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碱金属元素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碱金属元素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碱金属元素习题带答案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Ⅰ.学习重点:

1.掌握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理解碱金属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

3.了解焰色反应及其操作方法,学会用焰色反应鉴别钾、钠及其化合物

Ⅱ.学习难点: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Ⅲ.训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次外层电子层都是8

B.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除锂外均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D.单质的密度都小于1

2.下列物质间反应时,可能引起爆炸的是()

A.钠和硫研磨 B.氯化钠溶于水

C.过氧化钠中通入二氧化碳 D.钾投入水中

3.下列关于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铯是一种可溶性离子化合物

B.碳酸氢铯加热能迅速分解,碳酸铯受热不分解

C.铯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铯

D.在自然界中有少量游离态的铯存在

4.下列物品的盛放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钾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B.烧碱必须密封保存

C.碱金属必须保持在煤油中

D.氢氧化钠溶液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存放

5.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K ②Na ③Fe ④Ag,能置换出铜单质的是()A.① B.①② C. ③④ D. ③6.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Li<Na<K<Rb<Cs

B.密度:Li<Na<K<Rb<Cs

C.熔点、沸点:Li<Na<K<Rb<Cs

D.还原性:Li>Na>K>Rb>Cs

7.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直接观察时,火焰呈黄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浅紫色,下列有关该无色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钾和钠的混合物

B.一定含K+,可能含Na+

C.一定含Na+,可能含K+

D .既含K +,又含Na +

8.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13g ,溶于足量的稀H 2SO 4中,生成氢气1.0g ,则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 )

A .Na 和Mg

B .Zn 和Fe

C .Mg 和Al

D .Al 和Fe 9.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过量的NaHCO 3和少量的Na 2O 2,将其加热到30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容器内残留的固体是( )

A .NaHCO 3和NaOH

B .Na 2CO 3和NaOH

C .NaHCO 3和Na 2CO 3

D .只有Na 2CO 3

10.关于Li 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B .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

C .它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CO 2

D .它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离子相同

11.有关Na 2CO 3和NaHCO 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相同质量的Na 2CO 3和NaHCO 3与足量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

B .Na 2CO 3比NaHCO 3热稳定性强

C .Na 2CO 3和NaHCO 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 .Na 2CO 3和NaHCO 3均可与NaOH 溶液反应

12.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钾放入236g t ℃的水中,得到t ℃的氢氧化钾饱和溶液312g ,则t ℃时KOH 的溶解度是( )

A .112g

B .56g

C .28g

D .76g

13.现有2.8g 碱金属(R )及其氧化物(R 2O )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形成3.58g 碱,则该金属为( )

A .Na

B .K

C .Li

D .Rb

14.某碱金属元素A 的硫化物中,A 和硫的质量比为7:16,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7

B .14

C .23

D .39

15.铷和另一种金属的合金4.6g 和足量的水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0.2g ,则合金中另一金属一定是( )

A .锂

B .钠

C .钾

D .铯 16.超氧化钾用于急救供氧

4KO 2+2CO 2

2K 2CO 3+3O 2,若用156g K 与O 2完全反应生成超氧化钾,用此超氧化钾

和CO 2完全反应可放出氧气的体积是( )(O 2的密度此时为1.428g/L )

A .67.2L

B .22.4L

C .44.8L

D .11.2L

17.mg 过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跟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作用后,固体质量变为ng ,则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

A .

%1007)(39?-m m n B .%10014)

(39?-m m n

C .%1007)(39?-m n m

D . %10014)(39?-m

n m

18.按右图装置持续通入x 气体,并在管口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浊,则x 、y 可以是( )

A .H 2和NaHCO 3

B .CO 和Na 2CO 3

C .CO 和CuO

D .H 2和Fe 2O 3

19.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 2、HCl 、CO 。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 3溶液和灼热的CuO ,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Na 2O 2固体,气体体积变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没有N 2,CO 和HCl 中至少有一种

B .一定有N 2、HCl 和CO

C .一定在N 2、CO 和HCl 中至少有一种

D .一定有N2和HCl ,一定没有CO

20.有甲、乙、丙三种溶液。甲溶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乙溶液,沉淀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再加入丙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由甲、乙、丙三种溶液依次是( )

A .CaCl 2、稀HNO 3、BaCl 2三种溶液

B .CaCl 2、稀Na 2SO 4、K 2SO 4三种溶液

C .BaCl 2、稀HNO 3、Na 2SO 4三种溶液

D .CaCl 2、稀HCl 、Ba (NO 3)2三种溶液

2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成是( )

A .K +、HCO 3-、Cl -、SO 42-

B .S 2-、CO 32-、Cl -、K +

C .K +、Cu 2+、SO 42-、Na +

D .K +、Cs +、NO 3-、SO 42-

二、填空题

22.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溶于水后与盐酸完全反应放出CO 2,用“增大”或“减少”填空:

(1)若纯碱中含NaHCO 3,则所需盐酸用量 ,产生的气体 。 (2)若纯碱中含K 2CO 3,则所需盐酸用量 ,产生的气体 。 (3)若纯碱中含NaCl ,则所需盐酸用量 ,产生的气体 。 23.碱金属除 略带金色光泽外,其余的都是 ,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 ,熔、沸点最低的是(除Fr ) ,原子半径最大的(除Fr 外,下同)是 ,金属性最强的是 ,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式量最小的碱金属碳酸盐化学式是 。

24.x 、y 、z 、w 是钾的化合物,且它们有以下关系:

x ?→?△

y+CO 2↑+H 2O w+CO 2?→?Y+O 2

w+H 2O ?→?

Z+O 2↑ y+Ca(OH)2?→?Z+CaCO 3↑ 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

x y z w 三、推断题

25.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 2CO 3、NaCl 、K 2SO 4、CuCl 2、BaCl 2、K 2CO 3和Na 2SO 4,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HNO3后,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未见紫色火焰。

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不能肯定是否含有。

四、实验题

26.要除去下列各溶液中的杂质,将所需试剂的化学式填在空白处,再写出有关的离子

溶质杂质除杂试剂有关离子方程式

NaOH Na2CO3

K2CO3KHCO3

NaHCO3Na2CO3

NaCl NaHCO3

27.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约18%的盐酸和水)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在实验中Na2O2和Na2O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应选用的装置是(只要求写图中装置的标号)

(3)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

五、计算题

28.质量为17.8g的KOH和KHCO3混合物,在250℃加热,冷却后发现混合物质量损失4.0g,求混合物中KOH、KHCO3质量分数各为多少?

29.现有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13.7g,用过量的盐酸处理,共收集到气体6.6g,求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30.今有0.99g碱金属及其氧化物的混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为1.38g,求混合物的成分及质量。

参考答案

一、1.B 2.AD 3.AB 4.CD 5.D 6.A 7.D 8.BC 9.D 10.AD 11.BC 12.B

13.B 14.A 15.A 16.A 17.B 18.AC 19.D 20.C 21.BD

二、22.(1)增多、增多(2)减少、减少(3)减少、减少

23.铯、银白色、Li、Cs、Cs、CsK Li2CO3 24.KHCO3、K2CO3、KOH、K2O2或KO2

三、25.BaCl2、Na2CO3、Na2SO4、CuCl2、K2SO4、K2CO3、NaCl;

四、26.

Ca(OH)2CO32-+Ca2+

CaCO3↓

KOH HCO3-+OH-

CO32-+H2O

CO2CO32-+CO2+H2O

2HCO3-

HCl HCO3-+H+

CO2↑+H2O

27.(1)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 (2)①④⑤

(3)G A B F

五、28.KOH 15.7% KHCO384.3% 29. 61.3% 30.Na 0.23g Na2O 0.76g或K 0.82g K20 0.17g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元素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元素知识点 1.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包含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六种元素.因为钫是人工放射性元素,中学化学不作介绍. 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相似性: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为8个电子(其中Li原子次外层只有2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总是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显+1价. 递变性:Li、Na、K、Rb、Cs等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失电子水平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1)颜色:银白色金属(Cs略带金色光泽). (2)硬度:小,且随Li、Na、K、Rb、Cs,金属的硬度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弱所致.碱金属的硬度小,用小刀可切割. (3)碱金属的熔点低.熔点的锂为180.5℃,铯的熔点是28.4℃.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4)碱金属的密度小.Li、Na、K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碱金属的密度逐渐增大.但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出现“反常”现象.这是因为金属的密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原子质量,另一方面是原子体积,从钠到钾,原子质量增大所起的作用小于原子体积增大的作用,所以钾的密度反而比钠的密度小. 4.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碱金属与钠一样都是活泼的金属,其性质与钠的性质相似.但因为 碱金属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其金属活泼性有所差异,化合物的性质也有 差异. (1)与水反应 相似性: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2R+2H2O=2ROH+H2↑(R代表碱金属原子) 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水准增大,生 成物的碱性增强. 例如:钠与冷水反应放出热量将钠熔化成小球,而钾与冷水反应时,钾球发红,氢气燃烧,并有轻微爆炸.LiOH是中强碱,CsOH是碱. (2)与非金属反应 相似性:碱金属的单质可与绝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物都是 含R+阳离子的离子化合物. 递变性:碱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除锂和常温下缓慢氧化的钠能生成 正常的氧化物(R2O)外,其余的碱金属氧化物是复杂氧化物. 4Li+O2=2Li2O 4Na+O2 2Na+O2 Na2O2 (过氧化钠,氧元素化合价-1) K+O2 KO2 (超氧化钾) (3)与盐溶液反应 碱金属与盐的水溶液反应时,首先是碱金属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生成的碱可能再与盐反应. 特别注意:碱金属单质都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较不活泼金属.如:

酸与金属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酸与金属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选择题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但大多数混合物的参数介于其组分之间。下面简单介绍混合物的这一特点在相关计算中的应用: 理解:先用数学知识进行认识 4与8的平均值x之间的关系 4 < x < 8 联系化学知识↓↓↓ 净物A 的数值< 混合物的数值< 纯净物B 的数值 依据上面的分析相关题型有: a. 已知纯净物AB的数值,求混合物的数值的取值范围; b.已知混合物的数值,求两种纯净物AB的取值范围; c.已知纯净物A(或B)的数值和混合物的数值, 求另一种纯净物B(或A)取值范围; 下面是相关的类型题: a. 已知纯净物AB的数值,求混合物的数值的取值范围; 1.Mg.Al Zn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HCl反应,产生氢气0.4g, 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A.15g B.10g C.3.6g D.3g 答案: 极值法:设全部为锌,则要产生0.4克氢气要锌13克; 设全部是铝,则要产生0.6克氢气要铝3.6克 现在是混合物,介于两者之间,所以选B 2.将15g两种金属的混合粉末投入定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g氢气,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 A.Mg Ag B. Zn Cu C. Al Fe D. Al Mg 解答:这道题中,Mg、Zn、Al、Fe都是可以反应的,Ag、Cu都是不反应的。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知道 A 镁为12克<15克,银不反应的,可以。 B 锌为32.5克>15克,铜不反应的,不可以。 C 铝为9克<15克,铁为28克>15克,可以。 D 铝为9克<15克,镁为24克>15克,不可以。 因此应该选B、D b.已知混合物的数值,求两种纯净物AB的取值范围; 3.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和物3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1克氢气, 则组成该混和物的两种金属可能是() A. Mg和Fe B. Fe和Zn C. Zn和Cu D.Cu和Ag 解析:Mg(12克1克氢气); Fe(28克1克氢气)。 Zn(32.5克1克氢气); Cu和Ag(与酸不反应)。 A 12g 28g均小于30g ,不可能; B 28g<30g<32.5g,可能; C 32.5g >30g ,Cu与酸不反应,不可能;

碱金属元素教案

一、课题:碱金属元素课型:预习+展示课 使用时间:2014-7-9 主备人:韩艳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在掌握钠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锂、钾、铷、铯的性质。 ②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并能运用碱金属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性,分析其原子结构的差异及相同之处。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实验对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②通过对碱金属元素结构、性质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实验及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②培养学生认识“量变引起质变”,“本质决定现象”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 ①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性质的递变规律 ②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学方法:探究法、启发法等 四、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内容 (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特点(见ppt) 思考问题1:通过观察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发现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之处吗?有什么递变规律吗? 温馨提示:(1)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 (2)递变性:从Li→Cs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二)思考问题2: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对碱金属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温馨提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最外层电子越来越易失去,性质越来越活泼。 (三)碱金属物理性质的递变性(见ppt) 思考问题3:从表中你可以总结出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什么相似及递变规律吗? 温馨提示:(1)相似性:色(铯略带金色)、软、轻、低、导 (2)递变性:从锂到铯硬度减小;ρ增大(K与Na反常);熔、沸点降低 2、小组探究与讨论 (一)钠、钾与O2反应的比较

碱金属元素性质总结讲解-共13页

元素周期律碱金属元素性质总结 I.元素周期律 1.周期表位置IA族(第1纵列),在2、3、4、5、6、7周期上均有分布。元素分别为锂(Li)-3,钠(Na)-11,钾(K)-19,铷(Rb)-37,铯(Cs)-55,钫(Fr)-87。 2.碱金属的氢氧化物都是易溶于水, 苛性最强的碱, 所以把它们被称为为碱金属。 3.碱金属的单质活泼,在自然状态下只以盐类存在,钾、钠是海洋中的常量元素,其余的则属于轻稀有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十分稀少。钫在地壳中极稀少,一般通过核反应制取。 4.保存方法:锂密封于石蜡油中,钠。钾密封于煤油中,其余密封保存,隔绝空气。 II.物理性质 II.1物理性质通性(相似性) 1.碱金属单质皆为具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铯略带金黄色),但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氧气的氧化作用生成氧化物膜使光泽度下降,呈现灰色。常温下均为固态。 2.碱金属熔沸点均比较低。摩氏硬度小于2,质软。.导电、导热性、延展性都极佳。 3.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小于2g/cm3,是典型轻金属,锂、钠、钾能浮在水上。 4.碱金属单质的晶体结构均为体心立方堆积,堆积密度小。 II-2.物理性质递变性 随着周期的递增,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递变性有: 1.金属光泽逐渐增强。 2.熔沸点逐渐降低。 3.密度逐渐增大。钾的密度具有反常减小的现象。 II.3.物理性质特性 1.铯略带有金色光泽,钫根据测定可能为红色,且具有放射性。 2.液态钠可以做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3.锂密度比没有小,能浮在煤油中。 4.钾的密度具有反常现象。 钾的密度反常变化的原因:根据公式:ρ=A r/V原子,可知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使密度增加,而电子层的增加又使原子体积增大使得密度减小。即单质的密度由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体积两个因素决定。对钾来说,核对最外层引力较小,体积增大的效应大于相对原子质量增加产生的影响,结果钾的密度反而比钠小。 II.5焰色反应 1.碱金属离子及其挥发性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燃烧时会显现出独特的颜色,这可以用来鉴定

高一化学《碱金属元素》知识点详解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新课指南 1.掌握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理解它们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 2.掌握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金属钠和钾以及它们的离子的操作技能. 3.通过学习碱金属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本节重点: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跟原子结构的关系. 本节难点: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跟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材解读精华要义 相关链接 1.钠的原子结构 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1个电子,分三层排布,最外层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2.钠的典型化学反应 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够与多种物质反应.钠单质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还原性. 知识详解 知识点1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从下表可以看出,锂、钠、钾、铷、铯的原子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是相同的,都是1个电子.这个电子对原子半径的大小是有影响的,一旦失去这个电子变成离子,离子半径就显著地比原子半径小了.例如,钠原子的

半径是1.86×10-10m,钠离子的半径则为0.97×10-10m.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锂钠钾铷碱金属 项目 元素符号Li Na K Rb Cs 电子层结构 Ⅰ相同点: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 Ⅱ递变规律(从锂到铯):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知识点2 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里都以化合态存在,它们的金属由人工制得.下表列出了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小结①相似性:碱金属除铯略带金色光泽外,其余都呈银白色.碱金属都比较柔软,有延展性,它们的密度 都比较小(Li、Na、K的密度小于1 g/cm3,Rb、Cs的密度大于1 g/cm3),熔点较低(Li大于100℃,其余小于 100℃),铯在气温稍高的时候,就呈液态.它们的导热、导电的性能都很强.碱金属,特别是锂、钠、钾,是 金属中比较轻的. ②递变规律(从Li→Cs):密度呈增大趋势(但K

碱金属元素 教学设计

【有关"碱金属元素" 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 碱金属元素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一、金属元素的结构及物理性质 注意:K、Na密度变化趋势反常ρNa>ρK 碱金属元素中Rh有Rb、Cs密度大小水 Na、K、Cs可保存在煤油中,而Li常保存在凡土杯中 二、焰色反应 1、内容: 钾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 钠:黄色 2、用途:测定金属或金属阳离子的存在 操作:①将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热至与原火焰颜色一致 ②蘸溶液或粉未在外焰观察,每次实验完毕,应用稀盐酸洗净铂丝。灼烧至与火焰颜色一致*,观察钾的焰色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三、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1、结构(Li次外层为2个电子) 2、相似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的反应

注意:1、Li燃烧生成L2Io,而Na以后的金属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K至K以后的金属燃烧生成RO3起氧化物 结论:碱金属与大多数非金属起反应,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即失电子的能力。 *应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因金属氯化物高温下易挥发。 2、与H2O反应 2K+2H2O=2KOH+H2↑ 2K+2H2O=2K++2OH-+H2↑(遇水燃烧) K、Na与H2O反应巨烈,放出的热使生成H2燃烧火焰呈紫色,并有较轻微得爆炸声,酚酞变红显碱性。 结论:与H2O反应由Li——Cs逐渐巨烈,Li遇水不溶成小球,Na熔成小球,K燃烧。 4、碱金属的递变规律 四、钾肥 1、钾肥:主要指KCl K2SO4 K2CO3 钾盐为速效肥而CO(NH2) 2等为迟效肥 推出:应避免与氨态氮肥混合使用,放出NH3。应CO32—反应NH4+→NH3↑ 2、氮促进叶片生长,磷促进果实根发育,钾促进茎的生长。 3、岩石的风化 4、CO2自得:1)水的吸收;2)岩石风化;3)光合作用 教案内容: 内容1:知识讲解 教学设计2. 碱金属元素 教案内容:

知识点主族元素碱金属和卤素

第一章第二节主族元素碱金属和卤素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均易电子,具有强性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失电子能力逐渐,还原性(元素金属性)逐渐。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4Li + O2 Li2O 2Na + O2 Na2O2 点燃点燃 2 Na + 2H2O =2NaOH + H2↑ 2K + 2H2O =2KOH + H2↑ 2R + 2 H2O = 2 ROH + H2 ↑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___个电子,都显___ 价.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水和氧气反应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碱性:LiOH <NaOH <KOH < RbOH < CsOH 3.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反常)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小结: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了碱金属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二)卤族元素: 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均易电子,具有强性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氧化性(元素非金属性)逐渐。还原性(元素金属性)逐渐从F到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 (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2)密度逐渐增大;(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 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X2 + H2= 2 HX 卤素单质与H2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HF HCl HBr HI

(完整版)碱金属元素知识点整理

第五讲碱金属元素 1.复习重点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碱金属元素相似性递变性 2.难点聚焦 (1)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O、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锂、钠、钾、铷、铯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碱金属都是强还原剂,性质活泼。具体表现在都能与 2 Cl、水、稀酸溶液反应,生成含R+(R为碱金属)的离子化合物;他们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是强碱; 2 O 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又决定了他们在性质上的递变性。具体表现为:①与 2 H O反应越来越剧烈,③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②与 2 CsOH RbOH KOH NaOH LiOH >>>>; (2)实验是如何保存锂、钠、钾:均是活泼的金属,极易氧化变质甚至引起燃烧,它们又都能与水、水溶液、醇溶液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是易燃易

爆物质,存放它们要保证不与空气、水分接触;又因为它们的密度小,所以锂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或封存在固体石蜡中,而将钠、钾保存在煤油中; (3)碱金属的制取:金属Li 和Na 主要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取;金属K 因为易溶于盐不易分离,且电解时有副反应发生,故一般采用热还原法用Na 从熔融KCl 中把K 置换出来(不是普通的置换,而是采用置换加抽取的方法,属于反应平衡);铷和铯一般也采用活泼金属还原法制取。 (4).焰色反应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所用火焰本身的颜色要浅,以免干扰观察. (2)蘸取待测物的金属丝本身在火焰上灼烧时应无颜色,同时熔点要高,不易被氧化.用铂丝效果最好,也可用铁丝、镍丝、钨丝等来代替铂丝.但不能用铜丝,因为它在灼烧时有绿色火焰产生. (3)金属丝在使用前要用稀盐酸将其表面的氧化物洗净,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以除去能起焰色反应的少量杂质. (4)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因为钾中常混有钠的化合物杂质,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色火焰,以看清钾的紫色火焰. 3. 例题精讲 例1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Li 6.9,Na 23,K 39,Rb 85。今有某碱金属M 及其氧化物2M O 组成的混合物10.8 g ,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溶液经蒸发和干燥得固体16 g ,据此可确定碱金属M 是[ ] A 、Li B 、Na C 、K D 、Rb 解析 设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当设混合物全是碱金属或全是碱金属氧化物时有如下关系: 22222M H O MOH H +=+↑ 222M O H O MOH += 10.8 g →10.8×[(A +17)/A]g 10.8 g →10.8×[2(A +17)/(2A +16)]g 但实际上该混合物中碱金属及其氧化物都存在,则可建立不等式:[10.8(17)/]16[10.8(17)/(8)]A A A A ?+>>?++。 解得:35.3>A >10.7,从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可知该碱金属只能是钠。 答案 B 例2 为了测定某种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足量的水)的总质量为ag 。将质量为bg 的某碱金属单质放入水中,立即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g 。

碱金属卤族元素练习题

碱金属卤族元素练习题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随着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碱金属单质具有还原性,形成的离子具有强氧化性 C碱金属单质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 D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2.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以下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勺碱性强 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 C.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的氧化性大于Cs+ D.AI的金属性大于铯的金属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碱性:LiOH > NaOH > KOH > RbOH B.金属性:Rb > K > Na > Li C.和酸反应时1个Fe能失去2电子,1个Na失去1个电子,所以

Fe的金属性强于Na D.Rb不易与水反应放出H 4.已知金属钾有如下性质: 钾的密度比水小钾的熔点低钾与水反应时放出热 量④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以上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中的() A.①④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还原性:HF > HCI> HBr > HI B.稳定性:HF < HCI < HBr Br 2 > I 2> F 2 D.密度:F2< Cl 2< Br 2< I 2 6.卤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B.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减小 C.从F到I,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 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卤素单质与f化合由易到难顺序为F2< Cl 2< Br 2< I 2 7.X、Y是元素周期表第叫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

高考化学复习碱金属元素知识点小结

15-16高考化学复习碱金属元素知识点小结碱金属都是银白色的金属(铯略带金色光泽),密度小,熔点和沸点都比较低。以下是碱金属元素知识点小结,请大家掌握。 1.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包含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六种元素.由于钫是人工放射性元素,中学化学不作介绍. 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相似性: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为8个电子(其中Li原子次外层只有2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总是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显+1价. 递变性:Li、Na、K、Rb、Cs等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1)颜色:银白色金属(Cs略带金色光泽). (2)硬度:小,且随Li、Na、K、Rb、Cs,金属的硬度逐渐减小.这是由于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弱所致.碱金属的硬度小,用小刀可切割. (3)碱金属的熔点低.熔点最高的锂为180.5℃,铯的熔点是28.4℃.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4)碱金属的密度小.Li、Na、K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碱金属的密度逐渐增大.但钾的密

度小于钠的密度,出现反常现象.这是由于金属的密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原子质量,另一方面是原子体积,从钠到钾,原子质量增大所起的作用小于原子体积增大的作用,所以钾的密度反而比钠的密度小. 4.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碱金属与钠一样都是活泼的金属,其性质与钠的性质相似.但由于碱金属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其金属活泼性有所差异,化合物的性质也有差异. (1)与水反应 相似性: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2R+2H2O=2ROH+H2(R代表碱金属原子) 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生成物的碱性增强. 例如:钠与冷水反应放出热量将钠熔化成小球,而钾与冷水反应时,钾球发红,氢气燃烧,并有轻微爆炸.LiOH是中强碱,CsOH是最强碱. (2)与非金属反应 相似性:碱金属的单质可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物都是含R+阳离子的离子化合物. 递变性:碱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除锂和常温下缓慢氧化的钠能生成正常的氧化物(R2O)外,其余的碱金属氧化物是复杂氧化物. 4Li+O2=2Li2O 4Na+O2

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元素》 【高考考点】1 ?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比较 2. 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理解碱金属元素 (单 质、化合物)的相似性核递变性 3. 焰色反应(Na 、K ) 【知识要点】 一.碱金属 1 .结构 碱金属在周期表中位于 _________ 族,其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 多,它们的电子层数逐渐 _______________ ,原子半径逐渐 ____________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 逐渐 __________ ,原子失去最外电子层中电子的能力逐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它们的金属性逐 渐 ____________ 。 2 .性质 ⑴物理性质(单质) 二.焰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叫焰色反应。 1. 步骤 ⑴干烧将铂丝烧至无色; ⑵蘸烧 蘸取待测物进行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⑶洗烧 每次实验后都要用 _________________ 洗净铂丝,灼烧至无色。 2 .一些金属或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的颜色 ⑵焰色反应是原子或离子的外围电子被激发跃迁而产生各种颜色光的过程。 与气体物质燃 烧时产生各色火焰有本质区别,它利用的是元素的物理性质。

⑶一般只有少数金属才能发生焰色反应。

【高考试题】 1. 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6. 将足量CO2通人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n)和通入 7. 钾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 Na (l) + KCl (I) NaCl (l) + K (g); △ H> 0 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下表。 压强(kPa) 13.3353.32101.3 K的沸点(O590710770 Na的沸点(O700830890 KCl的沸点(O1437 NaCl的沸点(O1465 ⑴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____________ ,而反应 的最高温度应低于__________________ 。 ⑵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 进行实验。 主要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NaH + H 20 = NaOH + H 2?,它也能 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 A .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C.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苛性钾B.碘化氢 3. 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 NaHCO3 B. HNO3 4. 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 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5. 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 A. 0.9%氯化钠溶液 C. 1.25 %碳酸氢钠溶液 F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B. NaH中H「半径比Li +半径小 D .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 C. 硫酸 D .醋酸 C. Agl D. HClO B. 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D .氢氧化铷是弱碱 B. 0.9 %氯化铵溶液 D. 5%葡萄糖溶液 C D A B

《碱金属元素与卤素》教案

《碱金属元素与卤素》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掌握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具体体现并能通过现象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 过程与方法: 1、由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分析推导出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让学生通过总结实验来得出物质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由实践得出理论,并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2、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规律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碱金属、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碱金属、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三、教学过程: 【板书】 一、碱金属元素 【科学探究一】请同学们看书本P5完成该表。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 (一)原子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电子层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加,半径增大。(二)物化性质 1、物理性质 【科学探究二】根据碱金属的物理性质表格,请总结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共性、递变性?

【总结】 【板书】 相似性:均为银白色(cs略带金黄色),密度较小,硬度小,熔沸点较低。 递变性:从上到下,密度增大(Na到K密度减小),从上到下熔沸点降低。 【讲解】(讲解物理性质时联系之前做过的Na的实验。讲解密度时联系公式ρ=M/V)。 【板书】 2、化学性质 相似性:元素金属性强,均易失去一个电子显+1价;金属单质还原性强,均易与氧气等氧化剂反应。

【讲解】碱金属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易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 【板书】 递变性:从上到下,元素金属性增强,单质的还原性增强。 【讲解】碱金属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递增,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最外层电子易失去,金属性逐渐增强,表现在参加化学反应时越来越剧烈。 【辨析】金属性:元素失去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具体物质失电子能力。 【板书】 金属性越强具体体现在: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置换出氢气越容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另外一般来说金属在活动顺序表中越靠前,与同一种非金属反应越容易金属性也越强。(1)、碱金属与水反应 【探究实验二】钾与水反应实验 【投影】视频演示Li、Rb、Cs与水反应的实验,请学生观察,与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作比较. 钾与水反应钠与水反应

高考化学复习碱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复习碱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 碱金属都是银白色的金属(铯略带金色光泽),密度小,熔点和沸点都比较低。以下是碱金属元素知识点,请大家掌握。 1.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包含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六种元素.由于钫是人工放射性元素,中学化学不作介绍. 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相似性: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为8个电子(其中Li原子次外层只有2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总是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显+1价. 递变性:Li、Na、K、Rb、Cs等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1)颜色:银白色金属(Cs略带金色光泽). (2)硬度:小,且随Li、Na、K、Rb、Cs,金属的硬度逐渐减小.这是由于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弱所致.碱金属的硬度小,用小刀可切割. (3)碱金属的熔点低.熔点最高的锂为180.5℃,铯的熔点是28.4℃.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4)碱金属的密度小.Li、Na、K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锂的

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碱金属的密度逐渐增大.但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出现反常现象.这是由于金属的密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原子质量,另一方面是原子体积,从钠到钾,原子质量增大所起的作用小于原子体积增大的作用,所以钾的密度反而比钠的密度小. 4.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碱金属与钠一样都是活泼的金属,其性质与钠的性质相似.但由于碱金属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其金属活泼性有所差异,化合物的性质也有差异. (1)与水反应 相似性: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2R+2H2O=2ROH+H2(R代表碱金属原子) 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生成物的碱性增强. 例如:钠与冷水反应放出热量将钠熔化成小球,而钾与冷水反应时,钾球发红,氢气燃烧,并有轻微爆炸.LiOH是中强 碱,CsOH是最强碱. (2)与非金属反应 相似性:碱金属的单质可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物都是含R+阳离子的离子化合物. 递变性:碱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除锂和常温下缓慢氧化的钠能生成正常的氧化物(R2O)外,其余的碱金属氧化物是复杂氧化

碱金属盐及计算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碱金属盐及计算 A组 1.下列物质长期置于空气中质量不会增加的是 A NaOH固体 B 浓H2SO4 C 碳酸钠晶体 D Na2SO3溶液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时,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 Na和O2 B NaOH和CO2 C NaHCO3和NaOH D Na2CO3和HCl 3.用足量的盐酸与100g CaCO3反应,将生成的CO2通入含有30g NaOH的溶液中,溶液里生成的钠盐是 A Na2CO3 B NaHCO3 C Na2CO3和NaHCO3 D NaCl 4.用1L中含有HCl 36.5g的盐酸100mL与13.4g Na2CO3·xH2O恰好完全反应,则x值为 A 3 B 6 C 9 D 10 5.用1L 1.0mol/L NaOH溶液吸收0.8mol 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量浓度之比是 A 1︰3 B 2︰1 C 2︰3 D 3︰2 6.向盛有25mL 0.2mol/L的Na2CO3溶液的试管中通过一支插到试管底部的长滴管,徐徐注入0.1mol/L盐酸75mL,在标况下,产生CO2气体体积为 A 28mL B 42mL C 56mL D 84mL 7.1.06g Na2CO3跟20.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7),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0.100mol/L B 0.200mol/L C 0.500mol/L D 1.00mol/L 8.向含有0.14mol Na2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有HCl 0.2mol的稀盐酸,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正确的是 9.向含0.14mol Na2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一定量HCl的稀盐酸,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得0.20mol NaCl和0.08mol NaHCO3 B 剩0.04mol Na2CO3,得0.20mol NaCl C 剩0.06mol HCl,得0.14mol NaCl和0.14mol NaHCO3 D 得0.06mol NaCl和0.08mol NaHCO3 10.用15mL 2mol/L的H2SO4溶液与15mL 3mol/L的Na2CO3溶液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欲制最多的二氧化碳,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把两种溶液快速混合并不断搅拌 B 把两种溶液缓慢混合并不断搅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1.2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教案(5)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碱金属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以元素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 2.掌握碱金属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了解金属性强弱比较。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抽象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培养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碱金属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碱金属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学生用) 1.碱金属包括的元素的名称和符号:锂(Li)、钠(Na)、钾(K)、铷(Rb)、铯(Cs)。 2.根据课本P5完成: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都为1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3.阅读课本P7第二自然段和表1-1,完成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相似性:质软,银白色(铯略带金色光泽); 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降低,密度增大的趋势(K小于Na)。

4.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金属活动顺序表; 互动课堂(教师用) 【回忆】必修一我们学习了金属钠的性质,同学们回忆一下钠的性质。 【教师强调】本节课的课标是: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板书】二、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 【过渡】通过元素周期表的结构,Li、Na、K、Rb、Cs属于同主族,它们的性质有何异同?【问题1】观看钠、钾在空气中燃烧,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钠和钾的性质具有相似性,如都显银白色,质地软,都能和氧气反应;不同之处:钾的燃烧比钠更加剧烈,得到产物更加复杂。 【补充】Li和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锂,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K、Rb、Cs 和氧气反应产物更加复杂。 【问题2】观看钠和钾与水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碱金属从上到下与水反应程度更加剧烈。 【问题3】阅读课本以及根据自己所掌握知识,如何比较金属性强弱?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1. 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2. 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焰色反应原理

焰色反应原理 原理: 金属和它们的盐类,在灼烧时能产生不同的颜色。利用焰色反应,可以根据火焰的颜色鉴别碱金属元素的存在与否。这是因为当碱金属及其盐在火焰上灼烧时,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但处于能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很快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这时就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而放出的光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波长为 400nm~760nm),因而能使火焰呈现颜色。由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不同,电子跃迁时能量的变化就不相同,就发出不同波长的光,所以放出光的颜色也就不同。焰色反应不是化学变化,而是物理变化。 观察钾的焰色反应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以滤去黄色的光,避免钾盐里混有钠盐杂质所造成的干扰。 焰色反应之一: 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挥发性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 的颜色的反应。灼烧金属或它们的挥发性化合物时,原子核外的电子吸收一定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具有较高能量的激发态,激发态的电子回到基态时,会以一定波长的光谱线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从焰色反应的实验里所看到的特殊焰色,就是光谱谱线的颜色。每种元素的光谱都有一些特征谱线,发出特征的颜色而使火焰着色,根据焰色可以判断某种元素的存在。如焰色洋红色含有锶元素,焰色玉绿色含有铜元素,焰色黄色含有钠元素等。 焰色反应之二:

(1)定义: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用于检验某些微量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也可用于节日燃放焰火。 (2)实验用品:铂丝、酒精灯(或煤气灯),浓盐酸、蓝色钴玻璃(检验钾时用)。 (3)操作过程: ①将铂丝蘸浓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②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若检验钾要透过钴玻璃观察); ③将铂丝再蘸浓盐酸灼烧至无色。 (4)用途:碱金属(碱金属的盐均为可溶性盐)和其它一些金属及其相应离子所发生的焰色反应可用于分析物质的组成,进行有关物质的鉴别。如:钠或含有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为黄色;钾或含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钴玻璃)。 实质:离子跃迁 例: 钠:黄色锂:紫红色铷:紫色钙:砖红色锶:洋红色 钡:黄绿色铜:绿色

高中化学碱金属知识点规律大全

碱金属知识点规律大全 1.钠 [钠的物理性质]很软,可用小刀切割;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常见的钠的表面为淡黄色);密度比水小而比煤油大(故浮在水面上而沉于煤油中);熔点、沸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化学性质] (1)Na与O2反应: 常温下:4Na + O2=2Na2O,2Na2O + O2=2Na2O2(所以钠表面的氧化层既有Na2O也有Na2O2,且Na2O2比Na2O稳定). 加热时:2Na + O2Na2O2(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2)Na与非金属反应:钠可与大多数的非金属反应,生成+1价的钠的化合物.例如: 2Na + C122NaCl 2Na + S Na2S (3)Na与H2O反应.化学方程式及氧化还原分析: 离子方程式:2Na + 2H2O=2Na++ 2OH-+ H2↑ Na与H2O反应的现象:①浮②熔⑧游④鸣⑤红. (4)Na与酸溶液反应.例如:2Na + 2HCl=2NaCl + H2↑2Na + H2SO4=Na2SO4 + H2↑ 由于酸中H+浓度比水中H+浓度大得多,因此Na与酸的反应要比水剧烈得多. 钠与酸的反应有两种情况: ①酸足量(过量)时:只有溶质酸与钠反应. ②酸不足量时:钠首先与酸反应,当溶质酸反应完后,剩余的钠再与水应.因此,在涉及有关生成的NaOH或H2的量的计算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5)Na与盐溶液的反应.在以盐为溶质的水溶液中,应首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再分析NaOH可能发生的反应.例如,把钠投入CuSO4溶液中: 2Na + 2H2O=2NaOH + H2↑2NaOH + CuSO4=Cu(OH)2↓+ Na2SO4 注意:钠与熔融的盐反应时,可置换出盐中较不活泼的金属.例如: 4Na + TiCl4(熔融) 4NaCl + Ti [实验室中钠的保存方法]由于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与煤油反应,所以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以隔绝与空气中的气体和水接触. 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由于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故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的形式(主要为NaCl,此外还有Na2SO4、Na2CO3、NaNO3等)存在. [钠的主要用途] (1)制备过氧化钠.(原理:2Na + O2Na2O2) (2)Na-K合金(常温下为液态)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原因:Na-K合金熔点低、导热性好) (3)冶炼如钛、锆、铌、钽等稀有金属.(原理:金属钠为强还原剂) (4)制高压钠灯.(原因:发出的黄色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2.钠的化合物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计算题专练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计算题专练 一、单选题 1. 等物质的量的N 2、O 2、CO 2混合气体通过Na 2O 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 2、O 2、CO 2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3:4:1 B .3:3:2 C .6:7:3 D .6:9:0 2. 某种H 2和CO 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O 2的1/2。将 3.2克这种混合气体充入一盛有足量Na 2O 2的密闭容器中,再通入过量O 2,并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 A. 3.2g B. 4.4g C. 5.6g D. 6.4g 3.某温度下,w g 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 2O 2反应,固 体质量增加w g 。在①H 2 ②CO ③CO 和H 2的混合气 ④HCHO ⑤CH 3COOH ⑥HO —CH 2—CH 2—OH 中,符合题意的是 ( ) A .均不符合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④⑤ D .全部符合 4. 在密闭容器中,300℃时将100mL 由H 2O 、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 2O 2在连续电火花作用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压强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则原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比不可能是 ( ) A .1∶1∶1∶1 B .3∶1∶2∶4 C .1∶3∶5∶1 D .2∶2∶3∶3 5.在25℃,101Kpa 下由HCHO(g)、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 ,其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将该气体与2.24L 氧气(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 202粉末,使Na 202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 A .等于6.72g B .小于6.72g C .大于6.72g D .无法计算 6.120 mL 含有0.20 mol 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 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 .2.0mol/L B .1.5 mol/L C .0.18 mol/L D .0.24mol/L 7.将0.4gNaOH 和1.069 3 2Na CO 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1 L 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 2CO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8.往含0.2 molNaOH 和0.1 mol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 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