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新生儿识别与紧急处理

危重新生儿识别与紧急处理
危重新生儿识别与紧急处理

危重新生儿识别与紧急处理

新生儿危重疾病的诊治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有了重大的发展。随着NICU的建立,众多危重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危重新生儿往往处于生命垂危状态或潜在威胁生命状态,需要进行包括临床观察和应用监护仪器、微量快速检验以及X线、超声等设备对生命信息和病理生理变化连续不断的监测,用以了解病情的动态变化,早期发现患儿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处理并判断治疗效果,修正治疗措施。

具体监护内容如下:.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设定各参数的报警上限、下限值。

(一)呼吸系统

呼吸费力(有三凹征、呻吟)、呼吸大于60次/分、需要机械通气为呼吸系统严重情况的警告信号。需要重新检查气道和呼吸,供氧维持氧饱和度在意88%-95%之间,心率、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自主呼吸的患儿需反复进行呼吸功能评分,按呼吸窘迫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轻度呼吸窘迫(评分<5分)且持续时间<4小时者,给予供氧外了解病史体查、进行血气分析、胸片,中度呼吸窘迫者(评分5-8分)及超过4小时的轻度呼吸困难和新出现的呼吸困难,需给予无创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或间断的正压经氧。重度呼吸窘迫(评分>8分)、有呼吸暂停或喘息样的呼吸者需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已上呼吸者酌情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相关的专科会诊,湿肺及轻度呼吸窘迫4小时无缓解需重新评估诊断和处理,NRDS者需要考虑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气胸者需要进行紧急胸腔穿刺处理,必要时需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如果未上呼吸机,需反复进行呼吸评分,视呼吸窘迫的程度调整给氧方式和呼吸机参数。

(二)循环系统

一旦有效的肺通气和氧合已经建立,循环系统功能不稳定的常见原因为以下因素:循环血量不足、心肌收缩功能不全、心脏及大血管解剖异常、心律失常,因此循环系统的警告信号是肤色苍白、发花、发绀;脉搏减弱或低血压;给氧发绀不改善;心率大于220次/分。出现以上情况,立即按需给氧,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循环血量不足者立即静脉途径扩容,0.9%生理盐水10ml/kg,对氧气无反应的青紫给予高氧试验;心率大于220次/分马上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同时询问病史及进行有关的体格检查,查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胸片等。

(三)神经系统

重点观察患儿肌张力的改变、有无抖动及等抽搐。新生儿四肢肌张力异常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发生,部分需要及时的干预。四肢抖动需与抽搐相鉴别,因二者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处理也有差别。四肢抖动常见的原因有低血糖、药物撤退综合症、新生儿脑病、低血钙、低血镁,也可见于正常新生儿。神经系统异常的紧急核心处理措施是重新检查病人的气道和呼吸,提供必要的氧疗、监测血糖。若是有症状的低血糖,立即给予10%葡萄糖2ml/kg静脉推注,并给予10%葡萄糖4ml/kg/h 静脉输入,血糖正常的抽搐需用苯巴比妥20mg/kg负荷量im/iv 。

(四)外科情况

新生儿需注意以下常见的外科情况:腹壁有无缺损;呕吐或不能咽下;腹胀;胎粪排出延迟或无肛;先天性膈疝、肺或气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柱裂,需持续监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腹壁有无缺损处理措施有较大差别。需抬高床头30度,适当镇静减少腹胀和返流,查胸腹片、血液检查,维持液体平衡。

(五)液体平衡和血糖

患病的新生儿必需注意其液体平衡和血糖问题,尤其是未经喂养或不能喂养的新生儿,有发生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及糖尿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住院观察和治疗一定要监测其血糖,当其血糖<2.6mmol/l 时需要给予及时处理。因为持续的有症状的低血糖存在其他高危因素时会引起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无症状性的低血糖也会产生不良后果。足月健康儿呆在母亲身边者当有高危因素时需在生后2小时测量血糖,因生后1-2小时血糖水平最低。未经喂养或不能喂养的新生儿,应完全静脉补充液体和糖;能够喂养但严重低血糖的新生儿--血糖<1.8mmol/l,给予10%葡萄糖3ml/kg/h 静脉输入,30分钟后测血糖;能够喂养但新生儿血糖为1.8-2.6mmol/l时,给予定量喂养8ml/kg/2h或12ml/kg/3h,1小时后测血糖。能够喂养且血糖>2.6mmol/l者按需喂养,下次喂奶前测血糖。生后第一天的最少液体需要量为50-70ml/kh/d(2-3ml/kg/h)。

(六)体温调节

所有新生儿都有发生体温不稳定的风险,早产儿、SGA、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患病新生儿更易发生低体温,严重的寒冷损伤可能影响复苏的效果及病情的稳定,高体温可增加发病率及死亡率。通过保暖和减少热量丢失以维持体温正常是新生儿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早产儿,如果不及时处理,新生儿体温会很快下降(每分钟下降0.2-1℃),能量和氧的消耗增加,几小时内就导致体内能量(棕色脂肪和糖原)耗竭,预防低体温可以避免体内能量储备消耗,避免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和肺动脉高压。对于窒息的新生儿,避免高体温可以减轻对脏器的进一步损害,不论产前、产后的高体温对所有新生儿都有害,可增加惊厥的发生。其处理原则是确保新生儿所处的环境温度是可以控制的,包括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2—25℃,对患病的或需要观察的新生儿使用暖箱或辐射台保暖,永远不能关掉暖箱来降温,因为关掉暖箱后暖箱内的气流就停止了。高体温者脱衣服,去掉帽子,降低暖箱或辐射台的温度,每15分钟0.5-1.0℃。目标是维持新生儿的体温在36.3-37.2℃。

(七)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症状与体征是非特异性的,当存在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母亲产有有感染如发热、绒毛膜羊膜炎,孕37周前破膜,羊膜早时间大于18小时,患儿表现为呼吸费力(有三

凹征、呻吟)、呼吸大于60次/分、需要机械通气;肤色苍白、发花、发绀,脉搏减弱或低血压;肌张力异常、抽搐;体温<36.3℃或>37.2℃。或临床情况恶化时需高度考虑感染的可能。出生时需要复苏的新生儿可能有潜在的感染。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细菌,偶尔也可为真菌和病毒。一旦怀疑败血症,需立即行血培养和抗生素治疗,不能延误。

(八)注意

1.确保NICU所有仪器设备运转正常,报警系统处于开启状态。

2.不能过分依赖仪器,注重临床观察。

3.各项监测数据及病情观察按时间顺序(每小时1次)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有病情变化时进行实时记录。

新生儿疾病的早期症状的识别

产科人员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识别 一、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 足月儿出生体重在2500g—4000g,皮肤红润,哭声响亮;体温在36℃—37℃,新生儿体温与外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呼吸浅而快,频率40次/分左右;心率120—140次/分左右;排便在12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排尿在24小时内,一般于生后一天开始排尿,不超过48小时;新生儿特有的神经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交叉伸腿反射,若这些反射消失,常提示严重疾病或颅内病变。 二、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可发生于足月儿与早产儿,生后2~3天出现,早产儿可延迟至生后5天,4~7天达高峰,1周后开始消退,持续时间≤2周,早产儿可延迟至4周消退。血清胆红素小于221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7umol/L,每日胆红素升高不超过85umol/L,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就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生理性黄疸过高,也有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故生理性黄疸过高也需要干预治疗。 (二)马牙 部位于口腔上腭中线与齿龈,形状为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就是由于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数周后可自然消退。 (三)乳腺肿大 男女新生儿均可发生,于生后4~7天出现,乳腺如蚕豆或核桃大小,2~3周消退,切忌挤压导致感染!因母体雌激素中断所致。 (四)假月经 女性新生儿于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可持续1周。由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 (五)新生儿红斑 新生儿生后1~2天,头部、躯干及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1~2天后自然消失。 (六)粟粒疹 新生儿生后鼻尖、鼻翼、颜面部皮脂腺堆积形成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脱皮后自然消失。

儿科急危重症的识别.doc

儿科急危重症的识别和处理流程 儿童篇 一、危重病人异常生命体征的识别及处理流程 体温异常:患儿体温持续升高达39度以上或高热不退,或退而复升或四肢厥冷,均为异常情况。 脉搏异常:心率过快过慢。160次以上或60次以下(每分钟),均需报告医生。 呼吸异常: 1、潮式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转为深快,再逐渐转为浅慢,并有短暂停顿,像潮水涨落不断反复。说明病人呼吸中枢已趋衰竭。 2、点头呼吸:病人呼吸时,头随着上下移动,并处于昏迷状态,是病人临终的信号。 3、病人连续抽吸两次,说明呼吸中枢已经衰竭。 4、病人呼吸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片刻又开始呼吸,几度反复,预示呼吸即将完全停止。 5、呼吸时只见下颌活动,预报病人濒临死亡。 6、叹息呼吸:病人在急促呼吸之中时而叹息一次,是呼吸中枢告竭的信号。 7、鼾声呼吸:病人在呼吸中,不时发出不同于正常人打鼾的阵阵粗大鼾声,是死亡的警报。 血压异常:

患儿血压升高或降低→协助患儿取合适体位→通知医生→按医嘱应用降压药物→评估用药效果→作好记录。2岁以上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收缩压×2/3;1岁以内收缩压70-100mmhg,舒张压50-70mmhg;1-2岁收缩压80-112mmhg,舒张压50-80mmhg 处理流程: 1、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建立静脉通道。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合理用氧: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29%),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 4、用药护理: (1)遵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2)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以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5、病情观察:(1)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皮肤色泽等。 (2)有无肺性脑病症状及休克。 (3)尿量及粪便颜色,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4)各类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5)动脉血气分析和各项化验指数变化。 6、时评估用药效果,并记录。 7、病情未改善及时转重症监护室治疗。

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新生儿为高危人群,因自身特点及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病率、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 人群,其死亡高峰集中在新生儿早期,即生后 2 周内,可达95% 左右。 死亡原因: 新生儿窒息与并发症(33.5%),呼吸系统疾病(21.8%),感染(14.2%),严重先天畸形(11.3% ),产伤( 6.3%),硬肿症( 5.8%),以上六类疾病与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93%。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1.哭声变化 哭是新生儿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正常的哭:饿、口渴、尿布湿、环境温度不适宜。突然的短促的尖声哭叫(脑性尖叫)、阵发性哭叫伴面色苍白、持续哭吵且无法安慰、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均提示病情严重。有以下可能:HIE 、颅内出血、化脑、败血症等。 2.喂奶困难 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的一半或拒奶,呛奶。有以下可能:早产儿(胎龄W 34周)、感染、颅脑疾患、消化道畸形、代谢性疾病等。 3.发热或体温不升 发热超过38 C,或体温低于35.5 C。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4.嗜睡或不易唤醒 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清醒嗜睡:容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持清醒状态浅昏迷:嗜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应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 5.皮肤青紫 生理性青紫,一般情况好,反应好 病理性青紫:中心性和周围性 中心性青紫原因有:心肺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异常血红蛋白增多周围性青紫原因有:局部受压所致、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休克、红细胞增多症等) 6.惊厥 要判断是否为惊厥,首先应排除新生儿生理性的颤抖及非惊厥性的呼吸暂停。新生儿惊厥与婴幼儿、年长儿表现不同,以局灶性、轻微型发作多见,而典型的强直性、阵挛性发作较少见惊厥的类型 A 轻微型 B 强直型 C 多灶性阵挛型 D 限局性阵挛型 E 全身性肌阵挛型 对惊厥记录的注意点 1)惊厥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2)能否自行缓解

小儿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小儿危重症早期识别 小儿疾病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尤其各种急重症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及时有效地救治危重患儿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而早期识别小儿可能存在或发展的危重征象是及时救治的前提。下面就告知各位家长如何做到小儿常见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一、危重症患儿与一般患儿的识别 1、一般危险症状:不能喝水或吃奶;频繁呕吐;嗜睡或精神差;有过惊厥或正在惊厥 2、一般体征: ㈠体温:应注意体温升降的方式、发热的程度、发热的类型及发热伴随症状,休克或极度衰弱患儿体温常有下降,体温过高41℃以上或过低35℃以下,都提示病情严重。 (1)是否过高或过低 (2)四肢是否温暖 (3)体温维持情况 ㈡皮肤: (1)是否红润或苍白、青紫、发花 (2)是否有出血点、有无瘀斑、黄疸、水肿或皮疹等 (3)是否有压疮 ㈢意识状态: 凡能影响大脑功能获得的疾病皆能引起意识状态的改变:如兴奋、恐惧、不安、焦虑、抑郁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根据其程度分:清醒、嗜睡、意识模糊、瞻望、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二、各系统症状判断: 1、呼吸系统: (1)呼吸频率、节律是否规则 (2)呼吸是否费力、有无吸气时凹陷,鼻扇、有无呻吟、点头状呼吸等,呼吸音是否有罗音 (3)痰量、颜色、性质 2、心血管系统: (1)心率及心律 (2)心音,是否有杂音 (3)血压、脉压差 (4)四肢循环情况(毛细血管再充盈情况) 3、神经、运动系统: (1)前囟是否饱满或凹陷 (2)瞳孔反应 (3)四肢肌张力高或低 (4)对刺激的反应,是否剧烈头痛 (5)哭声是否尖直或微弱 (6)是否有抽搐(全身或局部) 4、胃肠道: (1)是否有腹胀或肠形 (2)是否排便,担保是否带脓血,是否有异味 (3)是否有胃肠减压,减压液量、颜色、性质

危重新生儿识别

危重新生儿识别 早重视早告知早抢救提高存活率减少纠纷 一、危重症患儿与一般患儿的识别 1、一般危险症状:不能喝水或吃奶;频繁呕吐;嗜睡或精神差;有过惊厥或正在惊厥 2、一般体征: ㈠体温:应注意体温升降的方式、发热的程度、发热的类型及发热伴随症状,休克或极度衰弱患儿体温常有下降,体温过高41℃以上或过低35℃以下,都提示病情严重。 (1)是否过高或过低 (2)四肢是否温暖 (3)体温维持情况 ㈡皮肤: (1)是否红润或苍白、青紫、发花 (2)是否有出血点、有无瘀斑、黄疸、水肿或皮疹等 (3)是否有压疮 ㈢意识状态: 凡能影响大脑功能获得的疾病皆能引起意识状态的改变:如兴奋、恐惧、不安、焦虑、抑郁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根据其程度分:清醒、嗜睡、意识模糊、瞻望、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二、各系统症状判断: 1、呼吸系统: (1)呼吸频率、节律是否规则 (2)呼吸是否费力、有无吸气时凹陷,鼻扇、有无呻吟、点头状呼吸等,呼吸音是否有罗音 (3)痰量、颜色、性质 2、心血管系统:

(1)心率及心律 (2)心音,是否有杂音 (3)血压、脉压差 (4)四肢循环情况(毛细血管再充盈情况) 3、神经、运动系统: (1)前囟是否饱满或凹陷 (2)瞳孔反应 (3)四肢肌张力高或低 (4)对刺激的反应,是否剧烈头痛 (5)哭声是否尖直或微弱 (6)是否有抽搐(全身或局部) 4、胃肠道: (1)是否有腹胀或肠形 (2)是否排便,担保是否带脓血,是否有异味 (3)是否有胃肠减压,减压液量、颜色、性质 5、泌尿系统: (1)尿量、颜色、性质 (2)是否有导尿管存在 (3)是否有外生殖器畸形 6、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核左移、CRP 7、内环境:主要指血糖及电解质 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 一、呼吸系统 1、急性呼吸道梗阻: ⑴多见感染性喉炎及异物吸入,其它有咽喉部周围组织脓肿及或破溃、外伤 ⑵喉喘鸣、呼吸困难、严重者头向后仰、紫绀并窒息,如瞪眼、口唇突出、流涎、欲咳但咳

危重新生儿识别与紧急处理

危重新生儿识别与紧急处理 新生儿危重疾病的诊治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有了重大的发展。随着NICU的建立,众多危重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危重新生儿往往处于生命垂危状态或潜在威胁生命状态,需要进行包括临床观察和应用监护仪器、微量快速检验以及X线、超声等设备对生命信息和病理生理变化连续不断的监测,用以了解病情的动态变化,早期发现患儿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处理并判断治疗效果,修正治疗措施。 具体监护内容如下:.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设定各参数的报警上限、下限值。 (一)呼吸系统 呼吸费力(有三凹征、呻吟)、呼吸大于60次/分、需要机械通气为呼吸系统严重情况的警告信号。需要重新检查气道和呼吸,供氧维持氧饱和度在意88%-95%之间,心率、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自主呼吸的患儿需反复进行呼吸功能评分,按呼吸窘迫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轻度呼吸窘迫(评分<5分)且持续时间<4小时者,给予供氧外了解病史体查、进行血气分析、胸片,中度呼吸窘迫者(评分5-8分)及超过4小时的轻度呼吸困难和新出现的呼吸困难,需给予无创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或间断的正压经氧。重度呼吸窘迫(评分>8分)、有呼吸暂停或喘息样的呼吸者需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已上呼吸者酌情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相关的专科会诊,湿肺及轻度呼吸窘迫4小时无缓解需重新评估诊断和处理,NRDS者需要考虑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气胸者需要进行紧急胸腔穿刺处理,必要时需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如果未上呼吸机,需反复进行呼吸评分,视呼吸窘迫的程度调整给氧方式和呼吸机参数。 (二)循环系统 一旦有效的肺通气和氧合已经建立,循环系统功能不稳定的常见原因为以下因素:循环血量不足、心肌收缩功能不全、心脏及大血管解剖异常、心律失常,因此循环系统的警告信号是肤色苍白、发花、发绀;脉搏减弱或低血压;给氧发绀不改善;心率大于220次/分。出现以上情况,立即按需给氧,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循环血量不足者立即静脉途径扩容,0.9%生理盐水10ml/kg,对氧气无反应的青紫给予高氧试验;心率大于220次/分马上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同时询问病史及进行有关的体格检查,查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胸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