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器质量控制稳定性检测情况
加速器QA

校准点吸收剂量公式中NX的正确使用
如果使用空气比释动能校正因子Nk
Dw,Q Dw ( Peff ) M u N k (1 g )katt km ( sw,air )u Pu
1 N k 2.58 10 N X (W / e)( ) 1 g
4
电离室剂量计必须经检定合格
日检项目
影响剂量率稳定设备因素
自动稳频系统
磁控管或速调管的电压、电流
电子枪发射电流 波导内打火
低Q电路
月检项目
X线、电子束射线质稳定性
10 cm深度的吸收剂量比D20 D10
一致性
2%
X-射线的辐射质用源皮距为正常治疗距离时, 20 cm深度和
源室距为正常治疗距离时, 20 cm 深度和10 cm 深度的吸收
调整电离室中心至水表面的距离为 过去Dmax的深度,设定100 MU并 R50,ion 输出,记录剂量计的测量读数;
将电离室秱至距水表面 处。 设定100 MU并输出,记录剂量计 的测量读数;
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

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一、背景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是用于记录放射科检查设备的质量控制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文档。
通过记录和分析质量控制数据,可以评估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确保放射科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记录单的基本信息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包括以下基本信息:1. 检查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等;2. 检查日期:记录进行质量控制的具体日期;3. 检查人员:记录进行质量控制的人员姓名和职称;4. 检查项目:记录进行的质量控制项目名称;5. 检查结果:记录质量控制的具体结果。
三、质量控制项目及操作流程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中应包含各项质量控制项目的详细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以下是常见的质量控制项目及其操作流程示例:1. 线性加速器输出剂量测量操作流程:a. 使用剂量计测量线性加速器输出剂量;b.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中;c. 根据设备规格和标准要求,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X射线机器辐射剂量测量操作流程:a. 使用辐射剂量计测量X射线辐射剂量;b.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中;c. 根据设备规格和标准要求,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CT扫描图象质量评估操作流程:a. 使用标准模板进行CT扫描;b. 评估扫描图象的分辨率、噪声、对照度等指标;c. 将评估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中;d. 根据设备规格和标准要求,评估图象质量的合格性。
四、数据记录和分析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应包含详细的数据记录和分析部份,以便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以下是数据记录和分析的示例:1. 线性加速器输出剂量测量结果| 日期 | 剂量测量结果(Gy) | 标准要求(Gy) | 结果评价 ||------------|----------------|--------------|--------|| 2022-01-01 | 2.5 | 2.0 | 合格 || 2022-01-02 | 2.4 | 2.0 | 合格 || 2022-01-03 | 2.6 | 2.0 | 合格 |2. X射线机器辐射剂量测量结果| 日期 | 辐射剂量测量结果(mGy) | 标准要求(mGy) | 结果评价 ||------------|---------------------|---------------|--------|| 2022-01-01 | 10.5 | 10.0 | 合格 || 2022-01-02 | 10.2 | 10.0 | 合格 || 2022-01-03 | 10.8 | 10.0 | 合格 |3. CT扫描图象质量评估结果| 日期 | 分辨率(lp/cm) | 噪声(HU) | 对照度(HU) | 结果评价 ||------------|---------------|-----------|-------------|--------|| 2022-01-01 | 10.2 | 5.6 | 500 | 合格 || 2022-01-02 | 10.0 | 5.8 | 480 | 合格 || 2022-01-03 | 10.4 | 5.5 | 520 | 合格 |五、结论和建议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应包含结论和建议部份,根据质量控制数据的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改进建议。
质子重离子设备的质量控制与性能评估

质子重离子设备的质量控制与性能评估质子重离子设备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通过利用加速器将质子加速到高能量,然后准确地瞄准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实现精确放疗。
在使用质子重离子设备进行治疗之前,对设备的质量进行控制和性能进行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质子重离子设备的质量控制与性能评估方面的内容。
一、设备校准质子重离子设备的校准是确保其精确投射治疗束流的重要步骤。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进行束膛设备的水平、垂直位置调整,以及束压平坦度和剂量输出等参数的校准。
这些校准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备厂商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并定期进行校准验证,确保设备满足治疗的精确度要求。
二、束流测量与定位在质子重离子治疗期间,需要准确地确定肿瘤位置以及质子束流的聚焦情况。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利用成像系统进行图像引导,如CT、MRI和PET等。
通过将图像信息与加速器控制系统结合,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束流的聚焦位置,确保治疗的精确性。
三、剂量计量学剂量计量学是对质子重离子设备的剂量输出进行评估的过程。
在剂量计量学中,需要考虑到患者个体解剖结构的差异,对不同解剖部位的剂量进行调整。
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肿瘤类型和阶段进行个性化的剂量计划,确保各种情况下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四、辐射安全使用质子重离子设备进行治疗会产生辐射,因此辐射安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设备的辐射安全性需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操作人员需要按照设备厂商的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以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五、设备维护与质控质子重离子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进行质控测试,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性能。
维护保养包括仪器设备的清洁、零部件更换和设备冷却等。
质控测试包括设备的输出稳定性测试、膛室的射线输出测试以及设备的辐射安全性测试等。
这些步骤都是确保设备性能和治疗结果准确的关键环节。
结论质子重离子设备的质量控制与性能评估是保证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步骤。
浅谈直线加速器的维修及维护

浅谈直线加速器的维修及维护【摘要】直线加速器在科学研究和医疗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使用会导致设备的磨损和故障,因此对直线加速器进行及时维修和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维修前的准备工作、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定期检查和维修计划、安全措施和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有效地维护直线加速器,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其正常运行。
本文总结了维修及维护的重要性,展望了直线加速器的未来发展,并鼓励加速器运营单位切实加强维护工作,以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为科研和医疗服务提供可靠支持。
【关键词】直线加速器、维修、维护、准备工作、故障解决、保养、检查、计划、安全措施、风险防范、重要性、未来发展、运营单位、加强维护、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介绍直线加速器的作用和重要性直线加速器是一种重要的科研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加速带电粒子,使其获得高速运动。
直线加速器在物理学、医学、工程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用于粒子物理实验、肿瘤治疗、食品辐射灭菌等方面。
直线加速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人类研究微观世界、治疗疾病、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
对直线加速器进行及时、正确的维修和维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确保直线加速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为了充分发挥直线加速器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维修及维护工作,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并严格按照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来进行操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直线加速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实验、治疗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1.2 强调维修及维护的必要性及时的维修能够有效地延长直线加速器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损坏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定期的维护保养可以有效地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维护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电机控制器检测标准

电机控制器检测试验标准1、环境条件实验环境条件:1.1.1温度在-20℃-40℃;1.1.2相对湿度在10%-75%之间;使用环境条件:1.2.1当环境温度在-20℃-80℃时,控制器能按规定的定额运行;1.2.2在相对湿度不超过100%情况下能正常工作,即控制器表面产生凝露时也可正常工作;2、实验检查项目机械尺寸及外观检测2.1.1按照产品的设计图纸,检查控制器外形和安装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外观是否整洁无损伤,表面是否贴有检验标识和铭牌,字迹内容要求清晰无误;2.1.2控制器出线铜排表面平整,安装牢固可靠,整齐无污渍;基本性能检测2.2.1控制器可在规定的电压和电流下正常运行;2.2.2控制器应可以使无刷直流电机实现怠速、正反转运行、调速等基本功能的控制;各种保护功能及信号输出检测2.3.1过温检测:当控制器在超过规定温度时自动停止运行,并在温度降低到允许值时才可以继续运行;2.3.2过流检测:当控制器的母线或相线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应能自动断电保护并发出报警信号;2.3.3过压检测:当控制器的输入电压超过其最大输入电压时自动发出报警信号;2.3.4欠压检测:当控制器的输入电压低于其最小输入电压时自动报警信号;2.3.5堵转检测:在电机堵转超过规定时间时,控制器应停止对电机输出电流,并发出报警信号;霍尔故障检测:当电机的位置传感器输出异常信号时,控制器应停止对电机输出电流,并发出报警信号;加速器信号异常检测:当控制器检测到加速踏板在上电时的信号异常时禁止对电机输出,并发出报警信号;刹车断电:当控制器检测到刹车信号输入时停止对电机输出;刹车复位:当控制器发生过温、过压、欠压、堵转、霍尔故障、加速器信号异常等故障后,检测到故障消失且有刹车信号输入后即可复位;速度输出信号:控制器应能根据电机转速的变化而输出对应的脉冲信号;保护系统检验按照GB/T 的的要求进行;保护系统检验主要包括各种过电流保护装置的过流整定;快速熔断器和快速开关的正确动作}各种过电压保护设施如避雷器、浪涌过电压抑制器、重复过电压阻容吸收器等的正确工作,装置冷却系统的保护设施如风速、流量、水压等继电器的正常动作,作为安全操作的接地装置和开关的正确设置以及各种保护器件的互相协调;由于变流器保护系统形式繁多,因而不可能提出一个通用的检验规则;总的要求是,保护系统的检验应尽可能在不使变流器各部件受到超过其额定值冲击的条件下进行;出厂试验时保护系统动作的检验不包括那些动作时会发生永久性损坏的器件如熔断器,因而,本标准. 规定的b、c两种试验除非有专门的规定,否则不是必须进行的;整个变流器系统过电流保护设旅性能的检验,可根据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而熔断器的保护性能,则只有在认为有十分必要时,由供需双方商定,按有关规定进行;过电流保护检验a.持续过电流保护检验本试验可与额定电流试验同时进行;调整限流元件如过电流继电器或自动开关等的整定值使与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值相符,如果设备中采用了保护变流器免受过电流冲击的控制系统,则其性能也应检验;b.直流侧短路保护检验在直流侧做人为短路,检验快速熔断器和快速开关等保护器件的正确动作,c.交流侧短路保护检验在电路臂做人为短路,检验交流侧保护器件的正确动作;装置过电压见的测量一般可使用高频示波器,其频率响应须在40 MH:以上,有条件时,可与同步开关及峰值电压表配合使用,测量数据以示波器为准;a.分合闸引起的浪涌过电压保护措施的检验本项试验可与功能试验结合进行;测量时将测量仪器接至直流侧正负端子,并在变流器直流侧开路的情况下使变流器网侧开关作分合闸操作,记取过电压峰值,如此至少重复5次,如果变流器在实际运行时不可能开路,则允许在轻载条件下进行试验Ib.快速开关引起的浪涌过电压保护措施的检验本试验可与短路保护的检验结合进行,或在额定负载下使快速开关动作,测出最高峰值电压,再据以推算事故条件下的过电压}c.换相过电压的检验本顼试验可与负载试验及短路保护的检验结合进行,分别测量其正常和事故状态下的数据;d.大气过电压保护措施的检验有关大气过电压保护措施的检验可参照有关标准对大气过电压试验的规定进行;冷态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检测2.4.1控制器的冷态绝缘电阻检测:常温放置的控制器,将其强电输入输出线短接为一个等电位点,并在此电位点与机箱接地点之间进行绝缘电阻测量,测量标准不小于50MΩ;2.4.2控制器介电强度检测:常温放置的控制器,将其强电输入输出线短接为一个等电位点,并在此电位点与机箱接地点之间施加1000V有效值电压1分钟,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温升及耐久检测控制器第一次在额定负载下无故障运行必须达到设计的时间;控制器在额定负载下运行规定时间的温升不超过限定值;温升试验方法参照GB/T13422-1992中温升试验进行;温升试验温升试验的目的在于测定变流器在额定条件下各部件的温升是否超过极限温升;温升试验一般可与低压电流试验同时进行;如进行负载试验可与额定条件下的负载试验同时进行;变流器的温升应在最不利的额定冷却条件下测定;如果试验在低于最大规定温度下进行,则应进行修正;只要可能,温升试验应在等效与产品标准规定的负载下进行;按产品标准指定的被测部位,安装测温元件;环境温度的测量应在距柜体表面1m,柜体高度的一半处测量;测量仪器:可选用热电偶、温度计和其他热传感器 ;测量程序a. 按产品标准调整电源输入电压和负载电流等于规定值;检查各部件的温度,直至热平衡;注:当温度变化不超过1 K/h,即认为达到稳定温度;b. 按产品标准规定,调节过载电流、时间间隔,并测量检查部件的温度,其中包括在最高温度下工作的部件温度;记录半导体器件外壳或散热器部位的温升 ,根据测得的温度计算等效结温升,以检验变流器能够承受规定的负载等级下器件的最高等效结温;计算方法见GB 3859附录 F.温度测量的误差△C由式3求出 :变流器各部件的温升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则认为合格;温度、湿热及盐雾检测温度、湿热a环境条件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9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时间48h;在热湿试验后,测量电机和控制器的绝缘电阻值,控制器应无明显的外表面质量变坏及影响正常工作的锈蚀现象;恢复到正常环境中应能继续稳定工作;b将电机及其控制器放入低温箱内,使箱内温度降至-20℃,至少保持30min后,在低温箱内通电后,电机和控制器应能正常运行;盐雾试验应按GB/的规定进行;控制器在试验箱内应处于正常安装状态;试验时持续时间为16h;试验结束,控制器在规定的条件下恢复1~2h后,检查器通电能否正常工作,但不考核控制器的外观;6 试验程序初始检测试验前.试验样品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如果需要可按有关标准进行其他项目的除能测定试验样品表面必须干净、无油污、无临时的保护层和其他弊病;预处理按有关标准规定,对即将试验的试验样品进行清洁,所用清洁方法应不影响盐雾对试验样品的作用,试验前应尽觉避免用手直接触摸试验样品表面;条件试验试验样品放骨位否由有关标准规定,一般按其正常使用状态放扮包括外罩等〕平板试验样品需使受试面与垂直方向成30°角;试验样品不得相互接触,它们的间隔距离应是不影响盐雾能自由降落在试验样品上.以及一个试验样品上的盐溶液不得滴落在其他试验样品上;试验样品放置后按第 5章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条件试验,试验持续时间按有关标准规定从第5. 3条的规定中选取;恢复试验结束后,用流动水轻轻洗去试验样品表面盐沉积物,再在蒸馏水中漂洗,洗涤水温不得超过35℃,然后在标准的恢复大气条件下恢复1~2h,或按有关标准规定的其他恢复条件和恢复时间;最后检测恢复后的试验样品应及时进行检查、测试井记录结果检查项目、试验结果评定和合格要求均按有关标准规定;7 引用本标准时应给出的细则有关标准采用本试验方法时,应对下列项日作出具体规定 :a 初始检测见本标准第 6. 1条;b. 预处理见本标准第条c 安装细节见本标准第 6. 3条;d. 试验持续时间见本标准第 5. 3条;e. 恢复见本标准第条f. 最后检测见本标准条机械强度及防水防尘检测分别在控制器的3各方向上按照30cmX30cm的面积上加100kg质量物体产生的重力进行试验,壳体应无明显的塑性变形;2.7.2控制器的防水防尘等级按IP54....的防护等级检测;按照GB/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 技术要求表示防护等级的代号由表征字母“IP”和附加在后的两个表征数字及补充字母组成;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表示第一种防护型式的各个等级,第二位表征数字则表示第二种防护型式的各个等级;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表示的防护等级及其含义;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表示电器具有对人体和壳内部件的防护,共分为9个等级;如表1所示;表1 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表示的防护等级注:①本表“简述”栏不作为防护型式的规定,只能作为概要介绍;②本表“含义”栏说明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所代表的防护等级所能“防止”入壳内的物体的细节;③本表的第一位表征数字为1至42L、3L、4L的电器;所能防止的固体异物系包括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物体,其3个相互垂直的尺寸均超过“含义”栏中相应规定的数值;④具有泄水孔通风孔等的电器外壳,必须符合于该电器所属的防护等级“IP”号的要求;试验时,对预定在安装地点开启或封闭的孔,应按原预定要求保持开启或封闭;在表l中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的相应防护等级从低级到高级排列依次为0、1、2L、3L、4L、3、4、5、6,凡符合某一防护等级的外壳意味着亦符合所有低于该防护等级的各级,除有怀疑外,不必再作较低防护等级的试验;6.3 第二位表征数字的防护等级及其含义第二位表征数字表示由于外壳进水而引起有害影响的防护,共分为9个等级,如表2所示;表2 第二位表征数字表示的防护等级②本表“含义”栏说明第二位表征数字所代表的每一防护外壳的防护型式细节;表2中,符合某一防护等级的外壳意味着亦符合所有低于该防护等级的各级,除有怀疑外,不必再作较低防护等级的试验;6.4 补充字母的使用:当防护的内容有所增加时,可用补充字母来表示;W:具有附加防护措施或方法要求放在字母IP后面,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使用的外壳防护等级;N:具有附加防护措施或方法要求放在第二位表征数字后面,可在特定尘埃环境条件使用的外壳防护等级例如:用于锯木厂、探石场等恶劣尘埃环境条件下;L:具有附加防护措施或方法要求放在第一位表征数字2、3或4后面,可在规定条件下,防止固体异物或试验探针触及壳内带电部分和运动部件使用的外壳防护等级;规定的气候、尘埃环境、固体异物、试验探针条件以及附加防护措施或方法要求均由制造厂和用户协商确定;6.5 当只需用一位表征数字表示某一防护等级时,被省略的数字应以字母“X”代替,如表1与表2中的表征符合栏所示的IP1X、IP2LX、IP4X、IP5X等;6.6 如需用二位表征数字或再加上补充字母以表示产品完整的外壳防护等级时,则必须按表1及表2中相应表征数字或加上的补充字母的相应试验要求表3或表4内容进行检验;如无补充字母W、N、L时,则表示这种防护等级在所有正常使用条件下都适用;6.7 代号举例:具有这种代号系指能防止尘埃进入电器外壳内部,并能防喷水;具有这种代号系指能防止直径大于12.5mm固体异物进入壳内和防止长度不大于100mm直径为1mm的试验探针触及壳内带电部分和运动部件,并能防溅水;具有这种代号系指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其外壳能防止大于2.5 mm的固体异物进入电器外壳内部,并能防淋水;7 试验要求7.1 本标准所规定的试验为型式试验,允许仅在新产品定型或结构改变而影响防护性能时进行;7.2 防水和防尘试验的标准环境条件规定为: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气压:86~106 kPa860—1 060 mbar;7.3 除另有规定者外,每次试验的样机应是清洁的新制品,所有部件均应按制造厂规定的正常使用、安装条件装配完整的产品上进行;但外壳接缝处的临时涂封如防锈油脂、油漆等在试验前应去除;7.4 一般情况,试验是在电器不通电情况下进行的;如需要在通电情况下进行试验时,应在相应的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加以规定,并应采取充分的安全措施;7.5 对于第一位表征数字为1和2L,第二位表征数字为1、2、3和4的防护等级,如直观检查已显示出符合预期的防护等级的要求时,则不需再作试验,但如有怀疑,则可按第6、7和第8章规定进行试验;7.6 如有附加要求时应在有关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加以规定;7.7 对于第二位表征数字条件要求试验时,试验应用清水进行;在试验过程中,壳内的湿气可能部分凝结,应避免将冷凝的露水误认为进水;7.8 在按电器表面积确定试验时间时,计算表面积的误差为±10%;8 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8.1 第一位表征数字的试验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的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见表3的规定;表3 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的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8.2.1 第二位表征数字的试验方法及条件见表4的规定;表4 第二位表征数字的试验方法及条件按表4所规定的试验方法及条件进行试验后,先把电器外表面擦干,然后检查电器外壳内是否进水;对于表4中第1至第7级;外壳内进水量应符合以下要求并通过耐电压试验: a.进水量应不足以妨碍电器正常可靠运行;b.进水不积聚在电缆接头附近或进入电缆;c.进水不应浸入线圈和带电部件指不允许在受潮状态下运用者;d.如果外壳有泄水孔,应检查并证明进入壳内的水不会积聚且应证明水的排泄对电器性能不能造成有害影响;e . 耐电压试验的试验电压值为电器产品所规定的耐电压值的50%;对于表4中第8级,试后壳内不允许进水,可用肉眼进行检查判定;图1 标准试指1一手柄;2一止挡板;3一绝缘材料尺寸为mm未指定公差部分的尺寸公差:角度:001'-直线尺寸:25mm 及以下:005.0-,25mm 以上:±试指材料:例如热处理的钢或黄铜试指的两个连结点可在︒︒︒10090范围内弯曲,但只能向同一方向;附录A常用的防护等级补充件表A1 常用的防护等级能量回馈及电磁兼容检测2.8.1控制器在电机被拖动的过程中制动,产生的能量回馈到电源中,根据制动力的大小所回馈的能量也相应变化,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2.8.2控制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不超过国标中辐射干扰允许值,在规定的辐射环境中能够正常连续运行;密封状态检查对于液冷的控制器,应对液冷冷却器的密封状态进行检查;检查方法为在管路中施加40±5KPa的水压,保持3min,应无任何渗漏现象;控制器的耐电压试验在电机控制器测试时应测定在电路与控制器壳体的接地部位之间及彼此无电连接的导电部位之间进行;试验时,所有电力半导体元器件的端子应短接,印刷电路板可以拔除;对有些因绝缘损坏会导致高电压今日低压电路的部件如脉冲变压器、互感器等,应在试验时或试验前承受相应的试验电压;对绝缘材料的外壳,应在其相应部位敷以金属膜;控制器过载能力试验过载能力试验是为了确定控制器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过载时和过载后的工作性能;过载能力试验可与温升试验或其他载荷试验结合进行;试验程序:a调整负载电流等于额定电流,在控制器温度达到平衡后增加负载电流到规定的过载值;b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将负载降到额定值;c如为周期性过载,则按规定的时间间隔重复a、b步骤;d试验停止,切断电源,进行检查;检查时,控制器主电路部件的变形应不超出规定的要求;控制器内部电路的监测点的参数应在规定值范围内;保护和信号动作符合规定要求;试验后变流器输出电压值应在规定范围内;接地检查试验控制器接地检查按照GB/T13422-1992中的要求进行;测量相应的接地电阻;可触及金属部分的接地电阻检验是通过测量柜体主接地点与可能触及的金属部分的接地电阻,以验证接地的连续性;测量前应将变流器与供电网络和负载断开,并清扫测量点的油污;可采用直接测量方法测量接地连接电阻;测量仪器:毫欧表、凯文电桥;试验时,仪表的端子分别于接地端子和柜壳或应予接地的导电金属件连接;接地连接电阻测量的相对误差等于所用测量仪表在测量点上的最大相对误差;测量值不大于欧时,则认为合格;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标志包括控制器的铭牌和包装标志,控制器的铭牌的内容应包括:制造厂名、型号、编号、名称、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冷却方式、防护等级;包装标志内容应包括:产品型号、名称、编号、产品净质量及含包装质量、制造厂名及地址、向上标志、包装箱外形尺寸、包装日期;包装必须符合有关包装运输规定,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并有防雨、防尘能力;随机附件包括产品合格证书、产品说明书、装箱清单、备用器件;在运输过程中,防止剧烈的振动、撞击和倒放,运输环境温度在-25℃-50℃范围内;产品不能暴晒和雨淋,应存放在温度在-25℃-50℃、相对湿度不超过80%、无腐蚀的环境中;接触电流测试应在温升试验后测量;试验电压为控制器最高工作电压的105%,接触电流应该在控制器上易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之间、控制器上易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地之间测量;具体试验方法按照GB14711-2006中第7章发放进行;7 试验总则电机应通过下列试验以验证其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装有加热器或其他制热部件的电机应满足本标准由制造商指明的所有运行条件下的要求标志试验首先采用浸有水的湿棉布擦抹标志15s随后再用浸有汽油的棉布擦抹15s,每秒往复擦抹一次在经过上述试验和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试验之后,电机的标志仍应保持字迹清晰易辨不能轻易除去无易于移动和能造成脱落的卷边现象发热试验当按以下要求试验时电机各部分的温升和温度应满足及和表1的要求:a 对未标明额定输出的电机在电机试验中或通过对电机加载或通过提高电机输入电压以获得额定输入电流b 对在铭牌上标明了时间周期的电机以额定频率或额定转速并输出额定功率进行试验对连续定额的电机应试验直至热稳定试验电压发热试验应在电机铭牌规定的额定电压下进行对大容量电机当按额定电压进行发热试验有困难时可以按相关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整流器供电的机座号H80及以下直流电动机应由在额定负载时能提供额定电压和规定波形系数且可调节的电源进行试验标以使用系数的电动机应在额定电压和频率下连续加载直到实际输出等于额定功率乘以使用系数电机应按GB 755和产品标准规定的运行条件进行试验电机绕组铁心换向器集电环等的温升限值测量方法和修正值按GB 755的规定轴承温度的测量方法按GB 755的规定轴承温度限值在产品标准中明确专用电机应按照使用的条件进行试验包括通风安装方式环境温度和温升当电机有多个定额时应在将会产生最高温度的定额下进行试验接线盒接线盒内及引接软电缆电线上的温度应不超过表1的规定发热试验应按如下规定进行a 外接电源导线的允许载流量应是电机满载额定电流的125%b 接线盒外电源线长度应不少于c 电源线应通过导线管穿入d 所有不用的接线盒开孔应封闭绝缘电阻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热状态或温升试验后测定时应不低于下式计算的值1001000PUR+= 其中 R-----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 M U-----电机绕组的额定电压V P-----电机的额定功率kWkVA或kvar 按上式计算的绝缘电阻低于则按考核电机绕组经第条规定的湿热试验后其热态绝缘电阻应不低于条的规定低压电机的冷态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M绝缘电阻测量方法绝缘电阻的测量仪表的电压应按表9选择对工作时需与机壳直接相接或通过保护电容器连接的电机绕组在测量时必须将这些绕组与机壳或保护电容器断开对绕线转子电机应分别测量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对具有多套绕组的电机应分别测量各套绕组无对地绝缘的绕组除外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测量后绕组应对地充分放电耐电压试验电机绝缘应具有足够的耐电压强度应能承受条和条规定的耐电压试验无击穿和闪络现象该试验进行时必须有安全保护措施防止人员触及试验电路和被试电机工频耐电压试验电机的工频耐电压试验按GB 755的条进行各类电机的试验电压值按GB 755表14的规定电机绕组进行工频耐电压试验前应先按要求测定绝缘电阻试验应在装配好的电机上进行试验时电机所处状态和接线要求按GB 755中条规定若三相绕组中性点不易分开时应对三相绕组中的所有出线端同时施加试验电压对具有不是为防触电或本身在耐电压试验时易损坏的固态元件的电机应在与其电气连接之前进行耐电压试验试验时与电机线端相连的浪涌电容器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等应先与线端断开且接机壳地电容式电动机的电容器应以电机工作运行或起动时的正常方式保留与绕组相接对无刷励磁机和同步电机磁场绕组进行耐电压试验时电路中的电子元件二极管晶闸管应先自身短接且不接地试验时电机中的空间加热器和测温装置均应与机壳地相接对额定电压1000V及以下的电机每1kV试验电压试验变压器的容量应不小于1kVA对额定电压1000V以上的电机每5kV试验电压试验变压器的容量应不小于1kVA。
放疗智能检测仪在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放疗智能检测仪在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王斌【摘要】目的:对直线加速器采取放疗智能检测仪检测,研究该方法质量控制作用。
方法研究所选对象为医柯达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台,分别行常规检测、放疗智能检测仪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测量结果。
结果在治疗床垂直、纵向、横向理论值方面,放疗智能检测仪分别为299.56、299.65、300.52;常规方法分别为299.70、299.3、300.6,两种方法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
在激光灯中间、右侧以及左侧理论值,机架角度理论值,光“大小理论值,准直器角度理论值等方面,常规方法、放疗智能检测仪误差均在允许范围,且放疗智能检测仪表现出了更高的数据精度,可靠性更佳。
结论放疗智能检测仪检测在效率与精度上均有优势,有利于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应用价值较高。
%Objective To use the radiative moisture intelligent detector to test the linear accelerator and research the quali-ty control function of this method. Methods A medical Kodak electron linear accelerator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was given routine test and radiative moisture intelligent detector test, and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the two test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bed in vertical,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theory value and intelligent radiation detector respectively 299.56, 299.65, 300.52; conventional methods respectively for 299.70, 299.3, 300.6. Two methods of error were within the allowable range. In the laser light, between the right and the left side theory val-ue, frame theory value, value theory of optical field size and collimator angles theory value, conventional methods, radiothera-py intelligent detection instrument errorwere in allowable range, and radiotherapy intelligent detector performance out of the higher data accuracy, reliability is better. Conclusion The radiative moisture intelligent detector test has advantages in both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linear accelerator with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6(013)022【总页数】3页(P85-87)【关键词】质量控制;直线加速器;常规检测;放疗智能检测仪【作者】王斌【作者单位】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放疗中心,江苏徐州 22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将精确与充分的剂量应用于肿瘤区域对于放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优化局部控制情况,最小化对正常器官与组织的照射,也可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直线加速器XVI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_黄杰

[7] 于金明,袁双虎.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研究及其发展 [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2):81-83.
[8] 戴建荣,胡逸民.图像引导放疗的实现方式[J].中华 放射肿瘤学杂志,2006,15(2):132-135.
要求:最大偏差不能超过±5%,重复性不能超过 10%。将机器曝光条件设置为100毫安、100毫秒(ms) 或10个毫安秒(mAs)的条件下,在60、80、120三个 千伏档曝光检测,每个千伏档曝光3次,记录数据并 计算出重复性;比对性能要求,结果不能超出允许范 围,否则为不合格。 2.1.2.2 毫安(mA)档曝光检测
105
209
1.136
1.657
1.486
53
106
211
1.135
1.657
1.485
53
105
211
1.135
1.658
1.487
52
105
210
1.136
1.658
1.487
53
104
213
1.137
1.659
1.486
2 方法 2.1 X射线系统性能评价 2.1.1 检测工具
使用Barracuda多功能X射线分析仪 2.1.2 检测项目 2.1.2.1 千伏(kV)档曝光检测
中国医学装备2012年2月第9卷第2期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2012 February Vol.9 NO.2
学术论著
直线加速器XVI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黄 杰①
[文章编号] 1672-8270(2012)02-0015-04 [中图分类号] TH774 [文献标识码] A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安装与质量控制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安装与质量控制王冬;田金;许锋【摘要】Medical linear accelerator is an important equipment used in tumor radiotherap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stall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ravelling wave linear accelerator, taking Elekta Axesse as an example. At the same time, routine quality control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including testing cycle project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本文以医科达Axesse为例介绍行波直线加速器的安装与调试方法,以及在日常使用中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开展的质量控制工作,并列出了日常质量控制的检测周期项目和性能指标。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3页(P63-65)【关键词】医用直线加速器;电子线;X射线;放射治疗【作者】王冬;田金;许锋【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工程处,北京,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工程处,北京,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工程处,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53医用直线加速器是指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微波电子直线加速器[1],该设备可以产生电子线和X射线两种治疗束,每种治疗束分为不同的能量档,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肿瘤疾病的放射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放疗科室对设备精度和能量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从加速器的安装调试环节开始,就应该严把质量关,并且在日后的临床应用中要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名称
加速器设备名称、型号
物理师人数
资格证书情况(培训机构):
是否有二维以上水箱
稳定性检测项目和周期
检测周期
检测项目
完成
实际检测情况
周
检
剂量监测系统校准控制
X射线的深度剂量特性
电子照射野的均整度
电子照射野的对称性
辐射束轴在患者入射表面上的位置指示
辐射束轴在患者出射表面上的位置指示
到辐射源距离的指示
年月日
月
检
X照射野的数字指示
照射野的光野指示
到等中心距离的指示
治疗床的垂直运动
治疗床的等中心旋转
6个月
检测
内容
重复性
线性
日稳定性
移动束治疗Leabharlann 稳定性输出量和设备预定标称剂量的差异
电子辐射深度剂量特性
方形X照射野的均整度
方形X照射野的对称性
最大吸收剂量率
楔形过滤器的X照射野
照射野的半影
辐射轴束相对于等中心点的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