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营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高金:商业银行营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思考数字经济商业银行营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冋ZLZ(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100053)[摘要]随着近年来金融科技和现代经济市场的不断转变,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并且我国各个金融行业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变,商业银行对于我国的经济以及金融活动开展来说极为重要。
而数字化转型转变了以往传统的金融服务边界,使银行在进行业务工作时,工作的重心由对公业务转向为了现代化的零售业务,对于银行的运行管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不仅需要了解现代化的运营体系,还需要尽可能提高自身的数字运营能力#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了解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的具体特征,并做好相应的数字化转型,了解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运营方式。
这样才能有助于使商业银行在现代金融背景下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金融体系,为我国的银行业发展添砖加瓦#[关键词]商业银行;数字化管理;转型分析;营运思考[DOI]10.13939/ki.zgsc.2021.17.185从全球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呈现快速波动的状况,现的金融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与现代的体系相#而的政治经济呈现的趋势,技术加速以及商业环境的变化,导致现在的大多数企业都需要做好进的数转型,这样现代的金得到有效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在这样的金融体系和发展,需强化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进行有机的,不断制造业向数进行不断的转型。
行的发展状况,国的数转现快速发展的,具有一定的服务,智的发展趋势,而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业务,已经不局话或者柜台,现的网环境已经成为大多数用户选择的主要业务环境,在进行,也单一的客户对银行,银行对客户的转变为了,和,在这样的现,通过环境的深度结合和有机结,够现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整体质量不断提,有技术和业务的发展,国现在的经济体系现区域化和生的良好发展趋势,这对续范围内的经济环境转变,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国外研究现状

2017) 的研究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 KarlS 等) 人认为高 级领导团队如果缺乏数字化经验,将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 产生重要障碍。这些团队如果不能摆脱组织的核心能力、 价值观、历史,将很难从根本上领导团队进行数字化转型。
( 三) 价值主张 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价值主张。价值主张 是企业能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它既和竞争对手的价值主张 有相似性,但要 提 供 比 竞 争 对 手 更 好 更 优 异 的 方 案,更 要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策略。数字技术改变了价 值创造的路径,挖掘新的价值主张( Gregory Vial,2019) ,使 客户在价值网络中成为价值的共同创造者。企业既要选 择合适的合作方 一 起,建 立 可 行 的 联 盟,又 要 通 过 构 建 新 的硬件系 统,创 造 新 的 价 值 ( JooJ. M. Ferreiraa,CristinaI . Fernandesa,FernandoA .F.Ferreirab,2018) 。同样,数字化转 型是否能保持或者提高其企业原有的市场份额,提高其服 务质量,都是影响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因素。
除了直接的操作,数字技术还 产 生 了 大 量 的 用 户 数 据。这些用户数据大大促进了企业分析用户行为和用户 心理,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改进产品,提 高竞争力。大数据分析还可以给用户的信用打分,降低企 业的运营风险。
Gregory Vial,2019) 在综合以上的基础上,提出改变了 消费者的行为和 期 望,扰 乱 了 竞 争 格 局,增 加 了 数 据 的 可 用性,数字技术是破坏的根源。数字技术创造了新的价值 主张,重新定义 了 价 值 网 络,还 使 客 户 在 价 值 网 络 中 成 为 价值的共同创造 者,变 更 分 销 和 销 售 渠 道,促 进 组 织 敏 捷 性,改变价值创造过程所需的结构变革,改变了组织结构。
浅析西部地区应对“数字鸿沟”的策略分析

浅析西部地区应对“数字鸿沟”的策略分析一、西部地区应对“数字鸿沟”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某些原因,西部地区的数字化发展相对缓慢,数字鸿沟问题比较突出。
如何应对数字鸿沟,加快数字化进程,推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字鸿沟问题的表现数字鸿沟问题表现在不同方面,主要表现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数字落后地区比较集中、数字专业人才短缺、数字基础设施欠缺以及数字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等。
三、应对数字鸿沟问题的策略分析1.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要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必须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技术研究和应用,促进数字化转型。
同时,应该积极拓展数字产业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发展数字产业是西部地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部门可以建立数字产业园区,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
同时,应该鼓励企业加大数字技术研究投入,提高数字创新能力,推动数字产业健康发展。
3.提高数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数字化时代需要大量的数字专业人才,因此,提高数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重要策略。
政府应该加大对数字教育的投入,为培养数字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和技术支持。
4.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也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电信运营商加快网络建设速度,提高西部地区数字化水平。
5.实施数字招商引资政策数字化时代已成为了各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因此,实施数字招商引资政策是加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策略。
政府应该借助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数字产业企业到西部地区来落户兴业。
四、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1、重庆数字经济发展重庆市积极推动数字经济转型,2019年,重庆数字经济总量超过8500亿元。
重庆市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例如,重点支持数字游戏、数字文化、数字设计等数字产业的发展,提高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
数字化助力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

数字化助力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Digitalization Help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Survey and Design Enterprises李宠一(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010)LI Chong-yi(Sinope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100010, China)【摘要】21世纪以来,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了新一轮产业革命,也推动了工程建设向着数字 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数字化作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勘察设计企业若想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借助数字化转型。
大力实施 数字化转型可助力勘察设计企业在市场开发、项目执行、促进技术高效转化等全链条协同发展:勘察设计企业承担着从源头打造工 厂智能化优质基因的重要使命,架起了科技成果转化为高效生产力的桥梁,推动产业全面数字化进程。
论文立足于勘察设计企业转 型发展现状,基于价值视角,探讨数字化助力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Abstract】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new generation o 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rked by digitalization,networking and intelligence has given birth to a new round o 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also promoted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move towards digital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Digit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 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 f social economy. I f the survey and design enteqjrises want to achieve great development, they must rely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Vigorously implement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an help survey and design enterprises to develop synergistically in the whole chain, such as market development,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efficient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Survey and design enterprises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mission o f building intelligent and high-quality genes from the source, build a bridge for transform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efficient productivity,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igitalization o f the industr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 f t 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 f survey and design enterprise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 f valu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digital assistance to survey involv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 f e nterprises.【关键词】數字化;勘察设计企业;转型【K e y w o rd s】digitization; survey and design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中图分类号】TN911.72;F272.1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9467 (2021) 01-0225-02 [DOI] 10.13616/ki.gcjsysj.2021.01.0871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的现状勘察设计中包含多项内容,即使部分此类企业存在差异,但从行业整体的发展层面而言,大部分此类企业转型发展情 况基本类似。
学术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对策

实践视阈一、数字化:学术图书出版的必然之路近几十年来,现代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交流与传播逐步成为主流。
伴随着读者阅读环境和阅读习惯的变化以及出版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出版在传播时效性、传播媒介多样性、盈利模式灵活性等方面均表现出短板与不足,难以满足大众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难以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转型成为出版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一)学术图书的范围和特点学术图书作为出版行业的一个分支,广义上不但包括学术著作和学术专著,还包括学术论文汇编、学术会议录、大学及以上程度的教材和参考书、学科工具书、学术随笔等。
学术图书一般由相应专业领域中术业有专攻的学者完成,由专业素养较高的编辑负责编辑出版工作,涉及内容高度专业化,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其更多深层的内容可以通过嵌入二维码、链接等形式进行积极拓展,数字技术为此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二者有较为广阔的结合空间。
(二)数字出版的概念和发展态势数字出版作为一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出版形式,指利用数字技术对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
数字出版以先进技术为支持,以内容集成、环保低碳、运营灵活、高度市场化为特点,给各国出版业突破产业困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空间带来了启学术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对策苗 杨内容摘要: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大环境中,学术图书出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积极应对、寻求长足发展,是需要广大出版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面临着前期投入和维护成本大、读者阅读环境和阅读习惯改变、开放存取等新型出版模式冲击等挑战,为此应采取积极开发电子书,建立专业学术数据库,搭建一体化平台,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结合,实施品牌战略,强化IP思维,提升优质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等措施进行应对。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企业短时间很难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对于力量薄弱的中小微企业来说,转型要求高、挑 战大,要坚持熬过阵痛期,才能看到转型成效,因此很多企业 不愿进行数字化转型。“上云用云”对于企业转型来说,是一 种成本较低、方便快捷的转型方式,但多数企业依然有对云服 务了解不够、担心数据泄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云服务落地成 效不够。
本文以贵州为例,深入探讨了贵州在推动传统实体经济企 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这不仅可以增强读者对贵州发展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水平的了解,提高传统实体经济企 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也为相关领域学者进一步深入开展此 方面工作提供参考。
1 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贵州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推பைடு நூலகம்互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精神,通过探索 与实践,形成抓评估服务、会诊对接、贯标实施“三个关键环 节”,强化融合服务队、融合解决方案、公共服务平台、融合 园区载体、标杆样板示范“五个支撑能力”,用好省级和国家 级“两类支撑团队”的“352”应用服务体系。经过多年探索与 实践,贵州省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的发展水平稳 步提升,融合指数从2017年的33.8提升到2020年的41.1[1],整体 融合进程初步进入中级阶段。
2.2 转型能力不够,“不会转” 贵州省实体经济企业普遍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有限,转型 能力不足。《贵州省数字经济人才发展白皮书(2019)》[2]显 示,贵州数字经济人才规模总量为32.03万人,人才需求缺口为 11.57万人,缺口率为26.54%。其中,数字产业化人才需求缺口 约为6.25万人,需求占比为54.02%;产业数字化人才需求缺口 为5.32万人,需求占比为45.98%,既懂行业又懂信息化的复合 型人才普遍紧缺。因此,即使对于有转型意识的企业来说,因 缺乏专业的数字化管理人才,对于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依然处 于能力不足阶段。 2.3 转型成本偏高,“不能转” 新技术应用成本偏高。特别是对于广大中小微实体经济 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投入不足。从2018-2020年全省“万企 融合”大行动标杆项目、示范项目投入来看,实现全流程贯通 的大数据应用,包括智能化设备采购等硬件投入在内的全部投
浅析教辅图书的数字化进程

浅析教辅图书的数字化进程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辅图书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逐渐融入了互联网思维。
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教辅图书应该更加主动、快速地寻求数字化转型,以期符合数字化教学的理念。
本文着重阐述了教辅图书的发展现状和其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以及教辅图书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困境与探索,并提出数字化教辅出版物的研发思路。
关键词:教辅图书;数字出版;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教辅出版物可见,出版单位如何适应数字化转型,如何转变传统出版观念,如何处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开拓适合自身的转型之路。
而如何对出版自身形成有价值的定位,是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之间相得益彰,且同享共赢的关键[1]。
一、对传统教辅图书的分析教辅图书历来备受出版界关注,一方面它的市场化程度高,可以创造很大的利润;另一方面,它也存在低质、同质化等严重问题。
1.激烈的市场竞争。
我国中小学生数量庞大,且保持相对稳定的规模。
教辅图书作为学生的课外补充,因此,其在图书市场上一直有着十分旺盛的刚性需求,而且也为许多出版单位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教辅图书产品种类不计其数,从产品功能来分析,可细分为专题类、试卷类、中高考类、寒暑假作业、教材全解类、同步类、工具类和实践操作型等大类,涉及中小学12个年级的语文、数学、外语(英语)、道德与法治、化学、物理、美术、生物、地理、历史、勞技、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全部科目。
此外,教学教材版本的多类化和考试命题的区域化也迫使教辅材料的更细致区分与适时跟进。
除了这些品种分类外,还包括季节性与周期性分类。
因而无论是出版单位,还是民营出版商都在从事着教辅图书的策划与编写,也都想从教辅图书市场分得一杯羹。
教辅图书必须服从于教科书和课程标准,在源信息的选择上特别唯一,这就迫使教辅产品同质化现象的出现。
同质化主要体现在可替代性强,内容相近,版式、体例相似,甚至于书名都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只是出版单位的不同。
科研成果管理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例

科研成果管理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例杨东1荣婕1杨帆1苏爽1杨智君1陈平1王思思1,2(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2.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14)摘要:科研成果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科研工作的部署、科研计划的决策等科研管理活动具有反馈作用。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引导下,我国在科研领域持续增加投入力度,涌现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大量科研成果,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在新的成果管理模式下,将更易体现成果管理的价值。
本文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例,探索成果管理的价值以及管理方式,浅析成果管理信息化的优势,通过科研成果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与应用,简化工作流程,提升科研成果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科研成果;成果管理;信息化;成果数据;数据关联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772/j.issn.1674-1544.2021.01.006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ChinaYANG Dong1, RONG Jie1, YANG Fan1, SU Shuang1, YANG Zhijun1, CHEN Ping1, Wang Sisi1,2(1.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Beijing 100029; 2.Hunan Institute of Metrology and Testing, Changsha 410014) Abstract: Being a crucial par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brings feedback to work plan and decision mak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China continues to increase its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utcomes com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he informat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can greatly improve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e new management model can help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This paper will cast an eye on the value and management methods of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and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The case of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will be studied to analyze the nee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introduce the design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f achievements data association. By putting the system into practice, the work procedure can be simplified and a higher level of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can be achieved.作者简介:杨东(1987—),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荣婕(1992—),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杨帆(1987—),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经济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苏爽(1984—),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杨智君(1977—),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通讯作者);陈平(1987—),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通信作者);王思思(1985—),女,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数字化转型 大佬都在说数字化转型,但您真正理解什么就是数字化不?
充分理解数字化,明确数字化就是什么以及不就是什么,明确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标准就是什么,对于一个技术领导者来说非常重要。
我刚刚采访完一位架构师。采访中我问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问题:“数字化转型到底有什么意义?”类似的问题我们也经常听到,人们本应该对“数字化”这个概念理解得更充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大量不同情景下把这个问题问过多遍后,我可以很确信地说,大家对这个概念还没有达成统一共识。实际上很多时候大家被问及这个问题后,更多的表现就是困惑或盲目的恐慌。
对于抛出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我感觉有些愧疚。同时我也觉得,如果没有经过彻底的深思熟虑,自己被问到这个问题后一样会感受到相同的恐慌。有时候,无法清晰表达出数字化转型的真实含义,并不一定说明对方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
充分理解数字化,明确数字化就是什么以及不就是什么,对于一个架构师来说非常重要。毕竟我们需要向董事长、CEO、CTO、分析师、开发者,以及其她所有相关人员解释这些概念。同样重要的就是明确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标准就是什么。而充分理解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定义,理解数字化这个概念本身,至少可以确定出正确的方向。 浅析数字化转型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数字化转型”?组织如何能实现数字化转型并从中获益?本次采访对这些问题提供了很棒的答案。
先来瞧瞧字典上对于“数字化”就是这么说的吧。 形容词:数字化 • 以一系列数字0与1的形式呈现(的信号或数据),通常由电压或磁性极化强度等物理量的值所代表。
• 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关联、使用,或存储数据或信息。 • 需要或涉及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最后一条解释很有趣对吧!或大或小不同规模的组织使用“计算机技术”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如果这就就是“数字化”的含义,那么现在的组织为何还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数字化转型?很多东西字典就是无法给出足够解释的。
我在2016年对“数字化”的定义 “数字化转型”实际上就就是对业务过程进行的重塑,通过重塑使其默认就更加适应更全面的在线环境,从最终用户的接触到后端的办公室工作,全面实现无需人工介入的过程自动化。
为何要数字化转型 任何组织都应该首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通往数字化的道路并不就是免费的……需要大量投入,因此出钱的人必须能全面理解数字化所能带来浅析数字化转型 的收益。投资回报这种东西非常难以计算,并且只能针对每家公司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衡量。原因可以列出很多条,然而最终还就是要由您自己来归纳,并汇总成一点:如果不进行数字化转型,业务就完蛋了。如果不能认真对待数字化,就会被竞争对手超越……然后业务一样会完蛋。Blockbusters的故事您总听说过吧!(译注:Blockbusters就是一家线下的VHS录象带与DVD影碟租赁连锁店,2004年全盛时期有6万员工与8千家店,客户横跨全北美。Netflix曾主动提出被并购但被拒。Blockbusters已于2010年破产,Netflix如日中天。)
数字化到底就是什么 • 客户为先的文化。您的客户就是谁?她们就是您数字化服务的用户。那么为什么把她们称作“客户”而非“用户”?长久以来我们都坚持“客户始终就是对的”这样的心态,如果将自己的用户视作客户,无论对方就是否为服务付费,那么我们就会尽一切努力吸引她们,维系她们,取悦她们。为了数字化转型,必须打造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文化,可以另客户获益的功能,可以快速改变客户或帮助客户降低成本的服务。无论做什么,必须将客户放在首位。
• 即时反馈 。在数字化世界中,客户都期待着自己的请求能够立刻获得反馈。客户不会再等待几分钟、几小时甚至数天,仅仅为了知道自己的请求就是成功或失败。数字化世界的响应时间已经开始用毫秒作为单位来衡量。 浅析数字化转型 • 实时 。数字化系统应该能全天候接受请求,应该能按需可用,应该能使用/返回最新数据。最终一致性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架构方法,但应该按照网络与自动化处理延迟,而非业务过程延迟进行衡量。
• 自动化 。听起来很明显,数字化服务应该包含尽可能多的计算机处理过程(最理想状况就是100%由计算机处理),需要的人工介入越少越好。
• 智能 。繁琐的工作都应交给数字化服务处理,将客户或其她方面人员需要付诸的精力与所需的理解减至最低。这里说的“智能”就是指服务应当能够帮助客户处理最原始的信息并进行相关运算、汇总、提炼与转换,这一切都无需用户操心。同时这种智能也意味着服务应当能预测客户的下一步操作,并提前做好准备,提供建议。
• 在线 。数字化系统应该能通过互联网从任何地点访问,不应对设备与使用情况进行任何限制。
• 美观 。美观的界面与构造优美的API,数字化时代的任何服务都应具备这样的特征。某种程度来说,美观与否就是观察者的主观结论,但也意味着易用、直观,以及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意味着可以将对客户而言最重要的内容直接交付到客户面前。
• 推进改变 。应该就是由数字化服务定义业务过程,而非业务过程定义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意味着业务过程需要作出改变,以便适应计算的浅析数字化转型 世界,而非反其道行之。绝不能用在线的方式继续沿袭以往离线时代的做法。
• 定期改进。 您觉得AWS新功能发布的频率如何?我简单统计了一下2016年11月21日到2016年12月5日之间的改动,两周时间,28次发布!这就就是AWS,可能就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数字化平台。大部分客户对技术并不十分精通,她们并不清楚进行这样的软件改进做起来到底有多难……其实她们也不需要关心这些。她们只就是希望能瞧到改进。数字化平台应该尽可能以必须的频率完善自己。
数字化不就是什么 • 批处理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不应该继续依赖离线的数据馈送与调度处理。机器之间的通信应该通过API进行,应通过推送方式在信息可用的那一刻立即进行。这样可以确保信息始终保持最新状态。
• 手工处理。,数字化过程的默认形态不应包含任何人工介入或处理。任何离线的介入都应视作一种例外,例如无法使用数字化服务,或面对某些任务,机器学习/处理技术还不够成熟。例如欺诈检测,目前依然离不开人工的介入。
• 技术刷新 。技术并不能让您数字化转型。步入云端不能帮您数字化转型。使用微服务架构不意味着您已经数字化转型了。使用NoSQL也不意味着数字化。如果您瞧到某家组织通过强调自己的技术成果表达浅析数字化转型 对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支持,那么也许可以假设她们的数字化之路选错方向了。
助力转型 • 云。—上一节内容已经明确提出:技术本身并不就是数字化的目标,本节将开始(并持续不断地)介绍为什么技术的恰当选择可以帮您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众所周知,云计算可以帮助用户获得数字化服务所需的缩放性,以及性能与规模。云计算的背后就是一套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但可以良好配合帮您确定最正确的方向。
• 持续集成/持续交付 。从我在1999年开始程序员的职业生涯以来,CI/CD也许就是软件开发领域最大的收获之一。当时团队与团队成员需要分别编写代码,很少进行合并,最终上线前需要多天忙碌的工作,通过繁琐的操作将大家的代码合并到一起。然后她们悲剧地发现代码无法集成并配合工作。(实际上我作为开发者参与的第一个项目甚至没有使用VCS,但这又就是另一个故事了)。CI/CD,配合定期进行(通常至少每天一次)的提交与小型(如果需要的话)合并,有助于快速安全地开发出高质量代码。团队将能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开发客户真正需要的数字化功能。
• 敏捷 。作为一种方法论,也许并不完美。但该方法的基本原则与数字化观念相当匹配,可以促进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定期交付。不以敏捷为核心的数字化程序必须付诸更多努力才能满足转型的需求。如果敏捷方法论不可行,至少一切行事需要首先考虑到敏捷的基本原则。以人员而浅析数字化转型 非资源为中心,即时(Just in time)设计,不断演化的架构。无论选择哪种方法论,这些基本原则都就是适用的。
• 用户研究 。虽然最近才开始研究这一点,但对这方面有很多第一手体验,同时与很多非常天才与娴熟的专家有过合作,她们向我证明了只要做得对,用户研究将成为数字化服务的核心,甚至远比代码、架构、方法论更重要。用户研究可以引导您实现数字化涅槃。为什么?因为如果“用户”觉得更易用,您的服务就会更可用,被更多人所使用……最终您也会更加成功。这里用了“用户研究”而非“客户研究”这个词,因为业界就就是这样称呼的。
• 简化设计 。作为架构师,我经常会拥护一件事:我们的设计要尽可能简洁。若非必要,不要让设计变得更复杂。不要试图去解决那种绝对不会自行显露出来的问题。网上有很多文章解释了原因,但从数字化的角度来说,简单的设计可以让每个人更加关注手头的事情,进而改善客户体验。复杂的设计意味着需要更多维护,可能出错的东西变得更多,用于确保服务正常运转所花费的时间远多于改善数字化体验所用的时间。
就是时候数字化转型了 组织迈向数字化世界的旅途充满了挑战与艰辛,甚至可能存在不小的争议。在这段旅途中,肯定需要面对针对各种收益所提出的质疑,实际上您可能一开始也有不少疑问。心态从非数字化到数字化的转变可能就是其中最难的部分。任何能够屹立不倒的组织都有多年来一起同舟共济的核心员工,这些员工很了解业务,对企业很忠诚,正就是这些员工树立了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