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

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

【篇一:教研室工作制度】

教研室工作制度

为了搞好学校日常教研工作,使教学研究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力,特制以下工作制度。

1、教研室是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基本单位,教研室主任是学科业务的负责人,对教研室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负有监督、检查、指导和评估责任,并根据学院安排负责本学科的各项教研活动。

2、每学期第一周,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确立本教研室活动时间及活动内容,并将此工作计划及活动安排上报学院备查。

3、说课是一项日常的教研活动,每学期每人必须有一次比较深入的说课活动。说课活动可在学科组内进行,亦可在教研组内进行。

4、评课赛教活动是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一种通常方式,各教研组要根据学校教研室安排予以认真落实。

5、教研组要积极配合教研室承担起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并根据各教研组的情况,对青年教师进行“以老带新、结对子”的指导活动,聘有专人辅导,并有辅导计划,每学年进行一次辅导成果汇报会。

6、各教研组要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学科竞赛辅导工作,教研组长对竞赛辅导工作有指导责任。辅导教师每学期要制定辅导计划,学期末要汇报计划的完成情况。

7、备课组长负责本学期的日常教研活动,对学科活动要做详细

记录。

8、学校建立题库,成立考试命题小组,承担学校的各类考试工作的命题,教研室与教务处协商确立各科的命题人,把好试题质量关,并要注意保密。

9、每个教研组都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课题。每位教师都应有个人的教研课题和科研成果。“人人有课题,个个有成果”是我们的教研目标。

10、教研室要积极收信各学科教师的教学论文,并努力创办好《实中教研》,及时出版、发放,促进交流,共同提高。

【篇二: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加强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的管理,稳定教学秩序,落实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更好的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

水平和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研室管理制度。

一.教师管理规定

1.教师要积极参加院部和教研室安排的政治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为教学服务、对学生负责的思想观念,大力提倡奉献精神

和爱岗敬业精神。

2.教师要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端正工作态度,服从组织

领导和调配

3.教师要主动承担教学任务,乐于接受和保证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

教学任务,做好教学工作。

4.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按时到校、上课、下课。

5.教师要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勇于创新,不断更新、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

6.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7.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讨论,开展教学改革。 8.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团结协作,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治学

严谨,教书育人。

9.教师登录互联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

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二.教研室管理

1.教研室是教师备课,进行学习和开展教学研究的场所,未经许可

不要随意带无关人员进入。

2.教研室工作是与每位教师息息相关,大家要团结协作,积极努力

完成各项工作,不能互相推诿、拖拉。

3.坚持例会制度,除了参加学校、院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学习,每

周三为开展教研室内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没有特殊情况不

得缺席。

4.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每学期相互听课不少于5次。

5.根据学校师资培养规划,制定好本教研室师资培养计划和教师进

修计划。

6.协调安排指导教师,负责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指导和教

学方法辅导。

7.做好教研室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和教研室的保洁工作。

三.档案资料管理

1.教研室建立档案资料柜,由专人负责本教研室的教学文件、教学

档案、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资料和设备资料的管理。

2.教学文件、教学资料必须分类保管,并贴上标签注明门类。

3.教学资料仅供教学使用,严禁擅自将教学资料外借。

4.每学期对本教研室保存的教学文件、教学档案、教学资料进行整理、清查和登记。

四.机器设备的管理

1.建立本教研室的固定资产帐目、及设备档案。

2.严格执行学校固定资产登记、领用、报废等有关制度。

3.实行定期检查核对制度,每学期结束后,必须逐一核对清单,进

行清点。

4.实行责任制,公用设备责任到人。

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以防损坏机器设备。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二○○九年九月

【篇三:教研室管理制度】

教研室管理制度

芮城二中

为了认真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充分返回教科

研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先导作用,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

特拟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学校工作总目标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及教师教科研

素质为根本。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

为立足点,以教科研促教育创新,以教科研促教育质量,坚持理论

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踏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

二、工作思路

以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

改革与实践为突破口,以制度管理为把手,推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

踏实、深入地开展。

三、教研室的工作职责

教研室在学校行政领导下,对学校教育科研进行组织、管理,全面

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日常工作。

年终做好总结。

2、建立健全全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包括课题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研究制度、教育科研工作的评估和激励制度等。

3、对学校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管理。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工作要求

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负责各类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重视过程管

理及结题验收工作。做好教科研阶段性检查工作,督促课题过程性

研究的开展,为结题打基础。

4、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各类教育科研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的评选

活动。

5、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及时介绍有关的教育教学信息及教育科

研知识,向教师推荐、提供有关学习资料,为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

服务。

6、组织校内各类课题研讨会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参加有关的学术

交流、研讨活动。

7、建立健全学校教育科研档案,包括学校各级课题档案,教师个人

科研成果及其它有关资料等。

8、认真做好教科研成果的评优及奖励工作。课题评选小组成员根据

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结题状况对教科研进行评优,对教科研先进

个人及优秀的课题做好奖励工作,鼓励先进,便于教科研的顺利开展。

四、管理制度

(一)课题管理

1、立题:教研室或教研组根据资课教育教学实际,选定

课题,拟定课题实施方案,于每学期初报教研室审批。

2、实施:课题申报审批后,主研人员组织课题组成员按方案实施。

实施过程中注意搜集相关理论资料和实践案例,校教研室组织指导、管理、实施。

3、阶段总结:每期或半期召开阶段总结会,并交阶段成果。

4、结题:按计划实施课题后,申请结题鉴定。教科室负责校课题的

结题鉴定,校级以上课题由教研室向上级教研室申报。

课题过程实施由教研室负责督察,各课题组长全面负责。

(二)学习制度

集中学习要求每月组织学习一次,由教研组或教研室组织实施。课题组组长、课题主研人员翻阅选择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组织大家学习讨论。自学要求课题研究人员平均每月学习一篇教育教学理论,并有文字记载,摘录精彩语段,写读书笔记。

(三)研究制度

课题组成员“定时”与“不定时”开展课题研究,“不定时”是指平时课题组成员就某个环节,甚至就某个细节都可以有感而发;“定时”指每月集中研究一次,研究内容可以事先布置某个专题,或研究实施过程中的疑难棘手问题,组长及时做好记录。其中定期组织学校教育科研的研讨周,由各课题组进行集中会课,分组研讨。创造课题研究氛围,形成课题研究

制度(暂定每学期一次)。

(四)奖励制度

为了引入竞争机制,奖优罚劣,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学校特制定相应考评制度。

对课题研究人员一学期考评一次,主要考核是否积极主动参与科研工作;安排、负责任务是否保质保量完成;有无阶段性成果。成果奖励(必须是教育科研成果)与期终个人考核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