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练习题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练习题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练习题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

A.科学发展观

B.民主政治观

C.科学道路观

D.科教兴国观

2、党和国家从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下列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以人为本②发展③统筹兼顾④全面协调可持续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3、李克强总理强调:“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公平,是一项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各地区、有关部门要发挥社会救助的应有作用,兜住民生底线。”这()

A.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B.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缩小城乡差距

C.提高人民的收入,有利于实现同时同步富裕

D.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根本措施,促进社会和谐

4、从2018年1月起,广东省市、县(区)级环保部门将推广污染源

监管随机抽查制度。市、县两级环保部门要将行政区域内所有污染作为随机抽查对象,重点对被抽查单位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环评、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抽查。这样做()

A.能够彻底解决广东省环境受污染的问题

B.彰显了广东省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C.说明广东省放弃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D.对广东省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非常不利

5、要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选择的道路是()

A.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

B.限制放缓发展以节约资源能源

C.走什么道路都一样

D.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6、为了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A.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科教兴国战略

D.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7、据调查,如今皇历对公众行为的影响根深蒂固;对数字迷信的公众有明显增长;求神进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我们必须要()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把从事迷信活动者绳之以法

8、目前,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8年,世界平均水平是11年,美国13.4年,法国13.4年,韩国12.3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我国还面临发达国家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B.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少,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

C.我国高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不足

D.我国教育水平还很落后

9、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方面,我们生产的汽车品牌90%是国外的,我们的机床生产技术70%的是国外的,我们的药品生产90%的专利是国外的。这说明()

A.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

B.我国经济繁荣是虚假的

C.还面临发达国家科技上占优势的巨大压力

D.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民族的振兴

10、最近,小明发现学校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又增加了,骑行更加方便了。你对该市这一做法的评价是()

①这是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②这将从根本上解决市区交通拥堵问题③这是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有效方法④这表明节能减排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1、材料:2018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协三次会议相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深入学习“两会”精神的过程中,有人有感而发写了下面这副对联。

上联:议国情商国是图国盛共谋科学发展

下联:问民生解民意汇民智同建和谐社会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这副对联主要强调了哪两个问题?(2分)

(2)“谋科学发展”要求走出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3分)(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问民生”“解民意”?(6分)

三、综合探究题:

12、材料一: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材料二:据报道,我国虽然是DVD激光视盘机生产大国,但因不掌握核心技术。每生产一台价格为40美元的DVD视盘机,就要向外国公司缴纳专利费20美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4分)

(2)我国怎样才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5分)

(3)面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BABD 6-10:CABAB

二、分析说明题:

11、(1)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或:关注民生)。(2分)

(2)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分)(或: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科学发展道路。)

(3)①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③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④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要求。

(答对3点即可得6分)

三、综合探究题:

12、(1)说明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2分)而我国科技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分)(2)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分)

②增强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走科技创新之路。(3分)

(3)①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2分)

②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准备。(2分)

人类学史复习题

人类学史 名词解释: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19世纪中叶西方出现的第一个人类学理论流派,它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30年间。他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地发展。这种循序的进化过程是全世界所有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造成了这种普遍性的原因在于人类心里的一致性。起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斯蒂安、斯宾塞、泰勒、摩尔根。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是在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形成的人类学学派。该派对进化论学派都持批评的态度。认为人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来考察,弄清楚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各个组成部分对整体所做的贡献,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形成了英国较有影响的功能派队伍,为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实地调查方法。 播化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人类学学派。其基本理论是直接与进化论相对的传播论,反对进化论学派的方法,主张从空间上研究文化,认为民族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研究文化基本内容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圈。分为德奥播化学派和英国播化学派。 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1897年在巴里创办了《社会学年刊》后形成的学派,故又称“法国社会学派”或“杜尔干学派”。它既是社会学的学派,又是人类学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迪尔凯姆及其继承人莫斯,为巴黎人类学研究所培养了大量的人类学家。 美国心理学派:20世纪30年代初,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影响下,美国一部分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转向文化与个人关系研究。他们认为,文化塑造了民族的“基本人格”,而“基本人格”又决定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命运,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正是由于“基本人格”的差异造成的。文化是抽象的东西,个人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因此,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从研究这个民族的个体开始。 历史特殊论学派:美国历史学派形成于20世纪初。该学派是在批判古典进化论和播化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派以实证主义为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主张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行详细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不主张过早地做理论概括。其代表人物是:博厄斯。 人类学:以人类群体之间的共同性和相异性为研究对象,对人类群体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两大部分之一,他研究的是特定的人类文化及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文化的基本模式。 格雷布纳:德国人类学家。主要代表作有《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民族学方法论》(1909)。 反对用进化论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认为民族学研究的唯一主题就是文化现象的传播和借用。 佩里:史密斯的学生。主要著作有《印度尼西亚的史前巨石文化》(1918)、《太阳之子》(1923)等。认为古埃及人是航海民族。 博厄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孩子的成长》(1896)、《原始人的心理》(1911)、《文化和种族》(1913)、《原始艺术》(1927)、《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普通人类学》(1938)、《种族、语言和文化》(1940)。他认为,人类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全部总和,这种研究构成了包括一切民族在内的人类历史。提出了“文化区”概念和“文化相对论”。 迪尔凯姆:在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方面都有研究。著作有《社会劳动分工》(1893)、《社会学方法论》(1895)、《论自杀》(1879)、《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1912)等。在宗教研究主张任何宗教崇拜对象都不过是统治人类的社会力量的化身。在社会组织研究方面认为先有原始群,然后才有氏族,而氏族又是先有母系后有父系的。家族则是在氏族之后才出现的。 莫斯:迪尔凯姆的继承人,与他人组织建立了巴黎民族学研究所。著作有《民族学概论》(1947)、《社会学与人类学》(1947)得出社会生活是受物质条件决定的结论。 本尼迪克特: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曾到印第安人和新几内亚、非洲等地的许多部落中进行实地调查。著作有《文化模式》(1934)、《菊花与剑》(1946)、《祖尼印第安人的神话》(1935)等。在《文化模式》一书中认为,人格是由文化决定的。 米德: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曾到印第安人、萨摩亚人、新几内亚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著作有《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50)等。她认为人格是由文化决定的,用种族差别、生理差别、地域或饮食差别以及自然选择都不能完全地解释人格差别的原因。 二.列举 1、人类学四大分支: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民族学。 2、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后对人类学学科有重要贡献的思想家: 拉菲托(.1670--1740)、G·B·维柯(1688--1744)、孟德斯鸠(1689--1755)亨利·霍姆(1696--1782) 3、列举E·迪尔凯姆的代表作: 《社会劳动分工》(1893)、《社会学方法论》(1895)、《论自杀》(1879)、《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1912) 4、播化学派代表人物: 格雷布纳(1887-1934)、施密特(1868-9154)、史密斯(1871-1937)、佩里(1887-1949)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导学为重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导学为重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导学为重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导学为重 贾玮1,2 (1.浙江化工技工学校;2.巨化集团公司,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新常态下的企业成人教育,因独特的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决定了教学班班主任工作集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为一身的综合性,只有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注重导学职能,才能提高管理效率,符合培养目标,满足社会企业用人需求。 关键词:人本;科学;导学;管理 作者简介:贾玮(1965-),女,浙江化工技工学校讲师,巨化集团公司党(干)校办公室主任,巨化集团公司培训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研究生学历。 新常态下的企业成人教育面临转型和创新,但教学班仍然构成最基层的组织。开放性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决定了成教主任工作的综合性、非传统性。集教育组织管理“三位一体”的班主任工作,穿梭在招生教学毕业等整个培养教育管理过程,是教与培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成教班主任工作,

只有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管理,注重导学职能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培养出“留得下、用得上、干得好”的实用人才。 一、转变教育理念,塑造班主任人格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参加成教学习的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知识经验背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为示区别,我们一般称其学员。就企业来看,年龄跨度大,程度参差不齐,诉求多元化,工学矛盾突出,精力不济,社会角色重,阅历相对复杂,心智相对成熟稳定,主体观念行为突出但个体差异不小。特殊的管理服务对象考验着成教班主任的综合素质。班主任承载了更新观念、授业解惑、教学管理、支持服务等多重职责,应该践行“终身学习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研习新的教育管理理论和教学改革经验,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育模式。变管理为服务,处理好“师道尊严”与学员人格尊严关系。在情感上多一些理解宽容和人性关怀,体恤成人求学的不易,要求要实际恰当,尽量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机动。但在质量上不降低不放松,积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真切地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深入到学员当中去,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了解学员的接受能力、接受特点和接受规律,尊重学员的人格个性和价值选择。对学员的工学、家学矛盾,因势利导、主动调节,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乐于接受管理。同时,有效组织成教班工作,也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权威来之于班主任教师的人格基础。成人社会

文化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述 二、文化的几种定义 1、现象描述性定义。 “人类学之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2、社会反推性定义 3、价值认定性定义 4、结构分析性定义 5、行为取义性定义 6、历史探源性定义 7、主体立意性定义 三、文化界定 1、泰勒在1871年发表《原始文化》这一里程碑式的著作并给文化第一次下了定义 2、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了维护人类有序的生存和持续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有形无形的成果。 3、原因/特点:①群体共享 ②客观显性、主观隐形 ③客观显性、主观隐形二者同时产生影响 ④代代相传,变化速度慢 第二节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目的 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文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探讨文化的产生,创造,发展,演变规律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科学。 (一)文化学不同于自然科学 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 (二)文化学不同于一般的或具体的各门社会科学 文化学以一切文化现象、文化行为、文化本质、文化体系、文化类型(模式)以及文化产生和发展演变规律为自己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揭示文化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三)文化学不同于哲学 哲学的研究偏重于人类的认识规律,而文化学的研究则偏重于人类文化的创造活动与成果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 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还包括不同的构成方面和层次。 从构成上来看,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有纵向的历史文化、现实文化,也有横向的不同区域,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从层次上来看,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有理论文化和实践文化。 二、文化学的研究范围 1、文化学或文化科学的称谓最早出现于德国 2、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亨首次提出了“文化科学”这一术语,主张进行文化研究,建立专门的学科 3、《原始文化》被认为是近代科学意义上第一部研究人类文化的学术专著,泰勒本人也被尊为文化学的奠基人。 4、文化学的研究范围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有 密切关系的方方面面 三、文化学的研究目的 1、文化学的研究将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学理论和文化学科的建设—基本研究目的。 2、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 3、文化学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文化的有序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间的特殊关系,增强我们 在新的世纪建设新文化、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4、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客观存在时具有更大的宽容度。 5、文化学的研究能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独特的财富,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 第三节文化的构成 二、文化构成的形态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案4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我国存在人口、资源、环境等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 家提出以人为本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解深入落实和走科学发展道路; 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教育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与必要性;掌握如 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能力目标:通过认识科技和教育的意义,学会辩证地看待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 间的关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感受科技和教育的 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环境与资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 环境,并敢于批评和制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言论和行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难点: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材料: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我国的石 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九位。同时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时世 界的三分之一,淡水是世界六分之一,草地是世界的三分之一,矿产是世界的二分之一,石油居世界第49位。 图片:

设问:以上说明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我国存在人口资源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以上说明在我们生活中有那些问题的困扰?(人口环境资源) ――党和国家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2、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依据是什么? 3、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及必要性? 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途径: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第一要义是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国人民。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依据: ①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②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③是借鉴外国发展经验 ④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3、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及必要性? (1)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必要性: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

文学人类学概说尔雅满分答案

文学治疗的民族志(三) 1 下面关于文化病因学错误的一项是? A、起源于蒙古萨满教 B、将人类病因放到自然环境中考察 C、招魂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疾病 D、将人类生病原因放入历史演变的语境中考察 正确答案:D 2 萨满教将人得病的原因分为几种? A、7种 B、6种 C、5种 D、4种 正确答案:A 3 以下哪一项不是从人类学视角考察《俄狄浦斯王》? A、开头的祭司与俄狄浦斯同时出现 B、盲人先知的角色扮演 C、特拜城前后对比反差的景观 D、老国王与俄狄浦斯的争执地点 正确答案:D 4 萨满教的人认为念诵百万遍的六字真言有哪些功效?() A、消除百千孽障 B、到达不灭净土 C、免除地狱之苦 D、献出真身,离地成佛 正确答案:B 5 蒙古萨满教认为,人会得病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A、内在原因 B、外在原因 C、历史原因 D、社会原因 正确答案:B 6 萨满教在亚洲那一地区的民间较有影响力? A、西北亚 B、西南亚 C、东南亚 D、东北亚 正确答案:D 7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的著名悲剧,其作者是? A、埃斯库罗斯 B、狄奥尼索斯 C、欧里彼得斯 D、索福克勒斯 正确答案:D 8 在原始文化中,疾病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哪一种类型的? A、历史性 B、突发性 C、社会性 D、个人性 正确答案:C 9 《阿姐鼓》中的阿姐是为诉说冤屈才被迫变成鼓的。 正确答案:× 10 萨满教认为人生病的原因主要是人内部各个器官不协调所致。 正确答案:× 11 从宗教的意义上看,《俄狄浦斯王》实际上是一个禳灾的仪式。 正确答案:√ 12 朱哲琴的《阿姐鼓》反映了中国90年代的文化现象。 正确答案:√ 13 蒙古的萨满教是亚洲萨满教的起源,其文化形态就是萨满教目前常见的文化形态。正确答案:× 文学人类学概说 什么是文学人类学 1 “文学是人学”是谁最早提出的?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列宁 C、高尔基 D、马克思 正确答案:C 2 下列关于文学人类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跨越了两个学科 B、它诞生于19世纪初 C、它比传统的文史哲学科出现的早 D、它等同于文化人类学 正确答案:A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姓名:成慧萍 班级:2009级法律 学号:00969007

【摘要】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思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在对过去经济建设中遇到问题的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认识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的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并且经历了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的过程。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的改变,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物质文化追求到精神文化追求的变化等等一系列问题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另外,在国际的竞争和面临的国际压力,要求我国重新思考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个长久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指导思想,指导我们逐步推进现代化,促进我国向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那就是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和根本要求,十七大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以人为本”内在地规定着为谁发展的问题即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人是发展的目的。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都在说明“如何发展的问题”,即说明发展的方法、手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浅谈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推行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为机制的教育管理模式这种起源于欧美企业管理、以效率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教育效率低下的状况,使学校管理由粗放型走向集约化,极大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然而这种管理模式把人看成只能服从命令的机器,无视教育是一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劳动的事实,仅仅视教师为执行命令的工具,无意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显然,这种管理模式忽视了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师劳动与工人劳动、教育产品与工业产品的区别,将教育管理等同于企业管理,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这种忽视人性、缺乏人情味而又冷漠、粗暴的管理模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就学校管理中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的问题,浅谈几点见解。不少校长为了把学校做强做大做优,大多把希望寄托在建造豪华的“标志性”大楼和购置先进设备上,不少中学在每个教室的后面安装摄像头,有的还建有校园闭路电视网,认为这样就能随时观察到学生和老师在教室内的一举一动,从而使学校教学秩序井然。但事与愿违,面对摄像头,老师和学生如坐针毡,心理压力很大,试问这样老师能教好学,学生能上好课吗?所以我认为这种管理方式忽视了对教师和学生的人文关怀,实际上是忽视了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 老师和学生是充满灵感、有血有肉的人,如何在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在最佳环境中、最好状态下发挥出最大潜能?本人认为应更多地从思想上入手,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管理,创设宽松、和谐、团结的人际环境来促进教师更主动、积极地做好工作,促进学生更主动、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而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关键在于张扬管理人性,让教师安心、舒心、热心、尽心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所以我认为一个学校要做强做大做优,不在于你的规模有多大,你的设备有多先进,关键还在于要以人为本,优化管理。 一、实行人本管理的原因 1.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校长权力的扩大,不等于教职工民主权力的缩小。现在学校管理倡导民主化,但这种民主往往是形式上、口头上的,总是被专制的管理者利用为欺骗的道具。我们稍微细心就会发现,我们的各项学期计划和学终总结,任何一个下发文件,都会有“你的建议”一项。开始时,教师们都会满腔热情的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写在上面,于是就有了反馈的期待。但结果常常是所提建议如石沉大海,管理者毫无反应。那些建议已被放到了储藏室留做体现民主的档案,只供需要的时候和上级领导见见面而已。如此民主后,也就不会再有任何的民主建议?这其实是在管理者和教师之间树立了一道冷漠的铁栏杆。 2.对于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淡漠,也是学校的常见现象。 有的教师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决不多做一点事。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好不好与我有什么关系?他好与不好,我都是拿一样的钱,我管的多了,出了事情还要追究我的责任,根本没有必要。还有部分教师对待工作消极应付,过一天算一天,全然没有主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下)试卷89分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下)试卷89分 1、陈毅在《淮海前线见闻》中指出,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正确 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利益多元化格局已形成。 正确 3、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某些既得利益者出现集团化趋向,成为改革的巨大阻力。 正确 4、在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规范利益博弈的规则。 正确 5、维护好社会的利益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做好的事。 正确 6、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应该说是我们社会矛盾最少的时期。 错误 7、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找到解决我们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的治本之策。 正确 8、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没有新的理论命题。 错误 9、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我们发展的脚步在加快,理论创新的脚步也在加快。 正确 10、发挥政党的作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问题。 正确 11、1949年中国人真正的觉醒。 正确 12、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正确

13、1980年的政策使中国实现了:能源消费增长翻一番。 正确 14、2001年以后的现实,与曾经提出的经济翻二番、能源翻一番的目标相距甚远。 正确 15、我国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的52个沿海城市中,极度缺水的有18个。 正确 16、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正确 17、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正确 18、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正确 19、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错误 20、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正确 2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正确 22、拜伦指出,根据“你必须使自己仅次于天使”一语,可知人类的本分工作,在求神圣的幸福。 错误 23、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指出,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做是目的,永远只看做手段。 正确 24、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异化的扬弃只有通过付诸实行的共产主义才能完成。 错误 25、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错误 26、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民主”一词被提及70次。 正确 27、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医学领域中的以人为本及科学发展观

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以人为本及科学发展观 赵宏程 [摘要] 以人为本的提出,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以人为本的概念和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相对应的为医疗卫生领域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转型期公立医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走出困境,继续前进。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医疗卫生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要“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要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发展。这既是对传统发展思想重视物而忽视人,只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不顾及或较少顾及人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改善和提高的片面发展观的否定,也是对“人”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强调和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升华和创新。更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旨在规定和引导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要向以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和主线的方向转移。这一方针的提出,体现了党中央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植根于劳动人民之中的本色,蕴涵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辨证统一的哲理,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 一、以人为本的概念和内涵 在我国古代,就有以人为本的说法。管子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在现实意义上,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社会是人的社会,以人为本是我们理解人的世界,理解社会的一个根本原则。离开了人这个根本,就不可能有人的世界,不可能有社会。以人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现实的人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从事社会活动的,同其所处的生存条件、生活环境紧密不可分割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要把现实中的人与其生存条件、人的世界、社会以及他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而不能将二者分割和对抗。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它的动物。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因而人既有自然需求,又有社会需求。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珍惜、爱护、保护人的生命,保障人身安全,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要,促进人的健康成长。从社会属性看,以人为本,就是要创造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的民主权利,维护人的尊严,关心人的感情需要,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 二、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主要内容 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和

人类学复习资料

人类学作为一门反思性的学科,它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通过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审视,达到对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当做全人类一般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反思与批评;2,通过揭示我们对各种文化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分析的努力中所固有的弱点,来打破既有观点的稳固地位,达到对知识获得一般性规律的反思与批评;3,通过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重新定位,达到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 古典进化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概述:古典进化论一般又叫做文化进化论,它是人类学的第一个理论(或流派)。古典进化论以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为目标,注重人类文化一致性的研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峰时期的乐观主义的表现,表达出强烈的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 思想渊源:1、18世纪欧洲社会思想家有关学说的影响 2、人类学本身思想脉络的影响。 3、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泰勒及其思想 泰勒是英国第一位人类学教授。他的著作有:《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的发展研究》(1965)、《原始文化》(1871)和《人类学》(1881),代表作:《原始文化》。他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他主要运用文化遗留分析法和比较法。 文化遗存分析法:现实生活中的儿童游戏,民间俗语,荒谬的习惯,他认为可能跟古代文化的某一阶段有关系,它们是原始野蛮人的遗留物。泰勒的研究逻辑是:由于古代社会的文化遗留在现实的文化当中,所以对遗留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历史发展的进程。因此,文化遗留可以视为“文明进步全过程的路标”。 摩尔根及其思想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是古典进化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研究人类社会进化问题。主要著作有《易洛魁联盟》(1851)、《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1871年),《古代社会》(1877)等,代表作为《古代社会》。 摩尔根用了哪些观点来支撑他的人类社会经历了“蒙昧——野蛮——文明”的思想的? 泰勒而言,摩尔根对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文明”三阶段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论证,这种系统性表现在他用四根重要的支柱支撑了社会进化论大夏。第一根支柱是生产技术发展阶段论。摩尔根以生产技术发展水平来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第二根支柱是家庭(家族)发展阶段论。摩尔根首创了亲属制度的研究,他从亲属称谓的角度来分析和推论家族制度的早期类型与历史发展。第三根支柱是氏族理论。

最新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论文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论文 以民为本的执政观同我国古代“民惟邦本”的主张虽然有某种思想上的联系,但却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是先锋队和主力军的关系,是利益主体的代表和利益主体的关系,是血肉关系、鱼水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党代表人民的利益而执政,除了人民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以人民为本是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所决定的。把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观结合起来,我们党才能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人民而执政。 三、只有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 在现实中,经济、社会、人、自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哪一方面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方面而独自进行,否则就要受到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的惩罚。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进而总结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这样的发展观,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层次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

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为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所以,掌握了政权的共产党,一定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把包括发展生产力和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在内的经济建设作为自己的中心工作。对此一定要坚定不移而不能有丝毫动摇。因为只有如此,才抓住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但是,经济建设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也离不开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否则社会将变成畸形,经济建设本身也将受到阻滞和破坏。这一点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在我们自己的发展中也有过经验和教训。因此,我们谋求的发展,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看,是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了全面,既坚持了唯物论又体现了辩证法。 二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着眼点,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在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科学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科学管理 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和人才保障 ——王中昌同志在2008年人力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08年1月29日) 同志们: 现在,我受集团公司党政的委托,做2008年人力资源工作会议报告。报告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2007年工作简结 过去的一年,我们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按照集团公司首届党代会和年初“两会”的要求,紧密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谐企业建设,大力加强了领导人员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了三项制度改革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为企业实现新发展发挥了保证促进作用。总结概括一年来的情况,我们实现了四项主要目标: 1、领导人员队伍素质有了新提高。我们通过加强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领导人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有所增强,年龄、文化结构得到优化,现职领导人员平均年龄达到48.7岁,实现了梯次配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94.41%,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达到66.44%,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达

到18.34%,分别比去年提高0.9%、9.1%和2.5%,队伍整体功能和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有了新提高。 2、企业人才队伍结构有了新改善。我们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扩张,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人才队伍的年龄和专业知识结构得到了新的优化。管技人才平均年龄为40.16岁,比去年下降0.12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72.53%,比去年提高5.82%。高技能人才(含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术员工比例的15.68%,比去年提高5.54%。 3、三项制度改革取得了新进展。我们加大了三项制度改革的推进力度,管技人员公开招聘率达到85.79%,比集团公司考核指标提高2.79%;管技人员岗位淘汰率达到1.27%。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规范。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员工劳动合同终止率达到3.56%,比集团公司考核指标提高0.26%。工资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年在岗员工收入月均同比提高14.5% 4、减人提效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我们着眼于提高劳动用工效率,在包括新矿投产和老矿扩建增加人员情况下,全年全民在册员工总数为71567人(不含代管及改制单位)、农民劳务工总数为10048人,比集团公司考核指标分别减少11174人、952人;原煤工资制造成本为39.71元/吨,比集团公司考核指标减少2.83元/吨。 我们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目标,主要是我们人力资源系统的同志在集团公司党政领导下,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其中,我们在三项重点工作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一、着眼于完善思想教育和选拔、考核机制,领导人员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 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胡锦涛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胡锦涛还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央为何提出科学发展观?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深刻地指出: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体系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体系

————————————————————————————————作者:————————————————————————————————日期: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教师教育论文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刘景峰 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其发展水平。现在的教师工作压力大,缺乏职业的归宿感与幸福感。因此,学校管理以教师为主应重点体现在关注教师的幸福感上。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学校应努力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 一、树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 树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工作中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只有教师抱着一种“为自己工作”的心态工作,才能发挥其所长,对工作兢兢业业,在教学岗位上创造出更大的成绩。工作中,我校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重大问题,都要经领导班子成员充分酝酿协商,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聪明才智,集体讨论决策。决策后,分头实施,各负其责。在学校管理上,坚持“教代会”制度,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比如让教师代表参加到学校的管理之中,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 其次,我们把学校发展的愿景和办学方向、学校的重大决策和措施等重要信息通过公示、教师大会等方式传递给教师,唤起教师对学校的责任感和关注,以取得全体教师的支持和信任。这种信任让教师对学校前途充满信心。其实,多为教师着想,并非是放松原则,因为只有稳定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才能发展壮大。 二、加强教师的提升性培训

培训与发展是学校校长送给教师最好的礼物。校长是教师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应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与功能。 首先,保证经费的投入是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经费,进行校内外培训。 其次,我们在领导班子中施行《领导干部日日思制度》,反思的内容是:既有团结协作方面的,又有求真务实的;既有原则性与灵活性方面的,又有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方面的。在反思的同时,要学习理论知识并作笔记,以此提高自身的修养。 第三,加强集体教研。我校有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一起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了解本学科的教学要求,针对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磨课”。这样的集体备课,不但有利于发挥中、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优化课堂教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培养了教师的合作意识,丰富了校园网络的资源库。 第四,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为使教师掌握新的课堂信息和课程导向,学校密切关注外出学习培训信息。一年中,先后派9人次分赴上海、北京、井岗山、贵州、山东、长春、哈尔滨等地学习、研讨。回校后承担二次培训任务,达到了一人学习、大家受益的目的。 三、重视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 为学校的风雨场馆命名,室内外的装饰,我们都十分在意人文符号的重要意义。这些看上去似乎无关紧要,实际上却是我校文化的核心内容。“致远体育馆”取名源于《论语》,意为“致存高远,立志而能达”;北墙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取意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