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章节题库-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章节题库-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章节题库-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

研究生课程班学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水平认定考试 《微观经济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隋况下 A 、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 、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 、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 、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2、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 A 、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的绝时值保持不变 B 、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自上而下不断减少 C 、随若需求量的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自上而下不断增加 D 、当需求量等于 1 时,需求价格弹性为单位弹性 3 、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4 、消费者偏好的可传递性意味着(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和每个

无差异曲线只有一个交点) A 、无差异曲线的抖率不能为正 B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C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更高的效用 D 、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5 、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 20 %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A 、增加 20 % B 、减少 20 % C 、增加大于 20 % D 、增加小于 20 % 6 、如果一家企业劳动的边际产量和价格分别是 16 个单位和 3 元,资本的边际产量和价格分别是 46 个单位和 6 元,那么,这家企业 (16/3小于46/6资本的效率更高,因此应该用资本替换劳动投入) A 、劳动投入太多,资本投入太少 B 、劳动投入太少,资本投入太多 C 、劳动投入和资本役入都太少 D 、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都太多了 7、在短期,如均衡产出水平下有 AVC <p< Ac ,则完全竞争厂商(平均可变成本小于价格小于平均成本,总收益大于总变动成本) A 、能获取超额利润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9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 A.A与B的MRT XY =MRS XY B.A与B的MRS XY=Px/Py C.(MRS XY)A=(MRS XY)B D.上述所有条件 2.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 )。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 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D.以上均不正确 3.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MRTS LK=P L/P K B.MRTS LK=MRS XY C.MRT XY=MRS XY; D.(MRTS LK)X=(MRTS LK)Y 4.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满足生产和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的是( ) A.MRT xy=Px/Py B.A与B的MRS xy=Px/Py C.(MRS XY)A =(MRS XY)B D.MRTT xy=(MRS XY)A =(MRS XY) 5.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 XY)A =(MRS XY)B 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 LK)X=(MRTS LK)Y

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T XY=MRS XY; D.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6. 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 A.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 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D.以上均正确 7.导出下列哪一条曲线必须作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 ) A.产品转换曲线 B.消费契约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效用可能性边界 8.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分配,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的为( ) A.不使其他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9.产品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 A.消费契约曲线 B.效用可能性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生产契约曲线 10.如果竞争模型是经济的准确描述,那么( ) A.经济运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 经济运行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C.资源的配置是帕累托产效的 D.以上均正确 11.不属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假定的有() A.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 B.整个经济有n个消费者,每个消费者都是商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者;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 二、选择题 1.B 2.D 3.C 4.C 5.D 6.B 7.C 8.A 三、简答题 1.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有四个假设前提:资源稀缺性、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2.微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 答: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用数学语言描述经济现象与规律;(2)以价格理论为核心;(3)以均衡为目标;(4)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 3.微观经济学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答: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具体从三个层面展开的: 第一个层面:分析单个消费者、单个要素供给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第二个层面: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局部均衡)。 第三个层面:研究所有市场的价格同时决定。 四、论述题 1.请介绍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答: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体现在理论上新发展、方法上新发展和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三个方面。 理论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1)提出了新消费理论,包括显示性偏好理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消费也是家庭生产的理论;(2)提出了现代企业理论,包括企业的性质、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3)博弈论改写了微观经济学;(4)信息经济学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主流。 方法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计量经济学的崛起,二是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三是博弈论引入到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包括:(1)假定条件多样化,(2)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3)学科交叉的边缘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何区别? 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体现在:(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而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假设前提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和资源稀缺,而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5)中

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新探

11 《华商》 【摘要】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福利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福利经济学家们的一个必修课。本文通过考察福利经济发展的历史,梳理了公平和效率两个概念在福利经济学历史中的含义及其演变,结合十七大中关于公平与效率的阐释,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 【关键词】福利经济学;公平;效率福利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提高一个社会居民的生活福利水平的学问。如何提高福利水平?有两个方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一个社会的经济水平发展,不断提高国民收入,是其一,其二即是改变社会社会资源的分配结构,改善社会资源的分配状况,提高社会的公平程度。因此,在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问题便成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福利经济学两个基本而著名命题,他认为,福利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虽然庇古的理论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其理论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希克斯、帕累托等经济学家从不同的方面对庇古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以希克斯为代表的新一代福利经济学家根据效用序数论,以帕累托的理论为基础,反对旧福利经济学将价值判断原则,主张把价值判断从福利经济学中排除出去,进而以实证研究代替定性研究。他们也反对旧福利经济学将高收入者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庇古之后的福利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他们认为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福利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出现很多新的理论,其中包括社会福利函数论、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学说等。而这些理论的出现,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那就是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尽管以卡尔多、希克斯等人为代表的曾经试图把实证问题和规范问题分开、把效率问题和公平等问题分开来进行研究,但是根据伯格森于1938年发表《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论述》一文中提出,卡尔多等人的新研究方向是完全失败的。 正如许多学者所说,公平与效率是一对复杂的矛盾,对于他们的概念和关系的理解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在不同的学 科里他们的概念和关系又各有区别,甚至相去甚远。那么什么是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率呢?在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率指的是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最早是由洛桑学派的创建人、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在1906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社会资源配置状态,这种资源配置的改变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境况的前提下,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在这种状态下,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了最大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收入分配是公平的。如果一个经济没有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那么这个经济体制中存在着一些无效率状态。当产出可以分割时,从理论上讲,帕累托改进将会使得每一个人的境况改善。 关于公平有多种观点,如体现规则公平、条件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等。其实公平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现在我们所说的公平,必须是符合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公平。即合理的公平。所谓合理,就是合自然之理,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之理,合市场经济规律之理。可是这些都不完全是我们福利经济学中所说的公平。从福利经济学产生以来,福利经济学家们对公平的看法也是不断进步的,各抒己见,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派别和观点:(1)功利主义者[庇古(Pigou),1920;豪尔绍尼(Harsanyi), 1955]的效用公平理论。他们把经济福利即总效用作为公平的标准,认为财富分配越平均,福利越大(2)罗尔斯(Rawls,1971)的自由和基本物品公平理论。(3)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 1980、1985)的能力公平理论。从一般的意义上的公平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机会的公平。也就是说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机会是一样的,只要我们努力并提高了自己能力,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样的社会尊重奋斗,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只要奋斗就有结果。然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可能有些人并通过奋斗就有好结果,有些人凭关系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公平的第二层含义是指规则上的公平。玩游戏要讲游戏规则,不讲游戏规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或者受到严重惩罚,这是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好的规则,它必定是公平的。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两层含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统一的。机会公平是起点上的公平,而规则上的公平则是发展过程中的公平。 这与福利经济学上的公平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说福利经济学上的公平应该指分配上的公平呢?笔者认为,这是由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决定。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国民收入,目标就是要提高国民收入,并实现国民收入优化分配,从而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优化国民收入的分配就是要保证分配的公平。公平的分 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新探 罗贤文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完整版)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 1—1—4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体经济单位 B 、国民经济 C市场 D 、一般均衡问题 答案:A 1—2—1 其它条件不变时,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答案:B 1—2—2 其它条件不变时,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替代品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A、替代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替代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替代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替代品的价格下降 答案:A 1 —2—3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和互补品价格的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 单位,则该商品的需求总量变化为 A、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答案:B 1 —2—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和互补品价格的下降,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该商品的需求总量变化为 A、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答案:C 1—2—5 其它条件不变时, 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将导致该商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答案:B 1—2—6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其 A、需求增加B 、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 答案:C 1—2—7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其 A、供给增加B 、供给减少C、供给量增加D、供给量减少 答案:D 1—2—8 消费者偏好与商品需求按 A、同方向变动 B 、同方向不同比例C 、反方向变动D 、反方向同比例

第十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 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 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 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 对于A 和B ,Y X XY P P MRS = B. 对于A 和B ,XY XY MRTS MRS = C. 对于A 和B ,XY B XY A MRS MRS = D. 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 K L LK P P MRTS = B. XY LK MRS MRTS = C. LK Y LK X MRTS MRTS = D. LK XY MRS MRT =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人(A 和B )和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A. XY B XY A XY MRS MRS MRT ==

B. Y X XY P P MRT = C. Y X XY P P MRS = D. XY B XY A MRS MRS =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在帕累托状态下,可能( ) A. 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 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 C. 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 上面说得都对 7.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 A. 不使其他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 每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8.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而来的 ( ) A.无差异曲线 B.生产契约曲线 C.消费约束曲线 D.社会福利曲线 9. 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 A. 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 食品补助票计划 C. 医疗救济计划 D. 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10.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 A. 单身汉家庭 B. 三代同堂的家庭 C. 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 单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11.周期性失业的发生一般是由于( ) A. 低生产率 B. 意愿需求的变化 C. 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D. 缺少人力

微观经济学基础思考题

思考题一:亚当斯密的悖论(供求论) 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断言:当人们尽量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并且这样做不受阻碍时,他们最终同时使社会受益,即便那不是他们的目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是亚当·斯密(1723~1790)在《国富论》中提出的重要论题。亚当·斯密写道:"个体生产者只想达到自己的目标,他这样做时,像其他许多情况下一样,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结果出现,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亚当·斯密悖论一直是经济学的核心矛盾,200多年来它一直推动着经济学的发展。这一理论的效力不断受到宗教权威、经济学之外的理论思想家和经济学家自身的挑战。虽然如此,"看不见的手"这一悖论使人类行为合理化,且在20世纪越来越多地指导西方甚至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另外,斯密更一般的见解,即总体收益的结果也许有别于创造收益的个体意向,已经被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称为"使经济思想注入对社会进程一般理解的最重要、最具智慧的贡献"。这个重要的极具智慧的想法是正确的吗? 亚当·斯密与其他启蒙思想家(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后期)一道尝试着将人们从教会教条束缚和诸如骄傲、嫉妒之类的情感中解放出来,而这些在历史上曾使人类行为被扭曲。通过强调无私和来世相对于世俗生活的重要性,教会教义遏制了人类状况的暂时进步。僧侣们看到了社会底层和普通的人们为这种需要被束缚的情感左右。斯密相信,教会教义也维系一个上流社会,而该社会无助于商业活动。使牧师和其他人忧心的激情除傲慢和嫉妒外还包括愤怒,以及对荣誉或报复的欲望。他们的担忧是有根据的,因为历史上这种激情已经导致损坏政治经济稳定的争战杀伐。自从中世纪以来,商业活动就遭受僧侣和智者们的诋毁,但却受到下等人的推崇,并且这种态度在欧洲创国阶段广为流传。贪婪和欲望由被称为重商主义的一套政府强制规则所控制。斯密对个人物质利益追求的社会利益影响的强调,是对那种认为社会由僧侣式的禁欲主义和国家干预理念引导的思想的冲击。国家干预理念认为社会的破坏性激情必须由规章、制度和政府的强行干预来控制。相反,斯密认为,人们有一种嗜好去交易、交换,用物去换取另一物。这种嗜好表示出人们的判断和谨慎,它会受到社会法律和道德的规范。 因此斯密寻求使遭受严厉批评的行为社会合法化的途径,因为对于这一行为在整个系统范围内的影响,别人仅看见了混乱,他却看见了秩序与和谐。斯密用"看不见的手"去解释合理计算个人物质利益将怎样导致竞争,竞争转而为整个经济体系带来高额的产出和收入,并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斯密将这一自我调整的过程视作上帝为社会和谐创造的一条自然规则,它应为人类发现并应代替重商主义的制度规则。简而言之,斯密试图找到一条适用于经济的普遍的自然法则,它将代替自中世纪以来指导思考经济的人为规则。他相信,政府的商业政策妨碍了为全社会生产最适宜的物质产品所需的变化。个人利益可以被信赖,因为每个人被假定能很好地衡量它,即使斯密承认人类动机的多样性与重要性,他仍相信个人物质利益占支配地位,只能产生社会和谐。 无论怎样,个人的物质利益仅是多种动机的一个;这一事实为斯密"看不见的手"分析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才能确保在一组产生"看不见的手"的转换关系中的任何一点是个人物质利益而不是其他动机占支配地位?对斯密来说这是个问题,因为他没有区分全部效用和边际效用。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做到了这一点。 因此,动机的多样性构成了每个人的心理并组成了全部效用,但它不决定交换商品的价值,因此边际效用促成了交换。为什么交换的边际效用应仅由或至少主要由个人利益来引导呢?当我们考虑买卖商品时,我们已经把我们的选择限制在那些服务于同一目标并经常具有非物质性和非利已性特征的商品。诸如为疼孩子买一个玩具,为自傲或为妒嫉邻居家的车而买一辆新跑车的决定显然植根于物质利益以外的其他动机。但是在挑选满足这些动机的商品的过程中,物质考虑(价格、质量、数量、个人的收入)将对特定选择起决定作用。只要在交易决定时个人物质利益决定行为,其他动机就构不成问题。尽管斯密提出许多有关自由交换产生有益影响的例子,还提出自由交换的初步逻辑,但这样一种系统怎样增进全社会物质资料的合理配置,方法论利已主义对此进行了充分严密而持续的思考。这些探索也都被以更严密的形式表示出来。 直到20世纪头十年,马歇尔(1842~1924)提出用来解决"看不见的手"悖论的供给、需求及供求相互作用的理论,今天,斯密的社会和谐论被认为是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基本定理,即在市场体系中,竞争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效率也被称为帕累托最优,出自意大利经济学家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带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导论 一、判断 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 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 A.出现于1936 年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 二、判断 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14.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15.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7.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三、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C A.完全信息的假设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C A.一般均衡论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习题

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 2.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 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难点 1.社会福利函数与三种代表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二、关键概念 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交换的一般均衡产品转换率罗尔斯社会福利标准不可能性定理契约曲线福利经济学社会无差异曲线 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A.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对于A 和B ,XY X Y MRS P P = B.对于A 和B ,XY XY MRS MRTS = C.对于A 和B ,A B XY XY MRS MRS = D.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LK L K MRTS P P = B.LK XY MRTS MRS = C.X Y LK LK MRTS MRTS = D.XY LK MRT MRS =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A.A B XY XY XY MRT MRS MRS ==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答案已修正均为正确答案)

一、 1、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包括 ①食宿费;②学费;③书费;④如果从事工作可能会得到的工资; 2、供给的变动引起: ①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②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③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反方向变动; ④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3、商品价格变化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线称为 ①收入-消费曲线;②需求曲线; ③价格-消费曲线;④恩格尔曲线 4、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①替代效应的作用;②收入效应的作用;③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④以上都不正确。 5、若X和Y两产量的交叉弹性是-2,则X和Y是 ①替代品;②互补品;③正常品;④低劣品。 6、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说S=3P-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 场均衡价格: ①等于10;②小于10;③大于10;④小于或等于10 7、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是() ①需求的变动;②收入的变动;③需求量的变动;④偏好的改变 8、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①低档商品;②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③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④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9、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①消费者收入;②消费者偏好; ③所购商品的价格;④商品效用商品的大小 10、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商品X是价格为5元,商品Y的价格为4元。假定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X 商品和5单位Y商品,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果要得到最大效用,他应该: ①增购X和减少Y的数量;②增加Y和技术X的数量; ③同时减少X、Y的数量;④同时增加X、Y的数量 11、稀缺性意味着() ①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②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③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④消费者必须抑制他们的贪婪 12、互补品价格上升将会导致()。 ①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②需求曲线左移 ③个人增加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④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13、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变动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变动成本: ①减少;②增加;③不变;④都有可能 14、如果一条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这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①大于1;②小于1;③等于1;④等于零; 15、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 VC,则厂商 ①亏损,立即停产;②亏损,但继续生产; ③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④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 16、在自然垄断中,边际成本: ①等于价格②等于平均成本③小于平均成本④大于平均成本 17、若管理机构对垄断厂商的限价正好使其经济利润消失, 价格要等于 ①边际收益;②边际成本; ③平均成本;④平均可变成本 18、当某种产品的生产存在外部不经济时: ①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②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第1章 绪 论 1.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2.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吗?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4.市场与行业的区别是什么? 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1.在下列各种情形下,啤酒的市场价格将如何变动? (1)啤酒生产原料价格上涨; (2)消费者收入普遍提高; (3)啤酒业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 (4)凉夏。 2.假设一个封闭的岛国遭受了大海啸的袭击,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毁坏,但所幸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居民死亡。请画图分析大海啸发生前后该国粮食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3.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收。试利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4.刘先生决定总是把他的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1/a )用于购买食品。请计算他对食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5.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 Q d 550-=,供给函数为P Q s 510+-=。 (1)求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P Q d 560-=.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供给函数变为P Q s 55+-=.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6. 2006年3月1日,中国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确定了2006年白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72元。请画图分析这种最低收购价格措施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幸福与福利经济学

幸福与福利经济学 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地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将化为幸福。——张志新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 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马克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 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恩格斯 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

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列夫·托尔斯泰 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列夫·托尔斯太 一、引言 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增进社会福利的西方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是指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制度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设计完美无缺的制度,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它的思想来源和精神基础。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在公平和效益的博弈中最大程度地改善穷人福利的问题。在福利经济学的历史演进中,我们要汲取思想营养,为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对社会救助的实施提供价值规范。 二、福利经济学历史演进中的主要思想 传统经济学对福利经济学的思想都追溯到边沁的功利主义上,而真正意义上将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并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是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二战结束后,一大批福利经济学家的出现和大量的福利经济学文献的出版,极大地拓宽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与内容。因此,经济学界一般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分为新旧两派。旧派以英国庇古为代表,新派导源于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为英国的卡尔多、希克斯与美国的勒纳、萨缪尔森等所倡导。 1.庇古及其边际效用价值论 庇古以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及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均衡论为理论基础,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系统地论述了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庇古认为个人的福利可以用他所享受的物的效用来表示,整个社会的福利应该是所有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在此基础上,庇古论述了社会福利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福利越大。进而针对如何衡量和增进社会经济福利问题得出“收入均等化”的观点,针对如何才能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

微观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1、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它是指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指资源不仅在绝对数量上有限,而且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是不足的。 3、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4、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利用稀缺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将它们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 5、供给:指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 6、弹性:表示作为因变量的变量的相对变化Δy/y,对于作为自变量的变量的相对变化△x/x的反应程度(△y/y) /(△x/x)。 7、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 8、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9、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中使用各种要素的价格。 10、规模报酬:是指当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等比例变化时,该技术所决定的产量水平的变化情况。 1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某种组合和产出产量之间所存在的一定的依存关系,用函数表示就叫生产函数。 12、引致需求:引致需求又称派生需求,是指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 13、生产要素:是指为从事产品生产和服务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通常也被称为生产资源。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14、总产量(TP):是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15、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指综合运用其他生产要素进行生产、革新、从事企业组织和经营业务管理的能力、创新和冒险精神的能力。 16、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17、预算线:预算线,又称预算内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表示消费者的收入(Income)和商品价格(Price)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Quantity)的各种组合。 18、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MP):是指某一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单位所得到的产量的增加量。 19、等产量线(Isoquant Curve):等产量线是指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20、经济利润:经济利润又称超额利润,是指由于市场垄断等原因所形成的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21、需求定理: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1、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为: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21、洛伦茨曲线:是反映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的的一条曲线。洛伦兹曲线是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对应关系的几何图形,其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22、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等线(45 线)之间的面积为“不平等面积”A,洛伦兹曲线与绝对不平等线之间的面积为B,A+B为“完全不平等面积”,则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就是基尼系数,即G=A/(A+B)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21、帕累托最优: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 22、外部性:也叫外部影响,是指某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该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不相等的状况。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称为外部经济,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称为外部不经济,具体又可分类为生产的外部经济、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2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它很容易产生免费搭车问题。公共物品如果由竞争市场上私人进行生产,其结果只能是低于社会所要求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22、不完全信息:是指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很不完全的。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

福利经济学归纳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1、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问,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借以判断一种经济体系的运行时增加还是减少了福利。 2、效用 指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或者说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 ?效用具有三个特点:主观性、伦理中性、相对性。 ?分为两类:基数效用(分析工具: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社会福利 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和集合。 社会福利分类: 1、帕累托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效率。 罗尔斯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公平。 2、经济福利: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 一般福利:不能用货币度量的社会福利。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 1、旧福利经济学(理解) 代表人物庇古,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关系可以比较的前提条件下的,其理论体系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 ①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②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旧福利经济学的争议: 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2、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说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基础上,以避免设计福利计量手段和效用的人际比较关系问题。其主要要点如下: 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用于诸多用途 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问题均正确 3.稀缺存在于() A.当人们的消费量超过需求时 B.富有国家中 C.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中 D.穷困的国家中 4.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B.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D.以上任何一个答案都是对的 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D.价格理论 6.在理论的形成中假设:() A.是非常重要的,离开了一定的假设条件,分析与结论就是毫无意义的 B. 假设的某些条件往往不现实,因此有假设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C.理论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不应该有假设 D.假设往往是错误的,所以没有必要存在 7.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A.需求 B.供给 C.价格 D.均衡价格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判断题 1 ?如果需求量增加,需求一定增加。()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 起供给的变化。() 3.在商品过剩的情况下,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在商品短缺的情况 下,买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 4.在供给和需求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供给增加的幅度大于需求增加的 幅度,均衡价格将下降。() 5.假定供给不变,需求的减少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增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