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7.土地的面积 冀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7.土地的面积 冀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7.土地的面积 冀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7.土地的面积

一、单选题

1.20平方米是()计算的结果。

A. 长度

B. 面积

C. 重量

2.在如图梯形中,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3.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

A. 比原来大

B. 比原来小

C. 没变

D. 无法比较

4.如图中,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A. <

B. >

C. =

二、判断题

5.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6.当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比圆的面积大.

7.用三根一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最大.

三、填空题

8.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火柴盒面的大小________课桌面的宽________

教室的高________黑板面的大小________

9.下面每一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读出他们的面积:

________ 平方厘米 ________平方厘米

10.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52米4千米3000分米300厘米________

(2)300平方厘米3平方米30平方分米________

四、解答题

11.下面每组图形中,哪个面积大?在面积大的下面画“○”。

五、综合题

12.认真观察,填一填。

(1)下列图形中,空白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的是________,周长相等但面积不相等的是________。

(2)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圆的直径大约是________cm(得数保留整数)。

六、应用题

13.一块长方形水田,长30米,宽20米,每平方米收稻子6千克,这块水田一共可收多少千克的稻子?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长度的单位是米,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所以单选题B

【分析】要掌握常见量的单位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两个阴影三角形分别加上顶部的空白三角形后组成两个新的三角形,

这两个新三角形是等底等高,面积相等,空白部分是公共部分,所以两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故选:C.

【分析】由图可知,两个阴影三角形分别加上顶部的空白三角形后组成两个新的三角形,由于这两个新三角形是等底等高的,面积相等,所以两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因为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长方形后,平行四边形的底就变成长方形的长,底的邻边就变成长方形的宽,所以高变长了,则面积就变大了,即长方形的面积大于平行四边形面积;

故选:A.

【分析】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长方形后,平行四边形的底就变成长方形的长,底的邻边就变成长方形的宽,所以高变长了,则面积就变大了;据此解答.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阴影甲的面积=阴影甲所在的大三角形的面积﹣下面空白三角形的面积,

阴影乙的面积=阴影乙所在的大三角形的面积﹣下面空白三角形的面积.

所以阴影甲的面积=阴影乙的面积.

故选:C.

【分析】阴影甲和阴影乙所在的三角形等底等高,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相同的面积减去下面的空白三角形,剩余的面积还相等,据此选择

二、判断题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长度的单位是米,正确的说法是:黑板的长度是4米

【分析】考察对常见的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假设圆的半径为r,

则圆的面积=πr2,

正方形的边长=2r,

则正方形的面积=2r×2r,

=4r2,

又因4r2>πr2,

所以一个圆的直径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那么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大于圆的面积.

故答案为:√.

【分析】圆的面积=πr2,正方形的面积=a2,可以假设出圆的半径,分别代入公式求出其面积,即可进行判断.此题主要考查圆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正方形的面积:

16÷4=4(厘米),

4×4=16(平方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

16÷2=8(厘米),

8=5+3,

5×3=15(平方厘米);

圆的面积:

16÷3.14÷2

=2.5477,

≈2.5(厘米);

3.14×2.52,

=3.14×6.25,

=19.625(平方厘米);

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故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我们假设三根一样长的铁丝都是16厘米,分别求出长方形,正方形,圆的面积,再作出判断.则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3厘米,正方形的边长4厘米,求出圆的半径进一步求出面积.本题考查了正方形,长方形,圆的面积公式的运用,考查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填空题

8.【答案】面积单位;长度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解析】【解答】长、宽、高指的都是长度,“面”说的是面积

【分析】考察长度和面积的区分,让同学们自己认识和判断题面积还是长度

9.【答案】10 ;9

【解析】【解答】左边的图中有10个小格,所以表示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右边的图形中有9个小格,表示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分析】通过图形的认识来认识面积

10.【答案】(1)4千米>3000分米>52米>300厘米

(2)3平方米>30平方分米>300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本题考点:面积及面积的大小比较.

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化成什么单位要灵活掌握.

首先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排列.

四、解答题

11.【答案】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点:面积及面积的大小比较.

通过观察来分辨面积大小,最后一组数出每个图形中小方格的个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观察比较面积大小,最后一组数出每个图形中小方格的个数,再比较大小即可.

五、综合题

12.【答案】(1)A;C

(2)2

【解析】【分析】(1)选项A,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的周长都等于大圆周长的一半+小圆的周长,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的面积都等于大圆面积的一半;选项B,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的面积相等,因为它们是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周长不相等,空白部分的周长大于阴影部分的周长;选项C,空白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周长都等于正方形的两条边长的和+圆弧的长度,空白部分的面积大于阴影部分的面积;(2)观察图可知,这个圆转动一圈的长度是6厘米,要求这个圆的直径,用一圈的长度÷3.14,结果保留整数即可.

六、应用题

13.【答案】解:水田的面积=30×20=600(平方米)

一共可以收获稻子:600×6=3600(千克)

答:这块水田一共可以收获3600千克的稻子

【解析】【分析】结合生活实际考察面积的计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8.方程

一、单选题

1.下面属于方程的是()

A. x+5

B. x﹣10=3

C. 5+6=11

D. x÷12>20

2.姐姐有15张邮票,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三倍,弟弟有()张邮票。

A. 4

B. 5

C. 6

3.下面式子是方程的是()

A. B. C.

4.与方程3x+8=68的解相同的是()

A. 12x=240

B. 8+2x=68

C. 15x+x=280

二、判断题

5. x+3=3x 是方程。

6.x=3时,2x2=36。

7.方程都是等式.

8.x-3=10是方程

9.解方程:5.6︰x=2.8︰5

x=________

10.解方程

x________

11.解方程

15-x=8

x=________

12.解下列方程.

(x-12)÷4=4.5

x=________

13.解下列方程:7.2x-x=49.6

x=________

四、解答题

14.一套运动服共300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裤子和上衣的价钱分别是多少?(列方程解答)

15.解方程。

(1)8x+42=178

(2)x-40%x=120

16.妈妈带陈晨去新加坡旅游.陈晨发现,每次吃完饭结账时,账单上的总钱数已包含了加收10%的服务费.如果账单的总钱数是123.2元,那么你知道陈晨实际吃饭花了多少钱吗?请你列方程解决.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x+5,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

B、x﹣10=3,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C、5+6=11,是等式,但没含有未知数,不是方程;

D、x÷12>20,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

故选:B.

【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由此进行逐项分析后再选择.

2.【答案】B

【解析】【解答】设弟弟有x张邮票,则姐姐有3x张,根据题目3x=15

x=5

所以弟弟有5张邮票。

【分析】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A选项是一个不等式;C选项不含未知数。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3x+8=68,

3x+8﹣8=68﹣8,

3x÷3=60÷3,x=20,

1)把x=20代入12x=240,

左边=12×20=240,

右边=240,

左边=右边,它们的解相同,

2)把x=20代入8+2x=68,

左边=8+2×20=8+40﹣48,

右边=68,

左边≠右边,所以它们的解不同,

3)把x=20代入15x+x=280,

左边=15×20+20=300+20=320,

右边=280,

左边≠右边,所以它们的解不同.

故选:A.

【分析】求出方程3x+8=68的解,再把x的值分别代入各个方程,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据此解答.

二、判断题

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题中等式符合条件,所以它是方程

【分析】只要符合行成方程的两个条件的式子就是方程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x=3时,2 x2=2×32=2×9=18

【分析】含有字母等式的计算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意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方程的意义进行解答.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x-3=10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是方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由此根据方程的意义判断即可.

三、填空题

9.【答案】10

【解析】【解答】5.6︰x=2.8:5

2.8x=5.6×5

2.8x=28

x=10

故答案为10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解方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即可解答。

用移项的方法,把未知数x项放在等号的左边,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注意移项要变号),在合并同类项,即可求出x的值。此题主要考察解方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即可解答。

10.【答案】4

【解析】【解答】

[MISSING IMAGE: , ] x=4.4÷1.1

x=4

故答案为4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解方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即可解答。

用移项的方法,把未知数x项放在等号的左边,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注意移项要变号),在合并同类项,即可求出x的值。

11.【答案】7

【解析】【解答】解:15-x=8

15-x+x=8+x

8+x=15

8+x-8=15-8

x=7

故答案为:7.

【分析】运用等式的性质在等号两侧同时加上x,可以得到8+x=15,再在等号两侧同时减去8即可求出方程的解.

12.【答案】30

【解析】【解答】(x-12)÷4=4.5

x-12=18

x=12+18

x=30

【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计算。

13.【答案】8

【解析】【解答】7.2x-x=49.6

解:6.2x=49.6

6.2x÷6.2=49.6÷6.2

x=8

故答案为:8.

【分析】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解答.

四、解答题

14.【答案】解:设上衣的价格为x元,则裤子的价格为x

x+ x =300

""x=300 x=180

×180=120(元)

答:上衣的价钱是180元,裤子的钱数是120元.

【解析】【分析】设上衣的价格为x元,表示出裤子的价格,等量关系:上衣的价钱+裤子的价钱=300元,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15.【答案】(1)解:8x+42=178

8x=178-42

x=136÷8

x=17

(2)解:x-40%x=120

60%x=120

x=120÷60%

x=200

【解析】【分析】(1)先把方程两边同时减去42,再同时除以8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2)先计算方程左边能计算的部分,然后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

五、应用题

16.【答案】解:设陈晨实际吃饭花了x元钱,x+10%x=123.2

1.1x=123.2

x=112,

答:陈晨实际吃饭花了112元钱

【解析】【分析】设陈晨实际吃饭花了x元钱,根据等量关系:陈晨实际吃饭花的钱数+加收的10%的服务费=账单的总钱数123.2元,列方程解答即可.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第一部分小数乘除法 知识点: 一、小数乘法。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1000…… 3. 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是多少,再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近似值。 (3)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2、小数除法

(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 一个数除以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 求商的近似值: ①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除到第一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除到第二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第三位小数…… ②根据具体情况用去尾法取近似值。 ③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4)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6) 商的变化规律: 如果除数是小于1的小数,那么商大于被除数; 如果除数是大于1的小数,那么商小于被除数。 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小于1。

【冀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完整}

冀教版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0 ? a是正数;a<0 ? a是负数; a≥0 ? a是正数或0 ? a是非负数;a≤ 0 ? a是负数或0 ? 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小数乘除法 1、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 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要用0 补足 。 注意:书写小数乘整数的竖式时,整数的个数要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2)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是多少,再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近似值。 (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小数 a × b = b × a (a + b ) × c = a × c + b × c a × ( b × c ) = ( a × c )× b (4)积的变化规律: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时,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5)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2、 小数除法 (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个位不够商1,用0占位;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 求商的近似值: ①求小数除法的商的近似值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②根据具体情况用“去尾法”取近似值。 ③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4)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2016五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土地的面积》专项练习(无答案)(新版)冀教版

《第七单元》专项练习 一、填空。 1、计算土地的面积常用()和()作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一般用()作单位,也叫做()。 2、1公顷=()平方米 1平方千米=()公顷 33公顷=()平方千米 2.05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公顷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2)一间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40()。 (3)一片果园的占地面积约是0.5()。 (4)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约是35780()。 (5)白洋淀是河北省第一大内陆湖,面积约是82()。 4、在○里填上“>”“<”或“=”。 6公顷○600000平方米 4. 5公顷○4500平方米 3. 8平方千米○380公顷 0.2平方千米○20000平方米 二、判断。 1、一块手帕的面积约是40平方分米。() 2、一间卧室地面的面积约是20平方米。() 3、一个图书馆长25米、宽14米,占地约3公顷。()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公顷。() 5、一个游泳池底面的面积约是90公顷。() 三、选择。 1、一块试验田长300米、宽150米,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 A. 900平方米 B.4500平方米

C.4.5公顷 2、300平方米()3公顷。 A.> B.< C.= 3、一个草原的面积是80()。 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千米 4、一个广场的面积大约是5()。 A.平方千米 B.公顷 C.平方米 5、一块正方形土地的周长是2 400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 A. 0.36平方千米 B. 3.6公顷 C.36000平方米 四、解决问题。 1、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0米,宽5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一个占地6公顷的长方形植物园,宽是200米,它的长是多少米? 3、在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地里栽树,树的行距是8米,株距是4米,这,地一共可以栽树多少棵? 4、一个长方形果园的面积是0.08公顷,果树的株距是4米,行距是5米,如果平均每棵果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冀教版

a O b 2015-2016七年级上学期 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方程①x=4;②x-y=0;③2(y2-y)=2y2+4;④ x 1-2=0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A.1个B.2个 C.3个 D.4个 2.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a<-b?B.b-a>0 C.|a|<|b| ?D.a+b>0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2x+5)=-2x+5 B.- 2 1 (4x-2)=-2x+2 C.-a+b=-(a-b)??D.2-3x=-(3x+2) 4、若与互为相反数,则a=() A.B.10 C. D. ﹣10 5、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BC=2AB,M、N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 A. MN=BC B. AN=AB C.B M:BN=1:2 D. AM=BC 6.小明在某月的日历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数,算出这三个数的和是78,则这三个数的排列方式一 定不可能 ...是 × A.×××B.× C.×× D.× ×××× 7.下列图形中,线段PQ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MN的距离的是 8.如图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四个 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如果一个球按 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那么 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 A.1 号袋B.2号袋C.3号袋D.4号袋

主视图俯视图 9.如图是一个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 主视图和俯视图,则能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 个数最多 ..是 A.11个 B.12个C.13个 D.14个 10.下列说法中: ①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必须相同; ②已知线段AB=6cm,PA+PB=8cm,则点P在直线AB外; ③若AB=BC,则点B为线段AC的中点; 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⑤若互余的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则这两个角的平分线所组成的角是45° 正确的有 A.1个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 2 3的倒数是________. 12.单项式- 4 1x2y的次数是___________. 13.关于x的方程2x﹣4=3m和x+2=m有相同的解,则m的值是。 14.如图,∠AOC=150°,则射线OA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 15.绝对值大于 2 3 且不大于3的所有负整数的和为_________. 16.如图,已知:∠AOB=70°,∠BOC=30°,OM平分∠AOC,则∠BOM=________. 17.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1000000km2,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18.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标价,然后打9折出售,此时仍可获利16元,则商品的成本价为_______元. 19.当代数式1-(m-5)2取最大值时,方程5m-4=3x+2的解是_________. 20.已知f(x)=1+ x 1 ,其中f(a)表示当x=a时代数式的值,如f(1)=1+ 1 1 ,f(2)=1+ 2 1 , f(a)=1+ a 1 ,则f(1)·f(2)·f(3)…·f(50)=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本大题8分,每小题4分)计算: (1)-12 3 1-[10 3 1+(-8 3 1)-3 3 2] (2)(-2)3-22-|- 4 1 |×(-10)2第14题第16题

【良心出品】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点 第一部分方向与路线 一、判断物体方向口诀: 1.找准观测点。例子:A在B是什么方向,以B为观测点。 2.判断方向,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3.找角度,角的一条边在南或北。 二、描述路线要注意:方向和距离。 第二部分小数乘除法 一、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小数点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二、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三、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求商的近似值: ①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除到第一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除到第二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第三位小数…… ②根据具体情况用去尾法或进一法取近似值。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例4.3232……或4.32 6.商的变化规律: 如果除数是小于1的小数,那么商大于被除数; 如果除数是大于1的小数,那么商小于被除数。 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小于1。 四、解决问题 1.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2.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3.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1.1 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1.小芳在小丽的()偏()()° 小丽在小芳的()偏()()° 2.巡洋舰在雷达站的()()。 潜水艇在雷达站的()()。 护卫舰在雷达站的()()。 3.选择合适的答案。 (1) (2)

4. 邮局在亮亮家的()偏()()。学校在邮局的()偏()()。答案:1.西南 40 北东 50 2.西偏北15 北偏东60 西偏南30 3.(1)C (2) D 4.东偏北40 东偏南25

1.2 认识简单线路图 一、看图分析李红上学、放学的路线。 李红从家先向()偏()()的方向行()米到市场;再向()偏()()的方向行()米到体育馆;再向()行()米到学校。 从学校先向()行()米到()再向()偏()()的方向行()米到()再向()偏()()的方向行()米到家。 二、 邮局妇婴医院从火车站到啤酒厂该怎样走? 三、乐乐从车站去游乐园,先向()偏()到电影院,再向()偏()到游乐园。

答案 一、南东60°125 东18°200 体育馆西南18°200 市场西北30°125 二、从火车站向南到妇婴医院,再向西到邮局,再向北到商场,再向西到啤酒厂 三、东南东南

2.1 小数点位置变化(一) 一、填一填。 1、把3.67扩大10倍是( ),扩大100倍是( ),扩大1000倍是()。 2、()扩大10倍是86,4.08扩大( )倍是408。 3、0.91米=( )厘米0.03平方米=( )平方分米 6.24升=( )升( )毫升=( )毫升 2.078千米=( )米0.65吨=( )千克 8.22米=( )米( )厘米 4、0.365×( )=36.5 2.058×( )=20.58 5.6×( )=5600 0.032×( )=3.2 二、直接写出得数。 3.74×10= 7.2×100= 0.005×1000= 0.2×10= 10×0.6= 100×0.18= 1000×2.1= 1000×0.7= 三、地球上重1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大约重0.16千克。地球上重1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大约各重多少千克?

2020年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 A. 3x+12 +4=2x B.2 x +2=5 C .y 2+3y=0 D.9x-y=2 2.如果x=y ,那么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变形不正确的是 ( ) A.x+2=y+2 B.3x=3y C.5-x=y-5 D.-x 3=-y 3 3.嘉琪想找一个解为x=-6的方程,那么他可以选择的方程是 ( ) A.2x-1=x+7 B.1 2x=1 3x-1 C.2(x+5)=-4-x D.23x=x-2 4.某地区挖沟筑渠,引水灌溉,抗旱救灾,需动用15台挖土、运土机械,每台机械每小时能挖土130 m 3或运土120 m 3,为了使挖土和运土工作同时结束,安排了x 台机械挖土,则可列方程为 ( ) A .130x-120x=15 B .130x=120(15-x ) C .120x=130(15-x ) D .130x+120x=15 5.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由7x=4x-3移项,得7x-4x=3 B.由 2x -13 =1+ x -32 去分母,得2(2x-1)=1+3(x-3) C.由2(2x-1)-3(x-3)=1去括号,得4x-2-3x-9=1 D.由2(x+1)=x+7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5 6.小明在某月的日历中圈出相邻的四个数,算出这4个数的和是42,那么这4个数在日历上的位置可能是( ) A B C D 7.如果方程2x+1=3的解也是关于x 的方程2-a -x 2 =0的解,那么a 的值是 ( )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看图填空。 1.旺角花园在三井小学的( )偏( )( )°。 2.金城花苑在三井小学的( )偏( )( )°。 二、看图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笑笑家在红红家的正北方向。( ) 2.东东家在笑笑家的正西方向。( ) 3.红红家离邮局最近。 ( ) 4.医院在红红家的正西方向。( ) 三、看图标位置。 根据描述,把各场所的名称填在合适的括号里。 学校在车站正北方向。 邮局在车站正西方向。 商场在车站北偏东45°。 少年宫在车站北偏西72°。 医院在车站南偏西33°。 一中在车站南偏东60°。

书店在车站北偏西28°。 四、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1.熊猫住在森林公园正北方向,小鹿住在森林公园正南方向。 2.小羊住在森林公园正东方向,小牛住在森林公园正西方向。 五、看图描述路线。 根据上面的线路图,说一说小玲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线。 六、看图回答问题。 1路和2路公共汽车都是从火车站开出的。 1.小明从火车站去公园,应乘几路公共汽车? 2.王老师从人民路去第一中学,应乘几路公共汽车?要乘几站?

七、学校举行冬季长跑比赛,比赛路线如下图。 根据路线图描述比赛所经过的方向。 八、想一想,填一填。 1.2路车从( )开往( )。3路车从( )开往( )。 2.小明从汽车站出发到书城,应乘( )路车,乘( )站。 3.小亮从文化宫出发到游乐场,应先乘( )路车到( )站下车,再乘( )路车到游乐场。 4.从花园小区到书城怎样乘车?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北东40 2.北西30 二、1.? 2.√3.? 4.? 三、提示:根据方向和角度找位置,标图略。 四、提示:根据方向找位置,标图略。 五、去书店:小玲从家出发向北偏西60°走到商场,再向南偏西45°走到书店。回来时方向相反。 六、1.1路公共汽车 2.2路公共汽车6站 七、学校→幸福村:北偏东80°幸福村→公园:北偏西45°公园→学校:南偏西50° 八、1.花园小区动物园汽车站供电局 2.3 3 3.2 广场 3 4.先乘2路车到广场站下车,再换乘3路车坐1站到书城下车。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

有 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 0a 1a a >?= ; 0a 1a a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土地的面积》(土地面积问题)教学建议冀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土地的面积》(土地面积问题)教学 建议冀教版 教学目标: 1、经历搜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等认识我国有关陆地问题现状的过程。 2、了解我国陆地面积与人均面积的实际情况,以及全球土地荒漠化问题,能借助计算器解决大数目计算。 3、体会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客观性,培养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激发热爱祖国、关心环境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建议: ◆人均土地面积 1、交流学生课外搜集资料 的情况,如果出现数据不一致的 情况,提示学生:要了解准确数 据,需要到权威的(官方)网站 搜索,或采用权威部门公布的数 据。 2、让学生读例3统计表中 的数据,认识表中数据的单位, 然后提出:观察我国陆地面积排 序和人口数量排序,你发现了什 么?使学生了解:从世界范围 看,我国陆地面积排第三,人口 数量排第一,而且比其他国家多 得多。 3、提出“用计算器算一算 我国人均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 米”的要求,师生共同完成计算, 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 4、让学生计算出其他三个国家的人均面积,并交流。然后,提出兔博士的问题,让学

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环境资源的思想。 ◆土地荒漠化问题 1、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两组数据。教师介绍“荒漠化”的含义。 2、提出问题(1),让学生 把全球荒漠化面积与四个国家 的陆地面积比较,说一说发现了 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到比某一个 国家的面积多多少,大约相当于 俄罗斯、中国和美国三个国家面 积的总和等。 3、提出问题(2),让学生 用计算器计算并把小数改写成 分数,交流时,重点关注把0.24 改写成 24 100 。然后,启发学生 用数据描述全球荒漠化的问题。 4、提出大头蛙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增强保护环境和土地资源的意识。 ◆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答案: 广东:1725.79 山东:1670.32 河南:1808.13 四川:6093.01 江苏:1271.29 河北:2644.40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图形旋转90°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正东路小学王文卿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判断、操作的活动中,经历认识简单图形旋转的过程。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在探索图形旋转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圆形钟表、课件、有三角形的小方格纸、转椅。 教学方案:

教学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承德市竹林寺小学王慧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4、5页。 教学目标:

五年级数学上册 土地面积计算--测定直线教案 冀教版

土地面积计算—测定直线 教学目标 1. 了解测定直线是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知道测定直线的一些简单工具。 2. 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测定直线的方法。 3. 培养同学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测定直线的方法。 教具准备 测量工具若干套(标杆、卷尺、测绳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举例说明什么叫距离? 2. 常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二、新授 1. 测量土地的意义 结合本地建设实例,如:群星要建新校,要确定学校的面积有多大,都需要测量土地。所以我们这节课就学习“实际测量”。 2. 认识测量工具 (1)标杆:定直线时使用的一种工具。 (2)卷尺和测绳:测量距离时所使用的工具。 把上述工具给学生看,介绍怎样看卷尺、测绳上的尺度。介绍使用方法,使用卷尺时在两点中要拉直。 3.学习测量距离的方法 (1)量地面上较近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量出。 请两个学生用卷尺测量教室门口到窗户的距离。 (2)量比较远的距离。 量比较远的距离如学校到市场,用卷尺不能一次测出距离,量几次就会歪斜,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所得距离不准,所以要在两点中先测立一条直线。 (3)使用标杆测定两点间直线的方法。 老师用教具讲解,教学生使用标杆的方法,怎样测定两点之间的直线。 师:为什么插在C点的插杆必须和B点标杆同时被A点标杆挡住,三点才在一条直线上? 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就得到一条直线。测定直线后,就可以就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A、B间的距离。 三、实际测量练习 1.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测量操场的长,另一组测量操场的宽。每组再分成两个小组。 2.小组内各成员由小组长负责,明确分工,分配好测量工具,讨论好测量方法。 测量后,记录有关数据。 3.一个小组完成后,另一个小组接着测量。(已测量过的同学自由选择同学讨论测量方法和疑难问题。) 4.完成后回教室,整理测量数据,计算所求问题。 5.组织学生交流测量体会与结果。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具体指导,让学生注意把标杆扶正,认真观察,使后面的标杆被前面的标杆挡住。 四、小结

2013年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卷(冀教版)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卷Ⅰ(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后的答题卡内) 1. 下列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 .前进5米和后退5米 B .节约3吨和浪费10吨 C .身高增加2厘米和体重减少2千克 D .超过5克和不足2克 2. –5的绝对值是………………………………………………………( ) A 、5 B 、–5 C 、 51 D 、5 1 - 3. 如图所示,a 、b 、c 表示有理数,则a 、b 、c 的大小顺序是( ) A.a b c << B.a c b << C.b a c << D.c b a << 4. -3 1 的倒数是( ) A .-3 B . 3 C . 31 D . -3 1 5.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零、正有理数、负有理数这五类 B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7. 比-7.1大,而比1小的整数的个数是( ) A .6 B.7 C. 8 D.9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数之和大于每个加数 B 、两数之和为正,两加数必为异号 C 、两数之和为正,则两数均为正 D 、两数之和为零,则两数必互为相反数 9. 室内温度是15 0 C,室外温度是-3 0 C,则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低( ) A 12 0C B 18 0 C C -12 0C D -18 0C 10. 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 ,(25±0.?2)kg ,(25 ± 0.3)kg 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 卷Ⅱ(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1. 如果+30米表示前进30米,那么-50米表示 ,原地不动用 表示。 12. 今天的气温是零上3o C 记作+3o C,若记作—6o C 说明气温是_____________。 13. -6的相反数是 ,-8是 的相反数。 14. 比较大小:﹣0.3 _________ ﹣0.1;|﹣3| _________ |﹣4| 。 15. 若 0|2|)1(2 =++-b a ,则b a +=_________。 16. 如果数轴上的点A 对应有理数为-2,那么与A 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___________。 17. 把(-12)-(-13)+(-14)-(+15)+(+16)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 18. 123456-+-+-+ (2001) 2002+-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19.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请接着写出后面的3个数。 (1)-1,-2,+3,-4,-5,+6,-7,-8, , , ,…; (2)2,0,-2,-4,-6, , , ,…。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概念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1、描述物体的方向,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2、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 动一位;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3、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 左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 乘进率。 5、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 除以进率。 6、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 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7、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 8、用竖式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 数点对齐。 9、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是一样 的。10、求小数除法的商的近似值时,一般先除 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多一位,再按照“四 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1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 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 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 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 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 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12、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 13、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 要先算乘除法。 14、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1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5、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16、平行四边形通过剪和拼可以拼成长方 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底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 底,拼成的长方形的高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 高,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相等。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三 角形的底,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原三角 形的高。所以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8、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 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原梯形 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梯形的上 底和下底的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 1.2.5×7×4=7×(),这是根据(). 2.0.4÷0.25=()÷25 3.0.48÷0.2÷0.8=0.48÷() 4.0.5÷7.5的商保留三位小数是() 5.老师用78元钱买6本数学书,每本数学书的单价是(). 6.美术小组有6人,体育的比美术的2倍还多15人,体育小组有()人. 二、判断: 1.6.89696……保留两位小数是(). 2.三角形底不变,高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3.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高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这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选择: 1.已知0.35×170=59.5,3.5×1.7的积是() A.0.595 B.5.95 C.59.5 D. 595 2.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 倍.A.2B.4C.6D.8 3.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 A.方程的解就是解方程 B.3+5=8是方程 C.方程也是等式 D.等式就是方程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0.25×8=5.6×99=18.45÷9= 3×0.32=0.64÷0.4=2.7÷0.3 2.简算: 22.7×1.25×0.83.91×2.8+6.09×2.8 3.解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5x+28=718.7-1.2x=3.98x-2.6x=37.8 0.75x-0.95×4=8.554÷2+3x=728x-2.6=37.8 五.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1.一个数乘上0.32的积比3的五倍少1 2.44,求这个数. 2.6.75减去某数的5倍得2.75,求某数. 六、应用题: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2.小红每分钟打28个字,小青每分钟打30个字,两个人合打一篇1566字的稿件,需要多少分钟? 3.妈妈买3包奶粉和4袋洗衣粉,一共用去57.9元,已知洗衣粉每袋 4.2元,奶粉每包多少元? 4.小方的爸爸比小方大27岁,当小方爸爸的年龄是小方年龄的2.5倍时,小方多少岁? 5.甲乙两个车间共有职工312人,甲车间的人数是乙车间的1.4倍,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2012--2013学年七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5、6班刘海兰 一、指导思想: 本班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年级。通过调阅小六毕业会考成绩册和试卷,发现本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从学生作答来看,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解难题的能力低下。总体上来看,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二、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有理数的各种性质和运算法则,初步学会使用代数式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基本基本作图能力和的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发展几何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索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源自生活实践,最终回归生活。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50%。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二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 图形旋转90°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判断、操作的活动中,经历认识简单图形旋转的过程。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在探索图形旋转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圆形钟表、课件、有三角形的小方格纸、转椅。 教学方案:

转90°的画面,让学生认 识并用语言描述顺时针 旋转了多少度。 师:谁来说说喷头是怎样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生:喷头顺时针旋转。 生:喷头顺时针旋转90° 课件演示再次顺时针旋转90°,并标出角度。如: 师:大家再看,这回喷头按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 学生可能会说: ●喷头顺时针又旋转了90°。 ●喷头顺时针旋转了180° 如果两种说法都出现,教师给予肯定。如果只出现第一种, 不介绍第二种。 (2)用课件演示逆 时针旋转90°,让学生用 语言描述。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课件,如果喷头逆时针旋转…… 用课件演示。如下: 师:谁能说一说喷头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生:喷头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 继续操作课件演示,学生描述。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3)再次旋转转椅, 分别从顺时针、逆时针方 向转动90°,让学生用语 言描述。 师:同学们能根据课件描述喷头按什么方向旋转了90°。现在, 我们来转动这个转椅,请大家说出它按什么方向转动了多少度。 教师按逆时针转动90°,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90°。学生用语言 描述。 (4)在教师的带领 下,学生站起来亲身体验 按一定方向旋转90°。 师:下面,我们来做转身游戏,请同学们起立,听老师的口令, 做动作。 老师提要求,学生做,顺时针90°、逆时针90°各转两次。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7.土地的面积 冀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7.土地的面积 一、单选题 1.20平方米是()计算的结果。 A. 长度 B. 面积 C. 重量 2.在如图梯形中,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3.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 A. 比原来大 B. 比原来小 C. 没变 D. 无法比较 4.如图中,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A. < B. > C. = 二、判断题 5.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6.当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比圆的面积大. 7.用三根一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最大. 三、填空题 8.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火柴盒面的大小________课桌面的宽________ 教室的高________黑板面的大小________ 9.下面每一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读出他们的面积: ________ 平方厘米 ________平方厘米

10.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52米4千米3000分米300厘米________ (2)300平方厘米3平方米30平方分米________ 四、解答题 11.下面每组图形中,哪个面积大?在面积大的下面画“○”。 五、综合题 12.认真观察,填一填。 (1)下列图形中,空白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的是________,周长相等但面积不相等的是________。 (2)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圆的直径大约是________cm(得数保留整数)。 六、应用题 13.一块长方形水田,长30米,宽20米,每平方米收稻子6千克,这块水田一共可收多少千克的稻子?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就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与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就是正数,也不就是负数;-a 不一定就是负数,+a 也不一定就是正数;π不就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就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与正整数;a>0 ? a就是正数;a<0 ? a就是负数; a≥0 ? a就是正数或0 ? a就是非负数;a≤ 0 ? a就是负数或0 ? a就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就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就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就是0; (2)注意: a-b+c的相反数就是-a+b-c;a-b的相反数就是b-a;a+b 的相反数就是-a-b; (3)相反数的与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就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就是0,负数的绝对值就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就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 0a 1a a >?= ; 0a 1a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