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纤维桩使用5年临床效果观察
两种桩核系统修复低牙本质肩领残根的效果观察

2 8 6
中 国美容医学 2 0 1 3 年 1 月第 2 2 卷第 2 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 e s t h e t i c Me d i c i n e . J a n . 2 0 1 3 . v 0 1 . 2 2 . N 0 . 2
d o we l s a n d c o r e s wa s h i g h e r t h a n l h a l ( 8 4 . 1 % )o f t h e q u a r t z— f i b e r d o we l s y s t e ms . T h e f a i l u r e s
d i v i d e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 Gr o u p 1 t h e c a s t me t a I d o we l s a n d c o r e s we r e u s e d. Gr ou p 2 qu a r t z — f i b e r do we I s y s t e ms we r e u s e d. Al l t h e s p e c i me n s we r e r e s t o r e d wi t h p or c e l a i n f u s e d me t a I c r o wn a f t e r u s e d t wo d o we I s y s t e r ms . Af t e r 2 y e a r s . t h e s u c c e s s r a t e a n d f a i I t y p e o f r e p a r a t i o n we r e a n al y z e d f o r
比较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比较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比较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对口腔修复的效果。
方法80例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根据所用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
参照组给予可塑纤维桩修复治疗,研究组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有38例患者修复成功,有2例患者修复失败,修复成功率为95.00%;参照组有32例患者修复成功,有8例患者修复失败,修复成功率为80.00%;研究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每颗纤维桩修复用时为(62.23±5.20)min ,短于参照组的(98.43±8.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的修复满意度为92.50%,高于参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可塑纤维桩,不但口腔修复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且所需时间较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可塑纤维桩;口腔修复;预成纤维桩;应用效果口腔修复即采用人工修复体对患者口腔组织的缺损进行修复,也包括对牙周病等的修复治疗[1]。
金属桩是传统临床口腔修复中常用的口腔桩冠修复材料,但金属桩容易被腐蚀,既不美观,也对患者的口腔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因而逐渐失去患者的青睐[2]。
纤维桩是当前口腔修复的主要材料,但不同纤维桩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研究将80例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修复,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修复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
研究组患者中男22 例,女18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2.12±8.23)岁;前磨牙12例,前牙23例,磨牙5例。
参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2.01±8.18)岁;前牙22例,磨牙6例,前磨牙12例。
纤维桩核全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观察

纤维桩核全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观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口腔医疗水平的发展,尽可能保留每个功能牙,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牙科医师的重视[1]。
因龋齿、创伤、修复失败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牙体大量冠方组织缺失而形成的残根、残冠,传统方法是使用金属桩钉来提供固位、支持,行全冠修复。
经过一段时间后常可能出现牙齿变色、牙齿折裂、桩体松动、根尖周病变,妨碍美观等并发症, 给患者身心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2005~2008年我科应用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技术来解决以上牙体疾患,使桩核冠技术的修复效果进一步完善。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牙体冠方组织大面积缺损而牙根无松动且有足够长度,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无任何临床症状者,行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其中前牙81例,后牙30例,全部采用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或铸造金属全冠修复。
1.2 修复方法1.2.1适应证:修复前进行常规检查,并对残根残冠拍X线片,分析根尖周病变,进行彻底根管治疗,观察两周,若无异常采用纤维桩修复。
对伸长、牙龈萎缩、倾斜、牙根外露的牙、牙槽骨吸收在1/3~1/2以内的患牙,能保留的尽可能保留,完善根管治疗,观察2~3周无异常,方可用作桥基牙。
对于年轻恒牙应推迟至18岁以后行纤维桩烤瓷全冠修复,暂时行根尖诱导成形术[2]。
1.2.2材料:纤维桩和配套根管预备钻,自酸蚀光固化自固化粘结剂,光固化复合树脂。
1.2.3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技术:①预备桩道:根据牙根直径选择纤维桩型号及配套牙钻,(上颌中切牙、尖牙多选择3#纤维桩,下前牙、上颌侧切牙、前磨牙选择2#或1#,磨牙选择0.5#或1#。
)先用扩孔钻去除根管内相应深度牙胶、糊剂等充填物,使纤维桩钉的根内段为根长2/3~3/4,根外段为牙冠的1/2。
根尖区保留4~5mm牙胶尖以确保良好的根尖封闭。
用同选定的纤维桩配套的同一型号的桩道预备钻进行桩道预备,预备过程中最好用持续的流水降温以免伤及根尖周组织,然后冲洗,以吸潮纸捻干燥;②75%酒精消毒纤维桩备用;③用树脂水门汀粘结纤维桩:用树脂水门汀粘结材料自带的枪头将树脂水门汀充填入根管内。
两种桩核冠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观察

两种桩核冠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比较分体式铸造金属桩核冠和高强度纤维树脂桩核冠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适应症的选择与修复效果。
方法 141例患者共160颗磨牙分别制作两种桩核冠修复体比较其根管折断、桩松动脱落等情况,评价临床效果。
结果随访6-24月后两种桩核冠修复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颈缘出现黑线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依情况选择适应症,利用两种桩核冠均可以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功能,但修复后的美观效果有所差异。
【关键词】桩核冠残根残冠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085-02随着口腔材料的发展及修复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残根残冠得以保存,残冠根的修复利用得到了广大学者及口腔医师的重视。
桩核冠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残根残冠方法,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
恰当选择桩核材料对于临床修复设计与治疗至关重要,也决定了修复的成功与否。
目前临床应用于桩核的材料较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各种金属桩核,另一类是成品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机械性能良好,固位和修复强度比较理想;但金属桩核也存在一些缺点,包括色泽欠美观、制作复杂、部分金属耐腐蚀性较差,影响X线影像诊断的效果,尤其是金属的弹性模量远高于牙本质的弹性模量,引起根折的潜在危险也较高[1]。
而纤维桩生物相容性良好,美学半透明性效果好,操作相对简单,临床复诊次数少,尤为重要的是纤维桩的弹性模量与牙本质相近,能有效缓解根部牙本质的应力集中,减少根折的机率[2]。
经6-24个月的临床观察,现将分体式铸造金属桩核和高强度纤维桩树脂桩核冠两种方式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8月—2009年8月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31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62例,年龄18—51岁,共计患牙160颗,其中分体式铸造金属桩核组80例,高强度纤维桩树脂桩核组80例,适应症如下:1)均为磨牙,残冠根断面位于龈上,无法单纯充填治疗,需做桩核冠修复,具有足够的抗力形和固位形。
两种桩核对磨牙牙根已分离拔除部分牙根后修复的临床观察

颗, 为应 用降压药引起 , 该患者 全 口牙 龈红肿 增生 。5颗联 冠牙体 与 修 复体交 界处 出现继发龋 , 修 复体松动 脱落 。成 品螺纹桩 组 , 2颗联 冠根 折断 , 该患者未借助周 围健 康牙齿 。4颗根 劈裂 , 根管 壁破坏 过 多, 牙本 质保 留过少 , 牙根抗折 能力下降。
I . 2 . 1 选择 8 0颗 已分离 的磨牙牙 根或保 留下来 的牙 根进行 完善 根 管治疗 后观 察 l 一 2周 , 无 临床症状 后 , 选 择与 牙根 相适 应 的玻璃 纤 维桩 , 配套 根管修整钻行根管 预备 , 保留3 am牙胶 作为根尖 封 闭 , r 预 备后 的根管 先后用 5—2 5 %次氯 酸钠 ( 2 ml , 3 0 s ) 和 1 5 % 乙二胺 四乙 酸( 2 m l , 3 0 s ) 进 行根管壁处理 , 蒸 馏水 反复 冲洗根管 , O 6锥度 纸尖 吸 干水分 至尖 端无水痕 , 用一次性小 毛刷将 一步法粘结 剂 ( B i s c o , U S A) 均匀涂 布于根管内 , 反复两次 , 纸尖 吸去多余 粘结剂 , 光 固化 2 0 s 。向 根管 内注射 双固化树脂 ( L u x a C o r e , B M G, G e r m a n y ) , 用 螺旋输 送器 搅 拌 以排 除气 泡。放置相应玻璃纤维桩 , ( L u x a p o s t , B MG, Ge r m a n y ), 固 定就位后光 固化 4 0 s , 以加速 固化 。光敏树脂恢 复核形态 。常规制 作 龈下 间台、 牙本 质肩 领 、 斜面 , 按联 冠 或 固定 桥 形式 进 行牙 体 预备 。 冠或冠桥修 复。 1 . 2 . 2 另一组 6 0颗 已分离磨牙牙根 或保 留下来 的牙 根分别 视情 况 进行完善根管 治疗 后观察 1 — 2 周, 无 临床症 状后 , 选 择 匹配根 管 钻 从小至大依次对根 管进行成型预 备 , 保留3 m m 的根 尖封 闭。选 择成 品螺纹桩 的直径 不 超过 根 径 1 / 3 , 常规 消 毒根 管 , 放 置相 应 成 品 螺 纹桩 , 聚羧酸锌粘 固 , 光固化恢 复核外 形 , 常规 制作龈 下 间台 、 牙 本质 肩领 、 斜 面, 按联 冠或固定桥形式进行冠 或冠 桥修复 。 1 . 3 疗 效标准 : 成功 : 牙 龈无 红肿瘘 管 , 桩 核 无松 动脱 落 , 根管 壁无 劈裂 , 边缘 密合 , 咀嚼功能 良好 , 无自 觉症 状 。失败 : 牙龈红 肿 、 瘘管 , 桩松动 , 桩核冠 一起脱落 , 桩核或牙根 断裂 , 不能行使咀嚼功能 。
玻璃纤维桩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残根残冠及无桩修复牙体的临床效果评价

玻璃纤维桩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残根残冠及无桩修复牙体的临床效果评价目的评价玻璃纤维桩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残根残冠及无桩修复根管治疗后残冠的生存率和并发症。
方法96名患者共142颗患牙进行根管充填,然后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玻璃纤维桩核、铸造纯钛桩核、无桩固位的全冠修复。
结果在89名患者的135颗牙齿中,73颗牙齿(54.1%)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复合树脂桩核,最后进行金瓷冠或全瓷冠修复,在(5.7±1.9)年平均观察期内的留存率达到97.3%;40颗牙齿采用铸造纯钛桩核修复,在(6.2±2.2)年平均观察期内的留存率达到了87.5%;22颗牙齿采用无桩修复,在(5.4±1.8)年平均观察期内的留存率是90.9%。
玻璃纤维桩、铸造纯钛桩核、无桩修复的患牙三者间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修复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根折(6.7%)、固位丧失(2.2%)、继发龋(1.5%)、根尖周炎(0.7%)。
结论在实施高质量的根管治疗和规范的修复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无论是玻璃纤维桩修复还是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或无桩修复的基牙在超过5年的观察期内均能获得较高的留存率,但并发症尤其是根折裂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标签:玻璃纤维桩核;铸造金属桩核;留存率;根折裂;桩脱位内的临床实验表明桩不能增加根管治疗牙齿的强度,但是牙齿预备设计如牙本质肩领可以增加牙体的抗折裂性[2-4]。
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玻璃离子树脂加强型水门汀以及多种树脂粘接剂被大量地应用于根桩的粘接,它们凝固后的抗压强度、聚合收缩率、粘接强度、微渗漏等与操作特点一起决定了修复体的长期寿命[5]。
因此这项临床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超过5年观察期的根管充填牙利用不同桩核系统修复后的生存率和临床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比较使用桩核修复和不使用桩核修复的临床效果。
1 材料和方法1.1 受试对象选取就诊于聊城市人民医院口腔门诊的9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6.5岁。
观察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对牙体缺损进行桩核冠修复时临床效果

出现大面积缺损如残根残冠时,通常需要在根管填充后进行桩核
冠修复 ,以重建临床牙冠外形进行治疗【 I 1 。铸造金属桩已在临床 上普及应用多年,虽然其修复效果得到广泛认可, 但其缺点也逐
渐成为悔床修复的一大难题。玻璃纤维桩是近年来开始临床应用 的新型材料 ,对部分牙体缺损患者使用纤维桩修复 ,对 比传统金 属桩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 ,以作参考 ,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结果显示 ,纤维桩组患者治疗2 年后桩核松动脱落 、 根折、牙龈边缘变色 、炎性反应等方面发生率均低于金属桩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O . 0 5 )。由此可见 ,使用纤维桩进行牙
体 缺损 桩核 冠修 复 ,相 比金属 桩 核 ,其 牢 固 、抗 根折 、对组 织刺
长 ,目前已经在临床上得到普及 。这种金属桩机械强度高 ,能 够满足修复需要 ,但容易受到腐蚀变色,其腐蚀物向修复体颈部
6 5 2 O
吉林医学2 0 1 4 年l o t第3 f 5 卷第2 9 期
观察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对牙体缺损进行桩核冠修复时临床效果
王海涛 ,刘成军 , 谢倩艺 ( 广东省佛 山市 口腔医院城南 分院口腔科 ,广东 佛 山 5 2 8 0 0 0 )
【 摘 要1 目的:对比观察纤维桩与金属桩进行牙体缺损桩核冠修复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牙体缺损拟行桩核冠修复治疗患
( P <O . 0 5 )。详 见表 1 。
低于根长1 / 3 。患者了解实验内容 ,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 2 方法 :纤维 桩 组 首先 进 行桩 道 预 备 ,将 根 管 内暂 充物 与 所
表 1两组患者I 床效果对 比【 例 ( %) 】
注 :与金属桩组 比较 ,q 3 P <O . 0 5 3 讨 论
干货~纤维桩的临床使用

干货~纤维桩的临床使用纤维桩大家现在都在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传统的金属铸造桩、铸瓷桩、氧化锆桩相比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而且价钱适中,多数患者都能接受。
今天与大家聊一下以下几个问题:1、该不该用纤维桩?2、该用什么样的纤维桩?3、怎样用好纤维桩?纤维桩的优势:1、桩道预备后一次完成,避免根管再次感染。
2、美观,适合全瓷修复。
3、不影响核磁共振。
4、生物相容性好,无电流反应。
5、必要时可以拆除,可再次治疗。
6、材料弹性模量适中。
几种常见根管桩的性能特点:镍钛铸造桩核:镍钛合金、钛合金的弹性模量高,用其制作的铸造桩核在修复体受力时易引起牙根部的应力集中,造成根折裂。
金合金铸造桩核:金合金桩核的弹性模量比其它金属桩核低,相对不容易造成牙根折裂。
对于通透性好、美学性能好的全瓷冠材料,可能在修复后渗出金属颜色影响美观效果。
氧化锆桩核:整体的美学性能很好,但由于氧化锆存在弹性模量非常大的问题,容易造成牙根折裂等问题。
纤维桩核:具有足够的强度,弹性模量接近牙本质,透光性能好,是前牙美学修复时桩核材料的首选。
如何来把握纤维桩的适应症呢?首先为大家复习一下打桩的标准:1.保证有3—5mm的根尖封闭区。
2.桩长要大于冠长。
3.桩长大于2/3根长。
4.骨内桩长大于1/2骨内根长。
5.桩的直径不小于根的1/3,尽可能保存牙本质领。
如果一个牙能满足以上所有条件,除了美观要求外,可以选择任何系统的桩核,但大多数情况下患牙的情况都是不良的,限制打桩长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牙根表面的切迹、缩窄。
2、牙根弯曲。
3、根尖孔位于根侧。
遇到以上这些情况如果强行保持理想的桩长就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
有的牙打完桩,患者在回去使用时会觉得不敢咬硬物,有发酸发胀的感觉,这就是由于打桩引起的局部根管壁薄弱造成的。
尤其在上颌双尖牙区,颊腭根之间往往存在切迹,如果打桩时向两根中间位置扩展过多就会形成根管薄弱部位,甚至穿孔。
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进行永久修复,一定要调颌观察,等待症状消失后再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两种纤维桩使用5 年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评价两种纤维桩在临床使用5年的临床成功
率 方法: 在临床上共45颗需要桩核冠修复的牙齿被纳入研究对象,
在获取患者的同意后,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到下面的三组之一: 1,
RTD纤维桩修复组(DT light-post radio opaque RTd Grenoble,
France); 2,Coltene纤维桩修复组.(Parapost fiber
white,Coltene/Whaledent Mawhaw NJ USA), :,金合金(Bio9081,
heraeus Kulzer ,Germany)桩核组;然后各组按照相应的方法完成桩
核冠的制作,随访5 年。在5年的临床观察期中,使用金合金桩核和
纤维桩核修复后的牙齿均未出现因桩核原因导致的失败。结论: 就本
次观察而言,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使用纤维桩修复根管治疗后
的牙齿,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纤维桩 弹性模量 桩核冠
材料和方法:
1 试验对象的纳入
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根尖周无暗影或者经过3个月以上的临床
观察根尖暗影有缩小趋势的上颌切牙,上下颌尖牙或者上下颌前磨牙;
一次需桩核冠修复的牙齿不超过2颗,下颌切牙由于根管过细,使用
纤维桩通常需要过多的磨除牙体组织,而被排除到本次实验观察之外;
排除无法获得2mm高度的牙本质肩领或者需要通过冠延长后才
能获得2mm的牙本质肩领的牙齿;
排除需要利用桩核冠作为可摘局部义齿或固定义齿基牙的患者;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
排除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患者,但是经牙周治疗,牙龈无炎症,牙
周袋深度小于3mm,无明显松动,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1/3亦可被
纳入研究对象。
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利用随机数字表根据患者修复的
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1:金合金桩核组, 2:RTD纤维状修复组3:Colten
纤维桩修复组。
2 桩的设计
桩的直径以牙根直径的1/3为参考,并以Herbertb编著的固定
义齿修复学精要1为参考,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分别使用直径
1.5,1.3,1.5mm纤维桩,下颌尖牙使用1.3毫米直径纤维桩,对于
前磨牙,如果是两个根管,则使用两个0.9毫米的纤维桩,如果是一
个根管,则使用1个1.3毫米的纤维桩。在使用贵金属桩修复上颌前
磨牙时,如果两个根管不平行,则制作分裂桩。
桩的长度:在本次实验中,尽可能的利用了根长减去4mm为桩的
长度。
3 临床过程
金合金桩核组:常规进行牙体预备,使用RAPID(colteneGermany)
缩聚型硅橡胶制取模型,然后根管内放置酒精棉捻,使用临时粘接剂
HY_bond temporary(Shofu Japan)暂封根管口。超硬石膏灌制工作
模型。利用失蜡法制作金合金桩核。金合金桩核在试戴合适后使用氧
化铝喷砂,酒精表面消毒后使用Super-Bond C&B(Sunmedical
Japan)粘接。粘接前表面使用贵金属处理剂进行处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
纤维桩修复组:对于coletne纤维桩,使用P esso机用扩孔预
备桩道,对于RTD纤维桩的桩道预备使用RTD纤维桩套装中提供的机
用扩孔钻预备桩道。使用su p enbond粘接纤维桩之后,双固化核树
脂HardCore(P ulp dent USA)堆核。完成全冠修复体预备,使用RAPID
制取印模,完成后续的修复。
成功/失败标准
成功标准:在观察结束时,桩核没出现脱落折断,所修复的牙齿
也没出现脱落或折断。
如果在咀嚼过程中出现冠/根折,桩折断,桩核脱落。则定义为
桩核失败。
如果因为外伤,牙周炎,根尖病变导致被修复的牙齿拔出,则定
义为失访。
4 结果
在5年的观察期内,没有出现因牙根折断,纤维桩折断而脱落的
病例。在修复后约7个月,一贵金属桩修复的病例出现根尖瘘管,而
建议拆除原有桩核冠进行根管再治疗。
5 结论
使用纤维桩修复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在选择适当病例的情况下,
能获得非常可靠的成功率。 6 讨论
根管治疗后牙齿的修复是牙科修复领域研究的最广泛而深入的
研究之一。对更加耐久、美观、安全的修复方法,材料的研究仍在进
行,并且尚有很多没有定论的问题。根管治疗后的修复方法又对牙齿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
寿命有显著影响。鉴于每年根管治疗数量的如此庞大,因此对这个问
题进行如何多的研究都不能算过分。自从纤维桩在90年代被应用到临
床以来,因其有与牙本质相近的弹性模量而减少根折的发生,减少了
技工室程序而缩短了治疗时间,并且石英纤维或玻璃纤维桩与全瓷修
复体结合能取得更好的美观性等优点,纤维桩在牙科治疗中迅速流行
起来,大有取代铸造金属桩的趋势2,。
研究人员对纤维桩材料做了很多研究,目前根据在Medlin(e 美
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和CNK(I 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上的文献检
索可以发现目前对纤维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应用前的研究,比如
结构特征,纤维比例,应力分布,抗折强度,疲劳试验等。而具有较
好循证医学证据强度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目前尚比较少见。利用有限
元法或者光弹法都已经证明使用和牙本质相近弹性模量的桩有利于使
应力沿根管壁更加均匀的分布,从而减小可能的根折的发生3、4。
研究表明使用弹性模量高的金属桩更易导致不可修复的根折的
出现5、6,受根管解剖形态的限制,一般桩的直径都比较小,也不建
议为增加桩的直径而去除更多根管壁。这样可能需要强度更加高的桩
来抵抗牙齿所受到的功能或非功能力。弹性模量低的桩可能会使上部
的核在咀嚼力下有一定的动度,特别是牙体组织大范围缺损的时候。
这种动度可能会导致修复体边缘出现缝隙,粘接失败,继发龋坏。
根据以往对桩核冠修复成功的研究表明7,桩核冠长期修复的成
功性取决于1:剩余牙体组织的量,2:牙本质肩领的完整性。3:所
使用的桩核材料,形式,粘接剂的种类。有研究表明,在能获得2个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
毫米高度的牙本质肩领的前提下,使用不同类型的桩核修复根管治疗
后牙齿的抗折强度的区别差异无显著性。本次实验选择的牙齿的牙体
缺损不大,并且能够获得完整的牙本质肩领,使用三种材料修复都取
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在牙体大范围缺损,无法获得足够的牙本
质肩领的情况下,或者患牙需要作为固定修复或活动修复基牙等需要
承受较大咬合力的情况下使用纤维桩修复的长期临床效果还需要近一
步的观察与研究。
(1)Herbert T.Fundamental of fixed prosthodonticsP117 2005
(2)Hsu YB,Nicholls JI,Phillips KM,Libman WJ. Effectof core
bonding on fatigue failure of compromised teeth.Int J
Prosthodont 2002;15:175—8.
(3)Baran G,Boberick K,McCool J.Fatigue of
restorativematerials.Crit Rev Oral Biol Med 2001;12:350—6.
(4)G.Baran,k Bober ick.Fatigu e of
restorativematerials.it rev oral biol med 12(4)350-360 (2001)
(5)Akkayan B,Gulmez T.Resistance to fracture
of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restored with different
postsystems.J Prosthet Dent 2002;87:431,7.
(6)Cormier CJ,Burns DR,Moon P.In vitro comparisonof the
fracture resistance and failure mode of fiber,ceramic,and
conventional post systems at various stages ofrestoration.J
Prosthodont 2001;10:26,36.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6
(7)Newman MP,Yaman P,Dennison J,Rafter M, BillyE. Fracture
resistance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restoredwith
composite posts.J Prosthet Dent 2003;89:36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