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制度

哈尔滨祺福泰医药有限公司文件

编号:QFTYY,ZD,2015,002 文件名称: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制度

起草部门:质量管理部起草人:王明霞审核人:张大全审定人:张晓昕批准人:窦纯宝

起草日期:2015/01/27 批准日期: 2015/02/27 执行日期: 2015/03/01 版本号: B

变更记录: 变更原因:20153年新版GSP规范要求一、目的:为了保证企业质量

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二、依据:根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5年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三、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审

核。

四、责任: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质管部及相关部门。五、规定内容

5.1 质量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质量负责人负责牵头实施质

量体系审核的具体工作,包括制定计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及编写评审报告等。

5.2 各相关部门负责提供与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资料。 5.3 一般审核工作按

年度进行,于每年的12月下旬组织实施。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要素发生重大

变化时,及时组织开展内审。

5.4当以下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开展内审,内审应在重大发

生变化后半年内完成。

5.4.1(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发生变更

5.4.2(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机构负责人变更

1 共4页

5.4.3(经营场所迁址

5.4.4(仓库新建、改(扩)建、地址变更

5.4.5(空调系统、计算机软件更换

5.4.6(质量文件重大修订

5.5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内容;

5.5.1 质量方针目标;

5.5.2 质量管理文件;

5.4.3 组织机构的设置;

5.5.4 人力资源的配置;

5.5.5 硬件设施设备;

5.5.6 质量活动过程控制;

5.5.7计算机系统管理;

5.5.8 客户服务及外部环境评价;

5.6 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与跟踪:

5.6.1 质量体系审核应对存在缺陷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 5.6.2 各部门根据评审结果落实改进措施;

5.6.3 质管部负责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进行跟踪检查。

5.7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应按照规范的格式记录,记录由质管部负责归档。

5.8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具体操作按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的规定执行。

5.9公司在每年的年底(12月)和每年的年初(2月份),以前瞻和回顾的方式,由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织,质量管理部牵头,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并建立真实完整的相关记录,保存5年备查。

2 共4页

5.10审核组组长由公司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担任,审核组由两人以上组成。审核组成员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

5.11审核员在审核前应根据GSP和其实施细则编制《审核检查表》并交组长审核。

5.12审核方法:查阅资料、岗位操作、看现场、提问题。

5.13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组织召开审核组全体会议,对不合格项进行分析、汇总。并将审核情况与被审核部门负责人沟通后,填写《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中的存在问题及原因描述栏。 5.14责任部门针对存在问题的描述,分析造成的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实施期限,完成后报告审核组。

5.15审核组接到报告后,应派审核员跟踪验证其完成情况,并在作出《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中的验证栏内签署意见。验证内容包括:

5.15.1是否按规定时间整改完成;

5.15.2完成后的效果如何;

5.15.3实施情况是否有记录。

5.16公司负责人组织召开,由审核组及被审核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审核总结会议。审核组组长将审核情况进行汇报,公司负责人根据讨论和评价结果,做出审核结论。

5.17审核组组长依据审核情况,在公司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主持下,编写《质量体系审核报告》;内容包括:

5.17.1审核日期、目的、范围、受审核部门;

3 共4页

5.17.2审核依据的文件;

5.17.3审核组成员名单;

5.17.4不合格项的汇总分析及纠正要求;

5.17.5审核总结会议概况及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结论性意见; 5.17.6待解决的问题及其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 5.18审核报告由公司负责人审批后,质量管理部将报告印发给相关部门负责人,并予以登记。

5.19各责任部门按《质量体系审核报告》中的要求,制定整改措施,记录在《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中于三日内提交给质量管理部,并按计划予以实施。

5.20质量管理部对责任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将验证结果填写在《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中验证栏内。 5.21质量体系审核的各项记录,由质量管理部归档管理。

4 共4页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1目的 通过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质量体系的评审。 3职责 3.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提出评审的重点,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3.2 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报告体系运行情况,提出评审建议,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实施和组织协调工作,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协调落实改进措施中的问题,并对评审后的跟踪活动具体实施管理。 3.3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收集并准备管理评审所需资料和控制好评审的输入,整理管理评审报告草案,协助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做好管理评审各项工作。 3.4 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负责准备并提供评审所需的管辖范围内的资料,根据评审通知充分准备质量体系运行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相关部门(单位)负责评审提出涉及本部门(单位)的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工作。 4程序 4.1 每年在12月份进行一次管理评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以追加管理评审频次: a) 公司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 发生重大事故或顾客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c) 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d) 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e) 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 审核时; f) 内部质量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 4.2 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涉及质量体系运行的所涉及的当前业绩和改进机会。 a) 审核结果,包括第一、二、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产品质量审核

等的结果; b) 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与顾客沟通的法律等; c) 过程运行情况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 d) 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 e) 以往管理评审跟踪的实施及有效性; 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变化,如法律、法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 g)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及有效性。 4.3 管理评审的准备 4.3.1 预定评审前天,总经理办公室以书面形式向管理者代表汇报现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提交本次评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4.3.2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根据评审输入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收集,准备必要的文件,评审资料由管理者代表确认,并向参加评审的人员发放《管理评审通知》及本产供次评审计划和有关资料。 4.4 管理评审会议 a) 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的输入做出评价,对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整改时间; b) 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 4.5 管理评审的输出 4.5.1 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 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 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对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包括是否需要进行产品、过程审核等评审内容相关的要; c) 资源需求等。 4.5.2 会议结束后,由总经理办公室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应视具体情况明确有关改进要求),经管理者代表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技巧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技巧 一、内部审核的一般步骤 1.审核策划 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订年度审核计划,管理者授权成立审核组,由审核组长制订专项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通知审核。工作文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现场审核记录、不合格报告等。标准和文件必须是有效版本,必须已在现场实施。 它们主要有: (1)ISO9001标准。 (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记录。 (3)合同要求。 (4)社会要求(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生态要求)。 (5)有关质量标准(包括产品、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人员等产品、资源性标准)。 检查表是审核员需准备的重要文件,应精心策划。 通知审核是审核组向受审核方通知具体的审核日期、安排和要求。必要时受审核方应准备基本情况的介绍。 2.审核实施 以首次会议开始现场审核。审核员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收集审核证据,得出审核发现,进行分析判断,开具不合格项报告,并以末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审核组长应实施审核的全过程控制。 3.审核报告 现场审核结束后,应提交审核报告。工作内容包括: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分发、归档、考核奖惩,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提出,确认各分层分步实施的要求。 4.跟踪审核 应加强对审核后的区域、过程的实施及纠正情况进行跟踪审核,并在紧接着的下一次审核时,对实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复查评价,写入报告,实现审核闭环管理以推动连续的质量改进。在任何组织中从审核得到的真正益处最终来自“自身”的审核。 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流程图

三、内部审核的基本要求 1.审核程序 应建立并保持组织内部审核书面程序,可能不是一个,而是一组。内部审核(以下简称内审)程序的内容通常包括:目的,范围,引用标准,定义,审核类别,审核的组织,审核的基本要求,审核人员的确定与责任,审核计划,审核的基本步骤、方法及要求,审核的分析与记录,审核报告的处理,跟踪审核等。 内审程序是组织内部审核各项活动总的指导和规定,可包含体系、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审核,具体操作宜另订细则执行。 2.内审重点 内审的实施重点是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的符合性,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过程的可靠性、产品的适用性,评价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确认质量改进(包括纠正和预防)的机会和措施。 3.审核计划 根据标准、程序规定和所审核活动的实际情况及重要性,制订并实施内审年度计划和专项活动计划。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应对所有过程和部门进行,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覆盖为10 0%;过程审核应对所有关键过程和因素进行审核,确保关键过程和因素进入受控状态;产品质量审核应从适用性角度对最终产品按抽样标准进行定期审核,以期客观反映出产品质量水平及波动规律,服务质量审核应以顾客要求、投诉为线索,主要进行外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审核,不断适应、满足顾客要求,减少顾客投诉率。 4.审核人员 审核人员应能保持相对独立性/公正性,并经组织管理者专门授权,具备足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2016年内部审核报告 一、内部审核的时间:2016年10月18~19日。 二、受审核部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行政人事部、质量部、市场营销部、技术部、 开发部、设备工程部、采购部、生产部、仓库。 三、内部审核组成员名单: 组长:XX 第一组:XXX、XXX、XXX、XXX 第二组:XXX、XXX、XXX、XXX 第三组:XXX、XXX、XXX、XXX 四、内部审核目的 1.检查和评价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要求,是否符合ISO 9001:2008标准的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验证对体系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2.检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贯彻落实情况,是否在各部门有效展开并得到实施; 3.通过审核进一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 4.检查如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满意和与顾客沟通过程,增强满足顾客要求意识。 五、审核范围 XX公司XXX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涉及到的有关的部门和相关岗位。 六、审核依据 1.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 2.公司所策划和制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技术规范以及相关规定和准则; 3.公司提供产品所适用的法律法规; 4.必要时的相关产品销售合同和质量计划。 七、审核方式 1、与最高管理层人员座谈贯彻实施标准的“领导作用”情况 2、听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自己职责权限情况以及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体系运行状况; 3、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的安排,由审核小组分别到应所审的职能部门对其应实施标准的章节条款。对实施状态收集审核发现,审核应用抽样方法进行; 4、对各部门工作现场和生产岗位作业现场的环境适宜性,设备设施管理等状况进行检查。 八、内审首、末次会议参加人员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技巧与方法

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和技巧 质量体系审核员 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和审核技巧 欢迎参加2000版ISO 9000标准的网上培训,本次培训将结合新版标准介绍企业内部审核员应该掌握的基本审核方法和技巧。希望通过网上的学习,使质量管理工作者对审核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初步掌握一些方法,可以开展审核工作。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资料,请按网站上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第一讲审核 一基本概念 1 审核是指什么?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 过程实是指什么? 企业在实施94版ISO9000标准时,是按逐个要素编制程序文件,2000版则分为五大过程,所有的工作都分解成各种过程。审核的过程是指――审核到现场发现证据对其进行评价,确定是否满足审核准则。 3 审核准则是指什么? 审核准则原称审核依据。(包括ISO9001标准,手册,程序文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或其它依据) 审核是按我们自己所承诺的一些文件结合我们现场做的过程是否符合这些文件的要求。 4 审核的目的是指什么? 审核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质量体系与ISO 9000质量标准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符合性是指我们所做的过程和活动是否符合标准中所要求的内容,或是否符合对外承诺的标准,或者是对外承诺的活动。 5 审核员的工作是什么? 内审员的工作就是拿着编好的各种文件对照各个部门做的情况是否符合。 二新版9001与9004的区别 9001和9004是两个相关的标准,所有的标题号内容全部是一一对应的,只不过9001标准作为审核、作为企业、作为组织申请认证必须按照9001标准的要求检查我们的活动。但是如果编制质量手册或准备各种质量文件、策划各种活动的时候,就要按9004标准。要求一个组织在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过程中,要把9001和9004两个标准对照起来。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及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及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及方法九三二三厂质管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及方法标准条款(过程)审核要点审核策略/方法范围 1、组织QMS覆盖范围和过程是否有缺失?询问/确认 2、组织QMS对标准条款是否剪裁?如有,所剪裁条款中过程确凿没有?查问/确认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1、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QMS?概况切入审核 2、组织QMS过程是否被确定和管理?过程间顺序及关系是否被确定和管理?概况切入审核 3、组织QMS过程所需资源和信息是否充分,足以支持过程有效运行和监控?选择过程审核 4、组织QMS及过程测量和监控点是否确定并有效?对测量和监控结果是否有分析、改进活动?概况切入审核 5、组织是否存在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外包过程?如有,在组织QMS是否明确,实施了控制?提问、确认 6、组织是否接受顾客对过程的监督,保持产品的可追溯性(军标要求)概况切入审核关于对

4、1中外包过程的审核提示:外包过程:是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的,由组织外部机构履行的过程。 外包过程的控制: 4、1的意图是强调组织一旦选择使用影响其提供合格产品能力的外包过程,就应该重视该过程,必须表明,对该外包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该过程的运行符合标准相关过程要求,并且符合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控制的程度、种类:视其重要程度和涉及的风险而定。应通过与外包过程提供者签订合同或协议规定以下内容:过程规范;或确认要求;法律法规或法则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包括过程的监视测量方法,过程实现目标和结果报告,组织实施现场检查,验证和/或审核等。 审核时注意:组织是否识别了外包过程?对外包过程的控制是否满足要求? 4、1 总要求注意与采购过程的区别,对外包过程控制中存在:没有与采购过程区别,还未控制到过程的情况,注意理解标准 4、1的意图。 案例1:某厂关键件(火炮身管)热处理外包:要求提供必须满足的整个过程的技术参数规范;要求供方表明进行炮身热处理部件的时间和温度域值控制图、记录;其质量管理体系满足GJB9001A—2001要求。

GSP程序文件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一、目的:通过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价,证实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性、适宜性及有效性,以满足质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保证药品、服务质量满足合同和顾客的要求。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三、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四、职责:由公司质量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对本程序负责。 五、内容: 1、审核准备 (1)、由质管部提出:审核的目的、依据、范围、要点及方式(如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审核人员及分工(如审核内容分工、人员分工、责任人等);日程安排(如首末次会议时间等)。 (2)、审核以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依据。 (3)、成员组成:由公司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总经理担任组长,质管部、采购部、销售部、仓储部、办公室、生化部、财务部等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审核。 2、审核范围 (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包括质量体系审核、药品质量审核和服务质量审核。质量体系审核的对象主要是在实施GSP的过程中,影响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质量职能和相关场所。 (2)、保证每年年底对本年致力管理体系所涉及的所有部门和场所审核一次。 (3)、因药品质量原因而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组织专项内部质量审核。

(4)、服务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顾客投诉、新闻曝光,造成不良影响时,应进行专项内部质量审核。 (5)、GSP认证检查前应进行1-2次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3、审核程序 (1)、公司质管部是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职能部门,在总经理和质量副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编制审核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审核活动; (2)、质量审核由公司质管部根据计划,组成审核组独立执行。审核组成员不参加与其有直接责任的项目审核; (3)、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由质管部发出不符合报告并下达《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责任部门按要求采取纠正措施; (4)、内部质量审核每年进行一次,由公司总经理主持; (5)、由公司质管部组织编制年度审核计划,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正式下发,并将“审核计划”提前5个工作日发至被审核部门; (6)、由质管部编制具体审核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审核活动。审核前由公司质管部负责召集审核预备会、布置审核有关事项。 (7)、质管部编制检查表,经本部门领导批准后,按检查表采用询问、查资料、看现场等方法,证实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并记录审核结果。 4、审核报告 (1)、审核报告由质管部负责编写; (2)、审核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审核组成员、审核日期和受审核部门;综合评价;审核结论、审核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纠正措施或改进意见,上次质量内审后采取纠正措施的跟踪及效果评价。 (3)、应对缺陷项编写不合格项目报告。 (4)、对质量内审的结果应作出明确的结论。 5、纠正措施:被审核部门要按照《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所列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整改。在5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并报公司质管部。逾期不能纠正的、完成部分项目整改的,应附详细说明及建议,等候质管部处理。 6、验证: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复习答案

2016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复习答案 一、单选题(共137题) 1、( B) 2、(C) 3、(B) 4、(C) 5、(C) 6、(C) 7、(C) 8、(B) 9、(C)10、(A)11、(D)12、(C) 13、(B)14、(A)15、(A)16、(A)17、(B)18、(C)19、(B)20、(A)21、(A)22、(A)23、(C) 24、(D)25、(C)26、(A)27、(D)28、(C)29、(D)30、(D)31、(B)32、(C)33、(A)34、(C)35、(C)36、(C)37、(B)38、(D)39、(B)40、(D)41、(B)42、(D)43、(D)43、(A) 45、(B)46、(D)47、(B)48、(C)49、(D)50、(C)51、(C)52、(D)53、(B)54、(D) 55、(C)56、(D)57、(A)58、(C)59、(D)60、(D)61、( D )62、( D)63、(D)64、(C)65、(B)66、( D )67、(D)68、(D)69、(C)70、(D)71、(D)72、(C)73、(A)74、(D)75、( C )76、(D) — 77、(D)78、(D)79、(D)80、(D)81、(C)82、(D)83、(B)84、( D )85、( D )86、( B )87、( D ) 88、(C)89、(C)90、( D )91、( B )92、( B )93、( B )94、(C)95、( D )96、(C)97、( D )98、(A) 99、(C)100、(C)101、( D )102、(C)103、(A)104、( D )105、(C)106、( B )107、(A) 108、(A)109、(C)110、( D )111、(C)112、( D )113、(C)114、(C)115、( D )116、(C)117、( D ) 118、(D)119、( C )120、(D)121、(D)122、( B )123、( B )124、( B )125、(D)126、(D)127、( C ) 128、(D)129、(A)130、( C )131、(D)132、(D)133、( C )134、(D)135、(D))136、(A)137、( B ) [ 二、多选题(共80题) 1、(ABC) 2、(ABCD) 3、(ABC) 4、(ABC) 5、(BCD) 6、(BCD) 7、(ABD) 8、(AC) 9、(ABCD) 10、(CD)11、(ABC)12、(ABD)13、(ABC)14、(ABCD)15、(BCD)16、(AB)17、(ACD) 18、(ABCD)19、(ABCD)20、(BCD)21、(ABD)22、(ABC)23、(ABD)24、(ABD)41、(BCD) 42、(ABD)43、( ABCD)44、(AC)45、(ABC)46、(AD)47、(ABCD)48、(ABC)49、(ABC)50、(BD) 51、(AB)52、(ABD)53、(BC)54、(ABD)55、(ABC)56、( BCD)57、( ABCD )58、(ACD)59、(ACD) 60、( ACD )61、(ABCD)62、(AD)63、(CD)64、(ABD)65、(ABD)66、(AD)67、(ABCD)68、(AD) 69、(ABD)70、(ABC)71、(ACD))72、(ABCD)73、(BCD)74、(ACD)75、(ABCD)76、(ABC)77、(ABC) } 78、(ABCD)79、(AD)80、(ACD) 三、阐述题 1、审核员在企业依据2015版新标准审核质量管理体系时,应从哪些方面关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应用了基于风险的思维 2、2015版新标准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与ISO9001:2008标准采购是有区别,若有区别,主要体现在标准的哪些方面 3、请阐述ISO9001:2015标准在第四章节"组织环境"中提出了哪几部分要求这几部分要求之间的逻辑性和相关性以及在标准中的作用是什么

2017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一、审核时间: 二零一七年三月一日至二零一七年三月三日 二、审核目的: 1、验证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适宜性; 2、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 三、审核依据: 1、GB/T19001-2016idt £09001:2015标准 2、质量手册 3、程序文件 4、适用的法律法规 5 、本企业的管理性文件 6、顾客要求 四、本次审核的体系过程和覆盖范围 1、本次审核的体系范围包括GB/T19001-2016标准全部过程。 2、本次审核覆盖产品:XXX的制造、五金冲压件和切削加工。 3、本次审核涉及公司管理层(包括管理者代表)人事部、技术部、生产部(含车 间/ 仓库)、业务部、品质部、采购部、设备管理部。 五、本次审核组的组成 审核组成员由XXXX二人组成,由XXXX单人本次审核组组长,两位内审员均参加了GB/T19001-2016标准和内审员专业知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 具备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能力,为体现标准对“内审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的规定,采取二人对自己所在部门互查的方式进行。 六、审核过程 1、本次审核实施计划于2017年2月24日编制,经总经理批转,并下发各相关 部门和人员。

2、内审检查表由内审组于2月28日编制完成。 3、3 月1 日上午按计划召开首次会议,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审核组长XXX同志按程序宣布本次内审的目的和依据,宣读了内审实施计划和 时间安排(详见签到表和记录)。 4、3月1 日上午准时按计划对各部门进行内审,审核员按内审检查表对检查情况 做记录。3 月3 日下午全部审核过程结束(详见内审检查表)。 七、不合格项统计与分析 此次内审、由于安排准备时间长,计划下发后又组织各部门自查自纠,许多不足之处已在内审前由各部门自行消化了,因此,此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共发现不合格项1 个: 1、生产部1项,编号SL-0069~SL-008,1共计13台设备,未按要求填写《点检 保养记录卡》,2017年1 月3~4日未有保养记录。不符合 GB/T19001-2016标准7.5.3条款“基础设施”。 2、由于审核是采取抽样方式进行的,未查出问题的部门不代表自己的部门没有问 题,也许其他部门查出的问题在你那个部门也有,所以未开不符合项的部门也 应该根据其他部门出现的问题对自己部门进行自查,确保能够按照要求操作。 希望各部门加强自己部门所有人员的学习,做到有效的上传下达,确保员工能 够按照要求工作。希望各部门尽快采取措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顺利开 展。 八、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评价 通过此次内审,证实了我们的文件化体系是符合标准要求的,是可以同我公司现有的管理体系有机地融合,是切合实际的。 九、不合格项的整改和验证 本次审核的不合格项均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必须于2017年3月15日前由审核员全部验证完毕。 内审组长:XXX 二零一七年三月三日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全套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全套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受审核部门审核日期审核员 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符合说明○”符合;“?”观察项;“△”一般不符合;“×”重大不符合※不符时记入证据、事实。 涉及条款审核内容、证据及方法审核记录审核发现范围 1.组织QMS覆盖范围和过程是否有缺失?无缺失、覆盖全面√ 2.组织QMS对标准条款是否剪裁?如有,所剪裁条款中过 程确凿没有? 生产和服务的设计不适用,此不影响公司提供满足法律法规及顾客要求的产品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1.组织是否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 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是否对这些 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与本公司质量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 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因素(公司的价值观、文化、知识、绩效等相关因素)和外部因素 (国际、国家、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文化和社会因素等)。这 些因素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或条件。 本公司定期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和 适宜。 √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1.组织是否确定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相关方?是 否对这些相关方制定相关要求并进行了监视和评审? 公司应确定: 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

b)这些相关方的要求; 公司应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以便于理解和持续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顾客; --最终用户或受益人; --法人,股东; --银行; --外部供应商; --雇员及其他为组织工作者; --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关; --地方社区团体; --非政府组织;。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帮助本公司更好的建立清晰的方针和目标,做到目的

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糖业有限公司 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XK/GW-8.2.2-2017-01

一、 根据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我公司于2017年1月14日组织开展了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现将内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审核目的 验证公司建立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质量、食品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找出公司建立的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和改进的机会;促进公司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审核范围:管理体系覆盖各生产车间、科室,白砂糖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 三、审核依据: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相关法律法规、合同等。 四、审核组长:XXX 审核成员:XXX、XXX、X X、XXX、XXX 五、审核日期:2016年1月14日至1月15日 六、审核过程综述: 本次审核对生产、储运和文件管理所涉及的公司相关部门、白砂糖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为期两天的审核。在审核过程中,内部审核组对白砂糖产品的实现的各个过程均进行了抽样审核,保证一定的样本数量,对质量管理体系支持过程的各项活动也进行了分层、分组抽样审核,保证审核样本具有充分性和代表性,此次内审共发现3个书面不符合项。抽样审核的结果表明,公司建立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七、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公司于2016年1月14、15日对公司建立的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内审。现将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做

出如下评价意见: 1.文件管理方面:公司自建立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来,在文件管理方面,认真执行GB/T 19001-2008 和GB/T 22000-2006的要求,文件管理越来越规范化,各部门的管理体系文件按编号和分类有序存放,并排列清单,易于检索和查阅。在文件管理方面公司自建立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良好。 2.生产管理方面:我公司是一个制糖生产的企业,对于生产现场的要求非常严格,质量和食品安全不仅牵涉着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同时也关乎着公司的声誉和形象,关乎着公司的发展前途,所以,对生产现场地高要求始终未敢放松。自建立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来,公司更加加强对生产的要求,从甘蔗进厂的源头抓起,到销售出厂之后完善售后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每天每班次检查机器设备,做好质量记录,层层把关,实行监督与检查并行的制度,确保质量和食品安全。 3.人员方面:参加生产的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因为操作人员的操作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因此,公司建立有完善的“三级”培训制度,培训后实行评价确认,对于新进厂的员工,再经培训合格后,各岗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老员工、熟练操作工将经验传授给新员工,并始终乐于帮助新员工技能的提升,从而确保人员合格上岗。 4.环境方面:公司设立有现场管理考核小组,定期对公司的所有场所进行检查,并涉及安全和环保,从小细节到大设备,每一个环节都严格审核,从而确保了公司的生产、工作环境符合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5.其他方面: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并非一两个人的奋斗,而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符合性和持续性也并非一天两天的努力,因此,无论是哪个方面,公司都在努力完善管理,从不放松。采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流程及现场审核技巧【新版】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流程及现场审核技巧 导读:内审,也称为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审核的对象是组织自己的管理体系,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的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它为有效的管理评审和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信息,其目的是证实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是对所策划的体系、过程及其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的审核,保证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一、年度内审策划 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确定内审的实施月份。内审应覆盖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部门和场所,每年至少一次。 如下特殊情况时可增加内审频次: a) 当合同要求或客户需要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 b) 当机构和职能有所重大变更时;

c) 发现严重不合格而需要审查时; d) 第三方审核认证或监督审核前; e) 最高管理者提出要求时。 二、成立内审小组 根据内审活动目的、范围、部门、过程及日程安排,最高管理者授权成立内审小组。 内审人员资格条件: a) 内审人员应是所在部门负责人或主要骨干; b) 内审人员应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内审课程培训并考试合格; 合格内审员应有符合内审员资格的相关说明文件。 内审组长职责:

a) 协商并制定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工作文件,布置审核组成员工作; b) 主持审核会议,控制现场审核实施,使审核按计划和要求进行; c) 确认内审员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报告。 内审员职责: a) 根据审核要求编制检查表(通常是体系部门制作); b) 按审核计划完成审核任务; c) 将审核发现形成书面资料,编制不合格项报告; d) 协助受审核方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跟踪审核。 三、编制内审实施计划 按照年度内审计划安排的月份,编制内审日程计划,在

质量体系内审报告

质量体系内审报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拟制/日期: 批准/日期:

1、审核目的: 根据ISO9001:2008标准和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其它有关的质量体系文件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9001:2008标准要求,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 效、资源是否充足。 2、审核范围: ISO9001所要求的相关活动及各有关职能部门,包括管理层、行政人事部、研发部、营销部、品管部、采购部、PMC部、生产部、工程部、仓库等。 3、审核依据: ISO9001:2008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ROHS相关控制文件及其他有关文件 4、审核时间:2017年01月10日~2017年01月11日 5、审核组成员: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审核综述: 1)内审结果:本次内部审核共发现不合格项目10项,其中仓库1项,生产部1项,品管部3项,研发部2项,工程部2项,营销部1项。 2)内审主要不符合项阐述:

A、仓储的产品、物料有个别没有按先进先出发货、发料。易造成物料呆 滞、或过期失效。 B、A车间现场成品及功能检查工序有隔离标识;后壳检查工序,检出的不 良品未作标识,只是区分后放入供应商原包装箱内,易造成混料。 C、软件管理确认,未有独立文件明确管理确认 D、客供物料没有检验记录,无检验物料会造成产品零部件不可控。 E、检验试验仪器电流表,有效期为2016年12月1日到期,无校验易导致 检测失效。 F、质量目标文件夹中《2015年度公司质量目标》未及时清理。文件记录没 有及时更新,容易造成用错版本 G、检验试验仪器缺少校准易导致测量误差或失效。 H、工程变更通知单(ECN)未存档管理,不便于识别、查找。 2016年度共有2项外审不符合项和9项内审不符合项;经现场对不符合项进行跟进确认,所有不符合项已关闭,相应的纠正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 4)内审结论: 在为期2天的内审时间里,对每个部门进行抽样审核以检查各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情况。总体来看,各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上基本上符合标准的要求;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适宜、充分、持续有效。 审核小组已将在内审期间发现的不符合项和各部门负责人在末次会议上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提出纠正改善建议并达成共识。审核小组会在承诺改善期内进行的整改工作进行督促和验证,并关闭不符合项。 改进建议: 1.各部门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组织本部门管理人员系统地学习质量管 理体系文件及相关专业、管理标准,对所管业务明确管理要求,并及时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

2016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复习试卷

2016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复习试卷

2016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复习题 一、单选题(共137题) 1、组织应对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QMS所需的来自外部的形成文件的信息进行适当的( ),并予以保持,防止意外更改。 (A)发放并使用(B)标识与管理(C)授权并修改(D)保持可读性 2、2015版新标准指出对外部供方的信息,在沟通之前所确定的要求是充分的。其沟通内容不包括()。 (A)所提供的产品、过程和服务(B)能力,包括所要求人员资质 (C)对外部供方的绩效控制与管理(D)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验证或确认活动 3、组织的知识是指组织从其经验中获得的特定的知识,是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的共享信息。其中内部来源的知识可以是() (A)产品标准(B)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得到的经验教训(C)学术交流(D)专业会议 4、2015版新新标准7.3条款特指人员意识,要求组织应确保其控制范围内相关工作人员知() (A)员工高超技术(B)员工对企业的贡献 (C)偏离QMS要求的后果(D)企业高质量高效益 5、组织在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QMS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可以不考虑下列哪个因素() (A)技术和文化(B)市场和竞争(C)环境监测能力(D)知识和绩效 6、2015版新标准要求,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完整、清楚,是为了() (A)满足设计和开发的输出(B)满足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C)满足设计和开发的目的(D)满足设计和开发的控制 7、组织环境指对组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结果的组合() (A)经营和决策(B)质量管理(C)建立和实现目标(D)管理

8、法定要求是()强制性要求 (A)标准规定的(B)立法机构规定的 (C)立法机构授权规定的(D)约定俗成的 9、创新是新的或变更的实体()实现或重新 (A)定位作用(B)合理管理(C)分配价值(D)使用价值 10、在组织和顾客之间未发生任何交易的情况下,组织生产的输出是() (A)产品(B)过程(C)服务(D)活动 11、人为因素是对考虑中的实体的() (A)人为参与影响(B)人为误差(C)人为的作用(D)人为影响特性 12、依据ISO9001:2015标准,关于“领导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管理者应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B)最高管理者审批质量手册 (C)最高管理者应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的领导作用 (D)最高管理者应合理授权相关人员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13、依据ISO9001:2015标准,关于“基于风险的思维”,以下风险正确的是() (A)应识别风险、并致力于消除所有风险 (B)最高管理者应促进对存在的风险和机遇的充分理解 (C)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影响组织风险评估的唯一和最重要因素 (D)风险评估是操作层面的活动,最高管理者不必新版参与 14、关于质量方针文件的发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为组织最高层次的文件,应确保其保密性()适当时,利益相关方可获取 (C)对于质量方针表达的意图和方向,组织应有统一,受控的解释 (D)应传达到所有在组织控制下工作、代表组织工作的影响质量的人员 15、关于岗位、职责和权限,以下确定的说法是()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 建立管理体系,无论是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还是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或者是其他管理体系,一般来说,流程相似,但不同的管理体系还是略有区别。下面仅以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例,说明建立管理体系的流程。 1 总体流程划分 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依据PDCA原理(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改进),通常包括四个阶段。通俗一点,也就是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持续改进”的内容。这四个阶段为:准备阶段、策划质量管理体系阶段、体系运行阶段和认证审核阶段。总体完成时间大约需要四个月左右。不同的管理体系时间要求上略有差别。下图所示为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图: 1.1 准备阶段 : 体系策划时间:一周左右。 企业成立贯标小组,通常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担任组长,组员包括由最高管理者任命的管理者代表、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贯标小组与咨询顾问讨论、拟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计划草案。 1.2 体系策划阶段 时间:一个月左右。 本阶段包括企业调研、诊断,标准培训,体系文件的编写、修订,文件发布等过程。 1.3 体系运行阶段 时间:一般管理体系标准都要求运行三个月以上。 本阶段包括:文件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指导,内部审核培训、指导,管理评审培训、指导等过程。 1.4 认证审核阶段 时间:半个月左右

本阶段包括:符合性审核(模拟审核),认证前准备,认证机构现场审核,指导关闭不符合项,获得证书等过程。 现场审核由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评价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以确定是否颁发认证证书。 2 各阶段工作重点 2.1 成立贯标小组 贯标小组最好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体系建立所需的领导作用,实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管理者代表的主要作用是代表总经理全权负责 ISO9001相关事宜,最好由主管业务的副总经理担任,一方面,其对组织内各个部门的运作较为熟悉,另一方面,在进行管理决策时,有足够的权力和影响力。 2.2 调研 时间: 1~2天,部门多、流程复杂的企业需要的时间会相应多一些。 调研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其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的管理现状,并与标准对照,找出差距,修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计划草案,形成最终的实施计划。 调研前企业应收集与以上内容有关的资料,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说明(图)、工作制度、操作规程、检验规程、在用的工作记录种类清单及记录表格样式、技术手册、设备台帐、计量仪器清单、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国标等。 调研工作由咨询顾问小组全面细致地调查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管理过程、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现状、设备管理现状、员工素质现状等,在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后,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明确公司发展的方向和思路、组织机构的设置、管理体系的策划结构等。 调研工作根据企业的情况,一般需要 1~2天的时间,部门多、流程复杂的企业需要的时间会多一些。 2.3 培训 培训分三次进行: A、标准培训 B、文件培训 C、内审及管理评审培训 2.3.1 标准培训 时间:大约需要二到三天。

2017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2017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一、审核目的 验证公司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与ISO9001:2008标准的适宜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性。 二、审核范围 公司质量体系内的主要部门及所涉及的相关条款。 三、审核依据 公司质量体系文件、ISO9001:2008标准及国家法律法规等。 四、审核方法 本次审核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法,正面收集客观证据: 1、与部门领导交谈,询问体系文件执行情况、体系情况和成效; 2、检查文件资料和记录; 3、进行现场审核,察看现场。 五、内审时间 2017年10月16日~10月20日 六、内审组组成 组长:王春杰 组员:江立强、黄艳、叶承锋、陶云 七、内部审核情况综述 (一)首次会议 2019年9月29日8:30-9:00,在公司会议室召开了内部审核的首次会议,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和审核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管理者代表主持,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本次审核的目的、审核依据、审核范围、审核计划和审核方法等内容,强调了审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风险性,同时确认了末次会议的日期与时间。 (二)现场审核

按照审核计划,审核组分别对管理层、各部门进行了为期4天的现场审核。现场审核中,审核员分别向公司领导层、各部门负责人和重点岗位操作工采取现场提问、现场检查、查阅文件和记录等方式,收集审核证据,并做好审核记录。 (三)审核发现 2017年10月20日,审核组对公司抽查所收集到的所有审核证据进行了逐项内部评审,并对每项的符合情况做出评价。经过评审分析,审核组未发现不合格项。 (四)末次会议 2017年10月20日下午,在公司会议室召开了本次内部审核的末次会议,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和审核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管理者代表主持,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审核组的审核意见。发现不合格项9项(详见附件记录,主要体现在文件的规范管理和产品标识管理上),由于是抽样检测,还存在有可能未发现不合格的项目,所以下一步各部门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纠,对于发现不足的需要及时整改以及持续改善。 八、内审结论 1)经过本次内审,加深了员工对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的理解,也进一步提高了内审员审核水平与技巧。 2)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与标准要求还有差距。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文件控制、记录控制、人力资源、生产过程控制、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等条款在运行过程中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3)公司按GB/T 19001-2008标准建立并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达到符合性、有效性、适宜性的要求。公司的各项工作基本满足GB/T 19001-2008标准的要求,实施过程是基本有效的。 管理者代表:王春杰 2017年10月20日 附件:不符合项汇总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与检查方法

ISO9001 审核要点及检查方法 一、 ISO 标准条款4: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手册(标准 4.2.2 ) (1)质量手册的覆盖面是否完整?如对ISO标准有剪裁,剪裁细节的说明是否合理? (2)质量手册各过程的描述是否反映了组织产品的特点? 2、文件控制(4.2.3 ) (1)组织是否制定了文件控制程序? ?(2)文件是否包括和质量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包括外来文件和向供方提供的文件等) 是否对使用的文件适时评审? (3)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授权人的批准? (4)识别文件现行修改状态的方法什么?是否满足要求? (5)文件修改后是否重新批准? (6)使用处是否都使用适应文件的有效版本?是否从发放或使用场及时收回作废的文件? (7)外来文件是否得到识别?发放如何控制? (8)是否对保留的作废文件进行标识和管理,以防止误用? 检查方法: (1)在行政部查阅文件控制程序。确认: ●程序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操作性。 ● 程序文件是否是有效版。 ●外来文件 (如标准 )是否包括在控制之列。 (2)选择 5~10 份现行有效版本文件,检查其是否者经审批,审批权限与程序文件有无冲突。 (3)询问行政部文件管理员文件管理状况,确认: ●“文件归档编目清单”文件台帐是否认真填写。 ●文件发放是否进行编号和作详细记录。 ●是否是识别文件修订状态的控制清单。 ●技术文件、图纸历次修订是否明显地标出。 ●文件是否存在未被授权的修改。 ●外来文件是否得到控制。 ●文件是否得到了定期评审。 (4)到有关发放和使用场所查看: ●是否得到文件的有效版本,是否存在应有而无的情况 ● 是否将作废文件从使用现场撤走,是否存在多版并存的状况。 (5)在行政部文控中心查保留的作废文件。确认: ●是否进行了隔离和专门标识。 (6)查文件更改记录。确认:● 文件更改是否得到了审批。 ●修订记录是否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