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完整版)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完整版)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试卷共29个小题,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

B.掷出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新阐联播

D.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2.下列图形中,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从1、2、3、4、5、6这六个数中随机取出一个数,取出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A.61 B.31 C.21 D.3

2 4.下列图形中,绕着它的中心点旋转60°后,可以和原图形重合的是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kx kx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那么k 的取值为

A.0=k

B.1=k

C.10==k k 或

D.1-=k

6.如图,△ABC 与'''C B A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第6题 第7题

A.点A 与点'A 是对称点

B.O B BO '=

C.''B A AB ∥

D.'''∠=∠B A C ACB

7.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其中点A 的坐标是(-1,0),∠ABA=90°,现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则旋转后点C 的坐标是

A.(1,0)

B.(1,2)

C.(2,1)

D.(2,2)

8.衣橱中挂着3套不同颜色的套装,同一套服装的上衣与裤子的颜色相同,若从衣橱里各任取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它们取自同一套的概率是 A.271 B.91 C.61 D.3

1 9.如图,在△ABC 中,∠B=90°,BC=8m,B=6m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边AB 向点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动点Q 从点B 始沿边BC 向点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若P 、Q 两点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在运动过程中,△PBQ 的最大面积是

第9题 第10题

A.2cm 18

B.2cm 12

C.2cm 9

D.2cm 3

10.如图,已知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1,0),y 轴的交点在(0,-2)和(0,-1)之间(不包括这两点),对称轴为直线1=x 。下列结论:

①0>abc ;②a b ac 842<-③024>c b a -+;④c b >;⑤3

231<<a 。

其中含所有正确结论的选项是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某种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的发芽试验结果如下:

由此可以估计油菜籽发芽的概率约为_________(精确到0.1).

12.某厂一月份生产某种机器100台,计划三月份生产160台。设二、三月份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点P(-2,a -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12+=x y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校生物小组有一块长32m 、宽20m 的矩形实验由,为管理方便,准备沿平行于两边的方向纵、横各开辟一条等宽的小道,要使种植面积为5402m ,小道的宽应是_______m.

16.已知二次函数()112+-+=x m x y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 是________________.

17.从-2、-1、2,这三个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分别作为点P 的横、纵坐标,则点P 在第三象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18.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40°到△AED 的位置,恰好使得DC ∥AB,则∠CAB 的大小为________.

第15题 第18题

19.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n x x 无实数根,则抛物线n x x y --=2的顶点在第____象限.

20.如果方程()??? ?

?+--4212k x x x 的三根可以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长,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第21至24题每题6分,第25至28题每题7分,第29题8分,共60分)

21.甲、乙、丙3人站成一排合影留念。

(1)甲站在中间的概率为______;

(2)请用画树状图的方法给出分析过程,并求出甲、乙两人恰好相邻的概率。

22.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F 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得到△ABE,如图所示,如果AF=4,AB=7。

(1)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

(2)求DE 的长度。

2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22=++++k x 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21x x 、,且52

221=+x x ,求k 的值。

24.为满足市场需求,新希望超市在端午节前夕购进价格为3元/个的某品牌粽子,根据市场 预测,该品牌粽子每个售价为4元时,每天能出售500个并且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将减少100个。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物价部门规定,该品牌粽子售价不能超过进价的200%,要使该超市每天的销售利润为800元,请问该超市应怎样定价?

25.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经过A(-1,0)、B(0.-3)、C(4,5)三点。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x 为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6.已知抛物线222++-=x x y

(1)写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在如图的直角坐标系内画出222++-=x x y 的图象;

(3)直接写出函数值y 为正数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7.如图,点D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将线段A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连接CD 、BE 。

(1)求证:△AEB ≌△ADC ;

(2)连接DE,若∠ADC=105°,求∠BED 的度数。

28.图中是抛物线拱桥,点P 处有一照明灯,水面OA 宽4m,以O 为原点,OA 所在直线为x 轴建

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点P 的坐标为??

? ??233,.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水面上升1m,水面宽是多少

29.如图①,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的图象经过点A(0,3)、B(1,0),对称轴为直线2:=x l ,过点A 作AC ∥x 轴交抛物线于点C,OB 的平分线交线段AC 于点E,点P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设P 的横坐标为m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动点P 在直线OE 下方的抛物线上,连结PE 、PO,当m 为何值时,四边形AOPE 面积最大,并求出其最大值;

(3)如图②,F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 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POF 成为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初中生生涯发展教育的探索

初中生生涯发展教育的探索 摘要: 把生涯发展、生涯发展辅导等概念引入初级中学教育领域,通过建设和实施生涯发展辅导课程,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生活之间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在学习与个体自我觉察、社会、工作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系,在丰富知识学习和塑造良好个性的同时增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结合内地初中生生涯发展教育的现状研究出一个综合性的生涯发展教育模式。初中生生涯发展教育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旨在促进学生生涯成熟。 关键词: 初中生;生涯;发展;教育;模式 前言: 生涯,英文名为career,来自罗马字 viacarraria及拉丁文carrus ,均有古代战车之意,后来引申为道路。现在常指人生的发展道路,也指人或事物所经历的途径,还有人把它看作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扮演的系列角色和职位等。 生涯教育,是为人们设计的一种教育措施,其教育目标在于使每一个个体能认识自我,必须选择一种合适而有意义的工作的决策能力的教育,在整个教育历程中进行生涯的认知、试探与准备。此历程从学前教育开始直至成人继续教育为止。生涯发展教育强调个体全面地发展和发挥个人的特色,本课题组在西方以及港台地区生涯理念的启发下,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涯辅导的现状以及有关专家的观点,提出了我们关于中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构想模式,以期能给我国生涯发展教育的实践带来一些参考。 一、生涯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 由于生涯辅导理论的提出使职业辅导转变为生涯辅导,也正是因为生涯辅导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运用,生涯辅导工作才成为学校心理辅导和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早在1908年“心理辅导之父”帕森斯在《选择职业》一书中就强调:职业选择必须与个体的兴趣、能力、个性特点和客观条件相结合,只有正确认识自身素质,态度和潜能,同时对个体局限性和自身条件作客观评价,才能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搭配,从而作出恰当的职业选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许多心理学、社

湖南省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 2019-2020学年度初二年级入学检测 数学

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 20192020-学年度初二年级入学检测 数学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 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 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 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 本学科试卷共26各小题,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5cm 、8cm B. 8cm 、8cm 、18cm C. 0.1cm 、0.1cm 、0.1cm D. 3cm 、40cm 、8cm 2. 下列不等式的变形不正确的是( ) A. 若a b >,则33a b +>+ B. 若a b ->-,则a b < C. 若1 2x y - <,则2x y >- D. 若2x a ->,则12 x a >- 3. 如果1x y +-和()2 23x y +-互为相反数,那么x 、y 的值为( ) A. 1 2 x y =?? =? B. 1 2 x y =-?? =-? C. 2 1 x y =?? =-? D.

2 1 x y =-?? =-? 4. 如果不等式()22a x a ->-的解集是1x <,那么a 必须满足( ) A. 0a < B. 1a > C. 2a > D. 2a < 5. 在方程组22 21x y x y m +=??+=-? 中若x 、y 满足0x y +>,则m 的取值范围为( ) A. 3m > B. 3m ≥3m ≥ C. 3m < D. 3m ≤ 6. 若不等式组3 x m x ≤?? >?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 B. 3m < C. 3m ≥ D. 3m ≤ 7.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这个多边形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 形 8.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可说明COD C O D '''???,进而得出 A O B AOB '''∠=∠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ASA D. AAS 9. 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 C.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10. 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AC =,D 为BC 上一点,BF CD =,CE BD =,那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初中2019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2019中考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2019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英语试卷含2019中考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 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 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 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 本学科试卷中听力材料以中速朗读两遍。 试卷分四个部分,共10页,75小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I. 听力技能(两部分,共20小题,计20分)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回答问题。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共5小题,计5分) l. What does the man do? A. A reporter. B. A policeman. C.A cook 2. Who will probably turn off the light? A. The boy's mother. B. The boy's father. C. The boy himself 3. How often does the woman watch movies now? A. Once a week. B. Once a month. C. Twice a month 4.Which sport does the boy like better? A. Football. B. Basketball C. Tennis. 5.What time did the girl get up this morning? A. At six. B. At seven. C. At eight. 第二节听下面6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3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回答间题。听每段对话或独自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共15小题,计15分) 听第六段对话,回答第6、7小题。 6.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happen? A. At home B. At school. C. In the open air 7. What does Jack like to eat? A. A chicken sandwich. B.A tomato sandwich. C.A potato sandwich. 听第七段对话,回答第8、9小题。 8. When is Lucy's birthday? A. November 13th. B. November 14th. C. November 15th. 9. What will the man buy for his friend? A.A magazine. B.A watch. C A novel. 听第八段对话,回答第10、11小题。 10.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ersons? A. Friends. B. Classmates. C. Customer and shopkeeper 11.Which floor is the service department on?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初中生涯规划

初中生涯规划 一、认识自我发现内心的渴望 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全面的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只有清楚认识自己,才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1、问自己:“喜欢干什么?”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可以进行霍兰德职业测试,通过测评了解自己。 2、问自己:“你适合做什么?”有时候你喜欢不代表你擅长,所以我们还需要根据气质和性格来测试自己适合做什么? 3、你的智能和潜能: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拥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我们只需要发现自己的能力并且把它发挥到极致,那么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职业规划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最擅长的点,然后把它发展起来,这样更容易成功。 4、你最看重什么?(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观)。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经历去思考和探索自己最想要的生活方式,并且利用长期的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方式做准备。这一方面也需要一些测评工具来测。 二、认识职业发现身边的机会 中学教育是比较封闭的,极少对职业有所了解,导致我们的选择面窄,为了让我们的选择更合适我们自己,我们有必要对社会上的职业进行了解。可以看看自己家族的亲人都从事什么职业,看看自

己班里同学的父母从事什么职业,看看电视、电影、人物传记、招聘网站等。 三、进行职业探索找到职业方向 通过认识自己,了解自我,明白什么才是适合自己,什么才能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的职业。又通过对职业的了解,了解到社会上有哪些行业、职业,同时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职业,进行匹配。做生涯访谈,到企业实践等方式,加深对感兴趣职业的了解。 四、教育与职业——你的学业计划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你已经能够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领域或职业方向,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呢?就需要从只是、技能和综合素质上做准备。对于中学生俩说,现在的教育能够开阔我们的眼界,能给我们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多的机会。然而,不同的工作对知识的要求程度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职业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自己喜欢的工作在知识上的要求,然后根据这个要求有目的的做准备。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一项合适自己的计划: (1)自己的职业理想: (2)自己的学业目标: (3)学业计划: (4)社会实践计划: (5)课外活动计划: (6)志愿者工作计划: (7)自学高中、大学课程计划:

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无答案)

长郡教育集团2018- 2019 学年度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1.本试卷共26道小题; 2.本学科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踌躇.(chú)差.使(chāi) 蹒.跚(mán) 潜.滋暗长(qián) B.婆娑.(suō) 记载.(zǎi) 雕镂.(Iòu) 重峦叠嶂.(zhàng) C.濒.临(bīn) 遏.制(è) 纤.维(xiān) 惟妙惟肖.(xiāo) D.兴.味(xìng) 舳.舻(zhú) 作揖.(yī) 不折不挠.(r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项是(2分)( ) A.狼藉簌簌琐屑长途跋涉 B.暮年嶙峋蔓延巧妙绝纶 C.顾忌茸毛题跋坦荡如坻 D.星辰鲜谀俯瞰自出心裁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人作诗都是一字一字斟酌 ..,如王荆公诗“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绿”字是诗眼,用“吹”字“到”字“渡”字都不好,须用“绿”字才透露出诗中生命气息来,全诗便活了。 B.戴老先生一瞥题目,便把书合上,络绎不绝 ....地讲起来,文中典故如数家珍,令我们佩服之至。

C.在气候变化的威胁面前,霍金忧心忡忡,他认为很多像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样的政 治家对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暖的呼吁无动于衷 ....。 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 ....”,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父亲用很轻松的语气,谈着他少年时代的往事,所有的艰辛和严峻,都融化在他温和的微笑中。 B.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100名来自不同领城的改革先锋隆重受到表彰。他们是千千万万改革者的模范代表,他们的奋斗历程是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诠释。 C.英国电信公司发言人12月24日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华为公司仍然供应这家英国最大电信运营商设备的一个“重要合作商”。 D.记者近期调査发现,包括网红明星、萌宠等在内的多种表情包,已经成为人们在网络上表达情绪的主要方法。然而,过量使用表情包需要防止“消化不良”。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在地铁入口,在立交桥头,人的脑袋如开水锅冒出的水泡,咕噜咕噜地全涌上来,蹲下来,平视着街面,各式各样的鞋脚在起落。 ②芸芸众生,众生芸芸,这其中有多少伟人,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到底哪一个是,哪一个将来是? ③世界上有什么比街头丰富呢,有什么比街头更让你玄思妙想呢? ④你就对所有人敬畏了,于是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将军也好,小偷也好,哲学家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嘉善四中在全国率先开展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9月起,嘉善四中启动实施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在全国初中学校是个创新之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开展,而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可以说是个空白。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让初中生尽早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体验常见职业的特点和甘苦,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知识,初步形成对未来职业的情趣和爱好,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从而为学生的将来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该校的主要做法是: 一、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程。 嘉善四中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和实施。学校在9月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挂帅,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组成的教材编写小组,编写校本教材——《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对课程开发中有关课时的安排、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考核评价等方面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和首创精神的校本课程体系。该校本教材于5月定稿出版。从9月开始在该校七年级学生中试用,率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由班主任担任,每两周上一次课,学校积极尝试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如:朋辈谈话式、实地考察式等,把职业规划教学和一般课程教学区别开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行导师指导,开展职业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嘉善四中于9月“职业生涯导师制”活动,由七年级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学校在开学初向学生简要介绍了各位任课老师的情况,然后在师生双向选择、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师生结对名单。每个任课老师一般指导15名左右学生,班主任则适当增加人数。导师采用集体活动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每月至少活动一次。为了使此项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不流于形式,学校制定下发了活动手册,具体规定活动的时间、地点,找学生家访、谈心、开展社会调查的次数等,采集好学生的详细信息。在师生结对的基础上,学校还从校外各界成功人士中聘请导师,给学生做讲座,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职场体验去感悟教育学生。 三、课题规划立项,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更加科学地探索初中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方法和作用,从实践到理论,以求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嘉善四中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着手酝酿建立关于初中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研究的课题。1月,嘉善四中《初中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研究》申报省级规划课题获得成功,被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确定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四、丰富辅导活动,广受学生欢迎 9月以来,嘉善四中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对学生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利用广播、校报、讲座、测试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辅导活动。如通过气质类型的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通过职业倾向测试让学生了解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采访身边的亲戚朋友让学生了解常见职业的特点,体验职业的甘苦;通过“我的职业理想”征文和演讲活动让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等。这一系列活动,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感性的体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每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对决定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家庭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预计20XX年七八月份,学生将交出一份满意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答卷。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嘉善四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四个多月来,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多数学生表示,教材内容新颖,语言亲切,富有时代感,形式生动活泼,贴合实际,富有创意。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促进自己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努力学习,不断奋斗!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七年级下学期语文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 积累与运用(共7题,共 16 分) 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 商酌.(zhuó)拖沓.(dà)譬.如(pì)泱泱 ..不乐(yāng) B. 契.约(qiè)闲暇.(xiá)服侍.(shì)忍俊不禁.(jìn) C. 羸.弱(léi)炽.热(chì)俯瞰.(kàn)忧心忡忡 ..(chōng) D. 矜.持(jīn)轮廓.(guō)凝.望(ní)血.气方刚(xuè) 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 生疏垦切拍摄仙露琼桨 B. 遗撼褪尽颤抖以身作责 C. 点缀迟钝遨游千钧重负 D. 涉足猥锁凛洌姗姗来迟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冷风吹得枯叶飘零,刚出门,他顿觉寒侵入骨毛骨悚然 ....,下意识地捂紧了外套。 B. 禁毒大队在抓捕毒贩时遭开枪拒捕,现场民警开枪还击,场面惊心动魄 ....。 C. 在车站,他见到了阔别多年的老战友,一时间激动得语无伦次 ....。 D. 一个人要实现梦想,就得脚踏实地行动起来,否则梦想会成为海市蜃楼 ....,虚幻缥缈。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 叙利亚大马士革郊区遭到导弹袭击至少一个半小时左右。 B. 青少年正是长身体,对各种营养需求最多的阶段。 C. 通过和父母一番深入的交谈,使他开始努力学习,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D. 一座城市,市民的环保素养的高低,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5.(2分)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 ...的一项是() ①一般情况下,文字色彩都会选择可读性较高的黑色或白色, ②通过降低写真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文字的可读性, ③但有时面对某些写真,黑色或白色的文字色无法提高可读性。 ④这种方法叫做“写真半调处理法”。 ⑤当文字要素出现在写真上时,文字色不做任何变化, A. ①②④⑤③ B. ⑤②①③④ C. ⑤④②①③ D. ①③⑤②④ 6.(2分)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 A. 孝悌,是中国传统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它是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l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次课程改革,全面地考虑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因素,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将促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从我国的教育实际看,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了以下一些新的要求: (一)更新对课程的认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基本的问题就是 要使教师对课程有新的认识。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们关注课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的观点、看法也就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较多的教育学教材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狭义的课程[1]。在师范院校中,由于理论的限制,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往往局限于“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致使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视野狭窄、封闭。1997年北京市为制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观方面的调查,从回收的791份学科教师有关课程观的有效问 卷看,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2]将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的观点,往往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体系,关注教学科目,这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不利于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要寻找更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对课程的认识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 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它要求教师们更新对课程的认识,把课程看作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标而实施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生在学校里所获得的所有经验。在教育教学中,不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达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