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课堂实录

李镇西课堂实录
李镇西课堂实录

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

第一节课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本来按教学计划,我在简单介绍了单元重点并提醒学生要重视揣摩语言后,就应正式进入《荷塘月色》的学习。而学习的第一步应该是介绍朱自清的生平。但此刻,我的话题已经说到通过揣摩语言而进入作者心灵,于是,我临时决定先不介绍朱自清,而从这里切入课文:“比如,今天我们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

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了。我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了一遍后,我开始抽学生起来单独读。我先抽一位男生:“请你从第一段读起。希望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和同学们能看到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位男生开始读,“今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他读得结结巴巴,掉字换字不少,而且读得很快。

“同学们,他读得怎么样?”我问。

大家摇头。我问胡迪:“你具体说说。”

胡迪说:“他读得太快了。而且还读错了一些地方。”

“嗯,对。是读得太快了。”我说,“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学生们轰然大笑。我对胡迪说:“你觉得该怎么读,就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好吗?”

胡迪同学的朗读,吐字清晰,很有感情。“不过,还是有点儿小跑的味道。”我一句玩笑话,指出了她的不足。

我决定不急着让学生往下朗读,因为既然问题暴露出来了,就应该即使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对大家说:“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我开始读了。一边读一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了第一段,我给学生们说:“下面,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按刚才李老师说的,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

同学们又开始各自朗读了。我在巡视中发现,这一次,大多数学生已经没有了那种大声“读”,而是在体味中窃窃私语般地流出文章的句子。看他们的神态,就知道他们已经开始走进朱自清了。

学生自读完了,我又抽学生起来读。这一次学生读的效果大有进步。特别是易维佳同学,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段从她口中流出来时,我们大家都感到了正置身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之中。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读得仍不太满意。谢肇文读“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语调缺乏变化,而且太小声。所以他刚坐下,我就开了他一个玩笑:“谢肇文同学读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谢肇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下来,一个同学读最后三段。读到《采莲赋》时,对好几个字不认识。而且,“鷁首徐回”的“鷁”能够读对,“纤腰束素”的“纤”却读成了“qīan”。于是,我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一一抽学生起来读,结果竟然有相当多的学生读错。

“究竟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我问。这时,一位同学举手说:“这是个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xīan?。”

“完全正确!”我对全班同学说,“可是,有同学像…鷁?这么生僻的字都能读对,可连纤这样的常见字却读错了!看来,同学们一定要警惕那些似是而非的字,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呀!”

我又问:“请凡是在自读时查过生难字的同学举个手。”

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有的说查了“煤屑”的“屑”,有的说查了“鬼楞楞”的“楞”,有的说

查了“敛裾”二字……

“非常好!李老师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有同学开始举手了:“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我问:“还有吗?”没人再举手。我说:“刚才的同学说的很对,但我感到他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课文中对朱自清的注释。除此之外,同学们对朱自清还有哪些了解呢?”

无人回答。

于是,我说:“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

学生忍不住一齐说:“浙江绍兴!”

“对,他的祖籍是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绍兴。”我又谈到“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我又动情地说道:“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我突然提到了当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今天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是《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我又说:“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心里一惊:遭了,看来对朱自清的介绍只能“半途而废”了。但我灵机一动,继续从容说道:“当然,李老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有意停顿了一下,学生正焦急地望着,期盼着我回答这个问题。

我笑了:“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李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唉!――”在学生们的遗憾的叹惜中,我结束了这堂课。第二节课我走进教室,上课铃还没响。可已经有同学走到讲台对我说:“李老师,别忘了你昨天给我们留下的悬念啊!”

所以,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我对学生们说,“本来朱自清既

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在情不自禁地点头,我趁势把话题一转:“好,我说了那么多,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易维佳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吴桐同学说:“我最喜欢写《采莲赋》的那一段。”

“哦?是吗?”我感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机会快来了,“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因为我觉得这一段写得特别快乐。”吴桐同学答道。

“嗯,原来是这样。”我沉吟道,然后又追问道,“你从哪儿看出了快乐的?”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吴桐读着课文上的句子,然后又说,“还有《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

我说:“这一段的确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但是,同学们知道吗?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啊!”

“啊!”同学们全都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并问我:“为什么会删去呢?”

我说:“我先不说为什么会删。我先要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该不该删?”

“不应该删!”几乎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

“为什么不该删呢?”我问。

教室里却一下沉默了,没人回答这个问题。

我说:“是不是你们觉得,既然现在课文将这一段补上了,说明编辑自有他的道理,这就证明原来删去是不应该的?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证明大家并没有动脑筋独立思考,而仍然还是对教材的一种迷信。”

接着,我“斩钉截铁”地说:“我却认为,原来的教材删得对!”

“为什么?”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地问我。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我“理直气壮”。

学生大脑里的思考火花显然被我点燃了,因为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观点。同时,也有学生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说法。

我说:“看来我和一些同学有分歧。那么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易维佳说:“我认为这一段与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正是一种喜悦的、详和的感情。”

“何以见得?”我问。

“比如,”易维佳翻开书说道,“他对荷花的描写,对月光的描写,等等,都表现的都是一种恬静愉快的心境。”

熊昕说:“不对。这篇文章主要表现的,还是一种惆怅的心情。因为第一句就说得很清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故作不解:“这就怪了!易维佳说的和熊昕说的好像都是对的,因为她们都在文中找到了依据。那么,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说混乱呢?”

唐懋阳说:“不矛盾。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吴秦科说:“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前的烦恼。”

虽然吴秦科的发言基本上是转述课文后面的分析文字,但我仍然肯定了他读书的认真。我继续问:“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学生们来不及举手七嘴八舌地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学生说:“他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好极了!”我忍不住赞叹道,“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是吧?”

“对,对!”许多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

我继续说:“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我认为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有学生问:“李老师,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极了!”我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我停了片刻,又问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啊?”

王驰问:“…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我把这个问题扔给大家:“谁能帮王驰解答这个问题?”

有同学说:“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

我没有多做评论,只说了一句:“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

这时,王驰又举手了:“我想通了,作者的确是在强调…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对了,”我说,“我们昨天不是说了吗?揣摩语言要怎么样啊?”

大家纷纷说:“联系上下文。”

“对。刚才王驰之所以…想通?了,就是因为他联系了上下文。还有哪些同学有问题?”

一位女同学问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我仍然不急于解答。

没有人举手。我提示道:“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多数学生回答:“没有。”

“为什么?找出依据。”

唐懋阳举手站了起来:“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我有意暂时打断了他的话:“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同学们纷纷点头称。

“但是,”我故意设疑,“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唐懋阳接着刚才的话说:“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有学生下面接嘴说:“而且朦朦胧胧的。”

我提醒大家:“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唐懋阳说:“…缕缕??渺茫?。”

“对。”我总结道,“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刚才唐懋阳说了,这是比喻。但我要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学生看完后,我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学生笑了起来,我接着又说:“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因为,这是——”我故意等同学们接嘴。

“通——感!”大家果然心领神会。

“好,还有什么问题?”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有人问。

“大家看前后文,是指什么呀”我问学生。

马上就有学生回答:“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我继续追问。

同学们回答:“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对。”我决定这里稍微扩展一下,“知道吗?这是一首情歌啊!”

看着学生不解的表情,我继续说:“…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哦,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

我继续发挥:“你们看,咱们的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学生情不自禁地接了上来:“道是无晴却有情。”

“对了。这里的?晴?实际上谐哪个qíng呀?”

“感情的情。”

“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这时,又有同学举手了:“李老师,我还有个问题——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女同学举手站了起来:“我理解,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是…一丝的颤动?,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不少同学点头表示同意她的看法。

我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同意她的说法吗?”

她点了点头。

我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一些词语,便说:“刚才同学们提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呀?”

学生点头,好像说:这还用说,当然可以啦!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我说:“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们笑了起来,有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对。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接下来,我和学生们还一起研究了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我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便对同学们说:“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

我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李老师给大家讲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李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

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

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

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下课铃声响起了,我最后总结道: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下课!”

当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站立起来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们的眼中,正闪烁着与他们的年龄似乎不太相称的深沉与庄严。[评点]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于漪(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这是两节内涵丰富、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语文课。合上课堂实录,学生思维活跃、兴味盎然的情状历历如在眼前,教师切中肯綮、点拨精当的话语久久萦绕耳畔,教师引导学生步入语文求知的殿堂,品尝勇于追求,乐而忘返的欢乐。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就会陷入重书轻人、机械操作的误区。这两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

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两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指导朗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听李镇西老师的课,应该说是一种幸福。

《祝福》教学设计_7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鉴赏人物形象,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2、鉴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 3、鉴赏环境描写对人物描写的烘托作用。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方法】 研讨、点拨。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设想】 本文是鲁迅的代表著作之一,背景深,内容多。学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孔已己》《社戏》《故乡》等,但《祝福》对学生来说,难度仍然很大。因而鉴赏这篇课文应建立在学生熟读文章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进行鉴赏。教学时不应面面具到,必须突出鉴赏小说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难点即全文几次“祝福”场景描写与祥林嫂悲剧的关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在许多文章中还十分深刻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病,来加以揭示和批判,“意在复兴,在改善”,因而鲁迅在他的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也努力解剖、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种种病态。今天,我们共同研讨鲁迅小说《彷徨》集中《祝福》为我们塑造的一个病态社会下的一个典型的妇女形象──祥林嫂。 二、作者简介 1、学生回忆鲁迅。 2、教师补充。 三、背景资料 1、《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 2、《祝福》写于1924年。鲁迅还是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将年农村的一个小镇,而且唤作“鲁镇”。鲁镇边式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以及镇上的人们,祥林嫂山村的婆婆、卫老婆子、贺老六,还有作为小说叙述者的“我”,组成了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祥林嫂的命运是为这个环境所决定的。只有具体分析这个社会环境,才能深入认识这个“病态社会”的诸

课堂实录《致女儿的信》李镇西

课堂实录:《致女儿的信》李镇西 音像出版社要给我制作课堂实录的光碟,于是上周我借班上了一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应该说,这堂课上得不错,现场文字记录的铁皮鼓直说感动,他还说当我说下课时,他感到很惊讶: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但是我决定重上一遍,因为我突然想到,应该让我自己班上的学生随光碟“面向全国发行”! 当我给学生们说这个想法时,全班学生兴奋得不得了,掌声几乎要把房顶冲破!我说:“若干年后,如果你们想年李老师了,想念同学们了,便拿出这堂课的光碟看看!甚至你们老了以后,还可给你们的孙子放这光碟说,看爷爷(奶奶)当年读高中上课的情景!”同学们哈哈大笑。 今天下午,我和学生乘车来到四川省电教馆。说实话,上课之前,我根本没有关于这堂课任何具体设想,我追求一种课堂的生成性,一切看学生的现场反应,在随机进行相关的引导。只有一点非常明确,这堂课一定要一切围绕学生转,真正体现出尊重学生,寓引导于对话之中。尽管上周的课也不错,但我不想重复那堂课的具体程序,也不可能重复,因为学生不同嘛! 我们在摄像室坐好了,正准备上课,教科所吴老师突然走进来说别忙,原来她认为学生统一穿校服色彩太单调,她建议同学们可以把校服脱了,让学生穿在里面的毛衣、春秋衫的色彩露出来。学生们听话地纷纷脱下校服外套,于是,我眼前的学生变成色彩缤纷起来。 摄像师给我示意可以开始上课了。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好,咱们上课!” 随着值日生朱雅兰一声响亮的“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我审慎地鞠了一躬:“同学们好!” 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 “谢谢!请坐!”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给女儿的信》(我一边说一边转身板书:“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从学生的阅读程序来说,他们接触一篇新文章首先克服字词障碍。本来,我当然可以给学生列一些可能不认识的字,但我想,我以为他们不认识的字,他们就不认识吗?恐怕不一定。而且,我以为他们认识的字,恐怕他们也不一定能够认识。再说,这个同学不认识的字,可能那个同学不一定不认识。反之亦然。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自己说,他们在阅读中遇到过那些不认识的字。 于是我又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我查过‘抔’。 我问:“在什么课文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读写写’的第三个字。”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ou” “读几声?” “二声。”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完整版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上传:章杰明?更新时间:2012-4-2216:14:56 时间:1997年10月9日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已己》)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已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已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教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那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教师:对,我也同意后面一种意见。在这里,作者主要还是为了交待时间背景。男生e:老师,课文上说孔已己是“站着喝酒人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我想问一问,什么叫“穿长衫的人”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呀(学生思考)教师:我提示一下,在这里,“穿长衫”表明什么同学们可以联系第一自然段的有些描写衣着的语句。女生c:我想是表明一种身份吧。说明他是一个读书人,有一定身份。教师:为什么女生c:因为前面说“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说明孔已己不是干体力活的人。教师:你能够联系前后文来分析,不错。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又有同学举手了,请那位男同学提问。男生g: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已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教师: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大笑)同学们别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之前,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孔已己最后究竟死没死众学生:死了。教师:根据何在众学生:作者在结尾说孔已己“的确死了”。教师:嗯,孔已己“的确死了”。同学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孔已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学生思考)教师:李老师给你们提示一个思路: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女生d:取决于他的遭遇。教师:对,很好。取决于他的遭遇。男生h:还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教师:很好,他的遭遇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就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我们来看看课文,孔已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遭遇他又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中课文第一次正面描写孔已己,是哪一段众学生:第四段。教师:好,我们就研究这一段。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写孔已己的哪些语言、行为、或者动作、神态,表现出了孔已己怎样的遭遇,他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一句话,他有着怎样的性格。(学生开始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换、补充一下看法。男生b:从作者对孔已己外貌描写和穿着的描写,可以看出孔已己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是个懒汉。教师:依据何在男生b:课文上说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教师:好,你很会动脑筋。还有没有同学发表看法男生i:作者通过对孔已己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说明了孔已己在……教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你能不能说具体些,作者是怎样对孔已己进行描写的具体有什么样的语言男生i:作者说“他身材很高大”……教师:这说明什么男生i:说明孔已己还是具备起码的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的。教师:好,继续讲下去。男生i:作者还写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教师:这又说明什么男生i:说明他经常受人欺负。教师:对了,本来孔已己身材高大,又读过书,可是还是经常被人欺负。这就是他的日常遭遇。刚才这位同学说得挺好的,请接着往下说。男生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李镇西老师教《孔已己》课堂实录 上传: 章杰明 ????更新时间:2012-4-22 16:14:56 时间:1997年10月9日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 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已己》) 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 (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 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已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 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 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 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已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教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那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 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

2019《祝福我眼中的祥林嫂》课堂教学实录语文

《祝福——我眼中的祥林嫂》课堂教学实录 《我眼中的祥林嫂》教学实录 邓老师:上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祝福》,首先回顾一下学习过程我们在虚拟课堂进行了3个阶段的自主研读第一个阶段,对小说单元的三篇文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进行整体感知;同学自主选择篇目写读后感第二阶段,做评点鉴赏;写对联概括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第三阶段,针对平台学习中同学们的焦点问题,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在机房展开交流、研讨 在实体课堂上,我们进行了题为“我眼中的祥林嫂——经典人物形象解读(一)”学习活动第一件事,我们通过比较同学们拟的三张年表,对祥林嫂这个人物悲惨的一生做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梳理;第二件事,对祥林嫂那三张烙进读者心底的肖像,进行了深入的感知和分析老师用一副对联,把上节课的内容,串连了一下:三张传神照,一世悲苦情上课前石儒婧同学交给老师一个纸条,她对祥林嫂肖像作了这样的概括的:素面青衫,身似孤舟不系;苍颜白发,心如槁木将朽怎么样?很不错的吧?(同学们流露出惊讶与佩服神情)而且我觉得比老师的概括更形象 今天,我们将进行“我眼中的祥林嫂——经典人物形象解读(二)”的学习主要内容是根据同学们在网络平台上发帖子、争论、交流的过程与结果,老师梳理出三个比较集中的

问题,在今天的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以便让我们进一步去认识、体会、感受祥林嫂的形象与命运,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归纳小说的主题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研讨内容 打出PPT: 研讨一: 姓名:杜文渊昵称:洛洛(资料1:P15 ) “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呢?……?” 多么可悲!当一个人将死亡作向往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留住她的脚步了 姓名:郄艺昵称:冬亦暖(资料2:P1 ) 517段祥林嫂询问“我”关于魂灵之事步步紧逼的追问,表现出祥林嫂对阴曹地府团圆之事的热切关注与满心想往 姓名:刘星雨昵称:更吹落 祥林嫂问是否有地狱是怕被二夫劈分还是想念儿子?(同时提问者:刘佩怡、于未央) 邓老师:好,先请杜文渊同学说一下,你坚持帖子上的这个观点是吗? 杜文渊:我认为通过第17段作者对于祥林嫂精神、动作、语言的描写,作者还是把死亡当做一种向往来写的,因为对她来说,这个地狱不是恐怖的地方,而是一个能与自己家人团聚的地方而这个真正的世间,却没有她的容身之地所以我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档

m e n h n s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 李镇西系列[/B] 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B]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B]李镇西老师讲《祝福》[/B]李镇西:我教《沁园春 长沙》[/B]李镇西: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B]李镇西:再别康桥[/B] 李镇西:《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B]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B] 李镇西老师作文讲评《温馨的记忆》(完整版)[/B]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B] 李镇西专栏[/B](包括:在烈日和暴雨下 冬天 提醒幸福 我教《孔已己》等) 李镇西上《给女儿的信》[/B]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B] 李镇西《提醒幸福》教学实录[/B] 韩军系列[/B] 韩军:我教鲁迅的《药》[/B]韩军:我教李商隐的《隋宫》[/B]韩军教《念奴娇.赤壁怀古》[/B] 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B]《登高》课堂实录[/B](韩军) 韩军:心灵的拜访——《紫藤萝瀑布》教后记[/B]

a i e a A i n 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B] 致大雁(韩军在新教育实验北京会议上的语文课)[/B] 程少堂系列[/B] 程少堂老师《你是我的同类》教学实录[/B] 程少堂《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B] 程少堂老师《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B] 程少堂主讲《荷花淀》公开课实录[/B] 好课赏析:程少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实录[/B] 程少堂《听陈蕾士的琴筝》香港公开课教学实录[/B] 程翔系列[/B] 程翔《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B]程翔《散步》课堂实录[/B]程翔《琵琶行》教学设计[/B] 程翔“感动”作文课教学实录[/B]程翔《雷雨》实录[/B] 赵谦翔系列[/B] 赵谦翔课题汇报课实录[/B] 赵谦翔《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B] 程红兵系列[/B] 程红兵: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B]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 程红兵[/B] 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B]程红兵《雨霖铃》的教学实录[/B] 于漪系列[/B]

刘宁老师《祝福》公开课教学实录

刘宁老师《祝福》公开课教学实录 《祝福》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教学意图: 语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文本进行体味、思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学习《祝福》,从创新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并且贯穿整节课,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最后得出主人公的死因。 教学小说时,教师不能让学生被动地充当“容器”,停留在表面的泛泛理解上,而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正确地理解文本,主动地探求文本中所蕴含的各种意义,学生还要不断地介入评价、怀疑和预测,不断地提出问题,再根据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运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才是积极的文学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全文,理清小说思路,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及常识,合作探究文章中主人公死因。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清封建礼教对人的戕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中几处对“钱”的描写的研究,把握主人公的死因以及死亡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导入) 二、筛选信息提问: 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作者提到的带有具体数目钱句子。 明确: ①6P16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 ②7P17每月五百文; ③8P18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 ④9P19把祥林嫂嫁进深山,到手了八十千; 娶亲费用, 五十千; 剩余,十多千; ⑤4P24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二元鹰洋。 三、合作探究 师生合作探究挖掘文章中五处带有具体数目钱的账单的背后含义(结合课前给学生下发的预习补充资料)。 61.P16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 重点分析以下内容:“一元”是城里福兴楼清炖鱼翅的价格。这句话出现的位置在“我”到鲁镇的某一天下午,路上偶遇祥林嫂,祥林嫂向“我”提出了三个问题,最后“我”以“说不清”搪塞过去。这句话看似调侃之语,跟文章没有多大关系。

语文:李镇西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李镇西课堂实录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i Zhenxi Classroom Recor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李镇西课堂实录 我教《冬天》(课堂实录)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朱自清的《冬天》。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篇散文,多次给我的学生朗读。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就讲《冬天》。虽然没有这篇文章备课资料,也没有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但我想,只要我把学生调动起来,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我的课就算成功了。 下面,就是我根据教学录像整理的课堂教学实录。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冬天”。 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我必须先给他们讲讲我的教学思路,于是我说:“我们怎样来学这篇文章

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探讨这篇文章。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我,对我也不太了解,我对你们也不太了解,不过不要紧的,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高潮’什么‘热闹’,我追求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我经常在想,怎样才算是读懂了一篇课文呢?我不知道同学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和我一起思考了。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着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读着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这叫‘读出了自己’。又如,李老师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我的兄弟姐妹》,大家看过没有?” 学生们纷纷答道:“看过!” “大家看的时候流泪没有?流泪的同学请举手。”我一边问一边注意清点举手的学生,“嗯,流泪的同学很少。但是,李老师看的时候流泪了!为什么?因为影片所反映的那段生活,就是李老师的童年时代!你们看的时候,只是把它当电

三位名师的课堂实录(钱梦龙李镇西胡明道)

三位名师的课堂实录(钱梦龙李镇西胡明道) 2004年5月6日7日,四位特级教师在温州永嘉上了五堂课,作了四场报告。我根据听课笔记整理如下,本来想找来录像,作完整的课堂实录,但由于资料和时间都不充分,只好将就。请听到同一堂课的教师补充指正。谢谢。 胡明道执教初一语文《狼》 教师: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是我的同行,教书之余,他在路边摆一个茶摊,无偿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为他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故事,里头有个人流汗,有个人流血,还有一个在笑。我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学生齐答“不好”。 教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摆茶摊的人是谁? 生2:故事中的人是谁? 生3:为什么会流汗?为什么会流血? 生4:老师怎么会有时间摆茶摊? 师:这么多问题,一定想知道结果,对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摆茶摊的主人写的一篇文章《狼》。请同学们拿起书和笔,自己默默地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快快快。 接下来,同学们互相讨论疑难,老师分小组布置任务,每6人负责一个自然段。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解决疑难的句子,二是说出本小组解决疑难的绝招。 学生分小组讨论。约五分种后,老师让第一组的一名学生翻译,另一名学生指出:“我们的绝招就是加一个字把古文变成现代文。 第二组:甲翻译。乙:有两个绝招,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二是参考注释。 第三组:甲翻译,教师插问:回答我几个问题,哪是“放下”、“拿”、“互相看着”?学生一一回答。教师:我们试试“眈眈相向”。师生表演。 乙:绝招就是根据注释和所在语境加以推断。 第四组:甲翻译,师问:什么叫“暴起”?你们的办法是不是就在这里呀? 乙:我们的方法就是古今不同意义的词要注意辨别。 第五组:甲翻译。师问:“断其股”是什么意思?“股”到底是大腿还屁股?生答“是大腿”。乙:我们的经验就是把以前学过的古文用上。 第六组:一学生翻译。师问:“罢了”在哪里?生答:是“耳”。 乙:我们根据“亦……而……”确定它是“虽然……但是……”的转折关系。 教师:好,现在我们把大家的成果一起汇报出来,汇报的方式就是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现在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故事? 生(许多人):一个屠户和两只狼的故事。 师:大家已经知道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理解了故事。 教师串讲故事。 教师总结学生学习的办法:查、加、改、联。 那么,故事里流汗、流血、笑的人是谁? 师:你们看过朱军的《艺术人生》没有?看过王志主持的《面对面》没有?他们俩就有本领把别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 我们现在就把流汗的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请后两闰的同学组成记者团,一起设计问题采访

高中语文《祝福》课堂教学实录

《祝福》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知道鲁迅的文学思想及成就 理清小说的起承高尾的思路和倒叙的悬念设置 小说鲁镇环境描写对情节、人物和主题的作用 祥林嫂人物形象及悲剧根源,鲁镇其他人物的塑造 小说主题(祝福和悲剧反衬)的探讨,民国劣根性的批判 【教学重点】:祥林嫂的人物性格、小说情节(我和祥林嫂的故事)、鲁镇其他人物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是一首著名的自嘲诗,嘲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生活艺术。这首诗的作者是鲁迅。面对人生,鲁迅竟有如此大气度,大境界。大家了解鲁迅先生吗?学过他的文章吗?请你说说鲁迅文章的特性,杂文具有文字的战斗性,具有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 二、作者 鲁迅(1881—1836),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第一作家。原名周树人,绍兴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且介亭集》。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的杂文最具批判性精神,揭示国民劣根性:有奴性无人性、窝里

斗、死面子、意淫精神胜利法、脏乱杂、文人相轻、嫉妒贤能、吝啬小气、自欺欺人、仗势欺人、欺软怕硬、自私自利、麻木健忘、自贱自大、冷漠旁观、胆小无冒险、盲从不独立、保守狭隘等。没有信仰的民族,没有精神的民族。 三、读文(第一课时讲我的故事) 从小说开头到“至此也连成一片”,还有小说“最后一段”。第1节到33节,还有110节。(一)、这部分主要在写了什么呢?从哪些文字可以读出什么内容?请同学们立足全文,概括一下。 明确:从开头写了我的故乡鲁镇,年底时间。 第二段写了迎新年祝福的场面,即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过小年。 【传统文化】:送灶: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传说灶神爷要在廿五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一年功过,做年终总结。所以,廿四夜主家烧香送灶。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祥林嫂和我的对话,人死后有没有灵魂。 我跟鲁家短工的对话,得知祥林嫂穷死。 (二)、其实这部分的主角是“我”。请同学们在小说中找找, 从————读出我———的人。 明确:第1点,暂寓四叔家,我是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四叔的谈话不投机,四叔守旧、封建,我追求思想进步和维新。

李镇西课堂实录讲解

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 哪几篇课 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 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 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 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 ‘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 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李镇西

《给女儿的信》课堂实录 李镇西 音像出版社要给我制作课堂实录的光碟,于是上周我借班上了一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应该说,这堂课上得不错,现场文字记录的铁皮鼓直说感动,他还说当我说下课时,他感到很惊讶: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但是我决定重上一遍,因为我突然想到,应该让我自己班上的学生随光碟“面向全国发行”! 当我给学生们说这个想法时,全班学生兴奋得不得了,掌声几乎要把房顶冲破!我说:“若干年后,如果你们想年李老师了,想念同学们了,便拿出这堂课的光碟看看!甚至你们老了以后,还可给你们的孙子放这光碟说,看爷爷(奶奶)当年读高中上课的情景!”同学们哈哈大笑。 今天下午,我和学生乘车来到四川省电教馆。说实话,上课之前,我根本没有关于这堂课任何具体设想,我追求一种课堂的生成性,一切看学生的现场反应,在随机进行相关的引导。只有一点非常明确,这堂课一定要一切围绕学生转,真正体现出尊重学生,寓引导于对话之中。尽管上周的课也不错,但我不想重复那堂课的具体程序,也不可能重复,因为学生不同嘛! 我们在摄像室坐好了,正准备上课,教科所吴老师突然走进来说别忙,原来她认为学生统一穿校服色彩太单调,她建议同学们可以把校服脱了,让学生穿在里面的毛衣、春秋衫的色彩露出来。学生们听话地纷纷脱下校服外套,于是,我眼前的学生变成色彩缤纷起来。 摄像师给我示意可以开始上课了。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好,咱们上课!” 随着值日生朱雅兰一声响亮的“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我审慎地鞠了一躬:“同学们好!” 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 “谢谢!请坐!”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给女儿的信》(我一边说一边转身板书:“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从学生的阅读程序来说,他们接触一篇新文章首先克服字词障碍。本来,我当然可以给学生列一些可能不认识的字,但我想,我以为他们不认识的字,他们就不认识吗?恐怕不一定。而且,我以为他们认识的字,恐怕他们也不一定能够认识。再说,这个同学不认识的字,可能那个同学不一定不认识。反之亦然。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自己说,他们在阅读中遇到过那些不认识的字。 于是我又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我查过‘抔’。 我问:“在什么课文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读写写’的第三个字。”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ou” “读几声?”

《祝福》教案(教师课堂大赛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 教法:朗读、讨论、点拨、练习。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情节与环境 一:识记生字词 安排课前学生自主完成。上课时巡查学生《世纪金榜》的“字音积累”作业情况。 二、讲述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依旧,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向来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鲁迅一向痛恶封建思想观念,同情劳动妇女。1924年前后,鲁迅写了《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杂文,《祝福》则以小说的形式来剖析病态社会,目的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反映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三:梳理情节,理解倒叙作用 1

2、教师点评学生答题情况。强调要突出中心事件,以此来归纳情节。 3、探究:小说为什么要强调祥林嫂在寂然中死去? 关键词-①强化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②深化主题:表现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对妇女的摧残。 4、思考:小说结构上采用了倒叙手法,这样的结构安排,其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抽学生回答。教师在此基础上讲述并总结: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的作用: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就本文来说,主要有以下作用: ①设置了一系列悬念,引发读者兴趣:祥林嫂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会在死之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找出答案,探求原因。 ②突出小说主题。首先展现鲁镇祝福的热闹忙碌景象,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渲染了浓厚的悲剧气氛;写她死后引起鲁四老爷震怒与咒骂,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主题。 四:环境描写的作用 1、学生回顾小说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①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 ②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和突出; ③环境对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 ④环境对小说氛围的营造,等等。 2、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几处主要环境描写,回答下列问题: (1)小说开头两段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从视觉、听觉和嗅觉方面写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景象:闪耀的晚云、钝响的爆竹、幽微的火药香和人们忙碌的景象。有钱人家年年买福礼和爆竹祝福,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依旧,封建思想依旧,社会贫富悬殊。这样的社会环境描写,揭示了祥林嫂悲剧产生的社会基础。 (2)小说中对祥林嫂死后鲁镇旧历年底雪天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学生阅读相关环境描写文字,思考,同桌讨论,然后回答。 明确: ①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祥林嫂死后的凄凉和“我‘的沉痛心情; ②深化了主题。雪夜里,富人们在祝福,而祥林嫂在饥寒交迫中寂然死去,无声地控拆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李镇西)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李镇西) 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

祝福课堂实录

祝福》教案 教材分析: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收入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小说通过描写处于农村社会最底层的妇女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和寂然死亡,展示了当时封建、迷信、人情冷漠、愚昧落后的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摧残人性和“吃人”的本质。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其小说充分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 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伦理和封建道德,是套在我们民族身上的镣铐和锁链。它造成了我们名族的衰败和落后,造成了我们人生的压抑和不幸。而女性所受的压抑远甚于男性,尤其是农村的最底层的妇女。鲁迅在《祝福》中塑造的祥林嫂具有典型意义。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命运发展变化的脉络; 2、分析人物命运与鲁镇的社会环境的关系,挖掘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3、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4、分析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我”这一起到小说结构线索的人物形象分析; 2、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 本文篇幅较长,教学前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扫清字词,把握故事情节,利用教辅了解作家作品。鲁迅的小说语言看似平淡,却极具深意不易理解,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品味,抓住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他的笔法也独具风格,善于批判和讽刺,在故事的时间、结构的安排上也极力的突出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 1、图片上的人物是谁?(鲁迅) 2、鲁迅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就与之多次相遇,他是什么人?为什么多篇文章被选作教材?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起先看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 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

2019精选教育人教版九下:《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堂实录.doc

人教版九下:《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 堂实录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多角度、多侧面回顾三年初中学习、生活的得失,为更高一阶段的学习鼓劲。通过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生活,培养健康的个性和积极的人生观。 2、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集体的力量、同学间的友情以及衷心的祝福。 3、在活动中培养、锻炼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情感和意愿的能力。 4、锻炼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首先,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周的时间。因为三年初中生活的回忆总结,毕业前的告别,学生要说的话很多;准备毕业晚会,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要做的事也多。其次,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都由学生担任。最好由班委会统一安排。教师也是活动的参与者,要与同学们一道出谋划策。第三,学生毕业前情绪的高涨与低落,要及时了解,帮助调整。对平时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要多加关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少数有心事的学生更要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解除心中的“烦恼”。第四,与同学们多交流,从学生最

关心、最感兴趣的方面引导他们提炼一些活动主题或提出一些活动建议。或者,结合课文内容提示的几项活动指导一部分或全体同学参与活动。 2、学生准备:围绕“回忆”“交流”“整理”“活 动”“赠言”“写作”这几个主要方面来开展综合性学习 活动。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不一样,由同学们自由组合或者全体同学参与,要求认真投入、真实表达。 【活动建议】 1、告知学生活动主题,由学生自主开展相关活动。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活动建议。比如,召开“点点滴滴在心头──初中生活的回忆”座谈会;进行“我们在这里起飞──班级成长档案”的整理与创作;准备“如歌的行板──毕业晚会”;“花之语录──毕业留言簿”的建立;搜集关于毕业赠言的名句、歌曲、影片或文学作品。(时间为一周) 2、教师提供建议资料: 影视作品:《毕业生》《花季雨季》《青春万岁》《哈利·波特》 歌曲:《毕业歌》《校园的早晨》《青春曲》《校园,知识的摇篮》 书籍:《马燕日记》(作者:马燕)、《青春之歌》(作者:杨沫)、《花季雨季》(作者:郁秀)、《青春万岁》(作者:王蒙)、《年轻的思绪》(作者:汪国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