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9: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9: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9: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案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

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反复推敲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⑵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⑶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⑷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⑸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掌握。

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把握上难度较大。

⑴“艰难的法兰西共和”的历史进程。

⑵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理解和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的体现。

⑶“德意志特色”的历史原因。

⑷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理解和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的体现。

【教学流程】

投影:法国先贤祠

这里是法国的先贤祠,她被称为法兰西思想和精神的圣地。因为,200多年来,在这里安葬了七十多位代表了法兰西精神的伟人。2002年11月30日,法国文学家大仲马的灵柩被安放于先贤祠,大仲马成为第七十二位安葬于此的“先贤”。安放仪式上,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投影:

“他用笔谱写了法兰西的历史,并为她打上了印迹;他以激情和天才,捍卫了自由、平等、博爱,捍卫了共和国,他是文化的火枪手。”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大家知道,大仲马不朽的名著《三个火枪手》,宣扬了自由、平等、博爱。而这些,正是法兰西民族所不懈追求、捍卫的精神。如果说大仲马是法兰西精神的火枪手的话,那么在近代通往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法兰西民族也以自己的激情和勇敢,成为一位时代的火枪手。那么法国是怎样走向共和的?

(板书)一、感:法德政治体制

⒈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共和来之不易,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历史纵横”。当时仅仅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切地说,1875年宪法不是一部法律文件,它是由一系列陆续颁布的法案组成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这部宪法的内容。

投影:

探究体验

请找出格雷维年谱中的错误之处

格雷维年谱

在1879年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出任法国总统。

……

1885年,在茹费理内阁倒台后,任命欧仁·亨利·布里松为内阁总理。

……

1887年因其女婿卷入一场政治丑闻,被迫辞职。

也许大家一时找不出其中的错误之处,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本P45“历史纵横”下面的两段内容。

答: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请根据P4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制作法国权利结构示意图。

那么法国的邻国——德国,又是怎样走上民主道路的呢?同样是通过一部宪法。

(板书)一、感:法德政治体制

⒈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⒉德: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投影:

探究体验

请找出威廉二世年谱中的错误之处

威廉二世年谱

1888年腓特烈三世去世,其子继位成为皇帝,史称威廉二世。

……

1890年,命令宰相俾斯麦辞职。由议会选举并任命卡普里维为新宰相。

……

1890年,拒绝续签《再保险条约》,致使德俄关系紧张。

同样的,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本P.46第一段和“资料回放”的内容。

答: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

请根据P46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制作德国君主立宪政体权利结构示意图。

德国和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

答:同——都实行君主立宪制。异——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掌握实权。

了解了法德两国政治体制以后,有同学制作了一张法德政体比较表,可惜的是其中有四处错误,你能找出来吗?

为什么几乎在同一时期,法德两国却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

(板书)一、感:法德政治体制

⒈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⒉德: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二、探:法德政体之源

投影:

看了这张法国近代发展历程的总结性的示意图,请同学们用最简单的词概括一下法国近代的自由民主道路。

答:曲折和艰难。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对旧制度的打击和改造比较彻底,民主化程度较高。为了革命的理想,法国人民前仆后继,艰难前行。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探索,尝试了种种政治理论之后,共和制度成为法国人民的最终选择。第三共和国这么一个看似在匆促间建立的共和国,曾经因为“一票共和”被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却在历史上存在了70年,成为法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共和国。而且,从那以后,法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君主制度。

而德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德意志统一由哪个邦主导完成?

答:普鲁士。

德意志统一方式?

答:三次王朝战争。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最后一段。普鲁士是一个专制色彩浓厚的邦国。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统一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继承了军国主义传统,因此形成专制主义浓厚的君主立宪制。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P46《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油画。请回答:

1.德皇威廉一世受到哪些人的欢呼?

答:军人。

这些人就是德国的容克贵族。

容克是德文音译,意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原为普鲁士的贵族地主阶级。16世纪起

长期垄断军政要职,掌握国家领导权。19世纪中叶开始资本主义化,成为半封建型的贵族地主。

2.这些人将给德国民主制度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

投影:

俾斯麦曾在议会中公开宣称:“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皇帝的奴仆而不是你们(指议员)的奴仆!”

(板书)一、感:法德政治体制

二、探:法德政体之源

结论一:政体受到本国国情、历史等因素影响

投影:

材料一法国工业革命,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5~1830)的后半期开始,到60年代末,法国工业部门中使用的蒸汽机已有2.9万台,近代工厂也在各地普遍建立,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摘编自《中国百科网:法国产业革命》材料二工业革命开始时,德意志还是个四分五裂的国家。19世纪30年代德国工业革命开始起步。1871年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使工业革命如虎添翼。

——摘编自《百度百科:第一次工业革命》请思考:法德两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有何差异?

答:……

虽然法德两国工业革命差不多同时开始,但由于德国四分五裂的状况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到了19世纪70年代,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迅速,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强大,而资产阶级需要共和政体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倒数第三段。与之相反,德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容克贵族掌握大权,所以建立了“立宪是虚,君主是实”的君主立宪政体。

(板书)一、感:法德政治体制

二、探:法德政体之源

结论一:政体受到本国国情、历史等因素影响

结论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体)

到19世纪70年代,近代西方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确立,并逐步发展和完善。投影:

【探究体验】

1882年3月,日本政府为了制定一部满足帝国统治需要的宪法,专门派出以伊藤博文为首的“宪法考察团”去欧洲考察。在德国期间,柏林大学的一位教授给他们提出建议:“在欧洲各国中,德国情况与日本最为近似。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如今日本开设议院,亦不可以议院之多数决定事项。”伊藤博文等人对此非常信服,便决心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制定日本帝国的宪法。

请思考:“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正确。1871年宪法虽然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皇帝和宰相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议会受制于皇帝和宰相,权力有限。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永恒发展》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永恒发展》教案 Lesson pla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politics compulsory 4 "worl d eternal development"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永恒发展》教案 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巩固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观”,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也是多样的,整体与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因此,我们要做到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哲学中将整个世界分为三大领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就从这三大领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讲授】讲授新课 . 一、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重点) 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观看视频《人类进化的过程》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②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

基本政治制度教案

第3课时基本政治制度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1)说说你对上图体现的制度的认识。(2)我国还有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教师总结:(1)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认识。(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活动一:走近食品安全 (阅读教材第68页“运用你的经验”) 1.问题:中共中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建议,民主党派围绕中共中央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这说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商国是。 2.教师归纳:(1)这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4)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5)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活动二:时事链接 (阅读教材第70页“探究与分享”) 3.问题:结合两个镜头,谈谈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提示: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活动三:情景再现 2017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4.问题: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认识。 提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5.教师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目标导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活动四:图片展示 1.问题:(1)你对民族区域自治是怎么认识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教师强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 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目标导学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活动五:走进生活中的小镜头 (阅读教材第74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问题:结合三个镜头,谈谈你对居民自治的认识。 提示: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册)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通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质教案

第16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新课导入】 以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组在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录制过程中关于“你听说过中国远征军吗?”的街头随机采访导入新课:当年数十万远征军将士为保家卫国而埋骨异域,可他们大多数人至今无法魂归故里。抗战的烽火硝烟过去不及百年,我们的脑海里却已无丝毫关于他们的记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新课教学】 一.走进历史之日军罪行 1946年5月到1948年11月,由美苏中等11国法官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理,国际检察局向法庭提交了对日本战犯的起诉书。 设问:你认为国际检察局会起诉日本战犯在二战尤其全面侵华战争时期触犯哪些罪名? (学生自主学习P74-P75页并简单归纳侵华日军的罪行) 1.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制造_______,也称_______,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也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抗战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2.1937年8月13日,制造_______,进攻上海。 3.1937年12月,攻陷南京后,对_____和平居民进行_____。 4.1941年河北省丰润县_______惨案。 5.在中国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即_______,用活人进行实验。 教师: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从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又制造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从而威逼南京。这幅图反映的是八一三事变后,遭到日机轰炸后的上海南站的情景,图中一个幼儿孤独的坐在废墟中哭泣,他的亲人在轰炸中应该不幸离他远去。而这幅图则是日本国内媒体《东京日日新闻》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这些铁一般的事实正是当年国际检察局起诉日本战犯的三大罪名(破坏和平罪、杀人罪、普通战争罪及反人道罪)共55项罪行之一部分(见下图)。

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全册

《生活与哲学》教案 所教班级 执教者

目录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彭琳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彭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段霞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段霞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陈婷婷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陈婷婷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忽丽霞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忽丽霞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张琳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张琳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李永朝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李永朝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教学目标】 1、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三、【知识梳理】 1.哲学怎么产生的? 2.哲学的本义? 3.哲学的任务?(功能.作用) 四、【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哲学智慧的产生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产生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实践活动和主观情绪中 D.哲学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2.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具有哲 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 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这句话意在说明( )

(最新)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基本政治制度》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国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第五课《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点内容。在学生学习过前两框,了解我国基本制度后,对于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越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两框的教学,学生对我国基本制度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受年龄、生活阅历、时代背景等条件的限制,普遍对本框内容缺乏全面的、理性的认识。这给本框的教学带来了认知上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明确多党合作基本方针和重要机构;了解人民政协。 (3)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基本制度对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作用。 (2)能够把学习到的基本制度知识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政治现象,解决相关政治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协的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人物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图中人的身份、职业等。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虽然他们平时有着不同的身份,但在今年的3月份,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一起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会议。你们知道他们共同的身份是什么吗?这个全国性的会议又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小结: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进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今天我们就以政协为切入口,一起走进第六课第三框,深入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进行新课 导入:每年3月初,我国都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会议。作为高中生的你们,能参加这个会议吗?这是不是意味着讨论国计民生的政治协商会议是大人们的事情,与你们无关呢?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今年广东实验中学的同学们就通过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形成了一份,并通过政协委员提交到了今年的两会上。他们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也来进行一场模拟政协活动。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根据昨天做好的预习学案,告诉我,你们小组准备当哪个界别的政协委员?学生: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身份与理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教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4.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 2.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 3.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 4.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多元的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对后世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代哲人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 难点和重点 ●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难点 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意义和影响。 引入 图片呈现诸子百家: 师生互动:从学生的答案人手,自然过渡到百家争鸣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回忆百家争鸣的背景,为学习百家争鸣概况作好铺垫。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其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特别是在面对相同的社会政治问题时,古代哲人们所进行的思考即所得出的答案,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吸收,这不仅表现在同家而不同派的思想中,也表现在不同家的思想中。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如此活跃的局面呢? 【师生互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然后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做出解释。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教师提问】当时出现主要学派有哪些?他们的代表人是谁? 【师生互动】(一)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二)道家老子、庄子 (三)法家韩非子 (四)墨家墨子 【展示材料】材料一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第十课第二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预习、巩固,识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课前搜集素材和课上实例分析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感知问题的能力及关注创新、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对政治生活关心,但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因此,要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达到深刻理解知识进而树立正确的观念。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难点:树立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古代的中国有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现代的中国有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新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影响了世界,中国现代的“新四大发明”改变了中国。

新四大发明的全世界走红,说明我们国家在鼓励、引导、促进创新这条路已走上正轨。无论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是中国现代的“新四大发明”,都是广大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都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民为之自豪的发明创造,它们改变了中国,影响着世界。中国人民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可以预见中国以后也会继续创造更多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发明”。 新课教学: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说一说:你熟悉的手机品牌有哪些? 篇一:科技华为与创新中国 探究一:以“通信业巨人”华为为例,思考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篇二:管理华为与中国道路 思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华为的分配模式? 探究二:如果你是公司员工,你更愿意现在拿高薪还是拿股权?说说你的理由。 (1)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科技、文化创新等 列举:我国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面有哪些创新的事例?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篇三:文化华为和思维变革 探究三:华为的文化创新说明了什么?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 制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目标程标准内容目标: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知识目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2)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与归纳法相结合时安排1时教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 关注热点: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出示视频)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以“人民代表大会”

为基石的,即:这项制度主要就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来体现的。 观看视频,引发思考,发表见解。用刚刚发生的热点大事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视频材料让学生整体感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推进新 背景材料(旁白):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确定了个税800元的起征点。二十几年过去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收入水平已经是原来的几十倍了。个税起征标准却保持了2年未变,使其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方面的功能大为减弱。于是公众呼吁“提高个税起征标准”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去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充分调查、充分认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当调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的初步方案,要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中相关的条款。一、活动设计 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我们大家肯定也十分关注,也想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角色扮演:我们全班同学扮演某市全体市民①我们全体市民都去吗?师生共同探究得出:从我国的国情考虑,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代表参

高中历史必修1第1课教学设计

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及其实质、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说明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其官僚政治与体制管理,无不与古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禅让制──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模式 2.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基础、确立、实质、神秘色彩 3.夏商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二、西周的分封制 1.建立 2.主要内容、特点 3.影响、发展演变 三、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 2.含义

3.特点 4.实质与作用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式教法,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课堂讨论。 【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有 5000 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国家诞生起,中国历代在制度安排方面凝聚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经验,及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或民族所难与相比的。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夏商周时期正处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教学过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阅读课本标题下小字,并阅读下面两幅图,然后回答:大禹为什么能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禹治水成功,舜传位与他;部落争斗中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从而享有极高威望。

八下道法教案_第3课时 基本政治制度

第3课时 基本政治制度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1)说说你对上图体现的制度的认识。(2)我国还有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教师总结:(1)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认识。(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活动一:走近食品安全 (阅读教材第68页“运用你的经验”) 1.问题:中共中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建议,民主党派围绕中共中央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这说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商国是。 2.教师归纳:(1)这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4)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5)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活动二:时事链接 (阅读教材第70页“探究与分享”) 3.问题:结合两个镜头,谈谈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提示: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活动三:情景再现 2017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4.问题: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认识。 提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5.教师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目标导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活动四:图片展示 1.问题:(1)你对民族区域自治是怎么认识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教师强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目标导学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活动五:走进生活中的小镜头 (阅读教材第74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问题:结合三个镜头,谈谈你对居民自治的认识。 提示: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活动六:了解会议通知 (阅读教材第74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问题:阅读这则会议通知,说说该村村民是如何管理村务的。 提示: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3.教师总结: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许多重要事件,如北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对当今复杂多样的世界形势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重难突破: 1,苏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经互会”和“华约”。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其表现,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 另一方面,美苏两国势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使世界在近五十年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第一单元单元分层突破 [自我校对]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E.郡国并行制 F.行省制 G.军机处 主题全面分析和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核心整合] 1.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中央决策方式,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2.主要矛盾 (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2)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

断削弱。 3.发展历程 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4.演变趋势 (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5.特点 (1)皇权至上。 (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4)宣扬“君权神授”。 (5)文化专制。 (6)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6.影响 (1)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2)但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其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即时演练]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给事中可以驳回诏书,反映了门下省的职能,故选A 项。宋朝枢密院主管军政,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驳回皇帝诏令的权力,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2020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 【导语】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比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很难喝到水。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一、学习设计思路 德国有一位的教学学家曾经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因此,本次教学设计将以学生为主体,我将以“走进希腊——感悟希腊——理解希腊”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即通过基础性的探究展开对希腊的了解,接着通过感受希腊的民主政治来进一步了解希腊,最后通过对希腊公民的认识达到对古代希腊为何被称为民主政治的摇篮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希腊地理条件、城邦特点和公民素质,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 【过程与方法】 从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有关知识,分析希腊独特的海洋性自然环境对于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利用图示法,演绎法等方法,引导深入探究希腊公民的素质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相关素材,合作探究古代希腊作为民主政治的摇篮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造就一种文明制度。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作用 难点:理解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的摇篮 四、学习方法 采用情景创设的方法神入历史,结合多媒体演示法充实课堂内

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m 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教学对象:时间: 课题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1、知识与能力: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 2.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3.2、过程与方法: 4.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方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教案个性化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先填后背——写出从夏至清的朝代顺序名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西夏、、清 【教学过程】 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10分钟) 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政治制度特点 ①第一个国家政权 ②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③王位继承传子制度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政治制度特点 ①商王具有支配内服外服的实际权力 ②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是有限的 ③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三、西周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对象:同姓亲族(分封主体)、功臣、姻亲、附属国、

殷商降族 (2)内容:核心是分封土地、人民 受封诸侯有政治、经济、军事义务 (3)影响:①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②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大宗(嫡长子传宗继统)小宗(嫡长子同母弟或庶母兄弟) 大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5)影响:①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起其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联系起来,同时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3、礼乐制度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

高中政治必修4《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High school politics compulsory 4 "values and values" teaching plan 编订:JinTai College

高中政治必修4《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教学重难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人的价值 1、哲学上的价值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粮食、水果等食物具 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满足人们穿、 住需要的属性;书籍、艺术等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 这些具体事物对人来说具有什么共性?(这些事物对人都有积 极意义,这些事物都能以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这就是哲学所要研究的价值范畴。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因此哲学上的价值与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西红柿原来是南美洲森林里的野生植物。后来作为观赏 植物引入欧洲种植,进而发现它能食用,对人来说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西红柿是否天生就有价值?(西红柿如果生长在野外而不被人所发现,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是没有价值的。价值是一种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主体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和功能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2、人的价值 既然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 需要的属性和功能,那么人的价值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物的价值的特点在于事物能够以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来满 足人的需要,但事物自身没有需要,物的价值具有单向性。一个农民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高品质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许琳琳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第三单元第7条: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如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3)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教学思路】 依据新课标精神,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有机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使学生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由我国国体决定,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从而认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确立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及国家领导人,共赴人民大会堂……)阳春三月,人大代表汇聚一堂!大家看,国家领导人正向我们一路走来(多媒体课件演示国家领导人图片)。学生边看边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春旺…… (教师)他们都是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人,那么,以中央国家机关为例,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简表。) 师问:全国人大是什么机关? (学生答:最高权力机关。) 师问:国务院是什么机关? (学生答:最高行政机关。) 师问: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什么机关? (学生答: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师问:最高人民法院是什么机关? (学生答:最高审判机关。) 师问:那么,这些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二、情景分析 (一)两个探究活动 1.探究一。

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人民版全套))

高中历史教案 必修一(人民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 (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