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无处不在》公开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1、教学目标:

(1)明确修辞的内容,能从语音、词语、语句三个方面对词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2)通过对三种修辞的引导和学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复习。

2、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修辞的内容,掌握修辞三个方面的内容。

难点:能够从语音、词语、语句三个方面对一段文字进行修辞分析。

5、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小强冬眠了,老牛烧炭取暖了,小白兔穿羽绒服了,蚂蚁买暖水袋了。你还不多穿件衣服?要问我是谁?当然是这世上最关心你的人!

二、早梅初识春风面——了解修辞(梳理)

定义: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修辞在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狭义与广义之分,确定今日主要讲广义上的修辞)

1、语音修辞

(1)品味下列句子,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

①俗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歌曲: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②名篇佳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③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歌曲:雨纷飞,飞在天空里是我的眼泪,泪低垂,垂在手心里是你的余味。(顶针)

(2)找找,以上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共同点呢?

共同点:富于节奏语音和谐

语音修辞的定义:一切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的修辞方法。通过对语音的调配,使语音整齐和谐、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

特征:修辞格如对偶、排比、反复、顶真等;

(3)课堂练兵:运用所学的语音修辞知识,写一段文字(20--30字左右)

2、词语修辞

(1)走近词语修辞

①定义: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锤炼.

②特征:类似于古人的“炼字”;词语超常搭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格的运用。(2)练习:说说下面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1、短信一:送你一件外套,前襟是平安,后襟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扣子,口袋里满是温暖,穿上吧,让它相伴你的每天。

短信二:送你一杯早茶,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温柔的叮咛做花,再用沸腾的热情为水,宽厚的包容当杯,喝出你一天的好心情和一生的幸福。

2、红杏枝头春意(闹)

3、①凡事若能按时做,一日能抵三天用。②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③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

3、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周华健《风雨无阻》

练一练:

春风吹(皱)了湖水,吹绿了树梢,吹(醒)了小草,吹鼓了杏花苞。

小结: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使语言更具魅力。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便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4、语句修辞

(1)分析下面的语段,思考:有什么特点?

①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的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排比句、整句)

②例1: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例2:不多了,我已经很少了。

例3: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

例4: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③例1:(闰土)终于被他父亲帯走了。(被动句)

例2:闰土的父亲把闰土带走了。(主动句)

(2)思考,语句修辞的定义

定义:对所使用的关键句子或段落加以选择和锤炼。

特征:通过对句式的选择和调配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与反问句、主动句与被动句、顺序句与倒装句。

5、春来长有探春人——含英咀华(探究)

用所学的修辞知识,分析下面的语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6、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知识,写几句话,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形象。学生展示,教师结合修辞点评。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教案

四、春来长有探春人——含英咀华(探究)

1、语音修辞探究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例二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孙犁《荷花淀》

2、词语修辞探究

猜猜到底有几枝?结合诗歌的整体意境,从这几个数字(千、万、三、数、几、一)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填入诗歌中。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3、语句修辞探究

(本环节探究日常交际用语中句子的选择与锤炼,句式的选择与运用在“赏析高考满分作文文采段”环节补充。)

思考下面的两句问候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大家好,我来了!”“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4、拓展探究生活中的修辞

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歌曲: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中国功夫》

手机短信:世间本无沙漠,我每想你一次,上帝就落下一粒沙,从此便有了撒哈拉!世上本没有海,我每想你一次,上帝就掉下一滴眼泪,从此便有了太平洋。

5、赏析高考满分作文文采段

如果说命运是一只残败不堪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而变得繁花似锦,光彩夺目;如果说命运是一片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而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命运是一片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而变得生机勃勃,一片绿意。上帝将他的大半辈子囚禁于一张轮椅,他却用自己的信念,创造自己的人生,用思想驰骋于无限的宇宙。霍金告诉我们命运由自己掌控。

—— 2012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命运在自己手中》

五、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知识,写几句话,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形象。学生展示,教师结合修辞点评。修辞就是对语言的锤炼,修辞无处不在。做有心人,说生动话,写锦绣文。

一、导入。

提问:什么是修辞?

明确: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

这是课本上告诉我们的一句话,在大家的眼里,修辞可能只是我们平常接触的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对偶等等。其实在修辞学中,这些修辞方式被称作修辞格。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学科,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写过一本《修辞学》,研究如何让人类的语言变得生动。中国的《易经》里也讲到“修辞立其诚”。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复旦大学的陈望道教授才打开了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大门,系统地对修辞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

对于“修辞”这两个字,我们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微观的修辞就是我们课本上所讲的,通过各种修辞格是语言或文字表达的生动的方法。从宏观上看,修辞就是一种选择调整与组合,它不仅仅表现在语言、文字上,它体现在生活的所有角落。你今天出门穿什么衣服,这是你自己对自己的修辞;一栋房子盖好了,要装修成什么样,这也是一种修辞,包括电影中的各种镜头的安排,出于某种表达的目的进行的选择调整与组合就是宏观的修辞。在这个基础上,现代修辞学研究分为广义修辞学和狭义修辞学。

那么今天,我们还是主要讲一讲狭义的修辞。就是对语言、文本的修辞。

二、分析探究。

对于这种语言文本的修辞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讲的。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

每一点都有它着重的地方。

(1)语音修辞。

语言表达是人们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与书面表达相比,它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老师的上课就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传递信息的方式。我也可以选择把我要说的都写到黑板上,这样大家接受信息可以更明确,但是很显然,这样一堂课的信息量就少了。毕竟写字没有说话快。因此,语音修辞说白了就是怎么让话说得更好听。人们总是喜欢听好听的话,为什么歌曲大家爱听,就是因为歌曲在语言表达上选择了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这种方式的选择就是语音修辞。

那么,让话说得好听,音韵就要和谐,因此,从修辞格上说,对偶、押韵、排比、顶针、回环、反复都是从语音的角度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格。

如: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大家至今还依然琅琅上口。押韵,这样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给人以音韵回环、和谐悦耳的音乐美。)

如:杭州西湖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这是运用叠音词。反复,大量叠音词的运用不但传神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

古诗之所以容易朗朗上口,就是因为他们巧妙地运用了押运和对偶。

对偶、押韵、排比、反复都比较好理解,那么什么叫做顶针呢?顶针是用前一句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修辞格。

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马蹄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秦观)

回环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如:在调整中前进,在前进中调整

(2)词语修辞

一句普通的话要让人印象深刻,就得通过雕琢。这种雕琢在古人来说就是“炼字”,到了现在,就是修辞。课本上很明确地告诉我们,通过词语进行修辞的方式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通感、仿词、婉曲等等。

1、借代。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它和比喻是有区别的。

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2、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如:某电扇广告:好名声就是“吹”出来的。

杰拉尔德·R·福特是美国第38任总统,他说话喜欢用双关语。有一次,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是一辆福待,不是林肯。众所周知,林肯既是美国很伟大的总统,又是一种最高级的名牌小汽车;福特则是当时普通、廉价而大众化的汽车。福特说这句话,一是表示谦虚,一是为了标榜自己是大众喜欢的总统。好面子洁面乳,只许痘留5天。“

3、仿拟。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句、篇来,以使语言生动活泼,或讽刺嘲弄,或幽默诙谐,妙趣昂然。

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开车无难事,只怕有新人。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妹妹你慢慢地往“钱”走。(《光明日报》)

广告:默默无蚊、衣衣不舍、闲妻良母

4、婉曲。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本意,只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闪烁的言辞,流露或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称为“婉曲”。

如:该君人地不宜。(公文书里罢黜官员)

Xx先走了一步。(去世)

(3)语句修辞。着重于句子的选择。比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

1、长句和短句。长句表义严密,精确细致;短句简洁、明快有力。

长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论文)

短句:他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强壮、沉默,而又有生气。(文艺作品)

2、整句与散句。整句形式齐整,声音和谐,气势贯通。多见于散文、诗歌,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散句较灵活,不呆板,较生动。

整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3、肯定句和否定句。一般情况下肯定句的语义比否定句强,但双重否定比一般肯定句来的强:一起来的人都知道,你不会不了解吧!

4、反问句和设问句。

三、实践探究。

1、“进入会场,请关闭手机!”如何更人性化?

让您的手机休息一会儿吧!

这里不是手机发言的地方!

2、下面是一篇同学的习作,比较原稿和修改稿的效果。

[原稿] 母亲说我头发太乱,同学说我头发横七竖八,我却不以为然。现在不正流行这样吗?

[修改稿] 老妈说我满头“秀发”连一堆枯茅草也不如,同学说我的发型有点谢霆锋的“判逆版”的模样,也就是“强盗般”的。对此,本人打心眼里不屑一顾。公元1998年,满大街最流行的不就是那种把头发一根根拉直再剪得参差不齐乱七八糟零零碎碎然后做得蓬蓬松松的“乱发”吗?这真是“天然去雕饰”,又省money又cool!你们花钱还做不成这么粗犷自然呢?

四、总结。

经常,老师要求同学们写文章时必须要有文采。自古,人们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其中很有道理。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作文也是如此,只要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何愁它不“精妙世无双”?装扮的手段很多,而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修辞。巧妙运用各种修辞,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

修辞无处不在电子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

修辞无处不在 福州三中刘珊珊 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 一、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对偶、回环,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 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 押韵、对偶、叠音词、联绵词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杭州西湖联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雪里梅花红烂漫;霜间竹叶碧玲珑。 ——杭州梅竹亭联 语音——对偶的作用 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 ②词句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排比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郁达夫《故都的秋》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 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修辞无处不在

《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 【教学目标】 一、积累?整合:学会对文章进行系统化梳理的方法;积累教材上介绍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辨识、归类;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 二、发现?创新: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引导学生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应用?拓展:体会中国语言的奇妙,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应用所学修辞手法,并努力使之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我理解: 修辞的定义: 修辞格与修辞的区别: 修辞的分类: 二、梳理与探究 语音修辞 我理解: 语音修辞的定义: 语音修辞的手段: 我会析: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晶晶亮,透心凉(雪碧饮料广告) ③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问:以上语言,运用了什么样的语音修辞?有什么妙处? 我会引:你还能举出运用了语音修辞的语言现象吗? 词语修辞。 我理解:(1) 词语修辞的定义: 词语修辞的手段: 我会说: 从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积累的语言运用举例说明之。 我会析: ①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周华健《风雨无阻》 ②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鲁迅) ③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语句修辞。 我理解: 语句修辞的定义: 语句修辞的手段: 我会析:

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国歌》)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③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踏莎行》 三、拓展与应用 1、阅读下面文段,分析:各句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方式? ①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②鬼斧神工,天机独运。③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④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⑤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⑥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⑦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⑧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⑨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预设答案:①句倒装句。②文中大量四字句,节奏短促而鲜明,很整齐。③④⑤⑥句运用了整句、拟人、对比等手法。有情趣,很生动,给人特征鲜明印象深刻。⑦句比喻。以小喻大,联想奇特,比喻新颖。⑨对偶,也是整句。有气势。 语音修辞: 词语修辞: 语句修辞: 2、任选其一,完成下面练习: (1)元旦将至,请你以祝福新年为主题,充分运用修辞方式,为你的亲朋好友写一则短信或贺卡。 (2)如果你是某粉笔产品的代言人,请你为粉笔设计两句广告词。 一、导入

幼儿园大班英语《学习单词》全套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大班英语《学习单词》全套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模板范文 大班英语(学习单词) (一)活动目标: 学习正确读准、认识单词daddy、mommy、grandpa、grandma,并了解其含义。 (二)活动准备: flash card:daddy、mommy。 (三)活动过程: 1. say hello(打招呼): 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好多客人,小朋友们应该和客人说什么呀?(教师做hello动作提醒幼儿) 师:我们一起唱一首好听的英文歌送给大家好吗? 师幼共唱《hello song》。 2. warm up(热身运动): 肢体动作:stand up, sit down, run, jump, turn around…… 3. teaching(教学): ①师:do you want to know what’s behind me?你想知道谁在我后面吗?(想)可是啊,它要求小朋友数到3才肯出来呢!我们一起来好吗?show me your hands. one, two, three. 咦,它还是不肯出来,we try to again.我们再来一次。(师互动幼儿举出手指数one, two, three) ②(出示flash card:daddy)who is he?他是谁呢?(幼儿说说)he is my daddy!他是我的爸爸。(幼儿学念:daddy) (出示flash card:mommy)who is she?她是谁呢?(幼儿说说)she is my mommy.她是我的妈妈。(幼儿学念:mommy) 我们来和daddy, mommy打个招呼吧。say: hello, daddy! hello mommy!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教案教学文案

《修辞无处不在》公 开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1、教学目标: (1)明确修辞的内容,能从语音、词语、语句三个方面对词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2)通过对三种修辞的引导和学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复习。 2、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修辞的内容,掌握修辞三个方面的内容。 难点:能够从语音、词语、语句三个方面对一段文字进行修辞分析。 5、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小强冬眠了,老牛烧炭取暖了,小白兔穿羽绒服了,蚂蚁买暖水袋了。你还不多穿件衣服?要问我是谁?当然是这世上最关心你的人! 二、早梅初识春风面——了解修辞(梳理) 定义: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修辞在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狭义与广义之分,确定今日主要讲广义上的修辞) 1、语音修辞 (1)品味下列句子,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 ①俗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歌曲: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②名篇佳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③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歌曲:雨纷飞,飞在天空里是我的眼泪,泪低垂,垂在手心里是你的余味。(顶针) (2)找找,以上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共同点呢? 共同点:富于节奏语音和谐 语音修辞的定义:一切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的修辞方法。通过对语音的调配,使语音整齐和谐、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 特征:修辞格如对偶、排比、反复、顶真等; (3)课堂练兵:运用所学的语音修辞知识,写一段文字(20--30字左右) 2、词语修辞 (1)走近词语修辞 ①定义: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锤炼. ②特征:类似于古人的“炼字”;词语超常搭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格的运用。(2)练习:说说下面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1、短信一:送你一件外套,前襟是平安,后襟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扣子,口袋里满是温暖,穿上吧,让它相伴你的每天。 短信二:送你一杯早茶,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温柔的叮咛做花,再用沸腾的热情为水,宽厚的包容当杯,喝出你一天的好心情和一生的幸福。 2、红杏枝头春意(闹)

人教版高中语文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教案示例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2.通过少量练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的复习。 3.积累部份优美语句,学会修饰自己的文句。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修辞? 比喻、拟人、夸张……,这些被称为修辞格。修辞格仅仅众多修辞方式中的一种。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早就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即:修辞就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来讲,修辞无处不在。 二、修辞 1.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 (1)从“语音修辞”的角度品味下面的诗歌。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分别搜集运用了排比、反复、顶真、对偶等修辞格的语句,或者运用了叠音词、联绵词的句子,或者古典诗词中的押韵句,并说说他们在语音、节奏、旋律上有什么特点。 2.词语修辞: “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炼字”。 (1)平常的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别样的表达效果。

《修辞无处不在》学案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姓名:班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2、通过少量练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的复习。 3、积累部分优美语句,学会修饰自己的文句。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狭义的修辞:指运用修辞格(比喻、比拟、夸张……)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广义的修辞:不仅包括修辞格(比喻、比拟、夸张……)还包括炼字、炼句(炼,锤炼,炼字,就是对词语进行选择和搭配,炼句,着眼于句子的选择。)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早就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可惜这种观念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虽然修辞学界对这个问题早已达成共识,但新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及时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修辞作为一种艺术,不仅在书面文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大到领导人讲话、广告媒体,小到日常谈话、演讲报告,修辞可谓无处不在。我们常发现,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说话,这个人说出来,是那么的苍白、无趣,而那个人说出来却是这样的生动、新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掌握了语言这把变化万端、奇妙无比的魔杖——修辞。 语言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左传》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修辞则是依据一定的题旨情境,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还有一种说法是:修辞指的是寓含在语言交际现象当中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客观规律。(李索《古代汉语言修辞学》)这种说法更突出了修辞在生活中的交际功用。 在生活中,修辞主要体现在对语音、词语、和语句的修饰功能上,因此修辞按此分为三个方面: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 (二)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回环、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最终目的在于追求语言的音乐美。使语言或说话听起来有变化、有节奏、协调而富有美感。 1、语音修辞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1)对偶就是把一对结构相同或者相似、字数相等的词组或句子连接一起来表达相关或相对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外研版公开课教案模板

外研版公开课教案模板 教案内容分析:现在完成时态是中考必考的一个时态,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外研版公开课教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把现在完成时的知识进行梳理。使此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同时,重点是此知识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以达到课标的要求“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复习现在完成时的意义、用法、构成及某些标志词。 2.掌握常见的短暂性动词在肯定句、疑问句中与时间段连用时,需转换为延续性动词。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现在完成时。 教学重点、难点: 1.现在完成时中的非延续性动词转化为延续性动词及如何转化。 2.现在完成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 多媒体教学 流程: Step 1: Students talk freely学生们利用各种时态进行对话交流,加强语言技能的训练。 Step2: Revision by doing exercises1. Look ! What _ the man _ ( do)?2. It is 8 o’clock .The students _ ( have )a class.3. Where ________ Tom ________(come)

from?4. Lei Lei _________(go) toschool by bike every day.5. He ________(not do) my homework last night. Step3: PresentationNow this class we will revise the tense “ thepresent perfect tense”.构成:have/has +动词的过去分词 一、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标志词:still一直,还,仍然,just刚刚, before以前, ever 曾经, never从不;already已经,用在肯定中; yet已经,还,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Exercises:1.My father ________(not come) back yet.2.I _______ never ________(be) to Beijingbefore.3.I _________(not have) my lunch yet.4.________ you _______(see) the film before?5.Tom ________already ________(finish) hiswork. 二、表示从过去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在此必须强调动词必须是延续性动词。这一点也是这一用法的重点和难点。常见的非延续动词有come,start/ begin, buy, borrow, leave, die and so on.标志词:for,since.即在现在完成时态的肯定句或疑问句中看到for或since时,动词必须转化成延续性动词,在否定句中可不转化,转化关系如下:come——be here 或be in; start/ begin——be on; buy —— have; borrow ——keep;leave —— be away

修辞无处不在

修辞无处不在 教学目标 一、积累整合:学会对文章进行系统化梳理的方法;积累教材上介绍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辨识、归类;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 二、发现创新: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引导学生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应用拓展:体会中国语言的奇妙,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应用所学修辞手法,并努力使之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欣赏下列一则短信,说说其中的妙处: 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老牛烧炭取暖了,小白兔穿羽绒服了,蚂蚁买暖水袋了。你还不多穿件衣服?要问我是谁?当然是这世上最关心你的人! 运用了拟人、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放眼生活--修辞无处不在 二、梳理与探究. 1、修辞格和修辞的概念有何区别?教材如何给修辞下定义的? 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 动。修辞格是修辞方式中的一种。 2、修辞分哪几类? 文章中的黑体字。修辞可分三大类:语音修辞,词语修辞,语句修辞。 3、请看第一纲:语音修辞。 (1)学生梳理:什么样的修辞可以叫语音修辞? 提示:寻找关键词语进行概括。预设答案:富于节奏,语音和谐。 (2)学生梳理:语音修辞有哪些手段?你能否进行概括归类? 提示:寻找文章中的并列性句子或段落。预设答案:①调整音节组合如对偶、联绵词、叠音词等;②平仄声调的变化;③押韵;④修辞格如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 (3)品味下列句子,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晶晶亮,透心凉 (雪碧饮料广告) ③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问:以上语言,运用了什么样的语音修辞?有什么妙处? 答案:①叠音词"轻轻的"三次反复使用,感觉到作者那种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了康桥的心理;押韵:来和彩,读来流畅上口;节奏整齐中有变化。指名朗读这几句诗。②叠音词,押韵,平仄变化:--| , |--。③联绵词:补充解释,双声或叠韵的词叫做联绵词。有种音乐的美感。④俗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歌曲: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押韵) ⑤.名篇佳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叠词) ⑥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歌曲:雨纷飞,飞在天空里是我的眼泪,泪低垂,垂在手心里是你的余味。(顶真)

高中英语阅读课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A teaching design

T: do you want to know who my idol is? Ss:no T:have a guess .(then I will show them a picture of Jackie Chan’s profile ) Ss: he is Jackie chan. T: Ok, today, I will introduce my idol—Jackie Chan to all of you. First let us enjoy a video about Jackie Chan’s life. Then I will play a video about Jackie chan.

Step 2. Pre-reading (8 min) Task1. A small quiz (individual work,3 min) T: let’s check the following sentence using true or false .and I will pick up some students to say his or her answer and tell me why it is wrong or correct. Ss:ok. 1. Get Ss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Jackie Chan. 2. Serve as a warm-up for the following tasks. Step 3 While-reading (22 min) Task 1. Skimming (group work, 15 min) T: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Jackie Chan? Ss:yes. T: ok.let we read an interview of Chan to know more about him. 1.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given material

教案-修辞无处不在

梳理探究2 修辞无处不在

三、重点鉴赏 1、讨论、交流文后“课外延伸”。你还知道有哪些“炼字”的故事,分享其妙处。 2、在必修二1-3课中选出精彩文段,赏析修辞的妙处。 四、学以致用 1、下面文段运用了哪些修辞?请赏析。 ①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②鬼斧神工,天机独运。③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④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⑤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⑥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⑦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⑧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⑨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2、如果你是某粉笔产品的代言人,请你为粉笔设计两句广告词,至少运用两种修辞。 五、答疑小结“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1、①句倒装句。②文中大量四字句,节奏短促而鲜明,很整齐。③④⑤⑥句运用了整句、拟人、对比等手法。有情趣,很生动,给人特征鲜明印象深刻。⑦句比喻。以小喻大,联想奇特,比喻新颖。⑨对偶,也是整句。有气势。 2、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知识在人间!(引用,仿词) 经典炼字: 1.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 残夜水明楼。 2.王勃《滕》:落霞与孤 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 3.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 4.蒋捷《一剪梅》:流光 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5.周邦彦:风老雏莺,雨 肥梅子。 6.杜甫《蜀相》:映阶碧 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

my-school-calendar英语教案模板

《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 》 第三课时 B. Let’s try Let’s talk》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图文提示预测听力内容,听录音完成练习。 2.能够在图片和老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 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意群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4.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When is the trip this year? It’s in October.We’ll go to the Great Wall.询问并回答有关学校活动举行的月份的内容。 5.能够在语境中理解新词汇 the great Wall的意思,并能正确的发音。。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1)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 When is the trip this year? It’ s in October. We’ll go to the Great Wall.询问并回答有关学校活动举行的月份的内容。 (2)能够根据图文提示预测听力内容,听录音完成练习。 2.难点 (1)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 When is the trip this year? It’

s in October.We’ll go to the Great Wall.询问并回答有关学校活动举行的月份的内容。 (2)区别o 在单词October中的不同发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资源网络共享课件,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综合复习 1.师生问候并齐唱月份歌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 d morning, Mr/Ms...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习Let’s talk 做准备。 2.活动:打地鼠游戏——抢读单词 老师课件展示part A中的关于月份的单词及有关活动事件的词组,由同学们抢读,然后由学生用“When is …? It’s in …”说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不仅复习了旧知还为接下来学习核心句型做了铺垫。 二、听读新知,初步感知 (1)教学Let’s talk ①教学单词colours (课件展示多彩的秋天)老师边展示边说: Autumn is my favourite season. Because I rea lly like the colours.(老师展示各种多彩的图片如鲜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上课讲义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要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 2.引导学生好好体会作者选择和锤炼字词的妙处,并在说话和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仅要把字词用准、用好,而且还要注意创新,使用词达到最佳效果。 【教学重点】 1.修辞“无所不在”,建立“大修辞”观念。 2.重点把握“词语修辞”。 【教学形式】 多媒体演示;教师点拨;学生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生活中运用修辞的例子。 2.将学生分组,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 【教学设想】 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修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可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修辞活动为主线,串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例子,比如;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广告语、歌词、日常生活用语等等。 【教学建议】 1.安排学生搜集生活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各种例子,主要从文章、歌词、广告语、日常生活用语等中搜集(体会其修辞效果)。 2.各项活动最好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督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以下用幻灯片展示) 一、导入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中的几段文字,悉心领悟、体味它的妙处。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你觉得这首散文诗美吗?美在哪里?(让学生讨论,然后给予讲解)

修辞无处不在(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_0

修辞无处不在(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长期以来,中学师生对修辞的教与学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忽略和遗憾。其实,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实践,为更好的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都或有意或无意的对语言材料在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而这些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所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课设计思路主要是就是以对大修辞概念的认识为纲,串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场合,让学生了解语言运用其实可以更美的,更有效的。 【教学目标】 一、积累•整合:学会对文章进行系统化梳理的方法;积累教材上介绍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辨识、归类;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 二、发现•创新: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引导学生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应用•拓展:体会中国语言的奇妙,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应用所学修辞手法,并努力使之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一幅对联的修辞运用引入课题。 这次来张家界,不是与这世界上最美风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应该说是和张家界山水的第二次握手了。第一次来张家界,我自以为看到了张家界最美的风景,天子山,金鞭溪,无不让我着迷;但这一次来,我意识到我错了!张家界最美的风景不在山上,而在今天的这个大课堂里!看到你们一个个朝气蓬勃,才思敏捷,口齿伶俐,落落大方,我要说,你们,才是张家界最美的风景!所以,我想送给大家一幅刚刚自创的对联: 锦绣铺就张家界喜迎四水俊彦 云霞逸出岳麓山欣会一中英才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说说修辞。谁能告诉我,刚才我的一番开场白,包括送给大家的那幅对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段? 预设答案:拟人、对偶、对比、比喻、引用等。

体育公开课教案-体育教案模板

优质课 授课人:王莹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四年级的体育课,主要教材是“立定跳远”和游戏“青蛙障碍跳”。课的设计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课的目标为:1.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对跳跃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投掷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法—情景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优生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分组协作游戏,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游戏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自从经历了将近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让我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活动各环节的拟订,要淡化教师说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高一语文教案:《修辞无处不在》(新人教版必修2)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要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 2.引导学生好好体会作者选择和锤炼字词的妙处,并在说话和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仅要把字词用准、用好,而且还要注意创新,使用词达到最佳效果。 【教学重点】 1.修辞“无所不在”,建立“大修辞”观念。 2.重点把握“词语修辞”。 【教学形式】 多媒体演示;教师点拨;学生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生活中运用修辞的例子。 2.将学生分组,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 【教学设想】 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修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可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修辞活动为主线,串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例子,比如;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广告语、歌词、日常生活用语等等。 【教学建议】 1.安排学生搜集生活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各种例子,主要从文章、歌词、广告语、日常生活用语等中搜集(体会其修辞效果)。 2.各项活动最好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督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以下用幻灯片展示) 一、导入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中的几段文字,悉心领悟、体味它的妙处。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你觉得这首散文诗美吗?美在哪里?(让学生讨论,然后给予讲解) 这首散文诗抛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它的音乐美,从诗人的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节奏的有机统一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匆匆》表现了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全篇格调统一在“轻俏”上,节奏疏隐绵运,轻快流利。用鲜明生动的口语,将诗情不受拘束地表现出来,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使诗达到匀称和谐。 美的语言,一定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而对语言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 二、概述 谈到“修辞”,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修辞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 1.狭义的修辞:指运用修辞格(比喻、比拟、夸张等)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2.广义的修辞:不仅包括修辞格,还包括炼字、炼句。炼字就是对词语进行选择和搭配;炼句是着眼于句子的选择。 三、修辞的分类 从语言层面来看,修辞可分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三类。 1.语音修辞 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

英语公开课教案颜色

英语公开课教案颜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课题名称 Whatcolour is it 课题 What can you do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听、说、读、写5个表示颜色的单词: red、yellow、blue、green、purple、orange、black. 2. 学生能够运用句型简单地描述事物的颜色: A:What color is it B:It’s .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猜谜语)导入新课,接着运用颜色卡片导入单词教学。接着以跟读、拍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出7个表示颜色的单词:red、yellow、blue、green、purple、orange、black. 2. 教师随意抽出颜色卡片,引导学生能够用 A:What color is it

B:It’s . 句型,并以全班、小组、个体为单位操练句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与操练,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生通过参与多样性的课堂活动和教学评价,能够不断体 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 3. 通过本单元简单的对话练习,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 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交流的意 义。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听、说、读、写7个表示颜色的单词: red、yellow、blue、green、purple、orange、black. 2. 学生能够运用句型简单地描述事物的颜色: A:What color is it B:It’s .

高一语文修辞无处不在

高一语文修辞无处不在 修辞无处不在 编写意图 一、本课属于“梳理探究”板块,侧重“积累与梳理”,旨在通过一些简短的文字和少量的练习,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的复习。 二、修辞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应用,本次活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以修辞活动为纲,串起学生在初中、高中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并学会修饰自己的文句。 教学建议 一、各项活动最好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督促。 二、正如一开头所说,“一提起修辞,大家就会想到‘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格。其实,修辞格只是众多的修辞方式中最典型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因此,通过这次活动,要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早就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可惜这种观念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虽然修辞学界对这个问题早已达成了共识,但新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及时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

可以说“修辞无处不在”。本课的设计采用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语言的三个层面(语音、词语、句子),分别设计活动,把众多的修辞格和修辞手段串联起来,以达到知识的系统性。 三、第一项是“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古典诗词,体会其中的音乐美。 四、第二项“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炼字”。“炼字”应属于比较典型的消极修辞。可以引导学生平时注意搜集这样的例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文采。 五、第三项“句子修辞”,着眼于句子的选择。比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如果你的选择适合语境,就会造成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这样的句子在以前的教学中都学过,这里就是要唤起学生的记忆,系统复习一下。 六、虽然前面分成了三个方面,作了重新的整合,但需要明确,大部分辞格是横跨几个层面的,像“排比”句,从语音上来说,有一种整齐匀称的美感;从句子组合的角度讲,这又是运用了整句,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

《修辞无处不在》教学设计

《修辞无处不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积累整合学会对文章进行系统化梳理的方法;积累教材上介绍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辨识、归类;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 发现创新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引导学生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应用拓展体会中国语言的奇妙,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应用所学修辞手法,并努力使之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重点难点 1、梳理探究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在语言运用中的妙处,培养在语言实践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2、展示、交流生活中的修辞现象,感受修辞的无处不在,从而树立“大修辞”的观念。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去,宫廷门外或帝王陵寝之前,常立有许多威武的石人,名曰翁仲。清乾隆皇帝有一次到十三陵游览,见陵道石人,想考考随行人员,便问:“这叫什么?”有一翰林匆忙脱口而出:“这叫仲翁。”乾隆见他将“翁仲”说成“仲翁”,立即借题发挥写了一首诗,曰:“翁仲缘何作仲翁?十年窗下欠夫工。从今不许房书走,去到江南作判通。”这位本为“上书房行走”的翰林,因此便被赶出宫廷。 二、修辞概说 1、什么是修辞?

修辞,即文辞或修饰文辞。"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2、修辞包括哪些内容呢? 修辞包括语音修辞、词语修辞、语句修辞。 三、语音修辞 1、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取得语言的音乐美。 2、展示例子,谈谈这些文字的语言效果。 (1)那山高不高,顶上接青霄;这涧深不深,底中见地府。山前面,有骨都都白云,屹嶝嶝怪石,说不尽千丈万丈挟魂崖。崖后有弯弯曲曲藏龙洞,洞中有叮叮当当滴水岩。(《西游记》) 叠音叠字。它利用汉语音节的特点,通过声音的复叠,加重形象的摹拟,使繁复的感情与语气得以确切表达。恰当地运用叠音词,不仅可以增强语句的声律美,还能够增强语言的描绘力和形象性。 (2)诗经《关雎》。 双声:声母相同。 叠韵:韵母相同。 两个韵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声音特别响亮,铿锵悦耳;两个声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发音部位一致,读来自然顺口,流畅动听。双声、叠韵的恰当运用,可以形成声韵回环的音律美,可以使语音本身具有协调美和音乐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