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1.【卫星通信系统概念】

卫星通信是地球上多个地球站(包括陆地、水面和大气层)利用空中人造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而进行的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系统是由通信卫星、地球站和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和监控管理分系统。通信卫星由若干个转发器、数副天线与位置和姿态控制、遥测和指令、电源分系统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转发各地球站信号。地球站由天线、发射、接受、终端分系统及电源、监控和地面设备组成,主要作用是发射和接受用户信号。跟踪遥测指令站是用来接收卫星发来的信标和各种数据,然后经过分析处理,再向卫星发出指令去控制卫星的位置、姿态及各部分工作状态。监控管理分系统对在轨卫星的通信性能及参数进行业务开道前的监测和业务开通后的例行监测与控制,以便保证通信卫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

2.卫星通信体制

所谓通信体制,是指通信系统采用的信号传输方式和信号交换方式。卫星通信系统的体制主要包括基带信号的类型及复用方式、中频(或射频)信号的调制方式、多址联接方式、信道分配方式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复用方式和调制方式是无线通信中都要涉及到的,而多址联接和多址分配是卫星通信所特有的.

3. 卫星通信地球站

卫星通信系统中设置在地球上(包括大气层中)的通信终端站。用户通过卫星通信地球站接入卫星通信线,进行相互间的通信。主要业务为电话、电报、传真、电传、电视和数据传输。

卫星通信地球站按使用方式分为固定站、可搬运站和移动站(船载、车载、飞机载);按通信性能分为标准站和非标准站。在标准站中又分为A、B、C、D 4

种类型。典型的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基本组成包括:天线系统、高功率发射系统、低噪声接收系统、信道终端系统、电源系统、监控系统。为实现用户间通信,还需有地面接口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和信息交换中心。

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发展便于移动、便于安装的小型卫星通信地球站,发展了一种非常小口径通信终端(VSAT)地球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卫星通信的线路 (sorry 设计与测试未找到资料)

在一个卫星通信系统中,各地球站经过通信卫星转发器可以组成多条单跳单工或双跳单工卫星通信线路。整个通信系统的全部通信传输工作就是通过这些卫星通信线路完成。在卫星通信线路中,把从发信地球站到卫星这一段线路称为上行线路,从卫星到收信地球站这一段线路称为下行线路,上、下行线路和起来就构成一条最简单的单工卫星通信线路。当两个地球站都有收发设备和上、下行线路,而且这两条线路共用一个通信卫星转发传播相反的信号进行通信,就构成了双工卫星通信线路。

5.卫星信标

卫星信标是由卫星发送用于地球站的信标接收机确定卫星位置的专用信号,自动对准卫星. 因找不到专业的名词解释. 我自己的理解..

信标接收机是卫星通信地球站中用于天线跟踪卫星的设备,具有L/ C/Ku各频段的信标接收能力,能够完成卫星的信标信号锁定、鉴相,并将其转换成与功率成正比的直流信号送给伺服控制系统,确保天线对准卫星工作,获得最佳天线增益。

广泛应用于固定卫通地球站和车载、船载动中通系统中。

一般由输入预选单元、一次混频处理单元、二次混频处理单元、三次混频处理单元、参考源、自动信号频率跟踪单元和微控制单元组成

6.数据链路

是数据电路加上传输控制规程,它由通信线路,调制解调器,终端及通信控制器之间的接口构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数据链路为:按照信息特定方式进行操作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终端装置与互连线路的一种组合体。所谓特定方式是指信息速率与编码均相同。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链路。

数据链路的结构分为点对点与点对多点两种。

? 数据链路传输数据信息有三种不同的操作方式

? (1)单向型。信息只能按一个方向传送。

(2)双向交替型。信息先从一个方向,后从相反方向传送。

(3)双方同时型。信息可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送。

简单介绍Philips的商用卫星IRD DVS3824的结构,大致框图如图14-1。主要部分有调谐器、QPSK解调、去扰码、纠错、解复用、解码、PAL/NTSC编码、系统控制和智能卡读出器等部分组成。调谐器部分有两个独立的射频输入和70Hz中频输出。调谐器能工作在C波段和Ku波段。根据不同的应用可以设计成MCPC接收或SCPC接收。MCPC指一个载波包含多路不同信号,称为多路单载波(Multiple Channel Per Carrier)系统。由于一个转发器只有一个载波,因此没有多载波的谐波干扰问题,频带和功率的利用率较高。但多路信号要在同一地点上星,不同节目需要地面传输设备将节目传送到地面站复用后送往上星设备。SCPC(Single Channel Per Carr ier)是单路单载波系统。每路信号占据一个载波,优点是可在不同的地点上星。由于C波段和Ku波段的频谱位置左右不一样,因此Philips的调谐器具有频谱倒置功能,便于不同卫星节目的接收。两个不同的射频输入端可以用于两种不同极化方式,即水平或垂直极化方式的接收.

7.VSAT卫星通信网的网络结构

卫星通信网的网络结构有星形、网状或者星形/网状混合三种,星形网由—个主站和若干个VSAT小站组成。主站可与任一小站直接通信,各个VAST站之间必须通过主站转接才能互相通信,此种网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网状网中各站无主次之分,任意两个VSAT站都能直接互相通信,此种网主要用于话音传输。—个网内可有数十、数百甚至数千个VAST站。 VSAT卫星通情网的主要特点:(1)组网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组合成各种拓朴结构的业务网络,以满足不同需求。

(2) 能满足话音、数据、图像、传真等多种业务的传输。(3)具有多种卫星信道分配方式,如DA MA、PAMA和动态分配方式。(4)设备趋于模块化,易于扩容、组合。(5)为用户提供多种通信规程和接口,可满足用户现有设备以以及扩容网络新增设备的联网。(6)网络管理和控制功能软件化,功能不断增强。(7)投资少、见效快。

8.频分多址方式、时分多址方式和码分多址方式各自的特点

在微波频带,整个通信卫星的工作频带约有500MHz宽度,为了便于放大和发

射及减少变调干扰,一般在星上设置若干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被分配一定的工作频带。目前的卫星通信多采用频分多址技术,不同的地球站占用不同的频率,即采用不同的载波。比较适用于点对点大容量的通信。近年来,时分多址技术也在卫星通信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即多个地球站占用同一频带,但占用不同的时隙。与频分多址方式相比,时分多址技术不会产生互调干扰、不需用上下变频把各地球站信号分开、适合数字通信、可根据业务量的变化按需分配传输带宽,使实际容量大幅度增加。另一种多址技术是码分多址(CDMA),即不同的地球站占用同一频率和同一时间,但利用不同的随机码对信息进行编码来区分不同的地址。CDMA采用了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有较好的保密通信能力、可灵活调度传输资源等优点。它比较适合于容量小、分布广、有一定保密要求的系统使用。

9.固定分配和按需分配及随机分配

固定分配FA(Fixed Assignment)是将转发器资源以固定形式分配给端站使用。这种方式所要求的系统技术和设备相对简单,但当某端站的瞬间业务量大于系统所分配的容量时,端站只能存储或拒绝业务请求,从而会造成时延增加或产生呼叫阻塞,而另外的端站即使有多余容量也不能使用,网络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按需分配DA(Demand Assignment)是根据各个端站的传输量的需求来分配系统资源的。这些需求信息或者通过一个专用的信息信道上传输,或者在业务信道上分段送回到主站的网管中心,网管中心响应需求并临时分配一个信道给这个业务使用,当业务完成后,又收回此信道的使用以便分配给下一个需求者,可以看出按需分配方式可以较好地利用卫星资源,所以连续业务的多址接入大都采用了按需分配。

按需分配也存在其固有的缺陷,比如传送请求信号的信令信道会占据系统容量,当信令信道采用固定载波传输时,为了把信令信道的使用限制在系统总容量的合理范围内,便会限制网络中VSAT端站的数量。如果为了方便地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端站而避开这种限制,可以采用随机接入信令信道的方案,但这又可能会使信令造成碰撞,从而增加了业务通信建立所需要的时延。

在按需分配系统中,在信息被传送前,必须先进行请求信令的传输和信道配置,所以该业务信息必须首先在站内等待,传播时间加上处理时间,总的时延可能高达1-2秒。如果送一条消息就必须建立一次连接,那么这种方案就很不适应突发业务短信息的传输。比如传送一条信息其长度为200字节,传输速率为64kb/s,则所需时间为25ms,而连接建立的时延约1.5s,则在传输该消息之前的报头时延是信息传输时间的60倍,效率非常低下。对于这种突发性短信息业务,就必须用到随机多址方式。

交互式数据业务大多采用随机方式争用信道,称随机多址。网络内各端站根据需要可随时向信道发送信息,在信道中各用户的一部分信息脉冲可能会互相碰撞,根据碰撞解决算法CRA(Collision Resolution Algorithm),有的信息脉冲可顺利地到达接收方,有的信息脉冲会被碰撞丢失,丢失的信息必须再次发送,直到收到对端的确认信息为止。

10.GPS

全球定位系统(NAVSTAR GPS,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Positioning System,以下简称GPS)原是美国国防部为了军事定时、定位与导航的目的所发展,希望以卫星导航为基础的技术可构成主要的无线电导航系统,未来并能满足下一个世纪的应用

定位原理: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目前GPS系统提供的定位精度是优于10米,而为得到更高的定位精度,我们通常采用差分GPS技术:将一台GPS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上进行观测。根据基准站已知精密坐标,计算出基准站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并由基准站实时将这一数据发送出去。用户接收机在进行GPS观测的同时,也接收到基准站发出的改正数,并对其定位结果进行改正,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差分GPS分为两大类: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

卫星通信系统实际案例

卫星通信系统实际案例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端、地面端、用户端三部分组成。卫星段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面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面站,卫星星体又包括两大子系统:星载设备和卫星母体。地面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也可以通过地面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地面站还包括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及其跟踪、遥测和指令站。用户段即是各种用户终端。 在微波频带,整个通信卫星的工作频带约有500MHz宽度,为了便于放大和发射及减少变调干扰,一般在星上设置若干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被分配一定的工作频带。目前的卫星通信多采用频分多址技术,不同的地球站占用不同的频率,即采用不同的载波。比较适用于点对点大容量的通信。近年来,时分多址技术也在卫星通信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即多个地球站占用同一频带,但占用不同的时隙。与频分多址方式相比,时分多址技术不会产生互调干扰、不需用上下变频把各地球站信号分开、适合数字通信、可根据业务量的变化按需分配传输带宽,使实际容量大幅度增加。另一种多址技术是码分多址(CDMA),即不同的地球站占用同一频率和同一时间,但利用不同的随机码对信息进行编码来区分不同的地址。CDMA采用了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有较好的保密通信能力、可灵活调度传输资源等优点。它比较适合于容量小、分布广、有一定保密要求的系统使用。 1.铱星系统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于1987年提出的低轨全球个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它与现有通信网结合,可实现全球数字化个人通信。 铱系统卫星有星上处理器和星上交换,并且采用星际链路(星际键路是铱系统有别于其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一大特点),因而系统的性能极为先进,但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投资费用。铱星系统除了提供电话业务外,还提供传真、全球定位(GPS)、无线电定位以及全球寻呼业务。 2.全球星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利用LEO 卫星组成一个连续覆盖全球的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向世界各地提供话音、数据或传真、无线电定位业务。它是作为地面蜂窝痛信系统和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延伸,与 这些系统具有互运行性。此外,它还是一个类似于无绳电话的无线电话系统,但其服务范围不受限制,同一手持机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的地方、任何时间与任何地方的用户建立可靠、迅速、经济的通信联络。全球星系统以高技术、低成本作为设计思想,故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由于90%的呼叫是本地呼叫,故系统没有星际交叉链路,不会旁路现有的公共网,降低了卫星成本通话费用。 面系统存在多种标准,为与其兼容,无星上处理。 CDMA技术,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在同一个频率上,允许同时通话的用户多达20个,而且还提供保密和防伪功能,可改善服务和提高可靠性,同时降低了成本和功耗。 3低轨道通信系统是只能实现数据业务全球通信的小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具有投资小、周期短、兼备通信和定位能力、卫星质量轻、用户终端为手机、系统运行自动化水平高和自主功能强等优点。

卫星应急通信项目解决方案

卫星应急通信解决方案 2007-3-16 13:56:54 阅读531次 为了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应急处置的指挥效率,公安、军队、市政、电力、地震、气象、电信、疾病控制、防火等诸多领域急需建设应急通信系统,将突发现场的视频、音频和其他数据送至指挥中心,为其获取灾情信息,进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畅通、现场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的技术保障。由于通信线路的限制,通常采用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的主用线路,卫星通信灵活多样,机动性好,但系统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因此系统平时应可用于一般的民用通信租赁,为商业用户提供高速率的话音、图像和数据传输,以降低运营成本;在遇突发事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成满足实际需要的应急通信网,迅速转变为应急战备状态,保证各种通信指挥系统的畅通无阻。 应急通信网络应具备以下特点: 1、平战结合,注重实用性 网络建设要考虑平时应用,尽量简化中心站和远端站的配置,提高利用率,在日常的工作中,整个系统资源可以用来处理民用通信:如电视会议、数据输出、视频传输等工作;当进入应急工作状态,指挥中心和整个系统资源将全部用来应付紧急公共安全事件,能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佳的资源调配和指挥,达到“一点感知,处处可知;闻警而动,处处协同;有备而战,临危不乱”的状态。 2、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应用系统建设 着眼于应急联动实际使用现状,以满足各业务部门的应用需求为前提,尽量利用和整合现有系统资源,避免重复投资,不搞“高、大、全”式的形象工程。注重网管建设,合理调配转发器资源。通过引进规范、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来保证系统的成功实施,建立科学的运行保障体系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把硬件建设放在以需求驱动的基础上。 3、支持高速率数据通信 在以往的卫星通信应用中,单链路用户数据速率达3M-20Mbps的高速率通信需求不是十分普遍,随着视频应用的日益普及,通信和互联网的各类应用速率不断提高,基于卫星通信的单链路宽带数据通信需求正越来越多。因此系统应能够支持多种类和大流量业务,可提供不低于5Mbps速率的数据通信,并具备支持大型网络的能力,适应网络覆盖全国、辐射省市、地区的日益扩大的规模要求。 4、系统安全可靠,易操作,简化接口类型和协议,避免繁复的设备组合在多媒体数据交互的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统一、标准的接口和协议,力求

构建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关口站的航空安全通信系统.doc

构建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关口站的航空安 全通信系统- 2014 年3 月8 日,马航MH370 客机失联,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多个国家投入巨大资源搜寻其下落。由于飞机上安装了第三代海事航空站,虽然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为确定搜索方向提供了很多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但是第三代航空站已经是20 年前的技术, 只能作为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数据链通道,无法提供准确位置信息。马航MH370 事件暴露出的漏洞和不足,给予中国很多警示,如果中国民航飞机发生类似事件,那么我们如何应对?有没有先进的航空卫星通信系统能够实现飞机的全球实时跟踪?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关口站的航空安全通信系统,将为飞机实现全球实时位置监控提供新方式。 一、中国海事卫星主管部门在马航事件中的相关工作 1. 信息掌握 事件发生之后,交通运输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面启动搜救的相关工作,并责成中国海事卫星管理部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和民航局等有关单位联合成立专家组,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协调,并获取大量相关信息,对失联客机海事卫星通信记录数据进行了解码、分析、评估和深入研判。 2. 对信息的研判 1)通过第三代海事卫星航空站每隔一个小时的脉冲信号,判断飞机在脱离马来西亚空管区后继续飞行至少5个小时; 2)应用卫星信号仰角和多普勒效应原理,确定飞机南北两

条可能飞行轨迹; 3)通过数据比对,进一步判断飞机南线飞行的可能性,并确定了卫星最后一次接收到自动信号时飞机的时点; 4)根据多普勒效应理论和相关数据,确定客机最后一阶段的速度变化。 根据多普勒效应理论,由MH370 七个时间点的多普勒频移数据,可计算出当时卫星与飞机的相对速度。由于卫星的位置(64.5E)是已知的,可以通过相对速度推断出飞机的航向与航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普勒频移与航速、航向的数学模型。依据马航提供的MH370 飞行速度,基本排除了飞机向北线飞行的可能性。通过上述数学模型对其他几次航班( 南向吉隆坡至悉尼,北向吉隆坡至伦敦、吉隆坡至北京等)的多普勒频移数据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相关的多普勒频移历史数据吻合。 二、可提供航空安全通信的卫星通信系统现状 目前,经过国际民航组织(ICAO)认证,能够为民航飞机提供前舱安全通信的卫星通信系统只有海事卫星、铱星和日本的MTSAT 卫星系统。由于MTSAT 系统只能提供区域卫星服务,所以本文主要介绍海事卫星和铱星系统。 1.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是一个提供全球范围内卫星移动通信的政府间合作机构,成立于1979 年,初期旨在为海上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现已发展为世界上唯一为海陆空用户提供全球卫星移动公众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的业务提供者。Inmarsat 支持的用户服务在海事应用上包括直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和数据连接;航空应用包括驾驶舱安全话音、数据、自动位置与状态报告和直拨旅客电话;陆地应用包括微型卫星电话、

VSAT卫星通信系统是双向、带宽按需分配的宽带系统

VSAT卫星通信系统是双向、带宽按需分配的宽带系统,其设计兼顾网络速率和效率。该系统将宽带前向信道和高速回传信道相结合,满足基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宽带IP数据通信需求。 系统支持DVB-S、DVB-S2等DVB开放标准。DVB-S2技术中包括先进的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方式,具有逼近香农理论极限的超低译码门限,同时采用8PSK、16APSK或32APSK调制方式,可比传统编码节省高达30%的带宽。自适应编码(ACM)和调制技术能够补偿雨衰的影响。 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下行速率70Mbps,上行速率可达2Mbps,可应用于数据通信、互联网接入、交互式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应急通信及数据采集等场合。 主要优势: ?国防科工委唯一支持的卫星通信项目,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专为宽带卫星IP接入网络设计的VSAT 系统,符合DVB-RCS标准。 ?国内首个大规模的完整VSAT系统。 ?完全自主开发,采用先进保密加密技术,具备与中办机要局指定的网络加密设备互联互通能力,不存在信息安全隐患。 ?中文网管系统,采用个性化设计,可依据需求定制,使用、维护方便。 ?提供本地化售后服务,性价比高。 功能介绍 基于标准的平台 可实现与基于IP的设备、网络等的互联互通。是支 持DVB-S和DVB-S2协议的标准化系统,可兼容标准的第

三方单收设备(DVB机顶盒或卡)。 室外单元 1U机箱式室内单元 宽带连接 提供70Mbps的下行载波速率和2Mbps的上行载波速率。 先进的IP路由功能 支持单播和组播、RIP、IGMP、UDP、TCP等协议。 系统规模 单个节点最大支持4000个终端,可扩展。 多种入境信道访问机制 带宽按需分配(BoD):根据用户业务量需求和传输时间,系统实现动态按需分配带宽。BoD适用于多用户企业网访问和互联网应用,以及大文件的传输。 信息速率保证(CIR):为用户提供类似专线的固定资源分配,以保证传输带宽,适用于VoIP和电视会议等。

移动卫星通信站系统设计方案

卫星通信系统建设招标文件 技 术 规 范 书 2013年4月

目录 1概述 (1) 1.1总体需求 (1) 1.2技术要求 (1) 1.3设计原则 (2) 2系统组成 (4) 3卫星通信设计 (5) 3.1卫星通信体制选择 (5) 3.2卫星链路计算 (5) 4X移动卫星通信站系统设计方案 (6) 4.1X移动卫星通信站功能 (7) 4.2卫星通信子系统 (7) 4.2.1x天线伺服控制系统 (7) 4.2.1.1x天线组成 (8) 4.2.1.2x天线系统设计要求 (8) 4.2.1.3x天线系统功能要求 (9) 4.2.1.4x天线系统技术指标 (9) 4.2.2卫星功放 (11) 4.2.3卫星调制解调器 (12) 4.2.3.1卫星调制解调器(网管) (12) 4.2.3.2卫星调制解调器(业务) (13) 4.2.4频谱仪 (14) 4.2.4.1便携式频谱仪 (14) 4.2.4.2机架式频谱仪 (15) 4.3视音频处理子系统 (17) 4.3.1图像采集 (18) 4.3.1.1单兵无线图像传输设备 (18) 4.3.1.2便携式摄像机 (20) 4.3.1.3装载平台室外云台摄像机 (21) 4.3.1.4装载平台室内云台摄像机 (23) 4.3.1.5装载平台两侧及后部摄像机 (24) 4.3.2图像处理与显示 (25) 4.3.2.1视频编解码器 (25) 4.3.2.2高清视频矩阵 (26) 4.3.2.3高标清转换器 (27) 4.3.2.4四联监视器技术要求: (28) 4.3.2.59寸头枕监视器技术要求: (29) 4.3.3音频系统 (30) 4.3.3.1数字调音台 (30) 4.3.3.2无线话筒 (30) 4.3.4VOIP语音网关 (33)

卫星通信应用标准体系建立

卫星通信应用标准体系建立 1卫星通信应用标准现状 1.1国外标准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的国外标准化组织主要是国际电信 联盟(ITU)和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 1.1.1ITU标准无线电频率是卫星通信应用的基础,ITU是国际三大标 准化组织之一,主要致力于世界范围内无线电频率的管理和协调。ITU 制定的标准分为以《无线电规则》为主的规则体系和以“建议书”为 主的技术建议书体系。a)《无线电规则》是由ITU各成员国根据其 《组织法》和《公约》等共同建立的一套国际通用的、管理各种无线 电业务的契约性法规。其法规规定了各类无线电业务的频段划分及其 在世界范围内的分配情况(其中与卫星通信相关的有卫星广播业务(BSS)、卫星固定业务(FSS)及卫星移动业务(MSS)),同时还规 定了各国使用无线电频率必须遵守的程序和规则。《无线电规则》是ITU管理无线电通信、协调各国在无线电管理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规范其权利和义务最重要的规范性文件。b)“建议书”是ITU确定通信系 统工作运行和互通方法的标准,是世界各国间频率争执协调过程中的 产物,也是对频率使用经验的固化和积累。它由ITU各成员国批准, 虽然不强制执行,但因为这些建议书由世界主管部门、运营商和产业 界的权威机构编制而成,享有极大的声誉,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 遍的遵守和实施。当前,ITU已发布了4000余份建议书。 1.1.2ETSI标准ETSI是由欧盟委员会批准建立的欧洲地区性电信标准化组织,旨在通过标准确保欧洲各电信网间互通,促动欧洲电信基础 设施的融合。ETSI制定的标准不但被欧共体作为欧洲法规被要求执行,而且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被推广执行。ETSI制定的与 卫星通信应用相关的标准共327项,主要分为三大类:协议标准、地 球站标准、电磁兼容标准。a)协议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DVB (DigitalVideoBroadcast,数字视频广播)标准是一套完整的、适用 于不同媒介的数字电视系统标准。其中关于卫星广播通信的分支为

VSAT卫星通信

架设天网 联通海陆 ——VSAT在海事宽带通信中的应用介绍 让VSAT在大海上闪耀光芒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VSAT就已经在欧盟国家取得了广泛应用。中国在 80年代也普遍应用了VSAT。当年地面网络还不是很发达,在那种情况下, VSAT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后,地面网络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已经非常发达。卫星网络 和地面网络实现了天地融合,继续发挥着重大作用。 但是在广阔的海洋上,有大量的船舶、石油平台以及工程船舶,以及多 种海上设施及浮标。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海上通信网络的架设不可能像陆地 上这么便捷。因此在海洋设备上工作的人们无法像陆上的人们一样享受到便 捷的光纤、线缆或蜂窝移动通信服务。所以,卫星通信是海洋通信中不可替 代的主要通信手段。 目前能够用于海事通信的手段有长波、超长波、短波通信,使用移动卫 星服务频段的国际移动卫星/Inmarsat系统、铱星系统、苏亚拉系统,以及 使用固定卫星服务频段的VSAT系统。 Inmarsat系统是最早的海上卫星通信手段,虽然稳定可靠,但带宽受到 很大限制。如铱星系统、苏亚拉系统都工作在L频段,而目前划拨给卫星移 动通信的L频段总带宽只有100多兆。带宽受限成为制约Inmarsat系统等产品

在全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带宽更大的固定卫星通信能用于海上通信,海事卫星通信服务的价格就会降低。 相比其他手段,VSAT系统具有很多优势。譬如:VSAT小站可方便地接入陆地通信网络;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小站之间可实现点对点,多个站之间双工、广播通信;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通信质量高,误码率低;可配接各种终端设备,方便地与其他网络互联互通。 尤其需要指出,VSAT系统的工作频段从C频段发展到Ku频段,今天已经发展到Ka频段,带宽远比L频段宽裕。从当前的应用情况看,VSAT主要用于宽带常态通信,而Inmarsat系统主要用于窄带应急通信。 目前为止,VSAT系统是海上宽带解决方案的几乎唯一手段。目前很多电信运营商——包括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他们在海上、船舶上、其他载体上架设基站,可以覆盖周边海域,进行手机通信。 强大而贴心的海事VSAT 海事VSAT系统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船员通信,持续在线的Internet服务,针对海上船员的远程培训、视频流服务、可视电话服务,远程医疗服务;②船上设备,船上设备远程监控,远程IT管理,工程操作数据交换,在线报修以及订单管理;③船舶驾驶,在线电子海图,视频会议,实时商业应用。 在上述领域中,有一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远程医疗服务。以前船上生活非常艰苦,海员在船上容易因为伙食、环境等原因而生病。在陆地上很轻微的疾病,在船上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有一个良好的、长期在线的系统,在陆地上的医生就可以远程对患者进行诊断,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再例如船上设备远程监控。现在船舶以及海洋平台上的设备越来越先进,而船员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毕竟有限,对于设备的维护维修不能只依靠船员。如果具备一个实时在线的系统,在陆地上的工程师和专家就可以对这些设备进行远程诊断,大大节约了船员的工作量和其他成本。以前一旦船上的某个重要设备损坏了,必须要靠港维修,这必然导致停运并带来损失,而且停靠

卫星通信调查报告

卫星通信调查报告 篇一:卫星通信_VSAT 卫星通信网的调查报告 VSAT 卫星通信网的调查报告 摘要:本报告对VSAT 卫星通信网的概念特点进行介 绍,并且对VSAT 通信网的系统分类、网络体系结构、卫星 链路特性及协议和多址协议等进行调查。关键字:网络体 系结构多址协议链路特性 一、 VSAT 系统概述 VAST 概念及特点 VSAT 早起被称为微型站、小型站或甚小孔径终端。到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人们习惯称为 VSAT 终端或 VSAT 系统。VSAT 系统中小站设备天线口径通常为~,由主站应用管理软件监测和控制小型地球站。 VSAT 具有以下特点: 1)可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 等; 2)可工作在 C 波段或 Ku 波段; 3)终端天线小、设计结构紧凑、功耗小、成本低、 安装方便、对环境要求低; 4)网络组网灵活、独立性强; 5)可以与计算机、ISDN 联网; VSAT 系统分类

按照不同的多址方式、调制方式、传输速率、传输业务,VSAT 系统可分为 5 二、 VSAT 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 20 世纪 80 年代,VSAT 技术在非语音通信业务和计算机联网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系统主要用于在主站(Hub)与各远端小站(VSAT)之间低俗数据传输。具体应用有两个方面:1)跨国公司或行业的专用数据网,用于总部与各分部之间的数据通信,便于由下而上的信息汇总和由上信息传达和信息发布。2)分级管理的计算机网,用于主机与各分机之间数据通信。这类网络通畅为星形结构,各小站和主站之间可以直接通信,而小站数据通信需要主站转发。 上图所示为卫星 VSAT 星形网的组成和路径示意图。VSAT 星形网的主站规模和容量都与一个 TDMA 卫星系统地球站相当实际上,VSAT 星形网的主站在规模和容量方面都与一个 TDMA 卫星系统地球站相当。实际上 VSAT 星形网的入站链路通常采用 TDMA 访问协议,传输效率较低,一般仅64Kb/s 或128KB/S ,这有利于降低小站的成本。 VSAT 系统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其中电话业务的需求。这种低成本、小容量和稀路由的卫星通信系统,十分适合用于农村和边缘地区提供基本

中国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一号详细透析 导读:多年以来,卫星通信以其覆盖范围广、组网灵活、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优势,在野外勘探、边境巡逻、抗争救灾等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小型终端数量不足、设备种类多、无法互连互通等原因,依然未能满足救援队伍快速机动的通讯需求。因此,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开始应运而生。那么,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从诞生到发射,是如何一步一步走来的? 一、什么是卫星移动系统 移动通信卫星就是可以为移动和便携式终端提供通信的卫星。优势是可以为车辆、飞机、船舶和个人等移动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等通信服务,并可以实现用户终端的小型化、手机化。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由于受到地面基站覆盖区域的限制,一般在边远山区、沙漠戈戈壁、森林、边境等地区不能实现通信的全覆盖。而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就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可以自上而下实现区域的全覆盖,不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有人统计全国地面移动通信覆盖率不足国土陆地面积的10%,即使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型城市,地面移动通信覆盖率也不足20%,像中国南海这样广阔的区域地面移动通信就更难以实现全覆盖。而我工作在的频段信号传输损耗小,雨衰小,可以实现地面终端设备的小型化,便于携带,同时保证通信质量。 二、天通一号开通运行背景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震区地面通信网络全面瘫痪,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只能租用国外的卫星电话抗震救灾。 而国际上的移动卫星系统已经形成了多个覆盖全球或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铱星系统(Iridium)、欧星系统(Thuraya)和国际移动通信卫星系统(Inmarsat,international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介绍资料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北京米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

目录 1 系统概述 (1) 1.1 INMARSA T发展背景 (1) 1.2 INMARSA T在卫星通信领域的重要性 (1) 1.3 INMARSA T的应用 (2) 1.4 INMARSA T通信体制和技术参数 (2) 1.4.1 通信体制 (2) 1.4.2 频率范围 (2) 1.4.3 调制方式 (3) 1.4.4 编码方式 (3) 2 INMA RSAT系统的构成 (3) 2.1 空间段 (3) 2.2 地面段 (5) 2.2.1 卫星控制中心(SCC) (6) 2.2.2 网络控制中心(NCC) (6) 2.2.3跟踪遥测指控站(TT&C) (6) 2.2.4 网络协调站(NCS) (6) 2.2.5 地面关口站(LES) (6) 3 INMARSAT系统的移动终端 (7) 3.1 INMARSAT-B (8) 3.2 INMARSAT-C (8) 3.3 INMARSAT-M (9) 3.4 INMARSAT Mini-M系统 (10) 3.5 INMARSAT-Aero (10) 3.6 INMARSAT-F (11) 3.7 BGAN终端 (12) 3.8 ISATPHONE终端 (13)

1 系统概述 1.1 INMARSAT发展背景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简称INMARSAT,于1979年7月16日正式成立,成员国由当时的28个已发展到目前的近百个,INMARSAT总部设在伦敦,主要负责操作、管理、经营INMARSAT系统的政府间合作机构。现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为海、陆、空用户提供全球移动卫星公众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业务的国际组织。 INMARSAT卫星通信最初只提供海上通信业务,它向广大的海上用户提供遇险呼叫、紧急安全通信、电话、用户电报、传真、各种数据传输、无线电导航等二十余种通信业务。1982年开始提供全球海事卫星通信服务。随着新技术的开发,1985年10月,INMARSAT大会通过了INMARSAT公约和业务协定的修正案,决定把航空通信纳入业务之内。1989年又决定把业务从海事通信发展到航空、陆地移动通信领域,并于1990年开始提供全球性卫星航空移动通信业务。 为了适应海事通信事业和通信网络发展的需要,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于1993年正式改名为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组织,1999年改制为股份制公司,2005年初成功上市,至今运转良好,是全球移动卫星通信业务的主要提供者,在世界移动卫星通信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2 INMARSAT在卫星通信领域的重要性 ●INMARSAT系统是全球唯一同时承担卫星移动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的卫 星通信系统; ●INMARSAT系统成立时间早、占有市场份额大、运营良好、终端类型多、 业务种类全面; ●INMARSAT系统最初由各国政府投资组建,影响广泛; ●INMARSAT系统通信体制成熟,卫星先进,地面站遍布全球; ●各国军方都将INMARSAT卫星通信系统作为军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第50卷 第6期2017年6月 通信技术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Vol.50 No.6 Jun.2017 ·1093· doi:10.3969/j.issn.1002-0802.2017.06.00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肖龙龙1,梁晓娟2,李 信1 (1.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航天指挥系,北京 怀柔 101406;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兼具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的特点,使其优于其他通信手段,保证了实时、灵活、高效的通信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领域。分析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根据移动通信卫星的轨道类型,分别介绍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并详细阐述卫星移动通信在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归纳卫星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卫星通信;通信领域;移动通信;轨道 中图分类号:TN9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17)-06-1093-08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XIAO Long-long1, LIANG Xiao-juan2, LI Xin1 (1.Department of Space Command, PLA Academy of Equipment, Beijing 101416, China; 2.Qinghai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Xining Qinghai 810008, China) Abstract: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is makes it superior to oth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b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communi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analyzed firstly, the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orbi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L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described. Secondly, the application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civil and military fields are discussed, an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summarized. Key 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field; mobile communication; orbit 0 引 言 卫星移动通信在通信业务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它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能够实现对海洋、山区和高原等地区近乎无缝的覆盖,可满足各类用户对移动通信覆盖性的需求。卫星移动通信依靠卫星通信的特点,在移动载体上集成了卫星通信系统或者卫星通信终端,从而实现载体在移动中的不间断通信。移动载体既可以是飞行器和地面移动装备,也可以是海上移动载体和移动单兵,大大扩展了移动卫星通信的使用范围和环境适应性,使其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1]。本文从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出发,介绍国内外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卫星移动通信在军民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收稿日期:2017-02-22;修回日期:2017-05-20 Received date:2017-02-22;Revised date:2017-05-20

VSAT卫星通信系统

VSAT卫星通信系统 【什么是VSAT卫星通信系统】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 【VSAT卫星技术的应用】 【什么是VSAT卫星通信系统】 VSAT是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的缩字,直译为甚小口经卫星终端站。所以也称为卫星小数据站(小站)或个人地球站(PES),这里的“小字”指的是VSAT卫星通信系统中小站设备的天线口径小,通常为1. 2-2.4M。利用此系统进行通信具有灵活性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及小站可直接装在用户端等特点,利用VSAT用户数据终端可直接和计算机联网,完成数据传递、文件交换、图像传输等通信任务,从而摆脱了远距离通信地面中断站的问题。使用VSAT作为专用远距离通信系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VSAT卫星通信系统由空间和地面两部分组成。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空间部分就是卫星,一般使用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卫星可以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如C、ku和Ka频段。星上转发器的发射功率应尽量大,以使VSAT地面终端的天线尺寸尽量小。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地面部分由中枢站、远端站和网络控制单元组成,其中中枢站的作用是汇集卫星来的数据然后向各个远端站分发数据,远端站是卫星通信网络的主体,VSAT卫星通信网就是由许多的远端站组成的,这些站越多每个站分摊的费用就越低。一般远端站直接安装于用户处,与用户的终端设备连接。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 1、系统参数 外向载频:信息速率512KBPS,12FEC,BPSK调制方式,时分复用(TD M)。 内向载频:信息速率128KBPS,12FEC,BPSK调制方式,频分多址、时分多址混合方式(FDMA TDMA)。 误码率:EB No>6.5dB时,小于1×10-7。 ①数据通信 速率:异步:75-19.2kbps 同步:(采用接口规程)1.2-56kbps; 同步:(位透明)1.2-65kbps; 规程:SDLC、X.25,BITT(位透明方式); 电气接口:主站:RS-232C、RS-449、V35(DTE、DCE均可) 小站:RS-232C(DCE);

卫星通信地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概述 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定义: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又是宇宙无线电通信形式之一,而宇宙 (1)宇宙站与地球站之间的通信;(直接通信) (2(直接通信) (3)通过宇宙站转发或反射而进行的地球站间的通信。(间接通信) 第三种通信方式通常称为卫星通信,当卫星为静止卫星时称为静止卫星通信。 大多数通信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卫星:轨道在一定高度时卫星与地球相对静止)。静止卫星是指卫星的运行轨道在赤道平面内。轨道离地面高度约为 35800km(为简单起见,经常称36000km)。 静止卫星通信的特点 (1 a 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只要在卫星波束范围内两站之间的传 输与距离无关) b 覆盖面积大(三颗卫星即可覆盖所有地方),可进行多址通信(一发多收) c 通信频带宽(带宽为500M d 信号传输质量高,通信线路稳定可靠 e 建立通信电路灵活、机动性好(只要卫星覆盖到,均可建立地面站进行通信) f 可自发自收进行监测 (2 a 静止卫星的发射与控制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国内做卫星发射的很少)。 b 地球的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轨道与赤道平行,切线方向下来无法到达两 c 存在星蚀(卫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和日凌(地球在太阳和卫星之间)中断 ——(现今可通过处理缩短这种现象)

d 有较大的信号传输时延(发射和接受时间)和回波干扰。 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 通常卫星通信系统是由地球站、通信卫星(前两个为主要组成,负责卫星收发)、跟踪遥测及指令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后两个提供辅助功能,监测卫星、姿态调整等)4大部分组成的,如图所示。 (2 两个地球站通过通信卫星进行通信的卫星通信线路的组成如图所示,是由发端地球站,上、下行无线传输路径和收端地球站组成的。

VSAT简单介绍

本文针对交通应急行业的特点论述了VSAT卫星通信技术在交通应急系统上应用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并制定最佳的实施方案,使之具有科技含量高、性能高、成本低的特点。 1 交通应急通信的需求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人员流动性很大。这就对水陆交通的安全性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交通安全性影响甚大,并且交通重大、特大事故和交通道路塌方等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突发的灾难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建设。 重大交通事故也不仅仅发生在陆上城市人口密集区。在远洋、内陆江河以及一些偏远地区,塌方、洪水、地震或沉船等事故发生频率也不断增加。在这些远离人群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地面线路(PSTN、GSM等)没有办法进行覆盖或是在重大事故发生的同时已经完全被破坏掉了。现场到指挥中心的全部通信都要依赖于应急通信。应急响应,速度是关键。在交通应急中采用交通应急通信车、安全搜救船和单兵的应急通信设备,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应急通信设备带入突发事件的发生地点,从而将交通现场的灾难情况、人员伤亡情况以语音甚至动态图像的方式汇报指挥中心,迅速确定灾难级别,有效的调动救援物资及医疗救援力量,在最短时间内挽救伤者生命、挽回经济损失、恢复交通畅通。 2 VSAT概述 卫星通信自60年代开始商用以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现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现代通信手段之一。80年代,随着卫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领域出现了VSAT卫星系统。VSAT直译为“甚小口径终端”,指天线直径小于2.4m,G/T值低于19.7DB/K,是由大量地面站构成的卫星传输系统。由于VSAT系统可以直接安装到客户端,使用户、家庭和个人可以直接利用卫星通讯;同时,系统能提供高品质的数据、语音、图像,较能满足现代通讯发展的需要,是传统卫星通讯方式的重大突破和发展。VSAT系统已成为现代卫星通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21世纪初卫星通讯三大重要发展方向(包括VSAT、行动卫星通讯、直播卫星)之一。VSAT通信方式主要有点对点:指VSAT站与站(2个站)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多点到多点:指VSAT站(2个以上)之间的双向交互式通信;广播方式:指主站到远端小站的卫星广播方式。VSAT通信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利用VSAT组网的便利性。 VSAT卫星通信网的主要优点如下。 (1)VSAT是真正的全球通信,覆盖面广、容量巨大、通信不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2)地面站设备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安装与操作简单。VSAT小站可直接安装在用户所在的楼顶、轮船或汽车上等,可直接与用户终端接口; (3)组网灵活方便。由于网络部件模块化,便于调整网络结构,易于适应用户业务量的变化; (4)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链路环节少,故障率低,通信畅通率高,适于多种业务和数据率; (5)直接面向用户,特别适用于用户分散、稀路由和业务量小的专用通信网。 由于上述种种技术优点,因此VSAT是构建交通应急通信网络的最佳方案。 3VSAT构建交通应急通信网络方案 根据VSAT系统传输业务种类,其网络结构可分为星状网、网状网和混合型网。网状网不需要主站,各小站之间可以任意建立通信链路,但该网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技术复杂,系统成本较高。交通安全应急通信是在原有通信系统遭破坏或发生紧急情况下,保证通信畅通,主要以移动的车载站和船载站为主,小站硬件设备不可能过于复杂。因此,选择点到多点双向通信的星形网作为交通安全应急通信系统中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目前,VSAT卫星通信网使用的频段主要有C波段和Ku波段。根据交通安全应急通信系统应用的需要,VSAT 卫星通信网工作频段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与地面其它通信系统间的干扰;(2)卫星转发器资源和现有通信技术和设备;(3)通信业务需求;(4)天线接收系统噪声;(5)电波传输损耗;(6)天线口径和高功放的使用等。 C波段电波传输条件好,降雨影响小,路径可靠性较高,但它与地面微波通信频率相同,存在干扰,使其功率通量密度不能太小,造成天线尺寸较大。 Ku波段不存在微波干扰,天线尺寸小,数据传输速率高,但降雨对它传播损耗影响大。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培训讲学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 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星通信载波的链路计算方法为,先分别计算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载波功率与等效噪声温度比C/T或者载波与噪声功率比C/N、以及载波与干扰功率比C/I,再求出考虑干扰因素的系统载噪比C/(N+I)和载波的系统余量。 上下行C/T 上行和下行C/T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C/T U = EIRP E – Loss U + G/T Sat C/T D = EIRP S – Loss D + G/T E/S 式中的EIRP E 和EIRP S 分别为载波的上行和下行EIRP,Loss U 和Loss D 分别为总的 上行和下行传输衰耗,G/T Sat 和G/T E/S 分别为卫星转发器和地球站的接收系统品 质因数。上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C/N与C/T 的关系 C/N与C/T的关系式为 C/N = C/T – k – BW N = C/T + 228.6 – BW N 式中的k为波兹曼常数,BW N 为载波噪声带宽。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C/I与C/IM 卫星通信载波需要考虑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上行和下行反极化干扰C/I XP_U 和 C/I XP_D 、以及上行和下行邻星干扰C/I AS_U 和C/I AS_D 。此外,还需考虑转发器在 多载波工作条件下的交调干扰 C/IM 。 C/N与C/I的合成 由多项 C/N和C/I求取总的C/N、C/I、以及C/(N+I)的算式为 (C/N Total )-1 = (C/N U )-1 + (C/N D )–1 (C/I Total )-1 = (C/I XP_U )-1 + (C/I AS_U )–1 + (C/IM)-1 + (C/I XP_D )-1 + (C/I AS_D )-1 (C/(N+I))-1 = (C/N Total )-1 + (C/I Total )–1 上述三个算式中的数据均为真数形式。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米波通信技术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

目录 1 系统概述 (1) 1.1 INMARSA T发展背景 (1) 1.2 INMARSA T在卫星通信领域的重要性 (1) 1.3 INMARSA T的应用 (2) 1.4 INMARSA T通信体制和技术参数 (2) 1.4.1 通信体制 (2) 1.4.2 频率围 (2) 1.4.3 调制方式 (3) 1.4.4 编码方式 (3) 2 INMARSAT系统的构成 (3) 2.1 空间段 (3) 2.2 地面段 (6) 2.2.1 卫星控制中心(SCC) (6) 2.2.2 网络控制中心(NCC) (6) 2.2.3跟踪遥测指控站(TT&C) (6) 2.2.4 网络协调站(NCS) (6) 2.2.5 地面关口站(LES) (6) 3 INMARSAT系统的移动终端 (7) 3.1 INMARSAT-B (8) 3.2 INMARSAT-C (8) 3.3 INMARSAT-M (9) 3.4 INMARSAT Mini-M系统 (10) 3.5 INMARSAT-Aero (10) 3.6 INMARSAT-F (11) 3.7 BGAN终端 (12) 3.8 ISATPHONE终端 (13)

1 系统概述 1.1 INMARSAT发展背景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简称INMARSAT,于1979年7月16日正式成立,成员国由当时的28个已发展到目前的近百个,INMARSAT总部设在伦敦,主要负责操作、管理、经营INMARSAT系统的政府间合作机构。现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为海、陆、空用户提供全球移动卫星公众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业务的国际组织。 INMARSAT卫星通信最初只提供海上通信业务,它向广大的海上用户提供遇险呼叫、紧急安全通信、、用户电报、传真、各种数据传输、无线电导航等二十余种通信业务。1982年开始提供全球海事卫星通信服务。随着新技术的开发,1985年10月,INMARSAT大会通过了INMARSAT公约和业务协定的修正案,决定把航空通信纳入业务之。1989年又决定把业务从海事通信发展到航空、陆地移动通信领域,并于1990年开始提供全球性卫星航空移动通信业务。 为了适应海事通信事业和通信网络发展的需要,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于1993年正式改名为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组织,1999年改制为股份制公司,2005年初成功上市,至今运转良好,是全球移动卫星通信业务的主要提供者,在世界移动卫星通信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2 INMARSAT在卫星通信领域的重要性 ●INMARSAT系统是全球唯一同时承担卫星移动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的卫 星通信系统; ●INMARSAT系统成立时间早、占有市场份额大、运营良好、终端类型多、 业务种类全面; ●INMARSAT系统最初由各国政府投资组建,影响广泛; ●INMARSAT系统通信体制成熟,卫星先进,地面站遍布全球; ●各国军方都将INMARSAT卫星通信系统作为军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

移动卫星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XX

移动卫星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XX 移动卫星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移动卫星车(船)载站 北京XXXXXXX公司 目录 一、公司简 介 ..................................................................... .. (3) 二、概述...................................................................... (3) 三、解决方 案 ..................................................................... .. (4) 四、系统介 绍 ..................................................................... .. (6) 4.1 系统概述...................................................................... ...................................................... 6 4.2 系统功能模块 ..................................................................... .. (6)

4.2.1 移动卫星车载站系 统 ..................................................................... (6) 4.2.2 全天候远程监控系 统 ..................................................................... .. (11) 4.2.3 单兵通 信 ..................................................................... . (15) 4.2.4摄像系 统 ..................................................................... .. (16) 4.2.5 屏幕显示系 统 ..................................................................... .. (16) 4.2.6音响系 统 ..................................................................... .. (16) 4.2.7 视频会议系 统 ..................................................................... .. (17) 4.2.8 远程监示系统(图像回 传) ....................................................................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