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及其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是指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学生培养成适应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
该模式通过学生在校期间与企业进行实践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目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在我国各地开始逐渐推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的对接,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现代学徒制建设也减轻了高职院校的就业压力,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对于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具有积极的作用。
现代学徒制建设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学校的课程设置无法及时调整和更新;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在教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存在不足。
未来,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现代学徒制建设将有助于培养更多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策的支持也为现代学徒制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企业将更多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
要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和长效机制,加强双方的沟通与协作;二是完善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客观的学生评价体系;三是加大对教师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四是加大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该模式的认知和支持。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将学生培养成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与实施

第7卷第3期Vol.7,No.3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与实施(LZYZXYB1804);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课程改革试点建设课题现代学徒制是由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德国、英国、瑞士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1],总结发扬传统学徒制的优点,将其与现代学校的职业教育模[3],同》中要求相关职业院校“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
我们理解的现代学徒制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教学双主体,学校和企业均是教学主体;二是学生双身份,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三是课程资源双投入,校企共同设计课程,共同投入场地、设备;四是教学过程双监控,学校和企业双方进行质量监控;五是校企双受益。
1课程的建设与实施2017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与中兴通讯组建“中兴通讯电信学院”,二级学院的建立为实施现代学徒制打下了摘要: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和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将学徒制模式要素和现有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联系起来,是目前在实际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以计算机网络专业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为例,进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28(2019)03-40-02(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郑志刚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CourseUnder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ModeZHENG Zhigang(Bohai Shipbuilding Vocational College,Xingcheng 125105,China)Abstract: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s a modern talents training mode that focuses on the skillstraining of students through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joint teaching between teachers and masters.How to link the elements of the apprenticeship mode with the existing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course is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in practical teaching at present.Taking the network integrated wiring cours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based 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Key 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course reform课程改革Curriculum Reform DOI:10.16850/ki.21-1590/g4.2019.03.013船舶职业教育SHIPBUILDING VOCATIONAL EDUCATION第7卷第3期Vol.7,No.3良好的基础,依托二级学院,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进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探索和实施。
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旨在通过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然而,尽管学徒制在国外已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但在国内的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层面、机制层面和实践层面三个方面分析现代学徒制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政策层面1.政策支持不够学徒制在国内的发展受到政策支持不足的影响。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政策难以贴近实际需求,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解决对策:政府应加大对学徒制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学徒制的实践,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政策推广不到位目前,学徒制的发展还面临着政策推广不到位的问题,很多地区尚未明确学徒制的相关政策,导致学徒制的实践无法落地。
解决对策:政府应在政策推广方面下足功夫,加强对学徒制实践的引导和宣传,促进学徒制的普及和推广。
二、机制层面1.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学徒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密切合作,但现实中由于双方合作机制不够完善、互信和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合作效果欠佳。
解决对策:学校与企业应加强沟通交流,完善合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健全评价体系,建立高效的学校-企业合作专业化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推动企业培养人才,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实践经验。
2.学生选择制度存在缺陷学生自主选择机制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点之一,但现实中由于学生考虑不周、选择过程不规范,选出来的若干学徒往往与企业要求的技能和认知背景不匹配,最终也很难得到企业认可。
解决对策:学校和企业应制定更加科学、详尽的学生选择制度和标准,明确招募条件和标准,建立严格的招募考核体系,同时提供更为精准、丰富的职业规划服务,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使得学生选择能够更加科学、合理。
三、实践层面1.传统的职业学校仍过于注重理论学习现在众多的职业学校仍然注重理论学习,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授课来提高技能和技术。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及构建途径

1引言我国自2014年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至今,全国560家单位积极参与试点,形成了一系列的本土化实践经验。
当前有必要在借鉴西方现代制和本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厘清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逻辑起点及构建途径,为现代学徒制的全面推广提供参考。
2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第一,质量核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职业教育的典范,培育出高质量的人才是其目标之一。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特征就是质量,各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应当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协商的方式确定出适配的课程组合、培育方案、教学方法、培训标准等,逐步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从而培育出高质量的人才。
第二,“双元”特征。
“双元”是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重要特征。
具体来说,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基金项目】第五批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7);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重庆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编号:18SKGH191);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整改”理念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研究(编号:2017-GX-159);重庆市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高职财经商贸类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193425);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重庆市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促进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8-GX-153);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CQGJ19B153)。
【作者简介】黄蘋(1978-),女,四川西充人,教授,从事教育领导与管理、职业教育研究。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及构建途径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Construction Approach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Modern Apprenticeship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蘋黄(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401331)HUANG Pin(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Chongqing 401331,China)【摘要】我国自2014年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现代学徒制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现代学徒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本年度现代学徒制工作的总结。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现代学徒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等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推动现代学徒制工作。
2. 校企合作深度拓展本年度,校企合作取得显著成果。
各地纷纷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从简单的订单式培养向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转变。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力量和设备资源,学校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本年度,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示了学徒制培养成果。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5. 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随着现代学徒制工作的深入推进,社会对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认识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参与学徒制培养,为学徒提供实习实训岗位。
同时,家长和学生对学徒制培养模式也充满信心。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校企合作深度不足虽然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部分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阶段,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为此,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2.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职教育发展现代学徒制的方法与措施分析

高职教育发展现代学徒制的方法与措施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角色日益凸显,而高职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发展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本文将从方法与措施两个方面对高职教育发展现代学徒制进行分析。
一、方法分析1. 制定合理的教育培训方案发展现代学徒制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育培训方案,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和企业实践期间能够获得全面的技术培训和实践经验。
这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出学生的实习计划,包括实习的时间、内容、评价标准等,从而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
2. 搭建平台促进学校和企业合作为了实现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可以搭建相关的平台,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比如建立行业联合研究中心、技术创新实验室、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同时也让企业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来。
这样的平台不仅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际工作经验。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在发展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一支能够胜任学徒制教学任务的专业师资力量。
这些教师既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水平,又需要具备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能够充分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和培养目标,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4. 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在发展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包括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精神等。
这些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
二、措施分析1. 政策扶持政府应该加大对发展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和法规,推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校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同投入资源,共同培养学生。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是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高等职业素养和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
该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师傅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现代学徒制项目。
学生在校期间,既要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也要到企业实习,与企业的工作人员一起参与生产和实践。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目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现代学徒制可以大大减轻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压力。
教师只需要进行部分理论教学,而不需要承担每个学生都进行实践操作的任务。
这样,教师可以更加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现代学徒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现代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通过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加贴近企业的用人需求,学生毕业后可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并胜任相关工作。
现代学徒制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接触了实际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对他们的就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现代学徒制也使得学生更加具备了实际技能,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现代学徒制也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
企业也能从中获得人才储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建设现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它对高职院校教师减轻压力、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率以及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现场工程师培养为例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现场工程师培养为例摘要:当前,对于高等职业学校而言,实施“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了人才培养及教学的基本模板,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本文以“现场工程师”为研究对象,在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完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水平期间,促进现场工程师培养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建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现场工程师引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一时期,我国教育体制从传统的学徒制转变为课堂教学制度,教学改革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新的发展,一些专业机构积极开展工程师现场教育的探索和改革。
2022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司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提出总体思路、工作目标、重点任务等内容,要求“到2025年,共有不少于500所高职院校和1000家企业参与实施,累计现场培养工程师不少于20万人次”,该政策的出台为现场工程师培养提供重要行动指南[1]。
一、现场工程师的内涵现场工程师主要是胜任工程领域和工程部门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够做好现场工程工作,以及具有现场管理和技术的双重岗位职责,能够在现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工程中的优质工程技术人员统称为现场工程师。
现场工程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岗位精神,即工匠精神,虽然不同工种的职业道德和岗位精神有所不同,但针对当前形势,“爱党报国、爱岗敬业”是现场工程师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只有学徒可以敬业,才能对职业有正确的认识[2]。
同时,现场工程师是利用科学技术创造性地解决技术应用问题的一类人才,衡量现场工程师素质和技能的基本标准是技术能力出众,现场经验丰富,善于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主要由于项目现场情况比较复杂,问题较多,而且情况不断变化,遇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后期解决难度很大,这就需要现场工程师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提出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院校试点单位: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 模式和管理制度
现代学徒制试点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异同
侧重点 培养对象 培养模式
选择和未来发 展 投入机制
学习成果认可
现代学徒制
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新型学徒制
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加 快企业技能技能人才培养
谢 谢!
36
职业院校学生,以及企业职工 企业新招用员工和新转岗职 工
校企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 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 能培训;企业依据培养方案进 行岗位技能训练
学生可以有就业选择和继续深 造的选择
通过财政资助、政府购买等奖 励措施、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 积极开展试点
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 格证书
培养由企业结合岗位需求确 定,培养目标以中、高级技 术工人为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校企共同开发了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
能力培养阶段
学校课程
企业课程
职业基础能力 职业基本能力 职业综合能力
工程数学、大学语文、识图与 制图、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训
专业认识实习 企业专家讲座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机械制图与CAD 机械设计基础 金属工艺学 液压与气动技术 互换性测量技术 机加工 CAD/CAM技术应用(ug)
探索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 明确企业教师选聘和培训标准 • 建立校企教师互聘共用制度 • 建立校企师资“互学互帮”制度 • 建立校企师资“双向考核”制度
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校企共同推进 实训设施建设
NO.1
校企数字化资 源与信息化平 台的共建共享
NO.2
校园文化与企 业文化的互通
人才是最适合企 业工作的人,人 才是最适合岗位
的人。
只要精于某一行业, 以至于其他人代替 很难,那么他就是 一个杰出的人才。
人才不是文凭,不 是职位,一个人能 把本职工作干得非 常出色,他就是人
才。
什么是“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结 合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15
校企“五个共同”
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 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
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 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体系,实施过程管理
共同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实施考核评价
明确试点学校和合作企业的职责
职业院校的职责是负责向主管部门申报招生计划;
组织自主招生的报名、考试与录取工作、建立学徒学 籍档案; 组织行业和企业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 质量控制标准、学分的互换与转换标准,并制订相应 的具体实施方案。
中招工。
B
第二种,招工 与招生同步, 学生被学校录 取同时还和企 业签订劳动合
同。
C
第三种,先招 工再招生,学 校以自主招生 方式招收合作 企业在职员工。
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
1
开发并制定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方
案
2
形成“双体 系”的校企
课程结构
3
实施“双 交替” 教
学过程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在人才培养领域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 开发体现现代学徒制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教育与工作本位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 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重点强调实践的针对性和理论的应用性, 在做中学,突出企业特定岗位的技术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
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金属切削机床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数控编程与加工 CAD/CAM技术应用(ug) 工业机器人维修实训 轮岗一:机械加工 轮岗二:设备维修 轮岗三:质量检测 顶岗实习
岗位技术指导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学徒成长时期 学徒适应期 学徒成长期
学徒成熟期
现代学徒制学生专业知识实践
现代学徒制学生安排顶岗实习锻炼
专业认识实习 企业文化认识讲座
学生学习
学徒工作
21
形成“校厂一体、二元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办产业 合作企业
实施“企业班组化” 管理,1个师傅带5个 左右徒弟,组成学习 小组,确保学生切实 掌握实习岗位所需的 技能,完成从“准员 工”到“员工”的培 养过程。
22
滨州职业学院 “学校课程+企业课程”课程体系建设
2
不同时期学徒制比较
不同时期学徒制比较
不同时期学徒制比较
不同时期学徒制比较
16-18世纪英德学徒制相关的法案及其具体规定
21世纪初部分国家注册的学徒制人数
欧洲学徒制明显的共同特征
国家学徒制系统的比较
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
11
什么是教育
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
——苏格拉底
人才是什么?
• 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资助政策和表彰奖励制度等激励 政策
• 试点职业院校需要的自主招生政策、优惠的财政扶持 政策和专项建设立项的资助政策
• 完善保障学徒权益的有关制度,特别是合理报酬、责 任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
分类别试点工作重点
地市级试点单位:探索地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 策和保障措施
行业系统试点单位:开发现代学徒制的各类标准
互融
NO.3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实施
现代学徒制实施职业院校和企 业双导师共同授课。
职业院校导师主要负责基础理 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企业导师主要负责企业文化和 岗位技能的培养。
岗位职业技能以在岗位培养为 主,以师带徒方式完成专业课
程教学。
28
职业教育教学的三个支柱
制定现代学徒制考核体系
现代学徒制的配套政策
滨州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了学生、学徒、准员工的 “三位一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一学年
学校
企业
岗位技术问题解答
专业方向理论 专业通用技能 专业基本理论 专业基本技能 基础理论知识 基础技术技能
工学交替
岗位专项训练 顶岗实习
岗位技能训练
岗位认识实习 企业课程
17
选择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合作企业
• 与试点专业对接的产业类企业 • 提供足够的学徒培训的岗位 • 提供必要的企业指导技术人员 • 能够代表相关行业或产业的技术水平 • 能够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指导 • 能够代表行业或产业进行职业资格考核
18
探索招工与招生制度改革
A
第一种,先招 生再招工,学 校先招生,合 作企业在学生
面向企业职工培训,只是给 职工提高岗位培训提高的机 会
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数 额一般可按企业支付给培训 机构培训费用的60%
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 高级技工毕业证书
现代学徒制成果
• 形成Q326履带式抛丸清理机总装作业指导标准1项 • 获得山东省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 • 获得国家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
现代学徒试点专业与课程建设
尹建国 山东开泰集团 副总经理 2019年07月
一、学徒制的发展
前学徒制形态
职业教育的最早形式不是学校教育形式,而是现场学 习形式,父子言传身教形式——师傅带徒弟——原始形态 的学徒形式。
中国古代、古希腊、古埃及都有记载:木匠、鞋匠、 甚至中医、哲学家等等,都是采用学徒形式进行传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