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

合集下载

[居民,财政]浅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居民,财政]浅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浅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除了受自身消费能力和观念的影响外,也受到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不到30%,但农村人曰却占总人曰的50%以上,因此分析和研究农村居民消费至关重要,笔者从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切入,分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为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目前居民消费现状1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财政支农支出指政府通过对农村税收、财政投入及财政补贴等一些财政政策对农村农业进行管理和鼓励,达到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值得指出的是,财政支农支出跟财政农业支出是两个层次概念,支农支出只是农业支出的部分,财政支农支出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援农业生产支出,扶贫资金及科技投入等组成的,并且政府对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对应项目随着时间也有一定程度的变更。

我国对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如我国从1978年到2010年,32年里,财政支农支出由76亿元增长到8129. 58亿元,投入增加了106倍,由此看出我国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的增加。

但是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投放比例并不是稳定呈上升状态,在1978年至1985年,由于社会不稳定,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

在1986年至2003年时间段内,财政支农支出投入相对浮动,总体而言,在1978年到2003年间,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占有比率在5%至7%之间上下浮动。

2000年到2010年的元年时间内,由于我国对政策的重视,支农支出投入一直稳定上升,在2010年比重达到9. 05%。

2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

虽然我国对于农业投入不断上升,但是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状态呈低速增长,其增加速度长期低于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比重相对下降。

用恩格尔系数即消费水平指标来表达,恩格尔指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比重越低,说明生活水平不断上升。

财政支持对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效果——基于1991—2008年统计数据的再检验

财政支持对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效果——基于1991—2008年统计数据的再检验

b e na y e e n a l z d,b s d o t ts ia a a f o 1 91 t 0 y u i a e n s a itc ld t r m 9 o 2 08 b sng ADF e t oi t gr ton t s t s ,c n e a i e t
a d e r r c r e ton m o e . The r s ls s w ha he i r a i b ol e a oun t t i a - n ro o r ci d1 e u t ho t tt nc e sng a s ut m tofs a e fn n
Ef e t ft e Fi n i lS p o to h m pr v m e fFa m e s Ope a i n o e f c so h na c a u p r n t e I o e nto r r" r tng I c m
— —
A — x m i a i n Ba e n St ts ia t r m 9 o 2 0 Re e a n to s d o a itc lDa a f o 1 91 t 0 8
收 稿 日期 :0 0—0 21 5—1 7 基 金 项 目 :2 1 程 ” “1 工 三期 重 点 学科 建设 项 目“ I 业 经 济 与农 村 社 会 发 展 ” 四川 农 。 责 任 作 者 : 远 胜 ( — i j n : s a . d . n 蒋 E mal i g i u e u c ) :y a @ c
加 1 5 9 。杨 林 娟 , 亨 钊 ] 甘 肃 省 的 财 政 支 .1 元 戴 对
1 2 计 量 方 法 .
在本 文 中应 用 了经典 线性 回归法 来检 验财 政支 农 支 出对 农 民家 庭经 营 收入 的影 响 。 由于单方 程研 究 中普遍 应用 的普 通 最小 二乘 法 ( S 中一个 最 基 oL )

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因素的计量分析报告

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因素的计量分析报告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内容摘要:本文选取1986-2005年相关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根据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产生产价格总指数、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农村用电量和财政支出对农业的投入等五因素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政策评价和政策建议,以便各级政府制定适应我国农业长久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

一、提出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总的来说增长缓慢。

1979-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0.2元提高到397.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平均每年增长15.2%。

此后农民收入增长一度陷入低迷——两次增速连续下降:一次是在1989-1991年,连续3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年均增长只有0.7%;另一次是在1997-2000年,连续四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下降。

2001-2003年增长幅度虽然超过4%,但仍是恢复性的,基础不牢固。

2004年农民纯收入增长突破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此后,农民纯收入一直出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为7.73%。

为什么在1989-1992年和1997-2000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会下降?为什么2004年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是1997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并在此后能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到底哪些因素影响农民纯收入?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加农民收入?二、理论来源从经济学的学习中可以发现,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农产品价格和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从业人数和财政投入等考虑到数据获取的方便程度和模型的合理性,综合选择了一下指标作为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因素:Y: 农村居民纯收入(元);X2: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3: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总指数(%);X4: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X5: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X6: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亿元)。

财政支农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财政支农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h s l h w d ta:( )I h g t T e r ut s o e h t I n teln -em, x e dt e o p rt g a d si c e s o r e p n i r n o eai n c n e& tc n l y po t n r rl o s m t n a u n e e h o g rmo o a c nu pi s o i u o a rw si e e t , h ete e p n i r o f s u tr a d rl fa ”co d n f c f ” w i h x e dt e n i r t c e n e e sa” co d u f c” .( l u nar u i rw so t f t ee H)f m t i f m at r h s e o p c, o e z i
An l ss n h fe t fRu a F s a u p r t u t r n Ru a n u p i n ay i i t e Ef c o r l ic S p o tS r c u e o r lCo s m to l
YANG- i q
( c n misRee r h Ce teo etr - ia S u h etr iest fFia c n o o c E o o c sa c n r fW se n Ch n o t W se Unv ri o n n ea dEc n m 响分析
财政支农结构对农村居 民消费 的影 响分析
杨 琦
( 西南财经 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研究 中心 ,四川 成都 6 0 7 ) 104

要 :财政 支农对农村居 民消费的影响 可能为正也 可能为 负。本文利用V R方法对财政 支农 不 同部分对农村居 民消费 A

我国财政对“三农”的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

我国财政对“三农”的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
政重点扶持的产业。 X4 1 公 息的不对称和 不完备, 地方政府相对中央政府而言。 是 总 一 。 这样。 地方政府与 央政府的相互博弈中 共财政理论和实践表明, 财政支农政策对于一国的农业 再将 样本 数 据输 入 s S I S软 件进 行 o S估 拥有信息优势, , L 占有优势, 因而可能削减或者挪用财政资金以及改变财 增长至关重要。财政支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 计 , 得到输 出结果如下表 3 : 个方面 其一, 财政支农政策是国家调控农业生产进丽影 政资金投向。 在实际的财政投向中表现为: 更偏好于投 响农民收入的一个基本工具; 其二。 财政支持能有效地解 资见效快、 易出政绩的项 目。 而忽视期限长、 具有战略意 决促进农业增长所必需的众多公共产品的外部性问题并 义的 项目; 热衷于提供看得见, 摸得着的。 项目。 硬” 而不 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巨额的财政投入对发达国家的农 愿提供农业技术推广、 种改造、 良 教育服务等“ 公共产 软” 品。统计数据显示在农业基本建设中, 用于重大水利工 业生产已起到了明显的支持作用, 在美国、 加拿大、 英国、 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中。 政府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 程和生态建设等全社会受益的投资较多。 约占 8 %~ 0 持相当于农业本身 G P的2 %以上, D 5 日本、 以色列等国 9 %( 0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农经司课题组,o3 。 2o 年)而真 农业财政支出相当于农业G P的4 %~9 %, D 5 5 即使像印 统 计 检 验 R =0 8 9 D = 1 1 1 F= 1 . 正用于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直接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 2 ,0 ,W .0 , 4 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国家财政支农支出也相当于农业 7 重要农产品基地、 农田水利、 节水灌溉等 93,d = 1 。 2 = 0. 0 一 R = 0. 5 DW = 件的良种工程、 f 81 R 8 9。 2 7 4, G P的 1%( D 0 李焕彰等,O4。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收 1 1 1通 过 查 表 得 DL=0 6 3 DU= 16 4。 为 中小型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少。 2O ) 只占1 %左右。 0 这些项目 .0 , .1, .0 因 入不高, 私人农业投资有限的发展中国家。 财政支农政策 DL< DW <DU。 以无法判 断是否存在 自相关 , 都是直接增加农民 收入的。 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 事业费 所 对促进农业增长具有更为特别的意义: 它不仅构成农业 因此对残差和年份做散点图 , 支出妨碍农民收入增加, 由于有关农村管理的行政事 是 如图所示 : 投入的主要来源 , 而且对一些公共农业基 础建设来 说 , 甚 人员臃肿、 职能不清、 效率低下, 未能切 从 图中可 以看 出散点呈锯 齿状变 化 , 因此可 业单位机构庞大、 至是唯一 的来源。 以断言存在 自相关 。 以要 用广义 最小 二乘 估计 实有效为农民 所 提供服务, 更甚的 是各部门还会利用手中 本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 选取 17  ̄20 98 04年问农民 法消 除 自相 关 。令 Y* = Ay ( 乱集资、 乱罚款、 乱摊派等增加农民负担。 从而影 1一Dw/ ) YT 的权利, 2△ 一 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效益的主要指 1X1 , =△X1 一( 1一D 2) W/ △X1 一1 2* = 响农 民收入 的提高 。 t ,X 标, 分析我国财政对农业各项投入的效益。 () 2 我国财政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量偏低。17 98 zX t一 ( 一EW/)" 2 一1 3* = △x3 x2 1 } 2 /X t ,X t一 建立模型 04 ( 一D / )AX t 。X 1 , 2 3 一1 4* =AX t一 ( 20 年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占同期国家财政基本建 4 1一 以农民的人均纯收入( 作为因变量。 Y) 分别选取以下 25 %, 93 98 DW/) 4 一1 再将样 本数据输入 S s 2 AX t 。 P 软件进 设投入总量的比重平均仅为 1.2 其中 18 ~18 四个统计指标作为决定财政对农业投入效益的因素进行 行 oL 年该比重的平均水平仅达89 %。 ,2 S估计 。 到输 出结果如下表 4 得 : 观察 。 它们是 : 4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 . 对经济的发 () l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支出的总额( 1X : 支农支出 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农业科技三项是指用在农业科 仅指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 。 研方面的支出。农村科技三项变量对农民收入增长也具 ()&: 2) 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总额。 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以上回归分析表明, 农业科技投资 ()c: 3) 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三项科技支出的总额。 3 对农村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当 对农业科技投入增 () 4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村救济支出数额。 4X : 个单位的投入量时, 农民的收入增长就会同期上涨 统计检验 R =0 65 D = 19 1F .9,f 长 1 2 .9 ,W .3 , =73 1d= O44 .4 个单位。据国际十五政策研究所(H ) I U 和中国农 1 7 0 ) 在所有公共投 通过查表 得 D L=0 54 D =160 因为 D 业政策研究中心( G 的研究结果表明, .7 , U .3 。 U< 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投资的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 D < 4 U, W 一D 所以不拒绝无自相关, 即不存在自相关。 入中, 从表中可见估计的效果还比较好, 拟合系数达 6 .%, 的贡献最大 。 95 不 三、 建议 存在共线性和序列相关问题, 系数单独和联合检验均很 1 建立财政对农业补贴的稳定增长和投入效益的评 . 显著。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得到如下方程: Y * :0 4 2× 1* 一 0. 5 .3 3 0×2* + 0 4 4×3* 估指标机制, .4 确保对农业补贴的稳定增长和投入效益的 + O. 9 ×4* 15 稳步提高, 增加财政对农业补贴的透明度、 科学性和效益 模型结果表明: 农业支农支出、 农业科技三项投入和 性。 农业救济支出对农民收人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 当前应重点 建立以 促进农民收人增长为 目 能够 标, 考核体系。通过一系 时, 用于农业基建支出对农民的收人增长具有反向制约 反映财政对农业反哺效果的科学的 列科学的、 切合实际的指标评估, 保障财政对农业直接补 作用。 短期补贴和长期补贴相结合{ 保障 二、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分 贴和甸接补贴相结合。 析 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到位率; 1 通过实证分析, 出, . 得 支援农业生产支出成为农民 2 建立 . 农村基础 设施专项基金。 农民 的收人虽然是 收人增加的主导因素, 其相关系 敷为0 42 也就是说。 逐年增长, . 。 3 但这些净增长不是用来购买基础 设施等生

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综述

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综述

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综述作者:付洪垒徐莹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1期[提要] 财政支农支出是支持我国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产出影响所进行的研究,总结出财政支农资金对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业发展确实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财政支农;农业产出;综述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8日一、前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9亿农民的收入水平,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从2003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三年聚焦于“三农”问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而农业基础性地位以及弱质性特点决定了农业的生产发展离不开政府资金的保障支持,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支出是农业、农村、农民的有效保障。

财政支农资金是国家宏观调控在农业上的具体表现,是国家灵活运用财政杠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

另外,财政农业支出长期存在支出效率低下、管控不规范、缺乏有效的专项资金监控措施等诸多问题,这些都直接削弱了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促进作用的有效发挥。

在此背景下,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产出影响的研究,探讨提高农业增长的建议,以夯实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二、落实财政支农资金的重要意义“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新常态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地方政府资金的财政投入,对农业的稳定发展起着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落实财政支农资金,一方面对于合理安排财政支农资金,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使财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并最终促进农业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实现农民收入的倍增计划,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负担、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业财政支出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业财政支出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一
经济工作 ・C N M C P A TC E O O I R C IE
“ 三农 问题” 是我 国当前 以至今后 一段 时期的社会热点 问
题 。0 8年 , 20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 出台了 《 关于切 实加强农业 基础
建设 、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 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 这是 2 0 。 0 4年
决农 民生产生活最迫切 的实 际问题 。 加大农业投入 , 确保新农村
农业基 本建设支出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农村救济费 ( 亿元 )
6 7l 6.
754 .9 8 5
其他 ( 亿元 )
用于农业 支出占财 政支出的 比重 ( ) %
9.8 6 9 31 9
1 .6 o 02 3 4 1 .4 0 0 81
农村居 民家庭平均 每人纯收入 ( ) 元
6 6 31 8.
7 85 0 .5 7 39 8 .9
( 亿元 )
3 1l .
293 . 3
( 亿元 )
1 2 6.6
2 6 5. l . 898
3 78 0 .4
3 75 4 .7 3 6O 7 .2
19 93
19 9 4 l 95 9 1 96 9 1 97 9
6 6O 2 .2 6 74 7 .6
7 68 6 .9 91 . 6 79 1 0 . 1 27 1 3 _6 l 48
4 07 6 . 37 5
4 44 1 .6 4 08 8 .1 4 38 2 . 5 7 2 36
91 .4 9 1 .3
97 .8 1 .8 02 98 .8 1 .3 24
持 统筹 城 乡发 展 ,不 断 加 大 工 业 反 哺农 业 、城 市 支 持农 村 的 力

财政资金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财政资金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维普资讯
2O 第 9期 06年
No. 9 20 O6
统计 研 究 Sa scl 0 l h ttta 目r ii I c 4 7
财 政姿 金 农 业支 出与农 民 收兀 关 系研 究
杜 玉红 黄 小舟
ABS RAC’ T r
P a a t Si c me i mp ra tfc o id rn o s n d sa l c n my d v lp n fOl e s n ’ n o sa i ot n a trh n e ig c n t ta tb e e o o e eo me to i" n a n 1 c u ty h a rc lu a e p n i r o te in n i fn i co ey eae t p a a t i c me. o n r.T e g ut rl x e dt e f h f a ca u d s ls l r ltd o e n ’S n o i u l s Ho v r t e u r n a rc l r e p ndt r o n ca fn s f u c u ty a n t e c e e we e , h c re t giut a x e i e f f a i ul u i n l u d o o r o n r h s o r a h d t h n i p td r s .T e a e su is o h f n il u d fr g iu te n ter o o ii a t iae eu t h p p r td e h w t e i a ca fn s o a rc l r a d h i c mp st n c l n u o ifu n e t e ic e e o e s t S i c me t ru h t e r ge so d 1 I as ic s e h c a im n e c h n ra fp a a ’ n o h o g h e r sin mo e .tl o d su s st e me h n s l s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支出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三农"问题始终是

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是有关农业发展、农村建
设和农民生活多方面支出的一个综合性项目。解决好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
问题这"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在内的"三农"面临的问题,是中国整个经济发展中
关系全局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以贵州省为例,研究发现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总量
对农民人均收入有显著地影响,并且财政支农的各项支出均对农民人均收入有正
效应。可继续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的结构,全力提高农民人均收入。
关键词:
“三农问题”;财政支农;农民人均收入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山地、丘陵众多,平坝、盆地较少,素有“八山
一水一分田”之说。同时,贵州省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
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喀斯特地貌作用加上水土流失导致了该地的植被被破坏,地
表土壤被侵蚀,进而引起石漠化灾害。土地的石漠化减少了农民的耕地数量,严重
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在贵州省总人口中,农村人口素质偏低,占总人口的比重偏高,
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范围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由于农业经济落后,
贵州省的农民主要依靠进城务工提高收入。但是,随着这些年贵州省农业结构调
整,产业结构转型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落后状况正在得到改观。省级
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使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收入中基本收入、财产
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增长迅速,但与城市居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1.2 选题意义
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尤其是占比最大的农业收入,增长则比较缓
慢。通过对贵州省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研究,对贵州省现有的金融体系进
行分析,发现其财政支农力量不足的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
2.1 文献综述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15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
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锁定农业问题,
足显“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很多学者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分
配不平等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王娜对中国财政支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进行了研究,
并认为这种趋势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贵州省的情
况也不例外。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刘晋钧给出了贵州省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
的影响与实证分析,李旭东贵州农业生产、财政农业支出、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
的协整和误差修正分析中给出了宝贵的建议。

3.1 主题概括
3.1.1 主题界定
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
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即纯收入=总收入-税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
定资产折旧。农民人均收入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的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
水平。
农业财政支出对农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农村财政资金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
增加的可靠保障。农村财政资金的数量与结构成为农民收入的制约因素,影响农
民收入增加的因素中,财政资金成为主要因素。贵州是全国‘三农’问题最突出
的省份,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
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解
决农民增收问题,既是我省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
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其中,增加农民收入是基本目标,也是重中之重。贵
州市经济欠发达、农业人口多的内陆山区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该省农民收入
不断提高,但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比,农民收入水平增长速
度仍较慢,收入水平仍较低。
3.1.2 主题现状
财政支出的目标是以保障政府职能的需要为目标,在政府职能由组织经济建
设为主转向公共服务为主的过程中,财政支出结构也由经济建设支出为主转向教
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支出。虽然贵州省财力紧张,但在安排支出
是,充分考虑并基本落实了国家法定支出要求。尤其是在农业和教育支出上,严
格按照相关规定,拨款增长幅度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了财政
性教育、农业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进入21世纪以来,贵州省经济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趋势。根据相关参考资料,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
年的1374.2元增加到2009年的3005.41元,增加了1631.21元。
4.1 研究分析
4.1.1 财政支出分析
1997年财政支出跨越100亿大关,2003年跨越300亿大关,2008年突破一
千亿元大关,达到1055.39亿。1995-2008年财政支出年均递增21.23%,高于全
国地方财政支出水平,人均支出从1995年的246元增加到2008年的2782元。
年均增速20.51%。2008年贵州省农业支出完成118.77亿元,是1995年的22
倍。
4.1.2 农民收入分析

表一 2000-2009年贵州省农民收入状况
年份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农村收入增长速度(元)
2000 1374.20
2001 1411.70 0.027289
2002 1489.90 0.055394
2003 1564.70 0.050205
2004 1721.60 0.100275
2005 1877.00 0.090265
2006 1984.62 0.057336
2007 2373.99 0.196194
2008 2796.93 0.178156
2009 3005.41 0.074539
注:资料来源于2001-2010《贵州省统计年鉴》
5.1 解决建议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眼于扩大消费需求,
着眼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增加支援农业生产、农业科
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的比重,直接受益于农民,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的稳产增产。
(3)加大财政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支持力度。
(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冯小俊;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尚晓贺;财政支农与城乡收入差距[D];山东大学;2012年
[3]熊德斌;基于协整理论的贵州省城乡差距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4]刘旦;财政支农结构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J];北方经济
[5]张洁;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有效性的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6]陈孟平;发达国家政府财政是如何支持农业的[J];北京邮电大学
[7]侯石安;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8]胡琨;中国财政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
[9]王娜;中国财政支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研究[D];辽宁大学
[10]李旭东;贵州农业生产、财政农业支出、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的协整和误
差修正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
[11]刘晋钧;贵州省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与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