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语言错误及纠错原则(一)

英语教学中的语言错误及纠错原则(一)
英语教学中的语言错误及纠错原则(一)

英语教学中的语言错误及纠错原则(一)

摘要:本文回顾了二语习得领域对错误的研究历程,剖析了错误产生的根源,同时根据语言教学的方法和作者的教学实践,并结合二语习得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提出了英语教学中的纠错原则——情感原则,效率原则和分类纠错原则。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错误纠错原则

一、引言

外语教学中的语言错误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其他的实践活动一样,在外语学习中,许多学习者自始至终都在与错误作斗争,力求在消灭错误中达到语言学习的完美。然而,实践证明,完全消灭语言错误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众所周知,英语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特别是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社会环境中,英语教学不仅要涉及纯语言知识,而且还必须考虑语言变体,语用知识,文化差异,母语影响,教学方法,学习者差异等许多相关因素。加之语言石化现象的产生,只有为数很少的学习者才能达到目的语国家人的语言水平。因此,语言错误就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以根除的顽疾。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学生的语言错误呢?

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错误研究

错误研究在二语习得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二语习得研究的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其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以IvanPavlov和B.F.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人类行为,他同其他的人类行为一样是通过刺激——反映——强化而逐渐形成习惯的过程。行为主义心理学把语言视为层级结构的结构主义相结合形成了有影响的对比分析学说(thecontrastiveanalysishypothesis)。该学说认为,二语习得中的语言错误和主要障碍源于母语对二语的干扰,通过对两种语言的结构分析,语言学家们便可预测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难点。语言学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克服母语与目的语体系中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母语负迁移。在Lado等人的基础上,Stockwell等进一步提出了难度等级表来具体衡量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20世纪60年代末,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心灵学派对机械的行为主义提出了挑战,加之教学实践及该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对比分析逐渐被错误分析(erroranalysis)所代替。语言学家们试图从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入手,通过对错误地分析来探索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及学习规律。语言错误成为研究者的主要研究材料,错误分析成为习得研究的主要切入点。然而,错误分析也不是十全十美,它仍然建立在与目标语的差异描写上,忽视了语言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1972年,Selinker提出了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概念。他认为,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所掌握的语言既不同于目的语又不同于母语,是母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中介语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二语习得研究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杨连瑞,2005)。从此,大量的习得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不断地涌现出来。

在二语习得短暂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对比分析还是错误分析,以及后来的中介语理论,对学习者错误的研究始终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所在.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研究者更加理性和成熟,他们在能动的思考中经历了拒绝错误——接受错误——分析错误的重大转折.Corder(1967)认为,学习者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学习者关于如何学习语言的证据,以及语言学习中学习者所使用的策略和程序.由此可见,语言错误实际上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经常地进行课堂行动研究,理性的分析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就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就会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源于学生语言错误的冷静思考无疑会在更深更高的层次上改进和催动我们的教学工作.

三、错误探源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体系,消除语言的石化现象,加快学生过渡语阶段的语言发展进

程,对学生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和纠正是十分必要的.Corder(1967)把语言错误分为两种——mistakes和errors。前者指学习者对一定的语言规则没有正确的使用,这种普遍存在的错误不是来源于语言能力的缺陷,而是由于语言输出中的监控失灵造成的。后者指学习者的中介语与目标语的本族使用者所使用的语言的差异,它反映了学习者的过渡语的发展水平。本文中所指的错误自然涵盖了mistakes和errors两种情况。

关于错误的来源,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根据Brown(2001)的观点,学生的语言错误主要来源于四方面:语际迁移(interlingualtransfer),语内迁移(intralingualtransfer),学习环境(contextoflearning)和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strategies)语际迁移是指母语对目标语学习的影响。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由于外语体系比较陌生,加之自己的外语体系尚未形成,所以,借助母语是学习者唯一的选择。对中国学习者而言,学习日语比学习英语有很大的有利方面,因为日语的书写体系与汉语有很大的相似性,这就是汉语对日语学习的正迁移。在对母语分别为德语,西班牙语,汉语,阿拉伯语和意大利语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受到的来自母语干扰所致的语言错误地分析表明,汉语对英语学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51%)(Ellis,1999,p302,Table8.1)。语内迁移指学习者在目标语内的知识迁移。研究发现,语言学习初期,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以语际迁移为主。一旦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他们的语内迁移错误就会大量出现。语内负迁移的主要形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学习者可以通过对几个具体的事例的观察而推出一个规律,然后把这个规律过渡地应用到其他类似的地方。例如,当学习者发现几个正规的动词过去时时,他们就有可能说出goed等不正确的形式。学习环境是指有老师指导的课堂环境或无老师指导的社会环境。在课堂环境中,老师不正确地解释,不恰当的教学方式有可能是学习者产生错误。同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者也可能由于文化等因素而习得有别于标准目的语的方言。交际策略是指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而在交际中使用的解决交际障碍的计划或方案。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习者常会用到一些产生策略,而这些策略有时会成为错误之源,像创造生词(airball),杜撰句式等都属于这种情况。Ellis(1999)也把错误归入语言能力错误和语言应用错误,前者包括语际语内迁移引起的错误,后者包括加工和交际策略而引起的错误.

国内学者张立飞(2005)利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分析了所有的五个子语料库的全部语料后,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在61种错误中找出了常见的17种错误,然后将其分别归入语言失误,母语负迁移,语内错误和教学问题四个大类。这个结论与上面的错误来源分析比较相似。当然,造成学生语言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学中的任何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语言错误的根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认真的研究。

四、纠错原则

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是否需要纠正这是一个有长期争议的话题。Krashen认为,学习和习得是没有接口的,学习的知识对学习者在正常交际中所需要的隐性知识的发展是没有帮助的,即学习的知识不可能转化成习得的知识。他甚至提出了零选择(thezerooption)的说法,主张放弃对学习者正规的学习指导,Krashen把纠正错误视为一个严重的错误。然而,Krashen的无接口理论并非十全十美,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并非没有可能,“承认学习和习得的区别并不意味着承认二者间无接口的观点”(Ellis,1999,p360)。Bley-vroman(1983)对母语和二语的习得做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后发现,对儿童在习得母语时所犯错误的纠正是没有必要的,而纠正外语学习时所犯的语言错误则是有益的,有时也是必要的(Ellis,1999,p107)。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怎样的原则进行纠错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情感原则。

在母语习得中,不管学习者的个性,动机,态度如何,学习者都可以成功的习得母语。然而,在语习得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语学习的最终水平。据笔者调查,目前有相当多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文化持有相当长的心理距离,视英语为就业时的一个筹

码而已。可想而知,这种缺乏情感和深层动机的外语学习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因此,在这样的外语教学背景中,教师的情感投入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当学生出现语言错误的时候,教师要不厌其烦耐心指导,切忌挖苦讽刺,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脆弱的外语学习情感。否则,教师的不当行为将有可能直接导致学习者语言学习的提早失败。

英语写作的常见错误

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 一.不一致(Disagreements) 所谓不一致不光指主谓不一致,它还包括了数的不一致时态不一致及代词不一致等. 例1.When one have money ,he can do what he want to . (人一旦有了钱,他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剖析:one是单数第三人称,因而本句的have应改为has ;同理,want应改为wa nts.本句是典型的主谓不一致. 改为:Once one has money ,he can do what he wants (to do) 二.修饰语错位(Misplaced Modifiers) 英语与汉语不同,同一个修饰语置于句子不同的位置,句子的含义可能引起变化.对于这一点中国学生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例1.I believe I can do it well and I will better know the world outside the campus. 剖析:better位置不当,应置于句末. 三.句子不完整(Sentence Fragments) 在口语中,交际双方可借助手势语气上下文等,不完整的句子完全可以被理解.可是书面语就不同了,句子结构不完整会令意思表达不清,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主句写完以后,笔者又想加些补充说明时发生. 例1.There are many ways to know the society. For example by TV ,radio ,newspa per and so on . 剖析:本句后半部分"for example by TV ,radio ,newspaper and so on .”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仅为一些不连贯的词语,不能独立成句. 改为:There are many ways to know society ,for example ,by TV ,radio ,and newspap er. 四.悬垂修饰语(Dangling Modifiers) 所谓悬垂修饰语是指句首的短语与后面句子的逻辑关系混乱不清.例如:At the a ge of ten, my grandfather died. 这句中"at the age of ten"只点出十岁时,但没有说明”谁”十岁时.按一般推理不可能是my grandfather, 如果我们把这个悬垂修饰语改明确一点,全句就不那么费解了. 改为: When I was ten, my grandfather died.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必背(语音部分)教师资格证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记(英语) 一、语音考点 (一)元音Vowels 考点1:元音的舌位图 我们先来看看英语单元音的舌位图(P70)。图的左方为口腔的前部,右方为其后部。竖线把舌头分成前中后三个部分;横线表示牙床的开合程度,图中的圆点表示元音音素发音时舌头抬得最高的那一部分在口腔中的位置。 单元音可按发音时舌头前、中、后哪一部分抬得最高而分成三类: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back vowels )。 元音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描述:舌位(high, mid, low ),舌头最高部位的位置(front, central, back ),长度(long, short )或紧张度(tense, lax ),唇的开口度(rounded, unrounded ) 音标描述汇总: [i:] h igh front tense unrounded vowel [?] high front lax unrounded vowel [u:] high back tense rounded vowel [?]即[u] high back lax rounded vowel [З:]或[?:] central tense unrounded vowel [?] central lax unrounded vowel [e] mid-high front lax unrounded vowel [?] low front lax unrounded vowel [Λ] mid -low back lax unrounded vowel

[?:] mid-low back tense rounded vowel [?] low back lax rounded vowel [ɑ:] low back tense unrounded vowel 考点2:专有名词 基本元音 Cardinal Vowels 纯元音Pure Vowels/单元音 Monophthong Vowels 滑元音Vowels glides :There is an audible change of quality. ——If a single movement of the tongue is involved, the glides are called 双元音Diphthongs 如:[eI] from mid-low front to high front [aI] [?I] [??] [a ?] [I ?] [e ?] [??] 略 A double movement produces 三元音Triphthong 例如:tower 中[a ??] (二)辅音Consonants Consonants are sounds produced by constricting or obstructing the vocal tract at some place to divert, impede or completely shut off the flow of air in the oral cavity. Vowels 元音: produced without such obstruction so no turbulence or a total stopping of the air can be perceived. 区别: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owels and consonants lies in the obstruction of airstream.阻塞气流。 考点1:Manners of articulation 发音方式 stops 爆破音 [p, b, t, d, k, g] nasal 鼻音 [m, n, ?] fricative 摩擦音 [f, v, θ, e, s, z, ∫, ?, h]、 approximant 近似音 [w, r, j ]、 lateral 边音 [l]、

英语课堂纠错方法纠错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课堂纠错方法纠错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所困扰。为了摆脱这种困扰,提高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及广大语言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比较、分析、预测、纠错的工作。然而,在外语教学中,学生语言错误依然存在。作为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是否纠正、何时纠正、如何纠正、纠正哪些错误以及由谁来纠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纠错策略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1.是否应该纠正学习者的错误 任何人的输出语都有可能成为其他人的输入语,错误形式也可能成为别人的输入语。如果学生出了错误而教师对错误不进行处理的话,那么其他学可能会把错误形式误当作正确形式而吸收。因此大多数学生希望教师对错误予以纠正,但作为教师在决定是否纠错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错误的性质、课堂气氛、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多种因素。 2.何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

当教师决定要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还要考虑纠错的最佳时机。 从纠错的时间上来看,纠错有两种形式即及时纠错和延时纠错。及时纠错,能够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所犯错误的情境,在真实的语境中更方便学生对正确信息的理解和吸收。但及时纠错有可能使犯错的学生在同学面前感到尴尬、会打断流利性活动的进行、纠错过多还会抑制学生在课堂中发言的意愿从而影响课堂气氛。延时纠错虽然保障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如果纠错的时间与错误发生的时间间隔过久势 必影响纠错的效果,由于缺乏真实的语境,给学生对错误的认识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出错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纠错方式。 3.需要纠正学习者的哪些错误 目前按照学习者语言系统的形成进程,把错误划分为前系统性 错误、系统性错误和后系统性错误。前系统性错误是指学习者不了解目标语规则情况下犯的错误;系统性错误是指学习者了解目标语规则,只不过它是一个错误规则;后系统性错误是指学习者了解目标语规则,但不能准确使用。针对不同的错误类型,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学生的错误。对于前系统性错误,教师不用多作解释,指出说法不对并提出正确说法即可;对于系统性错误,教师应善于引导,不但应给予正确的说法,而且应加以解释,使学生对规则有完整的理解;对于后系统性错误,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更重要的是多提供一些语境和机会,使学生能多加练习从而掌握语言。

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

大学英语四六级应试技巧写作篇(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 检查主要针对四个重点部位:1)是否切题它又分三个层面: 一是整篇文章内容是否切合文章标题要求; 二是段落主题句的内容是否与各段落提示句内容相一致; 三是段落内部的内容是否与段落主题句的表达相一致。如果发现任何一个层面不切题,应尽可能弥补,删除那些多余的或不切题的地方;增添残缺的、语义表达不足的地方。由于时间所限,删的内容一定要精,要切中要害,切忌动“大手术”。 2)是否连贯检查上下文是否连贯,句子衔接是否自然流畅,检验的标准主要是句子是否通顺,该用连接词的地方用了没有,以及所用的连接词是否合适。 3)是否有语法错误主谓是否一致,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的使用是否正确,词组的搭配是否合乎习惯。为避免不必要的语法错误,对把握性不大的词组、句型绝不要用。而应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词组、句型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 4)是否有大小写、拼写、标点错误在这些细枝末节上,谨慎细心地处理,无疑会进一步提高文章的整体质量。在检查、改错的过程中,切忌乱涂乱抹。保持卷面清洁,无疑会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英语写作常见错误 一、不按提纲写/ 不切题 一、不切题英汉不同的语篇思维模式是造成不切题的直接原因。一些外国人认为东方人写作善用迂回法,也就是总绕着主题的外围转,而不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汉语语篇的思维模式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人们认为这种方式含蓄、委婉,容易使人接受,而英美人则喜欢开门见山的叙述主题;所以我国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时,由于受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影响,阐述时不从主题入手,不能紧扣主题进行写作,致使文章主题不明确,观点不够鲜明。我们来看一篇以"Trees"为题目的作文:Trees are man's friends. 1. We can see trees everywhere. 2. We plant trees every year. 3. We can make tables with trees. 4. Trees also give us fruits to eat. 5. I like to eat fruits very much. 再来看改写后的段落:Trees are man’s friends.1.They provide man with timber, fruits and seeds. With timber, man can build houses and make furniture. 2. Fruits are the food, which is necessary to us every day. 3. As for seeds, they can be used to extract oil. 这样就克服了前面所犯错误,紧紧围绕了主题句来展开,算是一篇好的作文。 二、语言表达的错误 从题目或给出的关键词中照搬,不注意单词在句中所做的成分及大小写 忽视第三人称单数 忽视被动语态的用法 三、语言表达的错误重点分析。 1.句子结构混乱,出现句子不完整或句子成分多余2.词性误用3.主谓不一致 4.根据中文逐字硬译5. 名词可数与不可数的误用 6.介词to和不定式符号的混淆7 .动宾搭配不当 8. 词组搭配错误 9.综合性语言错误: 有诸如时态,语态,标点符号,大小写等方面的错误 1.句子结构混乱,出现句子不完整或句子成分多余。句子不完整(Sentence Fragments)在口语中,交际双方可借助手势语气上下文等,不完整的句子完全可以被理解.可是书面语就不同了,句子结构不完整会令意思表达不清,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主句写完以后,笔者又想加些补充说明时发生. 例1.There are large number of people die from the disasters.

英语教学方法汇总-语言教学种类概论

語言教學種類概論: 1.傳統語言教學法 傳統語言教學法包括:文法翻譯法、直接教學法、聽說教學法與認知 教學法。 1.文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 ?緣起與教學理念: 文法翻譯法大約衍生於一七八0年代(Stem, 1983)。一九二0年代 到五0年代的拉丁文文法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有研讀拉丁 文及希臘文文學典籍的能力。其次為增進對第一語言的深入瞭解。 第三為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學生對較難教材的學習能力。教 學著重於對文法規則的解說與字彙的學習與記憶。 (X)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閱讀的材料主要是取自於文學著作,為文法翻譯者編著的書籍,內 容的主要特色是每課課文之前有單字表文後有長篇的文法解析,練 習的份量不多。 ?適用的語言能力範圍: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聽說讀寫

L1 + + L2 + + L1 ?? L2 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並重 R=W 閱讀與寫作並重,聽力與說話不受重視 2.直接教學法 (The Direct Method) ?緣起與教學理念: 直接教學法約萌芽於十八世紀末期 (Stem, 1983)。鑑於文法翻譯法著重於熟記文法規則,無法習得交談能力以及兒童對第一語言習得的經驗而提倡。這個教學法在一九六0年代中期頗具勢力,又稱為『常識法』(mon sense method)。強調在有意義的語言學習環境以畫圖、示範及表演等方式施教,提供以學習語言為主的密集式語言訓練。 (X)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標的語言(target language)教學使學生完全投入在學習第二語言的情境中。 ?優點:

中考英语作文常见错误分析附答案

中考英语作文常见错误分析附答案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形成 不是一日之功,必须从平时的课堂学习一点一滴抓起,持之 以恒。 一篇优秀的英语作文在内容和语言两方面应是一个统 一体,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会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质量。然而,很多考生在写作中或者由于粗心大意,或者由于基本功不扎 实而经常出现名词不变复数、第三人称单数不加s,前后不一致,以及时态语态、句子完整性等方面的错误。 1. 审题不清 如2004年中考作文要求写一项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有 些考生将作文的主题定位为“我最喜欢的活动”,偏离了“一项、课外活动”这一主题。依据作文的评分原则,若文章内容不切题,则不管语言如何规范、用词如何准确,都会被判为 零分。 2.拼写错误 拼写是考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功,但在考生的作 文中却经常能发现很多拼写错误。有拼写错误的作文肯定会 被酌情扣分,而且有大量拼写错误存在的作文不仅体现出语 言基本功差,同时也直接影响内容的表达,通常会降低作文

的档次。 3.名词单复数问题 误my father and my mother is all teacher。 正my father and my mother are both teachers。 4.缺少动词 在汉语中没有动词的句子是允许的,但英语中每个完整 的句子都必须有动词来构成,如:“我累了。”这个句子没有动词作谓语,而用形容词,但英语形容词不能作谓语,一 定要写成:i’m tired。 误i happy i can come to beijing zoo。 正i am happy i can come to beijing zoo。 。 误the apples cheap. i’ll take some 。 正the apples are cheap. i’ll take some 5.缺少介词、冠词等 还有一些考生因为没有熟练掌握介词或者冠词的用法, 不了解中英文语言习惯的不同,也会出现明显的错误,造成 丢分现象。 ting。 误because heavy rain we can’t hold the sports mee 正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we can’t hold the sports meeting。 6.代词的误用 英语中代词的形式很多,包括主格、宾格、物主代词、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纠错艺术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纠错艺术 课堂是学生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场所。从某种意义说,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发生错误和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由于英语学科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生错误和纠正错误的问题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必须指出的是,面对小学英语课堂频繁发生的错误,教师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责怪学生,而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了解发生错误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一、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 首先,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目标语。在达到预期目标前,他们必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语言内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语言错误是极为正常的,而且有时它对语言教学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没有理由对学生的错误产生困惑和不解,也没有理由完全排除学生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其次,小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导致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在同一班级中,有的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数理能力发展早一些。即使在同一学生身上,不同能力的发展水平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语言能力、空间能力、数理能力等在同一学生身上,有的发展快一些或早一些,有的发展慢一些或迟一些。一般而言,发展迟缓的那个方面,出现错误的几率就会多一些。 第三,即使同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或者由同一个老师担任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会有所不同,发生语言错误的多少也必然有所不同。 基于以上认识,教师不该把学生的错误当作批评的对象,更不该把错误当成惩罚学生的理由,而要善待发生错误的学生,认真分析并合理纠正发生的错误,最好能把错误转化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资源。 二、了解发生错误的原因 要有效地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就必须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笔者认为,小学生发生语言错误的主要原因如下:

英语教学法术语

英语教学法术语 A achievement test 成绩测试acquisition 习得,语言习得acquisition 语言习得顺序 active mastery 积极掌握 active vocabulary 积极词汇,主动词汇affective filtering 情感筛选 aim,objective 目的,目标 analysis of errors 错误分析 analytic approach 分析教学法,分析法analytical reading 分析性阅读application to practice 运用于实践applied linguistics 应用语言学approach 教学路子 aptitude test 能力倾向测验 Army method 陆军法 associative learning 联想性学习auditory discrimination 辨音能力auditory feedback 听觉反馈 auditory memory 听觉记忆 auditory perception 听觉 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 audio-visual method 视听法 aural-oral approach 听说教学法,听说法 aural-oral method 听说法 B basic knowledge 基本知识basic principle 基本原则 basic theory 基本理论 basic training 基本训练 basic vocabulary 基本词汇behaviourism 行为主义 bilingual 双语的 bilingual education 双语教育 blank filling 填空 C chain drill 链式操练,连锁操练choral repetition 齐声照读,齐声仿读class management 课常管理classroom interaction 课常应对 cloze 完形填空 cognitive approach 认知法 common core 语言的共同核心,语言共核 communicative drill 交际性操练communicative exercise 交际练习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交际派语言教学法,交际教学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集体语言学习法 comparative method 比较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际法comprehensible input 不难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ve method 综合法

语言错误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错误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错误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郝建平 本世纪50年代以后,语言错误分析与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这个课题为语言习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对于基础英语教育和基础英语教材设计,甚至对于英语教学大纲的设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英语教研员以及英语教材的编者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工作。 人在说话和写东西的时候会出现错误(errors)。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说,要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呢? 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有错必纠”这句话,用到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的态度上,曾经是一个天经地义的道理,在语言教学材料的设计和编制上,这个道理似乎也曾经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近三十年的语言学习理论研究者们却在大量的语言错误分析的基础上否定了这个“天经地义”的道理,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理论。 在学习语言习得理论的过程中,笔者对语言错误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意识到,进一步作这方面的调查分析工作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将对所作的调查素材进行综合性分析,探讨语言错误的分类、语言错误的原因、语言错误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 一、课题的设计与实施 1996年10月至1997年3月,在专家的指导下笔者与合作者先后对4人进行了语言错误调查。调查对象依次是:学生A和学生B,均为大学二年级女生,中等水平,口语表达A略优于B;学生C,初中二年级,中等水平;学生D,高中二年级,中等偏上。四次调查大体上采取了以下10个步骤: 第一步与调查对象进行谈话(汉语或英语)。谈话内容包括家庭基本状况、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学习环境、学前的语言经验、口语和笔语的特点、个性特征、语言学习习惯、语言学习倾向、语言学习兴趣、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与英语教师的个人关系情况、母语学习的基本情况、母语学习习惯等。 第二步制定调查方案并准备调查所用的材料。 第三步进行调查项目A:1)调查对象阅读一段涉及实际生活内容的英语材料,然后进行口头表达,同时录音。2)调查对象听一段涉及实际生活内容的英语材料,然后进行口头表达,同时录音。 第四步进行调查项目B:按照准备好的话题方案与调查对象进行自由交谈,同时录音。 第五步记录两个调查项目的录音材料。 第六步摘出录音材料中的全部语言错误。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 摘要:作者针对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堂话语知识比较匮乏的现状,通过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概念和功能的文献浏览,提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注意点:有效性、激励性、机智性和启发性。 关键词:英语课堂;话语知识;注意点;农村中学 在笔者所在的农村偏远地区中学,学生接触英语较晚(许多学生在初一之前未学习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硬件设施不到位(多媒体教室、专业化语音室的匮乏);软件也不太令人满意(许多英语教师并非专业科班出身,而是经过培训之后改教英语学科,专业理论基础匮乏)。这些因素导致农村地区中学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普遍滞后,成绩远落后于城市中学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除了上述因素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原因不可忽视,即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对于课堂话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率性而为”,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在什么时候讲就在什么时候讲。课前没有深入思考、课中没有及时调整、课后没有认真反思,就会出现教师讲得“天马行空”,学生听得“云天雾罩”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概念及功能 教师用于管理英语课堂与讲解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所用的话语称之为英语课堂话语。一般情况下,教师使用的主要话语应该是英语,但不排斥母语(程晓堂,2009)。课堂话语是英语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媒介。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如下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管理、组织教学活动相关,例如介绍教学目标、给予活动指令、维持课堂纪律等;另一类与教学内容相关,如导入新课、讲解语言点、提供语言输入等。 上述理论显示,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并真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英语教师有必要在自己的课堂话语的“质”与“量”上下足工夫,找到两者的平衡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几个注意点。 二、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在学生刚接触英语的阶段,教师的课堂话语作为语言输入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教师的课堂话语应该紧密围绕教学主题展开,切忌跑题,而且课堂的教学时间十分宝贵,教师的课堂话语应该注重简练、扼要,不可拖拖拉拉。有些地方点到即可;有些地方适度展开,切勿发挥;有些地方当“惜墨如金”,无需多说的地方坚决少说,无需说的地方坚决不说。 笔者曾经听过本组一位英语教师的阅读课,该课选自《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4 The story of Xi Wang。全文讲述一只大熊猫的故事(包括熊猫的体重、饮食、保护及自然习性等)。该教师设计导入环节如下。 T:在多媒体屏幕上打出一幅图画并提问:“Can you guess what animals are they?” S:Pandas. T:Are they beautiful?Do you like them? S:Yes,I have seen them in a zoo. T:Good,in which zoo did you see them?And what other animals did see there? S:… 该教师的课堂话语已经偏离了文章的主线,教师问学生在动物园还看见了别的什么动物,与本文主题“pandas”无关。如果继续讨论下去,就会离题万里。 三、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激励性

课堂上的纠错艺术

课堂上的纠错艺术 课堂是学生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发生错误和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由于英语学科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生错误和纠正错误的问题理所当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 首先,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目标语。在达到预期目标前,他们必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语言内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语言错误是极为正常的,而且有时它对语言教学能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我们没有理由对学生的错误产生困惑和不解,也没有理由完全排除学生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其次,小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导致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在同一班级中,有的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快一些,有的数理能力发展的早一些。即使在同一学生身上,不同能力的发展水平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语言能力、空间能力、数理能力等在同一学生身上,有的发展快一些或早一些,有的发展慢一些或迟一些。一般而言,发展迟缓的那个方面,出现错误的几率就会多一些。 第三,即使同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或者由同一个老师担任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会有所不同,发生语言错误的多少也必然有所不同。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教师不该把学生的错误当做批评的对象,更不该把错误当成惩罚学生的理由,而要善待发生错误的学生,认真分析并合理纠正发生的错误,最好能把错误转化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资源。 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

纠正错误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出现的各种错误,如在语音、拼写、词汇、句型、语法以及不符合西方文化习俗的错误等,给予指导和帮助。因此,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提高综合表达能力。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种常用的纠错方法。1、直接告知如果学生发生了错误,教师可以直接向他指出错误,然后请他重说一遍,待他回答正确后,千万别忘了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2、学生重复教师发现学生说错时可要求其重复一遍。3、教师重复4、采用提问的方式5、运用体态语6、学生互纠7、教师纠错8、书面作业纠错。

英语写作常见错误与分析

英语写作常见错误与分析 英语写作常见错误与分析 下面我们对一些在英语写作中典型的病句实例逐一加以剖析. 一.不一致(Disagreements)所谓不一致不光指主谓不一致,它还包括了数的不一致时态不一致及代词不一致等.例1. When one have money ,he can do what he want to .(人一旦有了钱,他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剖析:one是单数第三人称,因而本句的have应改为has ;同理,want应改为wants.本句是典型的主谓不一致.改为:Once one has money ,he can do what he wants (to do) 二.修饰语错位(Misplaced Modifiers)英语与汉语不同,同一个修饰语置于句子不同的位置,句子的含义可能引起变化.对于这一点中国学生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例1. I believe I can do it well and I will better know the world outside the cus. 剖析:better位置不当,应置于句末. 三.句子不完整(Sentence Fragments)在口语中,交际双方可借助手势语气上下文等,不完整的句子完全可以被理解.可是书面语就不同了,句子结构不完整会令意思表达不清,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主句写完以后,笔者又想加些补充说明时发生.例

1. There are many ways to know the society. For exle by TV ,radio ,newspaper and so on . 剖析:本句后半部分"for exle by TV ,radio ,newspaper and so on .”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仅为一些不连贯的词语,不能独立成句.改为:There are many ways to know society ,for exle ,by TV ,radio ,and newspaper. 四.悬垂修饰语(Dangling Modifiers)所谓悬垂修饰语是指句首的短语与后面句子的逻辑关系混乱不清.例如:At the age of ten, my grandfather died. 这句中"at the age of ten"只点出十岁时,但没有说明” 谁”十岁时.按一般推理不可能是my grandfather, 如果我们把这个悬垂修饰语改明确一点,全句就不那么费解了.改为:When I was ten, my grandfather died.例1. To do well in college, good grades are essential.剖析:句中不定式短语“to do well in college” 的逻辑主语不清楚.改为:To do well in college, a student needs good grades. 五.词性误用(Mi suse of Parts of Speech)“词性误用”常表现为:介词当动词用;形容词当副词用;名词当动词用等.例1. None can negative the importance of money.剖析:negative 系形容词,误作动词。改为:None can deny the importance of money.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研究 文登初级实验中学/殷玉林 教学语言艺术正如一位著名教育专家说的:它是专业语言,它集哲学语言的深刻,逻辑语言的严谨,语言学的规范,数学语言的精确,文学语言的生动,相声语言的幽默,群众语言的通俗于一身,是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它向我们揭示了作为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的教学。课堂教学由于其语言环境的特殊性更需要科学的艺术性,就要求教师是一个集演员,编剧,导演于一身的全才,不仅要对“文学编著”(教材)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而且要根据“舞台艺术”的特点设计曲折动人的“剧情”(教学过程的设计),更要有“演员”(有学生参与)精湛的表演(课堂活动的实施)。因此,教师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孜孜不倦的追求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使每一课堂都有精彩的导入,引人入胜的讲授,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以及很完美的结尾,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一.语言要严谨,简练,富于逻辑性。讲课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语言的艺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需精心修炼课堂语言的艺术特色,像一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后,让回答一对一错的两位同学坐下时,分别用了“Sit down,please.”和“Sit down。”两句口语,一词之差含义不同,恰到好处,反映出该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和准确。此外,课堂教学中语调的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能使语言有声有色,增强感染力;合适的停顿能起到叙述清晰,引起思考的作用;关键词的重读能起到引起注意,促进思考和重点记忆的作用;语言准确无误,不绕圈子,可以以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多的信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发展,教师在使用语言时一定要言简意赅,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语言要有幽默感,富于情趣性。课堂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是一种对事物高超把握,对知识随心所欲的驾驭,是对教材透彻的认识,它充分体现了教师高度智慧和极高的审美内涵。英语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善于用幽默的艺术进行教学,消除学生的厌倦情绪,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保持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体讲,语言的幽默感能起到以下作用,1,他能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趣,激励大脑皮层活动,深化记忆。欢乐的气氛能使学生心情舒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2,它能提高批评效果,让违纪的学生心悦诚服。如果一味的训斥批评,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逆返心理,对于脾气倔强的学生也许回起到相反的作用乃至影响一节课的教学和该生的学习。但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了。3,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思维质量。教师在运用幽默语言时,必伴随其深刻的见解和最新的知识,能促进学生深刻思维,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但幽默语言要与耍贫嘴区别开来。 三.言行结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此基础上的语言才有分量。平时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愿意学习他们喜欢的老师所教授的科目,而抵触学习他们厌恶的老师所教授的学科;学生因获得老师的赞扬而努力学习,因受责备,奚落挫伤了积极性和自尊心而影响学习;学生因与老师的友好合作而增进自身学习的责任感,因与老师的僵化关系而逃避学习。因此,成功的教学总是以融洽的师生情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后盾的。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必须蓄意运筹师生情感交流的方法和途径。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激情,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渴求知识的学生的热爱,对所教英语学科知识的热爱,创造一个有情感的学习氛围。尽管教师的工作很忙,心理压力大,情绪很容易紧张,但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把不良的情绪发泄给学生。其次,要取得师生情感的良好效应,还必须密切注视学生的情绪变化,知他们之所想,释他们之所疑,一切为了学生,尤其是“落后生”,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而应对他们启发和扶持,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甚至夸张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学习暂时落后者给予加油鼓励,相信他们只要继续努力就会成功。过去有过挫折和失败的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感,增加学生的自信新就可以消除他们的焦虑感。教师在课堂上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的方式要适当,有些错误可以不必纠正,如学生在复述课文时,或对老师的提问做较长较复杂的回答时,由于紧张口误或马虎而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尤其不要当即指出而打断学生的思路以致加剧其紧张程度。有些错误是不熟练造成的,老师可以稍加提示,由学生自己改正,改正后应给予鼓励。对那些必须纠正的错误,如严重的语法错

英语专业学生 写作中语言表达错误个案分析

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语言表达错误个案分析 摘要:采用错误分析理论对英语专业某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语言表达错误进行了个案分析。首先结合理论分析了学生毕业论文的错误类型,然后统计了各项错误所占比率情况。研究显示:语内语言错误率85.1%,远远高于语际语言错误,其所占比率是14.9%。语内语言错误中,词的用法错误率最高,占30.5%,其中词性错误占18.1%,其次是句法结构错误率25.1%,再次是搭配错误,占10.3%,其它的错误率比如时态、语态、语篇错误等都较少。通过此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更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语言表达错误个案分析 1. 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指出,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学术语言综合素质、检验学生语言基本功的重要指标,是科学评估学生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大纲要求,毕业论文必须用英文撰写,字数一般在3,000-5,000个单词之间,并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在我校,由于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指导老师没法看懂学生毕业论文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论文写作质量,很多指导老师除了在论文写作思路上进行指导外,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帮助学生修改语法错误。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的毕业论文虽然能按时完成,但费时、低效。总之,毕业论文写作反映出部分学生并不能系统地了解英语语言现象、把握语法规则,从而无法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学生写作难,教师评阅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错误研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正确指导;另一方面,学生语言功底差,写作错误往往涉及多个方面(刘向红,2008)。为了更能了解学生英语语言表达的错误类型,针对性地纠正错误,本文采用错误分析理论对英语专业某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语言表达错误进行了个案分析。 2. 错误分析理论 Pit Corder 最早依据认知心理学的原理系统地阐述了错误的性质、意义和分类,并且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进行错误分析的方法。Corder认为,学习者的错误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这些错误为研究者提供了学习者学到了什么程度的信息;二是这些错误为研究者提供了学习者如何学习的依据;三是学习者通过犯错误学习语言。对于英语教师来说 ,只有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深入研究,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

在语言教学中,语音占很重要的位置,语言就是用来交流的如果语音不准确会给交流带来很多障碍,甚至误解。而英语在我国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有她的特殊性。首先,她不是母语,在学习中运用的地方不像母语那么多。其次,她现在低年级就开始教授,相比以前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了解小学英语单词语音教学的特殊性 以前有很多学者都认为在小学低年级最好不要先学习音标,尤其不要集中地学习音标。 那么是不是就靠老师反复的领读,学生听后模仿,教师纠正来解决镀银的问题呢?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都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即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大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如果学生第一遍听得读音是不正确的,或是听得不清楚有误差的,那么要去纠正他是非常的困难的。所以小学英语单词语音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同样教一个单词,总有几个学生不能很好的模仿老师的发音,导致发音不准确。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让学生掌握发音规律。当然小学阶段不要一开始就讲语言知识、语言规则,更不要学生记规律条文,而是要分不同阶段逐步的渗透语音教学。如:低年级的孩子学习英语,应该在掌握了一定单词之后,通过“自然拼读法”,渗透发音规律。 二、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程度的语音教学 低年级可根据汉语拼音进行辅音字母发音规律的渗透,不能让初学者只单纯地靠行为习惯、机械模仿、鹦鹉学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英语,否则就将低估学生的认知能力,抑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养成学习英语有口无心的习惯。初次学习字母,在教学了某个字母后可以给出一组由这个字母开头或含有该字母的单词,让学生在认读过

程中,初步感知该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尤其是辅音。比如教学了字母 b 后,给出一组单词 book 、box 、boy 、bag ,然后请学生认读,初步感知字母 b 在这些单词中的发音。类似的发音还有很多。如汉语拼音中的 b、p、m、f、d、t、n、l、g、k、h、s、z、等,发音就类似于英语中的辅音[b] 、[p] 、[m] 、[f]、 [d]、 [t] 、[n]、[l]、 [g] 、[k] 、[h]、 [s]、 [z]。学生借助于已有的汉语拼音知识去学习相关的英语语音,就会减轻学习的负担,使学习由难转易,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呆板、枯燥的死记规则。而对比英、汉语音间的不同点,可以使学生引起注意,防止出错。 从中年级开始我们要帮助学生有效的拼读和记忆单词,避免死记硬背。记忆单词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按音节拼读、记忆是保持有效记忆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我们仍旧以teacher 为例,可以这样引导:t-e-a, tea ,”c-h-e-r”,teacher。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以音节为单位进行记忆,是对字母组合等发音规律的一种实际运用。坚持这样的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即使对单词的拼写有所遗忘,但只要会读这个单词,他就能根据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回忆起来。而且这样的方法还便于学生今后按音节、举一反三地记忆单词。并进行元音字母发音规律的渗透。、 高年级则可渗透音标教学,这符合现行的英语课程教学标准。因此在教学新单词时不仅可以让学生试读,教师还可以板书音标,划分音节,再带领学生一起拼读出新单词,对一个单词中发音有难度的音节尤其需要这样的引导。 三、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语音教学 (1)以旧带新? 对于刚学英语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认读单词对他们来说极其困难,读完就忘是常有的事,以旧带新、音形义结合是最适合他们的记忆方法。如,在低年级中简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