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我的大学生活教学提纲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我的大学生活教学提纲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我的大学生活教学提纲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我的大学生活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课程中,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而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永恒发展性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力量。虽然我们的绝大部分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很多人的心理还没有成熟到与年龄相应的程度。仔细回想,从小到大,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毕业,绝大多数人都始终处于家长和学校的保护中,更有甚者成为温室的花朵,脆弱易折。如今的大学校园虽说是一个小型社会,但与真正的社会相比却是千差万别。我们就像被困在象牙塔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我们离开家长和老师的保护,开始

踏入真正的社会,想要好好享有自由时,很有可能一步不慎,走上歪路甚至是一条不归路!所以学习和掌握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每个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对我们大学生的生活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且让我以自己为例,从唯物辩证法来探讨我的大学生活。

在唯物辩证法中,事物的联系是具有普遍性的。我们进入大学,不可能像古代的陶渊明那样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我们会遇到来自各地的舍友,他们就是我们在大学生活中跟我们密切相关的人,我们有可能是普通合住人,有可能是成为闺蜜或者好兄弟,但也有可能只是点头之交。我上大学之后就认识了我们其他三个室友,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有湖南的有宁夏的,有带着温软的南方口音也有带着北方爽朗的口音,我们经常一起吃饭学习,甚至跟其中的一个湖南妹子成为闺蜜。不管怎么样,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是普遍联系的,

所以,怎样跟舍友处理好关系,便成为一个值得我关心的问题。宿舍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事情的看法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矛盾和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课堂中所学的唯物辩证法无论在哪里都有用武之地。当问题或矛盾出现时,需要我们用“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宿舍是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整体的一个部分,离开了任何一个人这个宿舍都是不完整的,这就需要我们宿舍的每个人和谐相处,遇到事情大家应该共同面对,整体讨论,而不是有某个人决定,大家生活在一

起,问题的发生是必然的,而如果每个人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那么问题会很难得到解决。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因此在与舍友相处时,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别人的想法观点,试着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对于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只有全面的了解各个方面才能更好的处理产生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有抓住大学的主要矛盾才能抓住大学的重心,有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在大学我们是比之前任何一个时期都自由的,有些同学很容易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忽略了我们来大学最首要的目的:学习,还有一部分同学,过度的投入到勤工俭学中,忽视学业,重视打工。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我们现在的身份依然是“学生”,所以学业仍然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认真完成学业,在才能保证将来进入社会后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而且,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矛盾分析法来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正确认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在唯物辩证法中,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的统一,也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当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有曲折,所以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观点。我们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

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在前进的路上我们要注意质变和量变的关系。”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的飞跃。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动指南。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大学生活和学习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中哲学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唯物辩证法(部分应记的) 一、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高度概括): 二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三个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 唯物辩证法对世界的认识,世界是联系的整体、世界是发展的、世界充满着矛盾。因此,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基于它对世界的理解,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它们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内部矛盾);唯物辩证法是对前面的肯定,形而上学是对前面的否定。 三、基础知识 ㈠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定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表现(结论):⑴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⑵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⑶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特征: ⑴客观性: ①定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②表现: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③[方法论:①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创造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通过实践加以实现。] ④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⑵多样性: ①定义:由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条件不同,形成的联系结果也不同,既联系的多样性。 ②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③[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的看问题,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客观联系。] ㈡发展的观点 1.发展的趋势:⑴发展的定义:事物的向前、向上、向好的方面、向进步的方向运动的趋势。[方法论:坚定前途是光明的。] ⑵表现:整个世界是发展的:自然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人的认识是发展。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3.发展的道路: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新事物的特征: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 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方法论: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教学提纲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结合起来创造出唯物辩证法。费尔巴哈的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都是近代哲学界的经典之作。吸收两者精华的唯物辩证法的指导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作为流传千年的中华文化精华,一直以来对它的解释运用的都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在新时期的中国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其进行重新解读。 启示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同样福和祸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充分反映了联系的多样性的客观特征。当塞上之人的好马刚丢的时候,其邻居“人人皆吊之”,其父却淡淡的说道:“此何遽不为福乎?”不久,丢失的马又带回来了一匹好马,此时邻里纷纷来贺,其父又重复了先前的话,后来的事情的确正如其父预期的那样。为何塞上之人的父亲能够预料如此之准,而邻里却没预料到?因为其父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他认识到福祸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必然联系而非偶然联系,是一种间接联系而非直接联系。通常当二者之一出现时,

不能直接显现另一个的存在,一般人容易被这个假象所迷惑,只有坚持了联系观的人才能看透其本质联系,做出正确的态度,不会像其邻居一样因一时的失去而感到沮丧,一时的得到而庆幸,不知其前景为何,这样的人能够得到人们的真心尊敬和敬佩。因此,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启示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即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他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发展变化的。每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前进和上升的态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露出来推动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在丢马、得马、儿子摔伤等事件陆续发生后,其父都没有大喜大悲,而是淡定的说出“此何遽不为福/祸乎”来回应邻里的羡慕和同情,尤其是在儿子摔瘸之后仍能乐观的说出“此何遽不为福乎”令邻里煞为费解,最后唯有他们父子相保,邻里莫不钦佩。其父始终以发展的观点看待身边发生的事情,坚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不以暂时的失去而悲,不以暂时的获得而乐,高瞻远瞩终获邻里之尊敬。因此,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启示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

雾霾成因的深层思考及应对策略

雾霾成因的深层思考及应对策略摘要: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 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 关键词:雾霾;机理;治理; 1.【机理及危害】 雾霾,最近这个词出现在报纸、新闻里的频率越来越高。第一眼看到“雾霾”一词,只注意到了“雾”而忽略了“霾”,查询资料才得知两者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这里,我不想深层次地探讨“雾”和“霾”的区别,仅仅谈谈我对雾霾这样一种存在的些许看法。 ①霾的意思是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造成视觉程障碍的叫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第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 五大雾霾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 哮喘; 结膜炎;小儿佝偻病。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香港天文台称烟霞。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中国疾控

雾霾分析调查报告样本

雾霾分析调查报告 学院: 自动化学院 班级: 34070102 学号: 姓名: 王博

雾霾——一个原来对我们来说很陌生的词, 突然成为了最近人们最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这篇文章里会写雾霾的形成原因,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雾霾现在的影响范围, 雾霾如何治理等。在这篇论文里会用到我之前提前做好的调查数据, 也会引用一些现有研究结论。 目录 一.引言 二.什么是雾霾 二.雾霾成因分析 三.雾霾对人体危害 四.雾霾现在影响范围 五.雾霾天中的自我保护 六.总结 七.附录 引言: 关于雾霾我们之前能够说是知之甚少, 关于pm2.5能够说基本是陌生的。但就在去年由于雾霾的持续肆虐, 全民也就来了个大科普, 知道了雾霾, 也知道了pm2.5。雾霾是这两年才出现的吗?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随着调查的深入我慢慢的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只能说我们一直被蒙在谷里。几年前我们只知道天不蓝了, 能见度不高了, 却没人知道这是什么, 这不能怪我们无知, 只能说是某个部门的不作为, 为了某些东西试图在掩盖这一切。早

在的时候美国领事馆就在检测pm2.5。我没记错的话之前环保部门之前还将pm2.5纳入检测及其抵触。我们就这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吸了数年的雾霾。 什么是雾霾: 雾霾, 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 烟霞)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 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 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 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 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 特别是PM2.5( 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 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 甚至火山喷发等等, 雾霾天气一般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 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联合国空气环保领域的众多专家研究证实, 生态级负离子( 小粒径负离子) 能够主动出击捕捉小粒微尘, 使其凝聚而沉淀, 有效除去空气2.5微米( PM2.5) 及以下的微尘, 甚至1微米的微粒, 从而减少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生态级负离子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是源于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 并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 巧合的是负离子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之”字型运动) , 而布朗运动本身就是消除微小

唯物辩证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关系

§第25讲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深入进行唯物辩证法的教育,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初步把握二、三、四可知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划清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界限;通过分析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教学重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教学难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和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涵义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来源于古希腊文,其早期含义是进行谈话、进行论战的意思。古希腊哲学家把在论辩时揭露和克服议论中的矛盾以求得真理的艺术叫做辩证法。柏拉图把辩证法引入哲学,把它作为研究概念思维艺术的专门科学。 2、形而上学是与唯物辩证法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源于古希腊文,形而上学的本意是“物理学后编"。从黑格尔开始,就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也就是说,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论。 3、两种对立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1、为什么说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一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其次,它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唯物辩证法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好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论述学习和生活实际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的来源分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而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后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充实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力量。虽然我们的绝大部分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是我们的心理还没有成熟到与年龄相应的程度,因为我们上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毕业,始终处于家长和学校的保护中,现在又进入了与社会相对隔绝的“象牙塔”。在进入社会之前,我们一直都在做的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我们离开家长和老师的保护,开始享有自由的时候,一步不慎,就很容易走上歪路甚至是一条不归路!所以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大学生的生活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生活,学习,价值观,爱情观,社会观以及在人际交往等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有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我今天就唯物辩证法在大学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在我们的大学期间,四年的生活中,宿舍是一个重要场所。宿舍对我们来说,就是我们在学校中的家,是我们大学生活里最重要的地方。舍友,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是普遍联系的,如果不能和舍友处理好关系,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一团遭,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很乱,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的生活。宿舍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事情的看法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矛盾和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当问题或矛盾出现使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而这个时候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时候了,这里就需要我们用“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宿舍是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整体的一个部分,离开了任何一个人这个宿舍都是不完整的,这就需要我们宿舍的每个人和

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概括

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概括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两大观点、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两大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是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唯物辩证法思想 一、唯物论部分(主要原理、观点) 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 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按规律办事。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1)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

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始终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 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 (一)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可变性、多样性) 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还具有客观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所以在一切活动中,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出发,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

雾霾课题研究报告

雾霾课题研究报告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同呼吸共担当 ——关于治理雾霾大气污染的调查研究 课题组:游丽琼(组长)、付萌萌、孙青、陈玉超、李燕萍 指导老师:郑谦老师 摘要: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本文对此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发现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许多不科学的问题。研究表明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方法需要完善,设计要可行、科学,规划要合理,才能达到和谐环境。 关键词:雾霾治理、依法治理、改善水环境、大气监测网络、重金属污染治理前言: 一.研究背景: 年初,笼罩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对我市上下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我市的环境污染治理已经到了背水一战、非抓不可的时候了,必须像抓发展环境一样抓生态环境,坚决甩掉重污染城市‘黑帽子’。面对历史罕见的天气状况,我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及广大市民齐心协力,综合施策,全力以赴,最大程度减少了雾霾造成的影响。于是我们对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的治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二.研究目的 1. 寻找并探究中东部地区严重的大气污染的原因;

2.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提出合理建议 三.研究时间: -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文献资料法。 正文: 经过组内分工,五位组员分三成组,分别对北京、沈阳、南京等地进行调查,于是我们得到了很全面的数据。 雾霾天气现状 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环保部门数据显示,从东北到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在这场遍及全国的雾霾中,北京污染尤甚。11日上午8时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无论城区、郊区还是交通环境评价点,其代表的全部区域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指数达到340到446之间,属六级严重污染。不仅北京的空气质量被称为“史上最脏”,小半个中国都脏兮兮的。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北京甚至口罩兜售一空;多地的濒临“爆表”,山东、湖北等省份的高速公路封闭,北京至武汉的动车被雾霾“拦停”……对此,外媒称这是“最严重雾霾”,“雾情令人窒息”;坏消息还上了新闻联播头条,罕见地就雾霾说了8分钟。 解读

雾霾现状分析及解决思路

雾霾现状分析及解决思路 1、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性经济依然持续: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许多地方的经济支柱就是第二产业,这个历史阶段只能加快速度通过而不能回避。中国是一个追求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从国家安全考虑各种产业都要具备。有很多行业确实就是属于重污染行业,而生产生活中也需要用到,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增加企业排污成本,我们是有降低不良影响的较大空间。发达国家的很多做法是将许多污染环节迁移至其他国家,成果却依旧可以享用,但中国的工业化阶段尚不能进化到此。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一线城市较好但不具备全国意义),大部分企业的发展依赖的不是创意、创造力而是低附加值生产。中国产业的能耗高、粗放,同样创造一万元产值,消耗的资源会是发达国家的若干倍甚至几十倍,实际上加大了环境的承载压力。 2、产业布局不合理:高污染企业受政策限制只能迁徙到亟需财政支持的落后县市工业园区集中排放,不利于及早扩散被环境消纳。以北京为例,北京要建设宜居城市,于是将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迁移到河北,这些企业并没有因为北京要办奥运会而发生质的改变,它们在河北生根发芽,扎堆生存,使得河北总是与北京走向一条相反的道路,更加蜕变成一个只能依赖重工业生存的省份(那些上的了台面的产业早就被北京和天津吸纳走了),以致于人们笑称,世界的钢产量看河北,所以现在的雾霾反而比开奥运会之前更重了,因为北京再怎么宜居、再怎么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也无法单独享受空气,反而要忍受周边省份飘来更多的污染物。 3、垄断企业的负面影响:国有垄断企业缺少变革动力,中石油中石化的油品质量近年来并没多大提升,因为他们已经占有了全部市场,额外的研发费用和治理环节完善只会无形中增加他们的企业成本。以致于机动车排放尾气往往因为油品质量不合格而多排放污染物。 4、生活方式的亟需完善:许多人买车喜欢买大排量豪车,这在国外是要通过税收加以克制的。外国人的机动车保有量不比中国低,但他们有更加健全的公共交通以及昂贵的停车费用(配以有效的法律约束),以致于私家车多用于周末野游而非上班。此外,中国的排放标准我尚不清楚落实的如何,至少加装净化装置是必备之举。 5、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我国法治建设尚不完善,且缺少普通人民和各行各业人士参与途径的多样化。人民对法律认同度不高,参与意愿不强。法律规定的内容太过模糊,制定过程和制定内容的合理性大打折扣(比如说前段网约车细则),法律环节不完善(多是单一指向,而非每个主体均需承担责任和义务),因此法律的惩处力度含糊不清、苍白无力。 6、企业税负确实太重:与西方国家比较,我们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相当重(曹德旺事件发酵后,有人估算过,中国企业的实际税负是40%)。咱们国家的税基本定型了,但还有各种各样的费,在地方上更是乱象丛生。加上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压力和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工厂生存现状确实不易。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地方企业为什么会容忍污染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那还不是因为地方政府的羊毛都仰仗这只乱放臭屁和乱拉屎的羊?我们必须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地方政府或排污企业,想象自己如何能够承受治理环境所带来的代价,而非一骂了之。 建议: 1、将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示例如:降低二产、提高三产比重)及财政来源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doc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识记:①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理解: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2.能力方面①逻辑思维能力。本框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与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并进而对学生提出“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②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综合、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觉悟方面通过学习,学生要认识到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危害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表现。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及坚持这一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学案流程】(一)课前准备1.搜集①关于克隆人、转基因食品等科技前沿方面的资料。②关于人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③你感到困惑的人生或社会问题。2.思考①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评价克隆人、转基因食品等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的活动对环境有何影响?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哲学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尝试分析评价你所困惑的人生或社会问题。你能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评价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问题导学1.简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及根本分歧是什么?答案: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毫不相干的,任何事物的性质和状况都不受周围环境的制约。第二,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它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形而上学则主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它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静止不动、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不会有质变,不会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第三,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它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所以,要从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坚持全面性,克服片面性。形而上学则主张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事物的矛盾,必然是强调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把事物的一个方面、一种属性绝对化。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综上所述,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分析:马哲唯物辩证法汇编

【篇一】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定义: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是人强加的。 多样性:内部联系、外部联系,直接联系、间接联系,主要联系、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等。其中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事物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 普遍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联系、系统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的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定义:事物运动变化中内在具有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负责,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过程性: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的观点看问题。 【篇二】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范畴就是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现象和本质 含义、辩证关系、方*意义 (1)含义: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假象) 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的内在联系 (2)辩证关系:相互区别,又是相互统一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雾霾分析与生态环境保护

雾霾分析与生态环境保护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雾霾分析与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近来,我国北方部分城市和地区严重的雾霾现象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能源消费以及它们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些讨论认为,应该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并研拟对能源消费征收环境税。对于环境污染的讨论,不应当仅停留在对“碧水蓝天”的渴望上。讨论环境政策,要建立在对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三者的关系上来,“美丽中国”既不能过度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利益,也不能过度强调环境保护而错失发展机会。关键字:雾霾现象危害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一、雾霾的定义 雾霾其实是雾与霾的统称,雾与霾的区别十分大。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二、雾霾现象产生的原因 这种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质量下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我国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都超过2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烟粉尘排放量超过千万吨,均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冬季取暖北方大部分地区燃煤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 2、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 3、机动车污染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开始呈现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 4、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污染

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感想

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感想 我通过半个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我对它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更真实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它不但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这也使得它必定会随社会的变化和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因为它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检验于实践。正是这种深深扎根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性质,它才得以成为最受人们认可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可以说它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个相对的真理。 唯物主义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其中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而实践于社会的概念是它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的哲学原理。它科学地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与本质。它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是永远运动和普遍联系的,而运动的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联系的纽带与方法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又对立又统一为核心的一系列辩证原理形成的结构组成的纽带。这个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主导则是辩证法。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推动着这个哲学本身永远与社会实践亦步亦趋地一同进步着。它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与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以至无穷。它是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因此它是世界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唯物辩证法认为: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随着高校扩招以后毕业生人数创出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然而同时许多企业因为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就业信息的不畅通,大学生眼高手低等问题而招不到满意的人才。从对立统一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难与公司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这两个问题统一存在于社会中,就业难和招不到人本是统一的可以相互补充的。然而大学生多反而造成了招人市场的混乱,再加上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挑拣工作,使一些普听岗位遇到人才稀缺的情况,这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从以前看起,大学生还寥寥无几的时候,市场上高科技人才紧缺,当时大学生是供不应求的。而现在,在高校普遍扩招的当下,大学生并不罕见。但从以前到现在,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人才结构也要随之调整。而很多专业课程设置长期不变,与现实需要结合比较差。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强,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就业问题这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不同时期则有不同时期的特殊性,高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若不改变,则难以解决这一矛盾。 二、从量变和质变的角度分析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着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还是从以前到现在看,也许曾经学历高就代表着好工作,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终于,量变引发质变,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要想就业能力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自身也要发生质变,不能平时只死啃书本,也要不断积累市场需求的专业能力,量变引发质变,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新时代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而许多大学生只是学课上知识,在当今发生了质变的社会,对就业风险缺乏必要的准备。

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概括

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概括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概括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两大观点、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两大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是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唯物辩证法思想 一、唯物论部分(主要原理、观点) 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按规律办事。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1)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始终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

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 (一)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可变性、多样性) 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还具有客观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所以在一切活动中,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出发,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和部分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要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就必须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十分重视搞好局部,以便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和结果是辨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二)发展的观点(规律性、原因、状态、趋势)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2、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含义)

雾霾天气应对措施

雾霾天气应对措施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雾霾笼罩,污染由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扩散至沿海地区,给民众交通出行和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影响,根据中央气象台专家分析,此次雾霾天气出现是由于冷空气势力弱,形成大雾天气后使空气中的污染物很难扩散,加重了空气污染,导致各地PM2.5“爆表”,未来数天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还将持续。 PM2.5是什么?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我国在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而近日我国出现雾霾的地区有许多超过了这个标准,特别是北京有的地区,PM2.5甚至突破每立方米0.9毫克。 这些严重的PM2.5“爆表”情况,对民众身体伤害巨大。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

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并且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2010年北京、上海因PM2.5污染致死已经接近同期交通意外死亡人数的三倍。 科学研究显示,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除此之外,工业气体排放和建筑工地扬尘,也是城市中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怎么应对PM2.5爆表? 近几日雾霾天气严重,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应对PM2.5爆表,在污染严重的天气中保护好自己,下面我们将给出几个对策供大家参考:对策一、少出门 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根据国际顶级流行病学期刊《美国流行病学》2012年发表的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员环境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黄薇等人在西安市所做的PM2.5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之后,当PM2.5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在1-2天。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也最好不好开私家车,多乘坐公

华北地区雾霾成因分析

华北地区雾霾成因分析

华北地区雾霾成因分析 姚燕良 (华北科技学院,北京东燕郊101601) 摘要:2015年11月,我国华北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分析雾霾成因和治理雾霾迫在眉睫。关键词:雾霾;大气污染;静稳天气;大气气溶胶 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雾霾是秋冬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和霾虽然同为视程障碍物,但是二者之间却有极大差别。雾—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是自然的天气现象,和人为污染不存在着必然联系;霾—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二者可从空气湿度上进行大致判断,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大于90%时称作雾,小于80%时称为霾,80%~90%之间则为雾霾混合物。雾和霾一天当中,角色可能发生交替,也可能在同一区域内有些地方是霾有些地方为雾。雾和霾同时存在,且区域性能见度低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被称为“雾霾”天气。由于能见度的降低不仅有“积极”参与的云雾滴的作用,还有气溶胶粒子的贡献,且其中的细粒子排放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因此雾霾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雾霾天气的出现是气象问题,更是环境问题。2015年1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雾霾强度历史少见。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下降,造成呼吸系统和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高速公路封闭,航班延误或取消,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1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

2015年11月,华北地区出现多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是由于华北地区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1.1 大气环流异常导致静稳天气增多,有利于形成雾霾 静稳天气是指当大范围近地面大气层持续或超过24h出现气压场比较均匀、静风或风速较小的天气。在静稳天气条件下,湍流受到抑制,特别是当逆温层出现时,不利于低空中的水蒸汽和颗粒物的扩散,特别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静稳天气多发季节为秋冬两季。2015年11月大气环流于往年较异常而导致静稳天气偏多,为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11月份,由于西伯利亚地区冷高压异常偏弱,北半球西风指数较常年明显偏大,表明高空西风分量较强,环流比较平直,纬向型环流较弱,极不利于引导极地冷空气进入我国,特别是华北地区;再就是华北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值较常年偏小1~5hpa (百帕),处于弱气压梯度区,地面风速不大,垂直和水平方向扰动小,静风和小风天气多,故形成持续静稳天气。根据气象局资料分析,2015年11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天气出现的频率较常年明显偏多,其中华东地区为 56.5%、华南57.3%、西南63.7%,而华北地区高达64.5%,均为为近10年最高。另外,今年华北地区暖湿气流也较往年异常,导致近地面空气湿度大,因此出现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 1.2 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高有利于形成雾霾 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在全国范围来说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催生雾霾天气的形成。大气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主要包括沙尘、碳(有机碳和黑碳)、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海盐等六大类。冬季华北地区燃煤采暖、春秋季农村地区秸秆焚烧都会造成碳气溶胶的浓度明显增加。我国华北地区重工业相对比较发达,排放的二氧化硫较多,由于气温高可加速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所以夏季华北地区硫酸盐气溶胶浓度较其他季节和地区都高。因城市汽车使用量大大高于农村,所以城市中硝酸盐和硫酸盐气溶胶浓度大大高于农村。气溶胶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