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流程

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

一、定义:

围手术期是指手术患者从人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

二、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

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落实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

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2呼吸道准备: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术前

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

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

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三、手术当日护理

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四、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

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

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2.护理措施

2.1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的情况。

2.2术后病人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

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2.3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

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2.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后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瞳孔、

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2.5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

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按需要进行特殊护理,如冲洗;

2.6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

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如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烦躁、昏迷、小儿需使用约束带;大小便污染敷料后应立即更换,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

2.7术后营养: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手术的大小及性质决定。腹

部手术者,术后1~2日内一般为禁食,第3日待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若术后无胃动力障碍,术后24小时内进少量流质亦属允许,术后5~6日改进半流质饮食。非腹部手术者,小手术术后当天可进正常饮食,大手术在手术后2~3日亦可恢复正常。全麻者需术后6小时待麻醉清醒后方可进食。在禁食或进食量少的期间,酌情经静脉补充液体及葡萄糖。

2.8心理护理:祝贺病人手术成功,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病人

紧张的心理。

2.9疼痛的护理: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应

用止痛剂等。

2.10发热的护理:术后1~3日内发热达38℃左右属正常,术后3~

6日有发热者应查切口、手术区、肺、尿路是否存在感染,需作相应检查并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处理。

2.11恶心、呕吐的护理:术后早期可由麻醉所致。颅内高压、电解

质及酸碱失衡,胃动力障碍及术后早期肠梗阻均可致恶心、呕吐,需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处理。

2.12术后腹胀的护理:多是麻醉、手术致胃动力障碍所致,但亦应

警惕可能发生的腹膜炎或机械性肠梗阻。

2.13尿潴留的护理:麻醉、手术后特别是肛管、直肠手术后容易发

生,可留置导尿管,一般术后1~2日可拔除。

2.13早期活动:手术后如无禁忌,应鼓励病人床上自主活动,协助

翻身、叩背、活动肢体、鼓励深呼吸,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逐渐下床活动。

2.14做好基础护理。

五、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术后出血术后出血的原因有止血不完善、大创面渗血、结扎

线脱落、原痉挛的小血管舒张及凝血机制障碍等。多发生在术后1-2日,可发生在切口或体腔,因此,应观察有无内外出血征象。

处理:出血量少,给予更换敷料、加压包扎、全身使用止血剂;出血量大,迅速输液、输血抗休克,并做好手术止血准备。

2、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的原因有外源性(如无菌操作不严)或内源

性(如腹腔内脏器坏疽)污染;缝合技术错误、止血不严密,形成切口内死腔、血肿,削弱局部抵抗力;营养不良、粮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使全身抵抗力降低。表现:多发生在术后3-5日,早

期切口红、肿、热、压痛,晚期可形成脓肿,严重者伴体温升高。

处理:早期热敷、理疗、抗生素局部封闭,必要时全身使用抗生素;

如有脓肿形成,应拆除缝线,敞开切口引流,定时换药。应针对原因预防。

3、切口裂开切口裂开的原因有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差;缝合

技术错误,如缝线过松、组织对合不良;切口感染;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内压突然升高。表现及处理:多发生在术后7-10日,或拆除缝线后24小时内。完全裂开指切口的全层均裂开,出现切口疼痛及松开感,有多量淡红色液体流出,肠管或网膜脱出。应安慰病人,嘱其卧床,立即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切口,扎腹带,报告医生,送手术室重新缝合。部分切口裂开指皮肤缝线完整,而深层组织裂开,可有少量淡红色液体渗出,皮肤缝线下可见肠管或网膜。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应针对原因预防,必要时行减张缝合。

4、肺不张及肺炎肺不张和肺炎是术后常见的肺部并发症,多发生在

胸、腹部大手术后。其主要原因是呼吸道分泌物积聚阻塞支气管,继发感染。常见于老年人、长期吸烟或患急、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

吸入麻醉或胸、腹部绷带包扎过紧的病人;呼吸恒定于潮气量通气的病人。预防及处理:①手术前:吸烟者劝其戒烟;指导深呼吸练习;原有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及龋齿、牙周病者,给予积极治疗。

②手术后,防止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误吸;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

和排痰;切口疼痛影响咳嗽时可使用止痛剂;咳嗽无力给予吸痰;

痰液粘稠给予雾化吸入;定时翻身、拍背;必要时使用抗生素。5、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原因有术后尿潴留;长期留置导尿管;反

复多次导尿。预防及处理:及时处理尿潴留,潴留量超过500ml 时,应放置导

尿管作持续引流;放置导尿管和膀胱冲洗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应用有效抗生素,鼓励多饮水,保持尿量在每天1500ml 以上。

6、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有卧床过久,活动少,使血

流缓慢;血液凝固性增加,经常处于高凝状态;血管内膜因手术、外伤、反复穿刺置管、输注高渗液体或刺激性药物等受到损伤。预防及处理:术前进行下肢肌及臂肌收缩训练;术后早期在床上进行下肢肌和臂肌收缩活动,及早下床活动。对高凝状态者,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等;一旦发生,应停止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制动,给50%硫酸镁湿敷,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严

禁局部按摩。

六、实施出院计划

出院计划的目的是让病人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保持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如定期来院复查,出院后的饮食及注意事项,出院后多久可以从事一般性工作和活动,服药按说明书服等。

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

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 (一)术前准备 1.完整的病史采集及全面的体查,了解外科外科疾病和其他并合症的基本情况。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有失衡者需予以纠正。 3.血、尿常规及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 4.中等以上手术需备血。 5.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解除患者恐惧紧张的情绪。 6.胃肠道准备:一般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胃肠道手术病人,术 前1日进流质饮食;根据不同手术有相应的特殊要求。如术前留置胃肠减压,手术前晚或术前清晨灌肠等。 7.训练床上大小便,有效咳嗽和咳痰方法,术前两周开始停止吸烟。 8.预防感染;不与有感染的病人接触;杜绝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进入手术室;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9.手术前手术区备皮,清洁皮肤。 10.营养不良者,需逐渐给予肠道内/外营养支持,低蛋白血症需补充白蛋白或者 血浆。 11.高血压者应在术前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或控制在稳定状态 12. 非心外科手术但合并存在各种心脏病者,如心率失常、急性心肌炎、心力衰 竭、冠心病等,均应做心功能检查,以及采取相应措施使心功能好转,以适应手术。 13. 慢性支气管炎、肺阻塞性病变及肺气肿等病人,在年龄超过65岁者,均以做 肺功能检查,以判断能否耐受手术。 14. 肝硬化、腹水黄疸者须全面检测肝功能,失代偿期可在积极准备后手术。失 代偿期者禁忌手术。 15. 肾衰竭者必须全面监测肾功能,严重失代偿者须在透析后病情稳定是手术。 16. 糖尿病者术前需均常规作血糖监测,警惕可能存在的糖尿病。血糖需控制在 一定水平 (二)手术后护理 1. 术后病人的卧位:腰麻病人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硬膜外病人平卧4-6小时。 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颅脑部手术可取15°~30°头高脚底斜坡卧位,如病人有休克,应取仰卧中凹位,即下肢或床脚抬高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15°的体位。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 2. 生命体征的观察:大手术后一般每15~30分钟测量脉搏、血压、呼吸一次, 至少;连续4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每60分钟测量一次。小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流程

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 一、定义: 围手术期是指手术患者从人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 二、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 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落实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 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2呼吸道准备: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术前 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 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 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三、手术当日护理

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四、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 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 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2.护理措施 2.1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的情况。 2.2术后病人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 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2.3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 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3.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手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 5.遵医嘱进行术前药物皮试、配血、备皮等。 6.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 7.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防止或减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8.保持病室干净整洁、空气新鲜,减少噪音,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9.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排便方式的改变。 10.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 11.术前一日通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离开病房,等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术前签字和手术室护士的访视。 12.术前一日患者因手术紧张而睡眠不佳时,遵医嘱给予安眠药。 13.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前晚8时加测量体温、

脉搏、呼吸,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患者有体温发热或女患者月经来潮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14.嘱患者夜间零时开始禁食水。 手术当日护理 1.术日晨协助患者更衣,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带腕带。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2.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的情况。 3.术后病人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4.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

(完整版)围手术期护理评估方案和处理流程

(完整版)围手术期护理评估方案和处理流 程 1. 背景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术前、术中和术后对患者的全面护理工作,旨在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加速康复过程。为了确保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评估方案和处理流程变得尤为重要。 2.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方案 2.1 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是通过收集患者的详细信息来确定其手术风险和特殊需求的过程。术前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 - 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 - 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评估。

-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 - 心理状态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 2.2 术中评估 术中评估是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理状况和手术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的过程。术中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 镇痛评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 输血评估: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给予输血。 - 抗感染评估:监测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2.3 术后评估 术后评估是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安全和舒适的过程。术后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复苏评估: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神志等情况,确保患者迅速恢复。 - 疼痛评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 伤口护理评估: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 宣教评估:对患者进行术后宣教,解释注意事项、康复计划等。 3. 围手术期护理处理流程 3.1 术前准备 - 提前安排手术室和所需设备。 - 阅读患者的病历和相应的医嘱。 - 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解答疑问并提供必要指导。 3.2 术中处理 - 配合手术人员完成准备工作,确保手术环境安全。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手术条件。

围手术期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手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应急预案 1、在患者接受手术前发现患者身份有误,应立即停止相关操作,再次核对患者的病历资料、手腕带,口头开放式提问患者身份信息,并追踪原计划手术患者的去向。 2、确认患者身份错误后立即报告护士长,并与主刀医生联系,做好沟通安抚工作,由手术室人员护送患者安返病区,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 3、在患者接受手术后发现患者身份有误,立即停止手术,再次核对信息,报告护士长、相关手术科室主任、医务科、护理部。 4、注意言行,保护好现场,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尽全力采取补救措施,做好患者及其家属安抚及善后工作。 5、上报不良事件,按流程上报。 处理流程 患者接受手术前发现身份有误→立即停止操作→再次核对身份信息→追踪原计划手术患者去向→确认患者身份错误→安返病房→患者接受手术后发现身份有误→立即停止手术→再次核对、上报护士长及相关部门→观察病情、安抚善后工作→上报不良事件

术中物品清点不符时应急预案 1、台上、台下仔细查找,包括手术台、器械、车、鞋底、污染敷料、手术衣、垃圾袋、吸引器瓶、手术间各个角落。 2、立即报告术者,暂停手术,协助在手术野内查找。报告护士长,再次查找。 3、可显影物品通知医学影像科即刻拍片,确认是否遗留术野内,术中无法拍片时,手术结束后在手术室拍片,确认无误后,将病人送回病房,如在术野内即行取出。 4、非显影物品,请术者在术野内仔细查找,确认未在术野内遵医嘱关闭切口。 5、术后另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事件经过并请术者签字后交护士长存档,如有X片一同存档。 6、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 处理流程 仔细查找→立即报告、暂停手术→可显影物品通知拍片→非显影物品,术野内仔细查找→确认未在术野内遵医嘱关闭切口→记录事件经过→存档→做好交接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 一、术前管理 (一)术前检査: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二)术前讨论制度 1、病房主任或专业组长主持的术前讨论制度:普通或中、小手术患者,须经病房主任或专业组长组织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以及护士长等进行术前查房讨论,确定手术方案、手术时间以及人员安排。讨论时间由病房主任、专业组长根据病房工作情况,自行安排。治疗方案确定后,由主管医师通知患者,并安排术前谈话、签字。 2、科主任主持的术前讨论制度:中等以上手术以及以及疑难病例的外科诊治问题,提前报告科主任,由科主任确定讨论时间、地点,进行全科讨论。除有特殊工作安排的医师外,其他医师务必参加此讨论。 3、对于特殊疑难手术病例或风险极大病例、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经全科人员讨论,形成治疗、手术方案后,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以书面形式上报医务处备案。 4、对于需手术的病例:术前讨论后,其主管医师应及时写好术前小结记录和术前讨论记录,并由上级医师审查、签字。

(三)手术签字和知情同意制度 1、所有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谈话,手术前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2、谈话必须有本院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在场,大手术或疑难手术应由术者亲自谈话。(四)手术医师分级管理制度 1、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名项业务,副主任协助开展工作。 2、各病区主任负责管理其所在病房业务。专业组长负责协助病区主任开展临床工作,各专业组负责人由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担任,配合病房主任管理好其专业组工作。 3、住院医师在其上级医师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患者的医疗工作。 4、手术者的确定 (1)小型手术至少有1名本院高年资住院医师上台。 (2)中型手术至少有1名本院主治医师上台。 (3)大型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1名本院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或以上人员)、或科主任上台担任术者,必要性上报医务科。 (4)手术中一切事项由台上最高年资的医师负责,其他医师必须服

围手术期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一、护理常规 (一)手术前 1、术前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 张及焦虑情绪。 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药物及皮肤过敏试验 等。 3、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 理。 4、呼吸道准备:吸烟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教会患者练习深呼吸、 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5、胃肠道准备: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按手术和麻醉的需要做 好胃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需要清洁肠道者术前一日口服缓泄剂或前一日晚、术日晨各灌肠一次。6、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练习床上使用便 器,教会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 7、术前一日指导协助患者修剪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 8、术日晨护理:术前2小时按手术要求做好皮肤准备;测量生命体 征,询问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嘱患者排尽尿液,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并交由家属保管。 9、备好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药物及其他术中所需物品。

10、与手术室接诊人员仔细核对患者腕带、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做好交接并记录。 11、根据手术类型准备麻醉床,备好床旁用物,如吸氧装置、吸引装置、输液架以及监护设备等。 (二)手术后 1、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与患 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情况。 2、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进行疼痛评估,监测6-8小 时或生命体征平稳。测体温、脉搏每日3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3、检查患者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合理调节输液速度;检查全身皮肤 特别是手术,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完好,评估四肢的活动度。 4、常规吸氧2-4L/min,指导和协助患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 持呼吸道通畅。 5、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协助患者翻 身,活动肢体。 6、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禁食6小时,6小时后进半流饮食, 直至过渡到普通饮食。腹部手术须肠蠕动恢复后进食,避免食用引起肠胀气的食物。 7、妥善安置各类导管,保持有效引流,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 质和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散潮湿。 8、观察患者有无切口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

围手术期工作流程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流程 一、手术前 1、手术前遵嘱做血、尿、大小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心肺功能等。配血 及药物过敏试验。 2、评估与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身心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术前紧张、焦虑、恐惧等,增加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的意识。 3、训练床上大小便;咳嗽和咳痰方法,术前戒烟;保证良好休息与睡眠。 4、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5、皮肤准备:彻底清洁皮肤,防止切口感染。患者应剪指(趾)甲、洗澡,术前一日或术晨,手术区域按常规范围剃去毛发。 6、胃肠道准备:术前一日服用泻药或灌肠,以排出粪便; 7、术前8-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 8、术晨准备:佩戴腕带,遵嘱放置胃管、尿管,取下假牙、眼镜、手表、发卡、耳环、项链等饰物。术前半小时给予麻醉前用药。 9、与手术室护士、患者或家属共同核对患者信息、手术部位及体表标识,三方核对无误后,共同在手术安全核查单上签字。并将术中所带物品与手术室护士交接。 二、手术后 1、手术后用品准备:按麻醉方式备好麻醉床、仪器物品、氧气、吸引器、监护仪等。 2、搬运患者,并按要求内容与手术室护士交接;了解术中情况,按手术部位与麻醉方式采取适当体位,全麻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颈、胸、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30-40度;头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度;脊柱手术后患者需卧硬板床;四肢手术后患者应抬高患肢。 3、病情观察:

(1)评估观察意识及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呼吸直至平稳。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3)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疼痛、发热、噁心、呕吐等。 (4)准确记录病情与出入量。 (5)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扭曲、保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4、起床、活动:强调术后早期活动,除休克、出血、器官衰竭、术后置入多种引流管、极度衰竭等情况外,应鼓励术后1-2天及早下床活动。 5、饮食:根据病情、手术与麻醉方式指导饮食,一般从流质开始,待肠蠕动恢复,逐渐过渡到半流与普食。腹部手术者,术后1-2日内一般应禁食,第三日待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若术后无胃动力障碍,术后24小时内也可进少量流质,术后5-6日改进半流质饮食,非腹部手术者,小手术术后当天可进正常饮食,大手术在术后2-3天也可恢复正常饮食,全麻者需术后6小时麻醉清醒后方可进食。 6、功能锻炼:根据病情与手术方式、部位,指导进行功能锻炼 7、切口拆线时间:一般头、颈部4-5天,下腹部6-7天、上腹部7-9天、四肢躯背10-12 天、腹部减张缝线14天。 三、术后并发症护理: 1、出血:多在术后24小时内发生,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引流情况,及早发现出血征象。 2、切口感染:注意保持床单位及衣物整洁,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如术后3-5日,患者发热不退或体温升高,切口皮肤红肿压痛应观察伤口有无感染迹象。 3、吻合口瘘:表现为术后一周左右突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或持续性疼痛,发热,腹膜刺激征(+),应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遵医嘱用药,争取最佳疗效。 4、肺部并发症: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有效的咳嗽训练,促其排痰,定时翻身叩背,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等方法湿化呼吸道。 5、营养支持:术后应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伤口愈合。禁食期间应及时给予患者静脉营养支持,保证水及电解质平衡,应正确配制营养液,遵守配伍禁忌原则,严格无菌操作,维持正常输液速度,做好出入量记录。 6、疼痛护理: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及可持续的时间,做好心理护理,必要时遵医嘱适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