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第五版)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第五版)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第五版)教学大纲

.

医学心理学

第五版

教学、学习大纲与重点

精品

第一章绪论[学习要求]

掌握: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应用范围。

3.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4.新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熟悉:

1.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

2.医学模式的定义。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

1.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现状。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学习要求]

掌握:

1.感觉、知觉的概念

2.感觉、知觉的基本分类

3.记忆的概念

4.记忆的基本分类

5.遗忘及其规律

6.思维、想象的概念

7.思维、想象的基本分类

8.注意的概念

9.注意的基本分类

10.情绪与情感的概念与分类

11.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及情绪的认知理论12.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13.人格、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5.四种气质类型及特点

16.人格的特征;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6.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熟悉:

1.感觉、知觉的特征。

2.注意的特征。

3.错觉

4.想象的功能

5.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的关系

6.意志的概念

7.冲突与挫折的概念

8.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9.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10.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了解: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思维的过程

3.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4.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

5.意志的基本过程

6.意志的品质

7.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8.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种类

9.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10.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学习要求]

掌握:

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2.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特点。

熟悉:

1.如何维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3.中年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及如何维护中年人的心理健康;

4.老年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及如何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了解:

1.人的发展和生命周期的概念和观点。

2.儿童、青少年期的生理特点

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掌握:

1.精神分析心理结构和人格理论的内容。

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

3.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及罗杰斯自我论的要点。

4.Ellis的ABC理论

5.Beck的认知行为治疗假说

6.心理生物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7.人性主义理论中人性的三个属性

熟悉:

1.马斯洛需要理论与奥尔德弗需要理论的不同。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3.Kelly的个人构念理论

4.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5.心理生物学的理论发展史

6.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史

了解:

1.心理动力学研究简史

2.社会学习理论

3.人本主义心理学述评

4.认知心理学

5.心理生物学各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6.人性主义理论的内容

第五章心理评估[学习要求]

掌握:

1.心理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2.心理测验的定义

3.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4.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5.智商的定义和分级

6.离差智商、比率智商的概念

7.人格测验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8.神经心理测验的概念

9.SCL—90、SDS、SAS等常用的评定量表的作用

熟悉:

1.心理测验的分类

2.智力测验的目的和使用

3.常用智力测验与发展量表的适用范围及理由

4.MMPI分量表的意义及结果分析

5.EPQ分量表的意义及结果分析

6.常用神经心理测验的分类和应用

7.常用自评和他评评定量表的使用方法

8.心理评估专业人员的条件要求

了解:

1.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分类和计算方法

2.常用智力测验与发展量表的分测验内容及功能

3.大五因子模式人格问卷

4.洛夏测验及其应用

5.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提纲

6.心理评估的发展与现状

第六章心理应激

[学习要求]

掌握:

1.心理应激理论的主要内涵。

2.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

3.生活事件(应激源)的概念、分类和生活变化单位。

4.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定义和分类。

5.应激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的主要内容以及应激反应的心身中介机制。6.应激易感模型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熟悉:

1.一般适应综合征(GAS)概念及其分期。

2.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

3.应对方式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4.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作用机制。

5.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

6.应激与疾病的伴随关系的解释。

7.个体层面的应激管理的内容。

了解:

1.心理应激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方向。

2.应激系统模型在临床心理咨询、婚恋指导和压力管理中的应用。3.生活事件不同量化方法存在的问题。

4.心理应激反应对健康的积极和消极意义。

5.心理反应、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概念的比较。

6.应对指导模式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健康行为[学习要求]

掌握:

1.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2.自我效能理论和健康信念理论与损害健康行为的转变。3.成瘾行为、饮食行为、性行为、锻炼等行为与健康的关系。4.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的含义,艾滋病与性行为的关系及预防。熟悉:

1.保护健康行为与损害健康行为的分类。

2.成瘾药物的共同特点及其危害,药物成瘾的心理社会原因。3.酗酒、吸烟和网络成瘾的危害与预防。

4.肥胖的危害与合理体重的控制。

5.艾滋病的危害及其流行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

6.锻炼对健康的积极意义。

了解:

1.在促进健康行为中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2.治疗药物成瘾、酗酒、吸烟和网络成瘾的原则。

3.肥胖的定点理论。

4.合理饮食应的注意事项。

5.合理锻炼的原则。

6.如何预防意外发生。

第八章病人心理[学习要求]

掌握:

1. 病人角色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2. 病人角色的适应问题

3. 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4. 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

5. 病人的一般心理反应和基本干预方法

熟悉:

1.病人的心理需要

2.求医行为的原因、类型和影响因素

3.病人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

4.不同病期病人的心理特征

5.手术前焦虑反应的原因

6.术后病人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

7.伤残病人康复期心理问题

8.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

了解:

1.病人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2.影响病人角色适应的因素

3.求医行为的类型和原因

4.手术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

5.伤残病人康复期心理问题的干预

6.癌症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

第九章医疗行为中的人际关系[学习要求]

掌握:

1.医患关系的概念。

2.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本原则

3.医患关系的特点、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

熟悉:

1.医生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2.病人的基本权利。

3.沟通的概念和沟通中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

1.广义医患关系的主要内容

2.医生的心理特征。

3.沟通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第十章心身疾病

[学习要求]

掌握:

1.心身疾病的概念。

2.心身疾病的特点。

3.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4.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与诊疗对策。熟悉:

1.临床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

2.心与身的关系。

3.心身疾病的分类。

4.各学派所提出的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5.各种心身疾病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基本的干预措施。6.影响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心理社会因素。了解:

1.心身医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十一章异常心理问题[学习要求]

掌握:

1.异常心理的概念

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和判断

3.异常心理的医学心理学分类

熟悉:

1.贪食、厌食的诊断和防治

2.自杀的定义、基本线索及其干预

3.性心理障碍的概念、判别标准

4.人格障碍的概念、诊断标准

5.失眠的定义、原因及其治疗

了解:

1.异常心理的理论解释

2.自杀的成因、动机,有关自杀的误解

3.常见的性心理障碍及其干预

4.人格障碍的分类、成因及其干预

5.其它睡眠障碍的表现及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心理干预[学习要求]

掌握:

1.心理干预的基本概念。

2.健康促进与预防的基本概念。

3.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

4.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6.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和原则。

熟悉:

1.预防性干预的基本概念。

2.综合医院临床各科的心理问题。

3.社会适应不良及其他行为问题表现。

4.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了解:

1.心理治疗的简史

2.实施各种心理治疗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三章心理干预各论

[学习要求]

掌握:

1.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

2.系统脱敏的方法

3.认知治疗的基本概念

4.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概念

5.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6.暗示和催眠疗法的基本原理

7.松弛疗法的基本原理

8.生物反馈疗法的基本原理

9.支持疗法的定义和主要特点10.家庭治疗的干预技术

11.集体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

12.危机干预的概念和一般原则13.心理联络会诊的综合治疗策略

熟悉:

1.精神分析治疗过程

2.行为治疗的记录方法

3.认知疗法的基本过程

4.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过程

5.森田疗法治疗的重点和适应证6.暗示和催眠治疗的方法

7.生物反馈疗法的基本技术

8.松弛疗法的程序

9.支持疗法的实施方法

10.集体心理治疗的治疗机制和适应证11.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12.危机干预的技巧

13.心理联络会诊的适应证

了解:

1.精神分析性短期焦点治疗的过程2.行为治疗的适应证

3.认知治疗使用的具体方法

4.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适应症及评价

5.森田疗法的治疗方法

6.暗示催眠的适应证和评价

7.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证

8.松弛疗法的适应证和评价

9.支持疗法的适应证

10.集体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11.家庭治疗的流派和种类

12.危机干预的伦理学原则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学科性质: 医学心理学一方面是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一门交叉学科;另一方面,从基础和应用的角度来看,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医学心理学的量化方法 1.描述 2.序量化 3.间接定量 4.直接定量 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功能 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1.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2.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3.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4.情绪的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表情: 人的外显行为主要指面部可动部位的变化、身体的姿态和手势,以及言语器官的活动等等,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 2.社会性与生物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4.整体性 人格心理结构 1.人格倾向性 2.人格心理特征 3.自我调节系统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一般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 第五版 教学、学习大纲与重点

第一章绪论 [学习要求] 掌握: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应用范围。 3.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4.新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熟悉: 1.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 2.医学模式的定义。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 1.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现状。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学习要求] 掌握: 1.感觉、知觉的概念 2.感觉、知觉的基本分类 3.记忆的概念 4.记忆的基本分类 5.遗忘及其规律 6.思维、想象的概念 7.思维、想象的基本分类 8.注意的概念 9.注意的基本分类 10.情绪与情感的概念与分类 11.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及情绪的认知理论12.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13.人格、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5.四种气质类型及特点 16.人格的特征;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6.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熟悉: 1.感觉、知觉的特征。 2.注意的特征。 3.错觉 4.想象的功能 5.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的关系 6.意志的概念 7.冲突与挫折的概念 8.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9.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10.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了解: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思维的过程 3.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4.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 5.意志的基本过程 6.意志的品质 7.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8.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种类 9.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10.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2、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3、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交叉学科 基础学科 应用学科 ?研究范围 ? 1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 2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 3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 4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 5 研究医患关系 ? 6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恩格尔(Engel EL) ?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 ?1977年《科学》发表 《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 疾病谱的改变 心理社会因素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与病情变化有关

心身调节有助于缓解疾病 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所有疾病都具有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成分. 每个个体都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构成. 4、健康与疾病的理论新观点(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系统整体观 ②心身统一观 ③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 ④主动调节和适应观 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神灵主义时期(10000BC-1100BC) 神灵主宰万物的一切 2、自然哲学时期(1100BC-1879AD) 心身统一治病先治人天人合一 3、科学心理学时期(1879AD之后) 1879年冯特(Wundt W)在德国莱比锡大学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作为标志 医学心理学的诞生 (1)1852年德国的洛采(Lotze BH)出版了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 (2) 1896年冯特的学生魏特曼(Witmer L)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门诊 情绪与情感 1、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的反映。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掌握)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 ①原始的与生理需要满足相联系 ②发展在先 ③短暂、冲动、不稳定 ④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 ①高级的心理活动、与社会和精神需要相联系 ②体验在后 ③稳定、深刻、持久 ④内在体验、含蓄情绪的表达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用的,不同文化民族的人们解释和定义表情是类似的. 4、情绪状态的分类(强度时间) ①心境:一种比较微弱、平静、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 ②激情:是一种迅速、时间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个体生活中受到意想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概念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患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3)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识第心理功能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还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2章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Ⅰ意识:能被个体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 Ⅱ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动物性本能、冲动,经验,欲望,动机) 1)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在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Ⅲ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 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 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存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使个体适应环境。 Ⅰ本我: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冲动永远存在。 Ⅱ自我: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与审视。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Ⅲ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第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 明的部分,遵循“至善原则”。

医学心理学重点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hyschology :是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与医学有关的各种心理行为科学知识、理论和技术的重新组合,其核心是关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历史 1879 冯特德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派 坎农巴甫洛夫赛里研究心理生理学 华生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理论以人为本理论 贝克认知治疗 1977 Engel GL发表文章,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作了全面地分析和说明。 ==================================== 当代心理学五大观点 1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意识和潜意识动机的驱动力,强调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2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3人本主义强调个体内在自我成长的力量。 4认知理论关注影响行为反应的内部心理机制。 5心理生物学理论着重探讨行为的脑机制。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指人们对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是处在深层,被压抑着,很难察觉到。 意识consciousness :处于表层,人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察觉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前意识per-consciousness :在意识下面,平时并不为人所知,但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 俄狄浦斯情结:每个儿童都有爱恋异性父母,憎恶同性父母的心理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分类 6"精神病性"防御机制 7幼稚的防御机制 8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9成熟的防御机制 常见的防御机制 转移Displacement:人们有时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不和习俗或有危险)无法向对象表达,便会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为大家所能接受的对象上去。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又称"文饰作用",是最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人在遭受挫折或作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时,往往会为自己找一些被自我和社会接受的理由,经管这些理由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大纲适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西结合精神病学是临床 医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中西结合精神病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精神病学基本概念、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精神障碍的检査和诊断、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各种常见精神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和康复等。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精神疾病基础理论知识、举握精神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危重疾病的处理原则,通过理论、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基本上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后续课程有“行为医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儿童精神病学”、“神志病学”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精神病学进展,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精神疾病的分类及诊断原则,举握精神疾病症状学及接触检査精神障碍患考的技能,重点第握脑器质性椿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及儿童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西医诊断、中医辩证分型方法和屮西医结合治疗预防措施。目标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将来在综合医院、儿保、社区全科医学匸作中识别、筛査精神疾病的能力,并促进中医精神病学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概述:精神病学、梢神障碍、其他相关学科; 2. 脑与精神活动: 3.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4. 展望。 【目的要求】 1. 掌握脑的结构,脑的神经化学,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2. 熟悉精神障碍的病因、生物学因素、中医的理论解释、心理和社会因素 3. 了解精神障碍的定义与相关医学的联系及展望。 【难度与重点】 1. 教学重点:精神障碍的概念

14.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绪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潜意识压抑是病根 行为主义指华甫,错误学习得疾病 坎农重视心生学,中介神免内分泌 人不干活靠罗马,注意倾听挖潜力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一.概述 1.心理学创始人:德国人冯特。(研究心理学的一般都是疯子,所以叫冯特)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恩格尔。 3.医学心理学研究分支: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身心心理学,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护理心理学。 记忆: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一定与医学有关。(社会心理学、美学心理学不属于医学心理学) 4.医学心理学的分类: 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咨询、心理诊断。 神经心理学:研究大脑和行为的关系。 健康心理学:研究心身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二、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观点 1.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潜意识压抑是病根。 创始人:弗洛伊德:冰山学说。 认为潜意识压抑太久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根源。 意识分三种:意识(人)、前意识、潜意识(兽)。 治疗:自由联想、释梦、移情、催眠。 2.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行为主义指华甫,错误学习得疾病。 创始人:华生、巴甫洛夫——喂狗 认为错误学习是各种疾病的根源。 治疗:脱敏治疗。 3.心理生理学理论的观点:坎农重视心生学,中介神免内分泌 创始人:坎农。 认为疾病是因为生理中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出问题而导致。 4.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人不干活靠罗马,注意倾听挖潜力。 创始人:罗杰斯、马斯洛。

认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潜能,一旦实现不了就会生病。 治疗:降低期望值,注意倾听。 5.认知学派理论 创始人:贝克和瑞米。 认为错误的信念导致疾病的发生。 治疗:矫正错误的信念,才能解除心理障碍。 6.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医学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的概念 (一)心理现象分:心理活动过程、人格。 1.心理活动过程: ①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想象、注意、语言。 ②情绪过程:情绪、情感(高等的)。记忆:情绪是天气,情感是季节 ③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的,果断,坚持,自制的行动 2.人格: ①人格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②人格的倾向性:世界观、人生观、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 ③自我意识系统。 (二)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 二、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一)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1.感觉的三大特征:适宜刺激、阈值和适应性。 2.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 感觉对比; 感觉后像; 感觉补偿; 联觉(感觉的相互联系。医生穿白大褂,病人感觉特别威严;护士穿粉红色护士服,病人感觉很温暖)。 (二)知觉:是对事物的全面属性的反应。 知觉的特点: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 (三)记忆: 学习:指通过练习而促使行为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记忆:指人脑对过去的经验进行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三个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医学心理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医学心理学基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8题) 1、医学心理学是哪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C】 A、医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生理学 E、生理心理学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E】 A、心身是统一 B、心理对健康和疾病有能动作用 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D、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 E、以上都是 3、下列哪项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A、动物的心理发育 B、病人的焦虑 C、人际关系紧张 D、人的不良行为 E、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4、不属于医学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是【E】 A、健康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药物心理学 E、教育心理学 5、心理科学诞生的标志是【C】 A、希波克拉底提出气质体液说 B、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 C、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D、詹姆斯等人提出新心理学理论 E、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6、《黄帝内经》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心理学观点属于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哪一阶段【B】 A、神灵医学心理学时代 B、哲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C、科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D、现代医学心理学时代 E、以上都不是 7、弗洛伊德提出五个阶段的性发展理论,“肛门期”在【B】

A、出生至一岁半时期 B、一岁半至三岁时期 C、四至六岁儿童期 D、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期 E、十三岁以上青春期及成人期 8、H.Selye认为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应激源,可引起以什么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B】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D、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E、下丘脑-垂体后叶轴 9、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异常行为、神经症的症状主要是通过什么得来的【D】 A、外界刺激 B、生理反应 C、人的认知 D、学习过程 E、遗传因素 10、从心理或行为角度研究躯体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该项工作属于以下哪个范畴【B】 A、临床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行为医学 D、心身医学 E、神经心理学 11、通过交谈或问卷的方法了解一些人对某一事件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A】 A、调查法 B、临床观察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E、心理测验法 1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靠力比多(libido)推动的,它属于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中的哪种理论【C】 A、潜意识理论 B、人格理论 C、性欲学说 D、释梦学说 E、心理防御机制学说 13、人的行为不是由本能决定,也不简单是外部刺激的结果,而是人的理性评价的结果,这种观点符合【D】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认知理论 E、心理生理学理论 14、弗洛伊德认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在哪一层次运行【C】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护理心理学》是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心理活动的规律及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为护理专业学生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形成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通过对普通心理、发展心理等章节的学习,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有更全面和清楚的了解,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自我完善,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2.《护理心理学》课程的内容能很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3.《护理心理学》课程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以及思想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以及人的社会表现。 2.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理解护理人员角色及其职业适应。 4.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以及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 5.掌握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能够对各种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正确运用心理应对机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2.熟练运用心理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进行心理护理。 3.学会运用心理咨询、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对心理异常进行防治及宣传。 4.学会运用心理评估技术,提高心理诊断、心理护理水平。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普通心理的学习,形成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 2.通过对发展心理的学习,培养正确的心理发展观。 3.通过对社会心理的学习,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通过对健康心理的学习,培养正确的健康观。 5.通过对护理人员心理和患者心理的学习,培养对护理职业的热爱。 6.通过学习与实践,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1)根据护理工作岗位需要来进行课程设计 我们通过实习学生反馈、实习单位走访等方式对护理专业的工作过程进行调查,了解在护理实践中需要的心理学知识,整理归纳后进行课程的建设。使我们的课程设计更符合临床实际需要,也更有可行性。比如癌症患者的护理,我们应该针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运用不同的护理方式,从而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 (2)实现教学内容与知识的融通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针对每种疾病都有专门的心理护理内容。我们将心理护理方法总结并综合在一起,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的同时也实现知识的融通,更好地满足岗位需要。 (3)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促进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以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为主,在突出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学生个人发展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之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 我们按以下思路对该课程进行了设计: (1)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和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决定医学领域中的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他有助于临床上“重治轻伤”“只见病,不见人”的不良倾向,为医学提供心理学的研究和干预手段,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2、心理学研究任务:心理行为因素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规律;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如何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各种疾病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规律,如何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3、心理测量法是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研究心理行为的一种方法,结果能够数量化。 4、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身心统一的观点;社会影响的观点;认知评价的观点;主动调节的观点;情绪作用的观点;个性特征的观点。 5、行为主义理论:华生;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精神分析理论:佛罗尹德 6、心理过程包括:情绪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人格或个性包括:人格倾向 7、认知过程是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 8、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9、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和遗忘、再认和再现。 10、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是与社会需要有关,;情感比情绪更稳定。 11、意志的特征: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12、需要层次论:由人本主义家马斯洛提出的。由高到低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喝归属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3、气质的意义: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气质类型与职业匹配的人容易获得成功。 14、A型行为表现为“雄心勃勃、竞争性强、易于激动、好争执、敏捷但缺乏耐心、语声洪亮和时间紧迫感”。——为冠心病发病,其发病率比B型行为的2.37倍。 15、心理卫生一词是1943年斯惠特提出来的。 16、3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7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17、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性功能障碍。 18、心理应激:指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19、心里紧张刺激与高血压、溃疡病、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癌症等发病率的增高有关系。 20、精神分析学家Dunbar认为,至少8种如冠状动脉梗赛、高血压心脏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和人格特征有关。 21、如果生活变化过大、过多、过快和持续过久,就会造成适应新的困难,引起严重的心理应激,甚至损害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五版)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第五版) 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医学心理学 第五版 教学、学习大纲与重点 2

第一章绪论 [学习要求] 掌握: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应用范围。 3.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4.新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熟悉: 1.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 2.医学模式的定义。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 1.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现状。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学习要求] 掌握: 1.感觉、知觉的概念 2.感觉、知觉的基本分类 3.记忆的概念 4.记忆的基本分类 5.遗忘及其规律 6.思维、想象的概念 7.思维、想象的基本分类 8.注意的概念 9.注意的基本分类 10.情绪与情感的概念与分类 11.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及情绪的认知理论12.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13.人格、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5.四种气质类型及特点 16.人格的特征;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6.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熟悉: 1.感觉、知觉的特征。 2.注意的特征。 3.错觉 4.想象的功能 5.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的关系 6.意志的概念 7.冲突与挫折的概念 8.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9.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10.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了解: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思维的过程 3.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4.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 5.意志的基本过程 6.意志的品质 7.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8.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种类 9.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10.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推荐阅读:全国卫生人才招聘卫生事业单位面试技巧1.关于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晤谈法,正确的是 A 晤谈法是与来访者交谈、并作观察、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B 晤谈法可应用于心理评估、诊断、治疗、咨询各领域 C 晤谈法与访问法、座谈法、问卷法等属于医学心理学的调查法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2.现代心身作用的生理机制研究涉及 A 心理神经内分泌学 B 心理神经免疫学 C 现代分子生物学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3.在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A 再现 B 想象 C 思维 D 幻想 正确答案:B 4.应激生理反应的神经机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调节A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 丘脑下部-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 C 丘脑下部-垂体后叶轴 D 丘脑下部-垂体前叶-甲状腺轴

正确答案:A 5.卡特尔人格因素测验将人格根源特质分为多少种A 8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23号汉华世纪大厦B座。 12种 C 16种 D 18种 正确答案:C 6.认知治疗重视的是 A 个体适应不良的行为 B 个体潜意识的冲突 C 个体童年的创伤经历 D 个体对现实事件的评价 正确答案:D 7.以下不是心身疾病特征的一项是 A 神经症 B 有器质性的病变或功能障碍 C 疾病发生发展与应激存在时间关系 D 疾病的发生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正确答案:A8.指出以下不符合疼痛特征的一项描述 A 引起疼痛的刺激范围很广 B 刺激与痛觉之间存在必然的关系 C 疼痛具有积极意义 D 疼痛具有消极意义 正确答案:B 9.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观因素要包括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医学心理学 前言:本科教授篇章:绪论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第三章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五大理论的理论精髓);第四章心理应激(应用题)第五章心理评估;第六章心理治疗(会出应用题,比如判断是病人?属于哪种类型?采取什么治疗?);第七章心理咨询;第八章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第九章病人心理;第十章心理健康与异常心理(第四节不考) 绪论 1、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 2、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①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化;②促进预防战略的转变; ③满足临床工作需要;④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 3、engelGL1977年在《科学》杂质中发表的《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一文,被认为是对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概括和总结;新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1、心理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的一个体现;②心理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认知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觉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 动; 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通过对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的方式,在人们的套闹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遗忘:识记额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为遗忘;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了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乐等内心体验; 动机:对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4、熟悉20页表2-2; 5、感觉变化(举例,属于哪种); 6、知觉的基本特性;(理解各个特性,不用背他们的定义) 7、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或回忆;(填空) 8、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9、遗忘的规律: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11、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完整版)《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120031 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 学分:1.0 总学时:24学时 理论学时:18学时 实验学时: 6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生理学、普通心理学、基础护理学 适应专业:护理学 教材: 1.护理心理学,周郁秋主编,第二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7月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将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现代护理领域所形成了一门新的应用学科。该课程是现代护士必备的专业知识,同时对学生知识结构、创造能力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护理心理学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会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提高护理质量;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新进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实验教学,学会临床心理评估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1)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 (2)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熟悉心理挫折与心理应激,心身障碍与心理治疗; (3)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熟悉儿童病人、老年病人、手术病人、问题病人、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4)了解心理学知识在现代护理中的作用,心理问题的干预理论与技术,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2.基本技能 (1)掌握气质类型调查、艾森克个性问卷、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操作方法;(2)正确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医学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医学心理学——第一单元心理学基础知识 细目人的心理现象 要点一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经历不同)、能动性(即有选择地反映外界事物),不是对所有外界事物都反映 要点二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注意 感觉 概念特点 当刺激连续作用时,感觉随时间延续逐渐发生变化,感受性降低甚适应 至消失的现象 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颜色可以引起温度觉 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过度进行补偿。例如,失明补偿 的人触觉一般都很灵敏

掩蔽 当不同感觉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时,一种感觉使另一种感觉感受性减 低的现象。如一些牙科诊所利用音乐镇痛 后像 刺激消失之后感觉暂时存留的现象。如在夜晚关灯之后,视觉仍然 能暂时存留灯亮时的形象 对心理实质正确全面的理解是 A.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B.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主现想象的反映 D.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E.心理是想什么就反映什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人的心理其实质可以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知觉 知觉的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

概念映(苹果的知觉反映其形状+颜色+气味等) 知觉的 特征 选择性(现在你能分辨出我和环境的杂音) 整体性 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统一地、整体地予以反映的特性(找 物与物的关系) 理解性 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 义(对X线检查结果主任和我理解程度不同) 恒常性知觉过程中对事物知觉的恒定或不变性 整体性。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统一地、整体地予以反映的特性(找物与物的关系) 中间是什么?如果你从左往右看,会把中间的知觉为B,如果你从上往下看,,则会知觉为13,这说明对个别物体的知觉依赖于对整体的知觉。

如何应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来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应用医学心理学促进自身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如怎样克服过度焦虑,如何消除抑郁,医生与病人如何建立和谐的关系,等等。 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更大的实践意义。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心理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作用方式、途径与机制,更全面地阐明人类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本质,协助医学揭示人类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规律,寻找与丰富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的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医疗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几乎所有医学领域都有医学心理学研究内容。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①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②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③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其影响; ④研究情绪和个性等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保持和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及其规律; 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之目的。 医学心理学和心身医学有一个基本命题,即人的躯体上的病变都会在精神上留下痕迹,而任何心理上的障碍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在躯体上留下痕迹。这个命题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人与动物有着根本不同之处。在人身上,既表现着生理、生化过程的物质活动,同时又表现着非物质的心理活动。 这两种活动过程互相伴随、不可分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在人身上形成一个统一活动的整体。人的一切活动既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同时又受心理学和社会学规律的支配。 当代大学生,身体发育完全成熟,认知能力发展显著,自我意识增强,性意识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都使得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问题显得迫切至极。 通过医学心理学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伴有生理机能的变化,而且还能调节后者使之受控于自己的意识。人在愤怒时,交感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出现心率增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面部发白等现象。如果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就会使其植物性神经系统(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所支配的脏器的机能不至于受到损害。如果有意识地去控制消极的情绪,采用调节呼吸的办法(如使呼吸由原来每分钟10-20次减慢至4-6次),同时将注意力集中于躯体某些器官,想象这些器官处于放松的状态,通过学习和训练,就能进一步使躯体内的某些生理机能按自己的意志去活动,焦虑紧张的负性情绪则往往随着想象中全身各部分的放松而逐渐消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心理学在显示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越来越重要。辩证唯物主义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难免会碰到种种心理难题和心理困惑,通过学习医学心理学,我们对心理学也更加了解,能更好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调节,不至于陷入心理困惑而不能自拔,更好的促进了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考核类别:考查课适用对象:11级本科 适用专业:药学 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新学科,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通过医学心理学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健康与心理的关系问题的认识,增强全面健康意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药学类专业课程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人类常见心理问题的认识,以希为工作、生活和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的重点是常见的心理问题,难点是预防和治疗措施。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方式。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言(2学时) 1.教学内容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 (2)医学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医学心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4)医学心理学的进展。 2.重、难点提示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 (2)医学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医学心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4)了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医学心理学主要流派(2学时) 1.教学内容 (1)精神分析学派。 (2)行为主义学派。 (3)人本主义学派。 (4)认知学派。 (5)心理生理学派。 2.重、难点提示 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应用。 第三章人的心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1)心理现象及其本质。 (2)认知过程。 (3)情绪情感过程。 (4)意志过程。 (5)人格。 (6)人格的心理特征。 2.重、难点提示 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的特点。 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2学时) 1.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的概念。 (2)心理健康的标准。 (3)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 (4)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 2.重、难点提示 (1)心理健康的概念 (2)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 第五章心理应激(2学时) 1.教学内容 (1)心理应激的概念、理论和意义。 (2)应激源。 (3)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4)应激反应。

医学心理学:心理评估习题

医学心理学:心理评估习题(附答案) [A1] 1.不属于心理评估常用方法的是A.观察法 B.晤谈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E.调查法 2.下列哪项不符合晤谈的涵义 A.有目的的会话 B.在 接见者和来访者之间进行 C.为了沟通双方的感情 D.心理咨 询与治疗的一种技术 E.随便聊天 3.心理晤谈常用 A.促进性 提问B.对质性提问C.开放性提问 D.直接的提问 E.阐明性提问 4.在临床晤谈中进行词语沟通时 医生一般是 A.快速作笔记 B.重点作笔记 C.随 意作笔记 D.不用作笔记 E.指导病人作笔记 5.临 床晤谈中非言语沟通又称为 A.无声的沟通 B.身体 语言沟通 C.非感官沟通 D.无形的沟通 E.内脏语 言沟通 6.心理评估的晤谈法中,言语沟通所凭借的人体功能是 A.嘴功能B.耳功能C.嗅功能 D.触觉功能 E.第六感觉功能 7.下列哪项不属于标准分 A.划 界分B.T分C.标准20 D.标准10 E. Z分 8.下列哪项不是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 特征A.标准程序B.常模C.大样本 D.信度 E.效度 9.心理测验的行为样本必须具有 A.全国性 B.区域性 C.随意性 D.代表性 E.整 群性 10.离差智商适用于 A. 16岁以上成人 B. 18 岁以上成人 C. 20岁以上成人 D. 25岁以上成人 E.任

何年龄 11.对同一组被试在两次不同时间做同一套测验的结果进行 相关分析是 A.分半信度 B.重测信度 C.正副 本信度 D.灵敏度 E.系数 12.一个心理测验或 量表的可靠程度称为 A.标准度 B.灵敏度 C.精确度 D.信度 E.效度 13.在标 准化心理测验中是否测查到所要测查内容的技术指标是 A.效度 B.精确度 C.信度 D.灵敏度 E.标 准度14.比率智商计算方法是A.IQ=(CA/MA)100 B. IQ=(MA/CA) 100 C. IQ=(CA/MA) 100% D. IQ= (MA/CA) 100% E. IQ=(CA/MA) /100 15.比率智商年龄适应 范围在 A. 5岁或7岁以内 B. 8岁或10岁以内 C. 12岁或14岁以内 D. 15岁或16岁以内 E. 17 岁或18岁以内16.人的平均智商为A.75~110 B. 80~110 C. 80~115 D. 85~115 E. 85~120 17. WAIS-RC的测验结果按常模可换算出多少个智商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E. 5个 18.某儿童韦氏智力测验总智商为50,表示 该儿童属于 A.轻度智力缺陷 B.中度智力缺陷 C.重度智力缺陷 D.极重度智力缺陷 E.边缘 智力 19.按韦氏智力量表划分标准,边缘智力是指智商在 A. 110~119 B. 90~109 C. 80~89 D. 70~79 E. 55~69 20.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 A. 16岁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