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构图
我国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发展浅析

我国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发展浅析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精细细致、条理严密、色彩饱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等特点。
自古以来,中国画一直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而工笔重彩人物画更是其中的精华,其发展历程坎坷,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尤其是在近百年的现代发展中,深受人们的青睐,成为中国国画中的瑰宝。
一、历史发展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的《洛神赋图》是一幅著名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随后的宋代和元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也有所发展。
到了明朝时期,工笔重彩人物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沈周、唐寅、仇英等为代表的画家对工笔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发展,加强了笔墨勾勒和色彩的运用。
清代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则是在明代工笔画的基础上更加革新。
而在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成为了中国画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
二、技法特点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技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精细细致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线条细致,构图精确,细节处理完美,表现出画家的精益求精和孜孜不倦的精神。
2. 条理严密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构图严谨,画家注重人物姿态、服饰、器物等细节的描述,刻画出人物生动的情感表现。
3. 色彩饱满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色彩搭配多变,色调丰富,更加注重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的表现,以求达到更高的艺术感染力。
4. 视觉冲击力强工笔重彩人物画独有的技法特点,造就了视觉冲击力强的效果,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令人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三、当代发展现状在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发展受到了不少的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国家的崛起,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已受到国人的越来越重视,而工笔重彩人物画在这个背景下也得到了很大的关注。
一方面,现代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家注重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他们善于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精细细致的线条以及精准的构图,创作出独具特色且具有观赏性的艺术作品。
例如,赵小兰的《馨香-鱼兰图》、徐莹的《红尘依依-新娘打扮》等作品,都代表了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最高水平。
工笔人物画簪花仕女图临摹技法

注意表现对象 的神态和表情 :力求传达出 对象的内在精 神
注意线条的流 畅性和连贯性 :避免出现断 线或抖动现象
注意颜料的纯 度和明度搭配 :避免出现过 于浓重或不自 然的色彩效果
注意事项
A
通过以上几个 步骤的临摹学 习,我们可以 初步掌握工笔 人物画的基本
技巧和方法
B
当然要想进 一步提高绘 画水平还需 要不断地实 践和探索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 重要组成部分,簪花仕女图则 是工笔人物画中的经典之作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簪花仕女图进行临摹技法的探 讨
1
准备工具和材料
毛笔:毛笔是绘画的 主要工具,可以选择 品质较好的毛笔,如
紫毫、狼毫等
准备工具和材料
墨汁:墨汁是用来调 制黑墨的,可以选择 黑墨浓度较高的墨汁
颜料:工笔画通常使 用的是中国画颜料, 可以选择色泽鲜艳、
纯度较高的颜料
x
x
x
x
x
宣纸:宣纸是常用的绘 画纸张,可以选择质地 较厚的宣纸,有利于表
现工笔画的效果
砚台:砚台是用来磨 墨的工具,可以选择 砚台表面较平滑的品
种
2
学习构图和线条表现
学习构图和线条表现
观察原图
首先仔细观察原图,了解画面的构图、线条表现 等基本特点
总之,创作属于自己的 簪花仕女图需要不断地 实践和探索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创 作过程,我们可以逐渐 掌握工笔人物画的技巧 和方法,并表达出自己 的艺术感受和思想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 所帮助
C
希望这篇文 章能对你有
所帮助
5
创作属于自己的簪花仕 女图
创作属于自己的簪花仕女图
在临摹学习的基 础上,可以尝试 创作属于自己的 簪花仕女图。以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构图法则

1 主宾
构 图的关 键 . 主要是研究部分 与部分之 间的关 系 . 以及题材 的主 次关 系。一 幅画不论画幅大小 , 内容繁简 , 首先应考虑 突出主题 , 宾主 分明。 这就要求在位置 、 形象 、 色彩处理等方面 , 都要为突出主题服务 。 不能喧宾夺 主 主题往往是实 的、 大的 、 色彩浓重的 , 放在 画面的主要 位置上 ; 次要部分常常是虚 的、 小的 、 色彩较淡 的 , 放在画面 的次 要位 置上。如宋人小 品中的《 出水芙蓉》 , 在一个团扇 上只画一朵盛开的荷 花, 造型丰满生动 , 色彩雅致 , 用较深的荷叶衬托 , 花非 常突出 , 色彩娇 艳而不俗 . 十分完美
2 0 1 3 年
第1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0职校论坛 。
科技信息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构图法则
毛联 瑞 ( 仲恺 农 业工程 学院 何香 凝 艺术设 计学 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2 2 5 )
内容 。
【 关键词 】 工笔花鸟 画; 形式 ; 构图 ; 法则
构 图. 即所谓“ 经营位置” . 也叫“ 章法 ” 。 南齐谢赫将 “ 经营位置 ” 列 为“ 六法 ” 之一 清代花 鸟画家邹一桂甚至把经营位置提 到第一位 历 代 画家也都把“ 经营位置” 当做绘画的重 要课题进行研究 唐代诗人杜 甫在《 丹青 引》 中有句“ 意匠惨淡经营中“ , 也就是说构 图要经过精 心布 置。 构图虽然是一个非常活跃 的艺术创造过程 , 但并不是无法可循 。 中 国画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 中建 立了许多符合 自身 审美 要求的构 图法 则, 如布势 、 主次 、 对 比、 均衡 、 疏密 、 开合 等等 。花鸟画 , 特别是工笔花 鸟画 . 对其构 图要求就更为严格。 工笔花鸟画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它终 不 如人物 画丰 富多彩 , 也不如山水画山峦起伏 . 云烟变幻 。 虽然 花也有 多种多样 的花 . 鸟有多种多样的鸟 , 终究 只是花 与鸟 . 几百年来无 多少 变化。有得题材 , 已有无数画家画过 , 因此易落俗套 . 造成千篇一律 的 情 况 所 以要使花鸟画画面有较多的变化和生气 . 就应该很好 的学 习 和研究 它在构 图上形式法则的妥善处理 中国画也不例外 和谐是 以形色等诸方 面体现 出来 的。 在具体 的运用 中. 画面的元素出现的种类 越少、 越接近 ( 包括形状 、 大小 、 方 向、 色彩 、 肌理等 ) . 呈现和谐性会越大。但 过分 的统一会减弱视觉的冲击力 , 出 现平滞 、 后退 的效果 . 所以审美 中有了对 比的产生 。 对比是 指艺术作 品 中所描绘 的事物和对象的性质( 形状 、 面积 、 色彩 、 大小 、 位置 、 方 向、 肌 理 等) 及性格方面的对立因素十分 突出地表现 出来 。它有助于更鲜 明 地刻 画事物和形象的特点 . 给作品带来强烈 的视觉效果 。在造型艺术 中, 我们常会看到大与小 、 曲与直、 冷与暖 、 粗与细 、 刚与柔 、 简与繁 、 疏 与密 、 动与静 、 规则与不规则 、 传统 与现代等造型元素的形式对 比。在 对 比的运用 中. 量的把握或者面积 的把握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们要掌 握好矛盾 的统一规律 . 统一而无变化 易呆板 . 变化而不统一便杂乱 , 要 统一 中有变化 . 变化 中求统一。 有时一 幅画上画了很多的花 , 所谓百花 齐放 . 一种不少的画 了一百种 . 显得杂乱无章 。 如果大幅构图中只画一 种花 . 往往也感到单调乏味。因此要 多样统一 , 不管画多复杂 的构 图, 用量 和面积来衡量就是要做到“ 大面积统一 . 小面积对 比” 。
《女性题材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研究与创作实践》范文

《女性题材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研究与创作实践》篇一一、引言在浩瀚的艺术长河中,女性题材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古至今,女性形象一直是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当代工笔人物画也不例外,它以其独特的细腻、精妙之处,展现女性形象的多维美。
本文将围绕女性题材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与探讨,并通过实际创作实践加以阐释。
二、女性题材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一)女性形象的多元化表现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表现女性形象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柔美、婉约,而是更加注重表现女性的多元化。
画家们通过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将女性的柔美、坚韧、独立等多重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画家们还关注女性的社会角色,如母亲、职业女性等,以不同的形象展现女性的价值。
(二)情感表达的细腻性工笔人物画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层次感,能够很好地表达女性的情感。
画家们通过描绘女性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服饰等细节,将女性的内心世界呈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女性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
(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传统与现代元素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画家们在继承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观念、绘画技法等元素,使得女性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得工笔人物画在表现女性题材时更具魅力。
三、创作实践(一)选题与构思在创作实践中,我们选择了以现代都市女性为题材。
这些女性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如职场白领、家庭主妇等。
我们通过观察、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这些女性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等,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在构思阶段,我们确定了画面的构图、色彩运用等,为后续的创作打下基础。
(二)绘画技法与表现手法在绘画技法上,我们运用了工笔画的细腻、精妙的技法,通过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等手段,将女性的形象、情感等表现出来。
同时,我们还融入了现代绘画技法,如光影处理、色彩搭配等,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在表现手法上,我们注重以形写神,通过描绘女性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等细节,将女性的内心世界呈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画的构图技巧

中国画的构图技巧中国画的构图技巧经营位置绘画也好,写文章也好,都要有章法、布局。
谢赫《六法》中称之为"经营位置"。
为什么不说是分布位置而称为经营位置?这里说明作画是个要动脑筋,如何安排画面的问题。
作画有了题材,通过画面传达给观众,使观众接受了你的想法和美感,从构思到画面,遇到的第一关即是构图。
明代谢肇润税:'市故事便立意结构"。
同时代的另一画家李日华说:"大都画法以布置意象为第一"。
可见取得好的题材,还不算万事大吉,紧跟着要研究主体部分放在哪里,次要部分如何搭配得宜,甚至空白处、气势、色彩、题词等等的细节都要反复推敲,宁可没有画到,但不可没有考虑到,这种推敲布置的过程即是一种经营。
邱汉桥《梦回金湖湾》画家常常不是通过一两张草图便能达到理想构图的,特别是中国画的构图,要考虑民族形式的特点,要考虑到便于发挥笔墨,便于物象的展开,既要多变化、多次层,又要求统一,关于这些特点,下面再分条叙述。
三远北宋郭熙在所著《林泉高致》一文中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清之子远",现分述如下。
一、高远在《芥子园画传》的山水部分,总结有构图学上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高远、深远和平远的三远法,实际上是如何表现山水境界中的高、宽、深三度空间的方法。
高远法《芥子园画传》中所说的高远,是从下面向上仰视,才觉得高远,我们今天应用透视学的观点,即把物象放在视干线上,就显得做岸兀立。
在这部书中提出用泉水以助其势之高,如画雁荡山的龙激飞瀑,即应有高远之气势才好。
但是书中的措泉助高,并不能把问题说得十分清楚,因为你把山画得再高,泉水画得再长,还是不及真山的千分之一高。
怎样把象千例之高的大山画在尺幅之内呢?刘未对宗炳在历山水序》中指出,眼与山只要有了相当的距离,按照比例来画就行了,'坚划三寸"就有千例之感;'舱里数尺"即可体现百里之遥。
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其艺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细、细腻:工笔人物画的特点之一是精细、细腻。
画家在绘制人物时,尽可能地还原人物面部、衣饰、姿态等细节,追求表现精致和细腻的效果。
2. 严谨、规矩:工笔人物画在构图和画法上都有一定的规矩和严谨性,以求达到准确、整齐、规范的效果。
画家通常会使用线条勾勒轮廓,再用颜色填充,使人物形象更加准确。
3. 重色、鲜艳:工笔人物画强调色彩的重要性,色彩通常鲜艳、饱满,画面色调明朗,具有视觉冲击力。
而且,色彩的运用也能够表现出画家的个性和风格。
4. 独立、自主:工笔人物画在表现主题和人物形象时,常常独立自主,不受模仿和拘泥于传统。
画家注重自己的表现和创造,追求独特的艺术效果。
5. 传统、文化: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和历史传承。
从画面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文化风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 1 -。
论中国画的构图与意境

论中国画的构图与意境姓名:李国念学号:201205000718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精致文化,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情感的表现,在世界艺术林苑中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
而意境和构图又是中国画在世界画林独树一帜的重要标志所在。
所谓构图,就是画面的结构、框架;也就是构成画面各要素的组合方式。
讲求构图,其目的就是用恰倒好处的形式语言来表达画家的意图。
具体包括确定画幅的形状,对所有形式要素进行有目的的组合,使之成为具有多样性又有条理性;既具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整体,去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形成画面的表现中心,更好地突出主要形象,并增强绘画的艺术表现力。
因此构图决定着作品最终的可能性,构图的合理与适用是作品的首要秩序。
在构图上,中国画讲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
而这也创造出了中国画的另一大特点:写意,追求意境的构造。
意境是中国古代画论的中心范畴,也就是指绘画作品中出现的那种感情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详细来说,就也就是指一幅画气韵生动与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深邃境界。
中国画追求意境、抒发主观情感的倾向,主导着中国画的艺术发展。
在中国画中,构图与意境又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实体。
构图为意境服务,意境反应构图的价值与艺术。
在二者的结合上,中国画传统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都有很好的体现。
在中国花鸟画中,构图作为外来的绘画语言被运用与花鸟画中,这对于传统与现代绘画在形式方面可以说是一种很大的突破,它的介入丰富了中国花鸟画美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也成功的为现代人们的审美原则所接受。
任何一种绘画的产生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因而在现代的社会体制下,文化被自由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绘画也必须相应的融入时代。
何家英写意人物画造型中的工笔语言

何家英写意人物画造型中的工笔语言何家英是当代著名的写意人物画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笔触和艺术表现力享誉国内外,在国画界有着很高的地位。
何家英的写意人物画造型中融入了工笔语言,使得他的作品既有写意的气韵,又兼具细腻的工笔细节,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本文将就何家英写意人物画造型中的工笔语言展开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何家英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何家英的写意人物画造型中的工笔语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线条的丰富变化在何家英的作品中,线条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
他善于使用笔墨勾勒出人物形象的轮廓,但并不拘泥于传统的线描,而是以线条的丰富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形态和肌理。
比如在描画一位女子的发髻时,他会运用不同粗细、轻重的线条来勾勒出发髻的曲线和质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富有生动感和立体感。
这种线条的丰富变化既体现了写意的意境,又展现了工笔的细致和精细。
二、色彩的丰富表现何家英的写意人物画造型中的工笔语言还体现在色彩的丰富表现上。
他的作品中,色彩运用非常丰富多彩,不仅有鲜明的对比,而且还融入了丰富的层次和过渡。
通过对色彩的用笔和运用,他在人物的面部、服饰、背景等方面都营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效果,使得人物画更加栩栩如生,更加形象生动。
三、细节的精细处理何家英的作品在写意风格的基础上,还注重细节的精细处理,这就是工笔语言的体现。
在他的作品中,不论是人物的表情、服饰的纹样还是背景的装饰,都能看到精细入微的描绘。
例如在描绘一位男子的面部时,他会用笔勾勒出男子的鬓角、胡须等细微之处,同时在服饰上也会细心描绘衣纹、纽扣等细节,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逼真,更具有感染力。
四、构图的严谨布局何家英的写意人物画造型中的工笔语言还体现在构图的严谨布局上。
在他的作品中,构图是非常重要的,他善于通过对画面的布局和结构的精心安排,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生动有序,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描绘一位女子的风采时,他会将人物置于画面的一侧,同时在另一侧布置一些花鸟石竹等陪衬,使得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空间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构图
作者:高正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2期
摘 要:从画面到画面的构图是苍白的,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系统的学习构图方式不可
缺少,但是真正的能够打动人的构图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素材的提炼,有的放矢地
在生活中收集形象、积累素材、丰富完善自己的创作构思,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才能创作
出自然的、富有灵性的构图,进而更深的体会中国画创作的本源。
关键词:经营位置;意境;节奏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5-0162-01
构图是绘画重要的环节,是构思和安排视觉要素的总设计。构图工作是思考的过程,也是
组织的过程。构图在国画里称经营位置、章法。在作品中是各种绘画形式要素整体的组织方
式。构图对于画面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早在东晋顾恺之在《画评》中就提出:“若以临见妙
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
构图之所以能对一幅画有重要作用,在于它的外在形式和我们的审美习惯,审美心理,民
族文化,哲学观,美学思等方面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国画人物从古代的衣饰,生活方式内容
到如今的一路变迁,它潜藏的内涵始终是完整的艺术体系和构成程序,是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
产物,有着民族精神、情结和气魄在内,其手法和图式与我们中国人传统思想观念密切相连,
是古代艺术家对天地和人自身的敬畏心情的物化反映,是对我们生存处境的深刻理解,蕴含有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国画人物的构图和山水花鸟相比有共性,更有其自身独特性,因为人的神情造型、环境、
主题思想和我们最为一致,对人的安排处理和画幅整体构图设计和我们的审美需求相连,意境
优美深远国画的美感源于形式上的美和意境内蕴的美,二者密不可分。意境是国画的旨归,也
是构图艺术的最终目的,也常常是一幅画水平体现的。一个标准,国画人物的意境讲究唯美深
远。气息正,气韵畅,在古典美学里强调了作画者的主观认识,所以有经验的画家就会利用这
种审美心理的倾向性布置画面制造意境,根据主题来相机安排人物和各物象,以意境和美感为
指引对画面各因素加工取舍,使自己的精神理想以最好的形式彰显。
人们在欣赏自然物象和人物时,总是喜欢看既生动有趣味,又和谐有秩序的,而不愿看到
杂乱无章或千篇一律的,这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需要。所以画面秩序既要有变化又要有均衡,
这就需要将人与景,人与人的形态关系,色块强弱变化等构成因素按照视觉需要来安排,以达
到稳定画面,平衡视觉感受的效果均衡与变化。同时,绘画构图中的节奏感起着显现全局气势
的轨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视觉上的快感和引导视线的运动等作用,因为人们的视觉习惯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物体运动方向追视,而当构图中的形象有秩序地排列构成时,便产生了一种节奏的运动趋
势,从而吸引观者的注意力从一个形象转向另一个形象,有很大的活力。
所以对构图的设计在整体安排人物与景物的关系上总是遵循着气韵通畅的原则进行,并依
据主题表达需要安排画面的节奏。如《韩熙载夜宴图》分为五段,每段各以屏障隔开,每段独
立成幅,按时间顺序连为一体,如音乐的旋律有序曲,高潮,尾声,构成一个完整的乐章,这
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为了画面的形式美感常用的还有奇偶聚散,藏露相宜,整体
关联等聚散有变化就构成了疏密对比,而且奇数的排列容易变化,以免对称呆板,所以国画构
成上偏爱奇数,在处理人群时,常常有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情况,在组合时既要符合事实情
况,人情物理,又要符合节奏美感,聚散自然,繁简合理,疏密变化美观,这些都能在《韩熙
载夜宴图》当中体现。并且在画面上要注意含蓄,藏住或遮掩住物象有含蓄不哆嗦的效果,对
露的巧妙省略,能达到以少胜多变有限为无限的艺术效果。整体地处理画面各部分之间的协调
关系是画家从始至终要关注的事,改动一个物象的位置比例,一个色块都会带来其余各部分的
相应变动"如果把一个人挪动,就不能取得整体气势上的集中协调,如果把人物的脸转向另一
个方面,则意趣全失,只有别扭,几个人物聚在一起形成的整体轮廓外形要非常整,不零散不
琐碎,就像一个整体团块一样具有整体气势,不可分割。画面上的每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
不起好的积极的作用就是起破坏整体的作用,所以局部只有放在整体中考虑才是适当的和有意
义的。
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人物画上可以看出,人物画的视觉中心当然都是人,如果是人数众多
也常常有一个人或一组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它是画面的趣味中心,画眼。人物常常是画面上最
引人注目的地方和控制全局的焦点,让观者无意中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身上进一步品味,尤
其是人物的脸部神情五官韵味常常是视线停留,仔细欣赏和引起心理感受沟通的最主要的审美
对象,是重中之重,所以让主体人物形象生动突也是画面上最花费力气之处,它也常常是构图
中心,画面整体安排需要围绕一个中心构建,其余人物和景物都根据中心人物来布置,对中心
人物的安置十分讲究,在构图中常处于画面正中稍偏的位置,居于中心太端正呆板,居于稍偏
的位置容易取势造势,并且也在视觉中心的范围之内,居于中心的要在稳定,中以正求变,有
相对的呼应变化,居于偏颇处要变中求正,在变化多端中取得动态平衡,相对稳定,主次得宜
"画面上为了突出视觉中心人物,经常采用对比和造势导向的方法。对比就是为了突出主体人
物,使画面丰富,造势导向是将画面气势都影响于中心人物,线性方向集中在中心人物上,形
成烘托之势,才易形成强烈的视觉暗示效果,使主体形象突出完备。
然而,从画面到画面的构图是苍白的,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系统的学习构图方式不可缺
少,但是真正的能够打动人的构图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素材的提炼,有的放矢地在
生活中收集形象、积累素材、丰富完善自己的创作构思,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才能创作出
自然的、富有灵性的构图,进而更深的体会中国画创作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