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方案说明

隧道方案说明
隧道方案说明

隧道方案设计说明

1 工程概况和自然条件

工程概况

“重庆曼哈顿城”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花溪镇李家沱,北临李九路,南临红光大道,东邻渝南大道,西接李家沱正街。有规划中的轻轨3号线、8号线经过本项目,交通十分便捷。本项目,由C-13/02,C-15-1/02,C-10/02,C-7-1/02,C-8/02,C-14-1/02六个地块组成。拟建为大型,高档商住社区。

在本工程的一期实施范围内,由松林路将地块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松林路在C-13/02和C-15-1/02地块之间路段,原规划为挖方区道路,设置道路边坡为高切坡(边坡高度30m)。根据《重庆曼哈顿城修建性详规及方案设计》中对C-13/02和C-15-1/02之间引入“绿桥”的建议,我院进行了现场踏勘、反复研究,最终决定该段道路采用隧道的方案。采用本方案有如下原因:

1)保护环境,不形成高切坡,不进行大的挖方;

2)保留了连接C-13/02和C-15-1/02地块的山体,形成了“绿桥”;

3)有利于保护道路南侧的110KV高压铁塔;

4)实施过程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5)连接了两大地块,有利于土地的利用开发;

自然条件

工程地点属中亚热带风季气候,总的气象特征是:空气湿润、冬暖夏热、春秋多雨、四季多雾,最大风速为27.9m/s(高地10m),全年主导风向为南北风。地区小时最大降雨量63mm,并平均降雨量为1068.4mm。年平均气温19.8℃。年极高气温42℃,年极低气温-1.8℃。年平均相对湿度78%。2设计依据和采用规范

设计依据

1)建设方提供的《重庆曼哈顿城修建性详规及方案设计》;

2)建设方提供的工程区地形图(1:500);

3)建设方提供的规划红线图;

采用规范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4)《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7)《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 隧道工程设计

3. 1 隧道设计原则

隧道设计总原则是在满足技术规范的的前提下,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气象、社会人文及环境的基础上,力求经济适用,并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洞内设施规划布置力求简洁,方便施工,但又具备良好的防排水、消防和通风卫生等性能。

3. 2 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II级;

2)设计行车速度:40km/h;

3)设计荷载:公路-I级;

4)设计抗震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6°(构造设防);

5)限界:净高H=5.00m,净宽B=10.25m(两车道);

6)行车方向:双洞单向行驶;

7)行车道宽度:8m;

8)隧道内卫生标准:

a.一氧化碳允许浓度:

一氧化碳(CO)允许浓度正常营运时为150ppm(人车混行);交通阻滞时,短时间(20min)以内,阻滞长度不大于1km,为300ppm;

b.烟尘允许浓度:

隧道烟尘允许浓度K 表1

交通阻滞时为;养护维修时为;交通管制时为;

c.稀释空气中异味:

根据本工程交通量和隧道规模的特点,隧道空间不间断换气频率,按每小时5次取值,并保证隧道内换气风速Vr≥2.5m/s。

d.城市隧道交通工程类别:四类

仅通行非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

隧道总体设计

基本设计概况

隧道入口桩号K0+,出口桩号K0+。隧道为双连拱隧道,全长。遵循了“早进晚出”的原则,对自然环境保护较好。

推荐方案设计

1)基本设计概况

采用暗挖施工隧道,由于隧道较短,无法将双洞分离,采用双连拱隧道形式。

2)内轮廓设计

净空标准按两车道布置,行车道宽8m。根据受力情况优劣及经济性出发,对隧道内轮廓采用曲墙三心圆断面形式。借鉴国内公路隧道的施工设计经验,并着重考虑到市政管网较多,经方案比较,从经济性出发,最终选择在隧道左侧设置检修道宽0.75m。隧道建筑限界净宽,净高5.00m,其隧道内轮廓线净空面积为。

3)紧急停车带和横通道设计

根据规范规定本隧道由于长度较短,可不设置紧急停车带和横通道。

比较方案设计

1)基本设计概况

由于隧道属于浅埋隧道,采用明挖的施工方案实施。即对山体开挖临时基坑,对于距离构筑物较近的基坑开挖应采用逆作法,并进行临时支护。施工完隧道后进行回填。回填后便于园区地块之间进行相应的景观处理。

2)横断面设计

净空标准按两车道布置,行车道宽8m。根据受力情况优劣及经济性出发,对隧道内轮廓采用直墙圆弧拱断面形式。借鉴国内公路隧道的施工设计经验,并着

重考虑到市政管网较多,经方案比较,从经济性出发,最终选择在隧道左侧设置检修道宽0.75m。隧道建筑限界净宽,净高5.00m,其隧道内轮廓线净空面积为。此方案受力上由于拱脚处于岩石上,主拱受力合理,实施起来比较经济;同时具有更多的内空间进行内饰和安装设备。

方案比选

推荐方案较比较方案有如下优势:

1)保护环境,不形成高切坡;

2)无需对铁塔进行改造或拆迁;

3)开挖放炮规模小,容易控制,对周边影响小;

4)另一方面,对明挖隧道来说,埋深较深,造价不经济。

综上所述,采用暗挖方案为推荐方案。

3. 4 洞口设计

1)洞门设计推荐方案

进出洞口的位置均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并考虑了经济性及美观性,洞门仰坡采用与山体自然坡度近似的坡度,并绿化;洞门端墙面坡采用近似于自然坡的坡度设置,可对洞口边坡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隧道建成后,洞口景观可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洞口边坡保持了自然边坡,未大的挖方切坡,洞门形式类似于削竹状,既美观又保护了环境。

2)洞门设计比较方案

进出洞口的位置均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并考虑了经济性,洞门仰坡采用与山体自然坡度近似的坡度,并绿化;洞门端墙面坡采用近乎直立的设置,并进行人为的装饰,将墙顶做成城墙状,隧道建成后,洞口存在一定的挖方切坡,洞门形式类似古城墙,总体上不如推荐方案美观、环保。

3. 5 衬砌设计

根据隧道穿过Ⅴ、Ⅳ、Ⅲ级围岩地区的不同和隧道结构形式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隧道设计遵循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遵守交通部颁发《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同时,以工程类比法为主进行设计。

1)初期支护

双连拱隧道初期支护构造基本同分离式隧道,但支护参数较分离式略大。小净距隧道根据计算Ⅲ级和Ⅳ级围岩可采用同分离式隧道的支护参数,Ⅴ级围岩支护参数同双连拱隧道。

2)二次衬砌

根据围岩级别可按下表选择支护参数:

双连拱支护参数表表3

双连拱隧道段中隔墙厚度根据有限元计算确定,现根据工程类比法取。

3. 6 施工方案

1)施工方法论证

在川东地区的岩石地层中,暗挖地下结构一般采用钻爆法进行开挖。钻爆法基本工序为:钻孔、装药、放炮散烟、出碴、初期支护、施做二衬。分离式隧道的开挖方法一般有全断面法和分步开挖法。分步开挖法又分为台阶法、导洞法、

CD法、CRD法和双侧壁法等。隧道开挖方法应根据具体的围岩条件、断面大小、支护方法等综合确定。根据围岩级别本隧道Ⅴ级围岩采用CRD法,Ⅳ级围岩采用上下台阶法,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

无论那种开挖方法,隧道施工总体上均采用新奥法,开挖爆破须采用光面爆破,并及时进行监控量测,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调整施工方法步骤。

Ⅴ级围岩应尽快施作二次衬砌,Ⅳ级围岩段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锚喷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尽快进行。Ⅴ级围岩段二次衬砌施作时,与初期支护全断面形成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4m。Ⅳ级围岩段二次衬砌不分步,均采用全断面支模台车一次完成。总之,其施工以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撑、紧封闭、循序渐进的方针进行。

对于双连拱隧道的施工需要高度重视,宜通过结构计算、工程类比、现场检测反分析等手段综合确定施工方案。现拟定为:Ⅳ级和Ⅴ级围岩采用三导洞开挖,先墙后拱,以保证洞室的稳定和施工安全。其中,中导洞超前施工,两侧导洞之后30m,左、右洞施工应相互错开50m以上;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一个洞室,再开挖中隔墙,并进行中隔墙施工,最后采用台阶法开挖另一个洞室。但需要中隔墙上部围岩和混凝土具备一定自稳定力,否则也只能先开挖中隔墙再台阶法开挖两侧洞室。

双连拱隧道Ⅳ、Ⅴ级围岩三导洞法施工步骤图图1

2)特殊地质处理:

隧道施工若遇到溶洞、暗河地质。设计采取超前地质预报结合特殊施工方法的形式解决,同时隧道支护参数提高一级:

采用超前钻孔探测。根据超前探水孔的水量情况做下一步措施的预备;

采用超前预报技术,探明溶洞状况以及同内填充物状况;

根据探水孔内流量的不同以及溶洞与周边的水力联系情况,采取预留岩盘注浆堵水或疏导处理的方式进行岩溶水处理;

根据探测出的溶洞规模、水力联系情况、填充物状况以及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式填实,并注浆加固;采取梁、板、拱等结构形式跨越;锚喷加固处理等方案处理;

对洞内填充物,采取清除、置换、支撑和注浆加固等措施处理;

隧道穿过垃圾填埋场,应根据场底部至洞顶深度考虑隧道的成洞性能。同时需要做好有毒气体处理和废弃液体渗漏的处理。保证隧道施工和运营的安全。

3. 7 防排水设计

防排水为隧道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洞内无渗漏水,路面不积水,不冒水的技术标准,采取以排为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其措施如下:1)通过道路纵坡的设置方式保证隧道少进水,同时又有较好的通风条件。

2)在洞口段采用截水沟及护坡等手段,在洞顶沿隧道用地边界,在洞口仰坡及边坡以外5m的适当位置设置截水天沟,洞门墙背后设置排水沟,减少大气降水对洞口围岩的影响。

3)二次模筑混凝土采用抗渗标号不得低于S8的防水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掺膨胀剂。

4)在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铺设防水板,二次衬砌施工缝设遇水膨胀止水条,沉降缝设止水带。

5)隧道衬砌排水:

①沿衬砌两边墙墙脚外侧纵向设置软式弹簧透水盲沟;

②衬砌背后环向设置无纺布盲沟,环向盲沟原则上每10m设一处,在有水地段间距适当加密。

③在纵向排水管与洞内纵向路缘边沟之间设置横向硬塑管,沿隧道纵向间距为10m,局部地下水丰富地段加密;

④洞内清洗水通过纵向排水边沟排出洞外。

纵向盲沟全隧贯通,环向盲沟下伸至边墙脚与纵向盲沟相连,衬砌背后地下水从环向盲沟汇集至纵向盲沟后,通过横向排水管将地下水引入纵向路缘边沟,排出洞外。

3. 8 路面

隧道内路面采用复合式路面结构,即在已施工完毕的钢纤维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

铺装结构为钢纤维水泥混凝土面层+防水粘接层(由~0.3 L/㎡的EN粘接剂+~0.4 L/㎡的改性乳化沥青组成)+4cm普通沥青AC13-I+~0.6 L/㎡的改性乳化沥青粘层+4cm的阻燃改性沥青SMA13。

隧道内装

隧道外侧检修道为基准,3.5m以上刷深色防水、防火涂料10mm,3.5m以下刷乳白色防水、防火涂料10mm。

3. 10 隧道通风及火灾排烟

本隧道工程通风设计主要包括隧道正常运营通风及火灾排烟系统。按预计高峰小时交通量进行设计。由于本隧道属于城市交通隧道,在满足公路隧道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尚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城市交通隧道一章内容进行防排烟及消防设计。

隧道的机械通风分为纵向式、半横向式、全横向式。由于本隧道是双洞单通隧道,故采用纵向式通风。

1)设计原则

在满足隧道通风卫生标准和洞内防灾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通风系统的初期投资和长期运营费用。

结合隧道的内空断面积、纵坡、海拔高度以及行车速度,计算本隧道最大适应交通量下在正常运营时,稀释洞内CO和烟尘、除异味和防灾要求等工况的隧道需风量,综合确定隧道的设计风量。

2)通风及消防火灾气流排放

根据规范计算,本隧道属于长度小于500m的仅通行非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隧道长度90m,计算各项指标均采用自然排烟即可满足。

3)隧道消防

本次设计的为四类城市隧道。可不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隧道消防采用独立的管道系统,在隧道设置消防专用PE管网,消防水源从市政给水管网引来。隧道内消火栓灭火用水量、隧道外消火栓灭火用水量需根据规范进行设置。消防管道为消防专用PE管,管道埋深按纵断面控制。

隧道内设置墙壁式暗装组合式消防柜,每个消火栓柜内包括:消火栓一套;消防水龙带一条;水枪一只;干粉灭火器两具;泡沫灭火器两具。消防柜安装做法参照国家标准图集《室内消火栓安装》(04S202)执行,消火栓箱内可配置消防按钮。消防设备洞内消火栓的栓口距地面高度为1.1米。

隧道外设置地上式消火栓,同时在进出口的绿化带内设置水泵结合器。消火栓安装参照国家标准图集《室外消火栓安装》(01S201)执行。

4 造价估算

5 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少地勘资料,很难对隧道围岩的成洞能力进行把握,故在造价估计上,在隧道长度上,在支护方式上,在施工方案上均存在一定偏差。应尽快进行地质钻探,以便进行下一步工作。

(完整版)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

齐梁洞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 一、前言 (一)概况 G209国道吉首至凤凰公路改建工程齐梁洞隧道位于凤凰县沱江镇齐梁桥村,呈北-南向穿越丘陵体。本隧道起讫里程为K32+240-K32+505,全长265m,属短隧道。隧道进口地形标高为370.59m,出口地形标高为373.88m,设计标高为361.55~363.37m,呈纵坡0.7%上坡;行车道宽度为双向6m,隧道总宽度为2*(6+0.75)=13.5m;高度7m。隧道最大埋深约为59.80m,平均埋深36.80m。该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达62.87。地表植被较发育,基岩大部裸露,进出口皆为丘陵斜坡,有少量覆盖层分布。隧道区交通状况较好,进出口端即为国道G209。 为查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受湘西自治州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委托,我院对拟建隧道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 (二)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 根据任务书,本次勘察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详细勘察,其目的是为齐梁洞隧道修建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与岩土参数,具体要求为: 1、查明隧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分布及工程特性; 2、查明隧道围岩岩体的完整性、风化程度、围岩等级; 3、查明进出口地带的地质结构、自然稳定状况,隧道施工诱发滑坡等地质 灾害的可能性;4、查明隧道浅埋段覆盖层的厚度、岩体的风化程度、含水状态及稳定性; 5、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分布、性质; 6、傍山隧道存在偏压的可能性及其危害; 7、洞门基底的地质条件、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承载力; 8、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水质、涌水量; 9、查明其它对隧道不利的因素。 (三)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勘察合同与任务书; 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4、《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 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9、《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 02-01-2008); 10、《铁路工程地质手册》(99版)。 (四)勘察工作布置和勘察方法 1、勘察工作布置

三河隧道设计规划介绍

,. 三河隧道设计说明一、概况 (一)设计依据及总体设计原则 1、设计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D40-2002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 2、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100km/h 设计交通量:48604辆/日 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75m=0.75+0.5+2×3.75+1.0+1.0,净高5.0m 隧道防水等级:一级,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8 3、隧道总体设计原则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以及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进行设计,并遵循了以下原则: (1)充分考虑了隧道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施工方案,综合分析了隧址区地形、地貌、地物、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等因素。 (2)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与洞口景观设计,坚持环保优先,使洞门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3)隧道设计遵循“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将动态跟踪设计引入本项目隧道工程设计中。(4)隧道按“安全、经济、合理、环保、美观”的原则,按新奥法原理,结合隧道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考虑隧道的营运管理,力求总体安全、经济。 (二)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1、施工图设计时,应根据《初步设计评审意见》的要求,进一步结合隧道详勘资料,做好隧道结构设计,避免因地质勘察深度不足而造成工程设计变更、安全事故和工程浪费等。根据沿线地形、地质、路线走向、通风照明等情况优化隧道平纵面线形,合理确定洞口位置和隧道轴线,优化洞门设计。施工时应建立超前监测、完善预报及应急方案,以保证隧道施工、营运的安全。

隧道爆破作业说明书(参考Word)

爆破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组织: 1.1隧道总体设计 1、上梅隧道:L=3824.5m;中心里程:DK568+521.25,进口里程:DK566+609,出口里程:DK570+433.5 2、官山隧道:L=981.59m;中心里程:DK571+066.205,进口里程:DK570+575.41,出口里程:DK571+557 3、杨家乾隧道:L=744.69m;中心里程:DK572+231.655;进口里程:DK571+859.31,出口里程:DK572+604 4、白马山隧道:L=4793m;中心里程:DK575+292.5;进口里程:DK572+896;出口里程:DK577+689 5、白马山斜井:L=240.289m,里程DK575+100 1.2隧道工程施工方案、方法 本标段设有隧道4座,斜井1座 表一

根据设计和施工组织要求,其中Ⅲ~Ⅴ级围岩的开挖施工采用台阶法光面爆破,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光面爆破施工。周边眼、底眼及有水环境炮孔选用乳化炸药;起爆系统采用非电导爆管起爆系统;整个爆破网络连接完成后使用两发电雷管反向连接统一起爆,此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对各设计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2.1爆破器材的选择 1、炸药的选用: 炸药品种很多,但应注意越脆或韧性越强的岩体,应选用猛度较高、爆速较高的炸药。目前,在隧道工程中,用于爆破施工中最多的是硝铵类炸药。隧道周边光面爆破一定要采用小直径的低爆速、低猛度高爆力的光爆炸药,以取得优质的光爆效果,围岩稳定,施工作业安全。 (1)对没有渗水的地段,炸药选用Ф32mm×200mm(150kg)销铵炸药。对周边眼小药卷,若没有专用的光面爆破小药卷,则采取用如上规格的销铵炸药自制加工小药卷,其规格为Ф25mm×250mm (125kg)。 (2)对于渗水地段,炸药选用Ф32mm×200mm(175kg)乳化炸药。对周边眼小药卷,若没有专用的光面爆破小药卷,则采取用如

隧道设计说明.doc

高整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A合同段)第五篇隧道 SⅤ-1 A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1 说明1 设计依据以及总体原则 1.1 设计依据和技术标准 1.1.1 设计依据: 1)勘察设计合同及相关批复文件 《高整公路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文件》(第三合同); A省交通厅桂交基建函[2010]564号文《关于高整公路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的要求; A省环境保护文件《关于高整公路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桂环管字(2009)268号。 1.1.2 执行的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⑴《公路工程技术指标》(JTG B01—2003); ⑵《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⑶《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⑷《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JTG/T D71-2004); ⑸《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 ⑹《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⑺《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⑻《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⑼《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 ⑾《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⑿《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⒀《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 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⒂《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 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TJG D50-2006; ⒅《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⒆《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JTG/T B05-2004); ⒇《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 B03-2006)。1.1.3 技术标准 ⑴ 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m; ⑵ 隧道设计为高速公路双洞单向交通行车两车道分离式隧道; ⑶ 隧道长度超过100米,设置照明;若L·N≥2×106设置机械通风,否则自然通风; ⑷ 隧道设计交通量:2033年交通量32562辆/日(小车); ⑸ 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75m 净高5m ⑹ CO设计浓度 正常行驶时δco=250ppm 交通堵塞时 δco=300ppm(20min) ⑺ 烟雾设计浓度正常行驶时K=0.0065m-1

某高速公路工程隧道施工总结

某高速公路工程隧道施工总结 南平联络线高速公路工程

隧 道 施 工 总 结2017年11月3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实施日期 (3) 三、施工组织 (3) (一)资源配置及辅助设施 (3) (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7) (三)洞身掘进施工 (7) (四)隧道施工支护 (14) (五)防水施工 (20) (六)排水施工 (23) (七)二衬砼施工 (23) (八)仰拱、路面施工 (25) 四、质量保证措施 (26) 五、安全保证措施 (27)

XXX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隧道起止桩号YK30+896~YK32+760,长1864m,其中右洞Ⅴ级围岩占本合同段隧道5.6%、Ⅳ级围岩占7.5%、Ⅲ级围岩占62.8%、Ⅱ级围岩占24.1%;左洞Ⅴ级围岩占本合同隧道6.5%、Ⅳ级围岩占7.5%、Ⅲ级围岩占59.3%、Ⅱ级围岩占26.7%。洞口Ⅴ级围岩采用CD法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拱墙设置钢拱架及超前φ50小导管加强支护,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拱墙设置钢格栅钢架加强支护,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隧道均采用复合式全断面衬砌;衬砌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设防水板及无纺布,衬砌背后一般地段每5-15m环向设一道φ50透水盲沟并引至路缘排水沟,有水地段加密布设,施工缝间设橡胶止水带;隧道内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及水泥混凝土下面板的复合路面;隧道弃碴全部弃至隧道进口左侧碎石加工场进行加工。 二、实施日期 XXX隧道为双洞分离式特长隧道,全长为4062m,其中本合同段长1864m。2013年12月5日正式开工,2015年11月10日全部完工,历时23个月。具体各阶段工期:洞口开挖与防护2013年12月5日~2014年1月10日;洞身开挖与支护2014年1月11日~2015年8月25日;二次衬砌2014年2月5日~2015年10月3日;路面2015年9月1日~2015年11月10日。 该隧道以Ⅱ、Ⅲ级围岩为主,开挖时平均每两天5个循环,平均每天掘进约6.5米,每月约200米。二衬单洞平均每三天浇筑两模,每月完成20模。 三、施工组织 3.1.资源配置及辅助设施 3.1.1 施工机械配置

隧道窑操作说明书

75米日用瓷轻型装配式环保节能气烧隧道窑 操 作 说 明 书

第一章窑炉设计说明 一、一般说明 ㈠用途 本系列新型节能隧道窑主要用于日用陶瓷行业的盘、蝶、杯、碗类制品的烧成。 ㈡工作原理 本系列隧道窑是连续性工作的陶瓷烧成热工设备,配备全套自动控制。 燃料、助燃空气和雾化空气(以液体燃料工作时),通过各自的管路系统,受调节阀门控制,以所需的压力、流量进入烧嘴内均匀混合燃烧,高速喷入窑道内并在那里进一步进行充分燃烧。窑道内高温燃烧产物与制品直接接触从而高效地加热制品,然后以与制品前进相反的方向自烧成带向窑头流动,并继续加热低温区的坯体,最终在窑头集中经由排烟管路系统排出窑外。坯体分层装载于窑车上,由液压顶车机推动窑道内的窑车运行,将坯体匀速、平稳地自窑头向窑尾输送。在坯体前进过程中经历自低温预热到高温烧成各个温度带,不断与燃烧产物直接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升温,伴随着水份蒸发、结构水脱离、氧化物分解、新的晶相形成和玻璃相熔化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烧制成为陶瓷制品进入急冷带、冷却带。然后受合理直接冷却、缓慢冷却一整套冷却工作系统,安全、有效地冷却产品出窑。 在配有自动、进出窑机衔接的情况下,上述整个过程完全脱离人工操作而自动完成。 ㈢燃料 本系列窑仅适用于洁净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在为用户提供窑炉时,是以其中某种燃料为特定条件设计、制造的。当以后燃料供应条件发生变化时,需改换燃料供应管路、阀门及燃料系统,可供选择互换的燃料有:

㈣特点 本系列隧道窑经广泛吸收八十年代末国外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优化设计制造。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采用明焰裸烧工艺,燃烧产物与被烧制品直接接触,热交换效率高,制品受热均匀,可以实现低温快烧。 2、耐火保温材料全部采用高热阻、低蓄热的轻质隔热材料,因而,升温降温速度快,保温性能极好;窑外表面温度低,散热小。以上两大特点使得本系列隧道窑能耗接近了理论烧成能耗。 3、工作系统灵活,调整余地大,通过调节控制各温度点,可以灵活地改变烧成曲线,实现一条窑烧制不同产品之目的。 4、施工周期短,可在工厂内制造标准单元,运到现场快速装配而成,当客户需扩大产量时,增加一定数量的标准装配单元进行改造即可实现。 5、可通过改换燃料供应系统、烧嘴来适应燃料供应条件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 二、ZBRQS75-1.26装配式高温隧道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窑型轻型装配式环保节能气烧隧道窑 2、窑有效长75M 3、窑内宽预热带、冷却带1260mm 烧成带1340mm 其中有效内宽1110mm 4、窑内有效高820~840mm(普通杯装6层) 5、产品类型日用瓷(高温白瓷、镁质瓷、新骨质瓷等) 6、窑车规格1660×1350mm(长×宽) 7、推车速度13.3~21.2分钟/车 8、进车量67.9~108.2车/天

最新编制下穿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下穿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简况 xxxxxx位于xxxx中心商业街。周边规划主要为商业及写字楼,西侧为海滨购物中心、海洋馆、皇冠假日酒店、数码城以及规划商业区,东侧规划为商业及居住区。xxxxxx改造工程以下穿隧道、停车场及休闲娱乐广场为主体,与xxxxxx两侧的商圈紧密结合,该项目的建成在缓解了园区内主干道交通压力的同时,也便捷了港民的出行,形成了园区内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xxxxxx包括负一层下穿隧道、地面停车场、二层休闲广场三个部分。 本图为其中负一层下穿隧道的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依据 1、提供的地形图及道路的选址红线图; 2、桥梁相关设计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4)《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6)《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9)《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0)《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11)《公路工程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2)《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1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 1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9)《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 20)《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6-2011) 其它相关专业规范及有关技术标准二、下穿隧道技术指标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设计车速:20km/h; 2、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 3、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4、结构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 5、隧道净空:≥5.2m 6、纵坡:i 1 =-8%,i 2 =-1%,i 3 =0.503%,i 4 =8%; 7、横坡:行车道设1.5%横坡,人行道和加宽车道设反向1.5%横坡; 8、地下构筑物抗浮安全系数:Kf>1.05; 9、防水等级:二级防水; 10、抗渗等级:P8; 11、耐久性设计:《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表4.3.1执行; 12、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三、地质资料 (一)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xxx,场地地形开阔、平坦,实测各勘探点地面标高为507.62~510.33m,相对高差2.71m。场地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Ⅰ级阶地。 (二)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桥位区工程地质钻探情况表明:桥位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Q4ml)、全新统冲积、冲洪积层粉土及卵石层组成(Q4al+p1)。各类岩土的特征及构成分述如下: 1、杂填土(Q4ml):分布于桥位区的所有孔中;由原筑路路基土、填筑土及少量耕植土构成。以深褐色为主、松散~稍密、稍湿。 2、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1) 卵石土:广泛分布于桥位区场地内。呈色杂,松散~密实,稍湿~饱和。以花岗岩、石英岩、闪长岩等硬质岩石为主,呈中等风化状态;磨圆度好,呈圆~亚圆形;级配较好,粒径以20~80mm为主,最大可达200mm;充填物以细砂、中砂、砾砂为主。根据钻探揭露及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测试结果,依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可分为以下四个亚层: ①松散卵石:卵石含量50~55%,排列十分混乱,绝大部分不接触,N120击数为2~4击(修正后)。在场地内呈层状或透镜体分布,偶夹薄层细砂透镜体。 ②稍密卵石:卵石含量55~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N120击数为4~7击(修正后)。呈透镜体分布或层状分布。

隧道管理手册

隧道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 隧道管理组织机构 管理部门有机电及隧道管理部、养护工程部,养护单位有机电养护单位、土建养护单位、消防设施养护单位、交通安全设施养护单位。 隧道养护管理体系

隧道管理职责分工 由于隧道管理涉及安全问题特别重要,特别容易引发安全和各种突发事件,且受隧道通风、取水、照明、通讯、安全等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要考虑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问题,因此,事件发生后进行处理的难度非常大,需要协调的工作也很多,往往造成的后果涉及生命和财产安全非常严重,尤其是超长隧道的管理,引发安全事件或突发事件涉及到大量被堵塞的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车辆、财产等安全问题,处理的难度和后果将不堪设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也非常大。因此,隧道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加强隧道的安全管理必须从隧道的日常管理和养护抓起和抓紧,明确各自隧道的管理和养护分工的具体责任,加强协调和沟通,认真计划和部署日常的管理和养护工作,组织好检查和落实,认真挖掘各种隐患,防范于未然,努力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对隧道的管理和养护,机电隧道管理部和工程养护部的任务分工详见《隧道设施养护分工一览表》,各单位的具体职责如下: 机电隧道管理部隧道管理工作职责 管理职责 1、全面负责隧道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实时监控隧道设备的运行情况,由机电监控中心负责,发现设备故障,及时联系对应的养护单位修复。 2、全面负责《隧道设施养护分工一览表》中的隧道机电设施的管理。主要包括隧道口紧急电话设施(护栏和基础)、隧道口摄像机设施(高杆和基础)、隧道口路侧主线通讯井盖等。被损机电、设施的修复由弱电养护单位负责修复。 3、负责隧道机电设备的安全使用。有条件的要监控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定期组织检查设备安装的牢固情况,确保高空设备安装稳固,防止其坠落,发现设备有松坠情况,联系并监督养护单位立即处理。强电、照明设备和风机由强电养护单位负责,监控设备、通讯设备、环境监测设备和广播系统设备由弱电养护单位负责。 4、负责隧道的安全通风,保障隧道通风良好。全天候实时监控隧道风机的正常运行,具体由监控中心负责,对隧道风机采取轮换使用办法,保护隧道风机正常运行;监控隧道空气质素,监视隧道内汽车尾气、废气的排通情况,调节风

中南大学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铁路山岭隧道课程设计指示书 . 隧道教研室. (注:可供公路隧道设计者参考,基本方法一样。) 一、原始资料 (一)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沙口坳隧道穿越地段岩层为石灰岩,地下水不发育。其地貌为一丘陵区,海拔约为150米。(详细地质资料示于隧道地质纵断面图中)。 (二) 线路条件 本隧道系Ⅰ级干线改造工程,单线电力(或非电力)牵引,远期最高行车速度为160公里/小时,外轨最大超高值为15厘米,线路上部构造为次重型,碎石道床,内轨顶面标高与路基面标高之间的高差为Δ=70厘米,线路坡度及平、纵面见附图,洞门外路堑底宽度约为11米,洞口附近内轨顶面标高: 进口:52.00米出口:50.00米 (三) 施工条件 具有一般常用的施工机具及设备, 交通方便, 原材料供应正常, 工期不受控制。附:(1) 1:500的洞口附近地形平面图二张; (2) 隧道地质纵断面图(附有纵断面总布置图)一张。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 确定隧道进、出口洞门位置,定出隧道长度; (二) 在1:500的地形平面图上绘制隧道进口、出口边坡及仰坡开挖线; (三) 确定洞身支护结构类型及相应长度,并绘制Ⅳ类围岩地段复合式衬砌横断面图一张(比例1:50); (四) 布置避车洞位置; (五) 按所给定的地质资料及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并绘制施工方案横断面

分块图及纵断面工序展开图; (六) 将设计选定的有关数据分别填入隧道纵断面总布置图的相应栏中,并写出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应完成的设计文件 所有的图纸均应按工程制图要求绘制,应有图框和图标。最后交出设计文件及图纸如下: (一) 标明了洞门位置及边、仰坡开挖线的1:500洞口附近地形平面图两张,图名为“沙口坳隧道进口洞门位置布置图”和“沙口坳隧道出口洞门位置布置图”; (二) 参照标准图绘制的1:50衬砌横断面图一张,图名为“Ⅳ类围岩衬砌结构图”; (三) 隧道纵断面总布置图一张,图名为“沙口坳隧道纵断面布置图”; (四) 设计说明书一份,主要内容有: 1.原始资料 ①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②线路条件; ③施工条件等。 2.设计任务及要求 3.设计步骤 ①确定洞口位置及绘制边仰坡开挖线的过程 应列出有关参数如b、c、d等值的计算,详细表述清楚各开挖面的开挖过程; ②洞门及洞身支护结构的选择,标明各分段里程、不同加宽的里程; ③大小避车洞的布置; ④施工方案比选: 包括施工方法的横断面分块图及纵断面工序展开图。 四、设计步骤 (一) 隧道洞门位置的确定 洞门位置的确定与洞门结构形式、边仰坡开挖方式、洞口附近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有关。通常采用先在1:500的洞口地形平面图上用作图法初步确定洞门位置, 然后在实地加以核对和修正。 为了保证施工及运营的安全, 《隧规》提出了“在一般情况下,隧道宜早进洞,

公路隧道分类及公路隧道群概念的探讨

公路隧道分类及公路隧道群概念的探讨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隧道工程所,重庆 400067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公路隧道工程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针对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了新的公路隧道分类标准,明确了公路隧道群的概念。研究结论对于确定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模、创新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模式、完善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方式、提升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隧道;隧道群;分类标准;交通工程 0 引言 公路隧道作为公路路线的基本组成部分,与公路建设同步发展。由于隧道在特定条件下具有其他路线方案难以替代的作用,所以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随着国家及地方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逐步实施以及高速公路不断向山区延伸,在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公路隧道及隧道群成为重庆、福建、贵州、云南、浙江、陕西、山西、广东、广西、江西等隧道大省(市、区)需要进行重点攻关的工程建设项目。针对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现状及趋势,本文提出了新的公路隧道分类标准,明确了公路隧道群的概念,研究结论对于确定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模、创新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模式、完善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方式、提升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现状及趋势 公路隧道作为公路路线的基本组成部分,与公路建设同步发展。由于隧道在特定条件下具有其他路线方案难以替代的作用,所以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仅有30多座公路隧道,总长约2.5km;60年代和70年代,我国干线公路上曾修建了百米以上的隧道,1964年修建的北京至山西原平公路(四级公路)上的两座200m以上的隧道已是非常大的工程;截至1979年,我国公路隧道也仅有374座,总长为52 km。进入21世纪,我国在公路隧道建

隧道窑课程设计说明书最终版备课讲稿

隧道窑课程设计说明 书最终版

《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181000435 专业班级:材料10级(4)班 指导教师: 二○一三年九月四日

目录 一、前言..................................................... - 1 - 二、设计任务和原始数据........................................ - 2 - 2.1设计任务................................................ - 2 - 2.2课程设计原始数据........................................ - 2 - 三、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 3 - 3.1隧道窑容积的计算........................................ - 3 - 3.2隧道窑内高、内宽、长度及各带长度计算.................... - 3 - 四、工作系统的安排............................................ - 5 - 4.1预热带工作系统.......................................... - 5 - 4.2烧成带工作系统.......................................... - 5 - 4.3冷却带工作系统.......................................... - 6 - 五、窑体材料以及厚度的确定.................................... - 7 - 六、燃料燃烧计算.............................................. - 8 - 6.1燃烧所需空气量计算...................................... - 8 - 6.2燃烧产生烟气量计算...................................... - 8 - 6.3燃烧温度计算............................................ - 8 - 七、预热带和烧成带热平衡计算................................. - 10 - 7.1热平衡计算基准及范围................................... - 10 - 7.2预热、烧成带热收入项目:............................... - 10 - 7.3预热、烧成带热支出项目: ................................ - 13 - 7.4预热、烧成带平衡热计算................................. - 14 - 7.5预热、烧成带热平衡表................................... - 14 - 八、冷却带热平衡计算......................................... - 15 - 8.1冷却带热收入项目:..................................... - 15 - 8.2冷却带热支出项目:..................................... - 15 - 8.4冷却带热平衡表......................................... - 17 - 九、选用烧嘴及燃烧室计算..................................... - 17 - 十、排烟系统的计算及排烟机的选型 ............................. - 18 - 10.1排烟系统的设计........................................ - 18 - 10.2 阻力计算............................................. - 19 - 10.3 风机选型............................................. - 21 - 十一、结束语................................................. - 23 - 十二、参考文献............................................... - 23 -

隧道通风施工图设计说明

隧道通风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梁至永川段(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重庆市铜梁县、大足县、永川区境内。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3~2020)“三环、十射、三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重庆市周边区县的重要公路通道,有着环接重庆市各条对外高速公路的重要作用。三环高速公路连接了重庆主城区周边的长寿、合川、铜梁、永川、涪陵等11 个区县市,路线全长约500km,本项目“铜梁至永川段”即为其中的重要路段之一。 本项目起自铜梁县城(K0+000)接铜合路起点,与铜龙路北侧并行,于K28+400处跨铜龙二级公路,后沿玉龙山前西行至龙水镇,折向南穿越玉龙山,至终点双石接拟建的永川至江津高速公路。路线全长62.540km。本项目设隧道一座。隧道具体见下表: 二、设计标准和依据 1)《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 5)《重庆市高速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照明供配电消防系统设计指导意见》 三、设计原则 1)正常交通:通风系统能稀释并排出隧道内废气(以CO、VI为代表)达到卫生标准 2)火灾事故:通风系统具有排烟功能,并能控制烟雾和热量的扩散。 3)系统设计:考虑通风节能,可根据交通量、车辆类型、车速进行通风控制降低运营成本。 4)环境保护: 废气排放和通风设备运行噪声满足环境质量要求。 四、设计范围和设计界面 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3.2.1的规定,本工程的玉龙山隧道需要设置机械通风。 1)与隧道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界面: 从配电柜出线端子之后的所有低压线缆、控制箱、通风设备由通风专业完成。 2)与主体工程的界面: (1)洞内预埋管、电缆沟 与本工程有关的隧道内预留预埋管道、电缆沟等均由土建完成并管内穿引线铁丝,电缆的敷设、采购及安装等由通风系统完成。 (2)洞外管道 与本工程有关的隧道洞口管道、人孔、横穿过路钢管、手孔,从洞口人(手)孔至变电所的管线衔接管道,均由土建完成。 隧道变电所至隧道洞口的管线预留预埋由土建负责实施。 3)与隧道监控专业的界面 隧道监控系统与通风系统界面划分在风机配电(控制)柜低压供电回路的交流接触器的输出触点处。监控系统对每台风机有正转、反转、停机控制,由监控系统负责设计相应继电器至变电所风机低压配电柜交流接触器端子装置的连接线缆。通风系统应向监控系统提供每台风机的运行状态(正转、反转、停机)、自动手动状态、故障信号显示等,监控系统负责采集此类信号。通风系统提供的控制及检测信号与监控系统的连接线缆由监控系统负责设计。通风专业应向隧道监控专业提供控制接口类型、位置等内容。

《隧道工程》设计施工说明书(doc 65页)

《隧道工程》设计施工说明书(doc 65页)

桂园隧道设计施工 交通土建专业《隧道工程》 说 明 书

目录 图表名称编号备注 隧道设计说明书 1 共28 页前言 2 第3-4 页第一章:工程概况 3 第4-5 页第二章:隧道定位 4 第5-6 页第三章:隧道几何设计 5 第6-7 页第四章:隧道支护结构设计 6 第8-10 页 第10-21 第五章:隧道施工7 页 第21-28 第六章:隧道工程质量和工期的保障措施8 页 参考文献9 第28页隧道(地质)纵断面设计图10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图11 隧道洞口洞门设计图12 隧道II类围岩衬砌断面图13 隧道III类围岩衬砌断面图14

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图15 隧道机械化施工作业程序图16 隧道防排水设计图17 隧道施工形象进度示意图18 锚杆布置示意图19 前言 §1概述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完成专业课《隧道工程》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对隧道进行设计与施工组织,旨在加深对隧道工程的认识,初步掌握隧道的隧道定位、隧道几何设计、隧道结构设计、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做到将所

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隧道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一方面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奠定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理论融会贯通,提高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工程设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与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基本工程师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收集文献资料和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工作能力,绘图和编写设计文件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术技能,为毕业设计和将来学生跨入工作岗位,从事专业工作打好基础。 课程设计是本专业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对四年来的学习进行全面总结,是完成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隧道建设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经过生产实习和隧道工程专业课的学习后进行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其目的是巩固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为了使每个学生对隧道基本建设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掌握,因此,要求学生应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主动,独立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合同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合同 甲方: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至巴东公路YBE1段项目部 乙方:宜昌超越路桥有限公司 甲方承建湖北宜昌至巴东高速公路YBE1合同段工程任务,根据工程需要,甲方将本合同段内李家湾隧道交给乙方施工,本着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明确甲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签订本合同协议书: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李家湾隧道; (二)、工程地点: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 (三)、工程规模:303m; (四)、承包范围和内容包含: 1、洞身开挖(围岩级别分类情况见工程量清单)。具体内容包括:临时设施建设、设备调遣及进出场,搭、拆脚手架,测量,人工挖除整修,钻眼、爆破、通风、出碴、运料、防尘、照明,三管两线及出渣道路养护,排水,木支撑制、安、拆,整修边沟,超挖回填等为完成隧道开挖所需的一切工序施工、完成和缺陷修复工作(弃碴运距从出碴洞口算起1 公里、弃碴场用地由甲方负责)。 2、支护(包括A 砂浆锚杆、中空注浆锚杆、B 超前小导管、C 注浆、D 喷砼、E 挂网、F 格栅钢架、G 联结钢筋)。具体内容包括临时设施建设、设备调遣及进出场及脚手架:A、砂浆锚杆、中空注浆锚杆--搭、拆、移动脚手架、加工制作锚杆及垫板、钻孔、砂浆制作、灌浆、装树脂包、安装锚杆、上垫板、锚固、焊接、运输等全部制、安过程;中空砂浆锚甲方统一供应。B、超前小导管--钢管加工制作、运输、布眼、搭、拆脚手架、钻孔、顶管等全部制安过程; C、注浆--搭、拆脚手架,运料、浆液制作、压浆、检查、堵孔等全部施制过程; D、喷射砼--搭、拆脚手架,安、拆转移机具设备,砼制作,喷射及养护等喷射砼所需的所有工序施工、完成和缺陷修复工作; E、挂网-制作、运输、挂网、点焊、加固等挂钢筋网所需的所有工作内容; F、格栅钢架—加工制作、运输、安装、加固等格栅钢架制安全部施做内容; G、联结钢筋加工制作、运输、安装、焊接等全部施做内容; 3、衬砌(包括正洞衬砌、仰拱及其钢筋、仰拱填充、铺底、大小避车洞衬砌、水沟、电缆槽、盖板、电缆余长腔、电缆槽内铺砂);具体内容包括:临时设施建设、设备调遣及进出场、脚手架及衬砌平台制、安、拆,模板制、安、

隧道窑课程设计说明书

成都理工大学 窑炉设计说明书 题目:设计一条年产卫生陶瓷10万大件的隧道窑 学号: 200802040315 姓名:赵礼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08级材料(三)班 指导教师:叶巧明刘菁

目录 一、前言····················································································· 二、设计任务与原始资料······································································· 三、烧成制度的确定··········································································· 四、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五、工作系统的安排··········································································· 六、窑体材料以及厚度的确定··································································· 七、燃料燃烧计算············································································· 八、加热带热平衡计算········································································· 九、冷却带热平衡计算········································································· 十、烧嘴的选用级燃烧室的计算·································································十一、烟道和管道计算,阻力计算和风机选型······················································十二、后记··················································································· 十三、参考文献···············································································一、前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陶瓷工业在人民生产、生活

隧道说明书修改样本

8) 通风设计图 9) 防排水设计图 10) 监测测点布置图 5、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使用”兰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统一封面及格式; 论文内容包括目录、正文、参考资料等, 并按规定的顺序装订( 详见《毕业设计( 论文) 过程记录》( 理工类) 的末页) , 若用计算机进行计算要附上计算程序。中文摘要约200字, 关键词3-5个。 三、各阶段时间安排 四、参考文献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 )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F60- ) [3]《公路隧道通风照明技术规范》( JTJ026.1-1999)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 ) [5]《公路隧道勘测规程》( JTJ 063—85) [6]《隧道结构力学计算(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王永东主编,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9 [7]《隧道工程》王毅才,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7 [8]《公路勘测设计》孙家驷等著,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5.5 [9]《道路勘测设计》张雨化,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7 [10]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及中交第一勘察设计院的隧道设计图纸。 [11]Response of a shield-driven tunnel to deep excavations in soft clay. Ge, Xuewu.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PHD, [12] A numerical simulation in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 system of long highway tunnel.. Lin, Wenchi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HD, 1995

隧道窑说明书__全解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 (1) 1.1 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 1.2 原始数据 (3) 2 主要尺寸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棚板和立柱的选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装车方法及窑车车面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窑长及各带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工作系统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窑体材料的确定 (8) 4.1窑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窑顶 .................................................................................................................. 错误!未定义书签。5燃烧计算 . (11) 5.1 燃烧所需空气量 (11) 5.2 燃烧产生烟气量 (11) 5.3 燃烧温度 (11) 6物料平衡计算 (12) 7 热平衡计算 (13) 7.1 预料带、烧成带热平衡计算 (13) 7.2冷却带热平衡计算 (17) 9工程材料概算 (21) 10 后记 (23) 11 参考文献 (24) 1 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 1.1 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热能动力工程09年1月8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