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问题的思考
2021国内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现状与对策范文1

2021国内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现状与对策范文 近年来,要求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公众热切盼望能早日走进高校图书馆。
然而,高校对社会的呼声反应并不是很积极。
我国近1800 所高校中,实现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少之又少。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作为当今社会一个热点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全面了解国内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分析探讨阻碍其向社会开放的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
一、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现状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知识的富矿,拥有丰富的馆藏。
有资料显示,截至2010 年,我国 1794 所高校的图书馆拥有藏书 6.6 亿多册,公共图书馆为 4 亿册;网络版电子期刊,高校图书馆占有65%,公共图书馆仅占有 28. 6%.现实情况是,与高校图书馆相比,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人群数量庞大,但资源却十分缺乏。
如果高校图书馆能够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把高校图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会为社会提供巨大而丰富的共享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阅读需求,为服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实现有限度开放的只占 14%. 最近几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有了实质性进展。
据媒体报道,2014年 12 月 1 日起,成都市内的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工业学院、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等11 所高校图书馆开始面向社会开放,社会人士均可以凭借本人身份证办理借阅证。
成都市教育局向高校提供专项补贴资金,专款专用,提高了高校向社会开放的积极性。
2012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和江汉大学联合发出倡议,推进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图书信息服务。
湖北大学图书馆向武汉市民开放图书馆资源,市民可与在校本科生享受同样的待遇。
此外,北京、上海的部分高校图书馆正在陆续开放;安徽省教育厅还下发文件,要求高校面向社会开放资源,包括安徽大学等在内的 36 所高校将率先面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和体育馆。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策略探析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策略探析本文介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进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目前向社会开放现状,探讨了促进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应采取的对策。
要努力协调学校师生与社会读者在资源利用上的矛盾;利用数字资源优势促进对外开放。
标签: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现状;策略一、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进程图书馆担负着为地方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在促进地区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市民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事业。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我国实施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在图书馆的硬件和软件上都作了极大的改善,不断扩展图书馆书库和阅览区域面积,增加读者阅览座位,增加了购书经费,丰富了馆藏资源,在信息化浪潮下,图书馆还跟进了互联网、电子书借阅、自动借书等服务,实现了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有限的公共图书资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越发的凸显,因此,有一些专家就建议将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从而来满足社会对知识信息的需求。
欧美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关注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问题,对外开放体系也逐步规范化,以美国为例,上世纪60年代颁布了高等教育法,开始尝试向国民开放,以加利福尼亚大学为例,针对不同的人群实行不同的开放政策,各分校的师生员工只需要办理借书证就可进入图书馆内查阅资料,而加利福尼亚州的州民则需要花25美元办理一张图书馆借书证就可在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借书证的有效期为一年。
又如意大利,所有的大学图书馆均向全社会开放,读者只需凭借有效证件就可进入图书馆阅览图书和查阅文献。
相较于欧美等国,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对外开放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等高校图书馆才开始对外开放,2002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这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对外开放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
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探讨

[摘要]分析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趋势、障碍,探讨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可行性及优势所在,并提出在社会开放以及开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31-0206-01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探讨云洁(安康学院,陕西安康725000)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我国高校大幅度增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成立的地方本科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下,面临着“大而不强、定位不清、活力不足”等发展困境。
要想走出困境,除了开拓创新之外,还需要与地方政府合作,政府从政策上支持高校,增加财政投入,支持高校引进优秀人才,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而高校则相应地要承担起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为地方社会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供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使命。
高校图书馆做为高校的信息情报职能中心是科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将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化成有效的生产力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则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就形成了双赢局面。
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大势所趋。
二、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障碍尽管图书馆的开放对于高校和政府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但是除了北上广的部分院校,大部分的地方高校对于图书馆的开放仍然持观望态度,这是因为开放具有一定的障碍。
(一)政策法规模糊教育部2002年印发修订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第四章“读者服务”中第二十一条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
但是,“有条件”“尽可能”都是模糊的概念,再加上文献的消耗以及劳动力的额外增加,是否能够收取适当的费用,费用的额度又是否有法可依,这些疑问都制约着高校不敢轻易向社会开放图书馆。
(二)思想定位陈旧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最大障碍是思想定位陈旧。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一直被定位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是其主要职责,馆藏资源也是针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来购置的,许多文献资源其实并不适合大众化的阅读,如果只是简单的开放而没有做出合理的调整,那么社会化就会变成一种形式,失去真正的意义。
浅谈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之利弊

山西 财政 税务 专科 学校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x i F i n a n c e& T a x a t i o n C o l l e g e
F e b . 2 01 7 V0 1 . 1 9 No . 1
图 书馆是 储存 知识 、 信息 资 源的宝 库 , 是 传播 信
息、 文化 的集 中营 , 而我 国高校 的 图书馆 是 图书馆 体
行 有偿 阅读 , 该措 施 可 为 当地 经 济 与 民众 阅读 提 高 服务 , 减 少财 政 预算实 现高校 图书馆 “ 自给 自足 ” 。 2 . 图书 馆专 业 人 员 “ 信息 咨询 服务 。高校 图书馆 有专业 的服 务 人员 , 他们 既有 不 同的专业 知识 , 又有 共 同的 图书 馆 工作 经验 。高校 图书 馆 对外 开 放 后 , 社 会 读 者进
可促 进 高校 图书馆 成 为立足 于校 内教 学与科 研 、 服 务 于 学 习型社会 的新 型对 外开放 的 图书馆 。 关键 词 :高校 图书馆 ; 对 外开放 ; 学习型社 会
中 图分类 号 :G 2 5 1 .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1 0 0 8— 9 3 0 6 ( 2 0 1 7 ) 0 1— 0 0 7 7— 0 4
放, 可按 照一 定规 则针 对某 些珍 藏版 的 书籍 、 本 身 对 图书馆 收费 的数 据库 的使 用 等 资 源 , 对 社 会读 者 实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0 2—1 2
作者简介 : 张
欢( 1 9 8 0一) , 女, 山西太原人 ,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图书馆助理馆员 , 研究 方向 : 文献资源建设 。
关于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思考

高 校 的 图 书 馆 不 但 是 信 息 的传 播 源 ,更 是 知 识 的 集 散 地 ,是 推 动 整 个 高 校 全 体 师 生 广 泛 阅 读 的 重 要 力 量 .同 时 也 是 高 校 广 泛 开 展 科 研 活 动 和 教 学 活 动 的重 要 基 石 。如 今 ,构 建 学 习 型 高 校 是 当 今 社 会 发 展 的 必
学 校 的独 立 财 产 ,缺 乏 为 公 众 服 务 的意 识 。根 本 没 有
不 断 的借 鉴经 验 ,加 快 高校 图书馆对 外开 放 的步 伐 。
认 识 到 高 校 图 书 馆 里 的所 有 资 源 均 来 自 国家 ,属 于 广
大 人 民群 众 。
l 高校 图书馆 对 外开 放 的现状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S h e n y a n g A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L i a o n i n g S h e n y a n g 1 1 0 8 6 6 ;
Re le f c t i o n s o n t h e Un i v e r s i t y Li br a r i e s O pe i ng n t o t h e Pu bl i c
REN S h u h o n g ,L I U Ti n g t i n g
数 剧 增 ,但 是 从 我 国总 体 上 看 来 对 教 育 事 业 单 位 的 投 入 依 然 不 多 。 因 此 对 高 校 图 书 馆 的 资 金 投 入 就 更 少
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相关问题辨析及应对策略

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相关问题辨析及应对策略[摘要]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提出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问题近年来国内要求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呼吁频现媒体报端,支持者中既有普通民众,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官员和图书馆业内人士,期望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设施能够惠及社会公众,解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与利用,即“读书难”的问题。
想法不无道理,但将公众读书难完全归责于高校图书馆则有失偏颇和公正。
一、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相关问题辨析1、高校图书馆是否应为公众读书难的问题承担责任(1)不能将公众读书难的问题完全归责于高校图书馆我国现有的图书馆主要有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和企业图书馆四大类型。
除公共图书馆无条件面向所有读者开放外,其他三类图书馆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和服务对象,一般只对范围内的人群开放,也就是说解决公众阅读的问题主要应由各级公共图书馆来承担。
高校图书馆伴随高校出现而产生,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说明为高校师生服务是其主要任务和职能;关于对社会开放的表述是“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而不是必须开放,措辞谨慎,也明确对社会开放并不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
(2)公共图书馆发展滞后是致成公众读书难问题的主要原因①图书馆数量偏少,空间布局不合理按国际图联规定,每1.5公里半径内、平均2万人左右要拥有一所图书馆。
至200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为2820个,按人均计算,每47.1万人才拥有1所图书馆。
333个地级行政区划中,有41个地市没有图书馆,2859个县级行政区划中,有445个县没有图书馆。
在空间布局上总体呈东强西弱的态势,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很不平衡。
②文献数量不能满足要求,经费严重短缺按国际图联规定,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的文献量应达到2册,增量0.25册。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问题探讨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问题探讨作者:吴素伟张琳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20期在“全民阅读”的大社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已是必然趋势,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高校图书馆的天然优势为图书馆的开放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也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合理地应对策略。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境界和知识文化水平,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书不断融入我们的工作生活之中,读书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基础需求,“全民阅读”时代悄然而至。
高校图书馆不可再因循守旧,及早走出校园跟上社会的步伐,为实现高校图书馆的自我价值、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全民阅读”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且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关于“全民阅读”这个问题时,明确表态“明年还会继续”。
可见“全民阅读”不仅仅是句流行语,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但如何促进全民阅读,则需要大量的好书籍与阅读学习空间。
可是每座城市仅有的一两座公共图书馆远远不能满足全民阅读的需求,然而让每座城市建立众多图书馆亦不现实,图书馆其占地面积、建造费用、图书购买更新、电子资源以及培养图书馆管理人才,会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和很长的时间周期。
因此,高校图书馆在保障师生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对外开放已成必然趋势。
二、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优势和趋势首先,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藏书、报刊、资料、电子资源。
由于开放对象的局限性,很多馆藏资源闲置、利用率较低。
如果高校图书馆能够对公众开放,不仅为“全民阅读”提供基本保障,还有效提高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高校图书馆软硬件设备完善,管理系统先进,检索系统便捷,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读便利。
再次,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针对于在校师生。
主要方便学生学习和扩展丰富业余生活,主要服务教师教学科研。
关于高校图书馆开架阅览利与弊的探讨

关于高校图书馆开架阅览利与弊的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资源的普及,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模式上面临着很大的变革和挑战。
传统的封闭式图书馆在满足不了用户阅读需求的也受制于空间、人力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
开架阅览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创新管理模式。
本文将探讨高校图书馆开架阅览的利与弊。
高校图书馆开架阅览方便了用户。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由选择图书,节省了寻找图书的时间和精力。
用户可以直接翻阅感兴趣的图书,提高了阅读效率和参考资料的获取效果。
开架阅览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借阅率。
封闭式图书馆需要用户向工作人员提出借书申请,由工作人员代为提取,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等待时间。
而开架阅览则省去了这个环节,用户可以直接借阅图书。
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用户的借书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图书的周转率。
开架阅览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更好的图书资源管理方式。
在封闭式图书馆中,图书的分类和存放完全由工作人员负责,容易出现分类混乱、难以找到图书等问题。
而开架阅览引入了自助借还的方式,用户在借还图书的过程中自行排放书架,有助于维护图书秩序和整理图书资源。
高校图书馆开架阅览容易产生图书滥借和损坏的问题。
由于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和借阅图书,有可能出现一次性借阅大量图书的情况。
这样一方面影响了其他用户的正常阅读,另一方面也对图书馆的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
开架阅览给图书馆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图书丢失和破损的风险增加。
开架阅览使得高校图书馆的安全问题引起了重视。
传统的封闭式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严格控制图书的进出,确保图书的安全性。
而开架阅览则需要加强图书馆的监控系统和安全措施,以预防图书被盗和损坏的情况。
开架阅览给图书馆的布局和空间规划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封闭式图书馆通过工作人员的管理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间,而开架阅览则需要提供更多的书架和阅览区域。
这对于图书馆的布局和空间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图书馆开架阅览带来了一系列的利与弊。
在利用开架阅览模式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注意加强的管理和安全措施,以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用户的阅读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可 阅读 , 与 校 内 读 者 享 有 除 外 借 图 书 以 外 的 同 等
权 利 包 括 免 费 上 网 ; 德 国 大 学 的 图 书 馆 也 允 许 市 民 进 馆 阅 览 ;日 本 高 校 图 书 馆 对 外 开 放 也 有 很 长 历 史L 】 ] 。 国 内 夜 游 很 多 高 校 图 书 馆 实 行 对 外 开 放 服 务 . 仅北 京市 就 有 3 4所 高 校 的 图 书 馆 实 行 对 外 开
放 。据 有 关 调 查 显 示 , 公 众 中 大 部 分 人 是 赞 成 和 欢
元 , 其 中, 纸 质文 献 资 源购 置 费 合计 约 l 0 . 7 3亿 元 ,
平均 每 所 高 校 2 3 0万 元 ; 数 字 资 源 购 置 费 合 计 约 4 . 9 8亿 元 , 平均每所 高校 1 0 6 . 5万 元 ( 秦晓珠 等. 2 0 1 2 ) 。高 校 的 文 献 和 信 息 资 源 如 此 庞 大 而 丰 富 , 。 它在 服务 于校 内师 生信 息 需 求 的 同 时 . 完 全 有 必 要 也有 能力 向社会 开 放 , 让 社 会 公 众 在 满 足 其 信 息 需 求方 面从 高校 图 书馆 得 益 。这 样 一种 资源 共享 、 共
l l= 巷
7
淮 海 r : 掌院学报( 人戈 会 、 ; : 版J
l ou r i l a l of Hu a i ha i I ns t i t u t e of l ' c c hn ol o gy( Hu n t u n i t 8
、 O1 .¨ No. 7
高 校 图 书 馆 占有 联 机 数 据 库 的 3 O , 而 公 共 图 书 馆 仅为 2 . 9 ( 高雪瑞, 2 0 l 2 ) 。据 一 项 对 我 国 4 6 4所 高校 的相关 统计 显示 , 2 0 0 9年 这 4 6 4所 高 校 文 献 资 源 购置 费 合 计 约 1 6亿 元 , 平 均每 所 高 校 约 3 4 4万
迎 高校 图书 馆对外 开放 的 , 少数 人是不 赞成 的 , 不 赞
成 的 最 主 要 的 理 由 是 认 为 开 放 后 会 影 响 校 内 学 生 的 学 习 。那 么到底 该 如何 看待 高 校 图 书馆 的开 放 呢? 笔 者拟从 以下几 方面来 探 讨这一 问题 。
中图分类 号 : G2 5 8.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3 3 3 X( 2 01 3) 0 7 — 0l 32 — 03
2 0 1 2年 7月 1 4日, 《 扬 子 晚报 》 报 道 : 南 京 师 范 大 学图 书馆实施 免 费对 外 开放 . 校 外 渎 者 填 个 人 信
题 , 而在 实践 中不 同学校 也有 不 同的做法 。
信 息 和技术 咨询服 务 , 可 根 据 材 料 和 劳 动 的 消 耗 或
服 务 成 果 的实 际 I I 殳费 。 从 资 源 的 合 理 、 有 效 利 用 方 面来说 , 高 校 图 书 馆 对 外 开 放 也 有 其 合 理 性 和 必 要 性 : 高 校 图 书 馆 存 储 了 丰 富 的 纸 质 文 献 资 料 和 数 字
资源 。据 统计 , 我国 l 0 0 0 余 所 高 校 有 藏 书 6亿 多
册 , 而 公 共 图 书 馆 仅 有 4亿 多 册 ; 高 校 图 书 馆 共 占有
网 络 版 电子 期 刊 的 6 5 . 公 共 图 书 馆 仅 占 2 8 . 6 % ;
其实, 国 外 发 达 国 家 对 高 校 图 书 馆 对 外 开 放 比 较重 视 。例如 , 美 国 耶 鲁 大 学 图 书 馆 对 校 外 公 众 开 放 , 任 何 人 可 自 由 进 出 该 校 图 书 馆 且 无 需 出 示 任 何 证件. 美 国大 多 数 高 校 图 书 馆 都 是 对 外 开 放 的 ; 英 国 剑 桥大 学 图书馆全 部 开 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校 外 读者不 用 任 何 证件
A L 】 r .2 0I 3
? O【 : ;年 1月
关 于 高 校 图 书 馆 对 外 开 放 问 题 的 思 考
李素 珍
( 江苏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图书 馆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3 6 )
摘 要 : 高 校 图 书馆 对 外 开 放 的 问题 由 来 已久 。 在 图 书馆 信 息 资 源 电 子 化 、 数 字化 、 网络 化 的 进 程 中. 高校 图 书馆 在 虚 拟 空 间 的 开 放 不 仅 是 可 能 的 而 且 是 必 然 的 ; 而 在传 统 的 业务 部 分 , 即 文 献 的 借 还和 阅览等部 分 , 高校 图书馆要 否开放 、 怎样开放 , 则 需 视 高 校 的 客 观 条 件 而 定 。从 长远 看 , 随 着 信 息 技 术 推 动 的 信 息 传 输 与 接 受 的 方 式 的 变革 , 高 校 图 书馆 最 终 会 走 向彻 底 的 开 放 。 关键 词 : 高 校 图 书馆 ; 开放 ; 信 息 技 术
( 修订 ) 》 文件 中指 出 : 有 条 件 的 高 等 学 校 图 书 馆 应 尽
可能 向社会 读者 及社 区读 者开 放 . 面 向 社 会 的 文 献
息 凭 身 份 证 获 取 阅览 证 , 便 可在该馆 免费 阅 渎书刊 。 媒 『 本( 乜同 时 报 道 了 对 这 件 事 的 不 同 观 点 和 态 度 , 从 公众 反 应来看 , 持赞 成和 反对 观点 的都有 大有 人在 。 这些 观 点和态 度带 有普遍 性 , 也就 是说 , 关 于 高 校 图 书 馆对外 开放 的 问题 , 历 来 是 人 们 关 注 和 讨 论 的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