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贞观之治的看法

对贞观之治的看法
对贞观之治的看法

对贞观之治的看法

王若漾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纵横》

【年(卷),期】2010(000)017

【摘要】贞观之治固然是封建时代少有的治世,但这一时期的政治优点集中体现在早期,唐太宗晚年开始转向反面.贞观年间唐太宗执政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而且唐太宗本人的形象被后世美化了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他本人的授意指示也有文人史官的粉饰夸张;既是历史主体的主观意识及书写史料时的客观背景造成的,也有后世的误读.

【总页数】2页(263,89)

【关键词】贞观之治;唐太宗;价值观;话语权

【作者】王若漾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群书治要》与“贞观之治” [J], 吕效祖

2."贞观之治"的人文意蕴 [J], 吴毅

3.以史为鉴与"贞观之治" [J], 英卫峰

4.刍议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J], 欧阳千倩

5.略谈“贞观之治”的政治精髓 [J], 刘玉峰

百家讲坛:贞观之治是一场形式主义的乌托邦

百家讲坛:贞观之治是一场形式主义的乌托邦 一 武德九年(626年)十月,登基不过三个月的唐太宗李世民,主持召开了一场由大部分要臣参加的御前政论会议。会议讨论的主题是“自古理政得失”,目的是希望找出一条适合本朝发展的路线方针。 刚刚从关东地区巡视回来的魏征在会上信心满满地说:“正如饿极了的人很愿意吃东西,大乱之后百姓也更愿意接受教化。只要上下同心,按照圣哲的教导行事,几个月就能见效。要是两三年才见效,那就是失职!” 名儒封德彝对此却很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夏、商、周三代之后,人心日渐浇薄,故秦朝重用法律,汉代推崇霸道。不是秦、汉的君主不想教化百姓,而是教化不了。封德彝们的结论是:“魏征一介书生,不识时务,若相信他的邪说,必会祸乱国家。” 这场著名的辩论,最终是魏征获得了胜利。许多年以后,唐太宗发自肺腑地感叹道:“我之所以取得如此光辉的成就,全是魏征的功劳。”又过了许多年,历史学家们在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时,激动不已地呼喊出了这个名词:“贞观之治”! 历史学家们激动不已,历史却沉默不语。 在这沉默不语的历史背后,有这样一连串数字: 西汉初年,全国百姓户口为300万上下,人口约1400万。(《中国人口史》) 光武帝去世时(57年),全国户口为427.9634万,人口2100.7820万。(《续汉书·郡国志》)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户口数为245.9840万,人口数1616.3863万。(《晋书》) 贞观初年,户口不及300万。(《通典》) ……

在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另一连串璀璨的名词: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太康之治、贞观之治…… 漫长的800年里,这些几乎永恒不变的数字,简直平静得令人窒息。 为了可以把这条残酷的脉络表述得更清晰一些,下面这一连串数字也是必不可少的: 秦始皇统一全国时,人口数约为4000万。(《中国人口史》)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国户口数1223.3062万,人口数5959.4879万。(《汉书·地理志》) 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全国户口数大约1067.7690万,人口数5647.6856万。(《续汉书·郡国志》)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全国户口数大约890.7536万,人口数4601.9956万。(《通典》) 在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另一连串灾难性的名词:秦末大乱、绿林赤眉之乱、黄巾之乱、隋末大乱、安史之乱…… 二 历史永远是理性的,甚至永远是符合数学逻辑的。 从秦汉到隋唐,近千年的漫长时光里,人口的生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间,一直都在作殊死搏斗。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前提下,中国的大多数人口一直都集中在古老的黄河流域。耕地一直都是有限的,农作物品质也一直没有什么改进。无论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先民们如何披星戴月,6000万人口,似乎一直都是这块土地所能承载的极限。 王莽时代的大骚乱,一直被史书解读为王莽暴政的结果,但却忽略了一个显著的事实:随着生殖力的急速增加,汉末百姓的人均耕地,已经不及汉初百姓的五分之一,而粮食亩产又几乎没有什么提升。王莽花了半生的时间来经营一个帝国的精神文明,但最终却无法解决生殖力增加所带来的巨大的生存问题。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最先反对王莽的都是农民,知识分子直到最后一刻才弃他而去-王莽因精神文明建设而成功,却不得不因为无法继续推动物质文明建设而失败,他满足了知识分子们的虚荣,却满足不了草民们的肚皮。生殖力过于旺盛所带来的流民问题,在王莽之前,已经困扰了汉帝国近百年。这不是王莽和他那个时代能够和平解决的问题-除非他们能够发明杂交水稻。 同样的道理,当东汉人口再次接近6000万这个极限时,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骚乱再次爆发。而史籍却仍在一味地奢谈那些年朝廷的腐朽与昏庸-譬如宦官专权,再譬如外戚干政。

贞观之治的主要影响

贞观之治的主要影响: 文治方面 1.奠定国基(对当世影响) 贞观年间,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官吏廉能,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业。 2.确立制度(对后世影响) 贞观年间,经太宗的苦心经营,延续了隋代的多种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常平仓制等,堪称完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3.政风沿袭(对后世影响) 太宗施政有方,选贤问廉能,克己纳谏,成为一种良好的政治风气。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而力图仿效。 4.用人唯才(对当世影响) 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世家豪族轮流掌政的恶习,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缓和了社会矛盾。 5.文化传播(对当世影响) 太宗戮力复兴文教,奖励学术,大兴国学,又下诏修诸经正义及史籍,外国君长如高句丽、日本、高昌、吐蕃等皆遣弟子来唐留学,使唐代学术文化传播四方。东亚各国尤以日本、高丽为甚,深受唐文化影响。 6.民族混成(对当世/后世影响) 唐太宗武功显赫,却少有鄙视边族,故东亚各民族逐渐混入,唐代名将和大臣,不少为同化了的外国人,原属鲜卑族的元氏、宇文氏、长孙氏等,在太宗时已不被视为外国人。 武功方面 1.声威远播(对当世影响) 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四方臣服,西北外夷共尊太宗为「天可汗」,并筑「朝天可汗道」,以便向唐室进贡。 2.领土扩大(对当世影响) 唐代此时版图辽阔,超汉宣帝在位时,至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达到鼎盛,是时领土东临於海,西逾葱岭,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3.中外文流(对当世影响)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贞观九年(635年)平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定龟兹和焉耆,贞观

贞观之治的启示

贞观之治的启示 发表时间:2015-07-17T14:05:51.477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8月总第182期供稿作者:曲文平 [导读] 核心问题是对人民历史作用的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很多矛盾亟待解决,而唐太宗正是一位化解社会矛盾的高超艺术大师。曲文平山东省牟平一中264100 一、核心问题是对人民历史作用的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很多矛盾亟待解决,而唐太宗正是一位化解社会矛盾的高超艺术大师。李唐立国之初,面对的是隋朝留下的一个各种社会关系严重失衡、社会矛盾高度激化的烂摊子。以唐太宗为首的初唐政治家们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从根本上扭转了濒临崩溃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并初步达到了天下大治的局面。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贞观政治领袖对人民历史作用的深刻认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千古名言就是唐太宗基于对暴隋滥用民力以致迅速灭亡这一深刻历史教训的总结。 二、提出切实可行的施政纲领,脚踏实地地贯彻落实。针对隋末滥用民力导致的社会矛盾极度尖锐化,唐太宗指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积德、得民心,并不在于大力搜刮,把仓库都装得满满的。要是后代不好,积蓄那么多,正好会使他奢侈享乐,国破家灭。”为此,唐太宗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施政方针,那就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全面推出了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的措施。 三、引进制约机制。贞观年间,另一个应引起今人高度重视的因素就是对“制约”机制的引进和实行。首先是中央机构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大部门之间的互相制约,以利相互纠错、尽量公正持平。其次是以唐太宗为首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有力的监督制约。最后是贞观年间群臣对皇帝的制约。隋炀帝的下场,以及隋朝的灭亡,着实让唐太宗刻骨铭心,他恐怕重蹈覆辙,由此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反其道而行之:收敛享受的欲望,收敛行使权力的欲望,一切从国计民生的需要出发,从治理天下的需要出发。让群臣监督自己,保证自己一直在正确的轨道上走下去。 四、贞观之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1)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是社会达到平衡和谐的基础。首要的一条就是执政者应牢记唐太宗的至理名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是保障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害民等同害己。(2)解决社会矛盾的措施须有针对性,大政方针落实的时候一定不要流于形式。贞观之治之所以令人高山仰止,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贵在行动的道理。(3)制约机制。贞观的经验表明:制约机制能使政策完善,错误得以及时纠正,并使政令通畅,社会上下层之间保持着较为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贞观之治观后感

《贞观之治》观课报告 近几天我认真欣赏了研修任务中的六节课,收益颇多。其中潘蕊老师的《贞观之治》我看了多遍,每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收获!现在我就从总体评价、教学环节、重难点处理、教学资源、教育机智五视角,从观察内容、观察结果、评价反思三方面来分析观察潘老师这节课,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以观察量化表的形式提交如下: 初中历史课堂观察量表(教师教学维度) 讲课人潘蕊课题《贞观之治》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来谈论贞观之治在学习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利用了直观的音像资料和材料分析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高潮 2.新授课过程从采取的措施、繁荣的表现、衰落的原因几方面大胆整合教材,运用大量的影视资料,声音、图片、案例等丰富的教学史料让学生去感受历史,做到论从史出,便于学生认知。 3.通过材料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史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题设计有阶梯,层层递进,逐级攀登,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教师设计一系列铺垫性的问题,依据学生水平,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逐步解决大问题,通过由浅入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使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既学到了知识又巧妙的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提升! 建议:1.在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与课件要同步,课后或课中最好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相应的练习题,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板块设计能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但要注意内容的划分和名称的确 定。我感觉板块二和板块三由于内容差不多,可以合为一个板块“四海升平气象新”。 3.如果潘老师在授课时注意做好与学生的互动,多设计一些材料,让学生去分析,老师不要直接说出答案,效果会更好。 4.结束时画面和结束语再生动一些效果会更好。 反思:1.这次观课让我认识到,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小桥流水还是磅礴大气无疑都应该是课堂的不可或缺,运用史料教材引领学生历史与现实结合,效果更好! 2.板书在整个教学中有画龙点睛之妙,不可弱化如果能让学生结合板书进行讲 2.讲述方式如何?讲解是否有效?语言是否规范? 2.本节课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等讲述方式,注重抑扬顿挫,满怀激情!讲解深入浅出,有效有趣,语言规范。 3.每一篇章是如何处理的?效果怎样?3.第一部分唐朝建立展示材料,分析了唐朝刚刚建立社会萧条局面,及唐太宗面对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但教师讲述较多。第二部分贞观之治运用大量图片、文字资料和情景剧,逐一介绍了贞观年间,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繁荣发展情况。特别是情景剧的设置,效果非常好。学生有读错字的现象,老师没给以纠正。 第三部分女皇武则天。智慧树展示武则天女皇出现的原因及表现,直观,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贞观之治的内容

贞观之治的内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贞观之治的内容》的内容,具体内容:贞观之治是历史上著名的盛世景象,也因为贞观之治的出现,使得大唐成为历史上最为盛名的国家,这些都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明领导,那么有哪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其实可... 贞观之治是历史上著名的盛世景象,也因为贞观之治的出现,使得大唐成为历史上最为盛名的国家,这些都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明领导,那么有哪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 其实可以按照四个方面讲述,大家也可以通过这四大方面感受一下唐太宗的治国安邦之才。首先,唐太宗的君臣论治,唐太宗经常与臣子们一起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而自己也常常以隋朝灭亡的教训警醒自我,因此对百姓施行宽待,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让百姓有田可耕,发展生产。 其次,唐太宗选贤举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从来不计较那些有治国安邦才能之人的出身和地位,而因为李世民对人才的渴求,还会从各个阶层搜罗许多人才,使得大唐出现人才济济的景象。不仅如此,李世民还注意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可以兼听众议,注意纳谏,因此,魏征的直谏使得唐太宗感到很欣慰,魏征死后,唐太宗深感痛心。第三,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唐朝的赋税相较于隋朝来说减轻了很多,而李世民又施行休养生息的措施,使得农业发展十分良好。 最后一点,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使得民族团结,相互影响

相互发展。尊重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和制度,还进行"和亲",促进两族之间的交流和经济发展,对外国人也是如此,开放的王朝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来移民和留学,大唐王朝也成为了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国家。 贞观之治的背景 贞观之治的出现,使得大唐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大国。那么贞观之治的背景是怎样的呢?当时隋朝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隋炀帝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在三次远征高丽失败后,社会矛盾加剧,天下大乱,此时唐朝应运而建,开启新的盛世。 唐朝建立后,李渊和李世民都比较开明,他们重视历史教训,常常将隋朝灭亡的教训记在心中,以史为鉴。唐太宗登基称帝后,密切关注着百姓的生活,减少苛捐杂税,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措施,就是不愿看到百姓民不聊生,在当初李世民和李渊一起南征北战的时候,深深地知道民众的一些疾苦,所以这也促使了贞观之治的产生。虽然隋炀帝刚愎自用,但他开凿大运河,施行科举制都是不错的政策,只不过对隋朝来说,这样繁重的徭役赋税很难承受,才导致天下大乱。因此,李世民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用于对人才的选拔,对有才能的人,也报以敬重的态度,从不问其出身和地位,因此形成了人才济济的局面。 除了这些从隋朝灭亡的教训上学到的,还有一点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有远大的抱负,实现民族大团结、扩大唐朝的版图,将唐朝打造成一个世界文明的强国,一直都是唐太宗自己的伟大抱负,而这些也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构成了贞观之治的背景。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标要求】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学习笔记】 知识点一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①主观上:吸取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作用;②客观上:隋朝的____________;劳动人民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贞观之治的内容及作用: ①政治:完善隋朝的____________,精简了机构,提高了______。②法律:重视法制,颁行《______》。③科举:发展隋朝_________,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④经济:延续_________和_________制,经济逐步复苏。⑤民族关系:开明的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开明的君主与开放的时代 ①吸取教训--心存______;②广揽人才--知人______; ③广开言路--兼听______;④民族关系--民族______。 【典例精析】 【例1】唐太宗被西北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 ) A.不战而使东突厥首领突利可汗投降 B.册封投降唐朝的东突厥首领使其为唐朝服务 C.派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婚 D.对少数民族采取团结、开明的民族政策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A项明显与史实不符,可排除。B、C两项分别是唐太宗对东突厥和吐蕃的开明政策,二者地位并列,也可排除。只有D项全面反映了唐太宗民族政策的特点,最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D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2: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3: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条约;重农治河,兴修水利;亲征朔漠,善治蒙古;移天缩地,兴修园林;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吸纳西学,学习科技. ——阎崇年评康熙的功绩 请回答: (1)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3概括康熙帝为解决民族矛盾、巩固边疆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3)综合以上材料,康熙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解题指导】本题通过比较唐太宗和康熙帝不同的民族政策来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1)问从材料中的“爱之如一”“平突厥”“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等可直接概括其特点。

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太宗在位20多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0余人,其中大臣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余事,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作为一位万人之上的君主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唐太宗不愧是一位开明的皇帝。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在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后,采取的改革措施:1、善于任用贤臣2、重视地方吏治3、勤俭节约正是由于他励精图治,实行改革,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总之在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品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太宗李世民(598-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讲课稿

贞观之治讲课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首先需要记忆的内容有:唐朝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武则天的主要政绩。 其次,选读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故事,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组织合作,学习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学生可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的新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初中学生历史知识体系刚开始建立,历史知识的掌握离不开教师的教授,所以讲授法是必不可少的。 (2)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历史人物图像以及一些历史材料,直观有效的吸引学的注意力。 (3)设计讨论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唯物史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唐朝繁荣昌盛的社会状况增强民族自信心,树立为祖国壮大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培养学生正确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依据“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社会不断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在唐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它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生,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三、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对历史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分析历史的能力,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充分,他们在理性分析历史事实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引导。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互动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吗有一次魏征在朝堂上直言进谏顶撞李世民,李世民勃然大怒,回到后宫对长孙皇后说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李世民如此生气却也只是回到后宫向皇后发牢骚,没有在朝堂上直接把魏征推出去斩了,并且最终还采纳了魏征的谏言,故事中的主人公李世民便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贞观之治的开创者,接下来我将带领同学们走近李世民,看看这个历史上有名的贤明君主究竟做了什么造就了贞观盛世。 2、讲授新课 (1)唐朝的建立(略讲) 师:①隋朝是怎样灭亡的②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第一目的内容,找出答案举手回答好不好生:好。(学生举手)师:好,已经有同学找到了,XX你来回答下第一个问题。生:隋朝灭亡是因为隋炀帝的暴政造成的。师:这位同学的答案非常正确,隋的灭亡正是因为隋炀帝的暴政造成的,那么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呢好,就xx同学好了,我看他表现很积极啊。生:唐太宗不是唐朝的建立者,唐高祖李渊才是唐朝的建立者。师:那么谁知道唐高祖是在哪年那个地方建立了唐朝吗生:唐朝建立的时间是618年,定都长安。师:同学们的回答度非常好,接下来让我们正式开始讲贞观之治。板书: 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贞观之治 (先用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师:唐太宗李世民事实上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而长子是太子李建成,并不是李世民,李世民只是被封为了秦王。在封建社会,我们知道是长子继承皇位,李世民并没有皇位继承权,可是最后为什么李世民做

浅谈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的用人

浅谈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的用人 朱粤波唐朝是一个充满传奇梦幻般的朝代,其功绩达到我国封建主义的顶峰时期。尤其在李世民统治下的贞观之治,实现天下大治,这离不开相关的政策法规,更应该归功于李世民他本人的人格魅力。那么李世民有什么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我们通过一些历史事迹对其进行分析,并借鉴到现代企业管理之中,让企业创造辉煌! 1、求贤若渴,天下人才为我所用 李世民作为封建帝王,自然是想巩固自己的皇权通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他以史为镜,探究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深刻的认识到:能安天下者,唯在用得贤才。在他麾下包括敌对集团的人才,吸收了原李密、王世充、窦建德集团的人才,吸收了瓦岗军得徐茂公(后李世勣)、秦叔宝、程咬金等,在攻破刘武周时吸收了尉迟敬德,在攻破窦建德集团的时候吸收了张玄素,在消灭了李建成时,吸收了魏征等。李世民四请马周的典故更是表现出了他求贤若渴之心。 李世民还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是他非常优秀的一面,也是他能实现天下统一,天下大治的一个基本因素。史学家把李世民成功的经验归纳为“用人”和“纳谏”。很好的概括了他传奇一生的人格魅力。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是一个很有视野的领导人,他自己不懂电脑,不懂软件引荐,没有高学历,去从一个英语老师变成了企业领导人。别人是学习技术,而他却是在练习管理,他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应用。马云认为,领导者不要做具体的工作,要下面人去做。“你用6个月如果还找不到代替你的人,说明你招人有问题。6个月你找不到帮助你的人,说明你不会用人。领导要能把人身上最好的东西发现出来。你要招这个人的优点,找到这个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优点,这就是你的厉害之处。就比如一个老虎在后面追你,你的奔跑速度自己都想象不到。这说明说明,这是潜力,每个人都有潜力,关键是领导要能找出这个潜力。 刘邦说:我管理国家不如萧何,攻城拔寨不如韩信,奇谋妙断不如张良,武功谋略皆平平,然而我却可以统领天下,是因为我知道什么时候用他们,用在哪里。曹操说:我麾下谋臣如繁星,将才如流云,是因为我懂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论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摘要:对于1000多年前的李唐盛世,可谓是众说纷纭。但对于唐太宗统治下的贞观之治,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让许多史学家,评论家们不得不叹服。 关键字贞观之治行政制度水利和亲民本思想 说起唐朝,也许我们会想到唐初让人觉得很残忍的玄武门之变,它为我们演绎了一出令人心寒的弑兄杀弟,又逼父退位的权位之变。也让我们对李世民这个人不自觉带有敌意。但又让我们不由不说的就是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开唐盛世。从公元627年到公元649年,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23年,史学家们将这一段誉为“贞观之治”。回顾整个李唐王朝,唐代历史对这个时代更是赞扬不绝,亦成为唐玄宗李隆基和其他皇帝治政的典范。 吴兢的《贞观政要》中说:“惟太宗文武皇帝之政化,自旷古而来,未有如此之盛者也。虽唐尧、虞舜、夏禹、殷汤、周之文武、汉之文景,皆所不逮也。”《旧唐书》总结说,到五代时,“贞观之风,到近歌咏。”连身为文人的杜甫亦评价说:“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此外,白居易,李贺都写过歌颂贞观之治的诗歌。 后人评价说,无论是民族辉煌的记忆,还是民族信念的史证,“贞观之治”给后人留下的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史遗产。它创造了君主时代最和谐的政治环境和最融洽的君臣关系。自贞观时代开始,中国拥有了崇高的国际地位,唐代皇帝被周边民族推为“天可汗”,小国纷纷依附。 对于这样一个世人赞叹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提它在政治、经济和

文化方面的卓越成就。 在政治上,对内唐初沿用隋制,但对部分行政制度进行了改革。唐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太宗常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让职位较低,又有才能的官员担任宰相职务。这样不但有利于选用贤才,而且宰相的人数多了,可以互相牵制,避免个人专断,从而加强了皇权。唐太宗对三省六部制度的改革,使得其运作机制得到了重大改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外交方面,唐太宗采取和亲方式来维持周边的稳定。他认为“和亲之策,实下幸甚”,“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至今,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佳话,仍传承不绝。此外,他还推行宽容的民族政策,恩威并实。他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少数民族创造平等机会:任用少数民族官员,提拔阿史那杜尔、契何力等番将;准许少数民族内迁;通过和亲与少数民族首领建立良好关系。 在经济上,唐太宗非常重视水利建设,除朝廷设置专官,以“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外,各地兴修水利,颇有成效。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贞观中所修水利,北方多渠道,如太原晋渠、栅城渠、河中涑水渠等;南方多塘堰,如福州材塘、泉州诸泉塘等,不下20余处。水利的兴修,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百姓受益颇多。贞观初年,霜旱为灾,米谷踊贵,一匹绢才得一斗米。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关中丰熟,逐食外地的人民“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社会秩序相当安定,史料记载当时“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