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IMS引入和发展策略-四川电信培训-0623

中国电信IMS网络引入与发展策略
北京研究院
2009年6月23日

提纲
IMS概述
IMS与其他网络的关系及定位
中国电信IMS已经开展的工作
中国电信IMS的引入和部署策略
2

核心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ü语音类
业务的 发展趋势
ü消息类 ü会话型的多媒体
语音业务的低值化、移动 化、多媒体化,通信形式 的多样化
üIP化
网络的 发展趋势
技术IP化,控制和承载分 离,带动网络的扁平化
IMS技术成为 运营商提供宽带 多媒体业务的 基础能力
ü融合化 ü智能化
融合化,可以为不同接入方 式的终端提供服务; 智能化,更加灵活的业务提 供和触发方式。

什么是IMS?
IMS是提供了基于IP承载的、以SIP为核心控制协议的、 IP多媒体业务的控制能力
IMS首先在3GPP R5版本中(2002年 Q3)进行定义, 3GPP对IMS的描述:
– IP多媒体子系统(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由可在分 组域提供包括语音、视频、文本、聊天(chat)等在内的IP多 媒体业务的核心网功能实体构成
3GPP2采用了IMS的体系架构,定义CDMA接入IMS TISPAN重用IMS,定义固网接入将IMS OMA定义IMS的业务,IM、POC、Presence等

国际标准组织IMS研究进展情况(1)
IMS已形成多个阶段性标准
– 用于移动的IMS标准
? 3GPP R5标准(起步标准) ? 3GPPR6标准(可以用于规模商用的标准) ? 目前技术标准成熟,设备已经初步开始商用
– 可同时控制移动和固网SIP用户的IMS标准
? ETSI TISPAN R1标准、3GPP R7标准为代表 ? TISPAN已经将Common IMS移交到3GPP进行统一 的研究

国际标准组织IMS研究进展情况(2)
TISPAN
R1 ?在NGN架构下定义IMS ?引用3GPP R5标准 ?3G接入 ?新增xDSL接入,NASS/RACS ?新增PES、PSS
Common IMS将 移交到3GPP进 行统一研究
3GPP
R5
R6
R7 ?移动部分进一步优化 ?3G接入 ?WLAN接入
R8 ?Common IMS ?PBX接入IMS ?Service broker
R9 ?SR VCC ?业务连续性 ?ICS的增强
?IMS基本框架 ?3G接入
?接口和功能定义 可操作性更强 ?3G接入 ?新增WLAN接入
?引用TISPAN R1标准,支持xDSL接入 ?IMS集中控制 ?IM和SMS的互通等 ?接入方式无关的策略控制和计费架构 ?考虑VCC
2002
2005
2006
2007
2009

RCS组织对IMS的研究
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e)工作组于2007年成立,主要 致力于推动IMS实现商用,推动IMS产业链快速成熟,快速应 用移动新业务,为用户提供可互通的、融合、丰富的通讯体 验。 RCS工作组目前成为推进IMS的成熟和商用的一个热点组织 。 RCS工作组主要基于已有的标准(包括3GPP, ETSI, OMA, GSMA)制定出一个可实施、可互通、基于IMS的核心业务集 ,提出RCS的实现标准并测试业务需求的满足度、业务成熟 度和业务互通性,推动IMS业务快速实现商用。 RCS组织在2008年7月加入GSMA,在UMTS阵营中受到高度 重视和强力推动,包括整个产业链的建立和完善,而在 CDMA阵营重视不够。

CCSA IMS标准研究情况
TC3和TC5成立联合工作组进行中国统一IMS标准的研究 统一IMS可以同时支持移动(WCDMA、CDMA2000、 CDMA 1X )和固定多种接入方式( xDSL、WLAN、LAN )。 目前,统一IMS(第一阶段)的主要标准已经发布:
– – – 统一IMS 的需求(第一阶段) 统一IMS 的功能体系架构(第一阶段) 统一IMS组网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IMS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定位
应用
业务层
应用支持功能和业务支持功能 Application Functions
业务层用 户数据库
其他NGN业务系统
业务控 制功能
PSTN / ISDN 仿真业务 系统
IP Multimedia Component IP 多媒体业务系统 &PSTN/ISDN Simulation
Other Networks
传统终端
网关 GW
其 他 网 络
传统终端
网关 GW
Network Access 传送层用 网络附着子系统 User 户数据库 Profile (NASS) Attachment Functions Functions
资源准入控制子系统 (RACS)
用户网络
Access Transport 接入网络功能
NGN终端
Functions
边界功能
Core transport 核心传送功能 Functions
传送层
终端用 户功能

IMS网络提供的业务
IMS网络可以提供以下业务类型:
语音业务和 补充业务: ? PSTN模拟 业务 视频通信业务: ?点到点 ?点到多点 ?即时通信(IM) ?Presence ?群组和列表管 理、通信录 ?短消息 ?PoC业务 ?多媒体彩铃彩振 ?多媒体会议 ?IP Centrex业务 ?跨WLAN/ HRPD与 CDMA 1X接入的语 音无缝切换业务, 如VCC ?运营商自营业务 ?第三方业务:信 息内容应用、企业 行业应用 消息类业务: 与通信相关的其他 应用业务: 基于IMS基本业务 能力的其他应用:

IMS业务举例——融合的视频业务
?基于SIP多媒体视频终端向用户 提供的一款综合视频服务产品 ?主要功能包括: l视频通信 l多媒体彩铃、彩振
IPTV
l信息推送 l视频广告 l彩色号百
IMS
l视频客服
手机
PC客户端

IMS的架构和范畴
OSA AS SIP AS OSA SCS SIP AS( Enabler) IM 呈现 群组 POC
业务层
Diameter
HSS SLF
SIP S-CSCF SIP P-CSCF SIP
BGCF SIP SIP IBCF
MGCF PSTN 其它 软交 换 C网 电 路域
IMS 系统
控制层
Enum/ DNS
I-CSCF
MRFC
运营商 IMS
MRFP IMS BAC
TrGW MGW
网络
承载 网络
1x/HRPD接入 终端 IMS 移动终端 IMS 双模终端 WLAN接入 LAN接入 xDSL接入 光接入 IMS 硬终端 IMS PC 软终端

IMS的主要功能实体介绍
p兼容智能网业务 pSIP Application Server p提供基于SIP的业 务 pS-CSCF(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p是SIP会话的控制核心, 处理会话状态 p与HSS交互,下载业务触 发信息 p通过ISC接口与应用服务 器交互 pP-CSCF(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p是SIP 终端接入IMS 系统的入口点
SIP AS SCP OSA AS
IM SSF
OSA SCS
HSS S-CSCF I-CSCF P-CSCF
pOSA SCS(Open Service Architecture Service Capability Server,OSA能 力服务器/Parlay网关) pOSA AS(Open Service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 Server,OSA应用服务器) p提供面向第三方开放的、 业务能力可重用的Parlay/ OSA业务 p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 p是集中的用户数据库,存 储管理:位置信息、鉴权和 授权信息、用户业务触发信 息、归属S-CSCF信息
pI-CSCF(interrogat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p是其他功能实体访问IMS核心功能实体(SCSCF)的入口,提供S-CSCF地址查询功 能,可屏蔽网络内部拓扑

IMS网络的接口协议
SIP AS 业务层 IM SSF OSA CSC SCP OSA AS
Diameter
HSS SLF 控制层
SIP S-CSCF SIP P-CSCF
BGCF SIP SIP I-CSCF SIP MRFC IBCF
MGCF
其他网络
承载层
SIP
MRFP
BGF MGW
IP承载 接入和终端 SIP终端

IMS网络的用户注册流程
用户B的拜访网络 用户B的归属网络 用户A的归属网络 用户A的拜访网络
HSS
HSS HSS
HSS HSS
HSS 3.4.查询S-CSCF地址 I-CSCF I-CSCF S-CSCF I-CSCF
6.7.注册
S-CSCF I-CSCF S-CSCF S-CSCF I-CSCF I-CSCF S-CSCF S-CSCF
5.Register 8.200OK
2.Register
P-CSCF P-CSCF
P-CSCF P-CSCF
P-CSCF
P-CSCF
9.200OK
被叫UE B
1.Register
主叫UE A

IMS网络的基本呼叫流程
用户B的拜访网络 用户B的归属网络 用户A的归属网络 用户A的拜访网络
HSS
HSS HSS 5.Profile Download 4.Cx-query
HSS HSS
HSS
3.INVITE
I-CSCF I-CSCF
S-CSCF
I-CSCF
S-CSCF S-CSCF
6.INVITE 11.200OK 7.INVITE
P-CSCF P-CSCF
12.200OK
S-CSCF S-CSCF
I-CSCF I-CSCF
S-CSCF
I-CSCF
13.200OK 10.200OK
P-CSCF Media (RTP) P-CSCF
2.INVITE
P-CSCF P-CSCF
8.INVITE 9.200OK
被叫UE B
14.200OK
1.INVITE
主叫UE A

CDMA接入IMS的要求
3GPP2 MMD
– MMD = IMS + 分组核心网 – 3个版本:Rev-0、Rev-A和Rev-B。
? Rev-A于2005年底完成,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标准体系,完成了基本呼叫、计费体系 结构、离线计费。 ? Rev-B正在制定中,主要解决基于业务的承载控制(SBBC)、在线计费、业务的 连续性、ICS等问题
MMD与3GPP IMS的比较 – 3GPP2的MMD 的IMS大部分引自3GPP的IMS标准规范 – 总体上看,差别不大
? SLF的功能,HSS架构,鉴权方式,计费架构等方面有些差别
– 经过分析,中国电信定义的IMS主要遵循3GPP的标准,补充 CAVE AKA的认证方式。

IMS的技术特点
得到广泛支持的开放式标准架构 固网移动统一的网络控制架构 灵活的业务能力
– 业务与控制分离 – 灵活的业务触发和业务嵌套能力 – 开放的第三方业务提供能力
加强了运营商对IP环境下多媒体数据业务的管控能力和运 营能力
– 对终端漫游管控能力 – 差异化QoS控制能力 – 对多媒体业务的控制能力

固定、移动统一的网络控制架构
Gaming 3rd Party Applications
业务层
POC IM Presence
OSA
AS Conference VC
会话控制层
P-CSCF
S-CSCF
传输层 传输层 接入层
PDSN PDWG
AP
支持多种接入方 式的统一的融合 的控制架构,是 核心网融合的目 标架构
BRAS DSLAM
SIP Terminals
多网合一的网络控制核心
2G/3G RAN WiFi接入
xDSL/LAN 接入

灵活的业务触发能力
混合业务控制能力 为SP提供的开放 接口 共享的 忙时把语音呼叫转到语 业务和标识 音留言 通过IPTV接听电话,并且 暂停电视节目
Parlay/OSA SIP Gateway Services SIP Application SIP Services (IMS) HSS Servers (IMS)
Service Broker
消息业务
Web / WAP 业务
流媒体业务
个性化业务设置
IP Access and Transport Networks
跨域的混合业务能力为用户提供灵活的业务体验

FTTH装维培训

FTTH装维培训 FTTH接入方式装维技能培训泰州电信分公司客户端装维中心二0一0年九月目录装机工单处理跳纤规范及资源管理用户端皮线光缆入户方式FTTH接入宽带、ITV业务终端连接规范FTTH ONU终端的配置FTTH 障碍处理装机工单处理(一)1、登陆综调系统,进入日常工作→流程监控→BSS 工单,业务类型选择FTTH-固话(或宽带),点击查询:装机工单处理(二)2、选择相应工单处理,注意工单中的用户说明,判断是否需要ONU建设。工单中另附有相关设备与光路资源信息。装机工单处理(三)3、根据业务号码查询相关的ONU建设工单装机工单处理(四)4、选择相应工单处理,注意工单中的设备赠送信息及设备资源信息,根据ONU编码中的厂商简写(如ZXHW)判断使用何种ONU 设备。5、打印业务开通工单与ONU建设单。目录装机工单处理跳纤规范及资源管理用户端皮线光缆入户方式FTTH 接入宽带、ITV业务终端连接规范FTTHONU终端的配置FTTH障碍处理跳纤规范及资源管理装维人员接到跳纤岗工单后首先要工单上的信息然后,打印标签,再到现场进行跳纤工作1、综调系统提取ONU建设工单表示上联跳纤位置及GJ008 内,PT‐POS‐6241分光器第一芯表示下联跳纤位置及GJ008内第盘纤盒第一芯跳纤规范及资源管理2、跳纤跳纤规范及资源管理2、跳纤跳纤规范及资源管理跳纤规范为确保现场规范有序,具体操作规范明确

如下:1、跳纤操作必须满足架内整齐、布线美观、便于操作、少占空间的原则。2、跳纤长度必须掌握在500mm 余长范围内;3、长度不足的跳纤不得使用,不允许使用法兰盘连接两段跳纤4、架内跳纤应确保各处曲率半径大于400mm。5、走纤要求⑴、对于上走线的光纤,应在ODF 架外侧下线,选择余纤量最合适的盘纤柱,并在ODF 架内侧向上走纤,水平走于ODM 下沿,垂直上至对应的端子。⑵、一根跳纤,只允许在ODF 架内一次下走(沿ODF 架外侧)、一次上走(沿ODF 架内侧),走一个盘纤柱,严禁在多个盘纤柱间缠绕、交叉、悬挂,即每个盘纤柱上沿不得有纤缠绕。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应在适当处对跳纤进行整理后绑扎固定。⑷、所有跳纤必须在ODF 架内布放,严禁架外布放、飞线等现场的发生。⑸、对应急使用的超长跳纤应当按照规则挂在理纤盘上,不得对以后跳纤造成影响。跳纤类型及长度控制1、根据分光器及分纤盘上的法兰头选用相应跳纤(SC-SC、FC-FC、SC-FC 2、分光器至用户光缆的跳纤,长度余长控制在50CM以内,一般选用1米、2米、2米5、3米的尾纤。3、用户终端盒内ONU与光纤端子跳纤一般选用50CM的短尾纤。跳纤规范及资源管理3、标签根据网络部要求,所有的跳纤标签必须用机打标签,不允许手写。机房、光交、楼道内,分光器至用户光缆的跳纤两端都需要粘贴标签。完成后的效果同一规范长度,按

中国电信集团员工培训课程体系(272页)

中国电信集团员工培训课程体系 前言 人才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战略举措之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组建以来对员工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将教育培训创新作为五项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实施。二年来,集团公司围绕培训体系建设先后开展了内聘培训师队伍建设、培训课程体系研究、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研究、电子学习系统建设、培训教材和电子学习课件开发等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为集团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使员工培训工作与企业发展及员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加强员工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促进员工岗位成才,集团公司与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研究院合作进行了员工培训课程体系的项目研究并制定了《中国电信集团员工培训课程体系管理办法》。 本手册包括了《中国电信集团员工培训课程体系管理办法》和员工培训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两部分。员工培训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电信集团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培训课程的具体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和适用对象描述。 本手册用于指导各级电信企业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各单位可根据管理办法对具体岗位的培训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细化,以适应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需要明确的是,培训课程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容应该随着电信技术业务的发展、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企业流程及岗位设置的调整不断做出相应改进和完善。 在培训课程体系的项目研究过程中,得到了集团培训中心、浙江、广东、甘肃等省电信公司与集团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OO四年元月三十日

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电信集团员工培训课程体系管理办法》 (15) 第二部分员工培训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 (21) 一、中国电信集团培训需求分析 (19) 1.企业状况分析 (19) 1.1企业发展目标和战略分析 (19) 1.2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19) 2.工作状况分析 (20) 2.1岗位工作职责 (20) 2.1.1前端岗位 (20) 2.1.1.1集团公司 (21) 2.1.1.2省公司 (22) 2.1.1.3地市分公司 (23) 2.1.2后端岗位 (24) 2.1.2.1运行维护管理岗位 (25) 2.1.2.2网络建设管理岗位 (25) 2.1.2.3交换运行维护岗位 (25) 2.1.2.4传输运行维护岗位 (25) 2.1.2.5网管中心 (26) 2.1.2.6计算机维护中心 (26) 2.1.2.7数据中心 (27) 2.1.2.8动力中心 (27) 2.1.2.9线路中心 (27) 2.1.3管控支撑岗位 (28) 2.1.3.1领导岗位 (28) 2.1.3.2部门管理岗位 (29) 2.2岗位任职资格 (30) 2.2.1前端岗位 (30) 2.2.1.1集团公司 (30) 2.2.1.2省公司 (31) 2.2.1.3地市分公司 (31) 2.2.2后端岗位 (32) 2.2.2.1集团公司 (32) 2.2.2.2省公司 (32) 2.2.2.3地市分公司 (32) 2.2.3管控支撑岗位 (32) 2.2.3.1领导岗位 (32) 2.2.3.2部门管理岗位 (33) 3.员工状况分析 (33) 3.1员工现状 (33) 3.2差距分析 (34) 4.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 (35)

2016中国电信新员工培训心得

2016中国电信新员工培训心得 中国电信新员工培训心得,中国电信是三大营运商之一,在进入中国电信工作前需要受到岗前培训,以下由第一公文网整理中国电信入职培训的经历分享,以及员工对电信员工的感受和心得。 中国电信新员工培训心得 XX年,我有幸参加了市公司在王朝大酒店举办的培训班。3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感受很多,培训的收获无疑将成为我今后工作中的巨大财富。现将我参加这次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首先,本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安排非常合理。培训内容涉及一个营业员所必须掌握的电信营业基础知识,包括服务亲和力的内容、优质服务的价值、营业厅员工服务心态调整方法、营业厅现场服务礼仪规范、营业厅业务处理能力技能训练、客户服务中沟通的艺术、营业厅现场投诉处理艺术、营业厅现场管理、营业厅现场营销能力提升、等相关知识。这些内容,系统地反映了当前电信营业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内容安排合理、系统。 授课效果较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容易让人接受。任璐璐和李静江两位老师都能结合实际,把枯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入木三分,使人能够很快接受、消化。如,任璐璐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服务精英达到的标准、服务亲和力存在的问题、客户服务的真正意义、专业的服务形象、自我提升黄金法则、现场投诉处理艺术等,使我对电信服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懂得了"服务只有更好,/fanwen/1565/没有最好"的道理,同时掌握了许多处理服务工作的知识。此外,还有李静江老师讲授的排解压力的方法、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这次培训,既使我学习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在通信行业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这些知识让我具备更加多的生存与竞争能力,健康与快乐的能力,对我更好地开展电信服务工作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进一步了解电信行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真正的客户服务意味着格外出色地完成日常工作,超越客户的期望值,为每次互动增加价值和信誉,向每个客户展现你最好的状态,发现让你的服务对象感到愉快的方法,让你惊讶于自己能够做得多好,像关心你的老奶奶那样关心你的客户。只有做到一次性妥善处理问题,懂得聆听顾客声音,以积极具有建设性的态度处理顾客抱怨,在压力下表现自信,沟通清晰无误才是服务精英达到的标准。 另外,在培训中,我学会了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正确排解压力的方法。学习营业厅现场营销能力提升的课时中,我认识到积极热忱是胜利营销所必须的,而把握成交时机则是营销成交的关键因素所在。在运用一定的营销技巧同时,抓住顾客开始注意或感兴趣时,客户点头、微笑、眼神发亮时,坚持要谈主要问题时,讨论付款方式时,询问合约内容时,谈到有人买过此产品时,抱怨其他品牌时等一些城建时机,将会使你的营

FTTH服务开通流程

xx电信FTTH装维培训服务开通流程

目录 一、系统概述 (1) 二、业务开通流程 (1) 2.1、新装流程 (1) 2.2、加装流程 (3) 2.3、拆机流程 (4) 2.4、移机流程 (5) 三、终端施工具体任务 (5) 四、故障处理流程 (6) 4.1、终端无法完成零配置 (7) 4.2、普通上网业务无法使用 (7) 4.3、无线无法上网 (8) 4.4、IPTV无法使用 (8) 4.5、VOIP业务不通 (9)

广西电信FTTH装维培训服务开通流程一、系统概述 FTTH业务开通流程,是指从受理人员在营业厅接受用户的各种业务申请,到装维人员到用户家为用户服务,用户能正常使用各项业务的过程。该流程大致可分为业务受理、资源配置、平台施工和终端施工四个大环节,涉及客户关系系统、服务开通系统、资源管理系统、IP综合网管系统、ITMS系统等内部系统。各系统、平台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业务开通流程系统结构 通常,营业在受理用户申请后,会根据用户申请的具体业务生成对应的工单,送入服务开通系统流转。服务开通系统根据营业受理的资料,在资源管理系统中对应定位各种资源,而后将工单根据流程送往该环节对应的系统、平台,接到工单的系统、平台根据工单完成对应工作后,向服务开通系统回单报竣,服务开通系统接到回单后,继续安排工单送往下一环节对应的系统、平台,直到所有环节都竣工后,流程结束。 二、业务开通流程 2.1、新装流程 营业人员根据用户标准地址,判断用户是否能办理FTTH业务;用户所属地属于FTTH覆盖地区,则前台根据用户需求受理用户申请的固话、宽带或IPTV

中国电信集团员工培训课程体系

中国电信集团员工培训课程体系前言 人才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战略举措之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组建以来对职员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将教育培训创新作为五项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实施。二年来,集团公司围绕培训体系建设先后开展了内聘培训师队伍建设、培训课程体系研究、培训成效评估体系研究、电子学习系统建设、培训教材和电子学习课件开发等工作,并出台了有关指导意见和治理方法,为集团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使职员培训工作与企业进展及职员职业进展紧密结合,加大职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打算性和系统性,促进职员岗位成才,集团公司与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研究院合作进行了职员培训课程体系的项目研究并制定了《中国电信集团职员培训课程体系治理方法》。 本手册包括了《中国电信集团职员培训课程体系治理方法》和职员培训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两部分。职员培训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要紧内容包括:中国电信集团职员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培训课程的具体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刻和适用对象描述。 本手册用于指导各级电信企业治理人员和人力资源部门开展职员培训工作,各单位可按照治理方法对具体岗位的培训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细化,以适应企业改革与进展的需要。 需要明确的是,培训课程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容应该随着电信技术业务的进展、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企业流程及岗位设置的调整持续做出相应改进和完善。 在培训课程体系的项目研究过程中,得到了集团培训中心、浙江、广东、甘肃等省电信公司与集团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OO四年元月三十日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电信集团职员培训课程体系治理方法》15第二部分职员培训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 (21) 一、中国电信集团培训需求分析21 1.企业状况分析21 1.1企业进展目标和战略分析21 1.2人力资源需求分析21 2.工作状况分析22 2.1岗位工作职责 22 2.1.1前端岗位22 2.1.1.1集团公司22 2.1.1.2省公司 23 2.1.1.3地市分公司25 2.1.2后端岗位26 2.1.2.1运行爱护治理岗位26 2.1.2.2网络建设治理岗位26 2.1.2.3交换运行爱护岗位26 2.1.2.4传输运行爱护岗位27 2.1.2.5网管中心27 2.1.2.6运算机爱护中心27 2.1.2.7数据中心28 2.1.2.8动力中心28 2.1.2.9线路中心29 2.1.3管控支撑岗位 29

中国电信新员工培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电信新员工培训 篇一:20XX中国电信新员工培训心得 20XX中国电信新员工培训心得 中国电信新员工培训心得,中国电信是三大营运商之一,在进入中国电信工作前需要受到岗前培训,以下由第一公文网整理中国电信入职培训的经历分享,以及员工对电信员工的感受和心得。 中国电信新员工培训心得 xx年,我有幸参加了市公司在王朝大酒店举办的培训班。3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感受很多,培训的收获无疑将成为我 今后工作中的巨大财富。现将我参加这次学习心得总结如下:首先,本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安排非常合理。培训内容涉及一个营业员所必须掌握的电信营业基础知识,包括服务亲和力的内容、优质服务的价值、营业厅员工服务心态调整方法、营业厅现场服务礼仪规范、营业厅业务处理能力技能训练、客户服务中沟通的艺术、营业厅现场投诉处理艺术、营业厅现场管理、营业厅现场营销能力提升、等相关知识。

这些内容,系统地反映了当前电信营业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内容安排合理、系统。 授课效果较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容易让人接受。任璐璐和李静江两位老师都能结合实际,把枯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入木三分,使人能够很快接受、消化。如,任璐璐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服务精英达到的标准、服务亲和力存在的问题、客户服务的真正意义、专业的服务形象、自我提升黄金法则、现场投诉处理艺术等,使我对电信服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懂得了"服务只有更好,/fanwen/1565/没有最好"的道理,同时掌握了许多处理服务工作的知识。此外,还有李静江老师讲授的排解压力的方法、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这次培训,既使我学习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在通信行业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这些知识让我具备更加多的生存与竞争能力,健康与快乐的能力,对我更好地开展电信服务工作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进一步了解电信行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真正的客户服务意味着格外出色地完成日常工作,超越客户的期望值,为每次互动增加价值和信誉,向每个客户展现你最好的状态,发现让你的服务对象感到愉快的方法,让你惊讶于自己能够做得多好,像关心你的老奶奶那

中国电信集团培训管理制度

前言 人才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战略举措之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组建以来对员工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将教育培训创新作为五项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实施。二年来,集团公司围绕培训体系建设先后开展了内聘培训师队伍建设、培训课程体系研究、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研究、电子学习系统建设、培训 需要明确的是,培训课程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容应该随着电信技术业务的发展、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企业流程及岗位设置的调整不断做出相应改进和完善。 在培训课程体系的项目研究过程中,得到了集团培训中心、浙江、广东、甘肃等省电信公司与集团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OO四年元月三十日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员工培训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 (21) 施企业发展急需的培训课程。 (二)坚持以岗位培训为核心的原则 培训课程体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员工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始终坚持以岗位培训作为实施工作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三)坚持职业化要求与个性化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培训课程体系的实施既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对员工职业化的要求,又要兼顾员工个性化的培训需求,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适时的、有针对性的培训,确保员工的职业能力适应岗位要求。 (四)坚持动态调整的原则 第八条各级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培训课程体系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九条各级、各部门直线经理应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做好培训课程体系的实施工作,包括依据培训课程体系提出培训需求和培训课程设置建议、有针对性地选派员工参加培训、做好培训效果反馈和评估、协助进行培训教材的编写和有关电子学习课件的开发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