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徐汇初三语文一模

2020徐汇初三语文一模
2020徐汇初三语文一模

2019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尚思为国成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我们的学习须与思考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孟论学》)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 -10题(12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词中“婵娟”是指________。(2分)

7.对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小序交待了写词时间和缘由。

B .全词围绕一个“月”字展开。

C.表达了渴望留在天宫的心愿。

D .词中的情感由惆怅转向豁达。

鱼我所欲也(节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又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两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3 分)

A.选段批评了“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

B .选段认为人不应该为了利益而放弃道义。

C.选段认为见利忘义是迷失本心的表现。

D.选段运用对比和排比,态度鲜明,语势强烈。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 -14题(12分)

京师诸司库务,皆由三司举官监当。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因缘请.托,不可胜数.,为三司使者常以为患。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

(1)因缘请.托______

(2)不可胜数.______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被三司使者常常当作是忧心之事。

B.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忧心之事。

C.这成为三司使者常认为的疾病。

D.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疾病。

13.文中“三司”的工作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14.土大夫们认为田元均有“德量”是因为他(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4分)

二、现代文(3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 -18题(18 分)

文学何为

韩少功

①经常遇到有人提问:“文学有什么用”我理解这些提问者,包括一些犹犹豫豫考入文科的学子。他们的潜台词大概是:文学能赚钱吗能助我买下房子、车子以及名牌手表吗能让我成为股市大户、炒楼金主以及豪华会所里的VIP吗

②我得遗憾地告诉他们:基本上不能——这意思是说,除了极少数畅销书,文学自古就是微利甚至无利的事业。而那些畅销书的大部分,作为文字的快餐乃至泡沫,其实与文学没有多大关系。街头书摊上红红绿绿的色情、凶杀、黑幕……让读者一次次地把钱掏出来,但

不会有人太把它们当回事吧

③不过,岂止文学利薄,不赚钱的事情其实还很多。下棋和钓鱼赚钱吗听音乐和看山水赚钱吗与情投意合的朋友谈心赚钱吗泪流满面地思念亲人赚钱吗少年幻想与老人怀旧赚钱吗走进教堂时的神秘感和敬畏感赚钱吗做完义工后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赚钱吗大喊大叫、奋不顾身地热爱偶像赚钱吗……这些事非但不赚钱,可能还费钱,费大钱。但如

果没有这一切,生活是否会少了点什么会不会有些单调和空洞

④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人是有文化、有精神的,在于人总是追求一种有情有义的生活。换句话说,人没有特别了不起,其嗅觉比不上狗、视觉比不上鸟、听觉比不上蝙蝠、搏杀能力比不上虎豹,但要命的是,人这种直立动物往往比其它动物更贪婪。一条狗肯定想不明白,为何有些人买下一套房子还想圈占十套,有了十双鞋还去囤积一千双。想想看,这样一种最无能、最贪婪的动物,如果失去了文明,失去了文明所承载的情与义,会成为什么样子是不是连一条狗都有理由耻与之为伍

⑤人以情义为立身之本,因而人类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有文学的血脉在流淌。在没有版税、稿酬、奖金、电视采访、委员头衔乃至出版业的漫长岁月,仅仅依靠口耳相传和手书传抄,文学也一直能生生不息、蔚为大观,向人们传达有关价值观的经验和想象,指示一条澄明敞亮的文明之道。这样的文学不赚钱,起码赚不出比肩李嘉诚和比尔盖茨的财富,但它让赚到钱或没赚到钱的人都活得更有意义,也更有意思。因此它( )一种谋生之术,( )一种心灵之学;( )一种职业,( )一种修养。把文学与利益联系起来,不过是一种可疑的现代制度安排,更是某些现代教育商、传媒商、学术商等乐子制造的掘金神话。

文科学子们大可不必轻信。

⑥只要人类还存续,只要人类还需要精神的星空和地平线,文学就肯定广有作为和大有作为——因为每个人都不会满足于动物性的吃喝拉撒,哪怕是恶棍和混蛋心中也常有柔软的一角,会忍不住会在金钱之外寻找点什么。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呼吸从容、目光清澈、神情舒展、容貌亲切的瞬间,在心灵与心灵相互靠近之际,永恒的文学就悄悄上场了。人类的文学宝库中所蕴藏的感动与美妙就会成为出现在眼前的新生之门。

15.第⑤段括号中应填入的关联词选项是()(3分)

A.是……而不是……是……而不是

B.或是……或是……或是……或是

C.不是……就是……不是……就是

D.不是……而是……不是……而是

16.第③段划线句连用八个问句,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6分)

第④段中,作者将人与动物进行了比较,认为相对于动物,

人的劣势是(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优势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作者得到的结论是:人以情义为立身之本。

18.请阐述下面这段文字不能

..放到《文学何为)一文中的理由。(5分)

电子数码技术便于传达视觉和听觉,但语言文字仍然无法替代,文学还是大有作为的。钱钟书先生说过,任何比喻都没法画出来,比如说爱情,说“爱神之箭射中了我的心”,你怎么画画一支血淋淋的箭刺穿心脏吗文学的修辞之妙,不可画,也不可拍摄。(韩少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分)D

16. (4分)连用设问,(I分)形成排比(1分),引发读者对这些事情是否赚钱的思考(引发读者思考精神生活与金钱利益的关系) (1 分),强调了不赚钱的事情其实还很多(强调很多满足精神需求的事都不赚钱) (2分) 。

17. (6分) (1)无能(2分),(2)贪婪(2分),(3)人是有文化、有精神的(人总是追求一种有情有义的生活) (2 分)

18. (5分)《文学何为》论述的是文学对人生的价值(文学在承载精神情义方面的价值)

(2分),此段文字论述的是语言文字有数码技术无法替代的价值(语言文字与绘画、数码摄影等艺术媒介相比之下的独特价值;文学有独特的修辞之妙) (2分) 。二者讨论的话题不一致,所以这段文字不适用于本文。(1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 -23题(21分)

牙刷上的蜻蜓

董改正

(1)晨起洗漱,发现牙刷上挤好了一抹水晶色的牙膏,像一只敛翅欲飞的蜻蜓。心尖就

像一根小风暂息时的荷茎,立着一只静好的蜻蜓。

(2)时间回到七八年前。那时候女儿才五六岁,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淘气,捣蛋,不喜

欢安静,尤其不爱刷牙,给她挤好牙膏,她会拿来搅拌,或者涂在脚趾上,或者涂在她认为应该打扮一下的地方。恩威并济、威逼利诱,皆无效果。

(3)有一天,我挤好牙膏后,手机骤响,出去接电话后回来,见她抓着牙刷,在嘴里慢

慢地捣腾,不由大喜。见我来了,地拿出牙刷,口齿不清地说:“爸,境...

(4)“蜻蜓”我四处张望。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草盛豆苗稀;僵卧孤村不自哀;直挂云帆济沧海;枯藤老树昏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 -10题(12分)

6. (2分)月亮

7. (2分) C

8. (2分)孟子(孟轲)

9. (3分)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万钟、于、何加)

10. (3分) A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

11. (4分) (1) 请求,(2) 计算(查点、计数)

12. (2分) B2分; A1分

13. (2分) 举官监当京师诸司库务(举荐掌管京师各司库的官员)

14. (4分) (1) 遣干请者/不走后门(坚持原则) [“深厌干请者”得1分] ;

(2)温颜强笑/态度温和(为人宽厚、委曲求全)

二、现代文(3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 -18题(18分)

15.(3分)D

16. (4分)连用设问,(I分)形成排比(1分),引发读者对这些事情是否赚钱的思考(引发读者思考精神生活与金钱利益的关系) (1 分),强调了不赚钱的事情其实还很多(强调很多满足精神需

求的事都不赚钱) (2分) 。

17. (6分) (1)无能(2分),(2)贪婪(2分),(3)人是有文化、有精神的(人总是追求一

口0

种有情有义的生活) (2 分)

18. (5分)《文学何为》论述的是文学对人生的价值(文学在承载精神情义方面的价值)

(2分),

此段文字论述的是语言文字有数码技术无法替代的价值(语言文字与绘画、数码摄影等艺术媒介相

比之下的独特价值;文学有独特的修辞之妙) (2分) 。二者讨论的话题不一致,所以这段文字不适

用于本文。(1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23题(21分)

19.(1分)盈

20. (5分)(1)十三四岁在题海里奋战的时候(2) 女儿听我说她的童年旧事,她六儿力刷

上的蜻蜓,说这很幼稚。

21. (6分) [分析“慢慢”2分;分析“瞬间”2分:分析二者结合起来表达的情感2分。]

例1:不矛盾。“慢慢” 表现出女儿长大、变忙的过程是缓慢的,这期间“我”留下了点点滴滴

的记

忆(2分):“瞬间” 表现出“我”在回首往事时感到时光飞逝(2分)。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真实

而深刻地表现出“我”对女儿长大过程的留梦,对长大后的女儿渐渐与“我”疏远的失落伤感(2分)。

例2:不矛盾。“慢慢” 强调了在“当时的我”眼里,我与女儿共同相处的过程是缓慢的(2分)。“瞬间”是“现在的我”回忆过往时的主观感受(2分)。二者看似矛盾,其实很好地表现出“我”对女儿渐渐长大,与“我”渐渐疏远的失落、感慨(2分)。

22. (3分) D

23. (6分) [每答出1 点合理答案得2分,答出3点得满分。] (1) 回忆过往,留恋感动: (2)为女儿挤牙膏的和解行为《原谅我的暴怒/乖巧懂事)而感动(心疼) ; (3)为自己对女儿的暴怒训

斥感到激痧(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省) ; (4)为自己慢慢接受女儿的平凡而整然.....

三、综合运用(11分)

24. (2分) A

25. (4分)“包容上海剪纸的魅力”,改为“感受( 领.....上海剪

纸的魅力”:“在美术、体育方面有特长”,改为“在美术方面有特长”

26. (5分) [有对象感)1分,阐释理由合理2分,语言通顺2分(错别字、病句扣1-2分) ]

参考样例:参观者,您好!上海剪纸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越发达,我们越

需要重视非遗的价值,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记录着我们的文明之根。

四、写作(60分)

2020年初三语文一模徐汇区(答案)

2019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试卷 2020.1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归园田居》) 2.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我们的学习须与思考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正如孔子所说:“, 。”(《孔孟论学》)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10题(12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词中“婵娟”是指。(2分) 7.对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小序交待了写词时间和缘由。 B.全词围绕一个“月”字展开。 C.表达了渴望留在天宫的心愿。 D.词中的情感由惆怅转向豁达。 鱼我所欲也(节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本文作者是。(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万钟于我何加焉!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段批评了“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 B.选段认为人不应该为了利益而放弃道义。 C.选段认为见利忘义是迷失本心的表现。 D.选段运用对比和排比,态度鲜明,语势强烈。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 京师诸司库务,皆由三司举官监当。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因缘请.托,不可胜数.,为三司使者常以为患。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宝山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宝山)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 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秋风萧瑟,。(曹操《观沧海》) 4.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 复行数十步,。(陶渊明《桃花源记》) 6.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层楼”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 8. 下列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片侧重回忆作者“少年”时的“愁”,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的“愁”。 B、上片中“不识”描绘了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中“识尽”概括了作者艰辛的历程。 C、词的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作了愁,词的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的愁绪。 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凄绝,全词形成鲜明对比。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岳阳楼记(节选)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上海市嘉定区201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及答案

嘉定区2015年初三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 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山行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酿泉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宋词,完成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6、密州出猎的季节是_____季。(2分)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作者______的心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_(人名)。(2分) 9、用现代韩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0、这则寓言的寓意是______(3分) A、赞叹老虎的谨慎。 B、讽刺外强中干者。 C、惋惜驴子的轻敌。 D、鼓舞人们的斗志。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刘氏以己之衣遗之()(2)屋舍衣物皆尽() 12、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分,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 B.对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钱,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

2015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松江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5.1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水光潋滟晴方好,。(《饮湖上初晴后雨》) 2.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3.纤纤擢素手,。(《迢迢牵牛星》) 4.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斯是陋室,。(《陋室铭》)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2分) A.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 C.阴阳割昏晓 D.荡胸生曾云 7.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 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8.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是、(人名)。(2分) 9.甲乙两文都描绘了百姓的生活现状,前者是“”;后者最能表现百姓生活惨状的四字短语是“”,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七擒孟获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①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注释】①夷汉: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亮使.观营阵()(2)向.不知虚实()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于是令生致之。 12.首擒孟获后,为了让孟获降服,诸葛亮所做的努力是“”、“”。(2分) 13.下列对“南中平”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率军在南中“所战皆捷”,战所不胜。 B.诸葛亮擒获了孟获,让南中人失去了主心骨。 C.诸葛亮运用攻心策略让孟获和南人主动归顺。 D.诸葛亮代表着天威,南中人根本不敢去反抗。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流光溢彩的艺术宫殿——上海大剧院 ①上海大剧院坐落于上海人民广场,由法国夏邦杰建筑公司设计公司设计,整个建筑宛如音符串织而成的水晶宫殿,时时向人们展示着它额迷人风采和先进的设计理念。 ②这座流光溢彩的艺术宫殿,无论在造型还是装饰上处处可以感受到它那浓郁的文化韵味。100米长、91米宽、重达6075吨稍微弧形拱顶如大鹏展翅,巨大的整体透明幕墙和晶莹的彩釉玻璃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传递出轻盈而生动地浪漫气息。透过幕墙放眼四望,大剧院与壮丽的人民广场融为一体,打开了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用不锈钢锁和不锈钢蛙爪构成的股东结构,将幕墙牢牢锁定,又在空灵剔透中掺入了几分凝重。在大厅内缓缓而行,大理石的地坪黑白相间,好似一排排钢琴琴键;垂吊而下的一盏盏吊灯,宛如一架硕大的钢管风琴。步入贵宾厅,弧形在墙面形似流动的五线谱,镶嵌的墙灯象征着乐曲间隙的区域,一件件古朴的青铜器和精美的雕塑,更烘托出浓浓的文化氛围。 ③走进观众厅,不觉眼前一亮:黑色大理石的地面、红色的大幕和观众坐席、金色的木装饰和舞台两侧深灰的墙面,组合成庄重典雅的色调。从前排到末排,坡高5米,即使最后一排的观众,视线也完全无障碍。意大利特制的座椅分外舒适,每个座位底下都有一个空调出风口,送风特别均匀。而每排观众席的

2018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1)

2017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试卷 2018.1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东边日出西边雨,。(刘禹锡《竹枝词》) 3.,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4.,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 5.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 B.“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 C.“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 D.“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10.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3分) A.苛政猛于虎也。 B.出淤泥而不染。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

上海市徐汇区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徐汇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东边日出西边雨,。(刘禹锡《竹枝词》) 3.,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4.,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 5.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 ...一项是()(2分) A. “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 B. “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 C. “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 D. “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10.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3分) A.苛政猛于虎也。 B.出淤泥而不染。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 宋孝宗时,张子韶在讲筵。上尝问曰:“何以见教?”张曰:“臣安敢当.见教之语?抑不知陛下临朝对群臣时,如何存心?”上曰:“以至诚。”又曰:“入而对宦官、嫔御如何?”曰:“亦至诚。”又曰:“无所接对静处时,如何?”上迟疑未应。子韶曰:“只这迟疑,已自

2015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虹口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 2015.1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岳阳楼记》) 2.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去死,!(《过零丁洋》) 4.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6.对“空人心”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使人俗念全消 B.使人心变得空灵 C.让人心都澄澈 D.人心都空了 7.作者在诗中表达的追求是。(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醉翁亭记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选文的作者是,写出一位同属“唐宋八大家”的唐代散文家。(2分) 9.选文第①段描写了“太守宴请”的场景外,还描写了三个场景:(3分) (1)(2)(3) 10.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3分) A.太守为丝竹之声美而陶醉。 B.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C.太守宴请行者宾客而陶醉。 D.太守为游山且宴请而陶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吕蒙正不受镜 吕文穆公蒙正①以宽厚为宰相。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④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②鉴:镜子。饲:找到、等到。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④李卫公:李靖,官为宰相,唐朝功臣。 11.词语积累。(4分) (1)选择符合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的一项() 昔贤之所难.也 A.nán,不好 B.nàn,灾祸 C.nán,不容易 (2)选择与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A.以其境过清 B.以为妙绝 C.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13.“其弟伺间从容言之”的“之”具体是指。(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4.吕蒙正“不受镜”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二、现代文(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 学无止境 ①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中国古人也发出过“学然后知不足”的感慨。可见,古今中外的智者就学习的边际问题发表的看法是相同的,那就是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 ③首先,世界是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一个人就算精通了一门学问,也只能算是一定时间中在特定范围内领先的专家。而且在他精通的学问中,他也不可能穷尽真理。难怪诺贝尔获奖者丁肇中在介绍由他领导六百名科学家的实验项目的最新成果时,连连回答“不知道”:“您认为真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

上海市徐汇区2019年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有答案)最新

徐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东边日出西边雨,。(刘禹锡《竹枝词》) 3.,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4.,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 5.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 ...一项是()(2分) A. “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 B. “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 C. “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 D. “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10.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3分)

初三语文一模题带答案

初三语文一模题带答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熟稔(rěn)带挈(qiè)蛰伏(zhé)岿然不动(kuī) B充裕(yù)倔强(juè)钦差(qīn)事得其反(shì) C扼制(è)蜷缩(quán)濒临(bīn)养尊处优(chǔ) D舷窗(xuán)安谧(mì)搭汕(shàn)笑容可掬(jū)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2分) 这世界没有人不曾受伤,阳光有多么明亮,阴影就有多么();树长得多么挺拔,根就会有多么()。所以,不必惧怕寒冷,也不必惧怕阴影。暖就在冷的身边,正如美就在丑的身边。通过冷,我们可以走向暖,,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而我们的生活亦如春江之水()。 A平淡曲折转化悲喜交加 B平淡弯曲变化悲喜交加 C黯淡曲折变化冷暖自知 D黯淡弯曲转化冷暖自知 3.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3分) ①因为每个人写出的字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每个人写信时都有自己的情绪状态。②每一封手写书信都如一件精工打磨的孤本,字里行间散发着温度。③人们常说“见字如面”,殊不知,唯有手写书信者才有资格用此话。④收信人见到信上的字,就像见到了写信人的面容,触摸到写信人的心跳。数字时代的键盘操作,能够快速地传情达意,但绝无手写书信的温度与细腻,没有那流淌在笔尖下丝丝缕缕的柔情与意味,更消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鱼笺尺素的浪漫与惊心。 A“快速”是副词,“流淌”是动词,“精工打磨”和“鱼笺尺素”都是并列短语。 B“每个人写信时都有自己的情绪状态。”这个句子中,“写信时”作定语。 C“数字时代的键盘操作,能够快速地传情达意,但绝无手写书信的温度与细腻。”一句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D将选文第①至④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③①④② 4下面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3分) A《日出(节选)》的作者是曹禺,本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 B《鲁滨逊漂流记》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C《伯牙善古琴》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春秋时道家的列御寇所著。 D《朝花夕拾》中《五猖会》一文表现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5.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5分) (1)此中有真意,___欲辨已忘言_____________ (2)____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 (3)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___殷勤问我归何处_____________ (4)______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5)峰回路转,___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 游山西村 陆游

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5.1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孟论学》) 2. 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3. 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暮云平。(《观猎》王维)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 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岳阳楼记》范仲淹)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 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上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欧阳修。(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而往,暮而归”写出了作者纵情山水,无心朝政的状态。 B.滁州四季变化无穷的山水之景让作者陶醉其中,感到无限地乐趣。 C.选文第二段的内容突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上海市徐汇区年中考语文一模(即期末)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年中考语文一模(即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 150分) 请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2.草枯鹰眼疾,。(《观猎》) 3.昨夜江边春水生,。(《观书有感》) 4.,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6.四十而不惑,,(《孔孟论学》)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7.词中的“麾下”是指(2分) 8.以下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词中大量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战争生活的喜爱之情。 B.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与前面抒发的豪情壮志形成了强烈的落差。 C.本词与“尚思为国戍轮台”一样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D. 本词与陆游的《诉衷情》一样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愤慨、无奈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xián)熟②(líng)听③(jū)躬尽瘁④中流(d ǐ) 柱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沿绚丽的文昌中路向南走,拐进一条小街,魁武的香樟正低眉吟诵。扬州作为名盛一时的古城,她的文化沉定大多就是在老城区里。国庆路两边,延展出许多条街道、巷子,一些名燥一时的街巷就掩藏在这里,引得游人注足流连。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②烽火连三月,。(《春望》)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 ④,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⑤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子曰:“,,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4.名著阅读。(5分) ⑴下面的一段话选自《西游记》第六十回,读后回答问题。 金箍棒,混铁棍,变脸不以朋友论。那个说:“正怪你这猢狲害子情!”这个说:“你令郎已得道休嗔恨!”那个说:“你无知怎敢上我门?”这个说:“我有因特地来相问。”一个要求扇子保唐僧,一个不借芭蕉忒鄙吝。语去言来失旧情,举家无义皆生忿。牛王棍起赛蛟龙,大圣棒迎神鬼遁。 牛王称“猢狲害子”,而悟空说“令郎已得道”,这里指的是什么事情?请简述相关故事情节。 ⑵《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 ⑶《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在什么情况下对长妈妈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5.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3分) (1)为这幅漫画拟一标题,不超过7个字。(1分) (2) 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2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文字,完成6~9题。(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

宝山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宝山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寻向所志……(陶渊明《桃花源记》) 5.而或长烟一空,,,(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_一7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B.前六句写泰山之景,显其宏伟气势。 C.全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畅快。 D.泰山位于今山东境内,为“五岳之首”。 7.“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景象。(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D指物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 ...,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文中最能表现仲永颇具才华的语句是____(2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上海市徐汇区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即期末)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2020年中考一模(即期末)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2. ,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如梦令》) 4.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5.至若春和景明,,上下天光……(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 卖炭翁(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诗中的“驱将”的意思是。(2分) 8.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 B.“心忧炭贱愿天寒”突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 C.诗歌揭露了宫使们巧取豪夺百姓物品的行径。 D.诗歌表达了对受“宫市”之苦的百姓的同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9.本文的作者是朝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11.从全文看,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最根本原因是(3分) A.“邑人”纷纷用钱财讨取仲永的诗作。 B.“其父”文了利益拉着仲永四处拜访。 C.仲永自己缺乏不断努力学习的精神。 D.仲永没有机会得到良好的后天教育。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除夕市米潞河①,主人问:“客何来?”曰:“陈太守。”“是湘潭陈公邪?”曰:“然。”曰:“是廉吏,安用钱为?”还.其值,问寓何所。次日门外车槛槛②馈米十石,书一函,称:“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节终始,毋失天下望。” 【注释】①潞河:地名,今河北通县东。②槛槛:车子行走的声音。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入:(2)还.其值还: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的用钱呢? B.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C.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的用钱呢? D.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14.文中主人用“还其值”、“”的行为来表达他对陈恪勤的敬重。(2分)

2010徐汇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徐汇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50分 一、文言文(共43分) (一)默写(18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吕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4.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 6. ,千里暮云平。(《观猎》) (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7——8题(4分)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曲中“断肠人”指的是(2分) 8.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2分) A.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B.曲中作者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 C.“天净沙”是这首曲地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题目。 D.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萧瑟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9分)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9.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世人尊称其为,孟子的成就也得益于他的母亲, (仅限四字)等故事成为孟母教子的传世美谈。(4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句子。(3分)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1.孟子这段话对齐宣王提出的告诫是:(2分)

虹口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虹口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岳阳楼记》) 2.,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4.,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 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一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对“空人心”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使人俗念全消 B使人心变得空灵 C让人心都澄澈 D人心都空了7.作者在诗中表达的追求是。(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醉翁亭记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 选文的作者是_____,写出一位同属“唐宋八大家”的唐代散文家______。(2分)9.选文第①段描写了“太守宴请”的场景外,还描写了三个场景: (3分) (l) (2) (3) 10.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3分) A太守为丝竹之声美而陶醉。 B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C太守宴请行者宾客而陶醉。 D太守为游山且宴请而陶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吕蒙正不受镜 吕文穆公蒙正①以宽厚为宰相。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其弗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④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释】: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②鉴:镜子。伺:找到、等到。 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④李卫公:李靖,官为宰相,唐朝功臣。 1

2015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说明文汇编

2015年初三一模说明文汇编 长宁区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上海中心大厦 ①即将峻工 ..的上海中心大厦(亦称?上海中心?)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它东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靠金茂大厦。三座摩天大楼呈?品?字形,与不远处的东方明珠等共同形成壮观而和谐的超高层建筑群。 ②?上海中心?由地上121层主楼、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组成,总高度达632米,建成后将取代邻近的伤害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上海第一高楼,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成为世界第二高楼。 ③?上海中心?造型别致 ..,圆角三角形外立面层层收分①,连续120度缓缓螺旋上升,宛如一条升腾的巨龙,?龙尾?在大厦顶部盘旋上翘。从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与金茂大厦的点状造型、环球金融中心的线状造型遥相呼应,丰富了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④?上海中心?是一幢集商务办公、酒店住宿、商业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其功能以办公为主,兼有会展、酒店、观光、娱乐、商业等功能。与金茂大厦的88层观光厅、环球金融中心的101层观光厅一样,上海中心大厦也将拥有自己的顶部观光区域。这一被誉为?世界之巅?的功能体验区,将设有城市展示馆看台、VIP小型酒吧等区域。由此看来,?上海中心?就是一座?垂直城市?。 ⑤?上海中心?也是一座?绿色?摩天楼。 ⑥?上海中心?采用双层玻璃幕墙设计,两层幕墙之间宽阔的中庭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使得整座摩天大楼的绿化率达到33%,丰富的绿化设计改善了大厦内部的空气质量,也创造了宜人的休息环境,展示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对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承诺。 ⑦?上海中心?的螺旋造型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节能的需要。它一改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的动压力降低24%,减少了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节省了工程造价;同时,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的内部圆形立面使其炫光度②降低了14%,既降低了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又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 ⑧此外,大厦主楼顶层也暗藏了?绿色?玄机。按照既定设计,大厦顶楼将布臵72台10千瓦的风力涡轮发电设备,为大厦提供绿色能源;大厦螺旋的顶端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⑨2015年,上海中心大厦这一超级工程将全面交付使用。届时,黄浦江岸,上海的城市天际线又将增添新的靓丽的风景。 【注释】①收分:中国古代建筑用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想等的,根部略粗,顶部略细,既稳定又轻巧,这种做法称?收分?。②炫光度: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一种环境因素。 15.“峻工”中的错别字是,正确的写法是(2分) 16.第③段加点词“别致”的具体表现是(3分) 17.第④段采用了和的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4分) 18.第⑤段说“‘上海中心’是一座‘绿色’摩天楼”,其依据是(请分条概述)(6分)(1) (2) (3) 19.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上海中心”建成后是世界第二高楼。 B.“上海中心”将丰富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C.“上海中心”绿色环保。 D.“上海中心”大厦主楼顶层暗藏玄机。 15.峻竣

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2014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5.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孟论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3.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暮云平。(《观猎》王维)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岳阳楼记》范仲淹)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2分)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上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欧阳修。(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而往,暮而归”写出了作者纵情山水,无心朝政的状态。 B.滁州四季变化无穷的山水之景让作者陶醉其中,感到无限地乐趣。 C.选文第二段的内容突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本文与《小石潭记》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