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数学实验报告模板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实验报告模板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实验报告模板

成绩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 程________概率论与数理统计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___2016.1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号_物理51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李淏淼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2150900015_________________

一、 实验问题1

某大米生产厂将产品包装成1000克一袋出售,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包装封口后一袋的重量是随机变量,设其服从正态分布N(m ,),其中σ已知,m 可以在包装时调整,出厂检验时精确地称量每袋重量,多余1000克的仍按1000克一袋出售,因而厂家吃亏;不足1000克的直接报废,这样厂方损失更大,问如何调整m 的值使得厂方损失最小?

二、 问题分析(涉及的理论知识、数学建模与求解的方法等)

设定x 为产品包装后的重量,依题意x 为一随机变量,且服从正态分布N ,概率密度函数为f (x )

当成品重量M 给定后,记:

P 为x 大于等于M 的概率

P ’为x 小于M 的概率

故而有: P +P’=1

分析题意可知,厂方损失Y 由两部分组成:

(1)x≥L 时,多余部分,重量为(x -L );

(2)x

Y =()()()M

M x M f x dx xf x dx ∞-∞-+??=m -MP

生产N 袋大米报废总量为Nm -NMP

成品袋数为NP

则成品中,平均每袋损失的重量为J=

mN MPN m M PN P

-=- 求J 的最小值即可

三、 程序设计

1. 在MATLAB 中建立文件Jmin.m function J=Jmin(m)

J=m/(1-normcdf( (1000-m),0,1));

2. 在Matlab 的Medit 窗口建立文件figer.m

for m=1000:0.001:1020

J=Jmin(m);

plot(m,J)

hold on

end

可得出函数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函数在该区间存在最小值

3.在Matlab的Medit建立文件zuixiaozhi.m

min=1100;

minm=0;

for m=1000:0.001:1010

J=Jmin(m);

if J<=min

min=J;

minm=m;

end

end

minm,min

运行程序得出结果为

四、问题求解结果与结论

m的值为1003.5时,厂方损失最小

五、问题的进一步拓展与实验

m的值为1003.5时,平均每袋的损失为多少?

六、实验问题2

设(X, Y)的联合分布律为

求X与Y的协方差及相关系数。XY XY

七、问题分析(涉及的理论知识、数学建模与求解的方法等)

八、程序设计

九、问题求解结果与结论

十、问题的进一步拓展与实验

十一、实验问题3

作出当n=50 , 30 , 20 , 10 , 5 时t分布的密度函数图形,并在同一坐标系下

作出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图象。对比图形说明当n大于多少时用标准正态分布近似

t 分布误差比较合理

十二、问题分析(涉及的理论知识、数学建模与求解的方法等)

在MATLAB中作出函数图像,并在同一坐标系下作出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图象,互相比较十三、程序设计

x=-5:0.01:5;

p1x=tpdf(x,5);

p2x=tpdf(x,10);

p3x=tpdf(x,20);

p4x=tpdf(x,30);

p5x=tpdf(x,50);

hx=normpdf(x,0,1);

plot(x,p1x,'+b');

hold on;

plot(x,p2x,'+c'); hold on;

plot(x,p3x,'+g'); hold on;

plot(x,p4x,'+k'); hold on;

plot(x,p5x,'+m'); hold on;

plot(x,hx,'*r'); hold on;

画出图像

放大看

十四、问题求解结果与结论

n大于50时用标准正态分布近似于t分布误差比较合理

十五、问题的进一步拓展与实验

能否用标准正态分布近似于其他分布(如卡方分布)?

十六、实验问题4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一种球形零件,从它们加工的零件中随机地取出

17个,测得直径(mm)如下:

甲:15.0 14.5 15.2 15.5 14.8 15.1 15.2 14.8

乙:15.2 15.0 14.8 15.2 15.0 15.0 14.8 15.1 14.8

假设零件的直径服从正态分布,试求甲乙两台机床加工零件直径的均值差与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α=0.01

十七、问题分析(涉及的理论知识、数学建模与求解的方法等)

设甲乙两厂生产的零件直径分别为随机变量X1和X2,以及置信水平1-a=0.99,且X服从正态分布

十八、程序设计

a=0.01;

x=[15.0 14.5 15.2 15.5 14.8 15.1 15.2 14.8];

y=[15.2 15.0 14.8 15.2 15.0 15.0 14.8 15.1 14.8];

s1=var(x,1);

s2=var(y,1);

f1=finv(1-a/2,8-1,9-1);

f2=finv(a/2,8-1,9-1);

xia=s1/(s2*f1);

shang=s1/(s2*f2);

d=[xia,shang]

运行结果为

十九、问题求解结果与结论

所以区间为[0.4681,31.2555]

二十、问题的进一步拓展与实验

能否用此方法讨论更复杂的问题

二十一、实验问题5

某车间用一台包装机包装葡萄糖,包得的袋装糖重是一个随机变量,它服从正态分布。当机器正常时,其均值为0.5kg,标准差为0.015。

某日开工后检验包装机是否正常,随机地抽取所包装的糖9袋,称得净重为:(kg)

0.497 0.506 0.518 0.524 0.498

0.5110.52 0.515 0.512

问机器工作是否正常?

二十二、问题分析(涉及的理论知识、数学建模与求解的方法等)

根据样本值来判断μ是否为0.5,从而判断机器是否正常工作

二十三、程序设计

x=[0.497 0.506 0.518 0.524 0.498 0.511 0.52 0.515 0.512]; [H,sig]=ztest(x,0.5,0.015,0.05,0);

H,sig

运行结果为

二十四、问题求解结果与结论

所以在0.05的水平下,这机器不正常

二十五、问题的进一步拓展与实验

在更精确的水平下本机器是否正常工作

二十六、实验的总结与体会

西安交通大学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物联网 姓名: 学号:

实验一基本I/O扩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 TTL 芯片扩展简单 I/O 口的方法,掌握数据输入输出程序编制的方法; 2、对利用单片机进行 I/O 操作有一个初步体会。 二、实验内容 74LS244 是一种三态输出的8 总线缓冲驱动器,无锁存功能,当G 为低电平时,Ai 信号传送到Yi,当为高电平时,Yi 处于禁止高阻状态。 74LS273 是一种8D 触发器,当CLR 为高电平且CLK 端电平正跳变时,D0——D7 端数据被锁存到8D 触发器中。 实验原理图: 三、实验说明 利用74LS244 作为输入口,读取开关状态,并将此状态通过74LS273 再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来,连续运行程序,发光二极管显示开关状态。

四、实验流程图 五、实验连线 1、244的cs连接到CPU地址A15,Y7—Y0连接开关K1-K8; 2、273的CS连接到CPU地址A14,Q7-Q0连接到发光二极管L1-L8; 3、该模块的WR,RD连接CPU的WR,RD,数据线AD7-AD0,地址线A7-A0分别与CPU的数据线AD7-AD0,地址线A7-A0相连接。

六、程序源代码(略) 七、实验结果 通过开关K01 到K08 可以对应依次控制LED 灯的L1 到L8 ,即当将开关Ki 上拨时,对应的Li 被点亮,Ki 下拨时,对应的Li熄灭。 此外,如果将开关拨到AAH 时,将会产生LED 灯左移花样显示;如果开关拨到55H 时,将会产生LED 灯右移花样显示。 七、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TTL 芯片扩展简单I/O 口的方法,同时也对数据输入输出程序编制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对利用单片机进行I/O 操作有一个初步体会,实验使我对自己在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更加理解,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

matlab——大学数学实验报告

济南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实验上机考试题 班 级 计科1201 学号 20121222044 姓 名 黄静 考试时间 2014年6 月 17日 授课教师 王新红 说明:每题分值20分。第5题,第6题, 第7题和第8题可以任选其一, 第9题和第10题可以任选其一。每个同学以自己的学号建立文件夹,把每个题的文件按规定的方式命名存入自己的文件夹。有多余时间和能力的同学可以多做。 1、自定义函数:x x x y tan ln sin cos ln -=,并求 ?)3 (=π y (将总程序保存为test01.m 文件) %%代码区: y=inline('log(cos(x))-sin(x)*log(tan(x))','x'); y(pi/3) %%answer ans = -1.1689 2、将一个屏幕分4幅,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在左与右下幅绘制出下列函数的图形。 (1)衰减振荡曲线: x e y x 5sin 5.0-= (2)三叶玫瑰线:θρ3sin a = (将总程序保存为test02.m 文件) %%代码区: x=linspace(0,2*pi,30); y=exp(-0.5*x).*sin(5*x); subplot(2,2,1),plot(x,y),title('衰减振荡曲线') hold on theta=linspace(0,2*pi); r=sin(3*theta); subplot(2,2,4); polar(theta,r); xlabel('三叶玫瑰线')

%%answer 02468 -1 -0.500.5 1衰减振荡曲线 三叶玫瑰线 3、作马鞍面:22 ,66,8823 x y z x y =--≤≤-≤≤ (将总程序保存为test03.m 文件) %%代码区: [x,y]=meshgrid(linspace(-6,6,70),linspace(-8,8,70)); z=x.^2/2-y.^2/3; mesh(x,y,z) surface(x,y,z)%让曲面光滑并填满 shading interp ;

西安交大数字图像处理第二次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第二次作业

摘要 本次报告主要记录第二次作业中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本次作业以Matlab 2013为平台,结合matlab函数编程实现对lena.bmp,elain1.bmp图像文件的相关处理:1.分别得到了lena.bmp 512*512图像灰度级逐级递减8-1显示,2.计算得到lena.bmp图像的均值和方差,3.通过近邻、双线性和双三次插值法将lena.bmp zoom到2048*2048,4. 把lena和elain 图像分别进行水平shear(参数可设置为1.5,或者自行选择)和旋转30度,并采用用近邻、双线性和双三次插值法zoom到2048*2048。以上任务完成后均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1.把lena 512*512图像灰度级逐级递减8-1显示 (1)实验原理: 给定的lena.bmp是一幅8位灰阶的图像,即有256个灰度色。则K位灰阶图像中某像素的灰度值k(x,y)(以阶色为基准)与原图同像素的灰度值v(x,y)(以256阶色为基准)的对应关系为: 式中floor函数为向下取整操作。取一确定k值,对原图进行上式运算即得降阶后的k位灰阶图像矩阵。 (2)实验方法 首先通过imread()函数读入lena.bmp得到图像的灰度矩阵I,上式对I矩阵进行灰度降阶运算,最后利用imshow()函数输出显示图像。对应源程序为img1.m。 (3)处理结果 8灰度级

7灰度级 6灰度级 5灰度级

4灰度级 3灰度级 2灰度级

1灰度级 (4)结果讨论: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灰度级下降到5之前,肉眼几乎感觉不出降阶后图像发生的变化。但从灰度级4开始,肉眼明显能感觉到图像有稍许的不连续,在灰度缓变区常会出现一些几乎看不出来的非常细的山脊状结构。随着灰度阶数的继续下降,图像开始出现大片的伪轮廓,灰度级数越低,越不能将图像的细节刻画出来,最终的极端情况是退化为只有黑白两色的二值化图像。由此可以得出,图像采样的灰度阶数越高,灰度围越大,细节越丰富,肉眼看去更接近实际情况。 2.计算lena图像的均值方差 (1)实验原理 对分辨率为M*N的灰度图像,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2)实验方法 首先通过imread()函数读入图像文件到灰度矩阵I中,然后利用 mean2函数和std2函数计算灰度矩阵(即图像)的均值和标准差,再由标准差平方得到方差。对应源程序:img1.m (3)处理结果 均值me =99.0512,标准差st =52.8776,方差sf =2.7960e+03。 (4)结果分析 图像的均值可反应图像整体的明暗程度,而方差可以反应图像整体的对比度情况,方差越大,图像的对比度越大,可以显示的细节就越多。 3.把lena图像用近邻、双线性和双三次插值法zoom到2048*2048; (1)实验原理 图像插值就是利用已知邻近像素点的灰度值来产生未知像素点的灰度值,以便由原始图

西南交通大学限修课数学实验题目及答案四

实验课题四曲面图与统计图 第一大题:编程作下列曲面绘图: 用平面曲线r=2+cos(t)+sin(t),t∈(0,π)绘制旋转曲面 t=0:0.02*pi:pi; r=2+cos(t)+sin(t); cylinder(r,30) title('旋转曲面'); shading interp 用直角坐标绘制双曲抛物面曲面网线图,z2=xy (-3

axis off 用直角坐标绘制修饰过的光滑曲面曲面:z 4=sin(x )-cos(y ) x 与y 的取值在(-π,π) [x,y]=meshgrid(-pi:0.02*pi:pi); z4=sin(x)-cos(y); surf(x,y,z4); title('picture 4'); shading interp axis off 用连续函数绘图方法绘制曲面)2 s in (6522x y x z ++=,x ∈[-2pi,2pi], y ∈[-2pi,2pi],并作图形修饰。 ezsurf(@(x,y)(x^2+y^2+6*sin(2*x)),[-2*pi 2*pi -2*pi 2*pi]) title('picture 5'); shading interp axis off 第二大题:按要求作下列问题的统计图: x21是1—10的10维自然数构成的向量,y21是随机产生的10维整数向量,画出条形图。(提示bar(x,y)) x21=1:10; y21=randn(10,1); bar(x21,y21) 随机生成50维向量y22,画出分5组的数据直方图。(提示hist(y,n))

MATLAB实验报告实验二

实验二 MATLAB矩阵及其运算 学号:3121003104 姓名:刘艳琳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班日期:2014.9.2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数据对象的特点以及数据的运算规则。 2、掌握Matlab中建立矩阵的方法以及矩阵处理的方法。 3、掌握Matlab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PC_Windows 7旗舰版、MATLAB 7.10 三实验内容 4、1. (1)新建一个.m文件,验证书本第15页例2-1; (2)用命令方式查看和保存代码中的所有变量;

(3)用命令方式删除所有变量; (4)用命令方式载入变量z。 2. 将x=[4/3 1.2345e-6]在以下格式符下输出:短格式、短格式e方式、长格式、长格式e方式、银行格式、十六进制格式、+格式。 短格式 短格式e 长格式

长格式e方式 银行格式 十六进制格式 3.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1)w=sqrt(2)*(1+0.34245*10^(-6)) (2)x=(2*pi*a+(b+c)/(pi+a*b*c)-exp(2))/(tan(b+c)+a) a=3.5;b=5;c=-9.8; (3)y=2*pi*a^2*((1-pi/4)*b-(0.8333-pi/4)*a) a=3.32;b=-7.9; (4)z=0.5*exp(2*t)*log(t+sqrt(1+t*t)) t=[2,1-3i;5,-0.65];

4. 已知A=[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对其进行如下操作:(1)输出A在[ 7, 10]范围内的全部元素; (2)取出A的第2,4行和第1,3,5列; (3)对矩阵A变换成向量B,B=[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删除A的第2,3,4行元素; (1) (2)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生物信息学

课程生物信息学实验名称核酸和蛋白质序列数据的使用系别实验日期: 专业班级组别交报告日期: 姓名学号报告退发:(订正、重做) 同组人无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目的:了解常用的序列数据库,掌握基本的序列数据信息的查询方法。 实验步骤:在序列数据库中查找某条基因序列(insulin人的),通过相关一系列数据库的搜索、比对与结果解释 实验结果: 1.该基因的功能是? DNA结合、RNA结合、雄激素受体结合、酶结合、蛋白结合、转录激活活性、转录调控区的DNA结合、微管蛋白结合、泛素蛋白与连接酶结合、泛素蛋白连接酶的活性、提高泛素蛋白连接酶的活性、锌离子结合 3. 该蛋白质有没有保守的功能结构域 该蛋白质有保守的功能结构域。分别为cd00027(Location:1763 –1842 Blast Score: 107)cd00162(Location:23 –68 Blast Score: 134)pfam04873(Location:655 –978 Blast Score: 1301)pfam12820(Location:344 –507 Blast Score: 809)pfam13923(Location:20 –65 Blast Score: 135) 4. 该蛋白质的功能是怎样的? ①E3泛素蛋白连接酶,专门介导L YS-6'-联泛素链的形成,并通过促胞对DNA损伤的反应,在DNA修复中起着核心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是否也介导其他类型的泛素链形成。E3泛素蛋白连接酶的活性是其抑癌能必需的。②BARD1- BRCA1异源二聚体协调各种不同的细胞通路,如DNA损伤修复,泛素化和转录调控,以维持基因组稳定性。③调节中心体微核。 ④从G2到有丝分裂的正常细胞周期进程所必需的。⑤参与转录调控在DNA损伤反应中的P21。⑥为FANCD2靶向DNA损伤位点所需。⑦可以用作转录调控因子。⑧绑定到ACACA 和防止其去磷酸化,抑制脂质合成。 5. 该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什么?如果没有的话, 和它最相似的同源物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给出 示意图。 该蛋白有三级结构,如图所示

西南交通大学限修课数学实验题目及答案五

实验课题五线性代数 第一大题:创建矩阵: 1.1 用元素输入法创建矩阵 ??? ???? ??-=34063689 864275311A ?????? ? ? ?--=96 5 214760384 32532A A1=[1 3 5 7;2 4 6 8;9 8 6 3;-6 0 4 3] A2=[3 5 -2 3;4 8 3 0;6 7 4 -1;2 5 6 9] 1.2 创建符号元素矩阵 ???? ? ?=54 3 2 15432 13y y y y y x x x x x A ??? ? ??+=)cos(1)sin(42x x x x A A3=sym('[x1 x2 x3 x4 x5;y1 y2 y3 y4 y5]') A4=sym('[sin(x) x^2;1+x cos(x)]') 1.3 生成4阶随机整数矩阵B B=rand(4) 1.4 由向量t=[2 3 4 2 5 3]生成范德蒙矩阵F t=[2 3 4 2 5 3]; F=vander(t) 1.5 输入4阶幻方阵C C=magic(4) 1.6 用函数创建矩阵:4阶零矩阵Q ; 4阶单位矩阵E ; 4阶全壹矩阵N Q=zeros(4) E=eye(4) N=ones(4) 1.7 用前面题目中生成的矩阵构造8×12阶大矩阵: ???? ? ?=16A C N Q E B A A6=[B E Q;N C A1] 第二大题:向量计算:

2.1计算:a21是A1的列最大元素构成的向量,并列出所在位置。提示:[a21,i]=max(A1) a22是A1的列最小元素构成的向量,并列出所在位置. a23是A1的列平均值构成的向., a24是A1的列中值数构成的向量. a25是A1的列元素的标准差构成的向量. a26是A1的列元素和构成的向量. [a21,i]=max(A1) [a22,j]=min(A1) a23=mean(A1) a24=median(A1) a25=std(A1) a26=sum(A1) 2.2计算a27=A1+A2;a28=A1×A2 a27=A1+A2 a28=A1.*A2 2.3取矩阵A2的一、三行与二、三列的交叉元素做子矩阵A29. A29=A2([1,3],[2,3]) 第三大题:矩阵运算 3.1生成6阶随机整数矩阵A A=fix(15*rand(6)) 3.2作A31等于A的转置;作A32等于A的行列式;作A33等于A的秩。 A31=A' A32=det(A) A33=rank(A) 3.3判断A是否可逆.若A可逆,作A34等于A的逆,否则输出‘A不可逆’。 if det(A)==0 disp('A不可逆'); else A34=inv(A) end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_大学计算机_实验名称_检索绘图音频及图像处理_第页共页 系别_____ 能动学院___________ 实验日期年月日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报告退发 ( 订正、重做 ) 同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 ●目标任务: 一. 信息检索 1.使用百度地图网站搜索西安交通大学南门到西安大唐芙蓉园的公交线路。(屏幕截图)2.在本校图书馆网站查找两门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屏幕截图)。 3.使用百度图片网站搜索有关“飞机”和“天空”的图片,各下载一张,并分别命名为:天空.jpg,飞机.jpg。 4.使用Ei检索,检索目前中国高速铁路(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相关的工程论文(屏幕截图) 二. 矢量图绘制 题目:使用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10办公绘图软件,绘制流程图。 要求:参见实验教材p27,“四. 实验任务和要求”。 三.数字音频处理 题目:使用GoldWave音频处理软件,完成手机铃声制作 要求:从网上下载一个音乐文件,选取最喜爱的片段,将其保存成手机要求的音频格式(如MP3、WAV)作为手机铃声(存放为另一个音乐文件)。 结果:在实验报告中,粘贴两个音乐文件的属性对话框屏幕截图。(分析文件的大小与占用空间的不同) GoldWave软件存放地址: D:\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ECAT.Software\ECAT-Software\GoldWave.rar 或从网上下载。 四.数字图像处理 题目: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飞行编队”图像设计。 要求:参见实验教材p37,“四. 实验任务和要求”(1)飞行编队设计。 结果:将设计的“三角飞行编队图片”粘贴到实验报告中。 最后上传实验报告。 ●实验环境

西安交大《塞曼效应实验报告》

应物31 吕博成学号:10

塞曼效应 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在实验中发现,当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原来的一条光谱线会分裂成几条光谱线,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类别的不同而不同,且分裂的谱线是偏振光。这种效应被称为塞曼效应。 需要首先指出的是,由于实验先后以及实验条件的缘故,我们把分裂成三条谱线,裂距按波数计算正好等于一个洛伦兹单位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洛伦兹单位 mc eB L π4=)。而实际上大多数谱线的塞曼分裂谱线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可以大于也可 以小于一个洛伦兹单位,人们称这类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反常塞曼效应是电子自旋假设的有力证据之一。通过进一步研究塞曼效应,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关能级分裂的数据,如通过能级分裂的条数可以知道能级的J 值;通过能级的裂距可以知道g 因子。 塞曼效应至今仍然是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它可以精确测定电子的荷质比。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观察塞曼效应的方法观察汞灯发出谱线的塞曼分裂; 2.观察分裂谱线的偏振情况以及裂距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3.利用塞曼分裂的裂距,计算电子的荷质比e m e 数值。 二.实验原理 1、谱线在磁场中的能级分裂 设原子在无外磁场时的某个能级的能量为0E ,相应的总角动量量子数、轨道量子数、自旋量子数分别为S L J 、、。当原子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外磁场中时,这一原子能级将分裂为12+J 层。各层能量为 B Mg E E B μ+=0 (1) 其中M 为磁量子数,它的取值为J ,1-J ,...,J -共12+J 个;g 为朗德因子;B μ为玻尔磁矩(m hc B πμ4= );B 为磁感应强度。 对于S L -耦合 ) () ()()(121111++++-++ =J J S S L L J J g (2) 假设在无外磁场时,光源某条光谱线的波数为 )(010201~E E hc -=γ (3) 式中 h 为普朗克常数;c 为光速。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专题实验-西安交大-赵仲孟

西安交通大学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实验 实验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专题实验 所属学院:电信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32班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赵仲孟教授 实验一背包问题的求解 1.问题描述 假设有一个能装入总体积为T的背包和n件体积分别为w1,w2,…w n的物品,能否从n件物品中挑选若干件恰好装满背包,即使w1+w2+…+w m=T,要求找出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解。 例如:当T=10,各件物品的体积{1,8,4,3,5,2}时,可找到下列4组解:

(1,4,3,2) (1,4,5) (8,2) (3,5,2)。 2.实现提示 可利用回溯法的设计思想来解决背包问题。首先,将物品排成一列,然后,顺序选取物品装入背包,若已选取第i件物品后未满,则继续选取第i+1件,若该件物品“太大”不能装入,则弃之,继续选取下一件,直至背包装满为止。 如果在剩余的物品中找不到合适的物品以填满背包,则说明“刚刚”装入的物品“不合适”,应将它取出“弃之一边”,继续再从“它之后”的物品中选取,如此重复,直到求得满足条件的解,或者无解。 由于回溯求解的规则是“后进先出”,自然要用到“栈”。 3.问题分析 1、设计基础 后进先出,用到栈结构。 2、分析设计课题的要求,要求编程实现以下功能: a.从n件物品中挑选若干件恰好装满背包 b. 要求找出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解,例如:当T=10,各件物品的体积{1,8,4, 3,5,2}时,可找到下列4组解:(1,4,3,2)、(1,4,5)、(8,2)、(3,5,2)3,要使物品价值最高,即p1*x1+p2*x1+...+pi*xi(其1<=i<=n,x取0或1,取1表示选取物品i) 取得最大值。在该问题中需要决定x1 .. xn的值。假设按i = 1,2,...,n 的次序来确定xi 的值。如果置x1 = 0,则问题转变为相对于其余物品(即物品2,3,.,n),背包容量仍为c 的背包问题。若置x1 = 1,问题就变为关于最大背包容量为c-w1 的问题。现设r={c,c-w1} 为剩余的背包容量。在第一次决策之后,剩下的问题便是考虑背包容量为r 时的决策。不管x1 是0或是1,[x2 ,.,xn ] 必须是第一次决策之后的一个最优方案。也就是说在此问题中,最优决策序列由最优决策子序列组成。这样就满足了动态规划的程序设计条件。 4.问题实现 代码1: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Link{ public: int m; Link *next; Link(int a=0,Link *b=NULL){ m=a; next=b; } }; class LStack{ private: Link *top;

西安交通大学检测技术课内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 现代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电子秤实验 实验二霍尔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 实验三光电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 实验四E型热电偶测温实验 实验五E型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实验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电子秤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直流全桥工作原理和性能,了解电路的定标。 二、实验仪器: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15V 、±4V 电源、万用表(自备)。 三、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ε?=?k R R (1-1) 式中 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 l ?=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将四 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双孔悬臂梁式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 双孔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结构图

图1-2 全桥面板接线图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只应变片接到电桥的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如图3-1,当应变片初始值相等,变化量也相等时,其桥路输出 Uo=R R E ?? (3-1) 式中E 为电桥电源电压。 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式3-1表明,全桥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得到进一步改善。 电子称实验原理同全桥测量原理,通过调节放大电路对电桥输出的放大倍数使电路输出电压值为重量的对应值,电压量纲(V )改为重量量纲(g )即成一台比较原始的电子称。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1、R2、R3、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2.差动放大器调零。从主控台接入±15V 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 短接并与地短接,输出端Uo 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 档)。将电位器Rw3调到增益最大位置(顺时针转到底),调节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0V 。关闭主控台电源。(Rw3、

西南交通大学限修课数学实验题目及答案六

西南交通大学限修课数学实验题目及答案六

实验课题六一元微积分 第一大题函数运算 1.用程序集m 文件中定义函数: 键盘输入自变量x ,由下列函数 求函数值:f 1 (12) f 1 (-32) function y=f1(x) if x>0 y=4*x^3+5*sqrt(x)-7 else y=x^2+sin(x) end end 2. 用函数m 文件定义函数f 2 ???<+≥+=06)5sin(0 3232x x x x x e f x 求f 2(-6) f 2(11) function y=f2(x) if x<0 y=sin(5*x)+6*x^3 else y=exp(2*x)+3*x ???≤+>-+=0 )sin(0 754123x x x x x x f

313-+=x x f end end 3.已知 求 其反函 数 syms x f3=(1+x)/(x-3); g=finverse(f3) %g =(3*x + 1)/(x - 1) 4.已知: 92847 653423234-++=+-+=x x x g x x x f

做函数运算:u1 = f 4+ g 4 ; u2 = f 4 – g 4 ; u3 = f 4 * g 4 ; u4 = f 4 / g 4 u5=)(4)(4x g x f ,u6=()()x g f 44 syms x f4=3*x^4+5*x^3-6*x^2+7 g4=8*x^3+2*x^2+x-9 u1=f4+g4 u2=f4-g4 u3=f4*g4 u4=f4/g4 u5=f4^g4 u6=compose(f4,g4) %u1 =3*x^4 + 13*x^3 - 4*x^2 + x - 2 %u2 =3*x^4 - 3*x^3 - 8*x^2 - x + 16 %u3 =(3*x^4 + 5*x^3 - 6*x^2 + 7)*(8*x^3 + 2*x^2 + x - 9) %u4 =(3*x^4 + 5*x^3 - 6*x^2 + 7)/(8*x^3 + 2*x^2 + x - 9) %u5 =(3*x^4 + 5*x^3 - 6*x^2 + 7)^(8*x^3 + 2*x^2 + x - 9) %u6 =5*(8*x^3 + 2*x^2 + x - 9)^3 - 6*(8*x^3 + 2*x^2 + x - 9)^2 + 3*(8*x^3 +

东南大学数学实验报告(1)

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实验人员:院(系) 土木工程学院学号05A11210 姓名李贺__ 实验地点:计算机中心机房 实验一空间曲线与曲面的绘制 一、实验题目:(实验习题1-2) 利用参数方程作图,做出由下列曲面所围成的立体图形: 2 2 2 2 ⑴ Z 1 X y,x y X 及xOy平面; ⑵ z xy,x y 1 0 及z 0. 二、实验目的和意义 1、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绘制三维图形来观察空间曲线和空间曲面图形的特点,以加 强几何的直观性。 2、学会用Mathematica绘制空间立体图形。 三、程序设计 空间曲面的绘制 x x(u, V) y y(u,v),u [u min , max ],V [V min , V max ] 作参数方程z z(u,v)所确定的曲面图形的Mathematica命令

为: ParametricPlot3D[{x[u,v],y[u,v],z[u,v]},{u,umi n,umax}. {v,vmi n,vmax}, 选项] ⑵ t2 = ParametricPlotJD [{u f 1 v}, [u^ ?0?§尸1}^ (v, 0F 1}, HxegLabel {"x" 11 y" J1 z" }. PlotPolnts t 5B, Dlspla^unction -> Identity」: t3 = ParametricPlotSD[{u f 0}* (u, -U.J5』1}^ {v z-0.5, 1} f AxesLabel {"x" 11y" 11 z" PlotPoints 50, Display1 unction — Identity]: Slinw[tl z t2, t3 f DisplayFunction -> SDlsplajfunction] 四、程序运行结果 ⑴ (2) 五、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1、通过参数方程的方法做出的图形,可以比较完整的显示出空间中的曲面和立体图形。 2、可以通过mathematica软件作出多重积分的积分区域,使积分能够较直观的被观察。

西安交大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日期2014 年12月22 日专业班号交报告日期 2014 年 12月27日姓名学号 实验五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一、实验设备 1.硬件平台——NI ELVIS 2.软件工具——LabVIEW 二、实验任务 1.使用NI ELVIS可变电源提供的电源能力,驱动直流马达旋转,并通过改变电压改变 其运行速度; 2.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 3.通过编程将可变电源所控制的马达和转速计整合在一起,基于计算机实现一个转速自 动控制系统。 三、实验步骤 任务一:通过可变电源控制马达旋转 任务二: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 任务三:通过程序自动调整电源电压,从而逼近设定转速

编程思路:PID控制器输入SP为期望转速输出,PV为实际测量得到的电机转速,MV为PID输出控制电压。其中SP由前面板输入;PV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得到;将PID 的输出控制电压接到“可变电源控制马达旋转”模块的电压输入控制端,控制可变电源产生所需的直流电机控制电压。通过不断地检测马达转速与期望值对比产生偏差,通过PID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达到直流电机转速的负反馈控制。 PID参数:比例增益:0.0023 积分时间:0.010 微分时间:0.006 采样率和待读取采样:采样率:500kS/s 待读取采样:500 启动死区:电机刚上电时,速度为0,脉冲周期测量为0,脉冲频率测量为无限大。通过设定转速的“虚拟下限”解决。本实验电机转速最大为600r/min。故可将其上限值设为600r/min,超过上限时,转速的虚拟下限设为200r/min。 改进:利用LabVIEW中的移位寄存器对转速测量值取滑动平均。

西安交大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西安交大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西安交大大化实验报告模板-2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第页(共页) 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年月日专业班号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交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名称铁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2. 试剂

五、数据记录 表一铁标准溶液浓度/铁含量-吸光度关系表 图一铁标准溶液浓度-吸光度关系图 六、实验讨论及思考题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第页(共页) 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年月日专业班号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交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名称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及反应活化能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2. 试剂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表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室温: 表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篇二:西安交大实验报告模板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第页(共页) 课程:____金相技术与材料组织显示分析____实验日期:年月日专业班号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交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_______学号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审批签字:实验名称:金相定量分析与定量样品组织的特殊显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热分析法测定材料的临界点的方法; 2.学习根据临界点建立二元合金相图;

重庆大学数学实验报告七

开课学院、实验室:数统学院DS1421实验时间:2013年03月17日

由于matlab中小数只能是四位,所以我在编程的过程中将距离扩大了1000倍,但是并不会影响我们所求得的结果。 运行程序之后我们得到的结果为: 我们可以得到当金星与地球的距离(米)的对数值为9.9351799时,只一天恰好是25号。 8.编写的matlab程序如下: x=0:400:2800; y=0:400:2400; z=[1180 1320 1450 1420 1400 1300 700 900 1230 1390 1500 1500 1400 900 1100 1060 1270 1500 1200 1100 1350 1450 1200 1150 1370 1500 1200 1100 1550 1600 1550 1380 1460 1500 1550 1600 1550 1600 1600 1600 1450 1480 1500 1550 1510 1430 1300 1200 1430 1450 1470 1320 1280 1200 1080 940]; [xi,yi]=meshgrid(0:5:2800,0:5:2400); zi=interp2(x,y,z,xi,yi,'cubic'); mesh(xi,yi,zi); xlabel('x'),ylabel('y'),zlabel('高程'); title('某山区地貌图'); figure(2); contour(xi,yi,zi,30); 运行程序我们得到的结果如下所示: 山区的地貌图如下所示:

等高线图如下所示: 三、附录(程序等) 6. y=18:2:30;

西安交大金融学实验报告

金融学实验报告 题目:《金融学》证券模拟交易实验报告 院系:经济与金融学院 2015年12月16日 【实验题目】 证券模拟交易 【实验目的】 通过选取股票进行模拟交易掌握基本的证券及证券市场知识。 理解证券价格走势的基本特征,价格走势与成交量之间的基本关系:通过对证券分析软件的使用了解证券分析软件基本功能和证券模拟交易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理论基础】 运用财务知识对证券进行基本面的分析。 运用K线分析方法及成交量分析方法描述多空力量对比及变化趋势,进而判断证券价格走势。 运用移动平行线判断证券价格运行状态。 【实验要求】 利用模拟交易系统进行选股分析,并进行股票投资,验证对后市股价预测的准确性。 【实验方案与进度】 本次实验选取分析的股票是信维通信(300136)。利用大智慧证券分析系统和新浪财经网、和讯网、东方财富网等获取股价走势图等相关图表和数据。

在通过对证券分析方法的教材等进行系统地学习之后对股票进行技术面的分析,并结合技术分析,如:K线分析方法、成交量分析方法、主盘控制程度分析表、机构与散户资金对比表等,综合评定股票,预测股票在未来的走势。 【实验过程与步骤】 了解证券投资基础知识; 了解证券投资实践基础知识; 学会看盘,掌握证券投资软件操作; 运用炒股软件进行模拟交易,对股票进行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分析,预测股票在未来的走势。 一、基本面分析 【公司及股票信息】

【宏观行情分析】 2015年,受益经济结构升级和企业转型,科技行业和ICT行业的估值不断提升。运营商投资进入后4G真空期,单纯网络升级的投资驱动逻辑难以为继,同时行业在网络、系统、业务三个层面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成长的方向已崭露头角。展望2016大通信行业,国家战略需求、反恐安防升级、网军建设将造就信息安全和专网的确定性成长;军改下的军用通信将受益于中国版C4ISR加速建设;ICT融合下,SDN/NFV、大数据技术将产生颠覆。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把握有成长确定性的细分子行业,并采取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重点推荐五条投资主线:信息安全和专网通信、军用通信、大数据、互联网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小公司大平台。 11月份结束,12月份来临,受新股IPO、美国加息预期等影响,短期市场可能会有所波动。但展望2016年,上游半导体整合并购不止,中游零组件创新不断,下游新终端产品持续推出,我们对电子行业保持乐观态度。整体来看,虽然今年半导体衰退压力较大,但明年资本支出看增显示出它们乐观态度,加上产业整合并购不断,半导体将继续精彩纷呈;电 子制造业受欧美先进制造和东南亚中低端制造的前后夹击,国内人力成本上升,加上企业对90后的管理更加困难,很多电子制造厂商都有意愿加强制造的自动化,预计未来两年电子制造自动化仍能保持较高景气。 【公司素质分析】 个股价值评估 公司地位 股本结构 ④公司战略 坚持大客户战略,业绩确定高增长 公司成长逻辑清晰:国际大客户基础+基于核心技术(+份额提升+产品线拓张=确定的高 速增长。公司始终坚持大客户战略,凭借射频技术、快速响应及出色的产品品质得到大客户认可,已经成为苹果、三星、索尼、华为、微软等国际大客户主力供应商,公司将持续跟随客户成长。 在此基础上,其产品在客户的份额不断提升。射频系列,以苹果为例,公司wifi天线在iPhone的份额提升至30-50%,与安费诺不相伯仲,此外也全面进入iPad、Mac等全系列产品线,我们估测苹果手机wifi天线年需求1-2亿美金,平板天线年需求6-7亿元美 金,Macbook天线年需求3-4亿美金,且从iphone7起手机WiFi天线数量大概率将翻倍;

西交大脑控实验报告

西交大脑控实验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现代测试技术及仪器应用 脑控机械臂和脑控七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实验报告 班级:硕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通过脑控机械臂和脑控七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实验,了解脑控技术的发展情况,对脑控技术有更深的了解。在实验中更直观的看到脑控技术的发展及实际的操作情况,把学习到的脑电信号和眼电信号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对于生物电信号的认识,并对生物电信号的采集系统,放大系统,分析系统,执行机构有更新的认识。同时了解我校脑控技术的发展情况。 二、实验内容 (一)脑控机械臂实验 1、了解脑电技术的发展,国内脑电技术的发展情况 2、学习脑控技术的基本原理知识,了解脑电信号的产生机理。脑电是大脑皮层产生的非常微弱的电信号,反映了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是大量皮层神经元同时兴奋和静息的结果;大脑神经元电活动的直接测量方式。 3、了解脑控机械臂的系统组成。学习脑控机械臂的信号传递路线。

4、观看脑控机械臂的操作过程,并观察机械臂的运动路线与脑控操作者想象的路线是否一致。 5、观看眼控小车的视频,了解眼控、脑控、肌肉信号控制的区别和发展。 (二)脑控七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实验 1、学习脑控生物电在外界刺激下也会产生和外界频率一致的信号。 2、通过眼睛接收外界图形信号的频率,产生相应的脑电频率控制机械手的运动情况。 3、观察实验者在不同频率的外界信号刺激下,来实现对脑控机械手的操作。 三、系统组成 (一)脑控机械臂实验 脑控机械臂实的系统组成框架图 脑控机械臂系统包括了,脑电帽通过每个通道来采集操作者的脑电信号,并把脑电信号传输给放大器。脑电信号非常微弱,因此需要放大器对脑电信号进行放大传输,便于对脑电信号的分析。信号分析电脑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滤波和分析,排除噪声对实验准确性的影响,并分析信号的含义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端电脑对控制指令进行分析,产生机械臂可执行的信号。电机驱动器根据信号驱动机械臂执行动作。 (二)脑控七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实验

matlab数学实验报告5

数学实验报告 制作成员班级学号 2011年6月12日

培养容器温度变化率模型 一、实验目的 利用matlab软件估测培养容器温度变化率 二、实验问题 现在大棚技术越来越好,能够将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为利用这种优势,实验室现在需要培植某种适于在8.16℃到10.74℃下能够快速长大的甜菜品种。为达到实验所需温度,又尽可能地节约成本,研究所决定使用如下方式控制培养容器的温度:1,每天加热一次或两次,每次约两小时; 2,当温度降至8.16℃时,加热装置开始工作;当温度达到10.74℃时,加热装置停止工作。 已知实验的时间是冬天,实验室为了其它实验的需要已经将实验室的温度大致稳定在0℃。下表记录的是该培养容器某一天的温度 时间(h)温度(℃)时间(h)温度(℃)09.68 1.849.31 0.929.45 2.959.13 3.878.981 4.989.65 4.988.811 5.909.41 5.908.691 6.839.18 7.008.5217.938.92 7.938.3919.048.66 8.978.2219.968.43 9.89加热装置工作20.848.22 10.93加热装置工作22.02加热装置工作10.9510.8222.96加热装置工作12.0310.5023.8810.59 12.9510.2124.9910.35 13.889.9425.9110.18 三、建立数学模型 1,分析:由物理学中的傅利叶传热定律知温度变化率只取决于温度

差,与温度本身无关。因为培养容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8.16℃和10.74℃;即最低温度差和最高温度差分别是:8.16℃和10.74℃。而且,16.8/74.10≈1.1467,约为1,故可以忽略温度对温度变化率的影响2, 将温度变化率看成是时间的连续函数,为计算简单,不妨将温度变化率定义成单位时间温度变化的多少,即温度对时间连续变化的绝对值(温度是下降的),得到结果后再乘以一系数即可。 四、问题求解和程序设计流程1)温度变化率的估计方法 根据上表的数据,利用matlab 做出温度-时间散点图如下: 下面计算温度变化率与时间的关系。由图选择将数据分三段,然后对每一段数据做如下处理:设某段数据为{(0x ,0y ),(1x ,1y ),(2x , 2y ),…,(n x ,n y )},相邻数据中点的平均温度变化率采取公式: 温度变化率=(左端点的温度-右端点的温度)/区间长度算得即:v( 2 1i i x x ++)=(1+-i i y y )/(i i x x - +1). 每段首尾点的温度变化率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v(0x )=(30y -41y +2y )/(2x -0x )v(n x )=(3n y -41+n y +2+n y )/(n x -2-n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