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果实和种子形态比较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菠菜果实和种子形态比较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菠菜果实和种子形态比较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菠菜果实和种子形态比较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菠菜(SpinaciaoleraceaL.)种植国及消费国,但是由于受种质资源材料的限制,可用于育种研究的材料极度溃乏,加大了具备优良商品

性状的菠菜新品种的培育难度,同时,由于菠菜的两个变种在栽培模式和生长习

性方面明显不同,因此观察和分析菠菜两变种的形态学差异和多样性对菠菜育种、种子净度检验和品种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菠菜两变种(有刺var. Spinosa Moench和无刺var. inermis Peterm)的31份种质资源的植株、果实和种子形态,果皮、种皮表面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供试材料的植株形态多样性丰富,各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

质量、株高、叶柄长、叶宽、株幅、叶长。

聚类分析将31份供试的菠菜种质分为2个组群,第1组群包含15份材料,

以欧洲品种为主,同时包括了部分亚洲品种,展现出西方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除韩国Purplehandle以外,其他所有的无刺变种均聚到了这一组群;第2组群包含16份材料,以亚洲品种为主,表现出东方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所有有刺变种均

聚到了这一组群;说明菠菜这两个变种在植株形态上具有明显差异。2.基于AFLP 标记将供试的菠菜种质分成2个组群,第1组群以欧洲种质为主体,也包括少量亚洲种质,遗传背景丰富;第2组群以我国南方种质为主体。

大部分的供试种质能按照地理来源聚类,来自同一国家种质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所有供试的无刺变种均被分到第1组群,有刺变种大部分被分到第2组群,

个别品种分到到第1组群,说明在AFLP分子水平上基本能够体现菠菜两变种之间的差异。

3.菠菜无刺变种和有刺变种的果实形态特点有明显的区别,无刺变种果实呈

宽倒卵形,表面无刺;有刺变种果实呈扁圆形,表面具2-3刺,刺的长度和开展品

种间有差异,且不稳定。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菠菜果实表面,为干燥皱缩形成的不规则、不稳定的细丝状纹饰,两变种间在果皮微形态上无稳定的可区别的特征。

4.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菠菜种子形态特征,种子表面粗糙,无光泽或微有光泽,无刺变种和有刺变种间无明显区别。没有果皮包被的两变种的菠菜种子很难区分,这给净度检测带来困难。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种皮表面纹饰呈清晰的网纹状,为不规则的四边形、五边形或椭圆形等,多为不等径,无刺变种和有刺变种差异明显。相对而言,无刺变种种皮表面纹饰较规则,网眼深,网眼侧壁直,网眼底部平或稍有起伏,表面为平行

的或不平行的指纹状纹饰;有刺变种种皮表面纹饰不规则,网眼较浅,网眼侧壁外倾呈坡状,网眼底部有明显的不规则波浪状起伏,网眼与网眼挤压,有时相邻两网眼侧壁相互叠压,很难区分。

通过显微CT扫描,显示菠菜种子内部结构,可见沿种皮内壁弯曲的周边型胚、中央是被盘绕的粉质外胚乳,整个胚在种皮表面现出稍突起的环形。胚根尖略伸长,在种子边缘,胚根尖和子叶端之间形成小凹缺,种脐在凹缺内。

菠菜的两变种在种子内部结构上没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鉴定菠菜两变种提供形态学依据,也为菠菜品种鉴定、种子净度检测及育种提供参考。

7种蔬菜是营养冠军 菠菜为蔬菜之王

7种蔬菜是营养冠军菠菜为蔬菜之王 在所有的蔬菜中,绿叶蔬菜是营养全能的冠军。在这绿色的夏日——蔬菜种类最全面的季节,让我们来一一盘点这些绿油油的冠军吧。 在所有的蔬菜中,我们最近常看见的以及最经常食用的便是绿叶蔬菜了,如菠菜、小白菜、芹菜……蔬菜是我们营养的重要来源。我们知道蔬菜有营养和,但是它们各自的营养和又体现在哪些独特之处呢? 菠菜 营养盘点:大力水手最爱的菠菜被称为“蔬菜之王”,原因在于菠菜的营养价值极高,每500克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2个鸡蛋;菠菜中的维生素A含量比胡萝卜还多;维生素C含量是番茄的3倍;而且菠菜中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大量的β-胡萝卜素,一小碗菠菜就能满足每日所需胡萝卜素的70%;菠菜也是叶酸、铁、钾、镁的极佳来源;菠菜的红根也不容忽视,它含有一般蔬果中所缺乏的维生素K。 冠军项目: 快乐冠军菠菜中的叶酸能够维持大脑血清素的稳定,促进神经健康,让你保持快乐的心情。 美丽冠军专业的抗氧化测试表明,女性吃30克左右的新鲜生菠菜,相当于吃1.25克的维生素C和喝270克红葡萄酒,是最好的养颜美肤食物之一,而且菠菜的卡路里很低,不会影响女性的减肥大计。 适合于你: 血糖偏高的你菠菜中的矿物质作用与胰岛素相似,能够维持血糖稳定。 离不开电脑的你菠菜有助于保护视网膜,也有助于排出电磁辐射带来的毒素。 Tips 菠菜中的草酸含量比较高,会影响钙的吸收,也有可能与大量的钙结合形成结石。因此食用菠菜时最好先用水焯过,这样可以破坏掉草酸了。 木耳菜 营养盘点:木耳菜中钙和铁的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而且木耳菜还富含维生素(A、C、B)和蛋白质;热量低、脂肪少。最让人惊喜的是,木耳菜中的黏液有助于预防癌症。 冠军项目: 补钙冠军木耳菜的钙含量很高,比菠菜还要高出1~2倍,同时木耳菜中的草酸含量很低,所以补钙的同时不必担心被草酸破坏或者形成结石。 适合于你: 遭受皮肤炎症困扰的你木耳菜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对于治疗皮肤炎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年级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七年级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并认识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认识传粉和受精是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的必要条件。 3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 双受精和受精后子房和胚珠的发育。 教学准备 挂图(示桃花、果实)。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双受精过程活动模型(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它们分别又由哪几部分组成? 2什么叫做传粉,传粉有什么意义? 二、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幻灯片展示),学生自学课本5分钟。出示挂图(示桃花、果实)。教师指出:桃花经过传粉后,还需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这些变化,正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 受精过程 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受精作用。那么什么是受精作用,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又是怎样呢?

出示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然后教师边看图边讲解(图略):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子房是由子房壁和胚珠构成的。胚珠着生在子房内壁上,它的外层叫做珠被,顶端有一个小孔,叫做珠孔。在胚珠里面靠近珠孔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细胞,叫做卵细胞。胚珠的中央有两个极核。 花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雄蕊成熟后,花药里有花粉。传粉后,落到柱头上的`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粘液刺激,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在伸长的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当花粉管到达胚珠后,从珠孔处伸进去,随后,花粉管的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在生物学上,把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而把上述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相融合的过程,称为双受精,这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完成上述讲述后,教师演示双受精过程影片,并让学生复习巩固双受精过程,总结双受精的概念。最后结合课本上的图解提一下多胚珠受精问题。再结合前几节的内容把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几个步骤交待一下。 当双受精完成后,胚珠、子房才开始发育,这时花又发生什么变化呢?(提问)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花萼、花冠、雄蕊、花柱都逐渐萎缩凋落(也有的存留),只有胚珠和子房逐渐发育,最后形成了果实和种子,最后归纳如下:(幻灯片展示) 花萼凋落(如桃)或存留(如茄子) 花冠凋落 雄蕊凋落 最后指出,为什么有的植物(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里无胚乳,原因是胚乳中的有机物被胚吸收,贮存在子叶里。 在农业生产上,人们种植农作物、栽培果树,都是为了获得果实和种子,供人类需要。你能举出几种食用的农产品中,哪些是属于果实,哪些属于种子。(实例略)详细记忆课本上的列举的例子。 三、课堂练习 1.花粉落到_____上后,就开始了___过程。以后,_____和_____就逐渐形成。 2.受精是_____,双受精是指_____,双受精现象是_____。

菠菜新品种

1=菠菜种子-夏绿菠菜种子:该品种由荷兰生产,杂交一代品种,生长快速,叶色快速,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而大,生长期短,产量高,商品性佳,耐寒、耐热、耐湿、抗旱,极晚抽苔,适宜温度6℃-32℃,适应性强,适宜春、秋露地,冬天保护地种植,是一个最理想的新品种。 2=夏播王F1-188 (耐热菠菜)-菠菜种子:杂交一代,中早熟品种,耐热耐寒耐抽薹,抗霜霉病、枯萎病。株型直立舒展,叶柄短,叶片平展,亮绿。成熟外叶椭圆,嫩叶钝尖。单株重36-60克,株高30-35厘米。叶肉肥厚,纤维少,味美质佳,产量高,亩产可达3500公斤。 3=供应进口菠菜种子(希望):杂交一代品种,中早熟,春季播种后45-50天可采收。株形直立,戟形叶,叶片大,叶肉厚,叶色深绿,能持久保持新鲜。耐抽薹,适合春季、秋季及越冬栽培。生长旺盛,产量高,商品性极好,高温长日照条件下也不徒长,生长势强,采收调节容易;尤其适于加工。 4-菠菜种子——绿园仙菠:早熟品种,生长强健快速,高抗7-8种霜霉病,彻底解决菠菜多发病难题。耐寒性特强,耐抽苔,株型紧凑而直立,易于采收和运输,叶数12-14片,叶色油亮,深绿,半圆叶,叶片宽大,叶肉特厚,产量高,商品性极佳,适合鲜食和加工 5-菠菜种子--吉祥特级菠菜种子:丹麦引进,耐寒性好,叶片大,尖圆叶,叶肉厚,颜色深绿,株型直立,生长旺盛,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商品性好,抗霜霉病1-7生理小种 6-菠菜种子--荷兰强势:生长快速旺盛,播种至收获40-45天,株型直立,高大整齐,戟形叶,叶柄粗壮,叶片光亮,浓绿而肥厚,商品性好,耐热,耐寒,耐抽苔,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7-日本进口菠菜种子--四季F1: 8菠菜种子-亚腾F1荷兰引进,一代杂交,株高36厘米,植株半直立,长势强,叶片圆润肥大,叶色浓绿光亮,叶柄翠绿硬实,无涩味,品味佳,适应性广,出苗快而整齐,不易死苗。具有耐热、耐寒和晚抽苔的性状,抗霜霉病1-8和病毒病。适合春秋越冬栽培 10菠菜种子-首尔(荷兰)生命力旺盛,生长快速,适合春秋冬季栽培,株型直立、高大、整齐,单株重约80克,高35cm左右,叶片截型,阔厚肥大,光亮平整,叶尖钝圆且颜色浓绿,耐抽苔,产量高而草姿美观,抗病性强,抗霜霉病生理小种DMI-7;播种生长适温8℃-25℃,低于3℃或高于28℃对生长可能有不良影响;适于鲜食和加工出口。 -- 秋菠菜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甘肃农民报时间:2009-10-23 15:41:00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及发展方向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国之一,,有丰富的栽培和野生植物资源,被认为是栽培植物遗传多样性中心之一。据初步统计,我国重要栽培作物有600 多种,其中粮食作物30 多种,经济作物约90 种,蔬菜120 余种,花卉140 余种,果树约150 种,牧草约50 种,绿肥约20 种。在现有作物中起源于我国或在史前已栽培的有237 种。但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等原因,我国农业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和侵蚀,如野生稻、野生大豆及小麦近缘野生植物在原生长地已很难找到;外来种侵袭使土生土长的植物物种数减少,加上大量病虫天敌的减少,使作物病虫害加重;农业机械化和良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导致了大量地方品种被淘汰。在生产上种植的许多作物的骨干品种种质基础日趋狭窄,存在遗传脆弱性和突发毁灭性病害的隐患。为此,近20 年来,作为拓宽育种遗传基础的源头,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研究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种质资源保存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仪器有自动数粒仪。 如今,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已初步建立,根据作物繁殖方式等生物学特性,实行种质资源原生境保存与非原生境保存相结合的保存策略。原生境保存是指在植物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建立保护区或保护地,使重要作物野生种及野

生近缘植物就地进行自我繁殖以保存种质。非原生境保存,即将种质保存于该植物原产地以外的地方,包括在低温种质库中进行的种子体保存、在种质圃中的植株保存、在试管苗种质库中的组织培养物保存等。 种子保存技术有好多种,如低温储存技术。利用低 温种质库保存种子,除贮藏温度较低外,作为种质保存的种子,还须经过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密封包装等一系列入库保存前处理。还有离体种质保存技术,许多植物种质资源无法通过种子贮藏达到资源保存的目的,如椰子、油棕、咖啡等是顽拗型种子,它们或不耐干燥脱水和低温贮藏,或作物不产生种子,这种植物不能采用低温库种子贮藏的方式,只能通过种质圃,以植株或块根、块茎等活体方式在田间保存。它包括试管苗组织培养技术和超低温保存技术。 随着人们对种质资源保护的不断认识,国家对种质 资源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从“七五”以来,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1984 年建成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国家种质库1 号库(后改为国家种质分发交换库),又在在1986 年和1992 年建成了国家长期库和青海复份长期库。可见国家对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视。通过国家的科技攻关,我国种质资保存技术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国家库已建立一套先进的管理和种子入库前处理技术。通过系统地研究,解决了各种作物的安全有效干燥条件

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丹婷等: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97 JII、融安、融水、罗城、天峨、隆林、西林、靖西、德保、那坡和桂林市郊区17个县市;高寒山区稻作区包括 龙胜、资源、三江、金秀、南丹、乐业和融水县部分山区北部海拔在500m以上的稻田(图1)。 表2 34对SSR标记所在的染色体及在414份广西地方稻核心种质中的遗传多样性信息 Table2 Chromosomelocation,numberofalleles(Na),andNei’sgeneticdiversity (H)index at 34SSRlociin414Guangxilandracerice core collection RM9RMl28RM262RMl06RM240RMl75RMl6RM471 RM273 RMl53RMl69RM305 RM274 RM586RM314 RM30 RMllRM3826RM234RMl34RM408RMl270RM284RMl05RM434RM201RM205RM216RM8201RM467RM6901RM206RMl9 0.73320.5869O.65540.48830.75320.8004O.5738O.6309O.05420.5490O.71420.30490.1746O.61540.56100.53460.32990.59990.50940.17600.65070.2823O.65200.48670.6721O.6527O.4556O.7189O.52440.09780.52000.80750.5776 0.72690.63850.61560.49900.80820.75990.43540.44980.07760.56860.27190.42850.43810.5734O.24300.14160.4456O.5973O.66350.46120.57920.45920.7640O.59160.5332O.65840.36090.6235O.6975O.69650.46260.83430.6831 O.73930.60710.7076O.4916O.7893O.7953O.6662O.66630.05940.56000.75470.41600.24970.60750.5429O.4769O.36250.5995O.6323O.25850.66110.3258O.72410.55140.68530.73590.57730.74360.64030.30720.53770.82460.6631 墨坚!! !! ! !!!:!!!!!:!!!! !:!!i! 将四个稻作区的人选初级核心种质资源等位基因数与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进行多重比较。如表4,等位基因数最丰富的为桂南稻作区,与桂北稻作区与高寒山区稻区呈显著性差异,与桂中稻作区无显著差异;广西四个稻区的Nei’S遗传多样性丰富度排序为:桂中>桂北>桂南>高寒山区;但它们之问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桂中稻作区地方栽培稻最为丰富,其次是桂北和桂南,最低是高寒山区稻作区。2.3聚类分析及核心种质压缩 2.3.1聚类分析对414份初级核心种质的SSR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利用前三个主成分数据 进行PCA作图分析。图2显示,核心种质明显分为籼粳两大类群,但仍有少部分籼粳稻分类与表型性状的籼粳稻分类存在差异,这与SSR标记表现的是DNA水平上的变异,形态性状是环境和DNA变异互作的结果有关。籼稻325份和粳稻89份分别占初级核心种质数量的79%和21%。籼早型稻和籼晚型稻分别占籼稻总量的30%和70%,粳稻89份全部为晚稻类型,无粳早型稻。籼稻中以粘稻为主,粘稻占79%,而粳稻中却以糯稻为主,粘稻仅占22%。陆稻比例在初级核心种质中占比例较小,为22%。糯稻占初级核心种质的33%,籼型糯稻与粳 848298563452334644743463656444685 746277553442334434543463453444485 747298563452333644743463656443 68 4 112223344555566677778889999 m№加un他

初一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2、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生疏,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重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把握的要求。 3、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章教材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出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以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为线索,用胞间连丝和维管束来说明植物体结构上的整体性;以植物体六种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联系,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依存关系来说明植物体功能上的整体性。 教法建议 花粉粒萌发和双受精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内容抽象,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因此,教学时应尽量选用有关活动模型或现代教学手段。花粉发育的标志是伸出花粉管和产生精子,其发育结果是花粉管将精子送入胚囊。受精过程是细胞融合, 在讲述果实的形成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熟悉和爱好,可以展示给学生幼小的顶花带刺的黄瓜,从而形象地说明子房在受精之后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这里要说明的是,黄瓜的果实属于瓠果,它不是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与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

谷子遗传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_杨天育

西北农业学报 2003,12(1):43~47 Acta Agricultur ae Bo r ea li-occidentalis Sinica 谷子遗传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 杨天育1,2,黄相国1,何继红2,沈裕琥1,吴国忠2 (1.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西宁 810001; 2.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兰州 730070) 摘 要:谷子形态水平、染色体水平、生化水平及DN A水平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表明,谷子在不同生态环境下栽培,适应性结果导致了形态学性状和农艺性状的较大变异;染色体核型和带型的分析显示不同谷子品种在核型组成、核型分类方面存在分化;生化水平上,谷子的品质含量表现了丰富的多样性,蛋白质标记的指纹图谱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子水平上,谷子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是研究谷子遗传差异最有效方法。本文也对谷子育种如何有效利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信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谷子;遗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389(2003)01-0043-05 Advance in Diversity of Genetic Resource of Foxtail Millet Y AN G Tian-yu1,2,HU AN G Xiang-guo1,HE J i-hong2, S HEN Yu-hu1,W U Guo-zho ng2 (1.Northw es t Plateau Institute of Biology,Academia Sinica,Xining 810001,China; 2.Crop Institute of Gans 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study adv ances in genetic div ersity o f fox tall millet w ere summ ariz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co ncluding m orpho log y,chrom oso me,biochemistry and DN A.Results show ed that there w ere la rg e v ariatio n in mo rphologic and ag rono mic cha racters with cultiv ating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enviro nm ents,there were differentiatio n in chrom oso me analysis,there w ere diversity in quali-ty and pro tein fingerprint,there were also div ersity in DN A and DN A analysis w as the m ost available m ethod in g enetic div ersity study.In the paper,some problems how to use the info rmation o f study o n genetic div ersity in fo x tail millet breeding were also a nalysed. Key words:Fox tail millet;Genetic div ersity 遗传多样性,狭义地是指种内的遗传变异,它是作物遗传改良的基础,要选育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必须要有丰富的基础材料和亲本资源。因此,加强对资源材料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评价,有利于育种工作者深入了解种质资源的全貌,开阔育种取材的思路,从而正确地选择利用资源材料。谷子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其抗旱耐瘠、稳产丰产、营养丰富等特点,成为具有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小杂粮作物,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和食品消费多元化需求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了解谷子遗传资源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对于了解谷子种内遗传变异的大小、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加深对谷子进化和分类的认识,尤其对于确定谷子育种方案进行遗传改良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谷子形态水平、染色体水平、生化水平及DN A水平上介绍了谷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谷子育种工作如何有效利用遗传多样性的研 收稿日期:2002-08-24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S011-Α25-038-N)资助。 作者简介:杨天育(1968-),男,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谷子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电话:(0931)7618917。E-mail:yang1968 tian10yu@https://www.360docs.net/doc/f76141635.html,.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教版)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

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 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章教材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出植物体

菠菜新品种绿秋的选育

菠菜新品种绿秋的选育 1选育过程 从1999年开始,笔者先后从国内外收集到57份菠菜种质资源材料。 1.1母本的选育 母本48一l是从福建地方品种中筛选出的优良单株经连续4 a(年)自交分离纯化,鉴定,与此同时开展雌性系选育工作。即同一品种内进行纯雌株和雌二性株(雄花率在5%以下)两两配对杂交,也就是在开花时,把雄株全部拔除,用性状相似的雌二性株人工给纯雌株授粉,再将纯雌株的后代进行各个单株系(系统)问比较鉴定,系统内再选留雌株率较高的若干纯雌株,翌年在相应的系统内选择若干雄花率在5%以下的雌二性株再两两配对测交;同时对雌二性株人工隔离授粉、单株采种(作为保持系)。如此逐年进行定向选育、测交筛选,2002年从中筛选出生长速度快、株系内雌株率较高的14份材料。2002年秋季重点对其中株型、抗逆性表现突出的材料进行各个单株系(系统)间比较鉴定,筛选出生长快、产量高、抗逆性强、株型好、性状相对稳定、雌性比较强的株系48,并在48强雌株系内选择10―20株同相应的父本继续进行测交。经过连续4 a(年)的选择,从中筛选出4个雌株系(雌株率由原来的65%提高到95%),及雄花率在5%以下的保持系。其中48―1植株直立,叶面光滑,叶片尖形、淡绿色,单株较小,耐热性好,早熟。 https://www.360docs.net/doc/f76141635.html, 1.2父本的选育 引进的圆叶材料经4代连续自交分离选择,选出稳定自交系54,株型直立,生长快,耐

热,植株大,叶片肥厚,叶柄中长,品质佳,适宜秋、冬种植。 2002年春配制组合,其中48―1×54组合表现突出,生长整齐,叶片宽大,叶柄短,产量高,耐热性好。2002―2003年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4―2006年参加福建省菠菜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2006年lO月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绿秋。 2选育结果 2.1品种比较试验 2002~2003年在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4 m2,以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福清白种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绿秋平均生长期30 d(天),比对照提前8 d(天)采收;每667 m2产量 2 570.6 kg,比对照增产31.74%。 2.2区域试验 2004―2006年在福州晋安、仓山、闽侯、长乐、闽清进行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主要为福州地区近几年普遍栽培的菠菜品种,分别为金秋、虎耳白种、海南白大叶、香港白种和绿秋,以金秋为对照品种。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60 m。,晋安和仓山9月下旬播种,闽侯10月中旬播种,长乐和闽清10一11月中旬播种,田间栽培管理按常规进行。绿秋3 a(年)5个试点平均生长期31 d(天),比对照提早5 d(天)采收。在5个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平均每667 m2产量2 310.9 kg,比对照增产59.1%(表1)。 https://www.360docs.net/doc/f76141635.html,/life/jq/20121022/4182.html 2.3生产示范 2005―2006年在福建省三明、宁德、漳州、龙岩、南平等地进行生产示范。绿秋两年平

国外主流菠菜公司介绍与分析

国外主流菠菜公司介绍 与分析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这几家公司是一位朋友研究菠菜几年来主要分析和跟踪的,有朋友问为什么没有SSP,呵呵,说实话他是被其忽悠怕了,干脆不看,还省心!另外,该公司是只支持窜投的公司,和其他的公司不属于一同一类别,属于另类那种!还有很多交易所之类的偶都没加进去,交易所和菠菜公司又不同,交易所靠的是稳定吃回水,菠菜才是真正有实力和能力与闲家对峙的根本所在!另外还一家10BET公司,该公司也是一类似于交易所性质的菠菜,所以在我的数据中将其归纳为交易所,有时候必发等大公司受到重码追注时陪率会很忽悠,关注交易所的朋友也可从该公司下手! 先介绍第一家:(英国)————英国公司的探子(前锋) 该公司在很多联赛和杯赛都是全英第一开出陪率的公司,到底这家公司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到底该公司有什么内幕,这点我还真不晓得,不过这家公司既然敢担当领头羊,肯定其背后有黑老大支撑!要重视的是该公司的初参陪率是非常具有市场实际参考意义的陪率,也是英国公司总体对市场的宏观预测体现,如果后续开盘的公司开出的初参统统高过该公司初参的某一项结果,那么该结果很难打出,反之如果低于该结果,那么这个结果很容易就打出。.

第二家:威廉希尔(英国)————真正的老大 真正的英国第一大庄,也是最稳定的大庄,我想大家对他也都很熟悉,我也就不再罗嗦,在这里我只想谈一下该公司和立博公司的默契,这两家公司的初参盘开出时间上大家一定要多注意,同样的陪率会由于开盘时间的先后不同而打出不同的结果。至于该公司陪率之内有什么秘密这类重要的问题,偶还没研究透,就不再忽悠了。另外,有点很重要的就是,如果老大的标陪某项处于所有英国公司的最低值时,就要注意该结果很难打出,毕竟老大就是老大,虽然返还不高,但是其相应的陪负最起码不比别家低。(花絮:偶当初第一次选择澳门玩外围时,就是看了好几次结果都是澳门的同结果陪率最高,当时还不懂什么是陪负) 第三家:易胜博(英国)————比较另类的英国菠菜,少了根弦的那种 这家公司在英国群体中属于比较另类的,给我的感觉就是乱弹琴,偶发现好多次这家伙都很不老实,操盘手法也很杂,偶到现在都没研究出这家伙是属于哪个帮派的,该公司同小立,365,伟德,发达几家公司一样都开亚盘接受亚洲闲家的投注,但是人家伟德和小立,还有发达都很实在和老实,而小易是这几家中最不老实的,经常放出一些极高或极低的

初一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七年级生物教案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2、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 3、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章教材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出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以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为线索,用胞间连丝和维管束来说明植物体结构上的整体性;以植物体六种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联系,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依存关系来说明植物体功能上的整体性。 教法建议 花粉粒萌发和双受精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内容抽象,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因此,教学时应尽量选用有关活动模型或现代教学手段。花粉发育的标志是伸出花粉管和产生精子,其发育结果是花粉管将精子送入胚囊。受精过程是细胞融合, 在讲述果实的形成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可以展示给学生幼小的顶花带刺的黄瓜,从而形象地说明子房在受精之后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这里要说明的是,黄瓜的果实属于瓠果,它不是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与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 七年级生物教案 在了解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后,可让学生尝试用连接线将子房与果实、胚珠与种子的结构联系表示出来。然后,通过思考和讨论胚珠与种子的数量关系,回答出果实里种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关于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知识,可以参照课本中的图,绘制一张幻灯片,将根尖、叶片、木本茎的结构图分别绘在图中根尖、叶片和茎的附近。利用幻灯片进行讲解,使学生认清植物体中的各个器官确实是由维管束联系到一起的(根尖中开始出现导管,尚未形成维管束,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才逐渐出现维管束,这一点应该向学生讲清楚)。通过复习维管束的运输功能,还能够把植物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联系起来。 有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实践上的意义,最好结合学生熟悉的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讨论或讲解。 --示例 重点: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难点:双受精的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手段:以学生观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1课时)

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随着时空的演变,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生产持续20年的快速增长,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生产模式,培育和引进了大量品种,少数培育和引进品种在生产中占了主导地位,使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外来品种的侵蚀和生境条件的恶化,我国畜禽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正受到巨大的压力,遗传多样性迅速缩小的趋势以致消失的严重现实。目前34%的牛,71%的猪,44%的马驴,20%的家禽,15%的绵羊等遗传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无论是从保护我国古老文明遗产和保护畜禽遗传资源特有基因,还是保存满足未来需求基因的角度,我国特有动物(畜禽)遗传多样性的保护都是一项紧迫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科学和历史文化意义。 1.保护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丧失,就很难恢复。目前,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签字,说明了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是维持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难以预测未来变化的性质和程度,人类社会对动物产品的消费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仅凭少数畜禽品种维系的畜牧业不可能持续发展,只有保持畜禽品种遗传的多样性,才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发展的需要。 2.培育畜禽新品种,有利于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经

济意义畜禽良种是建设现代畜牧业,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础。畜禽良种的培育依赖于畜禽遗传资源的优良基因。现代畜牧生产表明,畜禽遗传资源对食物和农业的贡献率达30%~40%。目前,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少数畜禽品种是人工培育和改良的品种,通常是使用闭锁繁育、级进杂交,高强度的人工选择而形成,都是为了满足目前人类生产的需要,使某些有利基因纯化程度较高,而控制其它性状的未知基因消失殆尽,特别是随着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只有数量很有限的公畜在繁殖后代,导致遗传背景贫乏,使畜禽遗传基础越来越窄,品种进一步改进的潜力减小。 3.科学研究意义生物在发展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其遗传信息DNA能准确地复制并传递给后代,以保持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遗传多样性的存在是自然选择和生物体自发突变动态平衡的结果,对于一个生物群体(种、亚种)在时间上是延续不断的,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随着遗传变异的不断积累,遗传多样性不断得到丰富,遗传多样性变异越丰富,群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越强,进化潜力越大。大量研究表明,生物群体遗传变异的大小与其进化速率成正比。因此,保护生物遗传多样性对于合理而有效的利用生物资源以及保护生物遗传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历史、文化和美学意义动物遗传资源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史——动物驯化史和自然选择双重作用的结果,是人类的科学文化遗产,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地貌类型丰富,西南部有青藏高原的隆起,为各种生物种类的产生和繁衍提供

菠菜品种简介

1、圆叶菠菜 该品种生育期一般60天左右。株高30---40厘米,株幅36 46厘米。呈半直立状,茎生叶为长卵形,叶片正面绿色,背面草绿色,叶面微皱,叶片大,叶肉肥厚,心叶卷曲多皱。平均单株重30--50克,质柔软,纤维少,品质佳。耐热性较强、耐寒性弱,宿根在露地不易越冬。春季栽培抽苔晚。易感染霜霉病和受潜叶蝇危害。亩产2000---2500公斤。该品种春季栽培,可于3月上、中旬播种,4月下旬至5月收获。早秋栽培,8月上、中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收获。秋季栽培,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收获。要及时进行间苗,追肥,浇水。有蚜虫及潜叶蝇危害时,应及早喷洒氧化乐果等药剂进行防治。 2、尖叶菠菜 该品种一般生育期55--60天,株高28--30厘米,株幅24--32厘米。茎生叶呈长卵形,叶片正面绿色,背面草绿色,叶面光滑,叶肉薄,单株重20--30克。茎中空,嫩茎纤维少,品质中等。耐寒性强、耐热性弱,宿根在露地可安全越冬,春季栽培易抽苔。较抗霜霉病。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该品种秋季栽培可于8月下中旬至9月中旬播种;越冬栽培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最佳。生长期间肥水要充足,以施氮肥为主。 3 、日本超能菠菜 该品种植株半直立,叶簇生,叶柄短,叶片大呈阔箭头形,生长迅速,发叶快,叶肉肥厚,纤维少,品质好。抗寒耐热,可作春秋栽培,

一般亩产5000公斤左右。该品种春季栽培3月中下旬播种,5月上旬供应市场;秋季栽培8月份播种,9--11月上市供应。为获得优质大棵菠菜,间苗时要注意保持合适苗距,避免太稠,影响质量。 4 、荷兰菠菜K4 该品种早熟、耐寒、耐抽薹,叶片大,叶子直立,单棵重600克,最大可达750克,可春种也可秋种,秋种可在10月10日前后播种,元旦至春节上市,亩产2000--2500公斤。其栽培要点是:播前整地施肥,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3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3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然后作畦,畦宽1.2米,梗宽20厘米,高15厘米,畦内种5行,行距15---20厘米,株距10厘米,点播,每穴2粒,覆土1.5厘米。苗出起后,可间苗出售,每穴留一棵。生长期间要注意浇水追肥,促棵生长,有条件的可在冬天覆盖碎麦秸或、盖小拱棚;元旦至春节前后根据市场行情捆把销售。 济南睿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初中生物 第二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第二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目的 1.理解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并认识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认识传粉和受精是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的必要条件。 3.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 双受精和受精后子房和胚珠的发育。 教学准备 挂图(示桃花、果实)。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双受精过程活动模型(或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它们分别又由哪几部分组成? 2.什么叫做传粉,传粉有什么意义? 新课:出示挂图(示桃花、果实)。教师指出:桃花经过传粉后,还需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这些变化,正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 一、受精过程 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受精作用。那么什么是受精作用,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又是怎样呢? 出示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然后教师边画边讲解(图略):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子房是由子房壁和胚珠构成的。胚珠着生在子房内壁上,它的外层叫做珠被,顶端有一个小孔,叫做珠孔。在胚珠里面靠近珠孔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细胞,叫做卵细胞。胚珠的中央有两个极核。 花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雄蕊成熟后,花药里有花粉。传粉后,落到柱头上的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粘液刺激,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

胚珠。在伸长的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当花粉管到达胚珠后,从珠孔处伸进去,随后,花粉管的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在生物学上,把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而把上述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相融合的过程,称为双受精,这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完成上述讲述后,教师演示双受精过程活动模型(自制),并让学生复习巩固双受精过程,总结双受精的概念。最后结合课本上的图解把倒生胚珠受精问题交待一下,提一下多胚珠受精问题。 当双受精完成后,胚珠、子房才开始发育,这时花又发生什么变化呢?(提问)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花萼、花冠、雄蕊、花柱都逐渐萎缩凋落(也有的存留),只有胚珠和子房逐渐发育(教师边讲边画),最后形成了果实和种子(用不同彩色粉笔在板图上扩大子房壁直至形成果实,内含种子),最后归纳如下:(可课前准备好此表)花萼凋落(如桃)或存留(如茄子)

菠菜种植技术

大棚秋菠菜栽培技术 大棚秋菠菜生产特点是,生育前期在大棚内不扣棚生长(即露地生长),霜冻前扣上棚膜在大棚内生长,采收时间为11月初,此时露地菠菜已售完半个月,正好堵上这个淡季。种植大棚秋菠菜经济效益可观,管理方法简单,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一、品种选择 选用用刺种,如双城尖叶,该品种质地柔软、味美,涩度小,叶面较窄,叶面光滑,叶柄细长,耐寒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病能力强。 二、整地作畦施基肥 如果上茬种植的是果菜类,一般生产果菜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1万公斤以上,这茬可以不施有机肥,撒些氮磷肥钾复合肥其含量都是15%的"撒可富"。具体作法是把畦地翻耙疏松一遍,搂平畦面。每5平方米畦子均匀撒400-500克。如果上茬生产蔬菜,土壤缺肥,一般可以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左右。把有机肥与畦土翻耙混合均匀,平整畦面等待播种。 三、播种 1、播种日期辽宁地区一般在9月上旬或中旬。 2、播种量一般5平方米畦播纯净种子50克左右。如果种子纯净度低,杂质多,可用簸箕一下去除杂质及瘪种,剩下饱满的种子播种,确保出苗整齐,长势强。 3、播种方法采用干种撒播法。在平整的畦面上均匀撒上种子,然后用耙子沿畦面从头到尾一下挨一下"刀"一遍,深度在1-1.5厘米,这样种子或种子与复合肥就进入畦土中,然后再踩一遍,踩后浇透水。 四、播种后的管理

1、温度在下霜前,辽宁地区一般在10月上旬或中旬,扣上大棚膜,这时白天温度还较高,白天、晚上棚膜的底脚要揭开,以后随着自然界温度的降低,白天底脚揭开,晚上扣上。温度再降低,白天也要将底脚封严。如果以后遇到高温可以打开大棚门稍微放一下风。 2、水分播种后4-5天就要出齐苗,在出苗前土壤表面干了就浇水,出苗后表面也要浇水,总之要保证畦土表面湿润,以促进菠菜的生长扣棚膜前2-3天要浇一次水,扣膜后至采收前就不浇水了。 3、病害防治秋大棚菠菜易得霜霉病,做好防治很重要,防止方法:在扣大棚膜前2-3天浇水后就要喷一次预防霜霉病的药剂如72%双脲猛锌600-800倍液。扣棚后如果发现有霜霉病发生就要用烟剂防治,如用10%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每次用300-400克,7-8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即可有效抑制霜霉病的传播蔓延。 五、采收在11月初当株高20厘米时即可采收,到11月中旬采收结束,每5平方 米的畦可以有采收20-30公斤。 菠菜 简述 菠菜主根发达,肉质根红色,味甜可食。根群主要分布在25~ 30厘米的土壤表层。叶簇生,抽薹前叶柄着生于短缩茎盘上,呈 莲座状,深绿色。单性花雌雄异株,两性比约为1:1,偶也有雌 雄同株的。雄花呈穗状或圆锥花序,雌花簇生于叶腋。胞果,每果 含 1 粒种子,果壳坚硬、革质。按果实外苞片的构造可分为有刺 种和无刺种两个类型。菠菜属耐寒性蔬菜,长日照植物。生长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