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教学学案

美洲教学学案
美洲教学学案

美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了解南北美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气候、河流方面的基础知识(重点)

2、学会分析美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征。

一、动动手----基础知识知多少

1、将下列地理事物填写到地图上

北美洲: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拉布拉多高原大平原北美五大湖密西西

比河格陵兰岛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河

写出下列气候类型

北美洲: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南美洲: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对自己的评价:A 很满意 B 知识不理解 C 预习不够细

二集思广益-团结就是力量

1、总结:北美洲的地形、气候特征?

南美洲的地形、气候特征?

2、在北美洲中部,为什么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能长驱直入,并到达墨西哥湾沿岸?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也能到达北冰洋沿岸?

3.请你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亚马孙河的径流量世界第一的原因?

三教师精讲

南美洲不少国家的首都和大城市建在高山、高原上,甚至是沙漠气候区,你能做出正确解释吗?如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位于赤道附近高山山谷中;秘鲁首都利马位于沙漠中。

基多位于高山山谷中,是因为

利马建在沙漠中,是因为

墨西哥和巴西首都建在高原上,是因为

四当堂检测

1.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2.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什么,位于哪儿( )

A.喜马拉雅山脉、亚洲 B.落基山、北美洲

C.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D.阿尔卑斯山脉、欧洲

3.关于南北美洲气候的比较,正确的是()

A.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候类型都相同

B.两洲都有大面积温带大陆性气候

C.南美洲热带气候分布范围广,北美洲热带气候相对狭窄

D.两大洲气候都具有暧湿的特征

4.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西海岸狭长地带,其影响因素是()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

5.关于南北美洲的地形,说法正确的是()

A.南美洲地形分三大纵列带 B.北美洲地形分三大纵列带

C.南美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D.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拉丁美洲与巴西导学案教学文案

拉丁美洲巴西导学案 【学法指导】:1.先读自主学习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在教材上进行标记,如有不懂地方用红笔画出。同学要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尽量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2.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先自主思考,形成思路,并在学案上记录,后课堂上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拉丁美洲及巴西的地理位置。 2、说出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以及地形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3、说出拉丁美洲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重点难点】 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 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 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自主学习】 1.拉丁美洲的范围包括哪些?并简述拉丁美洲的位置。 2.简述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的地理位置。3.简述中美地峡和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4.拉丁美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东西部地形有什么特点? 5.拉丁美洲受地形影响下气候如何分布? 6.为什么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7.拉丁美洲有哪些丰富的资源? 8.拉丁美洲居民的种族怎么独特,哪种人种占得比例大? 【探究新知】 思考一:拉丁美洲分布面积较广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析形成原因。

思考二:为什么南美洲的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思考三:试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思考四: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思考五:南美洲40°S以南安第斯山以东为温带沙漠气候成因。思考六:1.描述亚马孙河流的水文特征。 思考七:你认为亚马孙河内河航运是否发达,为什么? 【我的收获】 【知识链接】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 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 2.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美洲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第三节美洲(位置、国家、地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 重、难点: 北美洲与拉丁美洲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美洲的位置 1.经纬度位置: 2.半球位置:地跨半球,主要位于半球 3.海陆位置:东临洋,西临洋,北临洋,西北隔海峡与洲相望。 4.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运河,它沟通了洋和洋,不比绕道海峡,大大缩短了海上航程。 (二)美洲的国家和地区 1.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分别是、、。 2.中美地峡指(国家)以南、(国家)以北的狭长陆地,它是联结南北美大陆的天然桥梁,又称,该地多火山地震,原因是。 3.西印度群岛呈弧形排列在与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是。 4.美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其次是,由于历史原因,两国通行,少数地区讲,拉丁美洲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使用,巴西使用。 二、巩固练习 1.北美洲、中美洲、拉丁美洲和南美洲四者之间的范围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中美洲既属于北美洲,又属于拉丁美洲 B.拉丁美洲属于南美洲 C.北美洲属于拉丁美洲 D.拉丁美洲只包括中美洲和南美洲 2.美洲所处的半球是()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3.关于中美地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美国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

B.联系南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也称中美洲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D.农业以韧带经济作物为主,盛产香蕉 4.地跨南北美洲的国家是( ) A.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 B.美洲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是美国 C.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智利 D.拥有巴拿马运河主权的国家巴拿马 5.拉丁美洲通常指( ) A.美国以南的美洲 B.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 C.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D.巴拿马以南的美洲 6.关于拉丁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地区属于拉丁美洲 B.拉丁美洲和南极洲以麦哲伦海峡为界 C.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D.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通用英语

北美洲由哪些国家组成

北美洲由哪些国家组成 我们通常所说的北美限指美国与加拿大,其他美洲国家成为拉丁美洲。事实上北美洲有很多国家,包括(后面是其首都): 巴哈马拿骚 巴拿马巴拿马城 尼加拉瓜马那瓜 巴巴多斯布里奇敦 牙买加金斯顿 海地太子港 墨西哥墨西哥城 危地马拉危地马拉 古巴哈瓦那 洪都拉斯特古西加尔巴 格林纳达圣乔治 哥斯达黎加圣何塞 多米尼加圣多明戈 圣基茨和尼维斯巴斯特尔 美国华盛顿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金斯顿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西班牙港 安提瓜和巴布达圣约翰 多米尼克国罗索 伯利兹贝尔莫潘

萨尔瓦多圣萨尔瓦多 加拿大渥太华 圣卢西亚卡斯特里 美利加洲,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面积达4206.8万平方公里,占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分为盎格鲁美洲(大多使用英语)和拉丁美洲(大多使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 对于印欧文明来说,美洲最初并不为所知,后被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并误认为是印度,以致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流传之今。后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1],并沿用至今。 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向那里移民。1776年,美洲诞生第一个西方殖民独立国家——美国。 北美洲: 名称面积(km2) 人口(2002-07-01) 人口密度(per km2) 安圭拉(英国) 212 12,446 122 安提瓜和巴布达443 67,448 152 阿鲁巴(荷兰) 193 70,441 365 巴哈马13,940 300,529 22 巴巴多斯431 276,607 642 伯利兹22,966 262,999 11 美国(哈) (中托管) 54 63,965 1,205 东维尔京群岛(中托管) 153 21,272 139 加拿大9,976,140 32,078,819 3.2 开曼群岛262 36,273 138 哥斯达黎加51,100 3,834,934 75 古巴110,860 11,224,321 101 多米尼克754 70,158 93 多米尼加共和国48,730 8,721,594 179 萨尔瓦多21,040 6,353,681 302 格陵兰(丹麦) 2,166,086 56,376 0.03 格林纳达344 89,211 259 瓜德洛普(中托管) 1,780 435,739 245

世界地理学案及答案

第3讲世界陆地和海洋 班级学号姓名 一、大洲和大洋 1.世界海陆分布 ⑴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29%为。 ⑵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 ⑶南北两极附近海陆分布不同,北极地区为,南极地区为。 ☆做一做☆ 1.在下面左右两图中分别填出大洲、大洋名称。 2.七大洲 ⑴概念 大陆:指面积广大的陆地,全球有(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是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是半岛。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 ⑵七大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洲、洲、洲、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洲、洲;洲跨东西两半球。 ☆做一做☆ 2.完成下列要求 (1)在上图中画出南北回归线和120°E、90°W

(2)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东西半球中的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上。 (3)下列哪个纬度上陆地所占面积的比例最大?()A.0°B.30°S C.30°N D.60°N ⑶大洲分界线 亚洲、欧洲分界线——山脉、河、山脉、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线——运河、红海、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运河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海峡 南美洲、南极洲分界线——海峡 欧洲、非洲分界线——海峡、地中海 3.四大洋 ⑴四大洋的名称及特点 _____洋: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_____洋:呈“S”形。 _____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_____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⑵海、海峡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⑴平原:海拔一般在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⑵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地面坦荡或起伏,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 ⑶山地:海拔在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较陡。 ⑷盆地:周围、中间,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 ⑸丘陵:海拔一般不超过米,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下,坡度和缓的地形。 ☆做一做☆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6.3 美洲学案(第二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

6.3美洲学案(第二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 【学习目标】 1、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2、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 4、举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重难点】 1、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自主学习】 1、(读P29图图1—41)北美洲的气候以气候和气候为主。南美的亚马孙平原 属气候,巴西高原属气候。 2、(阅读P30“活动”4),世界最长的河是非洲的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是南美洲的河;世界第三长河是亚洲的江;世界第四长河是北美洲的河。 3、美洲的原住居民人(属色人种),从欧洲迁移来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属色人种),从非洲贩卖来的黑人(属色人种)。南美洲号称“”。 4、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发展中)国家,巴西、阿根廷等是国家。 5、是玉米的原产地。阿根廷出口的农牧产品有、、。 【知识梳理】 1、移民与经济:美洲原有居民以印第安人为主。现在北美洲人口以移民为主体;南美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混血种人比重最大。美洲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均有特色产业。 2、学看气候图:气候类型图的判断,要注重最热月或最冷月平均气温,以此来区分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再综合年平均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等因素,归纳气候特征从而推断气候类型。 【课堂反馈】 1、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美国与墨西哥的国界线 B、中美地峡的巴拿马运河 C、北冰洋与太平洋间的白令海峡 D、横贯美洲大陆的赤道 2、美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 B、巴西 C、阿根廷 D、加拿大 3、美洲地区语言的使用情况,正确的是: A、加拿大通行英语,部分居民讲法语 B、巴西通行语言是西班牙语 C、拉丁美洲多数国家使用葡萄牙语 D、美洲地区使用的语言与历史上殖民统治无关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澳大利亚 B、马达加斯加岛 C、格陵兰岛 D、古巴岛 5、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地壳断裂 C.、火山喷发D、.冰川侵蚀

美洲导学案

第三节 美洲 导学案 教学目标、重难点:略 一、美洲的位置 1、海陆位置(左下图): 美洲东濒A ,西临B ,北临C ,西北隔D 与亚洲相望,南隔E 与南极洲相望。 2、经纬度位置: 找出以下重要经纬线:90°W (大致北美洲中部) 60°W (南美洲中部) 赤道、南北回归线 并用彩笔画出来,判断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南北美洲都位于 (东、西)半球;北美洲位于 (南、北)半球,大部分属 带; 南美洲位于10°N-55°S 之间,以 带为主。 3、重要地理事物: (2)白令海峡 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 洲界线: 和 。 国界线: 和 。 国际日期变更线 (3)中美地峡 中美地峡是指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以北的狭长陆地,又称_________,地形以 和 为主,多 和 。 是重要经济部门,主要种植 , 主要农作物有______ _等。 (4)西印度群岛(下图) 位于___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它由众多的大小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古巴盛产甘蔗,有“世界糖罐”之称。 B A

4、美洲的划分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分为 ;以美、墨国界为界: 和 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 二、美洲的自然地理 (一 )美洲的地形 北美洲地形(右上图) 1.地形特征:平均海拔 , 地势 , 地形分 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 ;中部是 ;东部是 。 2、在右上图中找出主要的山脉、高原和平原及地理事物 ③ 山脉,④ 山脉,⑦ 平原,⑥ 高原。 数字①② 表示的岛屿:① ,② 。河流:⑤ 字母表示的洋、海:A 、B 、C 、 D 、E 。 3.格陵兰岛:世界第一大岛,冰川广布,仅次于 。 南美洲地形(左下图) 1.在图中找出主要的山脉、高原和平原: 安第斯山脉(该山是世界上最 的山脉)、亚马孙平原(世界最 的平原)、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 的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2.地形特征:西部 山脉纵贯南美大陆,东部 相间分布 (二)美洲的气候 A B C D E F G ⑦

巴西导学案

巴西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了解巴西的位置、地形和气候,及河流。 2、技能目标:了解巴西人口与城市的分布情况。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3、情感目标: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巴西的位置、地形和气候。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的危机。 导入新课 世界杯精彩进球:巴西-苏格兰2:1 自主学习: 一、巴西的位置、地形与气候及河流 1、位置: 纬度位置:巴西位于与(纬线)之间,大部分属于带。海陆位置:东部濒临洋。2、地形与气候: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和。国土的1 /3是平原,属于气候,国土的2/3是高原,属于气候。 3、巴西是洲最大最多的国家。 4、气候终年多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由于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因此有“”之称。据估计,此热带雨林区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它被称为“”。 5、亚马孙河发源于山脉,向注入,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它的长度仅次于居世界第2位。由于其河流众多,河口宽阔,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 二、发展迅速的经济 1、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二战后,它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2、巴西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3、巴西的矿产中矿储量大,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的水力资源丰富, 水电站位于河上,由和合建。 三、人口与城市 1、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2、巴西90%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人口比重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巴西人种复杂,人占一半稍多,人约占40%。 3、巴西首都,坐落在巴西高原中部,整座城市如同一座停泊在大地上的巨型飞机。 4、是巴西第一大城市,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 合作探究

美洲学案

美洲导学案 编写:郭竹青审核:张淑贞日期:2012.2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新大陆”的地理位置和巴拿马运河的作用。 2.掌握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自然环境。 3.通过对南、北美洲地形图的分析,理解南、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4.理解南美洲气候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了解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的主要特征。 【课前预习案】 一、新大陆 1、指图说出美洲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P24) 2、读图找出亚洲、南极洲、白令海峡、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的位置,找出主 要国家美国、加拿大、巴西的位置。 3、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____洋与____洋之 间的航程。 4、说出拉丁美洲的范围。 5、穿越白令海峡的三线指的是哪三线? 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1、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①较高,较大。 ②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是,中部是,东部是 2、南美洲的地形特征:西部是,东部与相间分布。 (结合地图记住南、北美洲主要山脉、高原、平原) 3、北美洲的气候 ①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P26读图1—35) ②气候特征:。 4、南美洲范围广阔,面积不大,缺失。气候类型以和 气候分布最广。冬季,夏季没有酷暑。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三、移民与经济 1、美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是发达国家,其余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2、墨西哥现已形成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石油蕴藏量丰富,主要分布在 和。主要粮食作物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是。 3、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阿根廷是重要的出口国,、等畜 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 4、是南美洲主要的出口商品。能源矿产以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为多。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大量出产等。 【自主评估】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B.美洲大陆是被巴拿马运河分开的两块陆地 C.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 D.拉丁美洲就是南美洲 2.北美五大湖的成因是() A.断裂下沉B.流水侵蚀C.冰川作用D.火山喷发 3.下列有关北美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为高原山地B中部为丘陵 C西部为平原D地势东部高、西部低 4.在世界各热带草原气候区中,北侧为热带雨林,南侧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西侧为高原山地气候区,此地位于() A北美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5.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出大气环境外,主要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分布D洋流分布 6.北美洲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B北冰洋C大西洋D印度洋 【课内探究案】 一、对比说明北美洲地形与南美洲地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南美洲西部高大的山脉对当地的气候、河流会产生什么影响? 三、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什么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的地带?(读图1-42分析) 四、在北美洲中部,为什么冬季寒冷的气流能长驱直入,并能到达墨西哥湾沿岸?

北美洲美国学案

K 第十二节 北美洲和美国学案 学习目标: 1、北美的位置和范围2、地形特征3、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4、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成因5、美国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6、主要农业带及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生产的特点。7、主要的矿产分布、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课前预习】 一 北美洲地理概况 读右图填写: 1、写出(图2)中标注字母的海洋、山河的名称 A 、 洋; B 、 洋; C 、 洋; D 、 山; E 、 山,K 山; F 、 河; G 、 湾; H 、 海 2、在图中标注: 60°W 90°W 120°W 30°N 90°W 3、北美主要包括 、 ,以及属于丹麦的 岛。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如右图,北美的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西部为 区,形成 走向的高大山脉,与南美洲的安第斯 山共同组成了 山系,其形成原因为 。 中部为 区,地形平坦,称为 大平原,东部为 区,有美国的 山脉。 2、气候: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带,(2)大陆中部以 气候为主。 3、河流与湖泊 北美洲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有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是由过去 作用形成的湖。 三、美 国 读右图:请在美国地图上填注: 邻国:加拿大、墨西哥 海洋: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湾 河流:密西西比河 城市:华盛顿、纽约、芝加哥、休斯顿、圣佛朗西斯科(旧金山)、洛杉矶 标出三大工业区位置 重要经纬线:30°N 、40°N 、80°W 、100°W 、120°W 1、国土组成 本土 州,1个特区,海外州有 州(冰山和北极熊)和 洲(热带海岛风光 ) A B C D F G E 太平洋 大西洋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 总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北美美国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 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二:地形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 高原相间;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多4000m以上高山)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多 1000m以下)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 三: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 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到太平洋沿岸又增多 形成原因1、东部山地低缓,对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不显着,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2、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四:河湖 1: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北的落基山脉,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最后在北纬30度,东经90度注入墨西哥湾,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东侧支流少,流域面积小;西侧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是世界上第四大河。 2:圣劳伦斯河:五大湖的出水道,流域内降水较丰沛,加上有五大湖调节,水量大而稳定。

拉丁美洲导学案

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专题导学案 ?利用地图分析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 ?利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分析拉丁美洲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树立整体性的地理观,体验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

拉丁美洲位置拉丁美洲地形 1.位置、范围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西印度群岛、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南美大陆、火地岛 2.地形、地质作用 (1)地形 北部高原、西部高山区(海拔高)、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 (2)地质作用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分析安第斯山脉的成因。 3.气候

(1)讨论分析拉丁美洲的气温、降水特点及成因。(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 (2)标出拉丁美洲的气候类型。 延伸思考: 1.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

2.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为什么形成了荒漠? 4.水文 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马逊河:世界上流域面积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 仅次于尼罗河。 (1)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2)分析亚马孙河航运条件? 5.资源 森林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草场资源、海洋渔业资源、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 硝石:智利石油:墨西哥、委内瑞拉铁矿:巴西墨西哥:白银智利和秘鲁:铜 材料一 阿塔卡马沙漠分布在南美洲西海岸中部地区,位于智利北部地区,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1879—1883年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在阿塔卡马沙漠爆发了鸟粪战争。 (1)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气候干旱和鸟粪资源丰富的原因。(10分)

高考链接: D湖泊(16°s,70°w)(图14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14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14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 征,并简述原因。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2分)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 象灾害及发生时间间。(4分)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4分)

北美与美国导学案

K 北美与美国(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图找出北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并能判断气候类型 2、能准确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征,能分析南亚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3、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对地理科学实用性的认识 【课前磨刀】 一 地理概况 读右图填写: 1、写出图中标注字母的海洋、山河的名 称 A 、 洋; B 、洋; C 、洋; D 、山; E 、山,K 山; F 、河; G 、 湾; H 、海 2、北美主要包括、,以及属于丹麦的岛。 二·自然地理特征: 1、纵列分布的地形: (1)西部 区:受和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一系列 走向的山脉;地处板块交界处,多。 (2)中部 区:北部波状起伏,其成因与作用有关 ;南部主要是 作用形成 (3)东部区:包括 和 , 久经侵蚀。 2、深受地形影响的气候: 本区大部分地区属于带,大陆中部以气候为主。 填出北美洲的气候类型: A____________气候、 B____________气候 C____________气候、 D____________气候 E____________气候、 F____________气候 【合作探究一】结合北美地形特征,分析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合作探究二】 1、读北美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Array(1)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本区所占的范 围最广,为什么? (2)分析本区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 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东西较窄的原因: (3)试分析极地气候东低西高的原因: 【牛刀小试】 1、下面关于地形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阿尔卑斯山脉大致呈东西向分布,有利于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流动,故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得以向内陆延伸 ②阿巴拉契亚山脉呈南北走向,使得山脉以东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阻碍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运行,致使北美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局限于大陆西岸的狭长地带 ④落基山脉高山区因地势高,气候类型具有独特高山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有关北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俄罗斯一样,有大面积温带大陆性气候 B.与欧洲一样,有大面积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与亚洲一样,有大面积温带季风气候 D.与非洲一样,有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 3、冬季影响北美的灾害性天气是() A.寒潮 B.飓风 C.台风 D.暴雨 4、读图“世界某地区地形、降水和城市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南亚学案1

东南亚 【学习目标】 1、识记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联系两大洋和两大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理解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3、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重、难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热带气候的比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法指导】 【预案】: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M 。 其中本区唯一 的内陆国是 (字母)。被称为 “万岛之国”的是(字母)。 2、请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太平洋、印度洋、南海、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马来半岛。描绘:100°E、110°E、120°E、10°N. 3、查阅地图册,在图中标注东南亚的气候分布。(图例自拟) 4、东南亚的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如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此外马来群岛 也产稻米.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为稻米产国,其中泰国出口最多。 5、热带经济作物在东南亚主要以企业化种植园的方式经营。东南亚是世界上、、、、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 6、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著名。其中(填国家)处于东南亚的锡矿带。石油主要分布于印尼、文莱,特别是印尼,集中于岛,由于石油丰富被称为“希望之岛"。 7、东南亚的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地形单元。 中南半岛: 相间、分布,河流下游形成平原。地势,河流大致流向都是 . 马来群岛:地势高低,地形: 多,少,河流短促.多,带来了巨大灾害,但喷出的火山灰,却形成了肥沃的。

北美洲

北美洲 243.南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是怎样划分的? 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由北美和南美两个大陆及其邻近的许多岛屿组成。它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总面积4,200余万平方公里。南、北美洲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作为分界线,在习惯上也常把墨西哥南界和哥伦比亚北界之间的中美和西印度群岛从北美洲分开,称为中美洲。而在政治、经济地理上通常把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通称为拉丁美洲,它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为自十五世纪末欧洲殖民者到达这一地区后,该地区的绝大部分曾相继沦为拉丁语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仍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政治、经济地理上的北美洲,是指美国南部国界以北的美洲,即通常所说的盎格鲁美洲或盎格鲁撒克逊美洲。美国和加拿大占据了北美洲的绝大部分,这两个国家受英国殖民的影响极大,同主要受西、葡文化影响的拉丁美洲有显著区别。除美国、加拿大之外,格陵兰岛(内部自治)、英属百慕大群岛、法属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也属于北美洲。 244.北美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地理意义? 北美洲北濒北冰洋,南滨墨西哥湾,东、西分别面临辽阔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东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对。大陆东西两个极点是拉布拉多半岛上的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和阿拉斯加半岛上的威尔士角(西经168°05′,北纬65°35′)。本大陆北部伸入北极圈,最北点是布西亚半岛的默奇森角(北纬71°59′),而格陵兰岛的莫里斯—杰苏普角(北纬83°39′)是北半球陆地最接近极地的地方;大陆最南端为塞布尔角上的东角(西经81°05′,北纬25°07′)。 北美洲的这种地理位置,同亚欧大陆非常相似,它纬向延伸很广,几乎穿越了北半球除赤道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南北各地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这就决定北美洲气候类型多样性。又由于北美洲大陆轮廓北宽南窄,略呈一倒置梯形,大陆的大部分面积位于北纬30°~70°之间,其中北纬50°~70°最为宽广,因此,北美洲主要属温带和亚寒带气候型,尤以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北纬30°以南,因面积不大,亚热带气候型所占面积很小。 北美洲东西均临大洋,因而使东西岸的气候类型完整而有规律地南北更替,只是由于北美大陆的面积比亚欧大陆小,冬夏海陆热力差异的程度没有亚欧大陆大,因而北美大陆东部不具备亚洲东部那样典型的季风气候。245.北美大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北美大陆是以一个古老陆台为核心,通过不同的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逐步发展起来的。北美的这个古老的陆台,大致相当于今天五大湖南北地区,它的基础是经过元古代末的彭诺干运动才奠定起来而成为一个稳定的地块。彭诺干运动所形成的褶皱山脉的遗迹,在苏必利尔湖西南、哈得孙湾西南和拉布拉多半岛中部等地,还可以找到。 这个古陆台到下古生代,开始分成为加拿大地盾和中部地台与北极地台。加拿大地盾大致位于五大湖以北,由于地壳的缓慢上升而成;中部地台和北极地台位于加拿大地盾的南、北,由于地壳缓慢下降而成。在这古陆台的周围,则是狭长的地槽带: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地槽,南部是瓦奇塔地槽,西部是科迪勒拉地槽,北部是北极地槽。到了奥陶纪,北美发生塔康运动,这是加里东运动的序幕,在拉巴拉契亚地槽北段的西部形成一系列褶皱山脉,如塔康山、格林山等。此外,在中部地台的局部地区也受到影响,如哈得孙的拗陷,欧扎克、辛辛那提等地的隆起。泥盆纪,在阿巴拉契亚地槽北段,尤其是中部和东部又发生一次造山运动,这就是阿开丁运动。阿开丁运动使加拿大东南沿海及其邻近的新英格兰地区产生强烈褶皱,至此地槽北段上升为陆地。从石炭纪末到二叠纪,又掀起了一次广泛的造山运动,这是海西运动的主幕,在北美称为阿巴拉契亚运动,使阿巴拉契亚地槽的南段(尤其是西部)和瓦奇塔地槽,形成了褶皱山脉;使已结束地槽阶段的北部,发生断层和挠曲作用,形成一系列盆地,如波士顿盆地和宾夕法尼亚盆地等。通过阿巴拉契亚运动,北美东部和南部结束地槽阶段,奠定了构造基础,陆地面积扩大。此外,经过加里东和海西运动,在格陵兰岛东缘和北缘,以及加拿北极群岛的北部,也形成褶皱山脉。 侏罗纪末期开始,在科迪勒拉地槽西部掀起了一次重要的造山运动—内华达运动。这是北美旧阿尔卑斯运动的序幕,其影响范围,北起加拿大沿海,南至加里福尼亚半岛、中美,甚至东延至大安的列斯群岛,造成了加拿大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山、内华达山等一系列褶皱山脉。到白垩纪末至第三世纪初,在地槽东部又发生拉拉米运动,这是北美旧阿尔卑斯运动的主幕,其影响范围,北起阿拉斯加,南至中美东部,还通过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同南美洲安第斯山相连。地槽东部的沉积岩层被挤压、褶皱、隆起为高大的落基山等。 渐新世,新阿尔卑斯运动开始,并一直延续到现代。这次运动在北美称之为喀斯喀特运动,主要影响内华达褶皱山带以西地区,形成阿留申山脉、加拿大岛山、美国海岸山脉等;而在其内侧,由于下陷形成了一系列盆地,如库克湾、普杰特湾、威拉米特谷地、加里福尼亚大谷地等;使落基山(尤其是中段和南段)、喀斯喀特山、内华达山和科罗拉多高原大幅度上升;山间高原地区产生一系列块状山和盆地。强烈的火山活动在中新

导学案———区域地理

罗田一中导学案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及巴西 学习目标:1、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的位置,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河的位置。3、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4、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5、拉丁美洲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6 、巴西农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2. 巴西农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课前预习 1、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____________ 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 哥高原,___________ 地峡(中美洲)和__________________ 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陆位置:北临美国和_____________ 湾及_______________ 海,东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西临_______ 洋, 南隔___________________ 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3、交通位置:南端的 ______________ 海峡和_______________ 海峡是南大洋的海上通道; 巴拿马运河沟通______________ 洋与______________ 洋的重要航运要道。 二、拉丁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复杂多样的地形 (1)分布: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南美洲大陆东部: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相间排列 平原、高原平原、高原平原、高原思考:1.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9000km ), 最高峰。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的平原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的高原,多铁矿 (二)气候:湿热的大陆 1、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1). 气候亚马孙平原一一-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2). 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3). :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0S以北到赤道附近(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4). 气候:东南沿海20o6—40o6 (巴西和阿根廷) (5).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0S—40cS,智利 (6).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06—55CS (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⑺.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8).高山气候 3、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湿热, 类型众多的原因 (1)________ 因素: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五带中的热带,全年高温; (2)_________ 因素: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候的明显影响。 (3)地形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C、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D、40 °S以南的安第斯山_________ 侧多雨,_______ 侧干燥少雨。原因: E、太平洋沿岸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 4、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原因(提示:可从 1.纬度-大气环流2.地形3.洋流角度分析) (三)、河湖: 1以安第斯山为界,分属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系短小流急 _______________ 水系河流多,流量大 2、主要河流:

南美洲和拉丁美洲学案

南美洲和拉丁美洲学案课时:1 年级:高二 设计人:李金生审核人:王松禄编号:【地】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日期:2014.【自主学习】《图文详解》125页-——126页 1.在左下图中填注: 太平洋、大西洋、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委内瑞拉、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布宜诺斯艾利斯 2、在左下图中画出并标注: 经线:40°W、60°W、80°W 纬线:20°S、40°S、60°S 洋流:巴西暖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 3、在右图中填注: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4、地形:西部是绵长的________________;东部则是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自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平原、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__高原。 5、拉丁美洲是指________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包括南美洲和北美洲的_________高原、_________地峡、____________群岛. 6、资源:石油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矿主要在________;铜矿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矿主要在____________;著名渔场在__________沿海,成因是: 【实战练习】

1、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A地气候类型是乙、丙两图的 图。 (2)A 、B 两地年降水量不同的原因是: 说明拉丁美洲南部的气候受 影响较大。 (3)A、B两地全年最低气温都在 月,最高气温在 月,原因是 (4)A地自然带类型是 ____________ ,B地自然带类型是 。 2、读图,回答问题: (1)A 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2)B 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 自上而下顺序) (3)AB 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 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4)当P 1地盛行西南风时,P 2地的气候特点 是 ,流经P2地的主要 洋流是 。 3、读南美洲局部在区图,回答问题. (1)阿根廷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是( ) A. 东部 B. 北部 C。 南部 D 。 西部 (2)图中温带荒漠形成的原因是 ① ② (3)造成潘帕斯草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两地农业生产类型不同 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地势差异 B. 气候条件差异 C . 生产习惯差异 D. 国家政策 (4)图中石油大多输入东部的原因是: (5)阿根廷城市化程度很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60 年为69%,1980年为85%,该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对这一现象形 成有何影响?

(完整版)北美地区和美国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北美地区和美国 一、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 北温带为主,北部为北寒带(25oN—85o N,20oW—120oW -180o)西半球北部,大部分处于西经度。 2、海陆位置: 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 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3、范围: 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 白令海峡 丹 麦 海 峡 纽芬兰岛东部为古老的高原和山地,如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 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北部,有海岸山、落基山等南北走向山脉,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巴 芬 岛 中部是宽广的中央大平原地区, 平原北部湖泊众多,南部为密西 西比河冲积平原,西部为大平原 高原山地古 老,久经侵 蚀而成。 较低缓 加拿大境内的拉布 拉多高原、美国境 内的阿巴拉契亚山 东部高 原、山 地区 密西西比平 原由密西西 比河冲积形 成 平坦 北部多湖泊,南 部密西西比河平 原 中部平 原区 两大板块相 撞挤压形成 高大山系 多山峰,山 间有盆地高 原 海岸山、落基山 等平行山脉 西部高 山区 形成原因 地形特征 组成 三大地 形区 2.主要河流和湖泊:水量大,利于灌溉、航运和发电 (1)密西西比河: 世界第四长河,流域北起五大湖附近,南达墨西哥湾 (2)圣劳伦斯河: 从安大略湖东北端流出,向东北注入大西洋圣劳伦斯湾 (3)五大湖 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是冰川活动的最终产物。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五大湖的安大略湖与圣劳伦斯河相通,注入大西洋。 3.气候 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 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夏雨稍多 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①为什么极地气候西高东低?----洋流 ②为什么在北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和地中海气候狭长分布于沿海地区?----地形 ③为什么在北美东部降水量是从沿海向 内陆地区逐渐减少?---东部山脉低缓

高三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美洲学案

美洲学案 区域定位及基础知识分析: 一、北美位置:①标注20°N、 30°N、40°N、50°N;经线: 80°W、100°W、120°W ②、标注北冰洋、大西洋、太平 洋、墨西哥湾、西印度群岛及格 陵兰岛。 ③标注海岸山脉、落基山脉、阿 巴拉契亚山脉、中央大平原及拉 布拉多高原,概括北美洲地形特 点并解释北美西部高大山地的 形成原因。 ④标注北美五大湖、密西西比 河、圣劳伦斯河及巴拿马运河。 ⑤结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读出北美洲的主要气 候类型,概括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读右图熟悉北美气候类型分布:A B C D E F 其中D 分布特点及成因? 二、美国: 标注美国的主要城市:纽约、底特律、芝加哥、华盛顿、 旧金山、洛杉矶、休斯顿。 M40° ① ② ③

比较美国东北工业区、南部工业区与西部工业区的工业发展条件。 三、南美洲 1.在图中画出50°W 、60°W 、70°W 、80°W 经线及0°、10°N 、20°N 、30°N 、40°N 纬线。 2.在图中标出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尤卡坦半岛、火地岛。 3.填写墨西哥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4.找出主要国家: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5. 说出图中A 、B 、C 、D 、E 、F 及A1、A2的气候类型和 成因。

课堂探究一、阅读以下图文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得梅因位于美国“玉米带”中, 这里除种植玉米外,还轮种牧草和麦类, 近年来又轮种大豆,并用这些农业产品加 工成精饲料来发展养畜业。因而,该玉米 带现已成为“玉米——大豆带”和“玉米 ——肉畜带”。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 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北美地区工业的发 展。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都”。20世纪50 年代以来,匹兹堡失去昔日的辉煌,其产 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从25%下降至 12.4%,1978~1987年制造业失业人数累 计达10万人以上。为了改变衰退的局面,匹兹堡推出庞大的复兴计划,使之由“没有屋顶的地狱”演变为“知识城”。 (1)比较图中纽约、兰辛、得梅因三地此时温度高低,并分析影响各地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2)联系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分析美国“玉米带”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优越性。 (3)结合材料,分析匹兹堡向“知识城”演变的主要原因,并简述矿业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课堂探究二、读世界某区域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R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2)O地位于世界最干旱的阿塔卡 玛沙漠中,试分析该地极度干旱的原 因。 (3)圣保罗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制 造工业、纺织工业、化工业和钢铁工 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它就是巴 西重要的汽车工业中心。根据所知识 分析我国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该市附近投资建厂的有利汽车工业基础条件。 (4)F处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