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砾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初探

砂砾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初探
砂砾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初探

砂砾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初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车辆增多及出行频率的增加,对路基、路面的质量要求明显提高。因此,砂砾路基压实度的检测对于道路砂砾路基的质量控制是相当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砂砾路基压实度的工艺进行分析,现场检测注意的事项、、灌砂法检测等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促进我国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关键词:砂砾路基;压实度;检测

引言

砾路基的压实度检测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公路正常运营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压实程度不够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压实度是公路工程中所做的最多的检测项目之一,只有充分的压实,方可确保砂砾路基路面的刚度、强度和平整度,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而在如何确定现场压实质量的问题上,有很多种方法供我们采用,哪种方法更方便、快捷,准确性更高,填筑砂砾路基路面的材料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材料,应当根据施工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方法检测,来获得准确的压实数据。例如用土石混填的路基就不宜用环刀法,最好用灌砂法。沥青混合料就可以用钻芯法进行检验。按照相关规程规定,检测密实度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灌砂法、核子密度湿度仪法、环刀法、钻芯法等。

一、砂砾路基填筑压实技术

首先砂砾路基试验段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填筑,在施工中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左线、中、右边线,且每隔20米在三线上钉一木桩,并且对中线、边线的控制点进行明确。四度也就是指密实度、拱度、厚度、平整度。控制砂砾路基厚度可以对每层层底的密实度进行保证保;砂砾路基的质量的最好保证就是密实度的控制,同时还可以保证完工后沉降不超标;对技术排除雨水应采取控制拱度的方法;确保砂砾路基碾压的均匀和在下雨时砂砾路基上不积水可以通过控制平整度来进行。根据车辆运输能力(15立方米/车),按最大松铺厚度30厘米标准布方格网,网格尺寸为7.0米×7.0米。上料完毕后,推土机可以推平,然后再用平地机进行填平,对每层层面的平整进行控制。摊铺时层面做成向两侧倾斜2%~4%的横坡,有利于砂砾路基面排水。然后再按照原测量布点位置重新布点,测出松铺后标高。确定压实遍数砂砾路基碾压采用中大20K拖式重负荷压路机和洛建YZ18C型光面压路机配合进行,压实作业的施工顺序为先压砂砾路基边缘,后压砂砾路基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

二、灌砂法检测

压实度的检测结果受到施工现场含水量的检测结果的影响。当含水量较大时,压实度相对较小。当含水量过小时,压实度会出现较大。因此,灌砂法检测严适度中含水量的检测起到较大作用。在对施工现场的含水量进行检测时,应对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关注。土样的选择。为了使水分蒸发现象得到控制,应在试坑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及时的放入铝盒中,并盖上盒盖迅速进行称量、土样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及其操作规程 灌砂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压实度检测方法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方法及步骤 一、现场压实度检测准备工作 1、需要的仪器:灌沙筒、金属标定罐、基板样、天平或台秤、含水率测定器具、量砂(标准砂)。 2、标准击实试验数据: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二、现场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操作步骤: 1、首先要在实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 2、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3、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4、将灌沙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沙筒内应放满砂,使灌沙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沙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沙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沙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 三、含水率测定和计算: 1、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内,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2、(湿土+铝盒)-(燃烧后的干土+铝盒)=水重 水重除以干土重=含水量

四、压实度计算: 1、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沙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2、挖出土的总质量/试洞内砂的质量*标准砂的密度=路基土的湿密度。 3、干密度=湿密度/(1+0.01X含水量) 4、压实度=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五、注意事项: 1、当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 2、当填料粒径等于或者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采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之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 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 击实试验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杏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上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于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 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元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无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认采用振动方法而不是普通击实法。因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测定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 各试验方法的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等详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I051-93)。 (二)路面基层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常见的路面基层材料有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基层,粒料类基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可参照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振动法。半刚性基层材料按照《公路工程元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执行,用标准击实法求得,但当粒料含量高时(50%以上),由于击实筒空间

现场压实度检测方法

压实度检测方法 第一节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 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 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 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 0~30cm应不小于95%。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 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杏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上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于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 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元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无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认采用振动方法而不是普通击实法。因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测定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 各试验方法的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等详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I051-93)。 (二)路面基层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常见的路面基层材料有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基层,粒料类基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可参照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振动法。半刚性基层材料按照《公路工程元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执行,用标准击实法求得,但当粒料含量高时(50%以上),由于击实筒空间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与及其操作规程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与及其操作规程 灌砂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

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螺丝刀、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表1 灌砂仪的主要尺寸要求

压实度检测的常规方法及注意点

压实度检测的常规方法及注意点 一、压实度检测原理 压实度是控制土料、无机结合料、砂砾混合料及沥青混合料等压实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压实度反应了现场压实后填筑材料的密实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例如:在道路施工中,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碾压后,才能保证其强度和刚度,投入使用后不致出现路面下沉、凹陷、裂缝。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为使浇筑的地坪不致下沉出现开裂,对基础回填也有压实度要求。 所谓压实度是指在施工现场抽取的样土经烘干至恒重测得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例如:10%灰土层现场取样的干密度为1.61g/cm3,设计压实度指标为≥97%,标准击实的最大干密度为1.67g/cm3取样的压实度为1.61/1.67=96.4%,不符合设计要求。 二、击实实验 土样的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密度 最大干密度 含水量 最佳含水量 密度随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最大值时,随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而减小。标准击实试验就是获得土样的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然后求得最大干密度下的含水量即最佳含水量。 标准击实试验根据击实功的不同分为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二种。实验室试验一般是通过调整击实锤重量及落距、样土体积来转换轻型或重型试验。选择何种试验方法应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来确定。在实际操作中采用选择何种试验方法必须要明确。因为二者由于击实功的不同,所得的干密度相差甚远,对以此为基准计算得出的压实度结果截然不同。通常是道路、场地等按市政道路设计要求的应采用重型击实;一般的房屋建筑工程回填以轻型击实为多。

标准击实的作用:一是取得的最佳含水量可为实际施工中提供材料含水量的控制指标;二是为以后的压实度检测提供最大干密度标准值。 (一)、试样制备的注意点 1、试样含水量的确定 标准击实的试件一般制备6个,其中5个是用作正常实验,一个备用。在制备试件时应注意控制试件的预估最佳含水量。通常是土样的塑性指标,若不知塑性指标时可根据经验来确定。即:素土为:14%左右、5%灰土为:14%左右、7%灰土为:16%左右、9%灰土为:18%左右、砂石混合料为:5%左右、二灰碎石为:8%左右。其中灰土混合料的含灰量与含水量是成正比的,含灰量高预估最佳含水量就相应提高;砂石混合料中砂的比例大,预估最佳含水量应相应增大;同理二灰碎石的二灰比例大,预估最佳含水量应相应增大。确定预估最佳含水量后,根据预估最佳含水量按一定等距确定5个试件的含水量。例如:素土的5个试件含水量分别为:10%、12%、14%、16%、18%。 2、试样土的搅拌与浸润 盛放试样的容器需保证不吸水,甚至可用湿布将容器擦拭一遍。加水可用洒水壶均匀喷洒。加水后,试样土必须反复搅拌均匀,否则会导致平行含水量测定的不准确或数据作废。试样土搅拌均匀后应放入密封容器中浸润24小时,浸润时间不能过短以保证水分充分均匀扩散。 (二)、试件制作的注意点 在试件的制作中应注意控制试件的高度,试件高度控制在高于试样筒3mm,不宜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影响击实功及试件不容易削平。对于无经验的初试者可尝试以下方法:若分5层击实的,将试样土平均分成5份,逐份加入击实。同理分3层的将试样土平均分成3份,逐份加入击实。每层击实完毕后应将样土表面刨毛,后再加入第二份样土进行击实,这样可使层间能充分结合。 当一个试样击实完毕后,对高出试样筒的余土沿筒口削除,尽量与试样筒口平齐,否则会影响试件密度的准确性。因为计算试件的湿密度是以试样筒的容积作为试件的体积,以试件质量除以试样筒的容积得出试件湿密度。如果试件高出试样筒,则湿密度会偏大,反之则偏小。 在试件中取含水量测定样品时注意取样需具有代表性,取样部位宜分别在试

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论文导读:路面结构承受一定的受力都是传递到路基上的。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路基,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关键词: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 引言: 路面结构承受一定的受力都是传递到路基上的,压实路基是必须的,必须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减少由于路基不稳定造成的路面结构的破坏。 1 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 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免费论文,路

基。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否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土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干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 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室外试验: 压实度试验检测2人,试验用时25-40分钟。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⑵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 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主要尺寸见表

T 092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上部为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⑵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⑶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⑷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⑸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 ⑹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率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 0.01g、0.1g、1.0g。 ⑺含水率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总结报告

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总结报告

目录 一、路基检测方法概述 (1) 二、土的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1) 2.1、击实试验方法的选取 (1) 2.2、不同类土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2) 三、灌砂筒的选用 (2) 四、量砂松方密度的标定 (2) 4.1、储砂筒中砂面高度、砂的总重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2) 4.2、标定罐深度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3) 4.3、量砂的颗粒级配组成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3) 五、现场检测注意事项 (4) 5.1、试坑数量、位置、深度、形状的选择 (4) 5.2、土的含水量的测定 (5)

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总结报告 一、路基检测方法概述 保证路基应有强度和稳定性的一项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是路基压实,而现场路基压实的质量通常用压实度来衡量。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有环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法等试验方法,而灌砂法是路基压实度检测中最常用的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灌砂法虽简单易学,但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较多,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引起较大误差或错误。如何保证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的精度,本文通过实践经验对这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二、土的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压实度就是土在压实后达到接近最大干密度的程度,施工压实度公式: K=d/c 式中:K---测试点的施工压实度(%); d---试样的干密度(g/cm3); c---由击实实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g/cm3); 试样最大干密度c的值通过击实实验方法来确定,而且土质不同它的值也不相同。 2.1、击实试验方法的选取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中明确规定,路基压实度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 现在各国使用的击实试验方法分为轻型击实试验法和重型击实试验法,两种击实试验法的差异主要是击实功能的差别,重型击实试验法的单位击实功比轻型击实试验法要提高4.5倍,这样对同样的土质来讲,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时其最大干密度提高(经试验一般可提高6%~20%)。但有的施工单位却仍使用轻型击实试验法,这样得出的最大干密度值比实际要小,导致计算得到的压实度值偏大。

压实度检测方法

压实度检测方法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方法及步骤 一、现场压实度检测准备工作 1、需要的仪器:灌沙筒、金属标定罐、基板样、天平或台秤、含水率测定器具、量砂(标准砂)。 2、标准击实试验数据: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二、现场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操作步骤: 1、首先要在实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 2、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3、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4、将灌沙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沙筒内应放满砂,使灌沙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沙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沙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沙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 三、含水率测定和计算: 1、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内,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2、(湿土+铝盒)-(燃烧后的干土+铝盒)=水重 水重除以干土重=含水量

四、压实度计算: 1、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沙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2、挖出土的总质量/试洞内砂的质量*标准砂的密度=路基土的湿密度。 3、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量) 4、压实度=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五、注意事项: 1、当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 2、当填料粒径等于或者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采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

路基路面压实度的检测

路基路面压实度的检测 一.绪论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压实度是公路工程中做的最多的检测项目,也是工程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路基压实度包括黄土和砾类土,按照《路基路面现场检测规程》JTJ059,压实度可以用灌砂法、环刀发、水袋法、核子密度仪等检测方法,尤其以灌砂法最“流行”。方水袋法使用塑料袋,不能完全的紧贴坑壁,凸凹不平的空隙更大。核子法据说准确度可以达到90%。环刀法适用面较窄,对于含有粒料的稳定土及松散性材料无法使用。灌砂法操作环节最多,中间引入操作误差也最多。 本文结合现场施工中的压实度检测,对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的方法及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二.常见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一)灌砂法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量的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 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oo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的注意事项-任峰

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的几点注意事项 任峰 (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管理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摘要:灌砂法是目前公路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的压实度检测方法,本人根据在大广高速大庆段建设过程中总结的实践经验,从标准击实试验、量砂标定、现场检测三个方面提出了灌砂法检测压实度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引起大家重视并在公路路基压实度检测中尽量避免。 关键词:灌砂法;压实度;注意事项 1标准击实试验注意事项 1.1试验室得出的最大干密度是压实度评定的基准值,它直接决定着路基压实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标准密度的室内试验确定要规范操作、数据真实,试验条件与实际压实条件相接近,同时要进行平行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 1.2不同土类最大干密度差别很大,要保证所选取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具有代表性。因此应严格按规范、规程中相关规定来确定不同土类、不同范围的土的最大干密度。当土类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做击实试验来确定该类土的最大干密度。 1.3工地上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图解法对击实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但图解法在绘制曲线过程受试验人员的能力、经验等影响因素很大,曲线的峰值点位置不准确。实践证明图解法所得到的最大干密度要小于或等于实际最大干密度。为了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建议采用幂函数拟合曲线等数值方法分析曲线的分布规律,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量砂标定注意事项 2.1灌砂法基本原理是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利用试洞中的砂质量换算试洞体积。砂密度偏大会造成试洞换算体积偏小,压实度偏大;砂密度偏小会造成试洞换算体积偏大,压实度偏小。因此量砂密度标定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路基压实度的检测精度。砂的颗粒组成、储砂筒砂面高度、砂的总重、标定罐深度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砂的密度。标定工作不容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2量砂必需采用洁净干燥的标准砂(粒径0.25~0.50或0.30~0.60mm)。不同颗粒粒径组成的砂,其级配不同,密度也明显不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明确指出使用粒径0.3~0.6mm 砂的重现性最好。每换一次量砂时都必须测定松方密度,同时漏斗中的余砂重量也要重新测定。 2.3要严格遵守《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中对储砂筒砂面高度和标定罐深度的要求。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原因是不同砂面高度的砂下落速度也不同,会导致标定罐内砂的密实程度也不同。标定罐的深度对砂的密度有影响,标定罐的深度减2.5cm,砂的密度降低约1%。因此,标定罐的深度应与现场试洞的深度一致。此外,储砂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并在每次标定及试验中都维持不变。因为只有砂总重相同,其下落速度才能保持一致,从而提高量砂使用的准确性。 2.4锥砂质量大小对现场试验精度有直接影响。锥砂质量偏大,造成试洞中砂质量偏小,试洞换算体积相应偏小,压实度值偏大。锥砂质量偏小,造成试洞中砂质量偏大,试洞换算体积相应偏大,压实度相应偏小。标定锥砂重必须在现场多次重复标定,取平均值,确保试验准确性。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指导书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 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 150mm,但不(2 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1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 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或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关于公路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方法

公路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方法 压实度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压实度不够成为高速公路发生早期损坏原因之一。 1、现场测定(或计算)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的施工压实度常用挖坑灌砂法、环刀法等。施工压实度按下式计算: K=ρd ρc ×100 (1) 式中:K——测定地点的施工压实度,%; ρd——试样的干密度,g cm3 ?; ρc——由击实试验得到的试样的最大干密度,g cm3 ?。 2、对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新的施工规范已经明确地转变对压实度的观念,即由原来采用的钻孔密度控制压实度转变为重点以压实工艺为主,钻孔作为辅助性检验。钻孔取样应在路面完全冷却后进行,对普通沥青路面通常在第二天取样,对改性沥青及SMA路面宜在第三天以后取样。沥青面层的压实度按下式计算: K=D D0 ×100 (2) 式中:K—沥青层某一测定部位的压实度,%; D—由试验测定的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实际密度,g cm3 ?; D0—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g cm3 ?。 沥青路面的压实度,采取重点控制碾压工艺过程,适度钻孔抽检压实度校核的方法。 对于碾压工艺的控制包括压路机的配置(台数、吨位及机型)、排列和碾压方式、压路机与摊铺机的距离、碾压温度、碾压速度、碾压路段长度等。 钻孔作为压实度辅助性检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实验室标准密度、最大理论密度、试验路密度中的1~2中作为钻孔法检验评定的标准密度计算压实度。施工中采用核子密度仪等无损检测设备进行压实度控制时,宜以试验路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施工及验收过程中的压实度不得采用配合比设计时的标准密度,应按如下方法逐日检测确定标准密度: (1)以实验室密度作为标准密度,即沥青拌合厂每天取样1~2次实测的马歇尔试件密度,取平均值作为该批混合料铺筑路段压实度的标准密度。其试件成型温度与路面复压温度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式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路基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degree of compaction】(原: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路基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 简介 密度(最大干密度)确定和现场密度试验。 设质量监督总站组织编写)路基压实度是填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先取压实前的土样送试验室测定其最佳含水量时的干密度,此为试样干密度。再取由实试验后所得的试样最大干密度,用实际干密度除以最大干密度即是土的实际压实度。用此数与标准规定的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试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 传统压实度检验方法 ①环刀法,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含骨料的细粒土。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受土质限制,当环刀打入土中时,产生的应力使土松动,壁厚时产生的应力较大,因此干密度有所降低。②灌砂法,是一种破坏性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类土。优点是测定值精确;缺点是操作较复杂,须经常测定标准砂的密度和锥体重。③核子密度仪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测定方法。能快速测定湿密度和含水量,满足现场快速、无破损的要求,并具有操作方便,显示直观的优点,但应与灌砂法进行对比标定后方可使用。 灌沙法的检测步骤 首先要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00毫米,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 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然后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最后将灌砂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砂筒内应放满砂,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砂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挖出土的总质量除以试洞内砂的质量再乘以标准砂的密度可计算路基土的湿密度。干密度就等于湿密度/(1+0.01*含水量) 压实度就等于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好路基压实质量,提高现场压实机械的工作效率,需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通过试验准确确定不同种类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二是现场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实际施工中,填土的含水量是一个影响压实效果的关键指标,路基施工中当含水量过大时应翻松晾晒或掺灰处理,降低含水量;当含水量过低时,应翻松并洒水闷料,以达到较佳的含水量。三是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施工前,要先确定填土分层的压实厚度。

路基路面压实度标准(城镇道路验收标准)

路基路面压实度标准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一、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要求 道路等级压实度(%)(重型击实) 城市快速路及主干路≥96 次干路及其他道路≥95 压实度(%)(重型击实) ≥95 二、基层、底基层压实度要求 1、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基层和 道路等级压实度(%)(重型击实)7d抗压强度(Mpa)基层底基层基层底基层 城市快速路及主干路≥97 ≥95 ≥≥ 次干路及其他道路≥95 ≥93 ≥ (支) ≥ 道路等级压实度(%)(重型击实)7d抗压强度(Mpa)基层底基层基层底基层 城市快速路及主干路≥97 ≥95 3-4 次干路及其他道路≥95 ≥93 压实度(%)(重型击实) 基层底基层 ≥97 ≥95 压实度(%)(重型击实) 基层底基层 ≥97 ≥95 压实度(%)(重型击实) 基层

≥95 压实度(%)(重型击实) 基层 ≥95 三、路基压实度要求 1、土路基 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 深度(cm) 道路类别 压实度(%) (重型击实) 挖方0~30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5 次干路≥93支路及其它小路≥90 填方 0~80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5 次干路≥93 支路及其它小路≥90 80~150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3 次干路≥90 支路及其它小路≥90 >150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0 次干路≥90 支路及其它小路≥87 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 深度(cm) 路基最低压实度(%)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其它小路 挖方0~3096 95 94 30~8096 95 - 填方 0~8096 95 94 80~15094 94 93 >150 93 92 90 注:1、表中数值以重型击实为准。2、特殊地区的路基压实度可参考表列适当降低。 2、路肩: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0% 3、软土路基: 1)、换填土处理软土路基:压实度要求同土路基。 2)、砂垫层处理软土路基: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0%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 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

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否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土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干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无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认采用振动方法而不是普通击实法。因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测定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2 、挖坑灌砂法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 、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 mm 时,宜采用φ100mm 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 ,但不大于40mm ,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 ,但不超过200mm 时,应用φ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二、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 、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形式和主要尺寸见图4-1 及表4- 2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 、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 、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 、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 的方形板。 5 、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 ×500mm ×40mm 的搪瓷盘存放。 6 、天平或台秤:称量10 ~15kg ,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 、0.1g 、1.0g 。 7 、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 、量砂:粒径0.30 ~0.60mm 或0.25 ~0.50mm 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 ~40kg ,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1/19页 9 、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 、其它: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图4-1 灌砂筒和标定罐( 尺寸单位:mm) 灌砂仪的主要尺寸表4 -1 注: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40mm ,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60mm ,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应为200mm 。 三、方法与步骤 1 、按现行试验方法对检测对象试样用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ρdm )及最佳含水量(w 0 )。 2 、按一.2 的规定选用适宜的灌砂筒。 3 、按下列步骤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1) 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离筒顶15mm 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 1 ,准确至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2) 将开关打开,使灌砂筒筒底的流砂孔、圆锥形漏斗上端开口圆孔及开关铁板中心的圆孔上下对准,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