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市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市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市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市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班级:2013级交通运输四班

姓名:XXX

学号:XXX

大学生市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以蚌埠学院为例,分析大学生市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出行方式以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为主,其影响因素包括金钱、时间、舒适度、安全性四大方面,本文将通过运用运输供需均衡的理论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出行方式;运输供需均衡

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主要的新鲜血液,其衣食住行处处都受到了社会乃至国家的关注,其实在中学我们就可以发现,政府对于本市的各个高校都配有几条专线公交,很多中学生下晚自习都会发现停在校门口的专送公交车。现在到了大学,政府同样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出行方式的选择,主要包括公交车与出租车等方式,但大学生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仍是学生,除了父母给的生活费外,普遍缺乏经济来源。因此,对于大学生出行方式的选择,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下面将进行详细说明:首先,我们总结了蚌埠市大学生市内主要的出行方式及其利弊,分为以下三类:一、公交车

优势:经济,作为最便宜的交通工具,深受大学生青睐。便捷,蚌埠学院作为公交车(207、115、117)的终点站,大学生乘坐十分方便,此外有大量的公交车流动,保证学生能乘上车。

劣势:不舒适,由于公交车途径很多高校,而且车内所设的座位不多,很容易造成车内拥挤的现象,尤其在特殊季节,车内空气不好,乘车环境较差。速度较慢,从出发到抵达目的地,中途包括了等车时间、每站停靠、下车步行等,花费的时间较多。存在安全隐患,公交车内人多嘈杂,有可能出现扒窃等行为。

二、出租车

优势:快速便捷,能够准确的抵达目的地;安全高效,不会遭遇扒手。

劣势:价格昂贵,由于蚌埠大学城离市区较远,坐出租车去市区往往会花费十几到几十不等的费用,对于大学生而言仍很有压力。

三、自行车

优势:节能环保,近乎零花费,出行的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锻炼身体的需求;能够准确的抵达目的地,周末约上好友一起骑行也是大学生中很流行的出行方式。

劣势:速度慢,消耗体力,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出行无法携带过多物品。

对于上述的大学生出行方式,我们总结了四大影响因素:金钱、时间、舒适度和安全性。下面我们将通过运输供求理论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

(一)金钱

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的力量,由图2.1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运输中的供需平衡,当价格越高,选择此类交通工具的人的数量就越少。这点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中体现的尤为显著,由于大学生的经济收入十分有限,当出租车价格越高时,选择它的大学生人数就会越少,同样的由于公交车价格较低,选择它的大学生人数就会越多,只有在均衡点时,供需量相等,才会出现一个稳定的状态。但同时也会引发出其他的影响因素:时间和舒适度。

(二)时间

沿用上面的理论,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低价的公交车时,就会产生排队等候的现象,这时,人们是否还选择这种出行方式就取决于两个因素:价格和等待时间。对于公交车来说,票价已定,则其上座率也由两个因素决定:等待时间和学生愿意等待程度,等待时间受排队长度影响,而学生愿意等待的程度决定了学生对该交通工具的需求量。(这里也反应了出行的花费影响着学生愿意等待的程度。)下图描述了两条假定的曲线,需求曲线和特性曲线。其中特性曲线表示延误时间t随到达率x增加的程度;需求曲线表示顾客到达率与延误时间的关系。当到达率很低时,几乎没有排队现象,等待学生很少,就能吸引较多的学生。当到达率很高时,等待时间很长,这样就没有更多的学生愿意等待。只有当等待时间和到达率相协调时,才会出现稳态。

(三)舒适度

交通运输是交通行业提供给出行者的一种服务,与其他服务业一样,其特征可由它提供的服务水平及运价来描述。

影响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许多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交通流量相关的。例如,对于某个公交路线,如果有很多乘客要乘坐这路车,那么该路公交车会很拥挤,乘客候车时间要延长,乘客有座位的概率也要减少,甚至司乘人员的服务态度也会变差。随着乘客数量增多,该路公交车服务水平就会随之下降,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一部分人放弃乘坐公交车,改用自行车或出租车,或改变出行时间甚至放弃本次出行等。(四)安全性

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背景,相对而言仍是处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加上蚌埠城市缺乏稳定的治安条件,因而大学生出行方式的选择中,安全性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

近段时间频繁报道出女大学生遭受到出租车司机的侵害,所以在夜晚时出行多会选择坐公交车或其他交通工具,避免选择出租车和自行车等在夜晚安全性不高的出行方式。

另外,由于天气或环境的影响,自行车出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公交车因为选择的人多,也给了扒手机会,所以其安全性也不得不考虑。

总结:

影响大学生市内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都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此起彼伏,互相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生出行方式的选择。这里并没有标准的答

案,有时对学生们而言就是出行者之间的博弈——用户均衡,明白各个出行方式的优

缺点,选择出对于出行者阻抗最小的最优解。

参考文献:

[1] 程琳。城市交通网络流理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15-19。

[2] 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年1月第二版。212-245。

(2020年整理)交通出行方式统计.doc

表一:部分特大城市平均出行时耗(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表二:部分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的变化(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 资料来源:各城市公布的总体规划和交通调查数据。

据调查统计,北京市居民短距离出行次数占居民出行总量的68%。短距离出行中,居民大 多采用步行、自行车,共占70%以上,公共交通仅占9%,另外还有7%的居民会选择小汽车。有车家庭成员在短距离出行中,驾驶或乘坐小汽车出行占28%,乘坐公交车出行仅占6%;而家庭车辆主要使用者在短距离出行中,驾车出行比例则高达70%。 据统计,XXXX年北京全市居民出行总量是2920万人次,人均出行率为2.64人次/日,平均出行距离9.3公里,出行周转量为XXXX0万人·公里/日,公交出行的平均时耗为63分钟,小汽车出行的平均时耗为40分钟。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为:自行车占30.3%,公共交通占29.8%,小汽车占29.8%,出租车占7.6%,其它方式占2.5%。截至XXXX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87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为206万辆,小汽车日均出行3.16次/车,平均单次出行距离14公里,平均单次出行时耗40分钟,平均载客1.26人/车。预计XXXX年机动车总量将达到 380万辆。 表三:北京XXXX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行为研究) 北京市XXXX年和XXXX年居民出行方式构成情况:从XXXX年和XXXX年北京市的出行调查可以发现,北京市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为自行车、步行、公交车和小汽车,这四种出行方式分担率之和分别占总出行的91.89%和90.52%。对比XXXX年和XXXX年交通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XXXX年自行车出行比例大幅下降;公交出行比例增加,在各种机动化交通方式中位居第一;非机动化方式出行比例也由71.80%下降到58.25%。可见,北京正在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模式,但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广州为例,其公交分担率在1995年为17.49%,XXXX年为26.85%。 表四:XXXX与XXXX年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特征研究) 表五: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出行方式统计

关于大学生日常出行交通工具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日常出行交通工具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在节假日出去旅游,并且,寒暑期出行回 家也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共同的话题。并且因此,我们想就大学生选择何种出行交通工具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我校大学生出行状况。 二.调查准备过程: 首先,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 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接下来寻找了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20XX.6.10~20XX.6.12 2.调查对象: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3.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选 择的情况。 4.调查方法: A问卷调查,共100份。 B.指定对象问询 5.调查结果预测:本次调查题目贴近生活,由于某些因素限制,实施调查范围过小,能够调查的人群也十分有限,以及调查方法不够准确全面,结果必然不够准确。况且,在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

平等原因,当地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该调查结果可能具有片面性,但调查能代表我们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学生关于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情况,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数据统计和分析: 1)调查表(共100份) 调查表格式如下: 1.您的性别是 □男□女 2.您的年级是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您是所在院校本地(省市)学生吗 □是□不是 4.您觉得我们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如何 □差□一般□好□很好 5.您平均每月的生活费 □低于500□500~800□800~1200□1200以上 6.您每月用于出行的费用为 □低于100□100~200□200~300□300以上 7.您一次出行的交通话费一般是 □3元以下□3~5元□5~7元□7~9元□9元以上 8.您每月的出行频率为 □1~3次□4~6次□7~9次□9次以上

交通出行调查方案

杭州下沙大学生交通出行方案调查 一、调查背景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占地面积1.5万亩,目前有14所高校,在校学生20万人,是全省乃至华东地区最大的大学城。在校大学生每天都会面临到出行方案和交通工具的选择问题。截止目前,区内运作的公交线路已有13条,运营公共汽车83辆;小面的200多辆;区内出租车总数达到300辆;从下沙到杭州主城共开通公交线路13条,基本覆盖了杭州主城的繁华区块,并有500多辆大巴投入运营。吃穿住行是人生活最主要的部分,出行方式自然也就成了下沙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对杭州下沙大学生交通出行方式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可行性方案具有一定的社会实际意义。 二、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将全面了解下沙大学生的日常出行习惯和出行方式、大学生对下沙交通满意状况、工作日与节假日交通差异对大学生出行方式的影响、高教东西区大学生出行方式的差别,以及对下沙公交车、小面的、出租车现存的状况及大学生需求量等问题的分析,深入研究下沙地区交通状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方法,为进一步完善下沙交通系统提供建议。此外,我们还将经过全面调查分析在下沙高教园区设立公共自行车出租点的必要性以及对已经开工建设的经过下沙的地铁的大学生期望度及其地铁的潜在乘客群。我们希望通过最后的调查分析报告帮助政府对下沙交通的决策提供参考,以便相关部门例如杭州市公交总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为下沙的20万大学生提供更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我们也将向报刊杂志投稿,通过媒体向大学生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为大学生更方便地选择交通出行方式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下沙高教园区的交通网络系统。 三、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本次调查对象为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14所大专院校的所有在校大学生,调查单位为14所大专院校的每位在校大学生。

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使用情况

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使用情况 调 查 报 告 目

录 调查背景 (1) 调查主题、对象、方式、时间 (2) 调查结果分析 (3) 调查调查结果总结及启示 (4) 预算及问卷………………………………………………………4、5、6一、调查背景

在出行中,主动采用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交通方式,谓之“低碳出行”。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出行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低碳出行,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地球只有一个”这句话我想谁都能明白,可是随着对水资源的污染,对大气层的破坏,和没有节制的开发资源,于是让地球变暖,温度越来越高。接着不可避免的温室效应的发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低碳出行”这一新鲜的词语,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了解低碳出行,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勇于肩负起社会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因此我们小组就从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角度来调查大学生对低碳出行的认识,,以此为切入点普及大家对低碳出行的认识与关注。 二、调查主题 低碳出行,树立环保意识 三、调查目的 为了让在校大学生意识到什么是“低碳出行”,树立起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日常出行方式的选择对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从而促使大学生有意识的选择更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让大学生有更加强烈的环保意识。

四、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五、调查方式 以抽样调查为主,网络查询为辅, 将调查问卷发给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以问卷一对一的交流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六、调查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1年3月——4月 地点:下沙高教园区各大高校 七、调查工作分配 1.: 主要负责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问卷的发放及数据地采集汇总工作。 2.: 主要负责调查报告的发放及最后调查报告的撰写及经费的预算工作。 八.调查结果分析 1.此次调查结构的性别比例,男生为20%,女生为80%,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性别进行调查,其中大一的为4%,大二的为68%,大三的为12%,大四的为16%。我们在每个年级段都有调查,保证了调查的全

大学生安全教育交通安全

第五章交通出行与户外活动安全 出行及户外活动安全关乎千家万户。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车祸,数千人死于空难,其他意外伤害也不计其数。面对这些突发事件,人类并非完全被动。良好的预防意识,快速灵敏的反应,正确的救助技巧,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伤害。在千钧一发之际,化险为夷;在孤立无援之地,绝处逢生。因此,掌握必要的出行和户外安全常识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节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及注意事项 道路交通安全是指不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或少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观条件,即指交通参与者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提高警惕,不因麻痹大意而发生交通事故。大中专院校学生交通安全,是指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的道路行走、乘坐交通工具时的人身安全。只要有行人、载具、道路这三个交通要素存在,就有交通安全问题。有时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断送当事人的美好前程,甚至宝贵的生命。所以,学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掌握相关安全常识十分必要。 1、行人交通安全 2、汽车交通安全 3、驾车交通安全 第二节校内交通安全隐患的预防与处理 随着大中专院校的不断扩招,校园内人流量、车流量急剧增加。许多大中专院校教师拥有私家车,大学生开车上学也不算稀奇。但目前校园道路建设、交通管理却滞后于此情况的变化与发展。一般校园道路都比较狭窄,交通岔路口没有信号灯管制,也没有专职交通管理人员;校园内人员居住集中,上下课容易形成

人流高峰。这些状况使大中专院校的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1、行人注意力不集中 2、在道路上进行各类活动 第三节乘坐车辆、船舶、航空器安全注意事项 一、乘车 (一)乘车安全常识和安全基本技能 学会正确乘坐交通工具,遵守乘车规则,不仅是安全的需要,也是个人素质高低的体现。 1.不在禁止停车的地方候车及拦车 2.不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公共交通车辆,不向车外抛撒物品。 3.乘坐公共汽车时,在站台或指定地点候车;待车停稳后,排队上车,按顺序就座;没有座位时,应该抓好车内扶手并站稳。乘坐小型客车时,要主动系好安全带。 4.在乘坐机动车时,不要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 5.不在车内随意走动、打闹,不在车内睡觉,以免发生事故时无法采取急救措施。 6.开关车门时,不要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乘坐家用轿车或打车时,不从机动车道一侧上下车。 7.不在道路中间上下车;下车时,应注意后面驶来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下车后,不要从车头前面贸然横穿马路。 8.遇火灾事故时,乘车人应迅速撤离着火车辆,不要围观。

大学生出行方面的消费状况

大学生出行方面的消费状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我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生活独立能力。有相对宽裕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因此我门对大学生出行方面的消费状况进行了一些调查。 目前,在上海的大学生平均月消费平均额度大概在800-1500元之间。而其中普通大学生每月的出行次数大大部分在3-5次,而少数大学生因为打工或者参加社会活动则在7次以上。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出行通常以和同学家人一起出行为主,少数为独自一人出行。而在大学生出行的首要目的中,以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为主,部分住在上海的本地生源则主要以回家为主,同时也有很多同学出行是为了外出旅游,部分同学的目的也有是的探亲。在出行的时间安排上,上海大学生的出行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假期,平时上课时间出行的人数较少。 在对大学生回家的出行方式调查时,我们发现汽车,特别是长途汽车是离上海较近省市的同学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家乡离开上海较远的同学则以普通列车和快速列车为主,而高速列车的选择则几乎很少,少部分家乡离开上海较远且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回乡会选择乘坐飞机,少数居住在上海3岛的同学则会选择渡轮回家。在大学生回家如何选择出行方式上,则以省钱和方便为主,其次是安全和舒适,而省时则相对靠后。 对于被访问者关于在一般情况下,当回家出行费用上涨多少时会考虑更换出行方式,大多数被访问者选择在30%-50%,在上涨10%-30%时,大多数被访者表示能够接受。而在一般情况下回家时,被访者大都愿意在等待1-3小时后会选择更换出行方式,少数人则是在5小时-1天。 在当今大学生出行方式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依靠互联网查询为主,也有不少大学生是通过同学或者朋友父母的建议选取出行方式。在目前,在上海的大学生对上海的出行方面基本满意,并且以地铁出行比较普遍。在上海大学生出行消费上面,一般消费额度在80至100元之间为主,少数因为打工、短途旅行等等则在200元左右。 丁俊溢

高铁建成后大学生交通出行方式影响研究——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为例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20, 10(1), 13-21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f911402330.html,/journal/sd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f911402330.html,/10.12677/sd.2020.101002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raffic Trips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A Case of Chenggong University Town of Kunming Jinping Lin, Yujie Han, Yingning Pan School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Earth Science,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Nov. 14th, 2019; accepted: Nov. 27th, 2019; published: Dec. 4th, 201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has developed rapidly, especially the official opening of Kunm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 It has had a huge impact on the choice of transportation mode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Chenggong University City. With the gradual increase in disposable funds and time, college students can frequently participate in various tourism activi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college students group in Chenggong University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to sort out and study the trans-portation modes selected by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high-speed rail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short and medium-distance travel, and also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long-distance travel; the six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safety, convenience, ra-pidity, comfort, punctuality, and personal habits. College students tend to choose high-speed rail travel;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high-speed rail, the college students’ group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factors affecting different travels. Keywords High-Speed Rail Travel, Travel Mode, Influence Study, College Students, Chenggong University Town 高铁建成后大学生交通出行方式影响研究 ——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为例 林锦屏,韩雨婕,潘英凝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 告 篇一: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波澜壮阔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 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 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 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论文试着就至今30多年来中国交通工具的 变化作简要概述,并对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作简要探究分析。 关键词:改革开放交通工具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交通联系非常落后,公路等级低,通达里程短,深度十分有限。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城市道路建设状况良好,然而中国也还没有高速公路。因南方水

运系统发达,人们出行大多走水路,公路交通的建设就更加迟缓。从上述情况不难知道,当时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道路建设状况较差、各种交通工具的运用在我国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种步行有益身体健康的理念以及当时并不忙碌的生活状态等等因素,使得人们普遍选择步行出门。小时候妈妈常说,她以前常常要担着菜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附近的市场上卖掉,即使是现在交通比较发达,我仍能看到一些担着菜或其他商品从家里步行到圩市上卖的老奶奶。30年前的中国农村,交通是真的基本靠走的阶段。用一句玩笑话:那是一个可以发挥和开发人类潜力的年代。人一天真的可以徒步走很远。在大人的印记中,总有当时称为不太守“规矩”出去发财的人,穿着千层底,背上干粮和水,天天奔走在乡间和城镇之间。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社会的稳定。 一、改革之初交通工具变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风,中国道路建设蓄力起步,

工作报告 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3篇

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3篇 一.调查背景: 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在节假日出去旅游,并且,寒暑期出行回家也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共同的话题。并且因此,我们想就大学生选择何种出行交通工具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我校大学生出行状况。 二.调查准备过程: 首先,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接下来寻找了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xx.6.10~xx.6.12 2.调查对象: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3.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情况。 4.调查方法: A问卷调查,共100份。 B.指定对象问询 5.调查结果预测:本次调查题目贴近生活,由于某些因素限制,实施调查范围过小,能够调查的人群也十分有限,以及调查方法不够准确全面,结果必然不够准确。况且,在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

平等原因,当地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该调查结果可能具有片面性,但调查能代表我们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学生关于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情况,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数据统计和分析: 1)调查表(共100份) 调查表格式如下: 1.您的性别是 □男□女 2.您的年级是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您是所在院校本地(省市)学生吗 □是□不是 4.您觉得我们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如何 □差□一般□好□很好 5.您平均每月的生活费 □低于500□500~800□800~1200□1200以上 6.您每月用于出行的费用为 □低于100□100~200□200~300□300以上 7.您一次出行的交通话费一般是 □3元以下□3~5元□5~7元□7~9元□9元以上 8.您每月的出行频率为 □1~3次□4~6次□7~9次□9次以上

交通出行方式统计之欧阳家百创编

表一:部分特年夜城市平均出行时耗 (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年夜城市居民出行特征阐发) 表二:部分城市居民出行方法构成的变更(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年夜城市居民出行特征阐发)

资料来源:各城市公布的总体规划和交通调查数据。 据调查统计,北京市居民短距离出行次数占居民出行总量的68%。短距离出行中,居民年夜多采取步行、自行车,共占70%以上,公共交通仅占9%,另外还有7%的居民会选择小汽车。有车家庭成员在短距离出行中,驾驶或乘坐小汽车出行占28%,乘坐公交车出行仅占6%;而家庭车辆主要使用者在短距离出行中,驾车出行比例则高达70%。 据统计,北京全市居民出行总量是2920万人次,人均出行率为2.64人次/日,平均出行距离9.3公里,出行周转量为0万人·公里/日,公交出行的平均时耗为63分钟,小汽车出行的平均时耗为40分钟。各种交通方法的分担率为:自行车占30.3%,公共交通占29.8%,小汽车占29.8%,出租车占7.6%,其它方法占2.5%。截至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87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为206万辆,小汽车日均出行3.16次/车,平均单次出行距离14公里,平均单次出行时耗40分钟,平均载客1.26人/车。预计机动车总量将达到380万辆。 表三:北京城市居民出行方法构成 (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行为研究) 北京市2000年和居民出行方法构成情况:从2000年和北京市的出行调查可以发明,北京市出行的主要交通方法为自行车、步行、

公交车和小汽车,这四种出行方法分担率之和辨别占总出行的91.89%和90.52%。比较2000年和交通结构的变更情况可以发明,自行车出行比例年夜幅下降;公交出行比例增加,在各种机动化交通方法中位居第一;非机动化方法出行比例也由71.80%下降到58.25%。可见,北京正在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模式,但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广州为例,其公交分担率在1995年为17.49%,为26.85%。 表四:2000与北京市居民出行方法构成 (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特征研究) 表五:国内部分年夜中城市出行方法统计 而在一般的现代化年夜城市,公交出行比例较高,一般在20%左右,如杭州市占到25.2%,武汉市占到21.7%,北京市则达到了27%。(佛山顺德区居民出行特征阐发及交通对策研究) 图一:成都会客运交通出行方法散布 表六:长春市居民出行全方法出行构成单位:% (居民出行方法特征阐发与公交优先政策研究)

日常出行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日常出行方式选择及其影 响因素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日常出行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旅行与生活方式的特征 Braun Kohlová, Markéta 捷克共和国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社会科学院及查尔斯大学环境中心 摘要 生活方式,指出对一种特定类型的邻居及他的无碍交通的偏好是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在离散选择模型估量下提交的论文中包括超越出行属性和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潜变量获取了个人喜好的邻里类型以及到市中心和便利设施(传统城市与郊区)的差异。实验结果确定包括记录的通道潜变量和偏爱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增加了其解释力。城市生活方式和运输步行选择以及郊区生活方式和车的选择之间被证明的关联意味着针对行为矫正的政策可能被大比例的对郊区和以汽车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有强烈偏好的家庭限制住。 引言 交通运输方式是现代城市最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发达国家,交通运输部门为GDP作的贡献大约是10%,它的服务是经济行为和闲暇行为的先决条件。同时,交通运输系统造成了一些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废气、噪声、震动对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市中。交通事故和堵塞是交通运输系统其它可见的负面表现。都意味着社会和经济问题。 当流动人口——总出行次数增加,所有提到的伤害增长,同时远距离旅行增加。捷克共和国也没有例外——道路旅客运输增长超过5%每年。每千米汽车乘客数量增长时常超过70%在1990到2003年之间。过去的几年增长率已经放缓但是汽车使用被预测将会继续增长因为公民经济状况的改善。我们体验到了客

运模式划分的变化。所谓的“可持续运输模式”包括公交、自行车、步行的份额在减少,小汽车的份额在增加。 在我提交的在离散选择模型下的论文中包括超越出行属性和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潜变量获取了个人喜好的住宅以及到市中心和便利设施(传统城市与郊区)的差异被视为决定替换公共事业设备和出行方式选择。潜变量和它的指示物是基于一个住宅选择以及它的可达性、出行时间、出行花费的后续效应的定性调查结果。 下面的文本结构如下:下一部分制定潜在态度特征对出行方式影响的行为假设。第二部分介绍数据。第三部分制定出行方式选择的统计模型。第四部分介绍潜变量的结构和假设检验。第五部分介绍模型的估算和讨论的结构,而第六部分总结主要发现,并概述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1、背景和制定假设 本文研究的课题是指出对特殊生活方式的偏好如何影响出行行为特别是出行模式选择。20世纪80年代以来,离散选择模式一直试图运用心理因素(例如1999年Ben-Akiva等, 2006年Walker 和Li)。在这一努力中一个指导思想是,纳入心理或心理因素产生了更多选择过程中的代表性的现实行为,因此,有更好的解释权。这项研究之前,定性调查《可达性在住宅搬迁决定中的意义》(Braun Kohlová, 2008)表明经常在市区出行的出行模式选择出了“约束变量”被个人或家庭生活方式包括住房和邻居所影响。在这项定性调查中,两个基本亚人群被证明。第一组的个别人指出了他们新居住地的良好交通的高度重视,这意味着大部分连接着市中心和其他经常造访的目的地的公共交通的良好质量、短暂的出行时间、一些模式的变化。对于第二组的个人来说交通不要紧因为他们

大学生出行论文3(1)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大学生出行状况调查报告 序言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出于郊区地带,周围商业网点布局较为稀疏。身为南大学生的我们经常需要通过出行解决消费需求问题。为了普遍了解仙林校区学生出行的消费需求,以及出行采用的交通工具,出行目的,还有对于出行问题的想法、期望。根据大学生出行的消费,出行的心理,从而对商业网点的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本小组成员陈卉、陈梦远、张运就此问题发放问卷,做了一次简单的调查,下面就将呈现我们从中获得的结论与想法。 调查简介 我们小组此次调查问卷的对象选取的是南大仙林校区的学生整体,考虑到样本容量较小,如果分院系进行调查将会使得样本丧失代表性,所得到的数据结果与真实距离存在偏差。而且由于本次调查更为着重的是对仙林校区学生总体情况的调查,因此没有对院系具体进行划分。同时,为了保证整个样本的随机性,我们小组在不同时段,不同地点,利用学校在特定时段的人流共发放问卷200份,最终共收回有效问卷180份。由于问卷设计时进行充分的小组讨论,并且在发放问卷之前进行20份问卷的预调查实验,通过反馈情况修改问卷才正式进行调查。所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实际效果还是存在有问题,比如在调查过程中仍然有调查者就问题本身含义的理解上向我们询问。当然,也是我们设计问卷时由于水平有限所造成的缺憾。

调查结果 此次问卷调查,从一定程度上说基本实现了之前所讲的目标,对南大仙林校区学生的出行状况有了概括性质的印象,同时也针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与期望。对于商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南大仙林校区学生出行花费情况 1.在对一个月平均花费多少的问题的回答时,180份问卷中游8人是选择了500元以下,26人是选择500到650元,41人是选择650到800元,77人是选择800到1200元,28人是选择1200元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的月花费在650到1200之间。根据2011年公布的人均消费水平而言。我们学校的学生大体处于平均水平的状态。然而让人吃惊的是,1200元以上月消费的比例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一方面说明大学生消费潜力有了巨大的提升。然而,毕竟,我们的消费网点相对比较稀疏,不容易拉动消费需求,由于我们仅仅针对出行消费的调查,很难得出大学生日常的消费状况。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的差异性在增大。这种差异性与大学生生源地,性别,年级都有一定关系,男生烟酒类等消费多,女生化妆品类等消费多,高年级的需要在考试上花费更多的金钱。大学生高消费的根本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也成为值得探究的问题。 2.在月出行几次问题的回答上,有72人选择3次以下,87人选择3到5次,21人选择5次以上。而在一周固定出行次数的问题上,有125人选择没有,53人选择1到2次,只有2人选择2次以上。上面

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3篇

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3篇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3篇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在节假日出去旅游,并且,寒暑期出行回家也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共同的话题。并且因此,我们想就大学生选择何种出行交通工具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我校大学生出行状况。 二.调查准备过程: 首先,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接下来寻找了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2013.6.10~2013.6.12 2.调查对象: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3.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情况。

4.调查方法: A问卷调查,共100份。 B.指定对象问询 5.调查结果预测:本次调查题目贴近生活,由于某些因素限制,实施调查范围过小,能够调查的人群也十分有限,以及调查方法不够准确全面,结果必然不够准确。况且,在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当地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该调查结果可能具有片面性,但调查能代表我们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学生关于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情况,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数据统计和分析: 1)调查表(共100份) 调查表格式如下: 1.您的性别是 □男□女 2.您的年级是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您是所在院校本地(省市)学生吗 □是□不是 4.您觉得我们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如何 □差□一般□好□很好 5.您平均每月的生活费

日常出行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日常出行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旅行与生活方式的特征 Braun Kohlová, Markéta 捷克共和国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社会科学院及查尔斯大学环境中心 摘要 生活方式,指出对一种特定类型的邻居及他的无碍交通的偏好是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在离散选择模型估量下提交的论文中包括超越出行属性和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潜变量获取了个人喜好的邻里类型以及到市中心和便利设施(传统城市与郊区)的差异。实验结果确定包括记录的通道潜变量和偏爱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增加了其解释力。城市生活方式和运输步行选择以及郊区生活方式和车的选择之间被证明的关联意味着针对行为矫正的政策可能被大比例的对郊区和以汽车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有强烈偏好的家庭限制住。 引言 交通运输方式是现代城市最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发达国家,交通运输部门为GDP作的贡献大约是10%,它的服务是经济行为和闲暇行为的先决条件。同时,交通运输系统造成了一些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废气、噪声、震动对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市中。交通事故和堵塞是交通运输系统其它可见的负面表现。都意味着社会和经济问题。 当流动人口——总出行次数增加,所有提到的伤害增长,同时远距离旅行增加。捷克共和国也没有例外——道路旅客运输增长超过5%每年。每千米汽车乘客数量增长时常超过70%在1990到2003年之间。过去的几年增长率已经放缓但是汽车使用被预测将会继续增长因为公民经济状况的改善。我们体验到了客运模式划分的变化。所谓的“可持续运输模式”包括公交、自行车、步行的份额在减少,小汽车的份额在增加。 在我提交的在离散选择模型下的论文中包括超越出行属性和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潜变量获取了个人喜好的住宅以及到市中心和便利设施(传统城市与郊区)的差异被视为决定替换公共事业设备和出行方式选择。潜变量和它的指示物是基于一个住宅选择以及它的可达性、出行时间、出行花费的后续效应的定性调查结果。下面的文本结构如下:下一部分制定潜在态度特征对出行方式影响的行为假设。第二部分介绍数据。第三部分制定出行方式选择的统计模型。第四部分介绍潜变量的结构和假设检验。第五部分介绍模型的估算和讨论的结构,而第六部分总结主要发现,并概述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1、背景和制定假设 本文研究的课题是指出对特殊生活方式的偏好如何影响出行行为特别是出行模式选择。20世纪80年代以来,离散选择模式一直试图运用心理因素(例如1999年Ben-Akiva等, 2006年Walker 和Li)。在这一努力中一个指导思想是,纳入心理或心理因素产生了更多选择过程中的代表性的现实行为,因此,有更好的解释权。这项研究之前,定性调查《可达性在住宅搬迁决定中的意义》(Braun Kohlová, 2008)表明经常在市区出行的出行模式选择出了“约束变量”被个人或家庭生活

1大学生出行特点

大学生出行特点 以图书馆为目的地的出行具有明显的特点,大学生是一个在生活行为上有明显特点的群体,这些特点决定着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与其他群体的不同,也决定着出行特点以及对道路系统要求的特殊性。 图书馆作为各大高校的象征性学习场所,为满足大学生课外学习,自习,查找资料,提供了各种必要场所,大学生使用图书馆的频率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他们以大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作为一天生活的基准,按照上课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课外学习以及作息时间,作为课堂教学以外的学习场所,图书馆是被使用最多的一个场所,并在大学的教学设施,食堂,宿舍与图书馆之间做定性移动。通过调查,在大多数时间内大学生群体多在相同的地点进行相同的活动,这种规律性使图书馆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此时,校园交通系统,尤其是步行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人流量以及学生的出行的实际需求。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以图书馆为目的地的校园道路系统。 1.从不同的时间来分析,通过对图书馆使用的频率调查,我们发现在通往图书馆的几 个时间段来说,其中道路使用频率最多的时候是在上下课时段以及晚饭后的时 间,以及图书馆闭馆之前的半个小时的道路人流量最大,其中就五教门口的道路 调研来看,其中抽取100人为调查对象其中早上去得人数占总人数的23%,中 午去的占33%,晚上去的占总人数的37%其他时间去的占7%。由此可见其道路 的使用频率最高的时段是在晚饭过后的一个小时左右。而已图书馆为出发点去食 堂宿舍等地对道路的使用率无疑是中晚饭时段左右,以及图书馆闭关前半小时 道路使用率达到一个顶点。详情如下图所示 2.以图书馆为目的地的不同的路径来分析,大学生们希望以最少的时间到达目的地, 宿舍-----图书馆,食堂----图书馆,教室-----图书馆,其他地点-----图书馆,我们将 去图书馆的路径分为四大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54%的同学是从宿舍到图书馆, 27%是从教室到图书馆,16%是从食堂到图书馆,2%的是从其他地点到图书馆。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去图书馆的步行道路选择的多样性,不同的出发点 对路径的要求不同,大部分同学认为在校园内可以接受的连续的步行时间为 15~20分钟,我校的图书馆虽位于学校的西南角,但是满足了人们对于道路多样 性的要求,同时与校园其他交往空间有良好的联系,满足人们对于连续步行时间 的要求,同时图书馆周围视野开阔,有良好的绿化,满足人们对于景观性的要求。 3.从不同的交通方式的选择来分析,大学生们的交通方式有两种,步行,自行车。98% 的学生选择步行方式。图书馆位于我校的的西南角,由于我校地势起伏变化较多, 有的地方高程相差很大,这其中就必然包括了一些许多带有链接性质的空间,比 如说地下通道,廊道,阶梯等等,而这些链接空间并不完善,没有完整的无障碍 通道,不利于自行车通行,所以导致学生们不能选择最为便捷的交通路径。 对于以上几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对于通往图书馆的道路设计中要综合大学生出行行为特点的不同,满足大学生各个方面对于道路系统的需求。

大学生出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日常出行交通工具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在节假日出去旅游,并且,寒暑期出行回家也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共同的话题。并且因此,我们想就大学生选择何种出行交通工具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我校大学生出行状况。 二.调查准备过程 首先,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接下来寻找了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

调查时间20110~20112 调查对象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情况。 调查方法 A问卷调查,共100份。 B.指定对象问询 调查结果预测本次调查题目贴近生活,由于某些因素限制,实施调查范围过小,能够调查的人群也十分有限,以及调查方法不够准确全面,结果必然不够准确。况且,在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当地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该调查结果可能具有片面性,但调查能代表我们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学生关于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情况,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数据统计和分析 1)调查表(共100份)

调查表格式如下 您的性别是 □男□女 您的年级是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您是所在院校本地(省市)学生吗 □是□不是 您觉得我们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如何 □差□一般□好□很好 您平均每月的生活费 □低于500 □500~800 □800~1200 □1200以上

出行方式的比较

出行方式的比较 一、作者及分工:一(3)王赞淋:编辑,文档。 蔡逸翔:策划,ppt。 二、当今社会,交通便利,出行方式也令人眼花缭乱。就以去学校上学为例,你可以乘坐公共汽车,可以乘坐地铁,可以骑自行车,可以叫的士,可以坐私家车,当然,如果你离学校很近的话,你也可以走着去这么多的出行方式你都可以选择。 我们要对我们班的同学去学校的方式进行调查。我们写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问题:你用什么交通方式上学? A.自行车 B. 公交车 C.步行 D.私家车 E.地铁 F.其他 调查问题二:此方式共花费___元。 调查问题三:此方使用时___分。 调查对象:初一(3)班的x名同学。 三、关键词 交通出行方式 四、正文 调查结果: 每个人的出行方式应由居住地的环境与交通的便利决定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与低碳环保。 比如:

在洋桥西: 1.洋桥西到师大附中 通过以上的数据调查,我们得出了从洋桥到师大附中上学三种较好的出行方式,分别为:地铁,公交,自行车。这三种出行方式都有几个共同的优点:低碳;快捷;便宜。我首先推荐乘坐地铁上学,因为这种公交工具不会出现堵车,准时的优点,他虽然比公交车贵点,但能够保证我们准时到校上课。第二推荐乘坐公交车,因为对于我们初中生该种交通工具比较安全、经济,虽然时间不好把握,会出现堵车等不确定因素,但经济安全还是我们首选的上学交通工具。第三推荐骑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工具省时、准时、经济,我们选用该种交通工具一定要注意安全。跟具以上的分析,居住洋桥西的同学,我们推荐地铁,公交,自行车这三种方式出行。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 比如西红门:

2.西红门到师大附中 通过以上的数据调查,我得出了两种较好的出行方式,分别为:地铁,私家车。当然,这些方式是有局限性的,那么这是就可以打出租或乘公交了。当然,他们的优点也不少,他们快捷便利,地铁便宜,低碳;私家车灵活机动,相对省事。我首先推荐乘坐地铁上学,因为这种公交工具不会出现堵车,准时的优点,他虽然比公交车贵点,但能够保证我们准时到校上课。第二推荐的是乘私家车,该种交通工具比较安全,当然,时间较好把握,虽然不低碳,而对于公交车和出租车而言,优势显而易见。 比如方庄南: 3.方庄南到师大附中

交通出行方式调查问卷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交通出行方式调查问卷模板 篇一:关于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日常出行交通工具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在节假日出去旅游,并且,寒暑期出行回家也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共同的话题。并且因此,我们想就大学生选择何种出行交通工具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我校大学生出行状况。 二.调查准备过程: 首先,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接下来寻找了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20xx.6.10~20xx.6.12 2.调查对象: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3.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情况。 4.调查方法: a问卷调查,共100份。 b.指定对象问询 5.调查结果预测:本次调查题目贴近生活,由于某些因素限制,实施调查范围过小,能够调查的人群也十分有限,以及调查方法不够准确全面,结果必然不够准确。况且,在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当地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该调查结果可能具有片面性,但调查能代表我们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学生关于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情况,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数据统计和分析: 1)调查表(共100份) 调查表格式如下: 1.您的性别是 □男□女 2.您的年级是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您是所在院校本地(省市)学生吗 □是□不是 4.您觉得我们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