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煤矿地质测量

基于GIS的煤矿地质测量
基于GIS的煤矿地质测量

第34卷第10期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0月V o l.34 N o.10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O c t. 2012

文章编号:16739868(2012)10013707

基于G I S的煤矿地质测量

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①

刘文杰1,3,4,李明建3,4,岳俊3,4,周廷刚1,2,5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2.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3.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7;

4.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重庆400037;

5.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1147

摘要:采用C/S架构,以.N E TF r a m e w o r k2.0和A r cE n g i n e9.2为开发平台,构建了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通过对煤矿地质测量数据进行建模,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整合.系统实现了局域网矿图共享,为煤矿生产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地质测量;信息管理;煤矿;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志码:A

随着煤炭改革的深化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炭管理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煤炭行业管理呈现信息形式标准化二信息传递规范化以及信息内容系统化二安全生产监测监控自动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煤矿生产管理中产生许多不同类型和格式的数据,将这些海量信息集成并挖掘,为煤矿安全生产决策提供空间信息依据,成为矿山信息数字化的目标之一[1-2].矿山信息数字化的基本技术手段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 I S),建立煤矿专用的地理信息系统是矿山信息数字化的基本内容[3-5].

目前煤矿G I S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地测管理二安全监控二通风管理二矿产资源管理二矿图管理二设备管理等[6].主要的G I S平台产品包括E S R I公司A r c I n f o二M a p i n f o公司M a p X t r e m e,A u t o d e s k公司A u t o-C A D M a p3D二超图公司S u p e r M a p二中地公司M a p G I S;面向煤矿的专业制图软件为北京龙软R G I S二西安集灵C G I S.

目前国内煤炭行业所使用的绘图软件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①一般只能实现属性信息的共享,不能实现空间信息的共享;即使勉强实现共享,亦不能保证同一空间要素在不同图件中的一致性二完整性.

②主要采用类C A D的图形绘制方式,数字化矿图中仅包含图形符号信息,不包含其他属性信息,因此并未实现完全数字化,无法实现图形与属性互查析功能.③局部要素更新后,相关图件都需要逐一手动更新,不能实现矿图的实时更新,导致重复工作量大[7].

因此,要实现完全的矿山数字化方案,提高地测空间信息的利用率,就必须研发基于G I S平台的专业图形绘制管理系统软件 地质测量管理信息系统,从根本上弥补当前矿用图形绘制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上的不足,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系统总体设计

1.1技术路线

本系统采用C#程序设计语言,基于.N E T F r a n m e w o r k2.0和A r c G I SE n g i n e开发平台,运用S Q L

①收稿日期:20120409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科技资助项目(C S T C,2009C B201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十二五 课题资助项目(2012B A K04B01).

作者简介:刘文杰(1985),男,山西交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G I S应用系统开发研究.

通信作者:周廷刚,教授,博士.

2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 t t p://x b b j b.s w u.c n第34卷S e r v e r2005E x p r e s s数据库进行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管理与分析.系统总体基于C/S模式设计,采用用户应用层二商业逻辑层二数据访问层3层结构形式,总体架构图如图1所示.

图1地质测量系统总体架构图

由于G I S平台数据存储与分析功能较强,但绘图功能相对较弱[8-9],在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时,用户应用层为满足用户使用习惯应尽量模仿C A D绘图软件.用户应用层主要为用户提供交互式操作界面,包括引导窗口(引导窗口即在不进入主程序的状态下,即可完成地质资料管理二测量资料管理二数据同步和矿图输出等经常性操作)和主窗口(主窗口则集成了系统所有的功能).商业逻辑层主要包括业务基础组件库和A r cE n g i n e组件库,与用户应用层协同配合构成地质测量系统的核心功能环境,并负责用户应用层与数据访问层的连接功能.数据访问层包括部分底层函数和数据处理接口,用于实现与数据库的访问与交互.

1.2数据库设计

目前,数据库技术已被广泛使用,几乎所有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都被组织成数据库的形式[10],因此,数据设计成为本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中必须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和设计,建立合理的数据模式.该模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符合用户的要求,既能正确地反映用户的工作环境,满足用户处理的所有 数据 ,又能支持用户需要进行的所有 加工 .

(2)数据模式必须与所选D B M S所支持的数据模式相匹配.

(3)数据组织必须合理,易操作二维护二理解.

(4)分析实体关系时,能够将空间数据与关系数据一起分析[11].

煤矿地质测量系统数据库设计包括空间数据库设计和属性数据库设计.空间数据将以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存储,对矿井巷道二测量导线二地质构造等空间信息进行描述.属性数据包括采掘工程属性数据二元数据与系统逻辑数据.

空间数据是在关系数据库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展,使其不仅能够存储关系数据,而且可以以单条关系记录方式存储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点二线二面二属性)[12].矿图则是根据需要,对不同类型空间数据,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表达,从而传递准确的空间位置信息及相关属性信息.空间数据库存储与矿图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本系统通过扩展S Q LS e r v e r数据库管理系统,增强空间数据的管理能力,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

要素集要统一存储二管理,只使用同一个链接就可以既访问空间数据,又访问属性数据.空间数据按 ?素类 方式进行组织,要素集管理一个煤层的所有要素或与多个煤层共享的要素.这种方案需要对每个图件进行定义,同时加载一个图件时由于要访问多个要素集,因此速度较慢,但这种模式既能保证空间数据

充分共享,又能保持空间数据的一致性.如果用户进行推演需要输入空间信息,组织形成用户矿图,则需

要动态新建一个要素集,并可以引用其它要素集中的要素类.图2 空间数据库与图件的关系

2 系统功能设计

煤矿地质测量系统是矿井生产活动最重要的空间数据提供者,基于煤矿生产实际需要,煤矿地质测量系统需要对煤矿测量资料和图件进行管理,包括对煤矿地勘资料二矿井生产地质测量资料和采掘工程平面图管理,同时能够根据地质测量资料自动或手动填绘矿用图件.因此煤矿地质测量系统主要包括井巷工程绘制二采掘面测量收尺二导线测量资料管理与成图二地质资料管理与自动成图二采掘工作面管理5个核心业务.系统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6-井巷工程二7-测量数据二9-工作面管理为已开发功能,其余为非末级功能.图3 地质测量系统功能结构图

2.1 井巷工程绘制

井巷工程是采掘工程平面图中一大类基本要素,绘制井巷工程图可全面反映井巷延伸情况,以及井巷

工程的空间位置[13].主要要素包括设计巷道二未纳入掘进面管理的施工巷道及其附属物(

井筒二硐室)二井巷工程注记(包括巷道注记二采煤面注记).井巷工程绘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井巷工程绘制不仅包括绘制巷道及中心线(绘制井巷和井巷工程附属物)

,而且包括修改巷道及中心线3第10期 刘文杰,等:基于G I S 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4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 t t p://x b b j b.s w u.c n第34卷(修改井巷和井巷工程附属物).根据C A D绘图习惯,不区分设计巷道处理与施工巷道处理,用户可以选择所需绘制二修改的巷道图层,以后的处理自动区分.

图4井巷工程绘制流程

2.2采掘面测量收尺

采掘面测量收尺下的掘进面收尺和采煤面收尺是为地质测量部门按月对掘进面和采煤面收尺提供方便,即将所得的收尺数据通过本系统的采掘面测量收尺功能录入到系统,系统根据收尺数据推进采掘工作面,从而对矿图进行更新.

对于采煤面收尺,输入所选采煤面的最新进尺数据,根据用户输入的机风巷进尺,首先保存采煤面测量收尺记录,然后从切割巷开始,计算并生成当前开采线,更新采空区和未采区域图层.更新相关联的采煤面及采空区,使图上回采进度与实际保持一致.

对于掘进面收尺,用户对每个掘进面录入本月收尺数以及每段长度及坡度,保存测量收尺信息,计算本期平面进尺数,然后沿掘进面的设计巷道方向,延伸掘进面对应的施工巷道并保存,使图上掘进进度与实际保持一致.

采掘面测量收尺主要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图5采掘面测量收尺上图流程

2.3导线测量资料管理与成图

为保证井巷工程施工质量(方向二标高二断面大小等),巷道每掘进一段以后,需要使用经纬仪二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对巷道进行严格测量,并及时整理资料,更新采掘工程平面图,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图6导线测量资料管理与成图流程

2.4 地质资料管理与自动成图地质构造的观测二推断二解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煤矿采掘作业的安危[

14],因此,地质测量管理系统必须将其作为关键资料进行管理二成图.由于地质构造推断二解释非常复杂,很难将其纳入

软件系统处理,因此,地质构造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原始资料管理以及自动成图两个方面.2.5 采掘工作面管理采掘工作面管理包括掘进工作面管理和采煤工作面管理.掘进工作面管理是对井巷掘进过程中的关键巷道掘进进行跟踪二管理二成档,输入掘进工作面基本信息,选择所掘设计巷道以及掘进开始点,掘进方向即可保存掘进面信息.采煤工作面管理要求输入采煤面基本信息,选择组成采煤面的机巷二风巷二切割巷二

输入距离确定计划停采线或选择已有停采线,然后保存采煤面信息并根据所选择的图元,生成掘进面未采区域和一个空的采空区.3 系统功能实现

本系统既实现了地质测量系统的常用功能,也实现了与业务信息的高度集成,其主要功能如下.

3.1 主窗口主窗口界面和普通W i n d o w s 应用程序类似,由标题栏二菜单栏二工具栏二停靠栏二状态栏以及占有最大部分的地图主视图组成.除系统通用功能外,图层管理器采用C A D 风格设计,用户可以根据图层对图形几何对象二文字二标注等进行归类处理;捕捉设置中,组织了多种捕捉类型的功能,用户可以对捕捉的类型和捕捉参数进行相关的设置,提高了制图精度和制图效率;几何编辑栏的左侧列表会按序号显示出图元几何体的结点坐标二与上一结点连接所构成的边的方位角和边长,右侧的选项卡则提供了通过坐标或者输入

数值修改图元的功能;属性编辑栏显示当前编辑图元的图元属性(图7).

图7 程序主界面

3.2 井巷工程绘制

井巷工程绘制实现的功能包括绘制单折线巷道二绘制双折线巷道二绘制单曲线巷道二绘制双曲线巷道二

修改巷道中心线二修改巷道边线二巷道边线交叉处理二巷道边线转角处理等功能(图8).

3.3 采掘工作面管理采掘工作面管理窗体作为一个关系数据与空间数据相结合的数据维护窗体,其界面与单纯的关系数据维护窗体相同,包括工具栏二数据查询区二数据浏览区.其不同点在于:本窗体需要打开矿图后才能使用,并提供了地图定位功能;掘进面管理实现的功能包括新建掘进面二修改掘进面二删除掘进面二停止掘进面(停头)二在地图上定位掘进面位置二生成掘进面台账等(图9);采煤面管理实现的功能包括新增采煤面二修改采煤面二删除采煤面二停采报废二在地图上定位采煤面位置二生成采煤面台账等.

5

第10期 刘文杰,等:基于G I S 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图8

绘制巷道操作结果

图9 掘进面管理

4 结 语

本研究通过对G I S 系统二地质测量系统和矿井生产技术的研究,建立了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为煤矿测量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该系统最终实现了空间数据共享,保证同一空间要素在不同图件中的一致性二完整性;实现了煤矿图形的数字化及可视化,并可以进行图形与属性的相互查询;局部要素更新后,与之相关图件自动更新,实现矿图的自动综合与实时更新.

目前本系统已经投入正式运行,其可用性二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都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由于现有技术

力量限制,空间分析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国良,朱家钰.矿山测量学[M ].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2] WA G N E R H ,F E T TW E I SGBL .A b o u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i n t h e F i e l d o fM i n i n g i n t h eW e s t e r nW o r l d a t t h e B e -

g i n n i n g o f t h eN e wC e n t u r y [J ].R e s o u r c e sP o l i c y ,2001(27):157-168.[3] 王 军.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与运用现状[J ].信息技术,2008(22):24-25.[4] 周 强,许世范,孙继平.矿山数字神经系统研究[J ].煤炭学报,2003,28(3):280-284.[5] WU L i n -x i n ,Y A N G K e -m i n g ,Q IA n -

w e n ,e t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M a n a g e m e n t f o rMG I S a n dD i g i t a lM i n e [C ]//T o w a r d sD i g i t a l E a r t h :P r o c o f 1s t I n t S y mo nD E .B e i j i n g

:S c i e n c eP r e s s ,1999:999-1004.[6] 李一帆.数字矿山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6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 t t p ://x b b j

b .s w u .

c n 第34卷

[7] 崔俊飞,李向东,李明建.基于G I S 的矿井瓦斯地质数字化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09(2):97-99.[8] 邬 伦,刘 瑜,张 晶,等.地理信息系统 原理二方法和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9] 龙 毅,沈 婕,周 卫.G I S 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制图一体化策略[J ].测绘科学技学报,2006,23(4):299-303.

[10]陈林生,高学东.数据库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管理信息,1999(3):6-8.[11]施伯乐,丁宝康,汪 卫.数据库系统教程[M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侍慧宇,张培松,刘洪斌,等.基于A r c I M S 的农场级胶园信息发布系统的研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0(9):113-117.[13]董方庭,姚玉煌,黄 初,等.井巷设计与施工[M ].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14]车树成,张荣伟.煤矿地质学[M ].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

D e s i g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G I S -B a s e d I n f o r m a t i o nS y s t e mo fC o a lM i n e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L I U W e n -j i e 1,3,4, L IM i n g -j i a n 3,4,Y U E J u n 3,4, Z HO U T i n g -g a n g 1,2,51.S c h o o l o f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S o u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o n g q i n g 4

00715,C h i n a ;2.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E c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i nT h r e eG o r g e sR e s e r v o i r R e g i o n (M 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C h o n g q i n g 4

00715,C h i n a ;3.S t a t e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T h eG a sD i s a s t e r D e t e c t i n g ,P r e v e n t i n g a n dE m e r g e n c y C o n t r o l l i n g ,C h o n g q i n g 4

00037,C h i n a ;4.C h o n g q i n g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o f C h i n aC o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r o u p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h o n g q i n g 4

00037,C h i n a ;5.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o f G e o -s p a t i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i nC h o n g q i n g ,C h o n g q i n g 4

01147,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e i n g C l i e n t /S e r v e ro r i e n t e d ,am i n i n g s u r v e y a n d g e o l o g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s y s t e mi s i m p l e m e n -

t e d ,b a s e do nN E TF r a m e w o r k2.0a n dA r cE n g i n e 9.2.T h r o u g h m o d e l i n g t h em i n i n g s u r v e y d a t a ,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d a t a a n d t h e a t t r i b u t e d a t a a r e i n t e g r a t e d .A t p r e s e n t ,t h e s y s t e m p r o v i d e s t e c h n i c a l s u p p o r t f o r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m i n i n g b y r e a l i z i n g m i n em a p s h a r i n g o nL A N (l o c a l a r e an e t w o r k ).K e y w o r d s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i n f o r m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 ;c o a lm i n e ;G I S 责任编辑 胡 杨

7第10期 刘文杰,等:基于G I S 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8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 t t p://x b b j b.s w u.c n第34卷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

煤矿地质测量有关规程规定 汇编 山东省煤炭局生产技术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制订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 一九八三年五月

煤炭工业部文件 (83)煤生字第700号 关于印发《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 规定》的通知 各省(区)煤炭局(厅),东北内蒙古、安徽煤炭公司、大屯煤电公司、各统配重点矿务局: 为了加强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严格技术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其在煤矿生产建设中的作用,适应煤矿工业发展的需要,特制订《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现正式颁发试行。各单位可根据本规定的要求,制定实施细则。 在试行过程中,各单位应广泛征集地质测量和采、掘、设计等部门的意见,并整理成文字材料于八四年内报部,以便修改。 附件《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 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印)

第一章总则 第1条地质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也是煤矿生产和建设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严格技术管理,充分发挥其“尖兵”和“眼睛”的作用,适应煤炭工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必须在主管局、矿长和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各级领导都必须把地质测量工作纳入重要议程,经常指导、督促、检查,并在人、财、物上给予必要的保证,使地质测量工作能正常进行。 第3条地质测量工作必须坚持为生产服务的方向,积极主动的了解生产情况,结合煤矿各阶段的重点工作,有针对性的解决生产中的有关地质测量问题。地质测量工作必须根据煤矿当前生产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有计划的进行。 第4条地质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 一、煤矿生产不同阶段的需要,提供有关各种地质测量资料,为煤矿正常生产当好参谋。 二、及时解决和预报生产中遇到的地质问题,测量井巷施工的位置和方向,指导生产、施工按设计要求正常进行。 三、在本矿区内寻找煤炭资源,增加可采储量,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和改扩建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四、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井巷施工进行业务监督。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规定1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制定 煤矿地质测量图 技术管理规定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 煤炭工业出版社

关于印发《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 和《<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的通知 中煤总生字[1992]第15号 各直管公司、矿务局、各省(区)煤炭厅(公司)、北京矿务局: 现将《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和《<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印发给你们,请从即日起与《煤矿地质测量图例》一并执行。 各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依据以上两个规定制定新图例的实施细则,并报各公司备案。确因地质采矿条件特殊,对新图例及两个规定的个别条款不能执行而需自定时,须经省级管理部门批准,报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备案。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 1992年1月11日

目录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矿图的种类 (3) 第一节一般规定 (3) 第二节矿区(矿务局)必备的专用矿图 (4) 第三节生产(建设)矿井必备的基本矿图和专用矿图 (5) 第四节生产(建设)露天矿必备的矿图 (6) 第三章矿图的绘制 (8) 第一节基本要求 (8) 第二节图纸的材质及分幅 (8) 第三节矿图的精度 (9) 第四节矿图的绘制 (10) 第五节矿图的管理 (11) 第四章矿图的管理 (12) 第五章交换图 (13) 附录各矿图的绘制内容及注记要求 (14)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 第一章总则 (34) 第二章一般要求 (34) 第三章符号的绘制 (35) 第四章注记 (36) 第五章《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补充规定及说明 (37)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煤矿地质测量图(以下简称矿图)是煤矿的重要技术基础资料,是地质测量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加强矿图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图标准化,更好地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以及煤矿地质、测量的各种现行规程和各矿务局(矿)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是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所属各矿务局(矿)绘制矿图的技术依据。 第3条绘图工作的主要任务 1.汇集各种地质、测量的基础资料,编绘成各类矿图,为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安全等部门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图纸资料。 2.将生产,建设的进度和变化情况,及时填绘在图上,反映生产建设的真实面貌。 3.学习和研究绘图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绘图技术,以满足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 第4条绘图工作必须在各级总工程师和地测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各级领导应重视绘图工作,按质量标准化要求,配齐(足)绘图人员,设置通风、采光良好的绘图室,以保证绘图质量和绘图员的身体健康。 第5条绘图工作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绘图员要认真学习业务,掌握有关技术标准,严格按规范作业。 第二章矿图的种类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6条各煤矿(工程处)在生产和建设的各个阶段均应绘制完整的矿图,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填绘。 第7条矿图根据其成图的工艺不同,分为原图、底图和蓝图(复印图)。

煤矿地质学试卷 (1)

89a 一、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1、海底地形大致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地形单元,其中大 陆边缘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 2、中生代包括六个纪,从老到新依次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 石炭纪,二叠纪。 3、矿物的物理性质中力学性质包括硬度,解理,断口。 4、深成侵入体常见的有岩株、岩基;浅成侵入体常见的有;岩床、岩墙、岩 盆、岩盖。 5、成煤的必要条件有:植物条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地质构造运动条件。 6、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 二、名词解释(总分20分,每题2分) 1、行星:围绕恒星旋转,自身不发光的天体。(2分) 2、晶质矿物: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呈有规律的排列,任一方向上都是 按一定间隔重复出现并组成网格状。(2分) 3、岩石:天然形成的、由固体矿物或岩屑组成的集合体。(2分) 4、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或岩屑)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2分) 5、变质作用:指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来的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及变质岩)基本上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的地质作用。(2分) 6、解理: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沿某一方向分开的一种力学性质。(2分) 7、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与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不能开采的煤量,即为准备煤量。(2分)8、成煤作用: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而转变成煤的作用,即从生物体堆积到转变成煤的过程称为成煤作用。(2分) 9、绝对瓦斯含量:单位重量(体积)的煤体或岩体中,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瓦斯的含量,单位为m3 /t.。(2分) 10、含水层:具有透水性并含有水的岩层。(2分) 三、判读图形(总分10分,每题5分) 1、读图,试判断煤层底版等高线图中煤层产状,断层性质及产状。

煤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二答案汇编

考试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专用纸 A()B()卷 学年第学期课程煤矿地质班级闭(开)卷姓名关英斌 ================================================================================ 一、解释下列概念:(10分) 1、沉积岩:在地表及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或某种火山作用所形成的物质经过改造而形成的岩石。 2、地质作用:促使地壳物质发生运动和变化的各种自然作用。 3、岩床:地下岩浆沿煤、岩层层面方向侵入的层状侵入体。 4、勘探程度:勘探区在不同阶段,在相应工程基本线距控制的基础上,对各种地质问题及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和查明程度。 5、矿井瓦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和围岩中释放出来的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 (评分标准:本大题共计10分,每个概念2分) 二、填空:(10分) 1、地震波(0.5分) 2、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3分) 3、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3分,每个0.5分) 4、勘探线、构造线、煤层底板等高线(1.5分,每个0.5分) 5、简单构造、中等构造、复杂构造、极复杂构造(2分,每个0.5分) 三、简答题:(25分) 1、宏观煤岩类型有:(1)光亮型;(2)半亮型;(3)半暗型;(4)暗淡型。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4分,每种类型1分) 2、煤田普查与勘探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地质填图、山地工程、钻探和物探四种。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4分,每种手段1分) 3、地质误差包括:构造误差、煤层对比误差和边界线误差。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3分,每种误差1分) 4、矿井原始资料整理包括:(1)检查、补充、誊清原始记录;(2)清绘原始地质图件;(3)建立原始地质资料台帐;(4)清绘原始地质资料。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2分,每种分类0.5分) 5、矿井总储量的划分如下: 矿井总储量包括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1分) 其中能利用储量包括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1分) 工业储量中包括可采储量和设计损失量(1分) 6、地质说明书的种类有:建井地质说明书、开拓区域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4分,掘进地质说明书可以不答,其它每种说明书1分) 7、地表防水的措施有:慎重选择井筒位置、河流改道、铺设不透水人工河床、修筑排水沟、堵漏。(评分标准:本题共计5分,每种措施1分) 四、叙述题:(20分) 1、答: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有以下十种:①矿物的外形;②颜色;③透明度;④条痕色;⑤光泽;⑥解理及断口;⑦比重;⑧硬度;⑨磁性;⑩与化学试剂反应。 四种矿物的区分方法是:分别取四种矿物少许加稀盐酸,剧烈反应者为方解石,粉末剧烈反应而块状矿物反应微弱者为白云石;在剩余的两种矿物中,具有贝壳状断口且为油脂光泽的为石英,具有解理的为斜长石。另外从硬度上石英的硬度大于斜长石也可区分两种矿物。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共7页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煤矿地质测量图(以下简称矿图)是煤矿的重要技术基础资料,是地质测量工 作的主要成果之一。为了贯彻执行国家 有关的技术标准,加强矿图技术管理工 作,实现矿图标准化,更好地为煤矿生 产、建设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以及煤矿地质、测量的各种现行规程和各 矿务局(矿)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是中 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所属各矿务局(矿) 绘制矿图的技术依据。 第3条绘图工作的主要任务 1.汇集各种地质、测量的基础资料,编绘成各类矿图,为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安全等部门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图纸资料。 2.将生产、建设的进度和变化情况,及时填绘在图上,反映生产建设的真实面貌。3.学习和研究绘图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绘图技术,以满足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第4条绘图工作必须在各级总工程师和地测 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各级领导应重视 绘图工作,按质量标准化要求,配齐 (足)绘图人员,设置通风、采光良好 的绘图室,以保证绘图质量和绘图员的 身体健康。 第5条绘图工作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绘图员要认真 学习业务,掌握有关技术标准,严格按 规范作业。 第二章矿图的种类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6条各煤矿(工程处)在生产和建设的各个阶段均应绘制完整的矿图,并随着实际 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填 绘。 第7条矿图根据其成图的工艺不同,分为原图、底图和蓝图(。复印图) 1.原图:指利用直接或间接获取的地质测量数据资料,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直接展绘(或加绘)在规定的纸基上,符合规定要求的图

纸。 2.底图(二底图):指用人工或光学复照等方法,直接利用原图描绘或翻印的透明图纸。 它的作用是用来蓝晒或复印。 3.蓝图(复印图):指利用底图翻晒(印)的图纸。 第8条矿图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基本矿图、专用矿图和日常用图。 1.基本矿图:指反映煤矿基本采掘情况、井(坑)上下重要自然要素、生产设施的位置及其相互几何关系,用以指挥生产(建设)活动所必须的图纸。 2.专用矿图:指主要供地测及其它部门掌握和分析有关地测资料而绘制的图纸。 3.日常用图:指专门绘制的、日常生产和正常业务活动所需要的图纸。 本《规定》只规定了基本矿图和专用矿图的基本要求,未列入的其它的矿图,按有关规程要求和实际需要绘制。 第二节矿区(矿务局)必备的专用矿图 第9条矿区(矿务局)必须具备的测量图1.矿区井田分布图;2.矿区地形图; 3.矿区测量控制网图。 第10条矿区(矿务局)必须具备的地质图1.矿区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 2.矿区或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如构造简单也可与地形地质图合并); 3.矿区煤岩层对比图; 4.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5.矿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6.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 其中矿区综合柱状图、矿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及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可与矿区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合成一幅图。 第11条矿区(矿务局)必备的水文地质图1.矿区水文地质图; 2.矿区主要含水层等水位线图。 第12条矿区(矿务局)必备的各种图纸,其比例尺根据矿区情况自定。 第三节生产(建设)矿井必备的基本矿图和专 用矿图 第13条生产(建设)矿井必备的基本矿图1.井田区域地形图,比例尺1:1000~1:5000

煤矿地质学试卷及答案

LL学院成人教育煤矿地质学考试试卷 专业煤矿开采技术班级姓名学号 ---------------------------------------------密------------------------封------------------------线---------------------------------------------------------------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和;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2、根据地震波速的变化,发现地球内部存在多个地震波不连续界面,其中2个最主要的不连续界面是和,并依此将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为、、。 3、与地质年代中的代、纪、世相应的年代地层单位分别为、、。 4、浅成侵入岩的产状有、、(至少写三种)。 5、岩层产状要素包括、、。 6、煤厚变化的原因可分为原生变化与后生变化,其中原生变化包括、 、、和四种原因。 7、成煤的必要条件有,,和。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构造运动 2、震中 3、节理 4、逆断层 三、简答题(共18分) 1、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几类?各有何特征?(12分) 2、岩浆侵入对煤矿生产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6分) 四、论述题(共10分) 1、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断层预测?(10分)

煤矿地质学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壳运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2、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 3、界、系、统 4、岩床、岩墙、岩盖、岩盆、岩脉 5、走向、倾向、倾角 6、地壳不均衡沉降、泥炭沼泽古地形影响、河流同生冲蚀和海水同生冲蚀 7、植物条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地壳运动条件。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构造运动造成地壳岩层位移、变形的内力地质作用。 2、震中是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 3、节理指岩石发生破裂变形但无明显相对位移的地质构造。 4、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断层。 三、简答题(共18分) 1、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几类?各有何特征?(12分) 答: 整合接触: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连续沉积,无明显间断。(4分) 平行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虽平行一致,但不是连续沉积,曾有过一段沉积间断,反映了一次先升后降的地壳运动,其间有风化剥蚀的痕迹。(4分) 角度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彼此不平行,有一交角,其间有明显剥蚀面。表明一次褶皱运动升起剥蚀后再沉降接受沉积的过程。(4分) 2、岩浆侵入对煤矿生产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6分) 答: 1、使煤质变差,灰分增高、挥发分降低,粘结性破坏;(2分) 2、减少煤炭储量、缩短矿井服务年限;(2分) 3、破坏煤层连续性,影响掘进、回采。(2分) 四、论述题(共10分) 1、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断层预测? 答:预测断层可从以下几点进行:(1)煤层及顶、底板岩石中节理(裂隙)显著增加。(2)煤层产状急剧变化;(3)煤厚发生变化;(4)煤层结构发生变化、揉皱和破碎现象;(5)在大断层附近伴生一系列小断层,指与主断层伴生,且产状大致一致、性质相同的小断层;(6)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增加;(7)充水性强的矿井,巷道出现滴水、淋水和涌水现象。(一点2分)

《煤矿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地球的圈层构造大致以地表为界,分为内圈层与外圈层。外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内圈层包括地壳、地幔与地核。 2、矿井水的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断层水与老窑水。 3、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4、煤矿储量中的“三量”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与回采煤量。 5、地质年代表,中生代包括白垩纪(K)、侏罗纪(J)、三叠纪(T);古生代包括晚古生代与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包括二叠纪(P)、石炭纪(C)、泥盆纪(D);早古生代包括志留纪(S)、奥陶纪(O)、寒武纪(∈)。 二名词解释 正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倾斜线相对向下移动,下盘相对向上移动。 逆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倾斜线相对向上移动,下盘相对向下移动。 低温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一般把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升高的温度,以 °C/100m表示。 含水层:地下岩层空隙中,储存有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由流动水,称含水层(带)。隔水层:由不透水岩石构成的岩层,具有阻隔地下水的性能。 煤炭储量:赋存在地下具有工业价值的、可供开采利用的煤炭数量。 三、简答题 1、矿物岩石节理,解理,裂隙,断裂的区别? 答:解理就是指矿物晶体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不同矿物解理的方向数目与解理的完全程度不同,因此,解理就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岩层受力后发生变形,当作用力达到或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的连续性完整性受到破坏,在岩层的一定部位与一定方向上产生断裂。岩层断裂面两侧的岩块无显著位移的称为节理又称裂隙;有显著位移的称为断层。她们统称为断裂构造。 2、地层接触关系的几种特征? 答:地层之间接触关系有3种。1、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平行,两者连续沉积,没有时间间段。2、平行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平行,但不就是连续沉积,有沉积间断。3、角度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斜交,两者时代不连续,岩性与化石变化明显,具有明显凸凹不平剥蚀面。 3、地质年代的划分及对比方法? 答通过地层对比可更好的了解与掌握地层的分布规律为找矿打下基础。 方法有:根据岩层的生成顺序划分与对比;根据岩层的岩性特征划分与对比;根据岩层中赋存的古生物化石划分与对比;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划分与对比;利用放射性同为素测定地质年代。 4.井下煤层厚度的变化原因以及对生产的影响?

《煤矿地质学》测试试题

《煤矿地质学》试题

————————————————————————————————作者:————————————————————————————————日期:

中国矿业大学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 《煤矿地质学》试卷(A)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节理与解理 答: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2.层理构造与层面构造 答:层理构造—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层面构造—不同性质沉积层的分隔界面称层面,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 泥裂、印模和结核。 3.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 答:年代地层单位—是指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中形成的成层或非成层的岩石体:宇、界、系、统、阶、时带。每个年代地层单位都有一个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地质时间间隔):宙、代、纪、世、期、时。 4.煤的变质作用 答:褐煤在地下受到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影响转变为烟煤或无烟煤的地球化学作用。 5.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 答: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内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 由地球外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外力地质作用,按外应力的类型可以分为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按其发生的序列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规定(全,特好)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制定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 煤炭工业出版社

关于印发《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和《<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的通知 中煤总生字[1992]第15号 各直管公司、矿务局、各省(区)煤炭厅(公司)、北京矿务局: 现将《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和《<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印发给你们,请从即日起与《煤矿地质测量图例》一并执行。 各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依据以上两个规定制定新图例的实施细则,并报各公司备案。确因地质采矿条件特殊,对新图例及两个规定的个别条款不能执行而需自定时,须经省级管理部门批准,报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备案。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 1992年1月11日

目录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矿图的种类 (3) 第一节一般规定 (3) 第二节矿区(矿务局)必备的专用矿图 (4) 第三节生产(建设)矿井必备的基本矿图和专用矿图 5 第四节生产(建设)露天矿必备的矿图 (6) 第三章矿图的绘制 (8) 第一节基本要求 (8) 第二节图纸的材质及分幅 (8) 第三节矿图的精度 (9) 第四节矿图的绘制 (10) 第五节矿图的管理 (11) 第四章矿图的管理 (12) 第五章交换图 (13) 附录各矿图的绘制内容及注记要求 (14)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 第一章总则 (34) 第二章一般要求 (34) 第三章符号的绘制 (35) 第四章注记 (36) 第五章《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补充规定及说明 (37)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煤矿地质测量图(以下简称矿图)是煤矿的重要技术基础资料,是地质测量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加强矿图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图标准化,更好地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以及煤矿地质、测量的各种现行规程和各矿务局(矿)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是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所属各矿务局(矿)绘制矿图的技术依据。 第3条绘图工作的主要任务 1.汇集各种地质、测量的基础资料,编绘成各类矿图,为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安全等部门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图纸资料。 2.将生产,建设的进度和变化情况,及时填绘在图上,反映生产建设的真实面貌。 3.学习和研究绘图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绘图技术,以满足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 第4条绘图工作必须在各级总工程师和地测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各级领导应重视绘图工作,按质量标准化要求,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地质学》试卷六及参考答案

《煤矿地质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34分) 1.矿物是各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各种自然化合物 ,常见的八种造岩矿物指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 石英、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2.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问题有煤层厚度变化、构造 变动、冲刷作用、岩浆侵入、瓦斯、地热和岩溶陷入柱等。 3.常用的煤田地质勘探图有件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 钻孔柱状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煤、岩层对比图。 4.古生代可划分为六纪,由老到新分别为(包括代号)寒 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 二叠纪(P)。 5.成煤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 和古构造。 6.岩浆是由地下深处上来的,含有气体物质的,灼热的熔融状,成分及其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根据SiO2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 7.矿井水的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地表水 老窑水。 二、简述题(共26分) 1.简述地壳的圈层构造。 答:(要点)分外圈层与内圈层; 外圈层又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内圈层以莫霍面与古腾面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矿井下巷道遇断层时的征兆? 答:答题要点: A、断层附近煤岩层塑性变形现象; 包括:煤岩层的产状发生变化、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出现牵引褶曲等… B、断层附近的脆性断裂现象; 包括:顶底板中裂隙增多(一般在10-20m范围);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如岩层裂隙构通含水层,则出现淋水增加、甚至发生涌水。

C、遇断层前后,瓦斯涌出量往往明显变化; 3.什么是内力地质作用,其具体包括哪几种;什么是外力地质作用,其具体包括哪几种? 答:内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包括地壳运动、地 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外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所引起,主要发生在地球表层。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 三、图件分 析(14分) 1.识别 图1、2中哪 是背斜,哪 是向斜(在 图上标出), 并完成图中构造形态,画出轴面的位置(图1、2为未完成的地质剖面图,图中字母为地层代号,剥蚀掉的地层请用虚线连接)。(共14分,每小题7分) (图1) (图2) 四、作图题(10分) 下图为地质图,试沿I—I’方向作地质剖面示意图。(为产状符号)

煤矿地质专业试题

2009年地质专业技术比武试题 一、填空题 1、地质年代可分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古代。 2、地下 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三类。 3、煤层采空后上覆岩层岩移形成的三带分别为: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 4、煤层的赋存特征一般用厚度、结构、倾角和稳定性表示。 5、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 6、煤层稳定性评定:薄煤层以可采性指数为主,煤厚变异系数为辅;中厚及中厚以上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可采性指数为辅。 7、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有探、防、截、排、堵等。 8、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断层,用断层面与煤层面交线的水平投影来表示,其中上盘断煤交线用点和线(─·─)、下盘断煤交线用叉和线(─×─)表示。 9.煤层顶板与煤层的接触关系有三种,分别为明显按触、过渡按触、冲刷按触;煤层底板与煤层的接触关系有两种,分别为明显按触和过渡接触。 10、充满于上、下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成为承压水。承压水由于有隔水顶板存在,故其补给区和分布区不一致。 11、按宏观煤岩成分的组合及其反映出来的平均光泽强度,可划分为四种宏观煤岩类型,即: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 1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中资源储量按其地质的可靠程度可分为探明、控制、推断和预测。 1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14、矿井涌水量的观测方法有容积法、浮标法、堰测法、流速仪法、功率法。 15、矿井充水的水源有煤层及煤系围岩中的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老窑及采空区积水。 16.根据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量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项,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个类型。 17、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18、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地表水害、松散含水层水害、煤系砂岩水害及灰岩水害。

矿图标准规范

师宗县煤炭工业局 煤矿矿图技术标准(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师宗县所辖煤矿的矿图绘制及管理工作,在煤炭工业局领导的主导下,由局技术装备科牵头,以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煤炭矿井制图标准》和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煤矿地质测量图例》为依托,充分结合师宗县所辖煤矿的实际特点,在2012年下发的《制图规范》的基础上,特编制《师宗县煤炭工业局煤矿矿图技术规范》(试行)。 一、图纸图幅规定 1、师宗县所属各煤矿在绘制图纸时,要根据各矿实际情况以及本规定,选择适当的图幅进行绘制。 2、要优先使用附表1中所规定的基本幅面。 3、当绘制图纸内容较多或其它原因不能完全显现时,可适当采用附表2及附表3所规定的加长图幅。 图纸基本幅面尺寸 附表1:单位:mm 幅面代号尺寸(B×L) A0841×1189 A1594×841 A2420×594 A3297×420 A4210×297 允许的图纸幅面尺寸 附表2:单位:mm 幅面代号尺寸(B×L) A3×3 420×891 A3×4 420×1189 A4×3 297×630 A4×4 297×841 A4×5 297×1051

图纸加长幅面尺寸 附表3:单位:mm 幅面代号尺寸(B×L)幅面代号尺寸(B×L) A0×2 1189×1682 A3×5 420×1486 A0×3 1189×2523 A3×6 420×1783 A1×3 841×1783 A3×7 420×2080 A1×4 841×2378 A4×6 297×1261 A2×3 594×1261 A4×7 297×1471 A2×4 594×1682 A4×8 297×1682 A2×5 594×2102 A4×9 297×1892 二、图纸图框要求 绘制图纸时,在图纸上必须采用双实线绘制图框,其中:外框线为粗实线,宽度为1.0mm;内框线为细实线,宽度为0.2mm;内外线间距见下图: 图框尺寸 单位:mm 幅面代号A0A1A2A3A4 B×L 841×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210×297

煤矿地质学考试试卷(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200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 《煤矿地质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计30分) 1、根据莫霍面和古滕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一级圈层。 2、由自然动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称为地质作用。 3、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 4、引起原岩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及化学性质活泼的流体等。 5、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气成热液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6、按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外力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 7、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压固、胶结和重结晶。 8、矿物的光学性质主要有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等。 9、石英的化学分子式为 SiO2 、摩氏硬度为 7 。 10、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层积岩三大类。 11、按地史中生物演化的阶段可建6个级别的年代地层单位,分别是宇、界、系、统、阶、时带。 12、与年代地层单位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是:宙、代、纪、世、期、时。 13、岩(煤)层的产状通常以走向、倾向、倾角来表示。 14、褶曲的基本形式可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 15、断裂构造可分为节理和断层两类。 16、断层要素主要包括断层面、断层线、交面线、断盘、断距。 17、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层分类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18、从植物遗体堆积到转变为煤的一系列演变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19、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 20、在我国成煤作用较强的三个时期是:石炭-----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第三纪。 21、影响煤矿生产具有普遍性的地质因素有: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煤层顶低板条件,等。 22、现在把瓦斯矿井等级划分为三级:(1)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t以下;(2)高瓦斯矿进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t以上;(3)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 23、矿井充水的水源有四种,即矿体及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地表水、老窑积和大气降水。 24、现行的规范中,把储量由高到低划分为A 级、B级、C级、D级,四个级别,其中 AB 级为高级储量, CD级为低级储量。 25、地形地质图是表示研究区的地形特征、地层、矿层分布、岩层产状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图件。

煤矿地质试题

煤矿地质试题 一、真空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传播有两处极为明显的分界面,在平均地深33 km为第一地震分界面,又称莫霍面;平均地深2898 km为第二地震分界面,又称 古登堡面,由此将地球的内圈层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5分)2.矿物是是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矿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岩浆岩的八种造岩矿物是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摩氏硬度计的十种代表矿物(由小到大)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6分) 3.成煤的必要条件有植物条件,气候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和地壳运动条件。宏观煤岩成分包括镜煤,丝炭,亮煤,和暗煤。(4分)4.岩浆是形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炽热粘稠、富含挥发物质的熔融体。根据SiO2 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超基性岩浆、基性岩浆、中性岩浆和酸性岩浆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4分) 5.岩性分类系统的组是最基本的单位,组为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一致性的一套岩层。列举出三个含煤地层的组名山西组、本溪组、龙潭组 (3.5分) 6.矿井水的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老窑水、断层水 。(2.5分) 7.煤矿中“三量”指准备煤量开拓煤量回采煤量。(1.5分) 二、简述体(共17分) 区别解理、层理与节理。(本小题6分) 答: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层理: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什么是内力地质作用,其具体包括哪几种;什么是外力地质作用,其具体包括哪几种?(本小题6分) 答:内力地质作用是指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震,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是指主要以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本小题5分) 答:A-根据岩层的生成顺序划分和对比 B-根据岩层的岩性特征划分和对比 C-根据岩层中赋存的古生物化石划分和对比 D-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补充规定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补充规定

————————————————————————————————作者: ————————————————————————————————日期: ?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根据能源煤总(1989)第26号文《关于印发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为了进一步统一和明确矿图绘制标准,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引用的标准为《煤矿地质测量图例》(以下简称《图例》)、《煤田地质标准图例》、《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及其它现行的有关规程规定。 第3条按照《通知》的规定,在《图例》颁发以前,按老图例绘制的图纸,一幅图(包括正规标准分幅或自由分幅)已绘制达三分之一以上者,仍可继续按老图例绘制,直至全幅图完成。 第4条在执行《图例》过程中,确因有特殊内容需要表示,而〈图例〉中又未作规定者,可自定补充符号,但必须经过省一级煤炭管理部门批准,并报总公司备案。 凡新《图例》上已作规定的符号,任何单位都不得按自己的习惯擅自修改。 第二章一般要求 第5条《图例》没有包括的内容:地形部分,一律按国家测绘总局制定由国家标准局颁发的现行的测量图示执行,地质勘探部分执行现行的《煤田地质标准图例》,但《图例》已作规定的符号,一律按《图例》执行。

现行的《图例》是指最新颁发执行的《图例》,新老图例有矛盾时,按新《图例》执行。 第6条在执行《图例》中,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有些尺寸可自行确定,但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凡《图例》中符号未规定尺寸者; 2.《图例》中符号尺寸虽作了规定,但本补充规定作了说明允许灵活掌握的,3.各单位自己确定的标准,必须在细则中明确规定; 4.尺寸放宽的幅度,各单位要相对统一。 第7条个别符号允许有多种画法存在,是指《图例》规定中已作说明的某些符号。其它符号不允许擅自采取其它画法。 第三章符号的绘制 第8条绘制矿图时,各种符号尺寸大小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在符号密集时,可适当缩小或者省略次要符号,但应考虑图纸内容的整体性和一致性,避免因局部缩小或省略造成误解。 第9条符号上下重叠时,可用“共线”绘制。“共线”是指用一条代表性的线条代替两条以上的相互重叠的线条。选取“共线”时,应遵守“取大不取小、取上不取下”(即取重要性大的线条,不取次要的线条;在投影图上取上部线条,不取下部线条)的原则。 第10条线条粗细以国家测绘总局的“点线符号标准表”为准。符号中未标明尺寸的粗线为0.3mm;细线为0.15mm;点的直径为0.25mm;虚线的线划长4mm,线间隔2mm。

煤矿地质学试卷答案

二、填空题 0. 节理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1、从植物遗体堆积到转变成煤的一系列的演变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2、成煤作用大致分为2个阶段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 3、在我国成煤作用较强的三个时期石炭—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第三纪。 4、影响煤矿生产具有普遍性的地质因素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煤层顶底板条件。 (试卷上只有两个空,但网上搜的原题是三个空)5、现在把瓦斯矿井等级分为三级(1)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t (2)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t (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6、矿井充水的水源有四种,即大气降水、地表水、矿体及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老窑积水。 7、反映某一水平地质情况和井巷工程的图件,称为矿井地质水平切面图。 8、喀斯特洞穴的发育和喀斯特洞穴的塌陷是形成喀斯特陷落柱的基本原因。 9、瓦斯在煤层和岩层中有两种存在状态游离和吸着状态。 10、地下水的分类方法有: (1)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2)按含水介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喀斯特水。

四、名词解释 1、成煤作用:植物从死亡及其遗体堆积到转化成煤一系列演变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2、含煤岩系(煤系):在一定的地质时期连续沉积形成的一套含有煤层并具有成因联系的 沉积岩系 3、岩溶陷落柱:指由于岩溶和坍塌作用形成的镶嵌在煤系中杂乱无章的碎石堆积体 4、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应力作用下,沉积岩层发生的变形和变位,其原始状态 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后的岩层空间形态 5、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6、承压水: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之中具有压力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 7、三量: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8、标准化石:在地史时期,生物界的各门类生物中,那些演化迅速,地质历程短,地理分 布广,数量丰富,易于鉴别的古生物遗体称为标准化石 9、瓦斯:一种含多种成分的混合气体,以甲烷为主,其次是氮气和二氧化碳 10、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反应某一煤层空间形态特征的图件,又称煤层构造平面图

煤矿地质测量试题

中专班地质测量实操考试题 1、何为岩溶陷落柱?是如何形成的? 答:指由于岩溶和坍塌作用而形成的镶嵌在煤系中杂乱无章的碎石堆积体。当煤系下部存在较厚的可溶性石灰岩并发育地下水时,由于地下水长期对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而在石灰岩中形成大量空洞,溶洞规模不断扩大,顶板岩层在重力作用和其他因素诱导下向下坍塌,与此同时,地下水的活动又不断对塌落的岩石进行破坏,以化学或机械方式进行搬运,维持塌落空间,使坍塌由下至上不断发展,最终形成镶嵌于煤系地层中的碎石堆积体—岩溶陷落柱。 2、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1、区域性防突措施:(1)开采保护层;(2)预抽煤层瓦斯;(3)煤层注水;2、局部性防突措施:(1)石门揭煤防突措施如下:1)震动性放炮; 2)水力冲孔;3)钻孔排放瓦斯;4)金属骨架;(2)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如下:1)超前钻孔;2)深度爆破。 3、地球圈层是怎样划分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等三个主要圈层。 4、煤矿环境地质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答:1、煤矿原始环境地质条件和环境质量;2、煤矿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3、煤矿环境地质灾害;4、煤矿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方法; 5、煤矿环境地质监测和分析评价技术。 5、何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答:正断层是指断层上盘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逆断层是指断层上盘

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平移断层是指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 6、什么是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两者有何关系? 答:煤的黏结性指煤粒在密闭条件下加热一定温度(850℃)后,能够熔融和互相黏结成块的能力;煤的结焦性是指煤在干馏时能否结成优质焦炭的性质。结焦性好的煤黏结性一定也好,而黏结性好的煤其结焦性不一定好。 7、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影响采掘部署;影响回采计划,造成采掘工作被动;使巷道掘进率增高、回采率降低;降低矿井或采区的服务年限。 8、褶皱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答:在褶曲构造转折端,煤层顶板较破碎、裂隙发育、压力增大,容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给顶板维护带来困难;背斜转折端煤层瓦斯含量比较高,掘进巷道接近时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增大,通风管理不善容易发生瓦斯事故。向斜转折端可能成为储水构造,巷道掘进时常出现工作面涌水现象,给正常生产造成影响。 9、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答:煤层埋藏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应力;煤层厚度变化;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其他地质因素。 10、煤是怎样形成的?煤是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形成的。 11、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 煤层产状三要素:一般岩层的产状用走向、倾向、倾角。

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及规定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 1条、微机绘制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要正确、统一,图纸内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微机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得内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就是依据《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地形图图式》得要求,结合公司得具体情况制定得。本规定未提到得图例及内容仍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得要求执行.第2条、绘制图种与比例尺,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1:2000 第 3条绘制内容 1、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它边界线,注明名称及批准文号; 2、本煤层以及与开采开采本煤层有关得巷道(主要巷道应注明名称与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明倾向与倾角,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行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底板高程); 3、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煤层倾角、开采方法、开采年度与煤层小柱状,丢煤区应注明丢煤区原因与煤量;注销区应注明批准文号与煤量; 4、永久导线点与水准点,注明点号与高程;临时点根据需要注记; 5、钻孔、勘探线、煤层露头线、风化带、煤层变薄区、尖灭区、陷落柱与火成岩侵入区、煤厚点、煤样点以及实测得主要地质构造;

6、发火区、积水区、煤及瓦斯突出区、冒流砂区等.应注明发生时间等有关数据; 7、井田边界外100m以内得临矿采掘工程与地质情况,井田范围内得小煤窑及其开采等有关情况; 8、煤层底板等高线、根据图面允许情况与实际要求,加绘地面重要工业建筑、居民区、铁路、重要公路、大得河流、湖泊; 9、水闸墙、水闸门、永久风门、防火门、突水点、抽放水钻孔,标注近期巷道、工作面探放水钻孔数量。 第4条图种编绘原则及精度要求 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得井巷部分按实际比例绘制,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符号按相同比例尺得要求绘制。 重要地物与地物轮廓相对附近控制点得平面位置误差<图上0、6mm; 次要地物、地物轮廓<图上0、8mm; 井巷轮廓与最近控制点得相对位置误差<图上0、6mm;两相邻点边长误差<图上0、3mm; 第5条、图面整饰 1、采掘工程平面图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2、矿图一律采用100 mm×100 mm得坐标格网,格网线粗0、10mm。 3、图廓形式:最外为1、0mm粗得黑线,中间隔1、5mm画一条0、15mm粗得黑线,再隔15、0mm宽画0、15mm粗得黑线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