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知语境在英语词义建构和理解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英语翻译中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英语翻译中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英语翻译中语境对词义的影响2019-09-20摘要:词义与语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狭义的⾔语环境来说,单词需要具体的语境来确定其内涵,语境的变化决定着词义的变化,若是脱离了语境,词义就存在局限性。

从⼴义的语境来看,⾔语表达时的情景语境和社会⽂化语境,都是影响词义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语境⾔语语境情景语境⽂化语境词义⼀、引⾔语境这⼀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来的。

他认为语⾔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语⾔环境对理解词义是必不可少的,并将语境分为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化语境。

英国语⾔学家费斯继承和发展了这⼀观点,认为句⼦的意义只能在语境中确定。

费斯的学⽣、功能语法的创始⼈韩礼德,把语境看做是语篇之外的情景因素,认为所有语⾔都是在情景中应⽤的语⾔,同时还强调社会⽂化语境对于语⾔的作⽤和影响。

在我国,胡壮麟教授将语境分为“上下⽂语境”、“情景语境”和“⽂化语境”。

李运兴教授在其《英汉语篇翻译》⼀书中也将语境分为三类,即语⾔语境、情景语境和⽂化语境。

在冯⼴艺教授所著的《语境适应论》中,从范围上将语境分为⼴义语境和狭义语境两⼤类(这⾥的⼴义语境不包括上下⽂)。

本⽂主要从狭义的语境和⼴义的语境来阐述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狭义语境下的词义变化狭义的语境,亦称上下⽂语境,或称语⾔语境,就是⼀个多义词周围的词项。

不管是原语⾔还是译语⾔,都存在⼀词多义现象和歧义句。

译者必须既能准确传达出原语⾔作者的意图,同时译⽂表达⼜必须以译语⾔习惯为参照。

只有这样译⽂才能既忠实于原⽂,⼜易于被译语读者所接受。

英语中存在⼤量的同⾳异义词和多义词,所以⼈们只有在⼀定的语境中使⽤词语,才可能消除潜在的词语歧义。

⾸先,通过例⼦分析原语⾔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如:High vaulted rooms with cool uncarpeted floors,great dogs upon the hearths for the burning of wood in winter time,and all luxuries befitting the state of a marquis in a luxurious age and country.(Charles Dickens:A Tale of Two Cities)。

浅谈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浅谈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浅谈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词汇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词汇教学是日常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所在。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在认知的角度出发来了解英语的语言体系,从而有效的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效率。

本文通过对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范畴化及隐喻相关理论的概述,探讨认知语言学对词汇教学的启示,从而探寻较为行之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新路子。

标签:认知语言学;词汇教学;教学启示一、当前英语词汇教学现状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仅仅注重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词汇,填鸭式教学,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显而易见,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英语词汇教学效率低下。

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往往仅强调词汇的量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培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词汇教学的效率。

第二,缺乏有效的词汇理论作指导,词汇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方原始。

部分老师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注重单词音形义的简单传授,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式地被动接受。

第三,在英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用词汇的基本意来理解句子,而忽略了该句子所形成的具体上下文关系,不能在语境中进行有效学习。

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认知语言学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孕育,80年代后开始成熟,其学派地位得以确立,9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杰拉茨把以上三个阶段分为3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萌芽及孕育阶段。

第二个十年期间,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得到长足发展。

第三个十年期间,认知语言学研究在世界各地迅速扩展。

同时,认知语言学迅速向相关学科扩展。

(一)范畴化理论赵艳芳,认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就在于人类对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

王寅认为范畴是范畴化的产物和结果,范畴化又是概念和词义的形成以及语言运用的出发点。

范畴是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即人们在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过程中,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认知中组织在一起,并赋予它们语言符号,于是形成了范畴,而范畴形成的过程即范畴化。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语言学习中,词汇的掌握是基础且核心的环节。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崛起,对于英语词汇的教学研究也日趋深入。

特别是在认知语境的研究上,学者们开始关注到词汇学习与认知语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以期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认知语境的理论基础认知语境是指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所依赖的认知环境。

它包括文化背景、语言知识、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认知语境的作用尤为重要。

词汇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字面含义,更在于其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

因此,理解词汇的认知语境对于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至关重要。

三、英语词汇教学与认知语境的关系英语词汇教学与认知语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词汇的教学需要以认知语境为基础,通过理解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其次,认知语境的构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词汇。

通过将词汇与具体的语境相联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记住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最后,认知语境的拓展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理解词汇的认知语境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

四、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文献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英语词汇教学与认知语境的关系。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学者们可以了解词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以及认知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其次,实证研究法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式,学者们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语境运用情况。

此外,语料库分析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

通过分析大量的语料数据,学者们可以了解词汇在真实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和意义变化。

五、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实践应用在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中,认知语境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认知语境在大学英语精读语篇理解中的体现

认知语境在大学英语精读语篇理解中的体现

认知语境在大学英语精读语篇理解中的体现【摘要】认知语境是建立于人们已有的总的认知基础之上,通过新旧信息的相互作用而构建的认知心理框架。

人们在进行语篇理解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语篇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及含义,而是通过语篇中所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身已有的认知经验,不断构建认知语境,并通过认知语境来理解语篇内容及含义的过程。

在大学英语精读语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掌握情况,提供合适的信息与材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来构建认知语境,达到语篇理解的目的。

【关键词】认知语境语篇理解大学英语精读【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35-02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主要以语篇为载体,通过语篇的学习,达到培养并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

在学习语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词汇、语法的学习,语篇结构,内容的分析来完成语篇内容的理解。

教师在讲授英语精读语篇的同时,也同样要重视来自学生自身的主动性。

尽管,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有别于日常交际时的交际双方,能够不断的创造新的语言环境,通过一来一往的对话提供新的信息、新的语言环境来达到交际目的。

但是语篇同样作为交际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与语言环境。

为了更全面并深刻地理解语篇内容,我们应该不断地从大脑中的认知世界提取相关的信息,并结合语篇提供的信息,构建更全面的认知语境,通过对信息的解码,再加工得到有助于理解语篇内容的信息。

如何利用好认知语境来达到理解语篇内容目的的,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一、认知语境“语境”是语言交际时的环境,是交际双方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而需要了解的交际环境。

sperber和 wilson认为语境是交际过程中人脑中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是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形成发展的心理建构体。

[1]语境是交际双方为了理解交际内容,实现交际目的而需要了解的环境。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与交际内容相关的社会背景,语言背景,语言的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等等。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刘佳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28期【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离开了词汇就无法形成短语、句子及其篇章,达不到语言的最终目的。

因此,词汇学习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词汇教学进行分析,进而弥补传统英语词汇教学的不足,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8-0189-01一、认知语言学与词汇教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认知语言学开始流行,为英语教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结构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言学延伸出认知语言学,同时认知语言也是一种补充和一种挑战。

认知语言学更加的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认知。

认知语言学对英语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它主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

教师应该从词汇的实际意义出发,结合实践教学。

这样学生可以对不好理解的单词更加形象具体。

对抽象、复杂的词汇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

教师应该多举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对词汇进行举一反三,更好地应用于实际。

这就启示我们应该注重于加强范畴词汇,此时会的原形一词多义,词汇的隐喻教学。

二、范畴词汇教学在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占有最为核心的主体部分。

认知语言学认为范畴是指人在认知的过程中,对事物进行归类。

一种事物和它本身相似的事物组成一个范畴,或者一类事物和它包含的分支也可以组成一个范畴。

有时候,人们为了更好地认知世界和了解事物,会对万物进行分析与定位。

这种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叫做范畴化。

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注重一些词汇的变形、拓展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的运用。

教师往往忽略词汇的本身含义。

在英语中,按照英语词性的分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当教师讲授这类单词时是一项非常庞大且复杂的工作。

例如,当讲解动词时,教师可以把动词分得更加细化。

当讲到系动词be时,教师应该细化为is, are, are, was, were, been。

语境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

语境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

语境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作者:严静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第12期【摘要】合适的语言环境更适合语言的学习,耳濡目染的力量向来不可小觑。

英语学习也是如此,语言环境的建立对英语学习大有裨益。

【关键词】英语词汇语境词汇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本材料,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英语单词却往往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似乎也有问题:一味讲解单词的发音、意思以及固定搭配,却鲜少将其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这样就使得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太过片面,从而加深了其背诵单词的畏难情绪。

本文拟探讨将词汇放入语境中学习的优势所在。

一、语境有助于确定词义单词的意思并非孤立学习便可真正理解,学生需将其放入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够最终灵活掌握。

以单词“run”为例,其常见的意思是“跑”,“He runs every day.”(他每天都跑步);但是在“I learned a lot from him about how to run a band.”(我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关于经营乐队方面的东西。

)一句中,此时“run”的意思便是“经营、运营”;在“He was already preparing his run for the presidency.”(他已经开始为参选总统做准备了。

)一句中,“run”的意思则是“竞选”。

再比如“tear”,多见的意思为“眼泪”,“Her eyes filled with tears.”(她双眼噙满泪水。

)但是在“If the muscle is stretched again it could even tear.”(这块肌肉要是再拉伸的话,甚至可能会撕裂。

)一句中,“tear”的意思是“撕裂、拉伤”。

由此可见,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其不同的意思,学生若只是单纯地学习词汇的发音以及词义,一旦将其放入实际语句中,便不能准确翻译其意思。

二、语境有助于猜测词汇在英语阅读中,作者为了避免千篇一律都是同一个词汇,便会在上下文使用意思相近甚至相似的词语来互相代替,以让文章看起来更加美观。

认知语境对英文阅读学习的影响及作用

认知语境对英文阅读学习的影响及作用

第19卷第1期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19No .12011年3月J O URNAL OF GUANGZ HOU M ARI TI ME COLL EGEM ar .2011收稿日期6基金项目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刘保强(),男,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认知语境对英文阅读学习的影响及作用刘保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广东广州510725)摘要:认知语境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文章通过对认知语境的讨论,旨在研究认知语境对英文阅读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英文阅读能力并对其今后英文阅读学习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启示.关键词:认知环境;英语语境;英文阅读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26(2011)01-0051-03语境是语用学范畴之中的,实际上是语用语境.语用学关注使用语言的人语用主体;关注语言手段本身话语实体;也关注语言使用中的种种因素,特别是语境因素,并使之同以上两个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文章通过认知语境对英文阅读学习及其不同阶段的作用及影响,从而对英文阅读科研改革带来一点启示.1认知语境的含义认知语境是人类对话语使用相关的、已定义化或图表化了的构架形态.语境伴随着交际的产生发展,形成了一种事实存在[1].通过认知的融合和其主体形态构架间相互影响,语境的促进感知的作用才可发挥其功效.语境是语言学上的一种心理架构,是受话人对客观事物的假设认知集合,它不仅仅被限制在普通的物理语境或前后文,而且对科学文化设想、宗教崇拜、事物回忆、感知言者内心状态的理解都起着一定的作用,这种语境观就是人感知客观事物及其形态意识的认知语境[1].人的思维中存在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和看法,这就形成了人的认知环境.其中的信息源是从已消化处理的信息集合中提取出来的,这是话语理解的前提.当言语交流发生时,人的大脑会有条件性的筛选和这一话语有关的信息,这部分信息就形成了感知和认知该语言活动的认知语境.2认知语境对英文阅读的影响及作用透露阅读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逻辑思维的一种衍生学习形态.读者在阅读中最早看到的是作者直接出的显性信息,阅读中读者需要自己对已阅读的前期文字的感知和自身已有的认知语境的消化来理解其信息所传达的真实准确含义.认知语言学研究也表明:对语篇的感知过程是外部采集信息和人脑的概念构架相互影响的产物.这里的概念构架即是读者的认知语境,因此,如无准确的语境设想,读者则不能理解其隐含的正确意义[2].2.1认知语境对英文阅读的积极影响认知语境有助于英文阅读速度和准确率.认知语境的理论基础使英文阅读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它体现了阅读认知和阅读感知的双重特性.阅读水平是否提升主要看理解的质量和速度:如读者在英文阅读中某部分花过多时间,认知力虽然有所加强但速度会相对受到影响;相反,阅读速度提高,但可能会造成对话语理解的效果有所减弱.所以英文阅读要在对其语境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提高速度,从:2010-09-1:201012C02:1974.52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9卷而达到阅读速度和理解速度的同步发展.权威的英文阅读研究发现:阅读速度快的人视野距离较普通人宽,同时准确的认知语境可更轻松的理解语言的中心思想和脉络构架.阅读中一味强调局部话语含义则不但使阅读速度下降,而且影响阅读质量.英文阅读的宗旨是全篇文章的整体含义,如对部分话语的片面一味斟酌不但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还会降低对其后文章的理解质量.鲁莫哈特的研究表明:读者如能协调阅读速度和质量,在质量保持七成准确率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速度,可使阅读速度最快、理解质量最高[1].学过一段短文的所有词汇并不一定能理解整篇文章;而全部理解一段文字不一定要学过其所有单词.所以说,英文阅读既不能单纯强调阅读速度,也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理解,而应用最小的认知尽力去获得最佳的效果,即为了阅读目标读的既准又快.2.2认知语境对英文阅读的消极作用认知语境同时也增加了英文阅读的难度.英文阅读时,因作者受制于文章构架的简洁和写作目的两个方面,使读者对文章中所传达信息关联难度加大,加上中英文在文化背景等方面差异,导致对文章中所关联信息的理解难度更大,所以说阅读困难的起因就是阅读素材中文字中所隐含的文化背景、文化体系、社会特征等认知语境没完全产生作用.读者在英文阅读中要对阅读素材中的认知语境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从而达到全面准确理解文章的效果.与此同时,因英文阅读跨语言、跨文化的特征增加了读者的阅读难度,所以教师要加大英语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分析力度,从而强化大学生中英文双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上述方法旨在强化读者和阅读素材之间更有效的相互作用,是读者主动地与阅读材料进行无缝隙式的交流,从而协调阅读质量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达到双赢的效果.3认知语境对英文阅读不同阶段的影响及作用3.1英文阅读前读者在英文阅读前要充分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文化知识.因为背景文化知识范围较广,所以要了解与材料最密切关联的部分,从而在阅读前建立起准确的文化语境,这样才便于读者更准确地掌握文章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先引出观点,让学生对其进行阐述,加强学生的认知感,从而为阅读建立良好的语境基础.用一篇美国人饮食的阅读材料为例,教师可先启发学生畅谈美国人和中国人在饮食上的区别,这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感兴趣的论题,通过畅所欲言便于学生更好的辨析二者的区别,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阅读中也可较快的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因为英文这种语言其自身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相同的单词和话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所以在阅读时要充分掌握认知语境中相关联的全部信息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真实准确含义.读者认知语境库中对英文词汇的背景知识信息认知不完整也会导致理解失败.如:Let s g o Du tch[4].这句话中的go Dutch是指A A制(acti ng appoi nt ment).如读者自己的认知语境库中缺失了这部分信息,则不能准确的理解其真实含义.另外某些我们学过的短语在不同的语境或背景文化下其含义也有所不同.如: The bad guy yelled and k icked the bucke.t这句话里k ick the bucket表面意思是踢水桶,但实际上它和踢水桶风马牛不相及,它在这句话里的真实含义是to d ie;to tur n up o ne s'heels死了,翘辫子了的意思.所以阅读前教师不但要引入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还要交代特殊的单词短语的特殊含义,不可生搬硬套.阅读之前充分的理解这些拦路虎,下面的阅读就变得简单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列出与文章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3.2英文阅读中英文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不断认知语言信息的更新的过程.更新的认知信息又会强化读者的原有的认知语境,然后根据不同的背景知识,进行语言特征的重新排序组合,从而产生语言的推理思维.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使用扫读(scann i ng)、猜读(Guess-ing)、掠读(Ski m m i ng)和悟读(Realizi ng)等方法高效的掌握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并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语境最大程度的达到互动的效果,也就是强化学生独立思考并养成终身制的主学习能力.有效的英文阅读有助于再现和重温旧词、认知新词、增加词汇量、形成阅读习惯、转换思维角度、加快阅读速度和提高阅读质量,从某种角度来说扩大词汇量就是靠扩大阅读量.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增加阅读视距、提高阅读准确率、猜测生词、找出中心思想的能力如学生遇到新词先看其相邻的单词,再延伸至其词组、单句、复句、段落以至整篇文章,通过全局掌握此词的准确含义阅读就要获知新的信息,一个人不可能认识所有单词和短语,但却可通过阅..:.第1期刘保强:认知语境对英文阅读学习的影响及作用53读语境来认知材料所表达的真实信息,信息认知和信息理解就是我们对信息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善于阅读的人会把凌乱的语篇结构转换成清晰易懂的意义群,从而准确快速的掌握文章所传达的全部信息.3.3英文阅读后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应第一时间通过对之前提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的方法来检验学生的阅读质量.分组讨论的过程实际上是脱离书本后不同读者间交换理解信息的过程,不同的认知语境对相同的信息源产生不同的语篇理解过程.教师可观察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来掌握其阅读效果.学生也可通过分组讨论互补自己阅读过程中所缺失的信息,从而更加完整准确的理解阅读材料,形成明确的认知信息语境.然后各组分别阐述自身观点,教师同时加以适当的补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此信息源进行延伸,并让学生讨论从而使其掌握更新、更深的知识.真正的信息认知不是共有信息的认知,而是互动的信息认知和在此基础上的衍生信息认知.4结论母语认知的形态意识是在语言认知环境中自然产生的,而外语认知的形态意识要主动的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字词含义等方面逐步形成.英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但要提高读者的文化交际水平,还要强化对多元文化及深层次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整体的提高.通过对英文阅读中认知语境的探讨分析,不但探析了语言运用的内在规律,而且对认知语境中语篇处理及语用推理有了新的认知,这对关联理论中认知语境观的探索学习和促进研究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参考文献:[1]Sperber D.&W il so n D.2001.R elev an ce:Co mmun icatio n andCo gn i t i o n(2nd ed i t i o n).Fo rei g n LanguageT eac h i ng and R esearchPress&B l ack well Pub lis h ers L t d.2001:86-105.[2]Gu tt E A.T rans l at i o n and R elev ance:Cog n iti on and Context[M].Oxfo rd:B as il B lack well Ltd.,1991:150-246.[3]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0-49.[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57-76.The P rag m a tic Influence and Fun ction of C ogn iti ve C ontext to English R ead i ngLIU Bao-qiang(Depart ment of Foreig n Lang uages,Guangz hou Mariti m e College,Guangz hou Guangdong,510725,Ch i na)Abstr act:Co gn itive context is an i m portant concept in cog n itive li ng u istics.The pur 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 udy its infl uence and f uncti on to English reading so as to i m pro ve university students'Engli sh reading co mpetence and off er mean i ngf u l ref erence and enlig hten m ent i n the f uture.K ey w ord s:cog n itive envir on men;t English co n tex;t English read i ng。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语言学习中,词汇的掌握是基础且核心的部分。

尤其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教学更是至关重要。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词汇教学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分析其重要性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

二、认知语境理论概述认知语境理论是指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大脑中形成的关于语言和现实世界的心理表征。

这一理论强调了语境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认知语境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

三、认知语境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关系1. 语境帮助理解词汇含义词汇的含义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语境紧密相连。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通过引入具体的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通过句子、短文或实际生活场景来解释词汇,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

2. 认知语境促进词汇记忆记忆词汇的关键在于将词汇与已知的信息建立联系。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新学的词汇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形成记忆网络。

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词汇,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认知语境提高词汇运用能力通过认知语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搭配、语体、语域等方面的信息。

这有助于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词汇,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如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认知语境1. 创设真实的语境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语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词汇。

例如,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词汇。

2. 引导联想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新学的词汇与已知的信息建立联系,形成记忆网络。

例如,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词根词缀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形成联想记忆。

3. 注重词汇的语境运用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应注重其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英语词义的建构和理解,是一个搜寻与认知语境最佳关联的过程,故认知语境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认知语境通过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来构建和理解词汇的意义,并从中得到一些对英语词汇习得和教学的启发。关键词:原型意义;语用意义;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语用充实;语用收缩;语用扩充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421(2010)06-0083-05

论认知语境在英语词义建构和理解中的作用黄倩儿1,2

(1.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语系,福清350300;2.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JOURNALOFFUQINGBRANCHOFFUJIANNORMALUNIVERSITY2010年第6期总第102期SumNo.102

收稿日期:2010-06-20作者简介:黄倩儿(1982-),女,福建莆田人,助教,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总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曾说过“Withoutgrammarlittlecanbeconveyed.Withoutvocabularynothingcanbeconveyed.(没有语法不能很好的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1],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词汇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地位。听说读写译,任何一项语言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词汇的积累与运用。但是,由于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我国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过分重视词的原型意义(prototypi-calmeaning),而忽略了它的语用意义(pragmaticmeaning)。这就造成了英语学习者对词汇机械性的理解和记忆,不仅遗忘率高,而且对于一些出现在新语境中的旧词汇也常常束手无策,有时甚至会造成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而影响交际效果。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因为语境迁移而产生特定语境下的语用意义,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所以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中呈现词汇、教授词汇和习得词汇,来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词汇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已成为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试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分析如何利用认知语境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英语词汇。一关联视觉下的认知语境传统语境学研究对语境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把语境狭隘地定义为文章的上下文,另一种则把它空泛地看作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除了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参与者的身份和历史等等都是构成语言环境的一部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这种传统的语境观无法客观地反映语言使用过程中交际双方的认知心理状态,因而不能完全揭示语言理解的实际过程。1986年,法国认知心理学家Sperber和英国伦敦大学语用学家Wilson提出了关联论(RelevanceTheory)。关联论认为交际不是纯粹的编码和解码的活动,而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process),即信息输出者(说话人)明示交际意图,信息接收者(听话人)根据信息输出者的明示信息,结合语境假设获知信息输出者的交际意图。“每一个明示交际行动,都传递一种假定:该行动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2]。最佳关联性指信息接收方无须付出不必

要的处理努力即能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由此可见,关联是依赖语境的。关联论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construct),不仅包括交际时话语的上下文、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0年11月即时的物质环境等具体的语境因素,也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因素,如已知的全部事实、假设、信念以及一个人的认知能力[3]。它是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构成一个人的认知环境。由

于每个人的经历、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的差异,认知环境也因人而异。认知环境仅为一个人的理解话语提供了潜在的语境,只有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中所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有重叠的部分(即双方互知、互明的认知环境)才能成为共同的认知语境(cognitiveenvironment)。认知语境具有动态的特征,它不是在话语发生前预先设定的,而是语言使用者在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人们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根据话语提供的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人们本身具备的百科信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境,并求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正确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4]认知语境与话语的关联越密切,推理就越容易,理解话语也越容易。由此可以得出,关联理论为语义理解提供了推理模式,而认知语境则为语义推理提供了语言依据,使之更具体、更准确。认知语境观揭示了语义推理的认知心理状态,所以比传统的语境观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更具有概括性和解释性。二认知语境对词义建构和理解的作用词汇意义包括词的原型意义和语用意义,原型意义是词的基本意义,一旦固定下来就具有相对的恒定性。而词的语用意义不是词本身固有的,而是语言运用者在一定语用目的支配下,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以语境为参照而赋予一个词的临时意义,具有不稳定性。由此可见,语境在词汇的语用意义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抛开语境独立抽象地讨论某个词语的意义。通过语境,才能全面认识词义;通过语境,才能在语文辞书中全面显示词义;通过语境,才能进行词义构成分析。[5]理解词汇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解码过程,而是一个语用推理过程,即在词汇与认知语境之间找到最佳关联,从而使词汇意义达到最大的语境效果。很多词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所表达的概念往往会小于或者大大超过它按照字面编码所呈现的意义,这就使听话人在理解词汇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内化的百科信息和语用原则进行含义推导,收窄或放宽词的原型意义,从而找到与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达到较好的认知效果。这种对目标词汇不同程度的语用加工属于一种语用充实(pragmaticenrichment)现象,其中包括语用收缩(pragmaticnarrowing)和语用扩充(pragmaticbroadening)。[6]

1.利用认知语境进行词义的语用收缩如果一个词在具体使用中表达了一个比原型意义更具体,比其外延所指范围更小的涵义,就可以利用认知语境将其意义缩小到所期待的、具有关联性的一个具体化和语境化的概念。在词义缩小的过程中,词义的选择必须遵循顺应的原则,即所选择的词义必须顺应说话人传达的交际意图和构建的认知语境。举一些例子来具体说明:(1)Theoperationisdifficult.a.Idon’tknowhowtousethiswordprocessor.Theoperationisdifficult.b.Theoperationisdifficult.Butthedoctorhassuccessfullyresectedthetumorinhisbody.(2)Themovieactorwasquiteaphenomenoninshowbusinesscircles.(3)Thegovernmentpublishedanorderforderequisitionoftransportation.例(1)中“operation”的意义十分宽泛,可以指许多领域的“操作”,如医学手术、军事演习、商业交易或机器操作等等,我们无法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给出它的准确意义。(1a)和(1b)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语境:“wordprocessor”指文字处理器,所以(1a)中的“operation”可以具体化为“机器的操作”;(1b)中“doctor”、“resect”以及“tumor”等词构造了一个医学的话语环境,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operation”是“手术”的意思。例(2)中“phenomenon”原指一切有关人或物的现象,这里依托语境被收窄为“杰出的人才”。再看例(3),“transportation”一般用来表达抽象的概念“交通”,针对话语

84第6期黄倩儿:论认知语境在英语词义建构和理解中的作用

所发生的场景,这里的“transportation”应该被缩小化为具体的“车辆”。另外,通过语境收缩词义,还可以消除歧义(disambiguation)。歧义多发生在多义词上,听话者如果对这些词不熟悉,很容易在交际过程中造成误解。为了消除歧义,听话人在接受到说话人所传达的信息之后,不仅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对词汇表层意思进行解码,同时还必须针对话语所发生的场景进行最大相关的搜索,才能从众多意思中挑选出符合语境要求的意义来。例如:(4)a.Lookout!Thereisacarcoming!b.Iliketoeatcrackers.c.Iwillgiveyouaringd.Marycan’tfindthemouse.e.Johnwasoffended.f.Theywererelieved.例(4a)-(4f)都是一些因为多义词而造成歧义的句子。为了消除歧义,可以用语境信息来收窄其意义以确定出符合期待和语境的义项。(4a)中的“lookout”有“小心”和“向外看”的意思。这时,听话人应该结合即时语境来做出准确判断,否则后果令人堪忧。如果听话人对美式英语不是很熟悉的话,那么听到(4b)这句话一定会觉得说话人是个怪人,居然喜欢吃“cracker”(爆竹),其实“crack-er”在美语中指的是那种淡味或咸味的薄脆饼干;(4c)中的“ring”可以指“电话”也可以指“戒指”,因此这个句子可以理解成“我给你电话”或者是“我给你戒指”;(4d)中的Mary是找不到“老鼠”还是找不到她的“鼠标”呢?(4e)中的John是自己感到生气呢还是被人冒犯了?还有(4f)中的他们是觉得宽慰还是被救济了呢?关联原则可以帮助听话人在产生歧义的词语和认知语境之间建立起联系,寻找出最佳关联点,以此来确定上面这些句子所要传递的信息内容。2.利用认知语境进行词义的语用扩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词汇都可以通过语用收缩来理解。在交际话语中,有些词所表达的概念远远超过它按照字面编码所表示的意义,比其外延所指范围更广大。这时就要求听者在理解的过程中摒弃严格的字面用法,通过语境从对一些原型特征的理解,扩大转移至话语中具体所指事物的理解。临时转义和喻式用法就属于典型的语用扩充。1)临时转义某一词汇的原型意义在特定语境下会临时出现一些交际信息,所以它只适用于特定的场合。如:(5)a.Isyourbabyaheorashe?b.Thenarrowtrailsnakesbetweenthetrees.c.AreyoureadingShakespeare?“He”和“she”是人称代词,多放在句首做主语适用,在例(5a)中被放到了句中。根据句子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猜出说话人意在询问孩子的性别,故“he”和“she”在这里不作代词使用,而相当于名词的“boy”和“girl”。再看(5b),snake原作名词,意为“蛇”,把snake放在“narrowtrail”(窄窄的小径)后面,会调动起我们大脑中对“蛇”的印象和百科知识,由此判断出“snake”在这个句子作为动词来使用,指小径像蛇一样在林中蜿蜒。(5c)中的Shakespeare原本是一个人名,这里被扩充为“莎士比亚的作品”,这也符合了语言的省力原则(PrincipleofLeastEffort)。在一些话语情景中,特别是新闻英语和文学作品,作者为了追求生动和新奇的效果,还会临时创造或拼凑一些新词语,这些词没有得到普遍使用,所以要理解和把握它们的意思,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要借助相关的百科知识。例如:(6)Anex-policemanturnedgunmanbusjacked21HongKongtouristsMondaymorninginManil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