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雪荷载规范分析比较

合集下载

中美欧荷载规范中窑尾结构风荷载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中美欧荷载规范中窑尾结构风荷载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中美欧荷载规范中窑尾结构风荷载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首先,在荷载规范中,窑尾结构的风荷载计算方法涉及到风荷载的统计特性、风速、强度系数等参数的确定。

在这些参数的确定上,中美欧荷载规范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其次,在风速的计算方法上,中美欧荷载规范也存在差异。

中美国家荷载规范中,一般考虑地表风速,且采用不同的统计特性进行计算;而欧洲荷载规范则使用的是高度相关的风速。

此外,在强度系数的计算上,中美欧荷载规范也有所不同。

中国荷载规范中,强度系数常用的有最不利组合法和分级法;美国荷载规范中,强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线性和非线性方法;而欧洲荷载规范中,强度系数的计算方法使用的是极限状态法。

综上所述,中美欧荷载规范中对于窑尾结构风荷载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风荷载的统计特性、风速的计算方法和强度系数的确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荷载规范,并对窑尾结构的风荷载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

中国和欧盟钢板筒仓储粮荷载设计规范比较

中国和欧盟钢板筒仓储粮荷载设计规范比较
了邻 近 的筒 仓 和建筑 [ 6 ] 。这 些 事故 说 明筒仓 的设 计
规 范还 有待 完善 。
图1 欧洲规 范 中的筒仓横 截 面形 状
②系统性非对称筒仓 ( 带有较大不对称结构的
筒仓 ) 和带有 特殊 内部 结构 的筒 仓 ( 如在 料斗 中插
入楔状体)不包含在欧盟规范内。但是 ,规范 中考
录在表2中欧盟规范的第三章和第四章荷载计算中物料性质参数的取值方法选用的特征值仓壁摩擦系数侧压力系数内摩擦角上特征值上特征值下特征值下特征值上特征值下特征值下特征值上特征值下特征值上特征值用于料斗计算ssen理论an例如
第4 3卷
中国和 欧盟钢 板 筒仓储 粮荷 载设 计 规 范 比较
・ 1 ・
1 . I . 2 中国规 范
在 中 国规 范 中 ,仅 有 的一 条 相
关规 定 是 :规范 的适 用范 围 为平 面形状 为 圆形 且 中
心装 卸 料 的粮 食 钢 板 筒 仓 ( 条文说明 1 . 0 . 2 ) 。 中 国规范 中并无 同欧 盟规 范 中类似 式① 的量 化 的筒仓 尺寸要 求 。 1 . 2 中欧规 范 中对 于筒仓 的分 类 1 . 2 . 1 单仓容 量 对 于轴 对 称 钢 板 圆 筒仓 荷 载设
A/ U= V' 3 ( a / 4 ) =d / 4
都是 统一 的设计规 范 ,适 用 于所有 的 欧盟成 员 国 。
虽然 世 界各 国都 在不 断地 对筒 仓设 计 规范 进行
完 善 ,但 筒 仓 倒 塌 事 故 还 是 层 出不 穷 。2 0 1 1年 内
蒙古 的两座粮食筒仓倒 塌 ,造成 了巨大 的财产损 失[ 5 ] 。2 0 1 3 年 ,美 国华 盛顿州 的一座粮食 筒仓倒 塌 ,倾泻而 出的粮食掩埋 了在场的一名工人并破坏

中国与英国规范风荷载计算分析比较

中国与英国规范风荷载计算分析比较
t e a d o rCh n s d s Th ac lto s o n o d n“ d fS r c u a a fBu l i g ” GB 5 0 9 h m n u i e e Co e . e c lu a in fwi d l a s i Co eo t u t r l Lo d o i n s ( 0 0 - d
KEY ORDS Brts an r ns iuton W ii h St da d I tt i c pa ion om rs w id l a n o d
近年 来 , 随着 涉外 工程 的增加 , 如何 深 人 了解 并 掌握 国外 通用 的主 流 规 范及 其 与 中 国 规 范 的异 同 , 正确使 用 国外 通用 的 主 流 规范 进 行 工 程 设 计 , 为 成
P — — 建筑 物外 部表 面 风压 , a P; q — — 动态 风压 , a P ; C 。—— 外部 风压 系数 ; C —— 外部 风压 尺 寸影 响系 数 。
际工 程 出发 , 英 国风 荷载 规 范 ( S6 9 —2 _ ( 对 B 3 9 )】 以
设 计人 员 的 当务之 急 。英 国 B S系列 规 范 是 由英 国 标准 协会 制订 的全 球 最流 行 的标 准之一 。本文 从 实
英 国 B 39 S6 9 —2风荷 载 规范 , 作用 于建 筑物 外 表 面 的外 部风 压 为 :
P 一 q C C () 2
式中
仅 介 绍英 国规 范 中 的 标 准 法 并 与 中 国 规 范 进 行 比
较 , 方法 适用 于正 交 风 向作用 , 采用 了必要 的简 该 并
化 , 得计 算过 程相 对 简单 。 使
1 计 算公 式 “ 中国规 范” 荷 载部 分 中 , 直 作 用 于 主要 承 风 垂

荷载规范—雪荷载知识分享

荷载规范—雪荷载知识分享

2012荷载规范—雪荷载7 雪荷载7. 1 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7.1.1 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Sk=μrSO (7.1.1)式中: Sk一一雪荷载标准值(kN/nr) ;μr一一屋面积雪分布系数;SO一一基本雪压(kN/nr) 。

7.1.2 基本雪压应采用按本规范规定的方法确定的50 年重现期的雪压;对雪荷载敏感的结构,应采用100 年重现期的雪压。

7.1.3 全国各城市的基本雪压值应按本规范附录E中表E.5重现期R为50年的值采用。

当城市或建设地点的基本雪压值在本规范表E.5中没有给出时,基本雪压值应按本规范附录E规定的方法,根据当地年最大雪压或雪深资料,按基本雪压定义,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分析时应考虑、样本数量的影响。

当地没有雪压和雪深资料时,可根据附近地区规定的基本雪压或长期资料,通过气象和地形条件的对比分析确定;也可比照本规范附录E中附图E.6.1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近似确定。

7.1.4 山区的雪荷载应通过实际调查后确定。

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当地邻近空旷平坦地面的雪荷载值乘以系数1.2采用。

7.1.5 雪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可取0.7;频遇值系数可取0.6;准永久值系数应按雪荷载分区I、E和皿的不同,分别取O.5、O.2和0;雪荷载分区应按本规范附录E.5或附图E.6.2的规定采用。

7.2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7.2.1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屋面形式,按表7.2.1采用。

表7.2.1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注:1.第2项单跨双坡屋面仅当坡度α在20°至30°范围时,可采用不均匀分布情况;2.第4、5项只适用于坡度α不大于25°的一般工业厂房屋面;3.第7项双跨双坡或拱形层面,当α不大于25°或f/l不大于0.1时,只采用均匀分布情况;4.多跨屋面的积雪分布系数,可参照第7项的规定采用。

7.2.2 设计建筑结构及屋面的承重构件时,应按下列规定采用积雪的分布情况:1.屋面板和擦条按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采用;2.屋架和拱壳应分别按全跨积雪的均匀分布、不均匀分布和半跨积雪的均匀分布按最不利'情况采用;3.框架和柱可按全跨积雪的均匀分布情况采用。

中外输电线路风荷载对比分析

中外输电线路风荷载对比分析

中外输电线路风荷载对比分析摘要:本文对采用不同设计标准的输电线路风荷载进行了对比分析。

经分析,1)导线风荷载:随着计算高度的增加,中国标准逐渐接近美国标准,国标<美标<欧标<IEC。

2)塔身风荷载:铁塔较低时,中国标准低于其它三个标准,铁塔较高时,中国标准与欧洲标准相近,高于IEC和美国标准。

关键词:中外;输电线路;风荷载中途分类号:TM·对于海外输电线路,路径方案确定后,杆塔设计即成为决定项目造价的关键因素。

由于非洲大部分属于无冰区域,除了导线张力,杆塔受控条件主要是风荷载。

笔者在下文对采用不同设计标准的输电线路的风荷载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差异,便于设计人员合理选择,控制项目造价。

1风荷载基本参数重现期和风荷载分项系数:中国标、IEC、美国、欧洲标准的重现期和风荷载分项系数详见表1-1。

表1-1风荷载分项系数对比表风速时距:中国标准、IEC标准、欧洲标准采用的是10min时距平均风速;美国标准采用3sec时距平均风速,相同重现期下,3sec时距平均风速是10min时距平均风速的1.43倍。

地面粗糙系数:国内外标准均对地面粗糙类别均进行了分类,中国标准和IEC标准将地面粗糙类别划分为A、B、C、D四类;欧洲标准划分为0、Ⅰ、Ⅱ、Ⅲ、Ⅳ五类,美国标准划分为B、C、D三类。

国内外划分标准相近,除了近海地带,一般输电线路路径位于具有零星障碍的开阔地区,对应的地面粗糙度类别为中国标准和IEC标准的B类、欧洲标准的Ⅱ类或美国标准中的C类。

2导线风荷载输电线路导线风荷载计算,四种标准给出的公式形式相似,但具体参数内涵和取值有较大差异,见表2-1。

表2-1 导线风荷载计算公式本文采用典型案例,对四种标准下的导线风荷载进行对比计算。

线路风荷载重现期50年,10m高10min时距风速27m/s(对应3sec时距风速38.61m/s),覆冰0mm,地面粗糙类别对应中国标准和IEC标准的B类、欧洲标准的Ⅱ类或美国标准中的C类,水平档距400m,导线直径31.1mm。

谈对建筑结构设计施工中雪荷载

谈对建筑结构设计施工中雪荷载

浅谈对建筑结构设计施工中雪荷载摘要:本文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雪荷载的取值问题,分析了屋面高差、屋顶坡度、屋面形状、局部风速等因素对雪荷载的影响,提出了建筑结构雪荷载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加强施工监管,预防、降低雪灾工程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雪荷载;防灾;结构;设计;施工前言近年来我国冰雪灾害频发,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受巨大损害.2004年12月3日至21日,山东省威海市持续遭遇特大暴风雪袭击,倒塌、损害各类工/企业用房26万平方米,倒塌民房117间,直接经济损失4.1亿元。

2008年1月以来,我国南方遭遇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罕见的特大冰雪灾害.此次受灾面积广,持续时间长,经济损失大,初步估计,雪灾已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10省区3 28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

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大灾之后,人们需要深刻反思,查找灾害原因,以免重蹈覆辙.冰雪天气固然是造成建筑结构破坏的直接原因,但还存在着一些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问题,如雪荷载分析不足,结构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过程中不规范等,这些因素造成了我国南方建筑结构的重大冰雪灾事故。

目前国内对建筑结构的雪荷载防灾能力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主要限于钢结构厂房雪荷载问题。

1雪荷载设计取值分析建筑结构荷载由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三部分组成。

雪荷载虽然是可变荷载中的一部分,但是在结构使用期间,雪荷载数值随时间变化,而且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是不可以忽略的,同时,雪荷载还与结构形式、房屋朝向、采暖情况、当地风速、周围环境以及地形地势等因素有关.如果对雪荷载掉以轻心会造成严重后果,尤其是一些轻钢屋盖、钢架、网架、穹顶、拱顶等结构。

今年南方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暴风雪天气,大量轻钢结构厂房、仓库、民房及临时建筑物倒塌,事后调查统计这次雪灾建筑结构倒塌的部分原因与雪荷载设计不足有关,目前我国采用的是50年一遇的基本雪荷载设计标准值,基本上能够满足设计需要,但在大灾面前雪荷载标准数值偏低.山东省威海市已率先提高了国家制定的雪荷载设计标准值,由0.45KN/㎡提高至0。

雪荷载标准值

雪荷载标准值

雪荷载标准值雪荷载标准值是指在设计和建设雪区工程时所用到的雪荷载限值。

雪荷载是指雪对建筑物或结构物施加的负荷,能够影响建筑物或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不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不同地区的雪荷载标准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以国内常用的《建筑结构荷载标准》为参考,介绍雪荷载标准值的相关内容。

《建筑结构荷载标准》是我国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所依据的重要技术规范。

根据该规范,建筑物的雪荷载限值应根据建筑物所属地区的气象条件、海拔高度以及建筑物的特殊性质进行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条件下的雪荷载标准值参考:1. 一般地区的低层建筑物:按照《建筑结构荷载标准》规定,在我国低海拔地区的低层建筑物,雪荷载标准值通常为1.0kN/m²。

这是指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物在顶部水平面上受到的雪的等值均布荷载。

2. 中等地区的低层建筑物:在中等地区的低层建筑物设计中,雪荷载标准值通常为1.5kN/m²。

这是因为中等地区在一般情况下,会受到比低地区更多的降雪影响,因此需要增加雪荷载的考虑。

3. 高寒地区的低层建筑物:在高寒地区的建筑物设计中,雪荷载标准值会更高。

例如,在高海拔的区域,如西藏等地,雪荷载标准值通常为2.0kN/m²。

这是因为高寒地区的积雪量较大,对建筑物的荷载产生更大的影响。

除了以上常见条件下的雪荷载标准值,根据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大风引起的飘雪、外力等特殊因素。

若是特殊工程,还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特殊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雪荷载标准值是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参考值,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际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同时,还应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和预测结果,及时修订和更新雪荷载标准值,以保证建筑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雪荷载标准值作为设计和建设雪区工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海拔高度和建筑物特性进行确定。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中、美、欧标准中风荷载计算对比研究

中、美、欧标准中风荷载计算对比研究

r e s u l t s b e t w e e n d i f f e r e n t s t a n d a r d s w a s o b t a i n e d ,a nd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w a s p r o v i d e d f o r t h e d e s i g n o f f o r e i g n — r e l a t e d p r o j e c t s .
Co M PA RA TI V E STUD Y oF W I ND LoA D CA LCULA TI oN BA S ED o N TH E
STA NDA RD S oF CH I N A .A M ER I CA AN D EUR o PE
LI Xi an shun Ll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 L t d ,X i ’ a n 7 1 0 0 6 5, C h i n a )
ABSTRA CT : Th r o u g h t he c o mpa r a t i v e s t u d y o f wi nd l o a d c a l c u l a t i o n a c c o r di n g t o Ch i ne s e,Ame r i c a n a n d Eu r o p e a n s t a n d a r d s, i t wa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ma i n f a c t o r a f f e c t e d t h e wi n d l o a d wa s t h e b a s i c wi n d v e l o c i t y . Gr o u nd r o u g h n e s s c a t e g o r y, t e r r a i n c o n di t i o n,a nd a l o n g - wi n d d y n a mi c r e s p o n s e we r e a l s o c o ns i d e r e d a s t h e s e c o n d a r y f a c t o r s . Th e a b o v e f a c t o r s wh i c h c o u l d i n lu f e n c e t h e wi n d l o a d we r e f u l l y c o mp a r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 Gr o un d r o ug hn e s s ,s t a n da r d h e i g ht ,g u s t d u r a t i o n a n d r e t u r n p e r i o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欧雪荷载规范分析比较
作者:奚旺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0期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第7章雪荷载和Eurocode 1 Actions on structures中Part 1-3: General actions - Snow loads(EN1991-1-3:2003)的有关雪荷载条文,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两种规范的不同之处,便于我们今后对规范的应用。

[关键词]雪荷载 EN1991-1-3 GB50009-2012
中图分类号:U23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61-01
1、概述
随着我国设计领域在国际上的扩展,越来越需要设计人员了解和能够应用国外的设计规范,通过这样的努力,也使我们在国际工程市场上具备了必要的基本能力。

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降雪量不是很大,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

也因此,我国对雪荷载的研究也不是很发达。

这一点在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体现的就很明显。

该规范关于“雪荷载”的第7章内容只有不到千字。

通过学习EN1991-1-3:2003的内容,进一步了解了对雪荷载研究发达的欧标雪荷载设计理念,并通过对比两部雪荷载规范的异同之处,为我们今后在不同地域应用不同规范打好基础。

2、EN1991-1-3:2003介绍
欧洲规范(Eurocode)是用于欧洲多个国家的指导性设计规范,各个国家有各自的自然条件特征,因此欧洲各个国家规范体系大量采用了封皮、前言+欧洲规范要求+国家附录的方式,通过国家附录来体现各个国家的独有的设计参数等内容。

其中Eurocode 1 – Actions on structures中Part 1-3: General actions - Snow loads(EN1991-1-3:2003)[1]是专门的雪荷载设计规范。

其主要章节如下:
1.概述
2.作用的分类
3.设计工况
4.地面雪荷载
5.屋面雪荷载
6.荷载作用
附录A 不同地点的设计工况和荷载分布的应用
附录B 特殊漂移雪荷载体形系数
附录C 欧洲地面雪荷载分布图
附录D 依据重现期调整地面雪荷载
附录E 雪的重度
参考书目
3、EN1991-1-3特点介绍及与中国规范的比较
中欧规范的体系不同,分章不同,现通过总结欧标规范的特点并与中国规范的比较来介绍。

3.1适用范围
EN1991-1-3不适用于海拔高于1500m的场地。

没有给出关于特殊方面雪荷载的指导,如:
雪从一个更高的屋顶滑落或下降带来的冲击雪荷载;
由于雪的存在或冰的积累导致结构外形和尺寸变化引起的附加风荷载;
常年下雪地区的雪荷载;
冰荷载;
由于雪引起的侧向载荷(例如由于流动产生的横向载荷);
桥梁上的雪荷载。

比较:中国规范没有明确适用范围。

3.2雪荷载作用分类[1][2]
可变作用——按时间的变化分类
固定作用——按空间位置分类
静态作用——按作用性质分类
偶然作用——视场地位置而定(地面上特殊雪荷载,特殊积雪荷载)
比较:雪荷载在中国规范中一般只当做可变作用。

3.3雪荷载设计工况
欧标在附录A中详细划分了不同设计工况下的应用,简要的列于下表:
比较:中国规范没有明确漂移雪荷载和特殊雪荷载的概念,《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也没有规定设计工况。

3.4雪荷载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
欧标按不同的地域规定了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

比较:中欧规范类似。

中国规范相对应数值为0.7,0.6,准永久值按雪荷载分区不同取值不同[3]。

3.5雪荷载计算
比较:中国规范雪荷载计算为Sk=μrS0,其中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r为地面基本雪压换算为屋面荷载的换算系数,他与屋面形式、朝向及风力有关。

可以看出,欧标雪荷载计算更为细致、科学,中国规范则操作简单、方便。

3.6 地面雪荷载特征值计算
比较:中国规范基本雪压的计算与欧标地面雪荷载特征值类似,采用的数值也都是以常年的观测统计为基准的数据、表格或分布图。

其中中国规范给出了10年、50年、100年的基本雪压,查询方便;另外(E.3.4)给出了其他重现期和10年100年重现期的换算公式。

而欧标则是给出了地面雪荷载特征值(重现期为50年)以及地面雪荷载特征值(重现期为50年)和n年内平均重现期内地面雪荷载的关系(见EN1991-1-3:2003公式D.1)。

4、总结
综合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欧洲规范从事雪荷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较为全面、科学。

这与当地的气候有着很大的的关系。

与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的积雪情况不甚严重,积雪期也较短,采
用简单实用的雪荷载设计也是符合国情的。

同时也可以借鉴欧洲规范的经验,解决我们国内设计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例如,对极端降雪造成的特殊雪荷载的计算。

通过对两种雪荷载规范的比较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雪荷载设计的机理,更方便快捷地理解欧洲雪荷载设计规范,也为欧标雪荷载设计规范在今后的实际应用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Eurocode 1 Actions on structures Part 1-3: General actions - Snow loads EN1991-1-3:2003.
[2] Eurocode - Basis Of Structural Design.
BS EN 1990:2002.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012年9月第一版.
[4] 周晅毅,顾明.风致积雪漂移堆积效应的研究进展工程力学 2008,25:5-10
[5] 孟绍军,刘庆宽,马文勇,刘小兵.考虑风致漂移的雪荷载规范比较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