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子植物实验

裸子植物实验

1 .观察马尾松、柳杉和侧柏的大孢子叶球。根据观察结果填写下表:

观察内容马尾松柳杉侧柏

A .珠鳞与苞鳞离合情况

B .珠鳞排列方式

2 .横切三种松属植物的针叶,在显微镜下观察各叶的横切面。请将观察结果填人下表:

观察内容马尾松黑

松日本五针松

A 、维管束数

B .树脂道分布

C 、树脂道数

二、木兰亚纲实验

1 .观察白玉兰( 木兰科) 、樟树( 樟科) 和石龙芮( 毛茛科) 的花与果,并完成下表。

观察内容白玉兰樟

树石龙芮

A 、花被A 一1 、分化程度

A 一2 .花被片数目

B 、雄蕊群

B 一1 .分化程度

B — 2 .雄蕊数目

B 一3 .着生方式

C 、雌蕊群

C — 1 .分化程度

C 一2 .雌蕊数目

C 一3 .心皮离合情况

C 一4 .着生方式

D 、花托形态

E 、花程式

F 、果实类型

G 、适应虫媒传粉的特点

三、金缕梅亚纲实验

观察白栎( 壳斗科) 的雌、雄花序及坚果、壳斗,并根据观察填空:

A .白栎的花程式

为;

B .壳斗是由发育而来的。

四、石竹亚纲实验

在野外随机采集愉悦蓼( Polygonum Jucundum Meisn )花100朵( 分别采自不同植株) 。

若未遇花期(秋冬季),可使用事先采集的浸泡材料。观察每朵花雌、雄蕊相对高矮,并回答下列问题:

A .这100 朵花可分为两类,请问各类有何特点?

B .在一个种群中,这两类花所占比例各是多少?

C .一个种群中具有两型花,这可能有何生物学意义?

D .写出其花程式。

五、五桠果亚纲实验

1 .观察南瓜雌雄花。回答下列问题:

A .写出花程式;

B .如何判断三体雄蕊中,哪一个由1 枚雄蕊组成,哪两个分别由两枚雄蕊组成?

C .三体雄蕊是由5 枚离生雄蕊两两愈合而成的。请问这一进化过程发生在两性花阶段,还是已演化出雄花后?

D .南瓜雄花多于雌花,花药、柱头显著,腺花盘发达,这些性状与胚珠多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 .观察棉花。填空:

A .棉花具片副萼;

B .花程式为;

C .花药形;

D .花粉表面具,这一特点与媒体粉有关。

3 .观察油菜花,然后完成下列作业。

' ,。…

A .写花程式;

B .绘其花图式;

C 每朵花有几个蜜腺?a 其花序为何种花序? 为什么不是伞房花序?

六、蔷薇亚纲实验

1 .观察以下6 种蔷微科植物的花;麻叶绣线菊、野蔷薇、蛇莓( 或茅莓) 、抄梨、石楠、桃。

A .写出各材料的花程式;

B .绘各花纵切面简图

C .根据花的形态结构性状,编一分钟检索表以区别上述6 种。

2 .观察下列5 种植物的果,并根据果的性状,编一分种检表。

麻叶绣线菊野蔷薇蛇莓沙梨桃

3 .观察合欢、紫荆和蚕豆的花,然后把观察结果填入下表。

合欢紫荆蚕豆

A .科

B .花冠对称性

C 、花瓣覆盖方式

D .雄蕊群

C 、花程式

F .花图式

4 .观察泽漆的( 大戟科) 的杯状聚伞花序,回答下列问题

A .花序中杯状结构的叫什么?

B .肾形腺体之间是什么结构?

C .根据什么判断该结构是一花序,而不是一朵两性花?

D .写出花程式。

七、菊亚纲实验

1 .材料:龙葵( 茄科) 。

A .横切茎,观察茎横切面。请问其维管束属何种类型?

B .其花程式为。

2 .比较牡荆( 马鞭草科) 、益母草草或夏枯草( 唇形科) 和泡桐< 玄参科) 三种植物花结构的相似之处。分析这些共同之处的适应意义。并请写出三种植物的花程式。

3 .观察丹参( 唇形科) 花,理解其对虫媒巧妙的适应的特征。

A .写其花程式;

B 、绘一雄蕊侧面图,标出各结构名称。

4 .观察向日葵花序及小花。

A .写出花程式

B .绘盘花的花图式;

C 、向日葵两性花中有哪些特征与花粉释放有关?

5 .观察苦苣菜花。

A .请写出苦苣菜的花程式;

B 、将其检索到科,写出检索路线。

八、鸭趾蕈亚纲实验

1 .观察野燕麦的小穗。

A .小穗中有几朵小花? 小花数目与芒的数目之间有何关系?

B .小穗是有限花序还是无限花序?

C .每小花中有几枚浆片7 .请利用体视镜显示浆片给老师看。

2 .观察水稻小穗.

A 、请向老师显示颖片。

B .谷壳申小穗中的什么结构发育而成?

C .绘水稻花序图式。

3 .观察小麦小穗,绘其花图式。

九、百合亚纲实验

1 观察风尾丝兰、麦冬、葱兰和蝴蝶花的花。

A .完整下表

风尾丝兰麦冬葱兰蝴蝶花

A ' 、雄蕊数

B ' .于房位置

C ' ,假隔膜

D ' .花程式

B .利用分科检索表,将上述4 种植物检索到科,分别写出检索路线。

C .蝴蝶花有哪些适应虫媒传粉的特点?

D .蝴蝶花所在科植物的雄蕊为3 枚。此性状是由2 轮共6 枚雄蕊演化而来的。请问退化掉的3 枚雄藩位于外轮还是内轮,或是与现有雄蕊位同一轮?

2 观察蝴蝶石斛( Dendrobium Queen South East)(为杂交品种,可从花店购得) 。

A .谈材料中,为什么总状花序上部花( 未开放) 的距在近轴端,而下部花( 已开放) 却在远轴端?

B .怎样判断花中柱状结构是合蕊柱?

C 、花中花粉块在何处? 一朵花有扣个花粉块?

D .横切子房,观察胎座。其胎座类型是什么?

写出其花程式。

参考答案

一、1 .A :寓- 生,半合生;完全合生。B 、螺旋状,螺旋状;交互对生。

2 .A .2,2 ,1 。 B 、边生;中生;' 边生和中生。 C 、4-8 ;6 — 11 ;边生2 ,中生l 。

二、1 .A — l :同被,同被,异被。A--2 ,3+3+3 ,3+3 ,5+5 ,B--1 ;花丝不明显;花丝明显;花丝显著。B — 2: 多、无定数。B 一3 :螺旋状排列,轮生,螺旋状排列。C--1 :花柱不明显;花柱明显;花柱不明显.C--2 :多而无定数,1 ,多而无定数。C--3 ;离生,合生,离生。C--4 :螺旋状排列;生于花托中央;螺旋状排列。D :圆锥体状。扁平;' 上部球形,下部柱状。E .* P3 +3 +3A ∞ ∞:1 :2 ;* P3+3A3+3+3 (3:1:1) ; * K5C5A ∞ G ∞ :1:1 。F .聚合瞢

荚果:核果;聚合瘦果。G :花大、洁白、芳香;具蜜腺、花排成较醒目的花序;花黄色、具蜜腺穴。

三、A :♂:K4 -7C0A4 -8 ;♀:K6C0 (3 :3 :2 );B :总苞。

四、A :一类为长花柱短花丝( 柱头明显主高于花药) ,另一类为短花柱长花丝( 花药明显高出柱头) ,B :长柱型与短柱型之比约为1 :1 ;

C :自花传粉,交配不亲和,而且同一类型花间传粉,交配也不亲和。只有不同类型花间交配亲和,属于异薹自交不亲和。异型自交不亲和适应异花传粉,有助于种群内个体变异的发生。

D:*K5C0A5+3 (3:1:1)

五、1 .A :* ♂:K(5)C(5)A[1(2)(2)] ♀:K( 5)C(5) (3:1: ∞ );B :花丝基部相对较窄的是A1(2)(2) 中的1 ,另二是(2) .另一方法是,横切花丝最基中,横切面上有1 绿点( 维管束) 者为A1(2)(2) 中的1 ,有2 绿点者为A1 (2 )(2 )中的(2) .即每一单纯的花丝从下至上均只有一维管束,而由二雄蕊合生成的花丝,其下部具2 维管束,向上则愈合为1 维管束。C :在雌花中,退化的三体雄蕊的痕迹十分明显,可见在雌花演化出采前,即两性花阶段就已有了三体雄蕊这一特征。D :由于

胚珠敷极多,所以柱头膨大,以提供足够的表面供大量花粉附着;因需大量的花粉,所以花药大( 含花粉多) 、雄花多,以提供大量芬粉( 仅少量花粉被有效地传播,用于受精的则更少) 。由于雌花需大量花粉,雄花产生大量花粉,雌、雄花均需传粉昆虫多次采访,故腺盘发达,分泌较多花蜜,以吸引传粉昆虫。

2 .A :

3 ;B:K(5)C5A( ∞ ) (

4 -

5 :4 -5);C :肾,D :刺; 虫。

3 .A :*K2+2 :C2+

4 A2+4 (2:1: ∞)

B :参考教材;

C :4 ;

D :其花序为总状花序。花序初期,上部花柄短,下部花柄长,有些象伞房花序。但这是一种假象。上部花柄短,是因为其处于花蕾期,花柄尚未充分生长。所有的花开放后都具有大致等长的花柄。

六、1 .A :*K(5)C5A ∞ C5:1 ;* K(5)C5A ∞ ∞ :1 ;*K(5)C5A ∞ ∞ :1 ;*K(5)C5A ∞ (5:5); * K(5)C5A ∞ (2:2); * K(5)C5A ∞ C1:1

1 .子房上位

2 .心皮5 ,离生…… …………………………………………………麻叶绣线菊

2 .心皮l 或多数

3 .心皮1 ;花托扁平…… ……………………………………………………桃

3 .心皮多数,离生

4 .花托凹陷,萼筒壹形…… ………………………………………………… 野蔷薇

4 .花托凸隆,萼筒浅环状…… ……………………………………… 蛇莓或茅莓

1 、子房下位蛾半下位

5 、心皮2 ,子房半下位…… …………………………………………………… 石楠

5 、心皮5 ,子房下位…… ……………………………………………………… 沙梨

2 .检索表;

1 .聚合果,由寓生心皮发育而成

2 .果实成熟后由一侧开裂.为聚合瞢荚果…… ……………………麻叶绣线菊

2 .果实成熟后不开裂

3 .多数瘦果集生于肉质萼筒内,称为蔷薇果…… ……………………………… 野蔷薇

3 、多数瘦果集生于膨大的肉质果托上…… …………………………… 蛇莓

1 .单果

4 、中果皮肉质, 内果皮骨质, 为核果…… …………………………………………桃

4 .果实肉质,主要由萼筒发育而来,为梨果( 假果之一) ......梨

2.A :含羞草科,云实科( 苏木科) ,蝶形花科。B ;辐射对称,两侧对称,两侧对称。C :镊合状:上升覆瓦状,为假蝶形花冠;下降覆瓦状,为鲽形花冠。D :A ∞;A5+5 ;A (9 )1 。

E :*K (5 )C(5)A (∞)1:1; ↑

K(5)C5A5+5G1:1 ;↑ K(5)C5A(9)1 1:1 。

F .参看教材。

4 .A :总苞:B :总苞裂片,C .每一雄蕊雌蕊下部有一缢缩的关节,关节以下是花柄,花柄的关节面为花托,花托上的一榷蕊或雌蕊即为一朵雄花或雌花;D :♂ KoCoAl♀:KoCo (3:3:1) 。

七、1 .A .双韧维管束;B .*K(5)C(5)A5 (2:2: ∞ )

2 .答:这三种植物虽属不同的科,但具有相似的适应虫媒的特点,(1) 具唇形花冠。上唇保护花药、柱头,使之免遭雨淋.下唇长于上唇,横向伸展,供采访昆虫降落。上、下唇围成一个特定大小的空间,限制采访脊的体型大小。花冠基部储藏花蜜,由于花管细长,使采访昆虫仅限于口器特化成长吻者。(2) 下唇上具色彩醒目的魔点;组成指向花管深处的“路标”,引导昆虫去采蜜。(3) 二强雄蕊;。国花横出,花柱、柱头位于上方,传粉昆虫必须背部携带花粉才能有效传粉。所以四枚雄蕊均贴着上唇伸展。雄蕊二强,避免花药相互遮档,使每一花药e ,有褥锄一囊虫背都撩触.花药均向下巍肉开裂,使花粉0B 播撒于昆虫背部.(4) 下位花盘。花盘位于花冠管最糠效‘ 新f9 攘花蜜糠戴,这+ 性状与花冠簧蛔长配合+ 有效地选择了传粉者,增强传粉者的专一性,因而提高丁恃赞般串谴朽) 雄羹先熟,避免自花受撼;此外,花均集靖成花序,更易吸引昆虫。牡荆、益母草和泡桐的程式分别为,宁K(1DC(s)A ‘ G(2 :2)I 十K ‘ s)C( ¨ A ‘ G(2 ,4 :1)I 十K( ,)C ‘ s ,九G(2 :2 :n) 。

3 .答:丹参具2 雄蕊.每一榷蕊呈现杠杆形,花丝短,药隔伸长,花丝与药隔连接处为一关节,另一端药室退化.花内辕幕抛鹅,当昆虫来蜜时,头部碰到雄蕊药隔一端,因杠杆作用,使另一端已有成熟花粉的药室( 可育药宣) 扑打卞寨,橹花粉撒辣于虫体背都,商此时罐蕊未熟,柱头仍藏于上唇内' ,可避免白花传粉.待昆虫带磐拖榆幕货另山朵时,如诚花雌蕊巳成熟,赋英柱头因花柱伸长而处于花冠通道口处,进入花内的昆虫将背部的靶糙撑攘乎此拄头上,从前实现异花待攒二所以丹参的杠杆形雄蕊及雄蕊先熟等特征是对虫媒传粉的高度适应。

A :↑ K (5 )C5A2 (2:4:1)

B :略.

4 、A :↑ K2C(3) AoGo ;* K2C( 5) (2:1:1) 。B :略;C :花药聚合、花药内向开裂、花柱在花药开裂后伸长及花柱上有扫粉毛等特征,都是使花粉从狭小的花中释放到花盘表面以利于昆虫携带的必要条件。

5 .A: ↑ K ∞ C(5)A(5) (2:1:1) ;B :1 —2 ' 一160 ' 一398 ' 一418 ' 一427 — 428 ' 一430 一菊科。

八、1 .A :2 — 3 朵小花.每朵小花外有1 外稃,每1 外稃上有一芒,故一小穗中有多少芒就有多少小花。B :为无限花序,因上部花后成熟。C :2 浆片。

2 .A :赖片2 ;微小,位于小穗下方。

B :可育小花的外稃和内稃发育成谷壳。

C :略。

3 、略.

九、 1 、A:A ' :6 ;6 ;6 ;3

B ' :风尾丝兰:1 ' 一496 ' 一499 ' 一517 ' 一522 — 523 ' 一524 ' 一527 ' 一529 ' 一530 ' 一531 ' :百合科;麦冬:1 ' 一496 ' 一499 ' 一517 ' 一522 ' 一532 ' 一539 ' 一540 ' 一541 ' 一543 ' 一544 '一545 :百合科;葱兰:1 ' 一496 ' -499 ' 一517 ' 一522 ' 一532 ' 一539 ' 一540 ' 一541 ' 一543 ' 一544 ' 一545 ':石蒜科;' 蝴蝶花,1 ' 一496 ' 一499 ' 一517 ' 一522 ' 一532 ' 一539 ' 一540 ' 一541 —

542 :鸢尾科。

C :答:一朵蝴蝶花在功能上相当于三朵唇形花。每朵“花”中,外轮花被为下唇,花柱扩大成花瓣状,反益于稚药上,成为上唇.外轮花被片与花柱的色彩、形态具吸引昆虫的作脾。外轮花被片长于花柱,供

昆虫降落;其上鸡冠状突起及醒目的色魔将昆虫引人唇形“花”深处采蜜。唇形“花”使花药可与昆虫背部接触,因为反卷的裙柱——上唇使雄蕊下弯.花药外向开裂,进人“花”内的昆虫的背部必定接触到花药,将花粉带走。

D 、答: 退化掉的3 枚榷蕊原位于内轮,因为现存的雄蕊与外轮花被片对生,为外轮雄蕊。

2 .A :花从藐蕾期到开放,子房逐渐扭转,直至转动180 度,因此,距、唇瓣便从近轴端移至远轴端

B :在柱状结构顶端背可见到一花药,前方有一腔,是粘性柱头,可见该柱状结构为合蕊柱。

C :花粉块共4 个,位于蕊柱顶端韵2 药室中。

D :侧膜胎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