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管理》大纲

《跨文化管理》大纲
《跨文化管理》大纲

“ “

《跨文化管理》课程大纲

I 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BMgt3030]跨文化管理

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3. 课程适用层次:本科

4. 总学时:48 学时

5. 学分:3

一、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管

理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知识点及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1.了解:

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

2.理解:

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

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应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

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 1 部分

文化与管理

第 1 章 文化的含义,文化如何影响管理

教学知识点

1.文化的定义

2.关于文化的两个常用比喻

3.文化的正态分布

4.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1)文化的定义

2)文化的洋葱论

3)文化的冰山论

2.理解

1)文化与管理中各个层面的关系

第2章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

教学知识点

1.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

2.赫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3.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4.强皮纳斯的文化架构理论

5.舒华兹的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1)6大价值取向理论的内容

2)文化维度理论的内容

3)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含义

4)文化架构理论的内容

5)十大价值导向理论区分的两个维度

2.理解

1)权力距离

2)不确定性规避

3)东西方在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上的异同

4)关系特定—关系弥散

3.应用

1)以6大价值理论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2)十大价值导向理论区分的两个维度的应用

第3章用跨文化理论解读中外影片

教学知识点

1.新加坡影片《小孩不笨》

2.美国影片《我的肥大希腊婚礼》

3.印度影片《名字的故事》

4.美日战争影片《硫磺岛来信》

5.法国影片《朱古力》

6.中国电视连续剧《奋斗》

7.日本影片《让我们起舞?》

8.李安的电影《喜宴》

9.法国影片《天使爱美丽》

10.意大利影片《影院天堂》

11.墨西哥影片《浓情朱古力》

12.印度影片《雨季婚礼》

教学目的与要求

用跨文化的理论来分析各国影片,及影片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含义。第4章跨文化沟通

教学知识点

1.什么是跨文化沟通

2.口头语言沟通的跨文化差异

3.非口头语言沟通的跨文化差异

4.沟通的另一面–倾听的文化差异

5.跨文化沟通理论的新发展–CSIS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1)跨文化沟通的定义

2)口头语言沟通的跨文化差异

3)非口头语言沟通的跨文化差异

4)倾听文化的差异

2.理解

1)用跨文化理论分析跨文化对话

2)跨文化沟通理论的新发展–CSIS

3.应用

1)用沟通中的权力差距分析电影《椅子的寓言》

2)企业案例分析

第5章跨文化谈判

教学知识点

1.跨文化谈判

2.如何取得跨文化谈判的双赢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1)谈判风格的的跨文化差异

2)谈判过程的跨文化差异

3)谈判中语言沟通技巧运用的文化差异

4)谈判中非语言沟通行为的文化差异

5)成功跨文化谈判者的个体特征

2.理解

1)模拟谈判的观察和感悟

2)成功的跨文化谈判技巧

3.应用

1.角色模拟—跨文化商业谈判

第2部分文化的融合

第6章打造优秀的跨文化团队

教学知识点

1.团队建设中文化的角色

2.跨文化团队的优势和劣势

3.如何打造优秀的跨文化团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1)跨文化团队的类型和特征

2)象征性文化团队

3)双文化团队

4)多文化团队

5)跨文化团队的潜在优势和现在劣势

2.理解

1)贝雷的文化适应模型

2)建设跨文化团队的桥梁因素

3.应用

1)如何打造优秀的象征性文化团队

2)如何打造优秀的双文化团队

3)如何打造优秀的多文化团队

第7章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知识点

1.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模式

2.美国企业成功的7大法宝和其文化环境

3.员工和管理人员培训的文化差异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1)民族中心法(Ethnocentric)【在这种方法之下,公司总部作战略决策,国外

的分支机构基本没有自主权。国内和国外运作的关键位置都由总部的人员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上篇 近代中国历史轨迹发生改变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 1.中国集权官僚制的消极影响; 2.晚清政治的衰败与晚清政府 的贫困化; 3.西方列强的侵略; 4.中国文化传统的障碍:中央帝国观念、重农抑商传统、重义 轻利传统、崇古薄今取向。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1.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 2.相互关系:两大基本矛盾互相交织,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历史任务: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 富裕。 2.相互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 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3.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的表现,影响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 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 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 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课件版本】 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1、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是中国有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使中国白银外流,国库空虚。 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 3、严重破坏了社会风尚,破坏了生产力。

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管理 百科名片 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即在全球化经营中,对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条件下克服任何异质文化的冲突,并据以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从而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过程。 目录 简介 跨文化管理的发展 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策略选择 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简介 跨文化管理的发展 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策略选择 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即在全球化经营中,对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条件下克服任何异质文化的冲突 跨文化管理

,并据以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从而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过程。其目的在于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企业目标,以维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全球化经营企业只有进行了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经营得以顺利运转,竞争力得以增强,市场占有率得以扩大。 编辑本段 跨文化管理的发展 跨文化管理并不是一个新的事物,它起源于古老的国际间的商贸往来。 早在古代古埃及人、腓尼基人、古希腊人就开始了海外贸易,并懂得了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做生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丹麦人、英国人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商人更是建立起了世界范围的商业企业集团。当他们与自己文化环境以外的人们进行贸资保蔷突岫杂胨遣煌幕尘跋虏挠镅浴⑿叛鲆约跋肮弑3置舾幸员苊夥⑸逋徊⑺忱 迪纸灰住U庑┦率瞪暇褪窃诖邮驴缥幕木牍芾砘疃2还馐焙虻目缥幕芾砘疃耆【鲇诖邮旅骋谆疃纳倘嗣堑母鋈司椋泄匚幕拔幕钜煊胂嗨频难芯恳步鼋鍪侨死嘌Ъ业氖隆9居肫笠祷购苌僮⒁舛晕幕捌洳钜斓难芯靠缥幕芾恚不姑挥谐晌幻哦懒⒌目蒲А? 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管理真正作为一门科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美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研究的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最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兴起这一研究的直接原因是二战后美国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时的屡屡受挫。 美国管理学界一直认为,是他们将管理理论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和总结,是他们最先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思想,也是他们最先将这一思想应用于

跨文化管理_(双语)报告封面

1、案例分析:走向地狱之路 案例思考题 (1) 贝克和雷诺斯之间的隔膜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层隔膜? (2) 贝克与雷诺斯的谈话是否有效?贝克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3) 雷诺斯的信的容可能是什么? (4) 如果是辞职信,什么可能是最直接影响该决定的主导因素? (5) 如果你是贝克,你会怎么处理? (1)We can know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communication barriers between Reynolds and Beck are mainly cultural barriers and that they don’t trust each other.从文章可知,雷诺斯和贝克之间的隔膜主要是文化障碍,并且他们没有建立对彼此的信任 文章中,贝克和雷诺斯存在着种族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贝克和雷诺斯两个是不同国家的人,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巴拉加尼亚,他们虽然彼此相互交流过,却未能真正的了解对方的文化,对彼此的文化不能深入的欣赏。而且贝克相信自己有天赋,可以解决一切沟通上的问题,十分自负,雷诺斯也是,对别的种族有观念上的不认同,造成了他们之间的隔膜。 (2)Their conversation was invalid because of power distance.他们的谈话无效,因为他们之间的权力距离。 雷诺斯是贝克的继任者,也就是雷诺斯现在是贝克的上司,而贝克的谈话带着一种强烈的征服感去的,这样让雷诺斯在整个谈话过程中都处于弱势地位,不能真正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的是贝克的理所当然的认为。贝克一直在否定雷诺斯的种族观,这就让雷诺斯感到尴尬和不适。雷诺斯的沉默和肢体语言,并未引起贝克的关注,这是他们之间的信任几乎不存在。此外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也造成了权力距离,公司里欧洲文化占据上风,这就让巴拉加尼亚文化的雷诺斯处于下风。总之,他们之间的权力距离造成了现在的状况,让雷诺斯和贝克之间的谈话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3)Resignation letter雷诺斯的辞职信 前一天的贝克的与其谈话的失败,让雷诺斯选择辞职。可能容是控诉雷诺斯对其文化的不尊重,对这样的文化环境感到不能忍受,继续下去也是不能被别人所认同,而且对雷诺斯的谈话态度感到不满,根本不去听从自己的解释和意见,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这样的一份工作。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1) 1、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D )A.俄国B.日本C.美国D.美国 2、为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在1893年编成《四洲志》的是(A ) 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 3、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 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D ) A.《原道醒世训》B.《原道觉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5、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掌管洋务的中央机关是(A ) A.总理个管事务衙门B.京师同文馆C.江南制造总局D.外务部 6、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7,.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史称(B ) A惠州起义 B 黄花岗起义C 武昌起义D 湖口起义 8.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B ) A广东 B 四川C湖北D 湖南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 A 《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D )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的失败C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11.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鼎发动了抗日反蒋的(B ) A宁都起义B福建事变C 西安事变D二二八起义 12.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A )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3.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去的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中条山战役D长沙战役 14.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B ) A佟麟阁B张自忠C戴安澜D赵登禹 15.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A ) 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将革命进行到底 16.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6月挑起了全面内战,其起点是大举围攻(A ) A中原解放区B东北解放区C陕北解放区D山东解放区 17.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C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1947年12月,在香港正式宣布成立的中国民主党派是(A ) A中国民主促进会B九三学社C中国农工民主党D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C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 20、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D )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21、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成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B ) A.加工订货B.公私合营C.统购包销D.经销代销 23、在中共八大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C ) A.刘少奇B.薄一波C.陈云D董必武 24、毛泽东在1957年2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B )

《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管理》 进入全球市场的企业员工必读,因为他像小说一样通俗易懂; 研究全球化的专家必读,因为他是目前唯一一本全面介绍最前沿的的全球化理论的中文图书。 作者简介: 陈晓萍,1995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同时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的客座教授。在此之前,她曾是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商学院教授。 陈晓萍教授的学术研究涉及很多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跨文化管理、个体和群体决策、领导学、商业谈判、企业公民行为,等等。她的学术论文曾发表于全球顶尖的管理学杂志,如《美国管理学》、《美国管理学评论》、《应用心理学》、《社会和个性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国际商学》及《组织行为和决策过程》等。 陈晓萍教授的教学包括跨文化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商业谈判,团队建设等MBA、EMBA和博士生课程。她曾数次获得美国科研教学大奖,还荣获2004年度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的“杰出博导奖”。 陈晓萍教授还非常关心中国国内企业管理的发展,致力于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研究。她现任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副会长,并担任中文管理杂志《管理@人》的总编。她被中国《财经时报》评为2004年最具影响力的八名管理大师之一。

内容简介: 1. 生动翔实的案例,恬淡幽默的语言 2.引人入胜的练习和角色模拟 3.典型的外国影片来讲述跨文化管理 4.跨文化沟通和谈判中可能出现的陷阱5.跨文化团队建设的艰辛 6.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7.全球化职业旅程的酸甜苦辣 目录: 第1部分文化与管理 第1章什么是文化?文化如何影响管理? 3 1.1 什么是文化 4 1.2 文化的两个常用比喻 5 1.2.1 洋葱的比喻:文化层次论 6 1.2.2 民族社会文化与公司文化 14 1.2.3 文化的冰山比喻 15 1.3 文化的正态分布 16 1.4 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17 1.4.1 文化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 17 1.4.2 文化对组织架构设置的影响 20 1.4.3 文化对企业制度建立和执行的影响 20 1.4.4 文化对领导和员工行为的影响 21

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

1010732327 化工学院 桂舒舒 中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一、国际企业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1.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管理有利于解决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问题。 由于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各个子公司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他们的管理思想、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就会产生不同,从而在公司内部引起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不仅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冲突。在跨国公司中对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管理不当势必会影响公司的经营管理,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导致合作的失败。许多跨国公司后来的失败大都是因为没有解决好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问题。 2.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管理有利于解决跨国度、跨文化的管理移植问题。 所谓管理移植是指将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去,其目的是为了取得相应的效果、获得相应的利益。由于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地区,这些国家、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从发达国家移植过来的管理方法,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修改和改进,使之与原有的管理方法融为一体,从而提高管理移植的效果,获取相应的收益,达到管理移植的目的。 3.跨文化管理对跨国公司及其员工具有导向作用。 跨国公司通过跨文化管理形成自己的母公司与各个子公司都要遵循的企业文化,形成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等。跨国公司通过跨文化管理形成的企业的宗旨、最高目标、共同愿景、价值观念等对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及各个子公司以及所有的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使之符合公司所确定的总目标。这种导向是通过跨国公司共同的企业文化的塑造来引导公司员工的行为心理,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自觉地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跨文化管理(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学院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跨文化管理》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 文化差异对公司总的来说影响最大的阶段是:() A. 地区内经营阶段 B. 跨国经营阶段 C. 跨地区经营阶段 D. 全球经营战略阶段 2. 跨文化管理是()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为了迎合国际商务活动的需要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 A. 20世纪末 B. 19世纪初 C. 18世纪末 D. 20世纪初 3. 较小的权力差距的国家是:() A. 美国和德国 B. 日本和荷兰 C. 法国和香港 D. 俄罗斯和中国 4. 下列都属于较强不确定性回避国家是:() A. 日本和法国 B. 俄罗斯和荷兰 C. 中国和法国 D. 美国和香港 5. 强不确定性回避的国家:() A. 人们比较起来则显得随遇而安、怠惰、喜静不喜动、懒散一些 B. 其文化对法律、规章的需要是以情感为基础的 C. 人们对于成文法规在感情上是接受不了的,除非绝对必要,社会不会轻易立法 D. 其文化能容忍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形形色色的主意,因而有利于产生一些根本性的革新想法,但却不善于将这些想法付诸实施 6. 不属于长期观念的文化的特征是:() A. 坚忍 B. 节俭 C. 守常、拘泥于固有的传统 D. 知耻 7. 直接和婉转、插嘴和沉默、高语境和低语境属于:() A. 口头语言交流 B. 非口头语言交流 C. 语音语调 D. 眼神交流 8. 美国人讲话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中国人则喜欢先客套一番,然后再进入主题,这体现了语言交流跨文化差异中比较显著的一个特征:() A. 空间距离 B. 高语境和低语境 C. 直接和婉转 D. 语音语调 9. 下列哪个国家或地区不属于短期取向的文化:() A. 香港 B. 印度尼西亚 C. 俄国 D. 法国 10. 在和日本人的一次商务谈判中,你已经问过对方是否愿意加入一条款,他们回答“是的”,所以你把那一条款写入了合同。可事后你发现日本人对所加的条款非常不高兴,原因是:()A. “是的”有时可以理解为“也许”,这个例子中的日本人只是想再考虑一下。

跨文化管理案例

摘要:跨国公司中的各类人员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进而产生文化冲突,使得跨国公司内部无法有针对性地沟通管理,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韩国三星电子在中国成功发展主要归功于它卓有成效的跨文化管理。本文分析了韩国三星电子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成功的跨文化管理,以期为更多的跨国公司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中韩文化差异跨国公司三星 0 引言 自中韩两国建交以来,许多韩国企业都在中国投资成立合资和独资企业。这既包括像三星、LG、SK、现代这样的大企业集团,也包括许多韩国的中小企业。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两国贸易的发展,为两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中韩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而文化差异势必会引起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令在文化、习俗、社会体系不同的外国经营的跨国企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因此,跨国公司必须要解决好促使不同文化在企业中融合这一新课题,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下面对三星电子的案例进行分析。主要从它的品牌战略、营销战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看它是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进而获得成功的。 1 三星电子的跨文化管理分析 三星(SAMSUNG)连续多年跻身于世界500强之列。三星创立于1938年,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了世界级大企业。三星在韩语中具有“天长地久,强大兴旺”之意。美国《时代》周刊评论:“三星凭借…简约、新奇、亲和力?的产品理念,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牢固地树立起了…科技、时尚、数字先锋?的品牌形象。” 1.1 品牌战略在品牌形象塑造过程中,三星坚持走时尚路线。首先,三星在外观设计上体现出了时尚感。1998年,三星确定了新潮设计的产品策略,以此来打造其时尚品牌。三星请来了IBM的首席设计师汤姆·哈迪为三星的设计师们抛砖引玉、开拓思路,使得三星以一种全新的时尚、前卫的形象亮相于消费者面前。其次,三星的产品定位是高价位的高端产品。三星进军海外市场的初期也是从低端产品开始的。但随着不断发展,低端策略显示出了它的弊端,于是三星转型为推出高品位高价位的时尚产品,并获得了年轻的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消费者的青睐。再次,三星选择了高级专业商店(如Best Buy、Sears、Circuit City 等)销售产品,并且注重与高雅艺术相结合。三星另一个品牌策略是增加亲和力。具有良好亲和力的企业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三星的口号是“三星数码世界欢迎您(Samsung Digital Everyone?s invited)”,在产品性能上为消费者考虑的很周到,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要,在外观设计上注重品位与时尚,给消费者一种体贴亲切的感觉。在中国,三星成立了“三星中国社会公益团”,组织开展各项公益活动。这些都给三星的亲和力增加了砝码,从而提升了三星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1.2 营销战略—体育营销三星精心设计了在国内外的营销策略及营销渠道。除了常规的媒体广告宣传外,三星将重点放在了体育营销上,并专门设置了体育营销部门。这是因为体育竞技的激情、动感、追求、挑战、协作意识和公平竞争精神也正是三星所追求的企业精神。三星赞助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的亚特兰大展示会、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并在1999年加入奥林匹克TOP计划(The Olympic Plan,全球赞助商计划),之后又赞助了2000年及以后的各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除此之外,三星还积极赞助地区性体育活动。从1986年汉城亚运会开始,三星一直赞助各届亚运会。在中国,三星积极赞助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并请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刘国梁做其体育形象代表。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三星继续其奥运赞助商的角色。“三星通过自己最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让此届奥运会成为不同以往的心旷神怡的奥运会。”赞助TOP计划的同时,三星还投入大约3倍于赞助费的资金用于宣传三星自身的奥林匹克形象。拥有顶级赞助商头衔的三星,品牌认可度及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销售额也将有大幅度的增长。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跨文化管理(含答案)

跨文化管理模拟试题 (请与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红色答案来自答疑系统,供参考) 一.选择题(下列每一小题有四个答案,请选择正确的一个) 1、服装属于文化洋葱的(A): a、最外表的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最里面的一层 2、 A 的领导人常常与皇家贵族相联系,因此在公司里总有许多裙带关系,儿子们、侄子们与弟兄们身居要位(A)。 a、阿拉伯国家 b、印度 c、丹麦 d、美国 3. 下列关于全球化经理人与全球化领导的叙述,那个就是不正确的(C) A.这两个概念就是有区别的; B.经理指的就是具有专业管理能力,即计划,控制,组织,引导能力的人; C.领导靠的就是权威,经理靠的就是威信。 D.一个优秀的经理并不一定就是一个优秀的领导。 4.下列关于多元中心法的叙述,哪个不正确(B) A. 多元中心管理可以使公司在政治敏感地区保持低调的姿态,不被关注; B. 采用多元中心管理的跨国公司的分部主管通常由当地人担任,但也常派总部的管理人员到国外的分支机构工作。 C. 这种管理可以为公司节约大量开支; D. 采用这种管理可以使当地的公司在管理上有延续性。 5.有关就业保障的叙述,下列哪句话不正确(A) A.人的工作动机与就业保障呈递增的线形关系; B. 就业保障指的就是不裁员,大规模裁员一般就是由大经济环境引起的; C. 就业保障在美国企业中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性,因为只有少数公司做出如此的承诺; D. 在日本,几乎所有公司都实行终身雇佣制,就业保障便成为一个“保健因素”,因此很可能起到反激励的作用。 6. 关于团队这个概念的叙述,(C)就是错误的。 A. 团队至少要有两个成员;

跨文化管理含答案汇总

跨文化管理模拟试题 (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下列每一小题有四个答案,请选择正确的一个) 1.服装属于文化洋葱的(A): a. 最外表的一层 b. 第二层 c. 第三层 d. 最里面的一层 2. A 的领导人常常与皇家贵族相联系,因此在公司里总有许多裙带关系,儿子们、侄子们和弟兄们身居要位()。 a. 阿拉伯国家 b. 印度 c. 丹麦 d. 美国 3.下列关于全球化经理人和全球化领导的叙述,那个是不正确的(C) A.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B.经理指的是具有专业管理能力,即计划,控制,组织,引导能力的人;C.领导靠的是权威,经理靠的是威信。 D.一个优秀的经理并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领导。 4.下列关于多元中心法的叙述,哪个不正确(B) A.多元中心管理可以使公司在政治敏感地区保持低调的姿态,不被关注;B.采用多元中心管理的跨国公司的分部主管通常由当地人担任,但也常派总部的管理人员到国外的分支机构工作。 C.这种管理可以为公司节约大量开支; D.采用这种管理可以使当地的公司在管理上有延续性。 5.有关就业保障的叙述,下列哪句话不正确(A) A.人的工作动机与就业保障呈递增的线形关系; B.就业保障指的是不裁员,大规模裁员一般是由大经济环境引起的; C.就业保障在美国企业中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性,因为只有少数公司做出如此的承诺; D.在日本,几乎所有公司都实行终身雇佣制,就业保障便成为一个“保健因素”,因此很可能起到反激励的作用。 6.关于团队这个概念的叙述,(C)是错误的。 A.团队至少要有两个成员;

B.团队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延续性; C.一个公司就是一个大团队; D.并非所有的群体都是团队。 7.(B)常由 10—12名成员组成,履行其上级交给的任务。 A.问题解决型团队; B.自我管理型团队; C.跨部门团队; D.虚拟团队。 8.贝雷从两个维度来描述文化适应,一个是人们是否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一个是个体是否愿意接触异族文化。在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反应回生成四种文化适应方法。“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文化适应方式是(B) A.融合 B.同化 C.隔离 D.边缘化 9.在融合,同化,隔离,边缘化这四种文化适应方式中,(D)是最痛苦糟糕的适应方式。 A.融合 B.同化 C.隔离 D.边缘化 10.美国人在开会时大概只花2分钟时间在彼此介绍上,然后就入座讨论正题。但在许多国家这样做会被认为是粗鲁无礼的,但(C)除外。 A.英国 B.意大利 C.芬兰 D.西班牙 11.下列关于谈判中非言语沟通行为的文化差异中,那句是正确的(A) A.日本人在谈判时喜欢和对手挨着坐在一边,让目光注视白墙或地面,就是说

自学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的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美国 B.日本 C.俄国 D.德国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指挥失误 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 5.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年年 年年 6.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开 D.石达开 年,清政府设立的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京师同文馆 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D.外务部 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A.兴办民用工业 B.创立新式学堂 C.派遣留学生 D.兴办军用工业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着作是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军》 C.《警世钟》 D.《猛回头》 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打倒列强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 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跨文化管理案例

跨文化管理案例 跨国公司中的各类人员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进而产生文化冲突,使得跨国公司内部无法有针对性地沟通管理,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韩国三星电子在中国成功发展主要归功于它卓有成效的跨文化管理。本文分析了韩国三星电子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成功的跨文化管理,以期为更多的跨国公司提供借鉴。 自中韩两国建交以来,许多韩国企业都在中国投资成立合资和独资企业。这既包括像三星、LG、SK、现代这样的大企业集团,也包括许多韩国的中小企业。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两国贸易的发展,为两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中韩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而文化差异势必会引起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令在文化、习俗、社会体系不同的外国经营的跨国企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因此,跨国公司必须要解决好促使不同文化在企业中融合这一新课题,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下面对三星电子的案例进行分析。主要从它的品牌战略、营销战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看它是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进而获得成功的。 1 三星电子的跨文化管理分析 三星(SAMSUNG)连续多年跻身于世界500强之列。三星创立于1938年,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了世界级大企业。三星在韩语中具有“天长地久,强大兴旺”之意。美国《时代》周刊评论:“三星凭借…简约、新奇、亲和力?的产品理念,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牢固地树立起了…科技、时尚、数字先锋?的品牌形象。” 1.1 品牌战略在品牌形象塑造过程中,三星坚持走时尚路线。首先,三星在外观设计上体现出了时尚感。1998年,三星确定了新潮设计的产品策略,以此来

《跨文化管理》案例分析

《跨文化管理》课程启示篇 宏碁公司阶段性发展的启示和思考 改革开放30年,在中国大陆,“文化”和“走出去”、“跨国经营”的概念由远及近,正成为治国官员、知识国民、有志走出国门企业家的热门词汇。 五千年闭关锁国,封建强权、三纲五常、农耕经济、儒家思想,深深影响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裔子孙的思想、行为。与大陆相比,接受日本文化、美国文化稍早,而又深得中华文化精髓的台湾人,先浴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对跨国经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部分台湾企业家的经典案例,值得研读和深思,以资借鉴。 本文作者初涉《跨文化管理》课程,反复阅读《台湾宏碁有限公司:台湾暴龙》教学案例,试图作一些解读。 一、宏碁公司掌门人施正荣先生 *企业的核心人物和核心团队,决定企业战略成败和企业文化的优劣。 作为宏碁公司创始人及灵魂人物,施正荣先生幼年有在母亲的小店成长的经历,对台湾普遍盛行的“以父权为主导、家庭经营”的公司经营模式,抱有成见,养成其传承和叛逆兼具的企业经营理念:“一个穷人的哲学”、节俭管理;雇员所有权、分权、合资企业。也就是

施正荣先生所称的“母亲文化”---施爱子女、节俭持家,兼具对强势夫权的怨言。 施正荣先生应该是谙熟“王道文化”的精要,具备“驭衡全局,动态整合”、权力收放、成果分享的能力。所以,虽然不为宏碁公司绝对控股股东,却始终掌控着公司,无论企业初期的成功,突破期的困顿,短暂混局后的重振,以及后续的跨越式发展,都包含施正荣先生深厚的中华智慧和权谋的典型特征。 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经营成败与企业战略和文化的关联性 *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必然要有相映衬的企业文化,作为战略实施的支撑。 1、初创期—企业文化与战略的耦合期(与员工分权、共享成果,调动了员工参与、投入的积极性;合作企业,调动了社会资源,建立了广泛的利益联盟。)---企业文化(母亲文化:雇员所有权、分权、节俭管理、合资企业等)----与台湾社会文化看似部分冲突,其实一脉相承---与盛行的父权主导、家庭经营模式相比,实则是一种创新或突围---企业获得早期成功; 2、扩张期—企业文化相对于企业战略处于疲惫、松散、滞后期---企业文化(“母亲文化”的包容过度导致溺爱;企业早期发展积累的财富,导致员工“穷人哲学”的基础缺失)----与台湾社会文化的暗面(即没有盈亏责任—责任心不强、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过

四川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1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 A. 龚自珍 B. 林则徐 C. 洪仁玕 D. 魏源 2 、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 .战略失误导致北伐失利 C .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 .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3 、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野蛮屠杀和平居民的地点是( ) A .大连 B .旅顺 C .平壤 D .花园口 4 、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 A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1642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 、1790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5 、英国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的条约是: A 、1842年《南京条约》 B 、1860 年《北京条约》 C 、1858 年《爱珲条约》 D 、1895 年《马关条约》 6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林则徐 D 、魏源 7 、由李鸿章管辖的清政府海军主力是: A 、广东水师B、北洋水师 C 、南洋水师 D 、福建水师 8 、标志着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条约是: A 、《中英南京条约》 B 、《中俄条约》C、《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9 、太平天国后期担任军事指挥的青年将领( ) A .杨秀清、石达开 B .萧朝贵、冯云山 C.陈玉成、李秀成 D .石达开、韦昌辉 10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1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 A .日本B.俄国 C .德国 D .英国

浅谈国际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浅谈国际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跨国企业也越来越盛行,而跨国企业必然面临跨国文化管理严峻的考验。跨文化管理是跨国企业成功运营的重要条件之一。有效掌握和利用跨文化管理这一手段,积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这已成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华为的跨文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并且详细分析跨文化管理面临的现状,存在的不足问题,以及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具体管理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华为、策略 1.华为国际跨文化管理现状发展及矛盾: 1.1华为国际跨文化管理的成功发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口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己成为全口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他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目前华为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8万多名员工中的43%从事研发工作。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跨文化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好。 1.2华为企业文化与国际化企业文化管理的矛盾 与联想通过并购实现国际化不同,华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条国际化道路。 (一)在海外公司本土化方面: 虽然现在没有准确的数字显示,华为的海外员工究竟有多少比例,但华为海外本地员工在海外市场的比例只有50%左右,中国员工仍然是海外市场的主力。一位曾在埃及市场参与过招聘的华为员工表示,海外招聘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按照华为给出的工资,虽然比国内工资高出很多,但跟国外工资水平相比还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无法招到当地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海外市场负责人基本上都是由中国人担任,这也让本地员工缺乏归属感。

0555《跨文化管理》作业二

《跨文化管理》作业2答案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A 2、B 3、A 4、B 5、B 6、C 7、B 8、D 9、A 10、D 11、C 12、B 13、C 14、C 15、A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哪些因素影响跨国公司控制模式的选择? 答案要点:民族文化;海外子公司的成长阶段;总公司和海外子公司的管理能力;产品特性与市场因素;东道国政府的影响力;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 2、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在高语境文化中,沟通过程中的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对情境所包含的意思都很明白,都利用情境传达信息。低语境文化中的成员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信息以明明白白的文字表达出来。低语境文化比较直白,倾向于变通灵活,在低语境文化中生活比较简单,高语境文化则丰富而微妙,有极多内涵,不易为外人深刻理解。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美国、日本、中国、德国的谈判风格如何? 答案要点:美国的谈判风格:美国人通常急于完成事先安排好的议程,谈判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快达成协议,在谈判中,美国人会公开表示不同意见,喜欢采取进攻性的强调手段,推崇争执,直言快语,急于求成,美国谈判代表一般都没有耐心,把不成为的,非正式的协议看成是没有法律效力和,不可执行的。 日本的谈判风格:日本人在交流时目视对方和插画出现的频率很低,沉默时段很长,在谈判时,会故意避开关键的,影响合同签订的重要条款不谈,以拖延谈判时间。在做决策时,其集体主义天性和对社会稳定的渴望反映在以群体为中心的公司决策过程中,日本的谈判者通常不是决策者,日本的决策程序通常始自中间管理层,惯例上要求大量的时间和员工参与。中国的谈判风格:中国人思维模式是整体取向,凡事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从笼统到具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1. 海尔把1999年定为自己的全球化年,这一年中,张瑞敏与海尔得到国际舆论的不断喝彩,是上述称呼显得名副其实。在全球化年中,海尔最大的一步莫过于在美国独资建厂。1999年4月30日,海尔开始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坎登(Camden)建设它在北美的第一个家用电器的生产基地。记者曾经问张瑞敏在美国办厂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困难?张瑞敏认为其中一大困难就是海尔的管理会不会外国人所接受,中美有文化差异,不光是文化差异还有制度上的差异。美国的工会、美国的工人本来对中国就有一些敌视或者有一些误解,都可以误打到海尔的头上来。而海尔最好的办法的就是借鉴多方面的东西,包括中国企业在那里的失败教训,包括其他外国企业在那里的成功经验。张瑞敏笑着说:因为连哈佛都用案例来教学,我们何必自己闷着头来想呢? 2. 再一次访谈中,张瑞敏被问及美国的海尔如何协调并实现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当地化。张瑞敏坦言,在美国的海尔,部门的领导与自己的成果挂钩,海尔在美国的工厂雇的就是美国当地人。海尔对美国的雇员是有指标,有要求的,并不是他们完成了多少销售额就可以了,而是要在美国建立信誉、建立网络。在美国成立了美国海尔贸易公司,经理有25万美金的年薪,而且这仅仅是底薪,做的好的话还有加薪的机会。张瑞敏说:我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你要我的钱,我要我的效果,你必须能拿出效果供我考核。 3. 而世界各地的海尔也正积极的进行着本地化的改良。张瑞敏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谈到:海尔在海外的本地化一定要跳出产品的概念,海尔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在当地融资、在当地融智。海尔认为真正的国际化应该是当地融智,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应该主要用当地的,因此美国海尔的员工都是美国当地人。张瑞敏做了有关美国和日本公司的比较,发现美国公司往往会比较成功的进行国际化,其原因是日本公司很难接受外来人,而美国公司则敢于让当地的员工放手大干。海尔在美国建厂好比是播下了一粒种子,通过人力资源的本地化,海尔希望实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移植,而是在当地扎下了根并成长为茂密森林的海尔。 4.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功给张瑞民意很大的启发。他说:在海外不管有多少公司和工厂,关键是能不能做到利用当地的资本,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也就是能不能在当地融资、融智。能够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国际化企业,如果不能够做到,不管你设立多少工厂,那仅仅是一个在海外拥有很多工厂的一个企业。 5. 张瑞敏看重思维的国际化、行动的当地化,这可以从宏观的发展和具体运作这两个层面来分析。 6. 贾迈尔和亚默瑞是海尔遍布海外的经理人队伍中的两位代表性人物。目前,海尔在全球的设计中心、制造工厂、营销网络,聘用的大都是当地化的人才,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已经形成了一支海尔的全球经理人队伍,为海尔加速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国自考2014年10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DOC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课程代码03708)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1 2 3 4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是 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2.1839年组织编写《四洲志》,向中国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

3.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A.日本侵略军B.俄国侵略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4.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是 A.俄国B.日本C.德国D.美国 5 A C 6 A 7 A 8 A C 9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C.新三民主义D.社会主义 11.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A.梁漱溟B.黄炎培C.张君劢D.邓演达 12.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B.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D.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A A C A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17.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土地会议上制定的重要文件是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1946年,北平学生举行的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运动是 A.一二·九运动B.一二·一运动C.一二三O运动D.五二O运动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 A C A A A C A 2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是 A.和平赎买B.无偿没收C.有偿征用D.自愿互利 25.1978年l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深远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