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饲料国际计算资料

能量饲料国际计算资料
能量饲料国际计算资料

能量饲料国际计算

动物的能量需要和饲料的能量价值除用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的绝对值来表示外,曾广泛应用能量价值的相对单位如淀粉价、TDN、大麦饲料单位和燕麦饲料单位等来表示。

(一)总消化养分(Total digestible nutrients,缩写为TDN )

TDN于1910年在美国创建,以后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对全世界动物营养的研究影响颇大。目前,TDN有时仍被引用。

TDN是可消化粗蛋白、可消化粗纤维、可消化无氮浸出物与2.25倍可消化粗脂肪的总和,其计算公式为:

TDN = X1 + X2 × 2.25 + X3 + X4

式中:

X1 = 可消化粗蛋白(% 或 kg)

X2 = 可消化粗脂肪(% 或kg)

X3 = 可消化粗纤维(% 或kg)

X4 = 可消化无氮浸出物(% 或kg)

TDN体系将四项可消化养分合计为一个数值,测算和应用比较方便,这是TDN体系的优点。TDN实际上是以能量为基础计算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当量,尽管以重量单位(kg)或相对单位(%)表示,但仍然具有能量的意义,属于表示能量价值的相对单位。公式中可消化粗脂肪的系数2.25,表示每克可消化粗脂肪的总能(37.656kJ)约为可消化碳水化合物

(16.736kJ)的2.25倍。可消化粗蛋白的系数为1是因为: 1克蛋白质的总能为23.6396kJ,每摄入1克蛋白质将从尿中排出5.23kJ的尿素能,蛋白质的消化率按92%计,则每克可消化粗蛋白的总能为(23.6396 –5.23)×92% =16.9452kJ,与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相当。TDN 考虑了部分能量损失,如粪能和尿能损失,但未考虑气体能损失,因而具有消化能和部分代谢能的含义。TDN可换算为DE或ME:

1kgTDN =18.4 MJ DE =15.1 MJ ME

由于TDN未考虑气体能损失,因此过高估计动物尤其对反刍动物利用粗饲料的能量价值。

(二)淀粉价体系

由德国的凯尔纳(Kellner)于1924年创建,曾广泛用于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和动物营养需要的确定,与TDN体系一样对全世界动物营养的研究颇有影响。

淀粉价是通过氮碳平衡实验,测得所采食饲料在动物体内沉积的N、C数量,再推算出体内沉积的脂肪量(沉积蛋白质可根据其含能量多少换算为沉积的脂肪量,再纳入脂肪沉积积多少总量)。已知1Kg淀粉在阉公牛体内沉积248g脂肪(相当于9.858MJ(2356kcal)净能)。将其他饲料沉积脂肪的数量或沉积的净能与淀粉比较,即可得出其他饲料与淀粉的等价量,简称淀粉价。如1kg饲料沉积的脂肪量与1kg淀粉相同,则该饲料的饲喂价值为1

个淀粉价;如沉积的脂肪量仅为1kg淀粉的一半,则该饲料的饲喂价值为0.5个淀粉价。

淀粉价不以能量单位表示,但其计算以能量为基础,因而具有能量含义,属于能量价值的相对表示单位。淀粉价的建立基于氮碳平衡实验,故淀粉价体系属于净能体系,具有科学性,比较直观,使用方便。因此,淀粉价体系对世界各国影响较大,一些国家(如英国、德国等)直接采用淀粉价体系,一些国家则采用变相的淀粉价体系,如北欧的大麦饲料单位(1kg 大麦含6.904MJ1650kcal(6903.6kJ)净能,可沉积173.6g脂肪)和苏联的燕麦饲料单位(1kg

燕麦含5.916MJ(1414kcal)净能,可沉积脂肪150g)。

实际应用中,由于评定淀粉价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常用饲料的可消化养分推算淀粉价,然后对推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差异进行校正。饲料种类不同,推算误差越大,校正方法越繁杂,应用越不方便。

实验评定饲料淀粉价以阉公牛为对象,若不区分畜别应用于其他家畜,结果不准确。

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转化后, 最终用于维持动物生命和生产。动物利用饲料能量转化为产品净能, 投入能量与产出能量的比率关系称为饲料能量效率。下面介绍两个常用的能量效率的计算方法。

(一)能量总效率(Gross Efficiency)

指产品中所含的能量与摄入饲料的有效能(指消化能或代谢能)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产品能量

总效率= ───────——────────×100%

摄入的有效能量(包括用于维持的能量)

(二)能量净效率(Net Efficiency)

指产品能量与摄入饲料中扣除用于维持需要后的有效能(指消化能或代谢能)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产品能量

净效率= ─────────—───── ×100%

摄入的有效能-维持需要的有效能

净能:

(一)计算公式

净能(Net Energy,缩写为NE)是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 , 即饲料的代谢能扣去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 (Heat Increment ,缩写为 HI) 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NE = ME – HI = GE – DE – UE – Eg - HI

HI 过去又称为特殊动力作用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 , 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热增耗以热的形式散失。

HI 的来源有: ①消化过程产热 , 例如 : 咀嚼饲料,营养物质的主动吸收和将饲料残余部分排出体外时的产热。②营养物质代谢做功产热。体组织中氧化反应释放的能量不能全部转移到 ATP 上被动物利用 , 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掉。例如 : 葡萄糖 (l mol) 在体内充分氧化时 31% 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③与营养物质代谢相关的器官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热量。④肾脏排泄做功产热。⑤饲料在胃肠道发酵产热 (Heat of Fermentation ,缩写为 HF) 。

事实上 , 在冷应激环境中 , 热增耗是有益的,可用于维持体温。但在炎热条件下,热增耗将成为动物的额外负担,必须将其散失,以防止体温升高;而散失热增耗,又需消耗能量。

(二)维持净能( Net Energy for maintenance ,缩写为 NEm )和生产净能( Net Energy for production ,缩写为 NEp )

按照净能在体内的作用 , NE 可以分为 NEm 和 NEp 。 NEm 指饲料能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部分。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掉。 NEp 指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 , 也包括用于劳役做功的能量。因动物种类和饲养目的不同,生产净能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包括:增重净能、产奶净能、产毛净能、产蛋净能和使役净能等。

(三)影响净能的因素

影响净能值的因素包括影响代谢能、热增耗的因素以及环境温度。其中,影响 HI 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

1 动物种类。反刍动物采食后热增耗比非反刍动物的更大和更持久(表 1 )。原因是反刍动物在咀嚼、反刍和消化发酵过程中消耗较多的能量。同时 , 瘤胃中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 Volatile Fatty Acid ,缩写为 VFA )在体内产生的 HI 比葡萄糖多。如反刍动物利用禾本科籽实和饲草时, HI 分别占 ME 的 50% 和 60% 。

表1 不同动物和养分的 HI (占 ME 的 % )

养分猪绵羊牛

粗脂肪 9 29 35

碳水化合物 17 32 37

粗蛋白质 26 54 52

混合饲料 10 — 40 35 — 70 35--70

引自 Bondi , A. A. ( 1987 ), p.308.

2 饲料组成。( 1 )不同营养素热增耗不同,蛋白质热增耗最大 , 脂肪的热增耗最低,碳水化合物居中。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者氨基酸不平衡 , 会导致大量氨基酸在动物体内脱氨分解,将氨转化成尿素及尿素的排泄都需要能量 , 并以热的形式散失;同时 , 氨基酸碳架氧化时也释放大量的热量。( 2 )饲料中纤维素水平及饲料形状会影响消化过程产热及 VFA 中乙酸的比例 , 因此也影响 HI 的产生。(

3 )饲料缺乏某些矿物质 ( 如磷、钠 ) 或维生素 ( 如核黄素 ) 时,热增耗也会增加。

3 饲养水平。当动物饲养水平提高时 , 动物用于消化吸收的能量增加。同时 , 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也增强,因而热增耗会增加。

总之,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和分配比例因动物和饲料类型、饲养水平等而异。表2 列举了常见饲料的能值。图1 反映产蛋鸡饲料能量分配的比例关系,产蛋鸡摄入 1 kg 含 16.736 kJ 总能的饲料后,有 13.389 kJ 能量可被消化, 13.144kJ 能量可被用于代谢,约 9.623 kJ 能量可用于维持、产蛋和组织生长。

表 7-3 常见饲料的能值 (MJ/kg 干物质 )

动物饲料 GE FE UE Eg DE ME

家禽玉米 18.4 2.2 16.2 小麦 18.1 2.8 15.3

大麦 18.2 4.9 13.3 猪玉米 18.9 1.6 0.4 17.3 16.9

大麦 17.5 2.8 0.5 14.7 14.2

反刍动物

玉米 18.9 2.8 0.8 1.3 161 14

大麦 18.3 4.1 0.8 1.1 14.2 12.3 禾本科草 17.9 7.6 0.5 1.4 10.3 8.4

玉米青贮 18.9 6.0 0.8 1.3 12.9 10.8

引自 Bondi , A. A. ( 1987 ), p.306.

代谢能:

图 7-2 产蛋鸡饲料能量的剖分图(引自 NRC(1994) , p.4. )

(一)代谢能的计算公式

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缩写为ME) 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Energy in Urine,缩写UE)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Energy in Gaseous Products of Digestion,缩写Eg)后剩余的能量。

ME = DE -( UE + Eg )= GE – FE – UE - Eg

尿能是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尿氮在哺乳动物中主要来源于尿素,禽类主要来于尿酸。每克尿氮的能值为:反刍动物 31KJ, 猪 28KJ, 禽类 34KJ。

消化道气体能来自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这些气体经肛门、口腔和鼻孔排出。非反刍动物的大肠中虽然也有发酵,但产生的气体较少,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反刍动物消化道(主要是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量大, 含能量可达饲料GE的

3-10% 。故代谢能应按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分别计算。微生物发酵产气的同时,也产生部分热能,在冷环境条件下,具有参与维持体温的作用。

(二)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尿中能量除来自饲料养分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外,还有部分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后者称为内源氮,所含能量称为内源尿能(Urinary Energy From endogenous origin products,缩写为UeE)。饲料代谢能可分为AME和TME。计算公式如下:

AME = ADE - (UE + Eg)

= (GE -FE ) - (UE + Eg)

= GE - (FE + UE + Eg)

TME = TDE - [ ( UE - UeE) + Eg ]

= [ GE - (FE - FmE) ] - UE - Eg + UeE

= GE - (FE + UE + Eg) + ( FmE + UeE )

= AME + ( FmE + UeE )

TME反映饲料的营养价值比AME 准确,但其测定更麻烦,故实践中常用AME 。

(三)氮校正代谢能(N-corrected Metabolizable Energy ,缩写为 MEn)

MEn是根据体内氮沉积进行校正后的代谢能,主要用于家禽。家禽的粪尿在泄殖腔混合后排出,测定代谢能比消化能容易。测定饲料的代谢能时,一般都利用处于生长期的中雏,因而在实验期内必然有增重,即伴随有氮沉积。测定代谢能时,饲料种类不同,氮沉积量不同。为便于比较不同饲料的代谢能值,应消除氮沉积量对ME值的影响,即根据氮沉积量对代谢能进行校正,使其成为氮沉积为零时的ME。校正公式为:

AMEn = AME - RN ×34.39

TMEn = TME - RN ×34.39

式中:RN (Total Nitrogen Retained )为家禽每日沉积的氮量(g),可为正值、负值和零,计算时将符号代入。34.39为每克尿氮所对应的能量。

(四)影响代谢能的因素

影响消化能、尿能和气体能的因素均影响代谢能。

尿能的损失量比较稳定。猪的尿能损失约占总能的2-3%,反刍动物为4-5%。影响尿能损失的因素主要是饲料结构, 特别是饲料中蛋白质水平、氨基酸平衡状况及饲料中有害成份的含量。饲料蛋白质水平增高,氨基酸不平衡,氨基酸过量或能量不足导致氨基酸脱氨供能等,均可提高尿氮排泄量,增加尿能损失,降低代谢能值;若饲料含有芳香油,动物吸收后经代谢脱毒产生马尿酸,并从尿中排出,增加尿能损失。对于猪,代谢能、消化能和粗蛋白质的关系为:

ME = DE × [(96 - 0.202 ×CP)/ 100]

即粗蛋白质每增加1个百分点,消化能转化为代谢能的利用率下降0.202个百分点。影响气体能的因素有动物种类和饲料性质及饲养水平。气体能损失在单胃动物较少,可忽略不计。对于反刍动物,气体能的损失量与饲料性质及饲养水平有关。低质饲料所产甲烷量较大, 并且气体能占GE比例随采食量增加而下降,处在维持饲养水平时,气体能约占GE的8%; 而在维持水平以上时, 约占6-7%。

消化能:

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缩写为DE)是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即:DE = GE - FE

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称为表观消化能(Apparent Digestible Energy,缩写为ADE)。式中:FE(Energy in Feces,缩写为FE)为粪中养分所含的总能,称为粪能。正常情况下,动物粪便主要包括以下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

(1)未被消化吸收的饲料养分

(2)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3)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代谢产物

(4)消化道粘膜脱落细胞

后三者称为粪代谢物,所含能量为代谢粪能( Fecal Energy from metabolic origin products ,缩写为FmE,m代表代谢来源)。FE中扣除FmE后计算的消化能称为真消化能( True Digestible Energy,缩写为TDE),即:TDE = GE - ( FE - FmE ) 用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较难,故现行动物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表一般都用ADE。

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均影响消化能值。正常情况下,粪能是饲料能量中损失最大的部分,粪能占总能的比例因动物种类和饲料类型不同而异,吮乳幼龄动物不到10%;马约40%;猪约20%;反刍动物采食精料时为20-30%,采食粗饲料时为40-50%,采食低质粗料时可达60%。

总能:

总能( Gross Energy,缩写GE) 是指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总能可用弹式测热计 (Bomb Calorimeter) 测定。

能量的营养

2018年全国饲料工业统计主要数据表

2018年全国饲料工业统计主要数据表 单位:万元、吨地 区 饲料工业总产值 饲料工业总营 业收入 饲料产品 饲料添加剂 饲料机械 饲料总产量 饲料添加剂产 品总量 总产值 营业收入 总产值 营业收入 总产值营业收入 全国总计 88 719 861 86 894 286 78 690 845 77 530 886 9 437 459 8 753 433 591 557 609 967 227 881 954 10 945 291 北 京 1 062 546 1 076 277 998 359 1 012 429 64 187 63 847 1 832 752 26 211天 津 1 014 686 1 029 101 987 400 1 001 293 27 286 27 808 2 155 097 37 124河 北 4 424 714 4 384 475 4 251 292 4 221 056 169 105 163 091 4 317 328 13 460 001 237 575山 西 1 019 795 934 822 1 013 844 934 352 5 952 470 3 052 680 21 533内蒙古 1 453 740 1 410 285 967 247 964 621 486 493 445 665 3 508 856 780 798辽 宁 3 931 242 3 684 841 3 735 940 3 531 554 195 302 153 287 12 354 121 204 920吉 林 1 638 496 1 599 400 1 410 934 1 387 478 227 562 211 922 4 228 866 325 470黑龙江 1 477 339 1 427 031 1 384 548 1 336 204 92 791 90 827 3 465 363 364 974上 海 718 558 724 238 547 933 554 181 170 624 170 058 1 326 965 50 619江 苏 5 820 333 5 735 203 4 644 128 4 594 792 599 287 539 182 576 918 601 228 13 449 332 541 585浙 江 3 014 911 2 818 031 1 598 606 1 543 094 1 416 305 1 274 937 4 071 366 201 549安 徽 2 054 837 1 947 545 1 950 030 1 844 680 104 808 102 865 6 140 213 150 240福 建 3 145 334 3 113 799 2 976 397 2 969 517 168 937 144 281 8 223 614 63 099江 西 3 170 163 3 430 691 2 944 564 3 168 225 225 599 262 466 10 143 768 163 952山 东 13 526 949 13 322 973 10 618 257 10 671 946 2 908 692 2 651 027 32 269 100 1 852 134河 南 3 825 491 3 500 597 3 733 901 3 426 776 91 590 73 821 10 699 204 107 553湖 北 4 085 541 4 033 302 3 687 443 3 684 280 398 098 349 022 10 691 251 746 367湖 南 4 796 528 4 606 360 4 628 690 4 454 431 162 672 146 475 5 165 5 454 12 669 624 382 576广 东 11 866 151 11 600 371 11 649 370 11 356 810 216 781 243 561 30 621 653 145 058广 西 5 102 882 5 031 534 4 993 845 4 930 108 109 037 101 426 15 329 709 297 661 海 南 1 084 697 1 021 622 1 084 017 1 020 939 680 684 2 804 370 807重 庆 1 002 399 1 040 080 974 253 1 012 797 28 146 27 283 2 981 267 23 907四 川 4 099 660 4 138 769 3 843 110 3 898 011 251 393 237 802 5 157 2 957 10 856 203 906 337贵 州 694 841 702 059 570 292 581 035 124 549 121 024 1 671 057 513 354云 南 1 915 730 1 896 101 1 388 803 1 403 575 526 926 492 526 3 794 539 2 016 569 陕 西 900 246 866 709 891 443 859 095 8 803 7 614 2 620 674 21 467 甘 肃 345 130 304 658 342 807 302 763 2 323 1 894 951 459 988青 海 29 986 23 952 29 963 23 935 23 17 86 576 99宁 夏 652 003 650 331 177 020 173 273 474 983 477 058 497 094 377 709新 疆 844 935 839 126 666 411 667 635 178 524 171 491 1 925 179 383 058 数据来源:全国畜牧总站 信息中心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总 国畜 牧 总站 中全 国畜 牧总站 中国饲 全国畜牧总站 中国饲料工业 全国畜牧总站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全国畜牧总站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全国畜牧总站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全国畜牧总站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畜牧总站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站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中国饲料工业协饲料工

2009年全国饲料工业生产形势统计数据

2009年全国饲料工业生产形势统计数据 原发表日期: 2010-08-18原作者: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文章来源: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 --------------------------------------------------------------------------------------- ---------------- 2009年以来,国内饲料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饲料行业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变革和产业升级,产品供应稳定,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总产值和总产量的快速增长,为促进养殖业平稳发展、保障动物性食品有效供给创造了条件。 一饲料生产连创新高,产值、产量快速增长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数据来看,2009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为4 713.2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工业饲料总产值4 266.4亿元,同比增长13.1%;饲料添加剂总产值319.9亿元,同比增长11.6%;动物源性饲料总产值71.4亿元;同比增长2.5%,饲料机械设备总产值55.5亿元,同比下降37.5%。 全国工业饲料产量连续5年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48亿吨,同比增长8.4%。其中配合饲料产量为11 535万吨,同比增长8.9%;浓缩饲料产量为2686万吨,同比增长6.2%;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为592万吨,同比增长8.5%。广东、山东、河南、辽宁等4个省份饲料产量均突破千万吨大关。 二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产品结构得以优化 2009年全国饲料产品结构得到继续调整和优化。在配合饲料中,猪配合饲料总产量3 363万吨,同比增长16.3%;蛋禽配合饲料2 065万吨,同比增长3.6%;肉禽配合饲料4 104万吨,同比增长7.6%;水产配合饲料1 426万吨,同比增长9.8%;反刍动物配合饲料383万吨,同比增长6.7%;其他配合饲料193万吨,同比下降16.8%。 在浓缩饲料中,猪浓缩饲料总产量1 542万吨,同比增长12.3%;蛋禽浓缩饲料579万吨,同比增长2.5%;肉禽浓缩饲料317万吨,同比下降7.2%;水产浓缩饲料13万吨,同比下降19.9%;反刍浓缩饲料187万吨,同比下降2%;其他浓缩饲料47万吨,同比增长10.7%。 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猪预混合饲料总产量337万吨,同比增长8.7%;蛋禽预混合饲料117万吨,同比增长8.3%;肉禽预混合饲料56万吨,同比增长1.4%;水产预混合饲料25万吨,同比增长6.8%;反刍动物预混合饲料21万吨,同比增长2.3%;其他预混合饲料36万吨,同比增长27.9%。 三猪饲料引领增长,其它饲料品种均衡发展 2009年,猪饲料产量5 243万吨,同比增长14.6%;蛋禽饲料产量2 761万吨,同比增长3.6%;肉禽饲料产量4 478万吨,同比增长6.3%;水产饲料产量1 464万吨同比增长9.4%;反刍动物饲料产量591万吨,同比增长3.6%;其他饲料产量276万吨同比下降8.8%。

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

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 (一)能量饲料:能量饲料是指每千克饲料干物质中消化能大于等于10.45兆焦以上的饲料,其粗纤维小于18%,粗蛋白小于20%。能量饲料可分为禾本科籽实、糠麸类加工副产品。 1.禾本科籽实:禾本科籽实是牛的精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有玉米、大麦、燕麦和高梁等。 (1)禾木科籽实的饲料的营养特点: ①淀粉含量高:禾本科籽实饲料干物质中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很高,占70%~80%,而且其中主要成分是淀粉,只有燕麦例外(61%),其消化能达12.5兆焦/千克干物质。 ②粗纤维含量低:一般在6%以下,只有燕麦粗纤维含量较高(17%)。 ③粗蛋白含量中等:一般在10%左右,含氮物中85%~90%是真蛋白质,但其氨基酸组成不平衡,必需氨基酸含量低。 ④脂肪含量少:一般在2%~5%之间,大部分脂肪存在于胚芽中,占总量的5%。脂肪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易酸败,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⑤矿物质含量不一:一般钙含量较低,小于0.1%;而磷较高,在0.31%~0.45%之间,但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钙磷比例不适宜。 ⑥适口性好,易消化。 另外,禾本科籽实中含有丰富的VB1和VE,而缺乏V天,除黄玉米外,均缺乏胡萝卜素。 (2)几种常见的禾本科籽实饲料: ①玉米:玉米是禾本科籽实中淀粉含量最高的饲料;70%的无氮浸出物,且几乎全是淀粉。粗纤维含量极少,故容易消化,其有机物质消化率达90%。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少,且主要为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氨基酸平衡差,必需氨基酸含量低。饲喂玉米时,须与蛋白质饲料搭配,并补充矿物质、维生素饲料。 ②大麦:其蛋白质含量略高于玉米,品质也较玉米好,粗纤维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低,所以总能值比玉米低。由于大麦含较多纤维,质地疏松,喂乳牛能得到品质优良的牛乳和黄油。 ③高梁:其营养价值稍低于玉米,含无氮浸出物68%,其中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含量稍高于玉米,但品质比玉米还差,脂肪含量低于玉米。高梁含有单宁,适口性差,而且容易引起牛便秘。 2.糠麸类饲料:它们是磨粉业的加工副产品,包括米糠、麸皮、玉米皮等。一般无氮浸出物的含量比籽实少,为40%~62%,粗蛋白含量10%~15%,高于禾本科籽实而低于豆科籽实,粗纤维10%左右,比籽实稍高。 米糠中含较多的脂肪,达12.7%左右,因此易酸败,不易贮藏,如管理不好,夏季会变质而带有异味,适口性降低。但由于其脂肪含量较高,其用量不能超过30%,否则使乳牛生长过肥,影响奶牛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泌乳机能。 麸皮的营养价值与出粉率呈负相关。麸皮粗纤维含量高,质地疏松,容积大,具有轻泻性,是奶牛产前及产后的好饲料,饲喂时最好用开水冲稀饮用。 玉米皮的营养价值低,不易消化,饲喂时应经过浸泡、发酵,以提高消化率。

饲料工业标准

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制定情况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徐百志 我国饲料工业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0年全国工业饲料产品总产量达到7429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为5912万吨,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分别为1249万吨和25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6%、14%和13%。与此同时,饲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1998年全国饲料产品统检,配合饲料产品总合格率为89.3%,比1997年高18个百分点。饲料工业发达地区饲料质量合格率均在90%以上,其中山东省、广东省配合饲料合格率高达100%和95.2%。据饲料监测体系对商品饲料和养殖企业自配饲料及饮水质量的药物检测,今年上半年我国"饲料/水"卫生安全指标不合格率为3%,其中违禁药品检出率为1%,分别比去年降低4.8和5.5个百分点。这说明饲料企业的质量意识日益增强,在原料、生产、管理、销售和服务等环节注重质量把关,确保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 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对提高饲料产品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饲料工业标准的颁布、实施和监督管理,使饲料企业产品生产从无标生产到按标准组织生产,为国家对饲料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提供了依据,对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净化饲料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委和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开展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十余年间,经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由标准化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218项,其中国家标准80项,行业标准138项。国家标准中有9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余为推荐性标准。为方便大家查阅,及时了解饲料工业标准制、修订情况,现将有关饲料工业标准制定情况汇总如下。欢迎有识之士针对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一、国家标准(80项) 1.强制性国家标准(共9项,其中基础标准2项、产品标准7项) GB7294-1987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GB7298-1987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B6 GB7299-1987 饲料添加剂 D-泛酸钙 GB7300-1987 饲料添加剂烟酸 GB7301-1987 饲料添加剂烟酰胺 GB7303-1987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 GB9841-1988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B12(氰钴胺)粉剂。 GB10648-1999饲料标签 GB13078-1991饲料卫生标准 2.推荐性国家标准(共71项,其中基础标准3项、测定方法54项、产品标准14项)

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

果品深加工每年排放苹果废渣几百万t,除少量直接利用外,绝大部分因为水分含量高(80%左右)、蛋白质含量低(干基中约5%)、营养价值低、不易保存而被遗弃,严重污染环境,同时又是纤维素资源的浪费[1-2]。利用微生物发酵苹果渣转化为高蛋白饲料能够变废为宝,提高蛋白质含量,而且避免了二次排渣,从而减少果渣利用时的二次环境污染。利用微生物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果汁加工企业的环境问题,而且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蛋白资源[3]。大量的试验证明,发酵后的果渣不仅蛋白质含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因此,试验对利用苹果渣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菌种 经试验筛选的热带假丝酵母菌、啤酒酵母菌等: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1.1.2发酵原料 苹果渣:鲜苹果选用阿克苏红富士,经榨汁机压榨取其果渣后干燥(温度为60℃~65℃),再用粉碎机粉碎、过筛、冷藏。1.1.3主要试验仪器 生化培养箱(LRH-250):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振荡培养箱(HZQ-F):哈尔滨东明医疗器械厂;洁净工作台(CJ-B):北京冠鹏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分析天平(FA2004):上海精科天平;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023A):上海精宏公司。 1.2试验方法 1.2.1菌种培养 斜面培养:采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和PDA固体斜面培养基。其中,前者用于啤酒酵母菌的活化,后者用于活化黑曲霉菌及热带假丝酵母菌,均在28℃~30℃培养3d。 糖化菌种曲培养:以麦麸为原料,制成三角瓶固体扩大菌种,27℃~29℃培养3d,直至孢子成熟为止,备用。 发酵菌种子培养:热带假丝酵母液体菌种培养:10°P 麦芽汁(经糖化、过滤)为培养基,接种斜面菌种后小三角瓶摇床在25℃~27℃、100r/min~150r/min振荡培养24h备用。 啤酒酵母液体菌种培养:10°P麦芽汁(经糖化、过滤)为培养基,接种斜面菌种,小三角瓶摇床25℃~27℃、100r/min~150r/min振荡培养24h备用。 1.2.2发酵工艺流程的确定 工艺流程: 苹果→苹果渣→配料→蒸料→冷却→黑曲霉培养→果胶酶→糖化,液化→灭菌→冷却→接种单种或混合种→固态发酵→发酵产物 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 武运,李焕荣,陶咏霞,李仙,古丽娜孜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摘要:以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啤酒酵母菌为发酵剂,研究了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影响条件,混合菌种发酵生产的蛋白质含量优于单菌发酵,加入氮源处理较无氮源处理的蛋白质含量高。发酵初步确定了果渣固态发酵的适宜条件,即发酵温度为32℃,物料质量比(果渣:麸皮)为85∶15(水分含量在660g/kg),发酵料投放量为100g,采用自然pH值,发酵周期为60h左右。发酵产品的粗蛋白含量由20.10%提高到29.30%,粗脂肪和灰分含量也大幅提高,营养价值得到了全面改善。 关键词:苹果渣;菌体蛋白饲料;发酵条件 中图分类号:TQ9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5071(2009)01-0083-04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cell protein feed produced by apple pomace WU Yun,LI Huanrong,TAO Yongxia,LI Xian,GULINAZI (College of Food Sicence,Xinjiang Agricultrue University,Urumchi,830052,China) Abstract:The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cell protein feed from pomace were studied using Candida tropicalis and Sacchromyces cerevisiae as starters. The yield of protein by mixed strains was higher than one by single-strain fermentation and the protein.content was enhanced by adding nitrogen source compared to one without nitrogen source.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ed:fermentation tem-perature32℃,materials mass ratio(pomace:bran)85:15(moisture content660g/kg),the content of fermented materials100g,natural pH,fermenta-tion period60h.Under these optimal conditions,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product was increased from20.10%to29.30%,and the fat and ash con-tent were also greatly enhanced.Consequently,the nutrition of product were improved. Key words:apple pomace;cell protein feed;fermentation conditions 收稿日期:2008-09-27 基金项目:自治区科技攻关(含重大专项)重点项目(200731136) 作者简介:武运(1965-),女,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

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 操作手册 (企业用户) 北京中科辅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7年9月

1.用户登录 在浏览器输入登录地址,打开登录界面,如下图所示: 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点击【登录】进入系统。 注意:1、企业的账户信息由上级管理部门发送给企业的。 企业首次登陆提示信息,可忽略,也可点击是,前去加入。如下图所示:

2.基本信息完善 首次登陆系统的首先需要完善基本信息,在导航栏打开信息管理-基本信息,如下图所示: 点击【基本信息】进入基本信息管理页面,如下图所示:

带*号的必须填写,填写完成后,点击【提交】完成企业信息修改。 注意:企业信息只需第一次上报时完善即可,以后上报数据不需要在完善企业信息。 3.报表填报 在企业中心界面,可以点击报表填报或导航栏报表填报进入。 当填报时间开始后登录系统,可在企业中心页面,点击【开始填报】进入数据填报界面,如下图所示: 3.1月报填报

点击【填写】进行报表填报表页面,1.填写指标数据;2.数据变化幅度大时,数据位红色字体,请勾选补充原因或其他说明,也可以不勾选补充说明。如上图所示。 填写完报表,点击【保存】按钮,可以临时保存;点击【上报】按钮,可直接上报上级饲料办审核,返回数据填报界面,查看报表上报状态及上级审核状态。如下图:

保存:只是临时保存,报表不会上报。 上报:企业点击上报,报表会报到上级部门。 返回报表填报,查看报表上报状态及上级审核状态。 审核状态:分为待审核。审核通过,退回修改。 3.2年报填报 年报填报:在年初1月份填写上一年12月报表和备案信息 1.在数据填报界面,点击“去填写”蓝色字体直接进入填写基层月报表。1.填写数据;2勾选补充说明,也可以不勾选补充说明,。如下图所示: 填写饲基表后点保存,保存成功了,再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填写备案信息,如下图:

能量饲料的特点

能量饲料的特点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能量饲料的特点、开发及加工 2010-03-26 22:18:43阅读12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能量饲料的特点 所谓能量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少于18%,粗蛋白少于20%的一类饲料。主要指禾本科谷实类粮食和糠麸类,占主导地位的是玉米和麦麸。 (二)能量饲料的开发 在畜禽全价配合饲料中,能量饲料可占到60%~85%。所以,玉米等能量饲料价格的高低,决定着配合饲料的成本和畜禽养殖的效益,当玉米价格上涨居高不下时,可以开发利用一些非常规能量饲料,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次粉:我国生产的次粉又称黑面、三等粉等,是以小麦为原料磨制面粉后,除去小麦麸及合格面粉以外的部分,与小麦麸的性质完全不同。次粉的颜色从灰白色到淡褐色,取决于麸皮所占的比例,颜色深者含麸皮多。 次粉的营养价值高于麦麸,尤其是其有效能值远高于麦麸,如猪的消化能为13.43兆焦/千克,与玉米14.20兆焦/千克很接近,比麦麸9.37兆焦/千克提高40%以上。次粉粗蛋白含量一般为13%~17%,粗纤维3%左右,粗灰分2%左右,后二者均比麦麸少。赖氨酸含量0.60%左右,比麦麸高。所以,从蛋白含量与能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次粉是值得开发的优良的能量饲料。次粉用于肥育畜禽的效果优于麦麸,可以与玉米价值相等;也是很好的颗粒黏结剂,故较适用于颗粒饲料,特别是猪的颗粒料。试验结果表明,在仔猪颗粒料中加20%的次粉,仔猪的生产性能与市场名牌551料相当,60日龄仔猪平均体重超过20千克。 2.玉米胚芽饼:玉米胚芽饼是用玉米制造淀粉过程中生产的胚芽,经榨油后的副产品。这类饲料,粗蛋白含量一般为10%~17%,属能量饲料。玉米胚芽饼对猪的消化能为14.69兆焦/千克,粗纤维6%左右,氨基酸较平衡,赖氨酸含量较高,一般为0.7%~0.8%。另外,

动物营养_试题及答案

《动物营养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5分,每空1分) 1.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鸡的营养需要多采用( C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2.含硫氨基酸包括蛋氨酸,胱氨酸和(D)。 A.赖氨酸 B.硫胺素 C.色氨酸 D.半胱氨酸。 3.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 B )。 A.硫胺素 B.双香豆素 C.凝集素 D.棉酚 4.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A)。 A.消化能 B.代谢能 C.气体能 D.生产净能 5.当反刍动物饲粮中粗饲料比例比较高时,瘤胃液中哪一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相对较高(A)。 A.乙酸 B.丙酸 C.丁酸 D.戊酸 6.必需矿物元素按动物体内含量和需要两不同分成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两大类,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C)的元素。 A.1% B.0.1% C.0.01% D.0.001% 7.哪种氨基酸易与赖氨酸发生拮抗(B)。 A.胱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8.寡糖是由( D )个糖单位通过糖苷键组成的一类糖。De A.10个以上 B.2个以上 C.50个以下 D.2-10个 9.下列哪种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 B )? A.油酸 B.亚麻酸 C.EPA D.DHA 10.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猪饲料时,(B)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蛋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11.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D )。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渗出性素质 12.动物体内通过一碳单位的转移而参与嘌呤、嘧啶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哪一种维生素在一碳单位的转移过程中必不可少( A )。 A.叶酸 B.泛酸 C.生物素 D.胆碱 13.哪种营养素缺乏后容易导致坏血病?D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14.瘤胃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和( D )。 A.乳酸杆菌 B.双歧杆菌 C.芽孢杆菌 D.纤毛虫 15.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世界各国的猪营养需要多采用( B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维生素A有三种衍生物(视黄醛视黄酸视黄醇) 2.(双香豆素)是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 3.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 4.按照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中酸-碱处理法测定粗纤维,造成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含量的原因是:相当数量的(半纤维素)溶解于酸溶液中,相当数量的(木质素)溶解于碱溶液中。

我国饲料行业分析报告

饲料行业分析及营销建议 饲料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是连接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中间行业。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粮食高效转化增值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促进畜牧水产养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和战略保证,饲料行业作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运用典型分析、点面结合的方式,重点分析了饲料行业的市场特征,揭示了饲料行业运行特点,挖掘了该行业的有效金融需求,提出了今后的营销工作重点和行业信贷政策建议。 一、行业发展整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饲料行业取得了辉煌成就。3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饲料行业年均以10%左右速度增长,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了饲料产量、产值、利税和就业人数的同步增长。2009年饲料产品总产量达1.48亿吨,饲料加工产值在4713亿元左右。 (一)行业概述 “饲料”是指在合理饲喂条件下能对家畜、家禽、水产动物提供营养物质、调控生理机制、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且不发生有毒、有害作用的物质。从来源可分为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矿物质和人工合成或提纯的产品;从形态可分为固体、液体、胶体、粉状、颗粒及块状等类型;从喂养对象可分为,猪、禽、水产、反刍动物、特种动物饲料等;从产品特征可以分为配合饲料1、浓缩料2、预混料3等。饲料的原料主要有玉米、豆粕、鱼粉等,饲料添加剂主要有赖氨酸、蛋氨酸等。主要工艺技术如下图1: 2010-2025年,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将会进入持续、稳定和较快的发展时期,饲料产业结构 1配合饲料是指根据畜禽的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生产方式对各种营业物质的不同需要量,依据饲料标准将各种饲料包括添加剂,按照一定配方混合均匀制备而成的饲料,可以直接用于饲喂对杨,能全面满足饲喂对象的营养需求。 2浓缩料是指配合饲料中除去能量饲料的剩余部分。 3预混料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包括微量矿物元素、各种维生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后制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产品。

动物营养学的两个参数(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能量比)

动物营养学中的两个参数 韩友文教授 饲料效率 饲料效率(Feed Efficiency,FE)是动物营养实践的重要参数,也是动物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迄今这一参数使用很乱,应当加以规范,使之既科学又实用。 就概念来讲,饲料效率是饲料在动物营养和生产过程中表达出的可衡量效果。最常见的就是:每单位重量饲料喂给生长肥育动物所得到的增重。也可以反过来说:取得每单位增重需要喂给动物的饲料量。后者,西方国家称之为饲料转化率(Efficiency of Feed Conversion,EFC)。用公式定义表达是:饲料效率=增重量(kg)/饲料量(kg);饲料转化率=饲料量(kg)/增重量(kg) 多年来,我国动物营养界和饲料行业对此并未严格界定。在参数和指标的选用上,也比较混乱。名称叫法更不统一,例如:“饲料增重比”、“饲料消耗比”、“耗料比”、“料重比”、“料肉比”、“肉料比”、“增重耗料比”……等等。专业科技刊物中常用“饲料效率”、“饲料报酬”、“饲料/增重比”等表示方法。不论叫什么名称,不外上述两种表达方式。二者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饲料对各种动物的比较营养效果来。 当然,这样的饲料效率表达,是粗略性质的,并不精密。因为还没能考虑动物的营养水平和维持消耗;也没能考虑饲粮的精粗料比例和所含各种营养素的浓度。此外,通常所选用的EFC指标,在具体参数值上,值高表示饲料效率低;值低则表示饲料效率高,这却与人们的思维习惯相反。因此,提出如下定义饲料效率: 饲料效率(动物产品量/饲粮量)=动物产品量(kg)/饲粮量风干(kg) 动物产品量可以是:增重,产蛋,产奶,产毛,也可以是役畜所做的功(MJ)。饲料量一般最方便实用的是:饲粮、饲料或饲草的自然风干重量。日粮中的高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2、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3、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4、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5、中性洗涤纤维:指饲料通过中性洗涤剂浸泡后所提出的纤维。 6、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 7、非必需氨基酸: 8、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对饲料中的EAA有其特定的要求,各种EAA之间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饲料中某一中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称这一缺乏的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缺少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的互补效应: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10、氨基酸拮抗作用: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这就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11、氨基酸中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症,但不能完全消除。在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最容易发生。 12、氨基酸平衡:若某种饲粮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 13、理想蛋白:氨基酸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14、瘤胃降解蛋白:进入瘤胃的且能被降解的蛋白质。 、 15、瘤胃未降解蛋白: 16、非淀粉多糖(NSP):指饲料中除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 17、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的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18、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9、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20、代谢能: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 ME = DE - (UE+ Eg) = GE - FE - UE – Eg 21、真代谢能: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即TME = GE-(FE-FmE)-(UE-UeE)-Eg TME=AME+FmE+UeE "

中国饲料行业产业链及主要企业分析

中国饲料行业产业链及主要企业分析

饲料是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产品,它是能提供动物所需营养素,促进动物生长、生产和健康,且在合理使用下安全、有效的可饲物质。与饲料密切相关的概念主要包括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和药物饲料添加剂等。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饲料市场前景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猪饲料产量为8,726万吨,同比增长4.6%;水产饲料产量1,930万吨,同比增长1.9%;反刍动物饲料产量880万吨,同比下降0.5%;其他饲料产量336万吨,同比增长3.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饲料行业是现代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连接着种植业,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饲料行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饲料行业的上游包括饲料添加剂行业(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和饲料原料行业。其中饲料原料主要包括动物性蛋白(鱼粉、肉骨粉等)、植物性蛋白(菜粕、棉籽粕、豆粕等)以及能量原料(玉米、小麦、谷糙米等)等。饲料行业下游行业为以畜、禽、水产品为主的养殖业。 本文中饲料分类主要按照使用对象分为: 猪饲料:包括仔猪料、生长育肥料、种猪料等; 禽饲料:包括鸡饲料、鸭饲料等; 反刍料:是指产奶牛饲料、犊牛料、生长牛料、羊料等。

水产料:是指淡水鱼料、海水鱼料、虾蟹料等; 其他饲料:或者特种动物饲料,特指毛皮兽饲料、珍禽饲料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国内主要饲料企业有通威股份、海大集团、天邦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唐人神、大北农、正虹科技、天康生物、禾丰牧业、金新农、双胞胎集团、正大集团和东方希望等。 饲料行业主要企业介绍:

菌体蛋白饲料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第18卷第1期2002年1月农业工程学报 T ran sacti on s of the CSA E V o l .18 N o.1Jan . 2002 4320菌体蛋白饲料中双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郭维烈,郭庆华,谢小保,许 虹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摘 要:该文报导新发现的利用粗淀粉料及渣粕类原料不灭菌固体发酵生产4320菌体蛋白饲料时所用的两个菌株—优良黑曲霉选拔株N o .303和白地霉菌A s .2.361间的关系是一种偏利生关系,在利用这种关系进行混菌固体发酵生产4320菌体蛋白饲料时,发现有类似杂交现象的“菌丛”,通过试验,证明“菌丛”是这两个菌间偏利生关系的特殊表现。通过对偏利生作用因子的研究表明,N o .303的菌株分泌的柠檬酸、酶等都是直接或间接或是综合作用的偏利生因子。特别是N o .303分泌的柠檬酸及由蛋白酶分解的谷氨酸等能明显刺激A s .2.361生长。通过正交试验得知,它们是两个最大的作用因子。关键词:菌体蛋白;作用机制;偏利生 中图分类号:S 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819(2002)0120122204 收稿日期:2001204228 修订日期:2001210211基金项目:广东省委书记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郭维烈,研究员,从事微生物生态育种、工艺研究工作,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译文70多篇,获7项发明专利或成果;广州先烈中路100号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510070 4320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研究系针对我国蛋白资源紧缺,粗淀粉及其渣料相对丰富的实际情况,为减少鱼粉进口及代替豆饼原料,由广东省科委委托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成功的一种生物产品,4320是双菌混生的产品,它利用从自然界分离的黑曲霉菌株N o .021为出发菌株,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优良突变株N o .303(选育论文另报),再与白地霉菌A s .2.361配伍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毒性和 致畸性。4320原料来源广泛,如薯类、糠麸、渣粕类等,而且原料不需灭菌,并能成功地把淀粉质渣料转 化为紧缺的蛋白质。为了深入了解上述两菌间的实质关系,以便对4320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生产、应用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4320双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菌株来源:Sp .n iger 303为本所4320研究组 选育的突变菌株,A s .2.361为白地霉菌株。 2)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 ),察氏培养基,常规。麸皮培养基:麸皮∶水=1∶1。 3)用管碟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单菌发酵滤液、酶制剂、柠檬酸、氨基酸或其混合液在单菌或混菌生长中的作用。 4)用菌丝定量法研究双菌间的相互作用。 5)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双菌间作用和关键因子。6)用融合子试验法、异核体试验法、阻断扩散 培养法、培养观察法和显微镜观察法等方法研究“菌丛”生成原因。 2 结果和讨论 2.1 双菌间关系的研究2.1.1 两菌间的偏利生关系 1)白地霉不能利用淀粉和蔗糖,在PSA 斜面 上生长不良。在PSA 平皿上点种N o .303菌,培养后,从远离菌落的地方,打出琼脂柱贴在PSA ×白地霉平皿上,适温培养后,发现空白琼脂柱周围长出更白色生长圈。说明系N o .303菌分泌物扩散到皿内培养基所致。支持这一说法的另一种试验是在PSA 琼脂柱上点种N o .303,待发育成熟后贴入PSA ×白地霉平板,或在PSA ×白地霉平板上点种N o .303,通过适温培养,能看到比第一种试验更明显的生长圈。这一方面说明N o .303的分泌物扩散的程度与菌落的距离成反比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其分泌物不是全部会扩散的。在N o .303菌落周围存在多种且浓度较大的分泌物,促使白地霉菌迅猛生长。根据试验,预测两菌间可能存在偏利生关系。2.1.2 菌丝体定量法试验 1)N o .303菌株对白地霉的影响 采用PSA 液体培养基,接种N o .303,适温培养24h 后滤去菌丝和孢子,取滤液涂于PSA 平皿上培养,确认没有N o .303菌生长。取此滤液10mL 加进50mL PSA 液体中,接入白地霉菌种液1mL ,培养28h ,用定量滤纸过滤、洗涤、烘干后去除定量滤纸质量,实测菌丝质量后进行比较,如表1。 从表中可看出,以普通水+10mL N o .303滤液接种白地霉和以PSA 液体接种白地霉的结果是近似的。这一方面说明白地霉几乎无法利用淀粉和 2 21

全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全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 2010年7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具备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目录 一、总说明 (一)目的和意义:为及时了解全国饲料工业生产动态及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各地、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引导本行业的生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统计对象和调查范围:本报表制度涉及饲料、饲料添加剂、饲料机械。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饲料工业产品生产情况、饲料工业企业情况、饲料工业产品市场价格等。调查范

围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所辖行政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类型的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 (三)报表类别:本制度包括六套报表:综合年报、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综合季报、基层季报、基层年报、基层月报。 (四)填报要求 1.综合年报、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综合季报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组织本辖区所属各级饲料管理部门逐级汇总填报。 2.基层年报、基层季报表由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填报,上报本辖区所属饲料管理部门,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汇总。 3.基层月报由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推荐的重点跟踪企业填报,上报所属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将辖区内基层月报统一上报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4.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全部企业基层年报的上报工作。 5.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在报送综合年报、综合季报表的同时,附上该年度、季度的饲料生产形势文字分析材料。 6.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由集团企业总部所在地省级饲料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报送。 (五)报送时间 1.综合年报、集团企业综合年报。每年1月底由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将上一个年度的综合年报和集团企业综合年报表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2.综合季报。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将上一个季度的综合季报报表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3.基层季报。每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将上一季度基层季报表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4.基层年报。每年1月15日前,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将上一年度的基层年报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5.基层月报。重点跟踪企业于本月最后1天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六)报表制定 本统计报表制度由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七)报表制度执行日期 《全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执行时间定于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二、报表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