读。 “意象”对于原文的“image”十分贴切。Image,应解释为a picture especially in the mind 。“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意象两个字就足以说明全书主题。城市意象是观察者和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生活在城市里的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赋予意义。但他们对城市的理解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其它一些相关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部分的、片断的意象,综合之后就成为对城市的意象。很多个别意象叠加起来就形成了城市的整体意象。因此作为城市设计者应该了解的是绝大多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 Kevin Lynch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Kevin Lynch/凯文林奇 Lynch, Kevin, 凯文林奇, 意象, 要素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公众意象,那就是许多个体印象中共同的部分,也有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公众意象,每一种都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居民。一个人要在自己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并与同侪很好地合作,就离不开这种公众意象。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幅独一无二的画面——其中有些内容绝少、甚至从不与他人交流——然而它又与公众意象大体相近。这回总公众意象在不同的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强制性与包容性。 这种分析仅限于可见的物质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另外一些影响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譬如一个地区的社会意义、功能、历史,甚至名字,这些都将在本书中详细解说,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解释形式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认为物质的设计形式应该用来强化这些意义,而不是弱化它们。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能归诸于物质形式的城市意象内容分为五类元素: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地标。当然,这些元素可以用于更普遍的意义,因为它们总在各种环境图景中反复出现。我们试对它们作出如下定义: 1.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或关注。它们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于被人们所感知。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城市。 4. 节点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键环节。节点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汇聚点,只因为是某种功能或物质特性的中心而显得举足轻重,比如街角空间或是围合的广场。某些中心节点是一个地区辐射影响力的焦点,并作为整个地区的缩影,成为一种象征标志,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核心”。当然,有许多节点,既是交接点,有时汇聚点。节点的概念与道路有关,因为汇聚点通常就是道路枢纽,是旅途上各种故事集中发生的地方,类似地,节点也与区域的概念有关,因为核心点通常就是地区的焦点,是它们的磁力中心。无论何种情况,几乎任何一幅意象图中都会有节点标志,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们可以就是主宰全局的特征。 5.地标地标是另一类型的参照点,只是观察者身处它们外部,而并不进入其中。它们通常是一些简单定义的实物:建筑、标识牌、商店或山峰。它们的作用是从一大堆可能对象中挑选,突显处一个单独的元素。有些地标离我们非常遥远,我们通常可以越过较小的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处看见它们,这就是中心辐射的参照物。它们也许就在城市内部,也可能远得足以成为日常生活中任何一种活动恒久的指示符,譬如奇特的孤塔,金色的穹顶,或是巍峨的山峰。即便是运动的点,比如太阳,只要运动足够慢,并有一定的规律,也可以用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