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肌理浅谈
高中美术肌理的理解

❖ 触觉是人体的一种特殊感觉。各种外界刺激(日冷、热、软、 硬、光滑、粗糟等)通过分布在皮肤的神经末梢,传达到大脑, 使人体产生一种综合的感受,它较之听觉、视觉都更为复杂。 比如,有经验的陶艺师通过对陶土的触摸就可以判断陶土的 好坏,以及用此陶土烧制的瓷器的好坏等等。因此,触觉是 带给我们肌理感受的主要手段。通过触觉,可以感觉到物体 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性质。另一种肌理感受, 则来自视觉。比如我们从高空府澉大海,蔚蓝的海面会通过 视觉传达给我们海面的肌理感受。再如站在山腰看云海,虽 然我们不能通过触觉来感受云海,但通过视觉,仍然可以感 受到云海那特殊的肌理。不同的肌理,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 理感受。如大理石肌理表现华贵、高雅的意境,布纹肌理传 达了亲切柔和质朴的意境等等。同时,不同的肌理,因造成 反射光的空间分布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光泽度和物体表面感 知性。比如,细腻光亮的质面,反射光的能力强,会给人轻 快,活泼、冰冷的感觉;平滑无光的质面,由于光反射量少, 会给人含蓄、安静、质朴的感觉;粗糙有光的质面,由于反 射光点多,会给人笨重、杂乱、沉重的感觉;而粗糙无光的 质面,则会使人感到生动、稳重和悠远。
❖ 肌理不仅可以表现物体的不同质感,同时,也使画 面呈现多样的视觉效果,不同的肌理对比,可以使 人感受到不同的审美意蕴。如水彩特技中的洒盐法, 它利用盐粒遇水溶化的特性,在画白点,恰似百花竞放又似雪花飞舞。又如在花卉 静物的写生中,随意在背景上滴下几颗水滴,画面 立刻就会打破远景上的平板状态,生动起来,与前 景上的花朵相映成趣。同样,颜料渗溢出的肌理与 树枝的生长形态具有某种同构关系,运用自然渗化 的方法表现密密麻麻的树枝,更增添了画面的自然 天趣。
❖ 水彩画不仅有绚丽的色彩、高雅清新的格
调、丰富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有最使画者心 醉神迷的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真亦 幻、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这种水与彩的交 融所产生的效果是自然物象借助作者主观与 客观、有意与无意的创作活动而呈现出来的, 这种物体表象特征所呈现出的特殊视觉语言, 就是水彩画有别于其它画种而特有的语言魅 力,即水彩画的肌理美。
绘画肌理知识点总结

绘画肌理知识点总结一、肌理的概念肌理是指画面的纹路、纹理、结构以及肌肉的形态、质地等特征,它可以通过细节的表现来丰富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增强画面的质感,传达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象。
肌理是绘画中的重要表现方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手法和技巧来实现。
二、绘画肌理的分类1. 物质肌理:是指通过绘画手法和材料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纹理,包括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肌理表现。
天然材料的肌理表现主要包括木纹、石纹、织物纹理等,而人造材料的肌理表现则包括金属的光泽、玻璃的透明感等。
2. 生物肌理:是指通过绘画方式来表现动植物、人体等生物的质感和形态,包括皮肤的质感、毛发的纹理、动物的羽毛和鳞片等。
生物肌理的表现需要对生物的结构和特征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准确表现出生物的形态和质感。
3. 情感肌理:是指通过绘画手法和色彩来表现情感和意境,包括对于情感、氛围和心境的表现。
情感肌理可以通过线条、色彩和光影的变化来实现,可以借助于人物、场景和物体的表现来传达情感和意境。
三、绘画肌理的表现手法1. 素描:素描是绘画肌理的基础,通过精细的线条和阴影的表现来刻画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素描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质地和密度来表现不同的肌理,包括粗糙的木纹、光滑的金属质感等。
2. 涂抹:涂抹是通过颜料或者其他材料来实现肌理的表现,可以通过刷子、刮刀或者手指等工具来表现不同的质感和纹理,包括灰泥的纹理、树皮的质感等。
3. 点刻:点刻是利用小点或者细小的线条来表现肌理,通过点刻的方法可以实现细腻的表现和丰富的纹理,可以用于表现织物、草地等细微的肌理。
4. 擦拭:擦拭是通过刮擦或者擦拭的方式来表现肌理,可以通过擦拭来实现模糊的效果和不规则的纹理,可以用于表现云雾、水流等自然景物的肌理。
5. 拓印:拓印是通过油墨或者颜料来进行直接印刷,可以利用不同的纸张和材料来进行拓印,可以实现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肌理表现。
四、绘画肌理的表现技巧1. 对比明暗:通过对比明暗的方式来表现不同的肌理,可以通过强烈的光影对比来凸显物体的质感和形态,可以实现细腻的纹理和丰富的立体感。
对油画肌理的认识

对油画肌理的认识◎岳沛沛摘要:对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来讲,它的美不仅是体现在“调色、构图和塑造”等画功上,也体现在油画肌理的充分表达上。
合理的选择材料制作独特的画面肌理不仅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出创作者的艺术思想、技艺水平、真实情感与画面效果,也更能烘托出作品的艺术特色与魅力。
因此,肌理是油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就从油画肌理的概念、产生因素、美感以及油画肌理具有的价值几方面入手,谈谈自己对油画肌理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油画肌理;艺术语言;美感油画肌理是油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油画本体语言的范畴。
它作为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画家运用油画工具材料在画布上有意识或无意识间留下的作画痕迹,具有鲜明的特征与形式美感。
一、油画肌理油画肌理是艺术家用油画颜料、画具、调和油与绘画技法在画布上作画,最终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笔触、块面、线条与色层相互交错的组织纹理结构纹理的形态。
油画肌理的不同形式在视觉与触觉上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质感,作为油画语言的基本表现形式,它又是艺术家必须具备的能力,艺术家常常运用不同的手法制造油画肌理来表达自己的审美取向、艺术态度以及情感价值。
油画肌理的形态是丰富多样的,如平滑的、粗糙的、凹凸不平的、起伏跌宕的、参差错落的等等,毫不夸张的说在大千世界中出现的各种自然形态,都可以用油画肌理的制作来再次展现出来。
一般来说油画肌理可以分为平滑型、粗糙型、浮雕型和特殊型等几种类型,它们分别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并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感受。
油画肌理的产生大致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有关:(一)画布的纹理油画选用的布料是由亚麻布制成的,亚麻布的纹理有不同程度的粗细之别,因此选用粗细不同纹理的亚麻布就会产生不同的肌理画底,如较粗纹理的亚麻布表面相对粗糙,可以用肉眼看到清晰纹路组织,制作的画底也就比较粗糙;较细纹理的亚麻布表面则比较细腻光滑,再用砂纸打磨以后可以基本消除布面肌理,看不到画布痕迹,产生的画底肌理就相对比较平整光滑。
[探析绘画中的肌理表现] 肌理效果图片绘画
![[探析绘画中的肌理表现] 肌理效果图片绘画](https://img.taocdn.com/s3/m/fa1e2da3ad02de80d5d8404d.png)
[探析绘画中的肌理表现] 肌理效果图片绘画在当代艺术中,无论是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甚至包括其他的艺术,很多人试着想借助“肌理”这个概念进行解释。
其中大体有两种关于“肌理”的解释。
一、广义的涵义;“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物体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
二、狭义的意义:它是绘画、建筑等艺术创造出特有的形象语言符号,如各种笔触的痕迹、画面上的纹理等等。
在绘画艺术中,“肌理”的概念已不仅是对传统笔绘语言的一种概括,而且扩展成对更广泛的创造性语言的一种诠释。
一、肌理的认识在绘画创作中,肌理的主要表现。
如中国画中,宣纸与毛笔产生的各种笔痕、墨迹、与渗化的微妙变化;在油画中,它主要表现为在画布上,画笔、画刀和膏状的油画颜色所产生的浮雕式的笔触、刀痕、布纹、堆积等细部效果;在素描中,它主要表现为在使用特定的纸、笔与不同技法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各类线条、笔触、调子、摩擦效果等。
从上述各种绘画作品的肌理特征来看,肌理一词既不能单纯用“笔触”、“刀法”等常用词汇代替,它也不同于线、调子、色彩等形式要素,而且也包括画布或画纸和其他画底予的材料纹理,各种颜料的质地、厚薄以及在综合使用各种工艺手段时所留下的各种痕迹,范围很广。
二、肌理的制作及其种类肌理的制作“肌理”的效果所以不同于笔墨,还与审美者的解读相关。
审美的过程也是对艺术家的心理、情绪、思想的解读过程,同时也是审美者的参与过程。
肌理的从线条到色彩等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及可变性使它有着莫名的想象魅力,影响着审美者:但凡不确定的事物都容易给人以联想的空间。
这种源于自然的语言是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几乎不需要教育都能够获得的,它来自自然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艺术体验,所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关于肌理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就介绍几种常见的肌理制作方法:(1).手绘法: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可借助于工具。
绘制规则和不规则的肌理,也可以用于湿程度不同的笔触获取不同的肌理效果。
肌理画的分类

肌理画的分类肌理画是一种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纹理为特点的绘画形式,通过细腻的线条和色彩来描绘物体的质感和纹理。
在肌理画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形式,将其分为几个主要的分类,包括细腻肌理、粗糙肌理、光滑肌理和纹理肌理。
一、细腻肌理细腻肌理是指具有细致纹理和柔和触感的肌理。
在细腻肌理的肌理画中,可以看到画面中的物体表面细腻的纹理,如细腻的绒毛、柔软的皮肤等。
通过细腻的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艺术家可以将细腻肌理的物体表现得栩栩如生,给人以触摸的感觉。
二、粗糙肌理粗糙肌理是指具有粗糙纹理和坚硬触感的肌理。
在粗糙肌理的肌理画中,可以看到画面中的物体表面粗糙的纹理,如粗糙的木质纹理、石头的颗粒感等。
通过粗糙的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艺术家可以将粗糙肌理的物体表现得生动有力,给人以触摸的感觉。
三、光滑肌理光滑肌理是指具有光滑纹理和柔软触感的肌理。
在光滑肌理的肌理画中,可以看到画面中的物体表面光滑的纹理,如光滑的玻璃、细腻的丝绸等。
通过光滑的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艺术家可以将光滑肌理的物体表现得细腻柔和,给人以触摸的感觉。
四、纹理肌理纹理肌理是指具有独特纹理和丰富触感的肌理。
在纹理肌理的肌理画中,可以看到画面中的物体表面独特而多样的纹理,如树皮的纹理、石头的花纹等。
通过丰富多样的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艺术家可以将纹理肌理的物体表现得形象生动,给人以触摸的感觉。
在肌理画的分类中,细腻肌理、粗糙肌理、光滑肌理和纹理肌理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艺术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创作目的,选择适合的肌理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通过细腻的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艺术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肌理表现得栩栩如生,给人以触摸的感觉。
肌理画的分类涵盖了细腻肌理、粗糙肌理、光滑肌理和纹理肌理等不同的形式。
每种肌理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肌理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通过细腻的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肌理画可以将物体的质感和纹理表现得栩栩如生,给人以触摸的感觉。
油画中的肌理研究

油画中的肌理研究摘要:人们在看画时会感到感动,并不是单纯的肌理色块和它多变的形态,而是画家在其中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其情感、肌理、内容融为了一体,所以在看某幅画时会感到一种共鸣。
肌理也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传达作者内心思想境界的一个表现手段,它的抽象美是一种艺术的追求,绘画离不开肌理的陪伴,是有完整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肌理、平滑、情感表达、材质一、肌理在绘画中如何表达从绘画方面来说,什么是肌理呢,肌理是绘画者对于绘画材料的运用以及绘画技法的一个表现形式,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油画的特点和魅力。
从偏官方用语来说,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纹理,肌理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属性的形态”。
肌理作为绘画语言的一个传达者,势必应该作用并顺应于当代的绘画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它们互相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并且推动着油画的发展。
肌理在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审美艺术,它的抽象美是一种艺术的追求,绘画离不开肌理,它一方面可以准确的表达作者的内心,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画面的审美趣味。
肌理是绘画艺术的形式美,是油画艺术的美学之一,从古至今都在绘画艺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油画绘画中会有色彩、线条、块面。
同样,在肌理中同样也有色彩、线条、块面。
这些结合在一起便出现了一种韵律感,节奏感。
给人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如,粗糙、斑驳的肌理,给人一种苍老之感,部分平滑顺畅的肌理给人一种细腻、柔和之感。
水平的肌理有稳定与宽广的气势;曲线的肌理给人流动之感;自在随意的线条有一种悠闲之感;破碎的肌理使人想到残破与杂乱;肌理在一个特定的空间、环境、光线之下能呈现出各种美感。
画家正是从这里汲取了艺术的灵感,把这种自然肌理感觉恰当地运用到视觉语言表现中去,创造出人为的艺术肌理之美。
这种肌理之美也使观赏者和画家之间有了某种互动。
肌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理解成笔触,德拉克洛瓦说过:“自然形态之中当然是不存在笔触这东西的”。
它通过人类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表达来展现出来。
感受“肌肤”浅谈泥性肌理的艺术表达

感受“肌肤”浅谈泥性肌理的艺术表达
泥性肌理是一种粗糙、不均匀的肌理,通常表现为泥土、泥泞或岩石等材料的表面纹理。
这种肌理在艺术表达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可以用来描绘自然、地貌、建筑等各种场景。
在绘画中,泥性肌理可以用来表现地面、岩石等自然纹理,如画山水、风景等场景时常用到。
在雕塑中,泥性肌理可以用来表现岩石、残石、地貌等复杂的表面纹理。
在建筑中,泥性肌理可以被用来表现墙面、地面等构造材料的肌理和纹理。
除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泥性肌理还在数码艺术、视频制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子游戏和电影中,泥性肌理可以用来营造自然、仿生的感观,提高视觉效果和真实感。
总之,泥性肌理作为一种自然肌理,在艺术表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技巧来表现泥性肌理,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同时也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论肌理效果在绘画中的表现技巧及运用

论肌理效果在绘画中的表现技巧及运用肌理是指物体表面及其构成的组成部分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视觉效果。
在绘画中,运用肌理效果可以更好地表现物体的特点与特征,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下面就应用展开肌理效果的绘画技巧做出分析。
一、肌理效果的类型肌理效果的种类繁多,比如:棕泥纹理、水波纹理、木纹、石材纹路、绸缎纹理、金属纹理等等。
不同类型的肌理,可以通过较快递首的方式来表现物体的表面纹理。
例如,在画水中,运用水波纹理来表现水面与水下部分,可以更好地表现出水流的动态与真实感。
在绘画中,肌理效果的运用需要分析和掌握物体的表面特点以及其构成部分的形态结构,同时结合光影、色彩、线条等绘画元素来表现肌理。
以下是几个具体应用实例:1. 运用水彩颜料、刷子等工具画出自然风景中的棕泥纹理,使其自然逼真。
另外,运用颜色的深浅来表现沙石地的坑洼和凸起,使整个画面更加分明而有立体感。
2. 画出人物的衣服时,运用绸缎纹理来表达其质感。
可以通过绘制一些纵向线条、波浪状的线条等来模拟绸缎的表面质感,使画面色彩饱和、线条柔和。
3. 在画出建筑物时,运用石材纹路的效果可以更好的表现出建筑物的质感。
例如,在画石柱时,可以用画笔和颜色轻轻涂抹出石柱的纹路,使其显得更加真实而不失粗糙。
1. 灵活使用颜色通过颜色的搭配和运用,可以很好地表现肌理效果。
比如,在表现木纹纹理时,可以通过灰色、棕色等色彩的相互搭配,运用不同的强度和明暗度,使木纹更生动丰富。
2. 技巧运用于线条在绘画中,肌理效果的表现技巧也在于线条的运用。
例如,画出木头纹理时,可以通过绘制一些横向或纵向的线条,再用笔尾轻轻地拍打叶子形成一些走势相交的纹路,从而形成木纹的效果。
3. 运用纹理背景在表现肌理效果时,还可以运用一些纹理背景来强化效果。
例如,在画建筑物时,可以在背景中添加一些石材纹路、花石纹路等,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建筑物的质感。
四、结论在绘画中,运用肌理效果可以更好地表现物体的特点和特征,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UIMODANQING 水墨丹青
似的肌理信息。
如果一位画家通过自己的艺术技巧把它转化为可视画面,这些“人造肌理”将使观众联想到与之相似的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从而引发一系列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的联觉作用。
当然,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由于自然肌理的多变性、模糊性、丰富性、偶然性等,往往使画家难以用传统的绘画语言来把握和描绘,这迫使他们勤于探索、思考,采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法、新媒介来达到自己想要表现的肌理效果。
一、肌理与肌理美
肌理美是绘画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审美问题,恰当地运用肌理能使画面产生令人震撼的美感。
黑格尔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既然不在于它一般能引起情感,而在于它是美的”。
②参观各种画展时,许多观众会有这样的一种体会:人们总要停留下来认真欣赏、品味画家们在其作品中利用各种材料、技法创造出的各种肌理效果的艺术表现。
“这些耐人寻味的各种肌理表现,其艺术冲击力、感召力似乎往往超出人们对其作品主题、情节的观照,引起观者无限的遐想。
它们所具有的形式美感,传情的艺术功能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意境”。
③
肌理美从肌理的构成因素上看是材质美、技法美和作者对客观世界主观感受的意象美的综合体现。
其中材料的选择对肌理美感的传达起着极大的作用。
“材料的选择在画面一旦被确定,并融合于形象的整体表现中,便成为作者表达特定情感体验的语言载体。
”④喜欢玩石头的人有这样的体会,有些石头上的天然纹理和色彩给人的美感往往似是而非、难以言表。
同样,绘画作品中的肌理也是一样。
以水彩肌理为例:如水色流淌成的各种色斑、水迹、色彩在不同材质的纸面上渗化成的各种色晕、各种笔触形成的各种肌理,在画家根据作品主题、内容的需要进行有选择性地恰到好处地主观处理和运用下,变成了“锈迹斑斑的铁门”“粗糙坚硬的岩石”“雪花飞舞的银色世界”等各种具有审美意境的画面。
二、 肌理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要素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绘画语言是画家运用绘画的手段表达创作意图的语言模式。
绘画语言以其独特的形象性、可视性,采用具象、变形、抽象等形式进行交流,反映画家的创作思想,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社会乃至人生的感悟。
绘画语言有线条、明暗、色彩、笔触、肌理等要素。
绘画中肌理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要素。
我们在绘画作品中描绘的客观世界丰富多彩,有着自身的材质和纹理特征,呈现出各不相同的肌理,这是绘画肌理存在的客观依据之一。
西画中无论油画、水彩更是把肌理表现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要素加以运用。
如伦勃朗的油画《戴金盔的男子》作品中的人物头上的金盔,就非常好地运用了肌理语言。
画家先用油画颜料厚堆出凹凸起伏的浮雕效果,然后用罩染的方法画出光影色彩效果,使之产生强烈的光感、浮雕感和金属感。
三、 肌理的功能
肌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它具有状物、审美和传情的功能。
状物:绘画作品所描绘的客观世界中的各种物象,无论是自然形成、还是人为制造,都有其自身的材质与组织形式,有其自身的表面肌理,这是绘画肌理存在的客观依据之一。
如油画中用刮刀刮出刀砍斧削的效果来表现岩石的肌理,印象派用点的笔触表现光的闪烁感。
水彩画中用“喷水法”形成的“小白点”表现雪花、雨点、云雾等。
在传统国画中,古人也创造了各种皴法来表现不同山石的地貌特征。
所有这些都是画家借助一定的工具材料,通过描摹自然肌理,从而产生某种真实感,起到一定的状物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