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策略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策略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策略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策略

【内容摘要】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Z占据看十分重要的地位。计算技能是小学生学好数学最基本的技能,计算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数学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影响到其他数学技能能否顺利达成,而且计算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可用。计算题人人会做, 但人人会错。因此,如何寻找计算错误的原因,如何让错题成为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凭借,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错误原因寻找更为有效地、个性的对策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值得探究的课题。【关键词】现状分析原因分析有效策略

一、现状分析

纵观各册数学教材,不难发现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计算技能是小学生学好数学最基本的技能,讣算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数学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影响到其他数学技能能否顺利达成,而且计算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可用。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多年,经常出现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是老师和家长一致公认的聪明孩子,有较好的数学思维,但平时作业的正确率一直不高, 数学测试成绩也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往往是计算失误较大,导致会做的题LJ做错。而面对这样那样的错误,孩子和家长往往归结于“粗心、马虎”。其实“粗心、马虎”二字(词)掩盖了很多的问题,“粗心、马虎”不过是给错题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台阶,这也正是我们苦于提不高计算正确率的症结所在。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中,通过当堂作业纸

上的作业情况,就发现了孩子竟有以下这么多不同的错法:

2 4 2 4 2 4 2 4 2 4 2 4

× 4 × 4 × 4 × 4 × 4 ×4

2 8 1 6

3 6 8 8 8 6 9

第一种是当作加法计算;第二种是漏乘;第三种是个位乘,十位加;第四种

是个位加,十位乘;笫五种是个位满十,没向十位进一;笫六种数位没对齐。难道这都可以归结为“粗心、马虎”吗?显然不行吧!看来至于这个“粗心”问题是值得好好研究研究。

一直以来也有许多的老师在研究这个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但至今学生中的类似情况却还是切切实实的存在我们的身边,说明它仍然是值得我们数学老师研究的话题。

二、原因分析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寻求产生问题的根源。于是,我向同伴讨教,与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一起来寻找根源所在,然后结合我十儿的教学经验和长期的观察分析,认为学生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

1.教学观念。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为了寻求所谓的高分,过多的关注结果,却忽视了过程与方法。

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24×121部分老师认为用竖式方法最好,就直接教学竖式计算方法,接看就让学生做练习了。而实际学生的算法有:

24×10+24×2 , 24×6×2 , 24×4×3 ,竖式计算等等,而老师在处理几种算法时,却抛弃了其他算法Z死拉硬拽往自己的路上走Z不管学生是否百分百的同意。老师不知道学生在竖式的理解上还是有许多问题的Z—是为什么用第二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个数,二是为什么用第二因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得到的是几十,而写只写几个十的几;三是学生往往会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Z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就错了呢?这就是老师理念上的问题,一方面没有将口算"24x10+24x2"的算法与竖式进行沟通Z其实24 X 2就是竖式中”第二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个数",24 ×10就是第二因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得到的是几十,将原来横式排列转变为竖式排列而已。另一方面教师认为学生介绍了计算过程,老师也作了讲解,学生自然学会了,其实不然,有相当一SE分学生没有明确计算的程序过程Z教师应该板演过程并且用箭头指向计算的程序。

长期如此学生的思维势必会与新课程的教学脱节、分离。

2.教学方式。“吃大锅饭”现象,有些老师无视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用拉平取齐的方法要求两头的学生向中等生看齐,致使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 而原地踏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而苦恼厌学。有些山于班级人数较多,老师想关注

却心有力而力不足,迫于无奈。还有些老师总喜欢吧数学搞的神秘兮兮的,对于其中一些该讲明的知识点总是像隔着一张窗户纸不肯捅破,让学生对笔算的算理始终处在半知半解的状态。而且现在的教材不像老教材,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它比以前更贴近实际生活,讲究算法多样化,许多方法,规律都不直接显示,而是要师生共同探究、归纳的。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这个单元中,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从新课到练习一直都没有计算法则的归纳与阐述。于是一些经验不足的新教师就只根据书本上的流程教学,对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没有及时总结归纳Z学生的知识靠模仿老师的写法依葫芦画瓢,对"一要相同数位对齐;二要从个位加起;三(加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减法)明L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再减。"这个计算方法理解不够透彻。于是在连续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计算中出错率高,而且不能为以后的笔算加减法打好基础Z只为今天的教学而教学,缺乏延续性。

(二)学生方面

1?粗心马虎。小学生的感知特点是感知事物时留在脑中的表象比较笼统,

只注意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注意细节。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粗略、不具体。再山于讣算本身没有情节,形式简单,更容易引起心理疲劳,造成知觉不全面、不精细,而且学生遇到计算,总认为这么简单谁不会,于是三下五除二就下笔,完事。致使抄错符号、数字、漏抄、串行等。

例如:把"+"误看作,把"3"写成"5",把"6"误看成"9", 把"1"写成"7" f把"123"看作"132",把M IOOOO M看作M IOOO M等等Z几乎在每次计算时,总有学生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计算题人人会做, 但人人会错。这就是学生粗心、马虎带来的严重后果。可是他们却忽视了_ 个问题,马虎将会带来的严重的后果Z就说我们六年级的一次单元测试吧。计算题目如下:

①直接写出得数。(5分)

1÷A=21 厶1 空9-1< 2x12 =

6 12 3 25 X 14 二 5 7

②能简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23分的计算,最多的一个班级平均竟然扣了 12.5分,批完后,老师发 下去,让学生如考试般一声不响的独立订正,90%的学生都改对了。你说学 生不会吗?显然不是的,可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差呢?究其原因,奚一 次,学生总觉得计算吗,简单,于是自认为即快速又正确地就完成了。而第 二次订正Z 目的性强,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Z 再加上老师只让改计算Z 马上 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因此学生既快而又正确。同一个人,两种不同的心理 去对待同一件事情,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可见学生的重视程度的重 要性。 2. 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指山于先前的活动形成的 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是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和作岀行为反思。 思维定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促进知识的迁移,消极作用 则干预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由于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数位对齐都是末尾对齐的,而在小数 加减法中,数位对齐确是小数点对齐,如:3.12 - 1.2 f 刚开始很多同学会写 成3.1 2 O 这个思维定势就产生了负迁移的作用。再如:分数的加减 - 1.2

这就是学生的家常便饭。

3?信息干扰。有些信息往往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信 息成为强信息。在遇到与强信息类似的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被激活,干 扰正常思维活动,造成计算的错误。

例如:学生经常运用到25×4=100,于是这个信息就在学生脑中留下深 刻的印象,于是在做24x5时,有些类似,于是马上就说等于IOO o 再如:在 做25×4÷25×4时,部分学生总是不假思索地算成25×4÷25×4=100÷ IOO=I O 这时"凑整"的思维对学生产生了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 了计算法则,运算

7_3

8~4 9 3 4 5 “ 1 1 5 1 —X-= —X —= 60 X —= —+—X-IO 5 7 8 12 6 6 5

σ÷?×* * * * 6

113 2 一X 一X- 51 88 7

T x4.8 + 5.2x- (2 + 1)X 8×9

8 9

—×77 78 —×14 + - 15 15

顺序Z致使计算产生错误。

4.算理模糊

在班级中总有10%左右的人,在学了加、减、乘、除以后,就把一些知识混淆。

例如:上面所说的分数加法和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再如:多位数乘一位数,学生没有用第二个因数分别去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多位数乘两位数当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的末尾,不知道与哪位对齐。如:2 4 5 这样的错误的人说明对整数乘法的算理是模糊不清的。

X 2 3

7 35

4 90

不够。新教材编写意图是让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循序渐进地体验感悟教学内容不同的阶段性要求,体现知识螺旋式上升的递进过程,体现了知识呈现的坡度,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了很多难题,诸如学生学习不深入不具体,蜡蜓点水后等下次再来学习这一类知识已经淡忘了很多,老师还要做很多复习工作。

3.例题隐藏在习题中。新教材让很多老师最搞不清楚的就是不知道哪里是例题,而且大单元下没有小节标题。新教材与原来浙教版教材比较,讣算的例题明显减少,每个例题所带来的内容比较多。例题比较简单,练习题中的变化太大,影响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的例题很简单,但是练习题却是综合应用,其至有的知识点就是贯穿在练习里出现的。例如应用题隐藏在习题中,没有跟班教学的老师很难把握是例题还是习题。新教材汁算题的练习量过少,每个例所对应的习题一般只2—3题,最多的也只有5—6题而已,对学生的思维要求乂及比较高的,大部分学生思维发展水平跟不上教材要求,教材“放”的过多过快,导致老师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难度高。

4.数学更贴近生活。数学来源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新课程数学中便有了更多的贴近生活的例题、练习。这样学生学习的数学更能为以后的生活所服务,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可数学一旦和生活结合,有些问题就容易变得复杂,学生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例如上周我所做的调查: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再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全班46人,2人有错。一天后我变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从临安到上海大约需要3小时,临安到上海大约有多少千米?马上错误的人数增加到6 A o原

因有二:(1)3个学生不理解题意;(2)3个学生看见大约就进行估算了,结果约等于200千米。再加上教材中所呈现的情景并不能适应于不同地区的学生。

三、有效策略思考

(一)激发兴趣,形式多样。

一个为了救孩子的母亲可以跑出比世界冠军更快的速度,说明一个的潜能非常之大,只是如何去开发这样的潜能呢?我想最关键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一一兴趣。兴趣是动力之源,要学好一样本领首先是要对这项事情感兴趣。口算本身是一种枯燥无味的东西,指导不当学生会产生厌恶的心悄。要培养学生口算兴趣,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口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如运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到计算无处不在;其次,口算的形式要多样化,使学生不感单调、不乏味。

例如:运用互动竞赛和自我竞赛的方法。就说我们现在的班级吧!在每—次数学作业批改之后,得全对的,我给他三个五角星,并在作业本的封面上奖一个五角星,当作业本封面上的五角星满5个,奖一本本子;满10个奖橡皮;满15个奖笔……一学期下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计算能力也增加了不少。

再如:在练习形式上可采用接力、找朋友、数学游戏、新课铺垫练习、纠错对比练习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上半年我们班的学生有许多的人计算非常粗心,而且觉得口算太简单了。为了显示数学的奥秘,我经常出一些有计算乐趣的练习,如:在六年级用计算机计算找规律一课的拓展时, 我利用了”数字黑洞游戏"。先给学生设下一个悬念,我说:”从任何一个正整数开始,按照一种简单的运算:偶数除以2 ,奇数乘3J]∏l z最后结果一样吗?思考后他们当然有两种选择:一样和不一样。同学们兴致勃勃,想相互之间打个赌。于是我让全班51人,用51个不同的数字去验证Z这时下课铃声响了,可全班同学宁可牺牲休息时间,却还在全神贯注的算,都根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结果居然有43人得到了4、2、1循环的结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儿童能长久地对某一活动保持兴趣,那么他就会在这一方面成才。所以我们老师就要充分利用兴趣的这一特点。

(二)加强口算,培养数感。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的重要内容。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佔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

项基本任务。

1 ?“实”。学习靠的是理解记忆,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只有理解后的记忆才会在脑子中生根。教学大纲也要求:“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所以应该使学生在应用中理解口算算理,正确掌握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

例如一年级的进位加法,小学生用凑十法计算,如9+3 ,初学需要详细说出计算过程:因为9和1组成10 ,先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 10 再加2得12 ,并用"疇帮助学生理解9+3的具体过程。待学生真正理解后, 可以简化思维过程。此夕卜,对一些重要的、常用的口算内容Z即要理解Z又熟记。如有关"0"和T的运算;乘法口诀;像苏 \ +等特殊的分数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既快速又正确地口算。

2.“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变得更聪明。”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从“会”算到“巧” 算的飞跃。例如:运用"高斯定理”求等差数列的和;根据式题数据的特点、运算定律和运算符号,进行恒等变形,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如:865-397=

(865+3 ) - ( 397+3 )二868-400二268。由于减数397 接近400 ,可以根据差不变的规律,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加上3 ,然后再减,上跟简便。再如:

999+999+999+999+4= ( 999+1 ) ×4=1000×4=4000o其实就是运用了凑整的理念。

3.“韧”。只有坚持才会胜利。所以我们在学生学会后,一定要加强巩固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所以,我每天都坚持让学生做3—4题类型不同的讣算题,如:今年我教三年级,我现在复习时就让学生每天做万以内的进位加法一道,退位减法一道,多位数乘一位数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一道。

(三)积累整理,精心设计。

学生的作业情况是教师教学成效的一面镜子,可见精心地设计学生的作业是提高老师教学效益的重要举措。我觉得在设计学生的练习时要注意一下儿点:

1.做好摸底工作。从古到今一直强调因材施教,学生的练习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练习。所以在平时我在平时批改作业中,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载下来。在刚开始,我没讲完一道习题,就在作业本上,练习本上记录做错学生的名字,并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分析原因、错题的种类、分析各种错误想象所占的比例。

【精品】小学数学计算题专题八-小学计算综合(四)(含答案)

小学计算综合(四)一、口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0.025 × 999 × 2.8 × 40 ÷ 2.8 7-(2-2.3) 4.85×3 -3.6+6.15×3

0.025 × 999 × 2.8 × 40 ÷ 2.8 三、解方程或比例。

12-4x=2.4 1.2:7.8=0.4:x 【参考答案】: 一、【答案】: 10000 72 9.95 4 1.4 1213 25 78 275 23 274 9.24 20 1 211 36 0.008 7 21 76 36 0.8 301 0.1 5.77 2.9 13 89.91 54, 17,213,19,710,83,0.66,49,100,1 12 23 1013 二、

【解析】: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4/5=0.8原式得 0.25×0.8+0.025=0.2+0.025=0.225 【答案】:0.225 【易错提示】: 没有找到运算的关键点,直接相乘导致的计算错误。 【解析】: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1÷7=711,71×4=74 。所以原式得9.6-711+7 4然 后利用乘法结合律得9.6-(711-7 4 )=9.6-1=8.6。 【答案】:8.6 【易错提示】:直接运算导致的运算失误。 【解析】: 首先可以观察小括号内分数的分母7和5都是35的因数,可以直接进行约分,避免先通分在计算的繁琐,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得到 75×35+54×35+43=25+28+43=53+4 3 =53+0.75=53.75。 【答案】:53.75 【易错提示】: 运算顺序的掌握以及乘法分配律的正确运用。 【解析】: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22是11的2倍,34是17的2倍,运用乘法交换律可以得到22×115×(34×17 4 )=10×8=80. 【答案】:80 【易错提示】: 忽视运用乘法交换律直接相乘。 【解析】: 运用加法交换律原式得19+11-(2013+20 7 )=30-1=29 【答案】:29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引言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和学习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的错误原因, 很多人仅仅归咎于学生的“粗心大意”。事实上, “粗心”只是暂时的, 有它的偶然性, 很多学生计算时犯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它归咎于“粗心”。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有其固有的特点, 计算中产生的错误有其特有的复杂性,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一)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心理活动,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分配性和转移性发展不成熟, 注意的广度小[1]。同时,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范围的局限性, 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分配在多个活动对象上, 因此, 在计算上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 思想不重视 计算题往往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 趣味性不强, 许多学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计算题很简单, 在思想上就降低了重视程度, 总认为快点把结果算出来就可以了;当遇到数据较多或较大时, 往往表现出没有耐心, 很快地将题目一扫而过, 对于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根本就不思考, 一律从前往后算, 这样必然会导致错误的产生。 (三) 基础不扎实 部分学生对简单的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掌握不熟练, 对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形式不熟悉。例如125×8, 15×4, 看着眼熟, 但就是不知道用哪种简便计算形式, 得数是多少就是算不出来, 这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 (四) 算理不理解 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小数点以及小数点后各数位

小学数学计算题80以内×1位第81~100篇及答案

1、77×4= 2、78×6= 3、79×6= 4、72×6= 5、67×9= 6、68×9= 7、69×6= 8、76×6= 9、79×3=10、66×4=11、80×9=12、80×6=13、69×6=14、77×4=15、71×7=16、75×7=17、68×8=18、74×6=19、78×8=20、72×4=21、66×3=22、70×4=23、72×9=24、79×4=25、69×9=26、76×6=27、71×8=28、76×3=29、73×8=30、67×9=31、73×5=32、72×7=33、70×5=34、78×3=35、77×5=36、77×3=37、76×4=38、77×8=39、77×5=40、71×5=41、74×3=42、76×3=43、69×7=44、79×6=45、68×9=46、66×4=47、76×5=48、66×4=49、75×7=50、69×6=51、74×6=52、75×7=53、74×3=54、67×9=55、66×3=56、69×5=57、70×5=58、75×9=59、73×7=60、76×5=

1、67×9= 2、66×4= 3、76×5= 4、72×7= 5、76×4= 6、67×6= 7、79×6= 8、74×9= 9、73×9=10、77×9=11、73×8=12、66×7=13、73×7=14、69×9=15、72×8=16、76×7=17、67×7=18、78×6=19、69×7=20、69×5=21、74×6=22、67×6=23、73×8=24、76×4=25、74×7=26、68×6=27、74×8=28、76×8=29、75×4=30、80×8=31、79×8=32、71×5=33、77×6=34、68×4=35、73×3=36、71×4=37、78×7=38、70×6=39、76×5=40、77×8=41、80×6=42、72×7=43、71×8=44、71×5=45、71×3=46、76×4=47、71×7=48、68×3=49、74×5=50、77×6=51、73×7=52、66×9=53、79×8=54、69×4=55、73×8=56、66×5=57、68×4=58、69×5=59、76×5=60、66×3=

小学数学四年级计算错误原因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计算出错原因分析 通川区一小 郝莉莉 刘旭东 1、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善于分配,有意注意总是让位于无意注意,并且注意到的范围也比较狭窄 。 学生在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 、 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 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如图1) 、 写或算错符号(如图2,3)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 。 例如图1中,前面第一步运算顺序及计算都没问题,第二部就将259错写成25,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图(1) 图(2) 图(3)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定律、概念、公式和法则是运算的主要依据之一,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算理不明、运算法则、顺序、定律运用不正确等知识性错误信息在头脑形成,是主要原因,如图(4)(5)(6)(7),运用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进行乘法的简算时,学生知道直接凑整和分解凑整进行简算,但由于对乘法意义的模糊,不知道什么时候算式之间用加号 ,什么时候用乘号,之所以想到加号,是与乘法分配律相混淆。如图(8)(9)就是对乘法分配律的数据及结构两大特征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的错误。 图(4) 图(5) 图(6)

图(7)图(8)图(9) 3、经验负迁移 经验迁移有着正面的好处,有时也有负面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主要依赖感性经验的传递,加之思维定势影响较大,在计算方面,往往看不到题目的变化,仍旧以旧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以至于把运算的法则、定律等知识忽略掉,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例如: 计算25×4÷25×4这道题时,25×4=100这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信息,学生一味想简算,却忽略了运算顺序,又如图(10 )这道题出现在乘法分配律单元考试卷中,定势思维的与乘法方面的巧算联系起来,像处理347×98,把它化成347×(100-2)那样,直接选A选项,却忽略了这里的运算时加法。 图(10) 4、不良学习习惯 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了学生计算的正确性。部分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最主要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不能认真审题,例如图(11)没有仔细的分析图文的联系,把微波炉的单价错写成电饭煲的单价;图(12)还没把算式看完就忙着计算,造成计算错误;其次是没有认真书写的习惯,字迹潦草,自己写的数自己不认识,或者抄错写错数;再就是没有检查、检验的习惯,计算后不知道回过头去检查、验算。 图(11)图(12)

小学数学计算题50以内加法第91-100篇及答案

1、19+13= 2、27+16= 3、19+19= 4、21+20= 5、16+20= 6、24+15= 7、25+21= 8、20+21= 9、22+19=10、29+16=11、17+13=12、24+16=13、26+17=14、16+14=15、20+21=16、24+17=17、22+21=18、17+21=19、22+14=20、24+14=21、18+13=22、27+18=23、28+14=24、28+19=25、26+18=26、17+18=27、26+16=28、27+21=29、28+19=30、29+17=31、16+20=32、25+13=33、28+17=34、29+14=35、25+18=36、27+19=37、26+14=38、24+16=39、24+16=40、25+14=41、28+21=42、16+18=43、20+20=44、23+21=45、26+15=46、19+21=47、24+16=48、29+13=49、29+16=50、28+14=51、28+16=52、18+14=53、18+13=54、24+21=55、23+20=56、26+21=57、22+18=58、22+16=59、27+20=60、16+13=

1、22+13= 2、21+18= 3、26+19= 4、16+20= 5、24+16= 6、20+18= 7、29+19= 8、29+15= 9、16+16=10、22+18=11、22+21=12、19+17=13、20+13=14、16+16=15、28+18=16、20+21=17、28+14=18、18+21=19、16+18=20、26+14=21、24+21=22、26+19=23、22+14=24、29+15=25、19+17=26、21+20=27、27+20=28、25+20=29、29+20=30、20+13=31、20+14=32、20+21=33、26+17=34、28+13=35、21+18=36、25+13=37、29+19=38、27+14=39、17+16=40、17+14=41、16+13=42、29+15=43、25+16=44、21+17=45、25+20=46、24+13=47、28+19=48、17+13=49、20+19=50、16+21=51、26+20=52、29+13=53、17+17=54、18+21=55、28+17=56、22+16=57、27+20=58、28+21=59、29+21=60、23+13=

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大全300道 人教版(含解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大全300道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循环小数8.1818……的循环节是() A. 18 B. 181 C. 818 2.下列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 43.5÷5.06 B. 100.6÷9.7 C. 3.65×4.5 3.爸爸给小明新买了12个羽毛球,花费了19.4元,那么1个大约()元。 A. 1.6 B. 1.65 C. 1.62 4.商是循环小数的算式是()。 A. 7.8÷1.6 B. 15÷12 C. 8÷6 D. 5.4÷0.18 5.6.33636…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是() A. B. C. 二、判断题 6.两个数相除,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7.判断对错. 0.757575是循环小数. 8.26.653653是循环小数。 9.1.1414141是纯循环小数。 10.8÷0.012=8000÷12。 三、填空题 11.一个数的4倍是3.6,求这个数,列式为________ 12.计算: (1)704÷0.8=________ (2)490÷0.7=________ 13.用简便方法计算 2.38÷2.5÷0.4 =2.38÷________ =________ 14.直接写得数 0.75÷15=________ 3.2+1.68=________ 7.5-(2.5+3.8)=________ ×5.6=________ 8.1- =________ × =________ 0.375×4=________ ÷ =________ 15.填上适当的数. 0.78÷0.13=________÷13=________

8.4÷0.12=84÷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 6.25÷2.5=________÷25=________ 0.45÷0.5=45÷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 四、计算题 16.直接写出得数。 1.4×1= 6.2-2= 0.68×1000= 25÷0.1= 63÷9= 65÷1000= 7.2÷0.8= 44.3+55.7= 17.直接写出得数。 8.1+0.9= 0.2×0.4= 9.1÷0.7= 1.2×0.99×8= 3.57-0.7= 4.5÷0.45= 3.8×0.1= 3.8×8.2+3.8×1.8= 五、解答题 18.牛奶每瓶2.3元,妈妈给了明明36元去买牛奶。明明可以买多少瓶牛奶? 六、综合题 19.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水1.8千克,请计算: (1)一年(按365 天计算)浪费多少千克水? (2)把这些水分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重15千克),大约能装多少桶?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小数部分“18”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循环节就是18.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叫循环小数.其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循环节.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43.5÷5.06≈8.60 100.6÷9.7≈10.37 3.65× 4.5≈16.43 因为16.43>10.37>8.60, 所以得数最大的是选项C. 故选:C. 【分析】先根据小数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求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可求解. 3.【答案】C 【解析】【解答】19.4÷12≈1.62(元)

小学奥数50道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奥数50道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50道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

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

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研究方案 西堡小学四年级数学课题组执笔:李亚琴【摘要】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生在计算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我们必须找出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纠正计算错误,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错误错误类型原因分析矫正策略研究计算正确率提高教学效果方法计算能力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从低年级的一两位数加、减法计算,到中高年级的多位数乘、除法计算,从口算到简便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可以说计算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而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近几年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由于计算错误,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并且直接阻碍了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容易忽视的是,我们的许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认识上的错误,把学生计算上出现的错误都归为“粗心”,一部分老师只重视方法和思路的引导,对计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缺乏足够的指导,以致丧失了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训练的最佳时机。因此,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与说明 1、年级:四年级全体学生 2、计算: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简便计算、列式计算、计算速度。 3、计算错误案例:学生在学习、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及教师在多年教学中遇到的典型错例。 4、本课题旨在分析、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

小学数学能力练习题(有答案及解析)

小学数学练习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请在答卷卡上填涂信息点,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面四个算式中( )的结果最大。(a 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 A. a -56 B. a ×56 C. a +56 D. 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 【考核知识点】分数计算 【解析】一个数加上一个不为零的数要大于减去这个不为零的数;一个不为零的数乘小于1的数比它本身要小,所以C 答案结果最大。 2. 周长都相等的圆、正方形和三角形,它们的面积( )。 A. 圆最大 B.正方形最大 C. 长方形最大 D. 一样大 【参考答案】A 【考核知识点】图形面积 【解析】周长一样,圆的面积最大;面积一样则长方形的周长最长。 3. 如图,E 是梯形ABCD 下底BC 边的中点,则图中与阴影三角形CDE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共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参考答案】C 【考核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因为E 点是BC 边的中点,所以BE =EC ,三角形ABE 、三角形DBE 、三角形AEC 的面积都与三角形DEC 面积相等。 4. 白菜2元一斤,菜心3元一斤,小亮有10元钱,则他可以买( )。 A. 1斤白菜4菜心 B. 2斤白菜2菜心 C. 2斤白菜3菜心 D. 4斤白菜1菜心 【参考答案】B

【考核知识点】价格问题 【解析】利用“单价×数量=总价”即可以一一排除,得出答案为B 选项。 5. 下面各数,在读数时一个“零”字也不用读的是( )。 A. 620080000 B. 35009000 C. 700200600 D. 80500000 【参考答案】B 【考核知识点】大数的读写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以大数的读写知识点。大数的读写,先四位为一级,从右往左先分级,对于同一级的中间连续有多个0,只需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不用读。 二、判断题(请在答卷上填涂信息点,判对则填A ;判错则填B 。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一件工程,20人去做,15天完成;如果30人去做,10天就可以完成。 ( ) 【参考答案】A 【考核知识点】工程问题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把工作总量看成1,即每个人的工作效率是1÷20÷15= 300 1。因此当30人做,所需时间为1÷( 3001×30)=10天。 2. 27 化成小数后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 ) 【参考答案】B 【考核知识点】循环小数 【解析】任何一个最简分数化成小数时,分母如果只包含2和5的因数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含有2和5以外的因数就只能化成无限循环小数。 3. 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增加25平方厘米。( ) 【参考答案】B 【考核知识点】图形的面积 【解析】如下图,当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5厘米后,增加的面积应该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可知增加的面积不只是25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计算题100以内×1位第1-10篇及答案

1、54×7= 2、61×7= 3、36×4= 4、80×3= 5、43×3= 6、26×6= 7、46×5= 8、72×4= 9、30×7=10、80×5=11、73×3=12、72×5=13、34×5=14、27×5=15、83×7=16、44×4=17、79×7=18、35×5=19、67×6=20、59×5=21、30×6=22、49×7=23、80×7=24、47×5=25、36×6=26、32×4=27、64×4=28、47×3=29、83×5=30、68×7=31、23×4=32、27×4=33、29×4=34、54×5=35、59×3=36、60×4=37、53×7=38、77×7=39、55×3=40、83×4=41、67×6=42、35×3=43、63×5=44、68×3=45、26×4=46、86×5=47、58×3=48、58×5=49、35×4=50、61×4=51、39×3=52、61×4=53、35×3=54、52×6=55、69×6=56、86×7=57、46×4=58、31×5=59、31×4=60、42×5=

1、49×6= 2、74×4= 3、80×6= 4、66×7= 5、89×5= 6、25×5= 7、25×5= 8、67×4= 9、48×3=10、38×5=11、89×6=12、87×5=13、55×5=14、88×6=15、53×3=16、39×3=17、73×5=18、67×5=19、39×3=20、41×7=21、78×7=22、22×4=23、56×7=24、43×7=25、89×4=26、52×3=27、38×6=28、63×6=29、64×3=30、68×4=31、82×6=32、86×6=33、76×5=34、35×3=35、72×6=36、29×6=37、70×5=38、73×6=39、56×7=40、51×4=41、35×7=42、79×3=43、75×3=44、39×3=45、37×5=46、38×5=47、60×6=48、49×3=49、50×3=50、56×6=51、69×7=52、73×4=53、57×5=54、51×6=55、53×3=56、68×6=57、87×3=58、62×5=59、22×6=60、60×7=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 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 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产生错误。主要表现在: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 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 “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 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又如,计算 2600÷400=26÷4=6……2,余数算成了2,反映了学生的数值概念比较模糊,在应用“商 不变的性质”计算时,对余数相应要发生变化的道理缺乏理解。再如,做小数加法和减法 运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进行加或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才能正确做加减运算。 学生练习时出现6.9+1=7,5.4-4=5等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确运用计算 法则。 2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 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 算都可以归结为若干基本的口算。基本的口算不熟练,计算时只要有一步口算错误,就会 导致整题计算结果出错。 二.心理方面的原因。 造成计算错误,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1感知粗略。小学数学中的式题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算式,计算时先 要对算式中的数和运算符号作全面而准确的感知。但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尤其是感知 水平的制约,对式题的感知往往比较粗放而不够精确,常常表现为把式题中的数据抄错或 看错运算符号,如把65写成56,把“-”号看成“÷”号,把“+”号看成“×”号,这 必然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2信息干扰。学生对试题的感知往往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从而 忽略对整体的认识,学生会将一些新奇的、感兴趣的强成分首先摄入脑海,而掩盖了其他 的弱成分。由于“0”和“1”在计算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凑整”往往可以满足简便计算 的要求,这些因素均会对学生产生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如计算“125×8÷125×8”一类式题,他们会不假思索地误认为是一道两 个积相除的式题。 3注意不稳定。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 转移能力都尚未发展成熟,他们不仅难以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100题和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100题和答案解析 一、北师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应用题 1.两只小猫在吃一盘鱼,这盘鱼一共有12条。小白说它吃了这盘鱼的,小花说它吃了这盘鱼的。小白和小花谁吃的多? 2.峰城区阴平镇素有“大枣之乡”的美誉。王阿姨家的枣园去年大丰收,平均每棵枣树产26千克大枣,种了6行枣树,每行12棵。王阿姨去年一共收获多少千克的大枣? 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4.四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400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面积(阴影部分)是4平方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5.一部84集的电视连续剧是在某一个星期日开播的,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以及星期日,每天要播一集,星期六不播,那么最后一集是在星期几播出? 6.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乘23时,错算成了除以23,结果是3。你知道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吗? 7.各玩具价钱如下:娃娃8元,汽车9元,皮球6元,积木5元。 (1)妈妈给小红买一种玩具正好用去125元,买另一种玩具也正好用去114元。妈妈买了哪两种玩具?各买了多少? (2)如果妈妈用这些钱只买娃娃,可以买多少个? 8.小马虎在计算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把除数9看成了6,结果得到的商和余数分别是204和5,正确的商和余数应该是多少?

9.小小家卫生间的地面是一个长3米、宽2米长方形,如果要给地面铺上方砖,怎样选择方砖比较便宜? 10.小红从学校出发,经过新华书店到超市,一共用去6分钟。 (1)小红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照这样的速度,小红从学校直接走到超市只要4分钟。学校和超市相距多少米? 11.一段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1)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 (2)第二次用去剩下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几分之几? (3)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 12.三年级一班拾得废塑料袋378个,是三年级二班拾得废塑料袋数量的2倍,三年级二班拾得废塑料袋多少个? 13.铺舞蹈厅地面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

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416908283.html, 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王秀玉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2011年第04期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却大大下降,这种现象着实令人难以理解。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量的错例分析后可知,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一、缺乏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如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7、2混淆,0、6不分。由于铅笔太粗或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 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算草,但写得乱七八糟。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二、缺少计算后自觉验算的内控心理素质 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于家长代为检验,或等教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由于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坏习惯。 2005年我接了一个五年级班,对63名学生期中测验中计算错误统计如下: 从上表中可清楚看出,由于计算习惯、书写习惯不良所造成的错误次数为45,占 81.6%,而计算方法错误所致的错误次数为10,仅占18. 4%。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我采取了如下一系列对策: 1.激发愿望 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我在测验后的试卷分析中,要学生做下面两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练习题及解析

数学广角-数与形 填空 1.观察下面的点阵图规律,第(9)个点阵图中有()个点. 考查目的:数与形结合的规律;通过特例分析归纳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答案:30. 解析:第(1)个图有1+2+3=6个点,第(2)个图有2+3+4=9个点,第(3)个图有3+4+5=12个点……第个图就有个点.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再利用规律求解. 2.先画出第五个图形并填空.再想一想:后面的第10个方框里有()个点,第51个方框里有()个点.

考查目的:数与形结合的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答案:,1+4×4;37,201. 解析:分析图形,可得出第个图中共有个点,则第10个图共有1+4×(10-1)=37个点,第51个图共有1+4×(51-1)=201个点. 3.按下面用小棒摆正六边形.摆4个正六边形需要()根小棒;摆10个正六边形需要()根小棒;摆个正六边形需要()根小棒. 考查目的:根据已知图形的排列特点及数量关系,推理得出一般的结论进行解答. 答案:21;51;. 解析:摆1个六边形需要6根小棒,可以写作5×1+1;摆2个六边形需要11根小棒,可以写作5×2+1;摆3个六边形需要16根小棒,可以写作5×3+1……由此可以推理得出一般规律,即摆个六边形需要根小棒. 4.学校阅览室有能坐4人的方桌,如果多于4人,就把方桌拼成一行,2张方桌拼成一行能坐6人(如图所示),请你结合这个规律,填写下表:

考查目的:分析图形的变化规律并列出代数式. 答案:10;. 解析:一张方桌坐4人,每多一张方桌就多2个人,那么有4张方桌时就多坐了6人,总人数为4+6=10.如果是张方桌,则所坐人数是 . 5.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认真观察图形,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 ; ; ; .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0-11-07 20:05:46) 转载▼ 分类:教学反思 标签: 杂谈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计算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同时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批改作业时都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计算题,而是会做而做不对。比如,我发现学生计算错了,我想了解学生错的原因,我便让学生再做一遍,学生又做对了。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中出现。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但我认为主要是知识、心理和不良习惯造成的。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产生错误。主要表现在: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又如,计算2600÷400=26÷4=6……2,余数算成了2,反映了学生的数值概念比较模糊,在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时,对余数相应要发生变化的道理缺乏理解。再如,做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进行加或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才能正确做加减运算。学生练习时出现6.9+1=7,5.4-4=5等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确运用计算法则。 (2)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都可以归结为若干基本的口算。基本的口算不熟练,计算时只要有一步口算错误,就会导致整题计算结果出错。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数学计算题易错点详解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数学计算题易错点详解 易错点盘点 1.知识的结构性缺失 这类错误属于知识点缺失,或是知识点没掌握牢固。 例1:竖式计算,数位位置错乱。 错因分析:学生没有理解数位和加法的意义。(在今后乘法的运算和除法“商乘减比落”时,更容易犯错。)例2:竖式计算时,忽略了进位。 错因分析:满十进一的概念缺失,或是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进位,导致遗忘忽视。也有小朋友没有养成进位要标记的习惯。 例3:乘法竖式加积为果时依旧用乘法。 错因分析:乘法竖式计算的知识点没掌握,乘法的意义理解的不透彻。 例4:乘除法甩添0出错 错因分析:没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的概念,凭感觉做题。 这是相对比较容易解决的一类问题,因为只要把知识点补上就可以了。 2.非知识性错误 ①、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同样的题,有时能算对,有时却会出错,这种一般都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导致的。遇到这种问题可针对不熟悉的知识点进行巩固练习,在练习时理解题目和解题的含义,尝试举一反三。 ②、心理方面的原因 A、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4.9+0.1-4.9+0.1 错误:=4.9+0.1-(4.9+0.1) =0 更正:=(4.9-4.9)+(0.1+0.1) =0+0.2 =0.2 错误分析:在这类四则混合运算中,孩子往往受题目某些数的特点和某些运算符号的影响,产生心理错觉,而引起计算错误。在这道题中,不少孩子认为“减号两边的数字相同”,导致计算错误。(也有部分孩子是由于“减号添去括号要变号”的知识点缺失而做错题) B、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视觉记忆能力较弱的影响。 80+14×5-90 =80+70 =150 340×45=1530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讲解学习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计算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同时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批改作业时都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计算题,而是会做而做不对。比如,我发现学生计算错了,我想了解学生错的原因,我便让学生再做一遍,学生又做对了。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中出现。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但我认为主要是知识、心理和不良习惯造成的。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产生错误。主要表现在: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又如,计算2600÷400=26÷4=6……2,余数算成了2,反映了学生的数值概念比较模糊,在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时,对余数相应要发生变化的道理缺乏理解。再如,做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进行加或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才能正确做加减运算。学生练习时出现6.9+1=7,5.4-4=5等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确运用计算法则。 (2)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都可以归结为若干基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题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题试卷分析 一、考试结果: 四年级共有25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测试,总分2034,平均81 分,及格率为 96 %,只有两名学生得满分,成绩不理想。 二、试题情况分析: 试题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题口算、第二题竖式计算、第三题脱式计算共三大题,测试时间30分钟,题量与难易程度适中,具体分析如下:第一题口算每题一分,主要包括(1)两位数的进位和退位的加减法口算,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这道题平均87 分,这些都是简单的口算题,根据得分来看可见错误率较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加法忘记进位,减法忘记退位,乘数的末尾有零忘记在积的末尾加零,除法口算出现的问题较少。 第二题竖式计算每题2分,主要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或连续进位乘法,加数是四位数或三位数的进位或连续进位加法,被减数和减数是四位数或三位数的退位或连续退位减法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本题平均87分,加法和除法竖式计算出现的问题较少,减法竖式计算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借位后变成十几减几,学生在计算这一步时出现了问题,乘法竖式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原因有(1)粗心大意把第三步的加法计算也算成了乘法,(2)忘记加进位,(3)加进位时出现错误。 第三题脱式计算每题4分,主要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乘除、加减以及与括号相结合,本题学生失分较多,平均71分。所有学生在计算时运算顺序都没有出现错误,主要错误原因是计算不过关,有的第一步计算错误,有的第二步计算错误,错误率很高。 三、学生面卷分析:

学生口算能力差,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连简单的整数加减乘除计算不过关,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有个别学生确实不会算,但多数学生主要错误原因出现在加法乘法的进位上和减法的退位上,这些问题只要估算就可以检查出问题,但学生没有养成用估算和验算来检查的习惯,也有很多低级错误,例如抄错数字,看错运算符号,以及书写不规范造成的错误等。 四、改进措施: 1、养成良好的的书写习惯。不仅正式作业要书写工整,就是草稿上练习也要书写工整,不能潦草,不要给学生养成一种乱写乱花的习惯,例如部分同学写0时写成了6,有的书写不规范,有的数位对不齐。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部分学生在计算中往往会出现抄错数据,抄错符号,看错数据,运算顺序错误,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把题看中确在计算。 3、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部分学生做完了就象完成了任务,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检查,有的学生检查只是拿着试卷看看,好像此时不需要动脑子思考问题了,教师应教育学生养成利用估算的方法检查,或动笔验算,而不是不动脑子看看试卷就行了。 四、加强训练。俗话说得好:“孰能生巧”计算的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离不开扎实、有效的训练。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观察与成因分析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观察与成因分析》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对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有益的事。自2 001 年推行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的计算内容与要求有了较大的调整,删去了大量繁琐的计算内容,同时,也适当降低了计算的要求。我校在试用了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第四个年头,我们明显的感觉到课改后学生的总体计算能力不如以前使用旧教材的学生,无论是计算的准确率还是计算的习惯上都有所下降,而且越到高年级计算问题越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提出此研究课题, 力图就使用新教材的中探索出更多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从而促使教师关于计算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上都能有所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成因研究,分析学生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对策,并在实践中检验对策的可行性,找到降低学生计算错误率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为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搭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平台。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计算能力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采用谈话,问卷摸清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在实验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后期进行效果调查,

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教师反馈的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 3 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错例和课例的分析,找到问题的实质,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实验研究法: 在常态的教学情况下,每年级选取两个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形成研究成果过后,再大范围地推广。 5、经验总结法:通过实际进行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对象与时间 研究的对象为一至六年级学生,研究时间为一年。并对第一轮课改实验年级的学生毕业时进行计算方面的测查。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 (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方案,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稳步开展。首先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翻阅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是研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小学数学教学法》,另外还利用网络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2)分析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计算的速度变慢和计算正确率下降的原因。 抽样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学校一线的部分数学教师进行了你认为学生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