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

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
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

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国建筑史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1927年同时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院。梁思成随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中国艺术史,但他很快发现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建筑的研究难以令人满意,所以仅仅三个月后便离开了哈佛。1928年夏天他回到中国,创办并主持东北大学建筑系。1931年,他和林徽因搬回北京,一起加入了刚刚成立两年的中国建筑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翌年3月,梁思成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建筑学术论文——《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1]。与此同时,他开始了对中国古建筑遗构的实地调查,并在同年6月发表他的第一篇调查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2]。该报告是现代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报告中,梁思成向世人介绍了两座建于公元987年,当时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建筑;同时,通过将它们与宋朝的建筑典籍《营造法式》相对照,他发现了许多与这部古代术书的描述相符的实物做法,一方面为研究这部古代典籍找到了实物的依据,另一方面,也以此书为一项重要的断代标准,确立了中国古建筑的考古类型学方法。除此之外,他针对这两座建筑所采用的结构理性主义的评价标准,还奠定了新的中国建筑美学的理论基础。

1936年,梁思成与林徽因考察北京天坛建筑

讨论梁思成的建筑历史方法论,我们绝不能忽视林徽因所起到的

重要作用。1932年3月,与梁思成发表《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一文同时,林徽因也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徵》[3]。这篇文章所包含的重要思想后来贯穿于她和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她认为,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徵在于它的框架结构,这一点与西方的哥德式建筑和现代建筑非常相似;第二,中国建筑之美在于它对于结构的忠实表现,即使外人看来最奇特的外观造型部分也都可以用这一原则进行解释;第三,结构表现的忠实与否是一个标准,据此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从初始到成熟,继而衰落的发展演变。1934年,林徽因在她为梁思成的第一部著作《清式营造则例》所写的《绪论》中进一步阐发她的这些观点[4]。

梁思成:《北京颐和园谐趣园》(1955)

由于梁思成和林徽因受到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历史风格为主

导的建筑教育,所以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研究注重形式和与之相应的结构体系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中国地域广袤,各地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建筑在形式和结构类型上的多样性十分显著,因而他们选择何种结构体系的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代表就是一个颇令人关注的

问题。当他们将《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作法》这两部官式建筑规则以及与之最为相关的宫殿和寺庙建筑当作研究对象时,实际上已把北方官式建筑当作中国建筑的正统代表,他们的工作因此也就是阐明官式中国建筑的结构原理,并揭示它的演变过程。正因为梁、林把中国的地方性建筑放在研究和写作的次要位置,著名的台湾建筑家汉宝德在80年代批评他们忽略了中国建筑的地区性差异。汉说,中国古

代,尤其是在宋代以后,文化传统的多样性非常显著,南方地区,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在经济上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这一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人文传统促成了南方建筑在环境、功能、空间和材料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因此,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即使简而化之,亦必须分为南北两系”[5]。汉宝德的批评非常正确地指出梁、林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在研究对象上的局限。但是,笔者以为,他的讨论没能联系到梁、林所处的历史现实,因此他没能认识到在二十世纪20和3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知识份子探索现代化的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梁、林的中国建筑研究以官式建筑为对象所具有的必然性。这一历史现实就是,起源于西方的建筑学和建筑史研究在中国的确立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同时的,所以中国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是这一时期中国新文化建设的

一个组成部分,并在实践上服务于当时社会对于中国风格新建筑的需要。

在二十世纪10年代末,面对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全球的巨大灾难,许多曾经热情颂扬西方的现代文明,并极力主张仿效西方的模式改革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的知识份子在思想上发生了很大转变。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就是一个代表人物。梁启超曾经相信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进化论的普遍性,积极宣传以变革和“新学”拯救中国。可是,当他在1918到1920年间访问欧洲,亲眼目睹了大战之后深重的社会危机和弥漫的悲观主义之后,他否认了自己曾经深信不疑的技术进步导致社会进步的幻想,转而肯定东方文明对于救济西方的“精

神饥荒”所具有的价值。他提出将东西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以创造一种“综合主义”的现代文化[6]。他在1923年草拟的中国文化史目录可以说就是这一“综合主义”的体现[7]。目录表明,梁启超在当时已经注意到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在中

国文化体系中的位置。目录有单独的“宅居篇”,准备讨论中国的宅居、宫室、室内陈设、城垒井渠等内容。他还另辟“美术篇”,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刺绣五个门类。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中国并无“美术”(finearts)这一概念,一般文人仅把书法和绘画视作与诗文同等的艺术,而把雕塑、建筑和刺绣当作低级的匠作。梁启超在他的目录中引入西方的“美术”概念及其相应的建筑、雕塑和绘画的内涵,同时加入书法和刺绣这两项中国固有的视觉文化门类,构成了一个中西综合的“中国美术”的新体系。1925年,梁启超得到一部新刊印的《营造法式》,他称此书为“吾族文化之光宠”,并把书寄给正在美国学习建筑的儿子梁思成和他的未婚妻林徽因,嘱附他们“永宝之”[8]。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梁思成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梁启超建构中国文化史,特别是中国美术框架体系的理想:不仅他后来撰写中国建筑史、雕塑史、注释《营造法式》的工作与梁启超的构想有关,他曾经准备在哈佛大学从事的研究方向和完成的博士论文的题目也都如此,它们分别是《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宫室史》[9]。

与梁启超构想中国文化史目录同年,三位毕业于日本的中国建筑师在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和现代主

义之前西方大多数学校一样,日本的建筑教育也把建筑史放在重要位置,开设了西方建筑史和日本建筑史课程。三位中国建筑师模仿日本学校的教程,制订了苏州工专建筑科的教学体系,但将日本教程中的“日本建筑史”一课替换为“中国建筑史”[10]。梁思成也是如此,他参考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程,设计了东北大学建筑系的科目表,并开设“中国宫室史”一课[11]。

中国建筑史课程的开设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现代建筑家在获得关于外国建筑的知识后,开始思考中国建筑自身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的位置,并试图打破建筑学中以西方的建筑师、建筑思想和建筑作品为主导的话语体系。正是因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建筑”是相对于外国建筑的集合名词和独立体系,所以这一概念所强调的就是体系内部的同一性而不是多样性和差异性。在这一体系中,宫室、庙宇以及其他官式建筑在类型上更丰富,在设计和施工水平上更成熟,在地域分布上更广,在文献记录上更为系统,因而必然会被早期的中国建筑研究视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和中国建筑体系的代表。

对于中国建筑体系内部的同一性的强调,在实际的创作领域里就是对于新建筑的所谓“中国风格”的探寻。如果说梁、林和他们在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事以官式建筑为对象的中国建筑研究在学术上确立

了这一风格的一种代表建筑类型,那么对于实践,他们的研究则为这一风格确立了一种古典的规范。

梁思成:《山东长清灵岩寺慧崇塔》

近代中外建筑师对于新建筑的中国风格的探索兴起于十九世纪

末,当时西方传教士意识到有必要将他们的传教使命与中国人的民族自尊相结合,以缓和中西在文化观念上的对立[12]。通过在新的教会建筑上采用中国建筑的造型母题,西方教会开创了美国建筑师茂飞(HenryK.Murphy)所称的“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13]。由于在20年代之前,现代的建筑学教育在中国尚未开始,从国外留学归国的中国建筑师人数还很少,因此,把中国式样建筑母题运用于新建筑的尝试,不得不依靠中国的传统工匠和外国建筑师。由他们创作的“中国式”新建筑因此便由于地区差异和建筑师对中国特徵理解的不同而缺少风格上的统一性。茂飞本人规划并设计了多所中国大学的校园和校舍建筑[14]。他还是最早根据中国官式建筑总结中国建筑造型特徵的外国建筑师之一。他甚至还注意到中国建筑装饰的象徵意义和布局方面的风水考虑[15]。茂飞曾在他的设计中努力表现这些特徵。他的创作方法影响了许多中国建筑师,其中最著名的是1918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吕彦直。吕在开业前,曾协助茂飞设计金陵女子学院和燕京大学的建筑。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在1925年和1926年连续赢得中国两项最早的建筑设计竞赛——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首奖。在这两项设计中,他沿用了茂飞的创作方法,虽然两栋建筑都是用西方现代方式建造的,但外观上已颇具中国传统的官式风格[16]。

茂飞和吕彦直的设计方法得到他们同时代的中外人士和建筑师的普遍认同。但是,对于大多数西方教育背景出身的建筑师来说,进行他们所不熟悉的中国风格的设计不仅效率不高,而且难免出错。梁

思成批评那些外国建筑师说:“他们的通病则全在对于中国建筑权衡结构缺乏基本的认识的一点上。”吕彦直也一样,“对于中国旧法,无论在布局,构架,或详部上,实在缺乏了解,以至在权衡比例上有种种显著的错误”[17]。极为可能,梁的批评意见反映了他对当时中国建筑设计状况的不满。但是,由于梁本人也是会员之一的中国建筑师学会为了加强中国建筑师之间的团结,早在1928年就制订了《公守诫约》,规定会员“不应损害同业人之营业及名誉,不应评判或指摘他人之计划及行为”,所以他只能针对外国建筑师和已在1929年病逝的吕彦直的设计提出直接批评。他更积极也更富有建设性的作法是在1934年出版了《清式营造则例》。他把这本书和他后来整理的宋《营造法式》称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18]。他还在1935至1937年间,与学生刘致平编纂了十卷集的介绍中国古建筑细部做法的《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集》,“专供国式建筑图案设计参考之助”[19]。这些建筑上的细部以及其他许多构图要素,他称为中国建筑的“词汇”,它们和两部文法一起构成了一套中国建筑的“古典语言”[20],成为“中国风格”新建筑设计的规范。

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古建筑研究的专门机构,营造学社不仅主导了当时对于中国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也主导了对于中国建筑造型特徵的解释。1935年以后,营造学社还接纳除梁思成、林徽因和另一位杰出的中国建筑史家刘敦桢之外的另外13名建筑师为社员,他们当中的多数都是中国风格新建筑的积极倡导者[21]。此外,营造学社在这一时期还为一些事务所和学校制作中国建筑的模型和彩画样本。梁

思成则在1935年担当了南京中央博物馆建筑的设计顾问,在他的指导下,建筑师修改了原来仿清官式建筑的设计[22]。

值得注意的是,梁、林对中国建筑造型特徵的看法与茂飞非常接近。但与茂飞不同,他们极少谈论中国建筑造型和装饰的象徵问题,更没有研究风水思想在中国建筑中所起的作用。他们对中国建筑探讨最多的是它的结构逻辑,并坚信中国建筑的美学本质在于它的结构理性,正如林徽因所说[23]:

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能呈现平稳,舒适,自然的外象;能诚实的袒露内部有机的结构,各部的功能,及全部的组织;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能自然的发挥其所用材料的本质的特性;只设施雕饰于必需的结构部分,以求更和悦的轮廓,更谐调的色彩;不勉强结构出多余的装饰物来增加华丽;不滥用曲线或色彩来求媚于庸俗;这些便是“建筑美”所包含的各条件。

梁、林受西方建筑学术的熏陶,他们对中国建筑的结构理性分析延续了西方近代建筑批评的结构理性主义传统。这一传统由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普金(A.W.N.Pugin)在他对哥德式建筑的研究中阐明。普金认为,哥德式建筑明晰而富有逻辑的结构体系体现了自然界的有机性以及宗教的真理,是最理想的建筑形式。他对建筑的这一评价标准被后来许多著名的建筑理论家、评论家和历史学家所采纳,成为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期西方建筑评论的主流思想。根据结构表现的效果,梁、林把中国建筑的发展分为豪劲的隋

唐时期、醇和的宋辽金时期和羁直的明清时期。他们认为,由于在明清建筑中,原先起结构作用的斗拱等构件已蜕变成不具结构功能的装饰品,中国建筑在这一时期已经堕落[24]。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结构理性主义思想和他们的线性发展的历史

框架,受到汉宝德和另一位台湾学者夏铸九的批评。汉宝德说[25]:数十年来,我们对明清宫廷建筑的看法是犯着一种结构的机能主义的错误。带着这副眼镜的人,认为结构是建筑的一切,结构的真理就是建筑的真理。这是一种清教徒精神,未始不有其可贵之处,然而要把它错认为建筑学的唯一真理,则去史实远矣。

夏铸九也说:结构理性主义逻辑所造成的“结构决定论”,“不自觉地化约了空间的社会历史建构过程,……产生了非社会与非历史的说法”[26]。汉、夏的观点受到了十九世纪德国艺术科学学派艺术史理论的启发。这一学派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特质反映了艺术家和其时代的“艺术意志”(artisticvolition,kunstwollen)。艺术意志因时代、民族及其他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并导致艺术风格的差异,所以任何建筑形式的存在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这也就是形式所体现的机能,历史学家应该平等地对待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的研究对象,发现和理解它们所体现的机能,而不应将艺术现象类比为生物现象,用一种固定的尺度去描述和评判它的发展、成熟和衰落。汉宝德和夏铸九针对梁、林中国建筑史写作方法论的批评无疑非常正确,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们却忽视了梁、林的写作在中国近代的文化政治方面所具有的“机能”,这就是借助西方所通行的结构理性主义的评价标准

来审视中国建筑,从而回应西方学者和近代中国向往现代化的建筑师和公众对它的贬斥态度;在这个基础上,赋予中国建筑一个在世界建筑体系和现代建筑条件下应有的位置。

在梁思成和林徽因开始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时候,西方有两部关于中国建筑的历史专著最具影响,一部是著名英国建筑史家福格森(JamesFergusson)所写、1876年出版的《印度及东方建筑史》(HistoryofIndianandEasternArchitecture);另一部是1896年出版的《比较法建筑史》(AHistoryofArchitectureOnTheComparativeMethod),它的作者也是英国人,即另一位著名建筑史家弗莱彻尔(SirBanisterFletcher)。对弗氏来说,欧洲建筑是“历史的建筑”(HistoricalArchitecture),它的发展过程体现在从古埃及到现代英国的建筑之中,具体表现为由古典建筑所代表的梁柱体系建筑向哥德式建筑所代表的拱券体系建

筑的转变。而中国、印度、日本和中美洲国家的建筑是“非历史的”,其最大特点不在于它的结构而在于它的装饰,它的装饰设计“往往超过了其他方面的考虑”[27]。弗氏的“非历史的建筑”这一概念借用了黑格尔对于中国和印度历史所用的“非历史的历史”(unhistoricalhistory)一语[28]。在黑格尔的哲学和历史学框架中,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或理念不断显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因此体现了进步的程度。将非欧洲的建筑称作“非历史的建筑”与欧洲建筑相对比,弗莱彻尔否定了它们所体现的理念,也就把它们排斥在世界建筑发展的主流之外。

福格森则说:“中国建筑和中国的其他艺术一样低级。它富于装饰,适于家居,但是不耐久,而且完全缺乏庄严、宏伟的气象。”[29]他还说:“中国建筑并不值得太多的注意。不过,有一点启发的是,中国人是现在唯一视色彩为建筑一种本质的人。事实上,对他们来说,色彩比造型更重要。……在艺术的低层次上做到这一点虽毋庸置疑,但对于高层次的艺术来说则令当别论”[30]。

梁思成、林徽因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和写作,从一开始就可以被视作是对福格森和弗莱彻尔观点的反驳。例如,林徽因的《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徵》一文在立论上就明显针对了他们的观点。她说[31]:因为后代的中国建筑,即达到结构和艺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上却仍呈现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一般人常误会中国建筑根本简陋无甚发展,较诸别系建筑低劣幼稚。这种错误观念最初自然是起于西人对东方文化的粗忽观察,常作浮躁轻率的结论,以致影响到中国人自己对本国艺术发生极过当的怀疑乃至于鄙薄。

她还说[32]:

中国建筑的美观方面,现时可以说,已被一般人无条件的承认了。但是这建筑的优点,绝不是在那浅现的色彩和雕饰,或特殊之式样上面,却是深藏在那基本的,产生这美观的结构原理里,及中国人的绝对了解控制雕饰的原理上。

1920年由茂飞计的燕京大学,忠实地表现了中国建筑的特徵。

梁思成和林徽因从研究中国建筑的结构原理入手,指出它在不同朝代由于结构构件的功能变化而导致的形式变化和发展过程,因此赋

予中国建筑一个与西方建筑相同的“历史的建筑”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采用了西方建筑史家制订的结构理性的评价标准来审视中国建筑,因此使中国建筑获得了一种在当时具有普遍性的建筑美学的认证。如果我们仔细比较,还可以发现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一书(1944年)在结构上还模仿了弗莱彻尔著作的体例。例如,弗氏对于每一个建筑体系的介绍都分为“影响”、“建筑特徵”、“建筑实例”和“比较”四个部分。他的“影响”部分包括了地理、地质、气候、宗教、社会政治和历史等方面,而“比较”部分包括了平面、墙体、门窗、屋顶、柱、装饰等内容。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则在绪论中讨论了环境思想、道德观念、礼仪风俗对中国建筑的影响,而他对每一时期建筑的分析都分为“大略”、“实物”、“特徵”等节,并在“特徵”节中分析型类和细节,这就使读者完全可以把这部书当作弗氏著作中有关中国建筑的章节的替代材料。

在叙述上,梁、林的中国建筑史写作还体现出一种很明显的比较意识,他们经常有意将中国建筑与希腊罗马建筑所代表的西方古典建筑以及哥德建筑进行比较,正如林徽因在为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所写的《绪论》中说[33]:

就我们所知,至迟自宋始,斗拱就有了一定的大小权衡;以斗拱之一部为全部建筑权衡的基本单位,如宋式之“材”、“契”与清式之“斗口”。这制度与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以希腊罗马旧物作则所制定的法式,以柱径之倍数或分数定建筑物各部一定的权衡极相类似。所以这用斗拱的构架,实是中国建筑真髓所在。

梁思成在讨论独乐寺梁腹的卷杀现象时也说[34]:

此制于梁之力量,固无大影响,然足以去其机械的直线,……希腊雅典之巴瑟农神庙(Parthenon)亦有类似此种之微妙手法,以柔济刚,古有名训。乃至上文所述侧脚,亦希腊制度所有,岂吾祖先得之自西方先哲耶?

在讨论中国建筑的框架结构时,林徽因说[35]:

在欧洲各派建筑中,除去最现代始盛行的钢架法,及钢筋水泥构架法外,唯有哥德式建筑,曾经用过构架原理;……哥德式中又有所谓“半木构法”则与中国构架极相类似。唯因有垒石制影响之同时存在,此种半木构法之应用,始终未能如中国构架之彻底纯净。

非常明显,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他们的中国建筑史叙述中将中国建筑与西方的古典建筑和哥德式建筑相对比,是为了说明中国建筑与这两个西方最重要的建筑体系在原则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试图以此证明,中国建筑和它们一样,也是高度发达的建筑体系。为了这一目的,他们十分强调中国建筑的结构原则,因为它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和哥德建筑的最重要的共同点,也最符合西方建筑评论的结构理性主义标准。

梁思成:《罗马古建筑》(1928)

除了上述来自西方建筑史家的批评之外,中国建筑在二十世纪初期还受到国内接受了西方建筑先进性的专业人士和公众的普遍抨击。他们从功能和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批评中国传统建筑在使用条件上的落后、材料上的原始,以及施工质量的粗劣。出于这种认识,社会

上的公众普遍崇羡西式建筑,对中国建筑则多持鄙薄的态度[36]。如何看待中国建筑在现代建筑条件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成为梁、林中国建筑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虽然他们并不否认中国建筑在功能和工程技术方面的落后,但显然不愿意因此而否认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体系的存在价值和它在艺术上的成就。林徽因说[37]:已往建筑因人类生活状态时刻推移,致实用方面发生问题以后,仍然保留着它的纯粹美术的价值,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和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瑟农庙(Parthenon)一样,北京的坛、庙、宫、殿,是会永远继续着享受荣誉的,虽然它们本来实际的功用已经完全失掉。

梁思成则试图从结构理性主义的角度论证中国建筑与西方最新

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共同性。1932年出版的现代建筑经典名著《国际式——1922年以来的建筑》

(InternationalStyle,ArchitectureSince1922)一书恰好为他的立论提供了极好的依据。该书同样采取结构理性主义的立场,把现代建筑在结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框架结构的普遍采用,看作是现代建筑造型变化的根本原因和现代建筑的本质特徵。“国际式”建筑的名称

和它的基本原理,在1933年春天随着一位名叫林朋(CarlLindbohm)的外国建筑师来到上海而被媒体广为宣传。林朋对国际式新建筑的介绍很快就引起中国建筑界的注意,有些评论家根据“国际式”建筑的名称批评它否定了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体现的民族性[38]。但是梁思成却发现了现代建筑所坚持的理性主义思想,特别是它在结构上所表现的合理性与中国建筑的一致。他说[39]:

所谓“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其最显著的特徵,便是由科学结构形成其合理的外表。……对于新建筑有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虽不同,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因为原则的相同,“国际式”建筑有许多部分便酷

类中国(或东方)形式。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然。同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

因此,他充满信心地得出结论说:“这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值得许多建筑家注意的。”

梁思成和林徽因是中国民族主义知识份子的杰出代表,他们关于中国建筑史的写作与中国二十世纪20和30年代的文化政治密切相关。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实证性地记录和整理中国建筑遗产,而且还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首先,他们阐明了以官式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建筑的结构原理和由此产生的

形式特徵,为中国风格新建筑的创造确立了中国古典的规范;在另一方面,他们依据十九世纪以来在西方建筑评论中占主导的结构理性主义标准评价中国建筑,将它提高到与西方古典建筑和哥德建筑相当的地位,从而反驳了西方学者和中国一般公众对它的贬斥态度,并赋予它在现代建筑的条件下存在的意义。本文无意否定当代建筑史家针对他们的历史写作忽视中国建筑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历史因素的复杂性

所提出批评。事实上,我还以为,他们一方面坚持结构理性的原则,

一方面企图依据传统的“文法”和“语汇”去创作中国风格新建筑的作法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因为一种建筑的结构体系与它所用的材料互为因果,并与特定的功能要求密切相联。现代生活、材料和技术的进步必然要突破传统的结构体系和与之相应的构图规则,也就是梁思成所说的“文法”。但是,我认为,对梁、林的中国建筑史写作进行历史考察非常必要,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们写作的背景和目的,还可以使我们从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文化建设的角度,重新认识他们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金岳霖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时,我已尽全力平复了许久心情。我最早认识林先生,是通过她的诗文。十六七岁的年纪,总是喜欢柔软美好又有力量的文字。而也就是在那时,我第一次认识了林先生。现观看完八集《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我仿佛参与了一遍梁林二人的人生,跟随着他们的思想、人生轨迹以及命运走了一遭。只惜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如此的醉心古建筑学术,如此的赤子之心,到最后竟如此的意难平。 她的诗浪漫又温柔,直入人心并撩人心弦。她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她的童年经历了大家族的复杂人事,聪慧的她选择了早熟而理性;她辩论起来伶牙俐齿,整个人熠熠生辉,而她又不仅是在朋友眼中的这一种形象;她对子女教育前卫又严格,在病榻上又“体重日渐减轻,作为补偿,脾气倒是一直在长。”她是有脾气的。她这样的人,真是不世出,太过于丰富多彩。她描述了美好又轻盈的四月,最终也留在了她所描述的四月中。林先生,精神至死也没有屈服。 他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建筑方面的研究,对待家人的生活起居,都是一丝不苟。他怀着一颗热爱建筑事业,热爱党,热爱中国的赤诚之心,奋力投身到几十年的中国古建筑研究中,为中国建筑乃至世界建筑都做出了莫大的贡献,留下的无价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财富。他是如此的深爱她,两人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家境上,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令人惊羡的神仙眷侣。在林先生走的那一年,他的心也随着去了。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这句话用在梁先生的身上何等的适合!从《梁陈方案》的被否定;到退而求次思考建筑物的民族形式问题又被上纲批判;再到“左”的错误被纠正,梁先生终于又可以发表专业文章。只要空气有一点松动,一个学者第一个想起的永远的是他的学术。即使不被认同,即使被批斗、被否定,梁思成依旧坚持着自己对学术的认真,对建筑的热爱,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他的执着、坚持。 回观第一集的《父亲》,从林长民的“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

林徽因和梁思成生平简介

林徽因和梁思成生平简介 林徽因,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于浙江杭州,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她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翌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由于当时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该校美术学院,而主要仍选修建筑系的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 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她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书。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馀,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当时,她曾应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林徽因、泰戈尔、徐志摩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她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徽因是文艺界的发起人之一。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揉合得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文

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 篇《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1 林徽因作为一名建筑学家和作家,作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作为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曾经在自己的诗歌中写道“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光,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 梁思成出生名门,父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清末民初的大儒家。梁思成作为中国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曾经十分欣赏林徽因的作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认为林徽因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有着多愁善感,浪漫且美丽的,眉眼中全是东方的风情,行为举止皆是优雅而动人心弦的诗人作家。但是通过观看《梁思成林徽因》这个纪录片,我却对这一对出身名门的伉俪夫妻有了不一样感悟和理解,才对于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成就不仅仅只在诗词歌赋上,而更在对事业无私忘我的追求令人感慨。 我国古代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著名的长城、雄伟的宫殿、秀美的园林、多姿多彩的民居,可惜在中国却没有人科学地研究它。梁思成在国外留学期间,当他看到许多中国古代文物,如战国的铜器、汉代的画象砖、唐代的石佛在异国博物馆出现时,他无限感慨。1928 年他与林徽因婚后到欧洲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游历考察,看到那些建筑文物都得到妥善保护而且还有专门机构进行着系统的研究,梁思成夫妇下定决心投入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由中国人自己写出中国的建筑史。1931 年回到北京,梁思成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投入

对中国建筑的考察与研究。当时反映中国古代建筑的有两本书:一本是宋代的《营造法式》; 一本是清代的《营造则例》。1940 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及助手开始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然而他们从重庆的国民政府那里只能要到很少的经费,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中国建筑史》成书于1944 年,它的问世,结束了没有中国人写的《中国建筑史》的遗憾,纠正了西方人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偏见和无知。这部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规律、特点与西方建筑进行比较,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其学术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在解放时期,梁思成不惧危险将那些一旦大军攻城时,哪些文物必须设法保护,梁思成把城里最重要的文物古迹一一标在他们带来的军用地图上。建国初期,他们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在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一生中,除了研究中国古建筑以外,他们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创办了建筑系,培养了大量的建筑教育人才,为中国当时建筑方面填补了大量的空白。 通过观影我们看到了即便在那个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年代,贫病交加的梁林对中国古建筑的热爱和研究依然在病榻上进行。作为最早研究中国古建的学者,梁林二人倾尽一生呼吁社会对中国古建文化进行认知和保护。 这部纪录片除了引导观者欣赏艺术的美好,钦佩学者的毕生奉献,对历史上的失误决策也做了深刻的反思。可以说是一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学习的欣赏的优秀纪录片。

梁思成与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

梁思成与林徽因记录片观后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份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林长民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读万卷书易浅薄虚华,不行万里路难知世界之广大,没有名师指路会在条条弯路里耗费了时光,没有阅人无数难知人性之复杂。至于阅人,需年岁的积淀和相遇的机缘,外人可帮之处不多。而阅读、行路与名师的资源多寡,于一年少之人,几乎只看出身之不同了。虽然日后可依凭自身努力补足,不过大凡沾点艺术之事业,唱戏也罢弹琴也好,没有天赋与幼学,成年后大抵只能做票友了。 现今或高官或富商给子女以海外求学之机会,大多只能是末流的培养方式了。窃以为,求学不如言传,言传不如身教。而作为父母能令子女受益终生的,非一时之金银,一世之器物,实乃几代家传之学养、习惯与品行。 于是,有了差距。 梁启超“常以今日之我宣判昨日之我”,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有几个老爹能做到并对子女以深刻影响?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的人,倘若用化学分析‘梁启超’这个东西,把里面所含一种元素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只有个零了”“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中国父母素来以己所未偿之愿望、以己难有之品行,却要求子女之所不能够。想起我教过的学生,父母云:老师,我们工作忙,孩子就全拜托你了。那边孩子抢白:不就是晚上一个打麻将,一个去喝酒嘛。做爸的大喝一声:你妈逼的,信不信我回家打死你。 于是,只能苦笑。 说到林家,在素来重男轻女的中国,林长民另娶后冷落了原配,却从来不忘对爱女的聆教。百年后的中国,又有几个父亲能说出“做一个天才的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份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这样的话?更多的,稍有忤逆,先不问谁对谁错,你就会听到诸如“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你还跟我顶嘴”,“我是你老子,跟我还讲上道理了?!” 于是,唯有无奈。 泰戈尔体察到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恋,写诗道,“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唉”。 我常想如果林徽因的爹是现在的某个势利眼,林徽因是现在的某个几零后。在徐和梁之间如何抉择?徐较梁分流倜傥(论长相,确实梁远逊于徐),才华外溢(梁的才华更艰深而专业,徐的诗歌更通俗更流行),追求猛烈(甜言蜜语加众友助阵),虽说有婚史(现在四五十的多金大叔都那么抢手,更何况老徐才三十几),徐简直稳赢了。 林最终选择梁,两家家长的刻意撮合当然不可忽视,但林自身的选择恐怕更为重要。再说,林的追求者又不是老徐一个人。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给点钱去学个钢琴、画了素描,那是“技”,人格的熏陶,那才是“艺”。 于是,时刻自省。

高三作文(读后感)《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 喜爱欣赏林徽因已经是多年了,从第一次看《人间四月天》到看了张清平写的《林徽因传》和拜读了她的诗集,再到后来看了梁思成写的关于建筑的书籍《大拙至美》等。林徽因是我迄今最欣赏的一位女性:集才气、集美质、集傲骨,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的旷世才女。 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心里存留着我们这一代人难以理解的爱国精神。幼年在李庄时,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问母亲:“如果日本人打到这你们怎么办?”徽因特别平静的说,“中国读书人不是有条老路吗?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然后小从诫惊恐的说,“那我怎么办?”徽因一字一句的说:“国之不存,怎顾得了你!”在兵慌马乱的战争年代里,他们依旧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继续做学问,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爱哪怕忍受病魔、环境的恶劣和精神的折磨也在所不惜,殚精竭虑。 看完最后一集,如鲠在喉,泪在翻转身后涌流而下。为林徽因,为梁思成,为他们对建筑事业的毕生付出,为他们想极力保护中国古建筑的行为。梁林二人对于中国的建筑事业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 关于建筑,梁思成奠基了中国的建筑学,写了《中国建筑史》,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和解读了李诫的《营造法式》。林徽因思想活

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事业上琴瑟和鸣!他们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从诫”来表达对李诫的崇拜之情以及对建筑事业的热爱。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地毯式轰炸专家”美国的李梅将军指挥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了大规模轰炸。时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也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编制一份沦陷区的文物建筑表,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其位置。对于一位建筑专家来说,恐怕没有比这个更令人兴奋的美差了。他同学生罗哲文不分昼夜地绘制地图。在梁思成标记的地图中,有一份特殊的地图,上面划着两个圆圈,那便是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当梁思成将这个地图呈递到盟军司令部时,盟军的布朗森上校十分困惑,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中国学者要保护敌国的古建筑。梁思成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像奈良的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1953年,一股要扫掉北京古建筑的思潮开始兴起,梁林等专家激烈反对,林徽因强撑病体去找北京市领导:“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

3第三集 佛光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全八集)

八集纪录片 《梁思成与林徽因》 解说词 【按】在网上搜索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没能找到完整的解说词。这里的解说词全本是根据网友窗子内外所提供的版本整理而成的。在此特表衷心感谢。 ——唐婉祺2014/12/21 第三集佛光 旁白:1932年初,一位美国青年来到北平。 《费正清对华回忆录》:“1932年,乘火车越过冬季的华北平原,缓缓驶入这座有着500年城墙环绕历史的古城,依旧让人情绪激动,因

为直到20世纪60年代,北京仍然是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筑有围墙的城市。” 旁白:牛津大学博士研究生John Fairbank(费正清)(1907-1993年)来北平完成他的博士论文,研究新近对外公布的一批清朝海关档案。这位二十五岁的年轻学者,刚刚不确定地把他的学术关注点放到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 不久,他的未婚妻Wilma(费慰梅)到来。他们于北平一座漂亮的四合院举行了婚礼,新娘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女校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美术。Wilma(费慰梅)喜爱水彩画,喜欢中国艺术。初到北平,各种学术研究活动和苦学中文,占据了John Fairbank(费正清)大部分的时间,Wilma(费慰梅)则和来拜访他们的妹妹玛利亚一道用她们的画笔,留下了她们记忆中的北平。 玛丽亚Marian Cannon Schlesinger 费慰梅的妹妹:“我清楚地记得那趟火车旅行。当时正值中国的农历新年,所以每个人都换上漂亮的新衣,所有孩子都穿着那种有可爱的动物装饰的衣服、鞋子。当然还有那些胡同,不知道那些胡同是否还在。还在吗?希望都还留着。……我非常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遇见梁思成和他的妻子。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日晚上,他们非常迷人,非常热情……他的妻子非常漂亮。” 费慰梅的回忆:“婚礼后大约两个月,我们遇见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谁都没料到这段友谊日后会持续如此长久……我们一见钟情。”

金岳霖、梁思成与林徽因

金岳霖、梁思成与林徽因 封面人物 02-15 11:07 (美丽优雅大方聪慧的一代才女) 梁思成与林徽因于1928年3月结成夫妻。 金岳霖1931年结识林徽因,随后萌生了浓浓的爱慕。 对这种感情的处理,晚年的梁思成回忆说:可能是在1932年,我从宝坻调查回来,徽因见到我时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她和我谈话时一点不像妻子和丈夫,却像个小妹妹在请哥哥拿主意。 听到这事,我半天说不出话来,一种无法形容的痛楚紧紧地抓住了我,我感到血液凝固了,连呼吸都困难。 但是我也感谢徽因对我的信任和坦白。她没有把我当一个傻丈夫,怎么办? 我想了一夜,我问自己,林徽因到底和我生活幸福,还是和老金一起幸福? 我把自己、老金、徽因三个人反复放在天平上衡量。我觉得尽管自己在文学艺术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修养,但我缺少老金那哲学家的头脑,我认为自己不如老金。 于是,第二天我把想了一夜的结论告诉徽因,我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他们永远幸福。 我们都哭了。

过几天,徽因告诉我说:她把我的话告诉了老金。老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当退出。” 从那次谈话以后,我再没有和徽因谈过这件事,因为我相信老金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徽因也是个诚实的人。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三个人始终是好朋友。 我自己在工作上遇到难题,也常常去请教老金。甚至我和徽因吵架也常要老金来“仲裁”,因为他总是那么理性,把我们因为情绪激动而搞糊涂的问题分析得清清楚楚。 金岳霖一生未婚。 1955年4月1日一代才女林徽因与世长辞。 老金去世的前一年(1983),林徽因作品的编撰者拜访老金,请他为即将出版的林徽因文集写篇东西附于书中,老金忽然沉默了,过了很久,一字一顿,毫不含糊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稍停片刻,又更加神圣与庄重地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5篇精选

《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5篇精选 记录了中国人是怎样挽回我们的颜面的,也记录了太多太多的辛酸。我想看完纪录片我不仅仅是要学习梁林夫妇、那些学者们的精神,我还要学习珍惜。现在的一切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好好珍惜!一起来看 看《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5篇精选,欢迎查阅! 《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1 林徽因作为一名建筑学家和作家,作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作为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曾经在自己的诗歌中写道“一样 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光,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 梁思成出生名门,父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的主 要倡导者之一,清末民初的大儒家。梁思成作为中国建筑历史学家、 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曾经十分欣赏林徽因的作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认为林徽因 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有着多愁善感,浪漫且美丽的,眉眼中全是东方的 风情,行为举止皆是优雅而动人心弦的诗人作家。但是通过观看《梁 思成林徽因》这个纪录片,我却对这一对出身名门的伉俪夫妻有了不 一样感悟和理解,才对于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成就不仅仅 只在诗词歌赋上,而更在对事业无私忘我的追求令人感慨。 我国古代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著名的长城、雄伟的宫殿、 秀美的园林、多姿多彩的民居,可惜在中国却没有人科学地研究它。 梁思成在国外留学期间,当他看到许多中国古代文物,如战国的铜器、汉代的画象砖、唐代的石佛在异国博物馆出现时,他无限感慨。1928 年他与林徽因婚后到欧洲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游历考察,看到那些 建筑文物都得到妥善保护而且还有专门机构进行着系统的研究,梁思 成夫妇下定决心投入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由中国人自己写出中国的 建筑史。1931年回到北京,梁思成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投入对中国 建筑的考察与研究。当时反映中国古代建筑的有两本书:一本是宋代 的《营造法式》;一本是清代的《营造则例》。1940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及助手开始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然而他们从重庆的国民政府那 里只能要到很少的经费,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中国建筑史》成书

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第5集解说词教材

5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解说词 第一集:父亲 旁白:梁思成、林徽因,一对学者伉俪,在离去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地走入公众的视野,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同寻常的家世学识,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着他半个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和眷恋。众多记述和传奇,让他们离我们更近,而有时,又仿佛更远。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2007年秋天,一些尘封多年的私人收藏,把我们带到美国东北部这片浓密的森林里,这里曾经住着一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费正清,一位在西方世界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他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在这里诞生,同样在这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半个多世纪前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和梁思成、林徽因的亲密交往。 费赫莉(费正清费慰梅的女儿):“我带你们看看我父亲的书房,在我父母留下的档案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梁思成夫妇的信,有些是Phyllis林徽因写的,有些是梁思成写的。这本剪贴本非常可爱,他们自己称它为“豪华版本”,手工打印制作的,文字是我妈妈写的,照片拍摄者是梁思成,我父亲也拍了一些照片。这是我在父母哈佛大学那个家中的储藏室发现的,一件很特别的东西,我一直很好奇里面有什么,一直也没有机会看,这是一个奇特的发现。显然,这是林徽因在1935年我父母离开中国的时候送给他们的一件礼物,里面全是这些衣物,直到今天质地都还非常好,除此之外还有些漂亮的袍子,我一会儿给你们看。很漂亮吧,箱子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发现,有一张我妈妈和林徽因的照片,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她们刚刚认识的时候。” 林徽因给费慰梅的信1935年:“最最亲爱的慰梅,寄给你这只红色的皮箱,这个红色美人看上去是不是可爱至极,她在我们林家已经六十八年了,现在她要漂洋过海去到你的身边,度过她以后的日子,直到有朝一日成为一件古董。” 旁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两对年轻人在北平偶遇,从此,持续不断的通信交往开始了。 林徽因给费慰正清夫妇的信1936年:“最最亲爱的正清和慰梅(脸都红了),我刚刚收到了好棒的一堆信,但是我最最亲爱的傻瓜朋友,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不让信通过“西伯利亚”邮路,你们知不知道这三封信,每封都走了五十天??!!!”

林徽因 梁思成 金岳霖

林徽因:花开一季、暖到落泪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 “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 “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 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

还是没有选择他。 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 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 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

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 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 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 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 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 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 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 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

林徽因与梁思成素材积累

1 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徐志摩深爱林徽因,回到中国与此时刚生下第二胎的妻子张幼仪离婚:“比较起来,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的结合,结合得好,这也是不容易的啊!” 2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的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林徽因后来又将这些话转述给了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于是从此三人终身为友 3 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梁思成也已经另娶了他的学生林洙。金岳霖有一天却突然把老朋友都请到北京饭店,没讲任何理由,让收到通知的老朋友都纳闷。饭吃到一半时,金岳霖站起来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闻听此言,有些老朋友望着这位终身不娶的老先生,偷偷地掉了眼泪。 3 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道:"她(指林徽因)指著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

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牌楼今日早已随著文化浩劫一同烟消云散,但林徽因当日的金刚怒吼,必将永远环绕在每一名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国学者心头。 4 李健吾抗战期间闻听林徽因虽罹患重病而不离开祖国时,激动地说:“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梁启超的儿媳。其后,美国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应该留在祖国吃苦。” 5 梁思成手拿着红笔,在地图上仔细的圈点,每个重要部位都做了明示标记。圈点完毕,当他交还地图时,稍作沉思,忽然说:“我还有个建议,希望另外两个城市也能得到保护,但是不在中国。”美国人感到奇怪问他是哪两个城市?他说:“日本的京都和奈良,这是日本最富盛名的两座古城,古建筑林立。”话一出口所有的人都大感意外,觉得不可思议,当时两国交战正是你死我活之时,对于梁思成这个建议,就连司令部也不能擅自做主。 6 第二年夏天,日军兵败如山倒,却仍在垂死挣扎,拒绝投降。为了打击日军的战争潜力,早日结束战争,盟军在太平洋上集结重兵对日本本土发起了持续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在连连的炮火笼罩之下,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国内几乎只剩下了废墟,唯有两个城市幸免于难,京都和奈良。盟军最终听取了梁思成的建议

梁思成与林徽因

著有《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林夫妇》的美国学者费慰梅(Wilma Fairbank)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King Fairbank)的夫人,抗日战争期间,她曾在重庆任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1932年,新婚的费氏夫妇在中国学习期间,结识了梁氏夫妇,彼此之间共同的学者气质,使四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费正清夫妇的中文名字,即由梁思成所取。在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动荡中,两对夫妇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往。在费氏夫妇的故居中,至今还保留着他们之间互相交流的信件、照片等。影片中也一直穿插着他们在不同时期的信件,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梁林夫妇的生活。 1924年6月,梁林赴美攻读建筑学,他们共同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但因为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改学美术学,但她一直没放弃对建筑的学习。四年后,他们在美国结婚,同年回国受聘于东北大学,他们在东北大学按照宾大的授课模式开创了建筑系。当时像他们一样从国外学成归来的留学生是很受欢迎的,但梁林并没有像其他建筑系的留学生一样回国后受任于建筑事务所,拿着高额薪水,为现代化刚起步的中国设计新式建筑。他们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这条道路的选择与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有很大关系。梁思成在美国读书期间,梁启超给他寄去了一本国内刚出版发行的唐代建筑师李诫的《营造法式》,但这本书晦涩难懂,梁思成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他下决心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将《营造法式》里记载不甚详细明了的唐代建筑术语翻译成现代建筑术语。于是,回国几年后,他与林徽因共同加入了由朱启钤创办的私人机构“营造学社”,专门从事古建筑研究。从1930年开始,他们与营造学社的社员共同走过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不畏艰难、跋山涉水,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物,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得到了全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例如河北的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以及让梁思成兴奋不已的唐代五台山佛光寺。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全家与营造学社共同迁赴大西南,随着战事的推进,他们的足迹从北京到天津、长沙、昆明,最后来到了位于长江上游的李庄,在那里一住就是五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林徽因肺病复发,卧床不起,生活贫病交加。梁思成在忙完一天的生活杂事后,晚上便在煤油灯下继续写作《中国建筑史》,面对这样的生活困境,他曾经幽默的说道:“听音乐、画佛像是人生的一大享受”。1944年,当抗战胜利的曙光出现时,病床上的林徽因已经在思考“战后中国建设低租住宅的问题”。天下大乱,焦土遍地,民族危亡的时刻,也是他们智慧喷发的时刻。学术,支撑着他们的生命,他们身上有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抗战胜利后他们回到了北平,在国民党败逃台湾时,很多人劝他们去台湾或是去美国定居。但是,他们选择了留下,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搞建设。梁思成相信一个“战前请他在地图上标明北京重要建筑物”的政党是热爱本国古代建筑的。建国后,他们为祖国服务,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并且为北京的建设与规划提出了一系列设想。 然而,长期饱受肺病煎熬的林徽因在1955年走完了她51年的生命历程,她的离去让梁思成心里异常痛苦悲伤。在政治风暴席卷而来后,政治上单纯的梁思成看到他心爱的古建筑在自己眼前被摧毁,这种无奈与无助最终打乱并吞噬了他的生命,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遗憾。

梁思成 林徽因 梁启超家书选

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副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功夫,生怕会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是喜欢极了。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现。……规矩不过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耳。……况且凡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与及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屡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你学成之后,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次,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今尚非其时也。 关于思成学业,我有点意见。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 ……据你三哥说,你近来看文学书不少,甚好甚好。你本来有些音乐天才,能够用点功,叫他发荣滋长最好。姊姊来信说你因用功太过,不时有些病。你身子还好,我倒不十分担心,但做学问原不必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太多太急,

不见得便会受益。我方才教训你二哥,说那“优游涵饮,使自得之”,那两句话,你还要记着受用才好。 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已。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炖的工夫。不独于你身子有益,即为你的学业计,亦非如此不能得益。你务要听爹爹苦口良言。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你们都知道我是感情最强烈的人,但经过若干时候之后,总能拿出理性来镇住他,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牵动,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业。这一点你们虽然不容易学到,但不可不努力学习。 (给女儿思庄)你今年还是普通科大学生,明年便要选定专业了,你现在打算选择没有?我想你们弟兄姊妹,到今还没有一个学自然科学,很是我们家里的憾事,不知道你性情到底近这方面不?我很你以生物学为主科,因为它是现代最近不的自然科学,而且为哲学社会学之主要基础,极有趣而不须粗重的工作,于女孩子极为合宜,学回来后本国的生物随在可以采集试验,容易有新发明。截到今日止,中国女

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1 林徽因作为一名建筑学家和作家,作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作为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曾经在自己的诗歌中写道“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光,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 梁思成出生名门,父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清末民初的大儒家。梁思成作为中国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曾经十分欣赏林徽因的作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认为林徽因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有着多愁善感,浪漫且美丽的,眉眼中全是东方的风情,行为举止皆是优雅而动人心弦的诗人作家。但是通过观看《梁思成林徽因》这个纪录片,我却对这一对出身名门的伉俪夫妻有了不一样感悟和理解,才对于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成就不仅仅只在诗词歌赋上,而更在对事业无私忘我的追求令人感慨。 我国古代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著名的长城、雄伟的宫殿、秀美的园林、多姿多彩的民居,可惜在中国却没有人科学地研究它。梁思成在国外留学期间,当他看到许多中国古代文物,如战国的铜器、汉代的画象砖、唐代的石佛在异国博物馆出现时,他无限感慨。1928年他与林徽因婚后到欧洲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游历考察,看到那些建筑文物都得到妥善保护而且还有专门机构进行着系统的研究,梁思成夫妇下定决心投入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由中国人自己写出中国的建筑史。1931年回到北京,梁思成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投入对中

国建筑的考察与研究。当时反映中国古代建筑的有两本书:一本是宋代的《营造法式》;一本是清代的《营造则例》。1940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及助手开始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然而他们从重庆的国民政府那里只能要到很少的经费,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中国建筑史》成书于1944年,它的问世,结束了没有中国人写的《中国建筑史》的遗憾,纠正了西方人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偏见和无知。这部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规律、特点与西方建筑进行比较,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其学术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在解放时期,梁思成不惧危险将那些一旦大军攻城时,哪些文物必须设法保护,梁思成把城里最重要的文物古迹一一标在他们带来的军用地图上。建国初期,他们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在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一生中,除了研究中国古建筑以外,他们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创办了建筑系,培养了大量的建筑教育人才,为中国当时建筑方面填补了大量的空白。 通过观影我们看到了即便在那个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年代,贫病交加的梁林对中国古建筑的热爱和研究依然在病榻上进行。作为最早研究中国古建的学者,梁林二人倾尽一生呼吁社会对中国古建文化进行认知和保护。 这部纪录片除了引导观者欣赏艺术的美好,钦佩学者的毕生奉献,对历史上的失误决策也做了深刻的反思。可以说是一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学习的欣赏的优秀纪录片。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_1200字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_1200字 喜爱欣赏林徽因已经是多年了,从第一次看《人间四月天》到看了张清平写的《林徽因传》和拜读了她的诗集,再到后来看了梁思成写的关于建筑的书籍《大拙至美》等。林徽因是我迄今最欣赏的一位女性:集才气、集美质、集傲骨,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的旷世才女。 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心里存留着我们这一代人难以理解的爱国精神。幼年在李庄时,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问母亲:“如果日本人打到这你们怎么办?”徽因特别平静的说,“中国读书人不是有条老路吗?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然后小从诫惊恐的说,“那我怎么办?”徽因一字一句的说:“国之不存,怎顾得了你!”在兵慌马乱的战争年代里,他们依旧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继续做学问,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爱哪怕忍受病魔、环境的恶劣和精神的折磨也在所不惜,殚精竭虑。 看完最后一集,如鲠在喉,泪在翻转身后涌流而下。为林徽因,为梁思成,为他们对建筑事业的毕生付出,为他们想极力保护中国古建筑的行为。梁林二人对于中国的建筑事业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 关于建筑,梁思成奠基了中国的建筑学,写了《中国建筑史》,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和解读了李诫的《营造法式》。

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事业上琴瑟和鸣!他们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从诫”来表达对李诫的崇拜之情以及对建筑事业的热爱。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地毯式轰炸专家”美国的李梅将军指挥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了大规模轰炸。时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也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编制一份沦陷区的文物建筑表,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其位置。对于一位建筑专家来说,恐怕没有比这个更令人兴奋的美差了。他同学生罗哲文不分昼夜地绘制地图。在梁思成标记的地图中,有一份特殊的地图,上面划着两个圆圈,那便是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当梁思成将这个地图呈递到盟军司令部时,盟军的布朗森上校十分困惑,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中国学者要保护敌国的古建筑。梁思成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像奈良的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1953年,一股要扫掉北京古建筑的思潮开始兴起,梁林等专家激烈反对,林徽因强撑病体去找北京市领导:“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梁思成面对他钟爱

林徽因与梁思成

林徽因与梁思成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微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而林微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是的,她已经是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选择他。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多年前我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刹那哽咽。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而如今多见的,却是那等付出一丝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男子。发出一定要有回报。计算爱情,一如计算基金汇率,赔本生意,谁肯做。若自觉有些许吃亏,一定加倍讨要回来。面对这样可怕的现实,再看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候那样动人心魄长远的爱,真是让人心灰意冷。爱固然值得珍惜,但是要人爱你一时一刻并不难。但是最美最好的,是有个人在至老时候还会想起你,那样深刻,深刻到他一生都从未忘怀过你。他会想起你年少时候的容颜,在他心中,你永远都是十七岁的那个穿白衣裳的小仙子,他会想到嘴边不自觉地轻轻地微笑起来,叹息地说,她啊……之后便是沉默,沉默之下,原本是有千言万语的,可是已经不必说了,那样的你,在那样的他的心中,便是独一无二的万古人间四月天了。爱有很多种方式和理由,这里无意责怪谁,只不过我觉得金岳霖的故事听起来更加撼天泣地。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他一辈子都站在离林微因不远的地方,默默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若, 人生只如初见,多好!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

从第一次看《人间四月天》到看了张清平写的《林徽因传》和拜读了她的诗集,再到后来看了梁思成写的关于建筑的书籍《大拙至美》等。林徽因是我迄今最欣赏的一位女性:集才气、集美质、集傲骨,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的旷世才女。 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心里存留着我们这一代人难以理解的爱国精神。幼年在李庄时,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问母亲:“如果日本人打到这你们怎么办?”徽因特别平静的说,“中国读书人不是有条老路吗?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然后小从诫惊恐的说,“那我怎么办?”徽因一字一句的说:“国之不存,怎顾得了你!”在兵慌马乱的战争年代里,他们依旧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继续做学问,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爱哪怕忍受病魔、环境的恶劣和精神的折磨也在所不惜,殚精竭虑。 看完最后一集,如鲠在喉,泪在翻转身后涌流而下。为林徽因,为梁思成,为他们对建筑事业的毕生付出,为他们想极力保护中国古建筑的行为。梁林二人对于中国的建筑事业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 关于建筑,梁思成奠基了中国的建筑学,写了《中国建筑史》,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和解读了李诫的《营造法式》。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事业上琴瑟和鸣!他们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从诫”来表达对李诫的崇拜之情以及对建筑事业的热爱。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地毯式轰炸专家”美国的李梅将军指挥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了大规模轰炸。时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也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编制一份沦陷区的文物建筑表,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其位置。对于一位建筑专家来说,恐怕没有比这个更令人兴奋的美差了。他同学生罗哲文不分昼夜地绘制地图。在梁思成标记的地图中,有一份特殊的地图,上面划着两个圆圈,那便是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当梁思成将这个地图呈递到盟军司令部时,盟军的布朗森上校十分困惑,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中国学者要保护敌国的古建筑。梁思成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像奈良的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1953年,一股要扫掉北京古建筑的思潮开始兴起,梁林等专家激烈反对,林徽因强撑病体去找北京市领导:“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梁思成面对他钟爱的城门和城墙被拆毁时,他说过一段著名的话: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的一块肉,剥去一块城砖像剥去我的一层皮。尽管如此,对城楼、城墙和牌楼的拆除还是在随后大规模展开。 建筑大师梁思成拯救了日本建筑,但却“失守”了中国建筑!!真是令人心痛!! 林徽因先生于1955年4月1日逝世,终年五十一岁。 也许是上帝对她的眷顾,让她躲开了后来残酷的十年。 林徽因葬于北京的八宝山的二号墓地。 梁思成先生于1972年1月9日逝世,终年七十岁。 梁思成文革中含冤去世,文革后平反,因其生前是全国人大常委,骨灰安放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用骨灰堂,跟林徽因墓只一箭之遥。 从梁林二人可以看出那一代学人的理想和爱的风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