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语言翻译与对比

合集下载

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огонь火”的观念对比研究

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огонь火”的观念对比研究

目录Автореферат (I)摘要 (1)第1章引言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1国内外有关语言世界图景的研究 (2)1.1.2 国内外有关“огонь/火”的研究 (1)1.2研究目的 (3)1.3研究方法 (2)第2章“огонь/火”观念与语言文化学的相互关系 (4)2.1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语言世界图景 (4)2.2语言文化学的基本单位——观念 (4)第3章“огонь/火”观念在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共性表达 (5)3.1 “огонь/火”的本质观念 (5)3.2 “огонь/火”表示的情感观念 (6)3.3 “огонь/火”表示的战争、武器观念 (8)3.4 “огонь/火”表示的危险、冲突、死亡观念 (9)第4章“огонь/火”观念在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差异性表达 (11)4.1俄语“огонь”特有的观念 (11)4.1.1表示敬畏之情 (11)4.1.2表示(人或马)的美好 (11)4.1.3作为清洁、净化的力量 (11)4.1.4作为审判、惩罚的力量 (12)4.1.5作为预测力量 (12)4.1.6象征死亡 (12)4.1.7文艺茶话会 (13)4.1.8代表《星火》杂志 (13)4.2汉语“火”特有的观念 (13)4.2.1表示发生火灾;焚烧,烧毁,毁灭 (13)4.2.2表示程度 (13)4.2.3比喻紧急 (14)4.2.4比喻兴旺、兴隆 (14)4.2.5指古代服饰中的火焰形图案 (15)4.2.6五行(金、木、水、火、土)之一 (15)4.2.7火星之简称 (15)4.2.8代指子嗣、人群 (15)4.2.9姓 (16)第5章结论 (17)参考文献 (19)摘要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是当今在语言文化学范畴中最受瞩目的理论之一。

而“огонь/火”作为俄汉语中都存在的基础词汇,看似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溯源。

由于对客观存在的直接反映、相似的认知,俄汉民族对火产生了共同的理解;由于双方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两个民族的人们对“огонь/火”的理解会有所差异。

俄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俄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俄汉文化差异与翻译中文摘要:作为既定存在的现象,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内容丰富和极其复杂的问题。

文化差异的存在既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又构成了翻译中的障碍。

一个翻译者要进行有效的翻译,不仅要熟悉两种语言系统,而且要充分了解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所以必须注意既定存在的文化差异,并在翻译中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以有效传达源语色彩。

本文以翻译不仅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而且是从一种文化移植到另外一种文化作为理论指导,分析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系统论述了俄汉语言中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总结出针对文化差异现象的具体翻译技巧。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翻译不同的国家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民族间的思维差异,随着不同国家历史的进程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语言。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而翻译作为语言活动的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既传达意义,又表现出原文的文化渊源与文化色彩,特别是将源语中那些暗含的文化价值观念等表现出来,这是一个问题。

很多时候,一种语言里不言明的东西到了另一种语言里会变的非常复杂难懂。

不同的文化氛围下的产品交流都会或多或少地显现出本文化的色彩特征,只是深浅轻重不同而已。

因此,所有翻译的基本功能是一致的,那就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工作中,敏感地意识到翻译与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处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俄汉两个民族有着怎样的文化差异,其在语言中又有着怎样的体现。

本文拟对俄汉民族的文化差异,及其同翻译活动相关的问题做以粗浅的探讨。

一、文化、文化差异的含义与翻译的本质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文化受到历史、环境、习俗等条件的约束。

奈达也曾经把翻译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

所谓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历史、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思想意识、观察、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

俄汉语言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俄汉语言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俄汉语言文化差异对比研究作者:马佳来源:《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20期摘要:本文的作者在综合分析了俄语和汉语两种不同民族语言文化形式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汉语和俄语的思维习惯,逻辑分析以及表述习惯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俄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产生的原因及语言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俄汉语言;文化差异;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0-00-02一、俄汉语言文化差异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古代的俄罗斯多为平原,并且周边还存在着不同数量的森林,虽然疆域辽阔,但是缺乏相应的屏障,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在俄罗斯历史上,少数民族经常利用自身的优势对其进行掠夺,在公元12到13世纪,俄罗斯曾多次受到瑞典、日耳曼民族和中国元朝蒙古族等民族的骚扰,尤其是元朝成吉思汗的子嗣曾经统治俄罗斯长达200年左右,在俄罗斯的民族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俄罗斯的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为俄罗斯语言文化中的战斗精神,民族思想上更加重视勇武、斗狠等战斗精神的培养,因此俄罗斯民族崇尚的是勇武、勇敢等思想,这和我国古代强调的和为贵思想有着很大的区别。

中国古代的自然环境中,我国的中原地区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我国良好的环境为中原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屏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屏障,因此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非常重视经济发展的,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和为贵”思想,专心致志搞经济发展建设,和俄罗斯的尚武精神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也是由于我国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二、俄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一)语法差异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笔者认为,语言的差异最基本的是文化的差异,其中最为主要的差异体现在,俄语属于语法类的语言,是典型的曲折语言,语言的构成成分较汉语比较复杂。

它的词汇有丰富的人称、时态和格的变化,这种词的变化在语法中有重要意义,因此,俄语语法复杂并变化繁多,并且在语法上,俄语的表述要求严格,主语、谓语、补语和连接词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应的表述都要依据相应的语法成分来变化。

俄汉颜色谚语对比研究报告_概述说明

俄汉颜色谚语对比研究报告_概述说明

俄汉颜色谚语对比研究报告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篇长文旨在进行俄汉颜色谚语的对比研究。

颜色谚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谚语,通过运用不同颜色与其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来传达某种特定含义或情感。

在俄罗斯和中国,颜色谚语作为其中一个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深深影响了两个国家的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

本研究将首先对俄汉颜色谚语进行定义和解释,阐述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比较分析俄汉颜色谚语中常见的特点,包括相似的颜色搭配以及不同颜色所表达的含义差异,并探讨影响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

进一步地,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探讨俄汉颜色谚语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方式和应用场景上的差异。

具体而言,我们将对蓝色、红色和绿色相关的颜色谚语进行研究。

通过对这些特定情景下不同国家对于这些颜色所赋予含义和象征的研究,我们将揭示出俄汉颜色谚语在文学作品、商业广告和环保宣传等方面的应用方式差异。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提供俄汉颜色谚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启示与建议。

同时,我们也将说明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次对俄汉颜色谚语的比较研究,我们有望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如何通过颜色谚语来表达情感和思想,探索文化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为跨文化交流提供实际应用指导。

2. 俄汉颜色谚语的定义和意义2.1 俄汉颜色谚语的概念解释俄汉颜色谚语指的是在俄罗斯和中国语言中使用颜色来形容或象征特定情感、经验或观念的短小而有力的说法。

这些谚语通常由一两个词组成,其中包含对颜色的描述。

比如,在俄语中,“белаялуна”(白月亮)表示纯洁和神秘,而在中文中,“青春稻田”表示年轻、充满活力。

这些谚语通过颜色表达出人们对生活、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2.2 俄汉颜色谚语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俄汉颜色谚语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是人们对于世界各种事物的体验和感受的凝练表达,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同一颜色所赋予的情感与价值。

汉语和俄语的差异对比

汉语和俄语的差异对比

• 4、副词 • (1)汉语:可以做状语,依附于动词和形容词, 依附于名词时,词类发生改变。 • 例:突然下起雨了。 • 汽车突然停下来了。(“突然”是副词) • 发生了一桩突然事件。(“突然”变成形容词) • (2)俄语:可以做状语,一般依附于动词、形容 词、副词,谓语,也有依附于名词的时候,但是词 类不发生改变。 • 例:в пальто нараспашку(穿着敞着怀的大衣) • быстро бежит(快跑) На улице жарко(大街上很热) Быстро развитые страны(快速发达的国家) Мне холодно(我很冷)
汉语和俄语的差异对比
——汉语和俄语词类在句法中 的作用差异对比
引入:汉俄语的语言类型差异
• 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支,词素和词素、词和词 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靠字序、词序、虚词来表达。 汉语的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的类型基本上是一致 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较为严格的对应性。 • 俄语:是印欧语系的一支,有着极其丰富的形态变 化,其大部分语法范畴(比如名词、形容词、代 词的性、数、格,动词的时、体、态、人称等等) 和句法关系(比如词与词之间、词组与词组之间 的关系)都是靠词尾的变化来表示的。
• • • • • •
2、形容词 (1)汉语:可以做定语、谓语和状语 例:漂亮的姑娘(“漂亮的”做定语) 这桥很长(“长”做谓语) 快跑(“快”做状语) (2)形容词:可以做定语、不可以做状语 (做状语的必须是副词) • 例:красивая девушка • 表示“快跑”быстро бежит或者быстрый бег
• 3.动词 • (1)汉语:可以做谓语、做主语和宾语时可 以不改变词性。 • 例如:我爱他。(“爱”做谓语) • 笑有利于健康。(“笑”做主语) • 他挨打了。(“挨打”做宾语) • (2)俄语:可以做谓语,做主语和宾语时需 要改变词性。 • 例如:я живу в общежитии. • Он ездит на велосипеде судовольствием(他乐 于骑自行车) • Езда(由动词转化为名词)на велосипеде доставляет ему удовольствие(骑自行车给他带 来满足)

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研究

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研究

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研究随着俄罗斯和中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俄汉翻译成为两国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俄汉翻译,促进两国交流的发展。

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礼仪与文化适应俄汉两国的礼仪和文化差异较大,如俄罗斯人常常以银色器皿和酒杯来款待客人,而中国人则更喜欢喝茶。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上下文,选择适当的用语和表达方式,以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2. 词汇与语言习惯俄汉两国的词汇和语言习惯也存在差异,如在表达时间方面,俄语中常使用“半”和“刻钟”,而中文中则使用“点钟”。

在翻译中,要根据上下文和读者的理解能力,选择最恰当的词汇和语言习惯,使翻译更加准确、流畅。

3. 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俄汉两国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也不同,如在表达观点和态度时,俄语中常使用比喻、夸张和反语等修辞手法,而中文则更注重细节和言简意赅。

在翻译时,要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式,以传达原文的含义和情感。

4. 历史与文学文化俄汉两国的历史和文学文化也有不同的特点,如俄罗斯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学文化和历史文化,而中国则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文学资源。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原著的历史和文学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和表达方式,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原著的文化内涵和情感。

总之,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必须重视的问题,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的适应性,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上下文,选择适当的用语和表达方式,以正确认识和传达不同文化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传递,促进俄汉两国的交流与合作。

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研究

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研究

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研究俄汉翻译中的宗教差异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

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国家,而中国是一个多元宗教并存的国家,包括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

在翻译过程中,一些涉及宗教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调整和转换。

“天堂”在俄语中通常用“рай”来表示,而在中国文化中,传统上将其称为“天国”或“仙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灵活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俄汉翻译中的历史和文化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俄罗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俄罗斯文学、音乐和绘画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理解并传达俄罗斯文化的独特之处,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将俄罗斯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时,需要考虑到俄罗斯作家的写作风格、文化背景和意象等因素,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也会对俄汉翻译产生影响。

俄罗斯和中国在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俄罗斯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注重社会公平和国家利益,而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注重个人权益和经济发展。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在涉及到社会制度和政治问题的翻译中,需要谨慎处理以避免误导或歧义。

语言和语言习惯的差异也是俄汉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俄罗斯语和汉语有着不同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理解并转换这些语言上的差异,以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俄语中的动词变位比汉语更为复杂,而汉语中的词语和句子结构更加灵活。

在进行俄汉翻译时,需要注意这些差异,并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方法,以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读者的理解习惯。

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在进行俄汉翻译时,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同时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方法,以实现准确、流畅和符合受众需求的翻译效果。

俄汉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对比——以俄语导游与游客间的交际为例

俄汉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对比——以俄语导游与游客间的交际为例

俄汉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对比——以俄语导游与游客间的交际为例李艳萍【摘要】It is an important goal to cultivat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college Russian teaching.The proc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includes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hey are complementary and indispensable.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aking the exampl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Russian-speaking tour guides and tourists, from the aspects of lexical meaning and cultural, pragmatic rules and culture,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in Russian and Chines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Russian and Chines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from eight perspectives:eyes, gestures, posture, facial expressions, costumes, physical behaviors, time concepts, and the use of space.In order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building new model of college Russian teaching has been a source of inspiration.%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俄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结合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础上,以俄语导游与游客之间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为例,从词汇意义与文化、语用规则与文化这两方面对比分析俄汉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际的异同,从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服饰、体触行为、时间观念以及对空间的使用等方面对比分析俄汉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异同.【期刊名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4)002【总页数】7页(P54-60)【关键词】俄汉跨文化交际;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俄语导游;俄罗斯游客【作者】李艳萍【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渭南 714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04一、引言“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汉语言翻译与对比第二章俄汉语法对比与翻译1.从语言形态学观点来看,俄语主要为综合语,其语法意义主要依靠词形本身的变化予以表达。

如俄语静词有六个格的形式,每一种格的形式通常都有其特定的词尾表现形式,俄语动词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表达形式,并有单复数之分。

它们一般皆有固定的词尾表达方式。

俄语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简单式,也可借助特定的词尾予以表示。

汉语是较为典型的分析性语言,其语法意义主要依靠词序,语序和虚词表示。

2.俄语是采用综合性语言表达手段为主,兼用分析性表现形式的语言。

汉语则相反,主要借助词序语序和虚词表示各种语法意义和意味色彩。

3.俄语名词的数范畴属于强制性语言表达手段,或用单数,或用复数。

汉语名词的数范畴,则为非强制性语言表达手段。

4.词类划分原则:语义原则(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йпринцип)形态原则(морфологическийпринцип)句法原则(синтаксическийпринцип)。

语义原则指根据词的概括意义予以分类,形态原则指根据词的形态特点,包括词形变化特点进行归类;句法原则指依据词语遣词造句的组配特点,以及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加以归类。

5.名词表示广义事物的名称。

俄汉名词的概念是一致的,但俄语有性数格以及动物性和非动物性语法范畴,并且特别重视名词的分类研究。

汉语名词分为:广义事物名词(公务员,道德)时地名词(秋天,周一)方位名词(上,下)。

汉语名词一般不能被副词修饰,但俄语表示程度意义的副词有时可直接说明名词。

汉语名词修饰另一名词时,可不加“的”,俄语两个名词之间有修饰关系时,需要加连字符。

俄语名词之间为同列关系,则加破折号。

6.俄语名词有阳性,阴性,中性。

汉语名词没有性之分。

俄语名词表示身份,职业时,习惯用相应的阳性名词代替阴性名词,特别是正式场合。

如果用阴性名词则含有轻蔑色彩。

7.俄语名词复数形式一般通过词尾变化表示,汉语名词一般在名词前面加表示复数意义的词语或者在表人名词后加“们”,或是采用叠词表达。

俄语名词或用单数,或用复数,属于强制性表达,汉语属于非强制性表达,相对模糊。

俄语单复数名词均可表示泛指意义,此时单复数的“数量”意义淡化,传译时必须淡化“数量”意义。

但俄语否定句中表示泛指意义时,多用名词复数二格。

俄语物质名词的复数形式可表示该物质制成的成品。

8.俄语静词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和代词。

它们有六种格的形式,可表达多种句法功能。

9.俄语形容词一般分为3类,性质形容词,关系形容词和物主形容词。

俄语形容词可构成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可分为简单式和复合式。

简单式属于中性语体,复合式属于书面语体。

10.汉语形容词一般表示性质和状态。

汉语形容词后面时常可带“的”字。

ABB式:冷冰冰(ледяная)热辣辣(жгучее),ABAB 式:冷静冷静(хладнокровнее)AABB式:弯弯曲曲(извилистая)11.数词一般表示书目多寡或次序先后。

俄语数词可分为:基数词,序数词,集合数词,分数和小数。

俄语基数词可表示序数意义,序数词可表示性质意义。

12.9个集合数词:двоетроечетверопятеросемеродесятерошестеровосемеродевятеро13.俄语号码三位以下应连写,通常两位,最多三位一组,组与组之间用-连接。

如:四位号码:89-63,五位号码:721-34,六位号码:23-45-87或234-587,七位号码:231-98-6414.代词一般只起指代作用,不具有称名功能,它可以指代词,词组,句子,句组,甚至自然段落和章节等连贯话语。

15.俄汉语人称代词的分类基本相同,其单复数的分别,在俄语中是由不同的词构成,汉语则是在表示单数的代词后面加“们”,如我们,他们,而俄语中复数人称代词在一定上下文中可表示单数意义。

1.мы代替я.1.作者表示自我的谦称(Рассматриваяэтупроблемумыможемделатьследующиевыводы考察该问题,笔者可以作出以下结论。

)2.编辑表示自我的谦称(мызнаем)3. мыскем相当于яскем,俄语中多用前者。

(Унасснимничегонет我和他没什么)4.十月革命前农民对于自己的卑称(-Датыоткуда?你从哪里来?-Мыиздеревни.俺从乡下来。

)2.мы代替ты。

1.医生询问病人的病情。

(Ну,какмысебячувствуем你感觉怎样?)2.大人对小孩讲话,表示亲昵色彩。

(какиемыхорошие!你真神气。

)3.拉近与谈话对方距离(Мы,кажется,улыбаемся?你似乎在笑,是吗?) 3.вы与ты的用法。

вы意义上相当于汉语的“你”,“你们”和“您”等。

一般晚辈对长辈,以及正式场合有礼貌的称呼对方用вы,同辈之间非正式场合和恋人之间称呼则用ты。

(称奶奶爷爷为вы,要好的朋友之间可称:ты)16.汉语动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为AA式(想想подумать),双音节动词则为ABAB式(学习学习поучиться)17.俄语完成体动词可表示多次行为,但是一次性完成的。

(Яповторилэтоплавилотрираза,чтобынезабытьего)18.汉语称为连词,俄语称为连接词。

它可起衔接词、词组、句子和句组等连贯话语的作用。

19.通常认为,и为并列连接词,事实上它还经常表示主从(偏正)意义。

(条件结果意义:Ещѐусилие—ибаррикадабылабывзята.)俄语复合句中的对比、对别意义相当于相当于汉语复合句中的转折意义。

转折复句在汉语中属于偏正复句(Икупилбыя,даденегнет.我本该买下,可没有钱。

)и与其他连接词语组合后还常表示以下意义:1.补充接续意义(Онработаетипритомучится他在工作,同时又念书。

)2.转折意义(Янехотелбытьректором,ивсѐ-такисделалсяим我未想做校长,却还是当上了。

)3.结果、结论意义(Вжизниемуприходилосьтрудно,ипоэтомуонхочет,чтобыяотвсегополучалудовольствие生活中他很艰难,因此他希望我一切都如意。

)汉语联合连词一般很少与其他连词组合使用,这是与俄语连接词и不同之处。

20.俄语多义词но,也可与其他连接词叠用,表示句际转折意义与其他意义的交织(Вы привикли обращаться со мной как с маленькой но ведь я уже выросла.你们已经习惯于把我当孩子看待,可要知道我已经长大了。

)汉语中最常与其他连词组合使用的是表示转折意义的连词,如:但是,然而,可是等。

21.语言中的词通常有以下两个特征:1.词是句子中位置可以移动的最小单位。

2.词是在其组成成分之间不容插入其他成分的最大语言单位。

22.汉语是一种十分讲究词序、语序的语言,即句子的意思往往根据词语顺序判断。

23.著名的俄罗斯语言学家达里编辑的《Т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живоговелико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收了20万个词。

20世纪90年代,当代俄罗斯语言学家什维多娃在奥热戈夫词典基础上编写的《Т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将收词量扩大到7万多。

1950-1965年,苏联科学院出版了具有权威的17卷本《словарьсовременногорусского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языка》(简称)总收词量为120480。

24.我国出版的《俄汉大辞典》收词10万余,1998年,黑龙江大学编纂的《俄汉详解大辞典》收词量为24.6万余条。

俄语中大约有24.6万余条。

25.最普及的汉语字典收字量在12000左右,最大型的汉语字典收字量为6万左右,但汉语中大约只有22000个汉字。

26.俄罗斯一些伟大的作家的实际用词量为2万到3万个词;普希金全部作品用词量只有2万多个,一般俄罗斯人在交际中常用词为3000左右。

27文化伴随意义基本等值的词汇,在两种语言中可直接互译。

仅在一种语言中具有文化伴随意义的词汇,需要特别关注。

文化伴随意义不同的词汇,在俄汉两种文化中字面上完全等值,但涵义不同,各自能引起不同的联想。

28.俄汉思维方式的对比:1.指称事物事件方法与思维方式基本一致。

如:俄汉民族都将狐狸(лиса)比喻狡猾的人。

2.指称事物事件方法与思维方式不尽一致。

俄语中有特有事物词语,如смавор(茶炊),汉语中则没有相对应的词语。

而俄语中一些词语尽管汉语中有其对应的词语,但俄语词中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如:白桦树(берѐза)是俄罗斯大自然和亭亭玉立姑娘的象征。

3.指称事物事件时,俄罗斯比中国人常“夸大其词”,表现其思维的“前倾”。

如:сказочныйприѐм相当于中国人的盛情款待。

4.指称事物事件方法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

如俄罗斯人说:而中国人则讲:昨天夜里我做了个梦。

5.指称事物事件时,俄罗斯人有时从“反面”着眼,他们用反语的场合与中国人有所不同。

(Нипуханипера!祝你成功)29.中国人喜欢谈六六顺,而西方人则认为666为不吉祥的野兽数。

中国人崇尚9,说故宫有9999.5间房(实际只有8704),而日本人不喜欢9,因为它的发音与“苦”相同;俄罗斯偏爱7,许多成语、谚语、固定词组中都有7.30俄罗斯人喜欢数字3和7.俄语中含有3和7的熟语特别多,尤其是在文学作品。

俄罗斯民族偏爱3的原因,这与基督教文化和希腊文化有密切关系。

古希腊人偏爱3和3的倍数。

基督教文化中,数字3和12是常用数字,如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圣经”里讲到与数字3、12、30的故事很多,如:以色列人有三大圣祖,耶稣降生时“三王来朝”。

31.数字7在俄语中是个神奇的数字,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数字7.数字7构成的俄语熟语常常表示人的各种生理感觉和情绪等,如高兴,激昂,生气等,另外还能反应人的行为、性格等。

俄罗斯学者认为,同其他民族一样,在罗斯古时候就认为7有魔力,这个数字同某种神秘力量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公元998年,罗斯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后,基督教文化处处影响这俄罗斯民族。

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而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

对基督教来说,7是个圣数,表示完善的意思。

如基督教认为天堂分为7层。

上帝用6日创造世界,第七日休息,于是圣经中“创世纪”有7天的记载。

32.汉民族喜欢3的程度不亚于俄罗斯民族。

这反映在汉语的成语和俗语中,如:三生有幸,三寸之舌等。

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也不乏含三的诗句,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汉族为何喜欢3和9,因为《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国传统观念中认为三表示天地人,当然这个数字是无比尊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